《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 篇1
《跨越百年的美麗》是梁梁衡的同名散文的節(jié)選。這是一篇贊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麗”為主線,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靈和人格。她為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本篇課文的教學我安排了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檢查預(yù)習,揭題導入。(要求學生在課前對居里夫人有一定的了解,緊扣課題中“美麗”這一題眼來讀書。)
二、初讀課文,感知“美麗”。(主要是讓學生自學自悟,找出“美麗”體現(xiàn)在課文的哪些方面?然后逐句逐層交流,讓學生初步感知居里夫人科學精神的美。)
三、品讀重點,感悟“人格”的美。(設(shè)想緊扣文章兩個關(guān)鍵句,通過讀、說、寫的形式來體會居里夫人獻身科學、淡泊名利的人格美。)
四、再扣文題,拓展延伸。(首先播放影片中居里夫人的感言,再次撞擊學生的心靈,去感受居里夫人偉大的人格;然后再讀文題,將“美麗”升華,即居里夫人的偉大人格就是跨越百年的美麗。最后引導學生結(jié)合閱讀鏈接寫寫自己的感言。)
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基本上能根據(jù)學情,把握重難點有序地來組織教學,達到預(yù)習的教學目標。但也存在著幾許缺憾,具體說來有這么幾點:
1、“美麗”這條主張抓得不實。本來設(shè)計的時候要求學生品讀出居里夫人科學精神的美,執(zhí)著追求的美,堅定剛毅的美,獻身科學的美,淡泊名利的人格美。但教學時沒能抓住這條主線,沒有突出這條主線,從而導致教學的層次感不強,給學生的感染力不夠。
2、朗讀的指導沒有到位。在品讀重點句子時,我設(shè)計了一讀:讀準字音,二讀:讀得通順,三讀,讀出情感。但在操作的過程中,我指導朗讀語言的貧乏,教學方法的單一,找不到切入點,使得齊讀過多,使朗讀基本上是流于形式,簡單地為讀而讀,沒有較好地訓練到學生的朗讀技能。
3、重點語句感悟牽引太多。語文學習應(yīng)是在師生平等對話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獨特的閱讀體驗。但在本堂課上,我片面地追求教學流程的落實,忽略了孩子的主體性,忽略了孩子的體驗,將自己的感受強加給學生,沒有關(guān)注到學情,導致學生一臉的茫然,只知道跟著教師的節(jié)奏走,閱讀與思考的融合成了一句空話。
總之,我是“教而后知不足”,課堂中還存在許多的缺憾。惟有自己不斷的反思、學習、改進才會讓自己的教學更實、更活。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 篇2
《跨越百年的美麗》是梁衡同名散文的節(jié)選,文章以“美麗”為主線,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靈和人格。她為人類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執(zhí)教時,以美麗作為文章的主線,以美麗作為話題進行課前談話,以美麗質(zhì)疑作為課文導入,以居里夫人的內(nèi)在美和外在美為中心進行有關(guān)的詞句理解和語言訓練,把梁衡這篇散文用美麗為線有機地串聯(lián)起來。力求從多個方面讓學生感受課題中的美麗,力求在教學中做到實與活相結(jié)合。
扎實有效地品讀詞句。了解居里夫人的美麗,除了外在美可以借助圖片,內(nèi)在美的體現(xiàn)都是通過品讀詞句來感悟、想象,升華理解的。如:在品讀“經(jīng)過三年又九個月,他們終于在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了克鐳”中,學生在老師的知道下抓住成噸和克這組對比懸殊的關(guān)鍵詞,通過朗讀、品味,體現(xiàn)出科學道路之艱辛,也體會到了執(zhí)著追求的科學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我也適當?shù)貏?chuàng)造機會來為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如在理解實驗條件的惡劣的組句中,老師就創(chuàng)設(shè)出兩種情景來對學生進行訓練:假如你明白居里夫人的,看到他們在如此的條件下進行實驗,你想對她說什么呢?如果你不理解居里夫人的做法,當看到他們在這種簡陋的條件下進行實驗,你又會對他們說出怎樣的冷言冷語呢?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角色的變換,通過語言訓練,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從而能更深層地了解居里夫人的美麗。
讀寫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寫作能力。在學生還深深沉浸于居里夫人那種獻身科學、淡泊名利的跨越百年的美麗之中時,我不失時機地讓學生談?wù)勛约簩永锓蛉说母惺埽梢允菐拙湓?,也可以是一首小詩,從而達到我手寫我心的最高境界。
課堂結(jié)尾,為了學生的理解,我出示了“居里夫人的照片”和有關(guān)居里夫人的資料等,這些多媒體課件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恰好填補了課文的空白處,也在較短的時間里,讓學生獲得了更多的信息資料,以較直觀的畫面、聲音更深入人心,更打動人心,起到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讓孩子與作者、文本產(chǎn)生了共鳴感受到居里夫人實實在在的美,真真切切的美,一種力量的美。
教學的不足之處:學生在交流中還缺少層次性,引導作用不夠。交流過后還缺少必要的梳理,如果能夠隨著學生交流的不斷深入,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這樣的印象,即:課題中的“美麗”不僅體現(xiàn)在她的容貌上,更體現(xiàn)在他的偉大成就上,科學的精神上,高尚的人格上讓居里夫人的形象鐫刻在學生的頭腦當中,讓文中的語句活在學生的語言了這樣我想就更好了。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 篇3
《跨越百年的美麗》是一篇感染力極強的文章。文章贊美了居里夫人。與同類的文章相比,所不同的是全文以“美麗”統(tǒng)領(lǐng),向我們展示了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種美麗既來源于她端莊的容顏,也來源于她用生命和信念換來的“鐳元素的淡藍色熒光”,更來源于她獻身科學,不惜用生命作代價所追求的人生之美,以及視名利如糞土,圣潔、偉大、高尚的人格之美。這種美麗,一百多年來一直閃耀著璀璨的光芒,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
這篇課文跨度大,內(nèi)容多,篇幅較長。尤其在材料運用上與同類文章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文中多處運用聯(lián)想、引用、對比的手法,既擴展了文章的取材范圍,又使居里夫人的形象更為豐滿,更為美麗。
因此教學是我采用了四個環(huán)節(jié):
1、走近居里──居里夫人事跡介紹會。
2、解讀居里──感受居里夫人的美麗。
3、探究居里──理解跨越百年的美麗。
3、辨析居里──討論現(xiàn)代社會是否需要居里精神。
回顧整節(jié)課,我覺得我偶爾還會忽視教材的存在,而只顧剖析,少了寫生與文本的對話。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 篇4
我最近執(zhí)教了《跨越百年的美麗》篇課文。這是一篇贊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麗”為主線,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靈與人格。她為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我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反復的讀與體驗,來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首先從題目入手,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你在生活中見過什么很美麗,學生的回答很踴躍,內(nèi)容也很豐富。然后揭示題目,思考題目中的“美麗”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什么樣的美麗才能跨越百年?學生帶著疑問區(qū)讀課文。在交流認讀生字,理解詞語,質(zhì)疑、解疑,誦讀喜歡的語句,交流讀書感受的基礎(chǔ)上,理清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從而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第二課時重點是:解讀“美麗” 感受科學精神。授課時,先回顧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抓住課文的題眼“美麗”讓學生再次細讀課文,想一想,課題中的“美麗”表現(xiàn)在課文的哪幾個方面?(課后思考第一題)教學的重點就是交流了,老師把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學生從文中找到能體現(xiàn)居里夫人人格的句子。通過反復誦讀體會,學生懂得了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在于她對科學的執(zhí)著追求,為科學獻身的精神以及對名利的淡泊這三個方面。這種“美麗”是長久的,又因為是作者在紀念居里發(fā)現(xiàn)雷一百周年時寫的這篇文章,所以稱這種美麗是跨越百年的,隨著時光的變遷,這種美麗,還會跨越二百年、三百年、一千年……
通過執(zhí)教這篇課文,再次讓我體驗到,只有老師反復的研讀教材,才能準確、熟練地把握教材、駕馭教材。學生進入六年級,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就降低了,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呵呵,我還是信奉張景浩校長說的一句類似調(diào)侃的話,“趙本山是把好的忽悠瘸了,老師應(yīng)該是把不學的忽悠學了”。課堂上我依然把對我來說不值錢的好話送個樂于動腦,積極回答問題的孩子,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活躍了課堂,達到預(yù)期的效果。
不足之處,就是感覺自己的表達水平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教學時還有小的問題不能面面俱到,需要課后補充。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 篇5
《跨越百年的美麗》是一篇感染力極強的文章。文章贊美了居里夫人,向我們展示了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 “美麗”,這種美麗既來源于她端莊的容顏,也來源于她用生命和信念換來的“鐳元素的淡藍色熒光”,更來源于她獻身科學,不惜用生命作代價所追求的人生之美,以及視名利如糞土,圣潔、偉大、高尚的人格之美。這種美麗,一百多年來一直閃耀著璀璨的光芒,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
這篇課文內(nèi)容多,篇幅較長。文中多處運用聯(lián)想、引用、對比的手法,既擴展了文章的取材范圍,又使居里夫人的形象更為豐滿,更為美麗。盡管這篇課文教學難度大,但我仍然覺得應(yīng)該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于是我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讀通讀順后再默讀課文,邊讀邊劃記重點語句,邊寫旁批。上完《跨越百年的美麗》這課后,我覺得最令人滿意的地方是他們能夠認真地閱讀,邊讀邊劃句子,有的學生還在書中打了問號,寫了自己對句子的理解和感受,我發(fā)現(xiàn)我們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
另外多媒體課件應(yīng)該為我們教學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而在我的這節(jié)課中,多媒體課件卻沒有發(fā)揮它應(yīng)有的作用。雖然我注重了課件的清晰性和實用性,但還是效果不佳,像上面已經(jīng)提過的重點語句的出示只是其一,其二則是一段視頻的出示沒有真正讓學生體會到居里夫人那提煉鐳的艱辛,結(jié)果毫無作用。
可以說這堂課是美麗的,但這份美麗只浮在半空。學生真正讀懂這份美麗了嗎?好像還欠缺一點點。他們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盡管他們發(fā)自肺腑地說了一些令人感動的句子,要向她學習。但居里夫人的精神真的感動了所有同學?答案不見得令人滿意。課前設(shè)計時,想法是好的,本著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促發(fā)展的教學原則,以讀為本,也設(shè)計了不同形式的朗讀訓練,可惜還是沒有將讀落到實處。我想這節(jié)課應(yīng)該還要在讀上下功夫,多讀多悟,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 篇6
“語文,從遠古走來,向未來走去……”這是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盛老師在一次報告中的結(jié)語。是的,靜心細想,語文真的是博大精深,奧妙無窮。都說語文咬文嚼字,我看語文韻味無止境。
盛老師闡述:教學應(yīng)走向和美,和美是語文的哲學基礎(chǔ),也是一分為三的哲學,是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學。這樣的境界不是一個教學三兩年就能達到的。所以當聽到這樣教育觀是,給我的第一感覺是老師就應(yīng)如此。內(nèi)功實在是深厚,心思底里的敬佩油然而生。
盛老師從《跨越百年的美麗》一課中,完美的闡述了她的和美思想。從讀讀、說說、再寫寫,達到用筆思考,用筆說話,練筆方有收獲。盛老師還闡述了和美語文的教育思想——融通。其中在雅俗共賞的講解中,她把美傳達為:陽春白雪之美,下里巴人之美。
這樣好看又實用的`兩極之美,的確是讓老師和學生都收獲甚深。她的課堂力爭讓每個孩子都能觸碰到心靈。降到每個孩子都能觸碰到的高度,還真實的現(xiàn)實給學生,不喊高調(diào),不喊口號。這種人文的融通也是讓我們學習不少。
盛老師說:“語文,經(jīng)歷著脫變的煎熬,在尋路的艱辛中望穿秋水。”語文的路還很長很長,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們能做到多少?我在深深地問自己:靜下心來,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一切,力爭問心無愧。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6篇相關(guān)文章:
★ 《跨越百年的美麗》讀書心得5篇(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讀后感)
★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12篇 跨越百年的美麗課后反思反思
★ 《跨越百年的美麗》讀后感 12篇(讀了跨越百年的美麗有什么感受)
★ 《跨越百年的美麗》讀后感3篇(跨越百年的美麗閱讀題及答案)
★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12篇(跨越百年美麗教案反思)
★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12篇(跨越百年的美麗課后反思反思)
★ 《跨越百年的美麗》讀后感12篇(跨越百年的美麗原文閱讀)
★ 年人教版六年級語文《跨越百年的美麗》教案2篇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案第一課時
★ 《跨越百年的美麗》讀書心得感想及體會4篇(跨越百年的美麗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