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是熱心會員“kkvn76646”收集的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共9篇),供大家參閱。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 篇1
這篇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家門口有一棵小樹。冬天,爺爺給小樹御寒,夏天,小樹為爺爺遮陽。人與樹之間的關(guān)系多么親密、和諧。課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寫的,非常適宜孩子朗讀。學生在朗讀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爺爺愛護小樹的行為的感染。這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理解重點字詞和練習朗讀。
我在教學中注重了識字和理解重點詞語的教學,對寫字和練習朗讀注重太少。
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在我的引導下,主動學習。在課堂上,通過師生共同活動,完成了識字和理解重點詞句的目標。具體說來,認識生字時,我先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圈出生字,然后讓學生自己悄悄讀,認識的直接讀,不認識的借助拼音讀。這一環(huán)節(jié),看似簡單,實際上,對學生認字很有幫助。首先,通過自己的努力,認識了原來不會認的字,讓孩子有成就感。其次,留一點時間給孩子,讓認識的孩子多熟悉一下,會更有信心。這種做法比起一出示生字,就讓學生讀,效果要好得多。
在教學課文時,我先做示范,讓學生學會提問,這一環(huán)節(jié)收到了好的效果。在教學中,我注重了提問、釋疑,但忽略了朗讀的指導。一方面是朗讀技巧的指導,發(fā)現(xiàn)學生讀課文時讀得有點拖,但沒有及時糾正,讓學生改過來,讓學生的朗讀技巧沒有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是讀中悟情的指導。由于讀得太少,對文中的情感體會不夠。
《爺爺和小樹》教案及反思 篇2
教材分析:
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家門口有一棵小樹。冬天,爺爺為小樹御寒;夏天,小樹為爺爺遮陽。人與樹之間的關(guān)系多么親密、和諧。課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寫的,非常適宜孩子朗讀。學生在朗讀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爺爺愛護小樹行為的感染,從小養(yǎng)成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教學目標:
1. 認識10個字,會寫“不、開、四、五”4個字。認識筆畫“豎彎”和“立刀旁、兩點水、四點底、人字頭”4個偏旁。
2. 了解把句子放在課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并劃出自己喜歡的詞語。
3.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要愛護它。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語,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人和樹之間的親密、和諧的關(guān)系。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談話激趣。
1.出示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上有什么?
2.生:圖上有一位老爺爺,還有一棵小樹,老師引導把兩者聯(lián)系在一起:圖上有一位老爺爺和一棵小樹。
3.教師設問,激發(fā)學生讀書的愿望。課題寫了“爺爺”,寫了“小
樹”,中間用“和”連起來,其中一個是人,一個是樹,人和樹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板書課題:爺爺和小樹并讓學生齊讀三遍,讀得干脆利落。
(二)初讀課文,老師范讀,學生手指跟著輕聲讀,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
1.請學生打開書,老師范讀,學生指讀,做到看拼音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讀不好的句子可多讀兩遍。
2.學習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在課文中學習生字。
?。?)認識自然段并講解自然段的特征:大屏幕顯示,跟學生講解怎樣劃分自然段:前面空兩格就是一個自然段,大屏幕演示的同時讓學生在自己的課本上標出自然段序號。
?。?)逐段朗讀課文,學習生字。
(三)指導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提出問題:讀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
師:認識“棵”字,“棵”可以利用偏旁幫助學生理解識記,用“加一加”的方法整體識記,訓練量詞的使用,如:一棵小樹,一張桌子,一頭牛。一只山羊。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 兩句
在屏幕上出示第一句話:冬天到了,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
(1)指名讀。
(2)引導理解。
?、僮x完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這句話寫了誰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
裳?(爺爺)寫了爺爺做什么?(給小樹穿上衣裳)誰能說說這句話的意思?(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
②認識生字“到”,認識“利刀旁”;多音字“和”的學習,和”是多音字,有暖和(huo)、hé兩個讀音,結(jié)合本課的兩個語境(爺爺和小樹、暖和)初步認識多音字。“冷”用兩點水表示冰的意思,認識偏旁兩點水。
?、鄢鍪緢D片,問句子中的“衣裳”是什么?(稻草)
④看圖再問稻草是“穿”上去的嗎?課文里為什么這么說呢?教師要啟發(fā)學生用剛學過的方法認真讀句子,想想句中把小樹當作什么,所以才這么說。(把小樹當做孩子,怕孩子凍著,所以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
小樹有了稻草衣裳怎樣?(這里可以讓學生說一下在天氣冷的.情況下穿上棉衣的感覺)在黑板上出示第二個句子:小樹不冷了。指名讀,要強調(diào)“不冷了”。
?。?)齊讀這段課文,體會爺爺?shù)膼蹣渲椤?/p>
過渡談話
我們剛學過第一自然段,知道天冷了,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保護了小樹。那么,小樹又為爺爺做了什么呢?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注意全段有幾句話(兩句)
2.理解第一個句子。
?、僦该x。說說這句話什么意思?(小樹給爺爺撐開綠傘)撐是什么
意思?(教師可用動作演示)。
?、诰渥又械摹熬G傘”是什么?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讀句子想,因為綠傘是小樹撐開的,所以它應該是長在樹上的密密層層的枝葉,即樹冠。在這基礎(chǔ)上讓學生看插圖加深印象。
?、蹖W習“傘、熱”字,分析傘的樣子,學生說說自己打的傘,認識偏旁“人字頭”通過與實物聯(lián)系來記住生字;“熱”字學習偏旁四點底,老師講解四點底與火有關(guān),有火烤著,讓學生識記熱字。 ④體會小樹知恩圖報,撐開小傘讓爺爺乘涼。
?、蒹w會爺爺在樹下乘涼的心情(高興、開心)再次讀課文第三段。
(2)理解第二個句子。
小樹給爺爺撐開了綠傘,爺爺怎么樣?指名讀,強調(diào)不熱了。
(四)讀全文,從整體上進一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熟讀課文。
1.指名讀
2.引導加深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再看課題想一想:人和樹有什么聯(lián)系,讀完課文你知道了嗎?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作簡單小結(jié):人和樹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爺爺保護了小樹,小樹就能茁壯成長,為人們做許多的事情,如:可以乘涼,可以美化環(huán)境,可以凈化空氣等等。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爺爺那樣保護小樹,那多好?。?/p>
繼續(xù)學習四個生字的形,指導在田字格中書寫。
1. “不”注意第三筆在豎中線上。
2.“開”第二筆橫在橫中線上,第三筆是豎撇。
3.“四”第四筆是豎彎。
4.“五”第二筆是豎偏左寫。
(低年級學生寫字要注意寫字姿勢的糾正,而且要讓學生分清楚字的關(guān)鍵筆畫的占格位置以幫助學生寫出工整的字。)
?。ㄎ澹┳髌愤M行展示、交流及評價。
1、教師將部分同學寫字作品用大屏幕展示;
2、師生交流評價。
板書 爺爺和小樹
爺爺 不熱了
小樹 不冷了
教學反思:
《爺爺和小樹》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的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以蘊含著保護環(huán)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教育因素,以兒童的口吻敘述,側(cè)重了對人和樹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故事情節(jié)簡單易懂。因此,在學生認識了本課的生字,熟讀課文以后。通過觀察課文中的插圖,學生表演、朗讀、對話等途徑進行學習,感悟課文內(nèi)含,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老爺爺愛護小樹的行為感染,從而養(yǎng)成從小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四十二個可愛的孩子在課堂上充分展現(xiàn)了他們的天真、活躍。拼音教學時尤為突出,進入課文教學后,有一段時間課堂上顯得較為沉默, 但當我教過《爺爺和小樹》這篇課文后,我發(fā)覺只要遵循孩子們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進行適當引導,孩子們一樣熱情洋溢。我總結(jié)了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 篇3
《爺爺和小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冬天,爺爺給小樹穿上暖活的衣裳,小樹不冷;夏天,小樹撐開綠色的小傘為爺爺遮涼,爺爺不熱了.表現(xiàn)出人與樹之間的關(guān)系的密切,和諧。教學的重點是:認識生字,理解重點詞句和練習朗讀。在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指導:
一、以識字寫字教學為重點。在課文教學時,重視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認識漢字,了解字詞的意思,并運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識記漢字。如“爺”字的教學,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再以實物形象幫助識記字形,這符合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為了突破重點,我制作了課件輔助教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識字教學時,有的學生注意力開始分散,用動畫的形式識字可以重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識字的效率。
但是寫字教學的時間,是安排在課中識字后,還是安排在專門的寫字課來指導比較好,這個問題我也不很清楚??傆X得在一堂課中,寫字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的突出。
二、把備學生作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安排上,考慮到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持久不夠的特點,努力做到有收有放,有靜有動。 一年級學生有意注意雖然在發(fā)展,但無意注意仍然占優(yōu)勢。他們注意不穩(wěn)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受興趣和情緒所支配。因此,在識字學習時我根據(jù)以上特點,將生字的鞏固和要認的字詞寓于摘蘋果的游戲之中,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鞏固了所學的生字。我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次發(fā)言,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舉,明辨教學互動中出現(xiàn)的“風雨”和“陽光”,加以積極引導和鼓勵,收獲了許多真誠地感動。
三、以培養(yǎng)習慣為重要任務。低年級課堂教學,我一直在努力營造一種活潑生動,動中有序的學習氛圍,但是,如果常規(guī)紀律沒抓好,生動會是一句空話。所以對于一年級學生,抓好課堂常規(guī),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guān)重要。低年級的養(yǎng)成教育需要老師各方面都要“細”。因此我在一些細小處適時抓住孩子心里加以鼓勵,如學生在出示小樹說話時我要求孩子們說完整的話,有孩子說的好時表揚他說“你的知識真豐富”。初讀課文時鼓勵孩子拿起筆邊讀邊畫出生字加強記憶。只有教師事無巨細,處處為人師表,才能培養(yǎng)出事無巨細的接班人。
通過這節(jié)課,我真正了解到了學生才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師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要多看、多思、多總結(jié),讓自己課堂更加愉快。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 篇4
這篇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家門口有一棵小樹。冬天,爺爺給小樹御寒,夏天,小樹為爺爺遮陽。人與樹之間的關(guān)系多么親密、和諧。課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寫的,非常適宜孩子朗讀。學生在朗讀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爺爺愛護小樹的行為的感染。這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理解重點字詞和練習朗讀。
我在教學中注重了識字和理解重點詞語的教學,對寫字和練習朗讀注重太少。
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在我的引導下,主動學習。在課堂上,通過師生共同活動,完成了識字和理解重點詞句的目標。具體說來,認識生字時,我先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圈出生字,然后讓學生自己悄悄讀,認識的直接讀,不認識的借助拼音讀。這一環(huán)節(jié),看似簡單,實際上,對學生認字很有幫助。首先,通過自己的努力,認識了原來不會認的字,讓孩子有成就感。其次,留一點時間給孩子,讓認識的孩子多熟悉一下,會更有信心。這種做法比起一出示生字,就讓學生讀,效果要好得多。
在教學課文時,我先做示范,讓學生學會提問,這一環(huán)節(jié)收到了好的效果。在教學中,我注重了提問、釋疑,但忽略了朗讀的指導。一方面是朗讀技巧的指導,發(fā)現(xiàn)學生讀課文時讀得有點拖,但沒有及時糾正,讓學生改過來,讓學生的朗讀技巧沒有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是讀中悟情的指導。由于讀得太少,對文中的情感體會不夠。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 篇5
《詹天佑》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是思想品德教育和語言文字訓練的好教材。文章選材典型,詳略得當,修筑京張鐵路的經(jīng)過只選取了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三件最困難的事來寫,很能說明問題。而開鑿隧道,只選山勢高、巖層厚的居庸關(guān)和長度長的八達嶺兩處記敘,很有代表性。執(zhí)教了這篇課文之后有這樣的幾點反思:
一、創(chuàng)設情境在我的開場白介紹的感染下,將學生帶到詹天佑的“畫像”面前,使學生對這個人物產(chǎn)生興趣,做到激發(fā)動機時入情。而且在整堂課中教師都很有激情,在語言上努力打動學生,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因素。
二、體現(xiàn)多種形式的讀法。例如對于“詹天佑經(jīng)常勉勵工作人員說……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边@句話,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三種情境進行情景體驗。對于“遇到困難,他總是想……失掉信心。”這句話又讓學生體會:你想強調(diào)那個詞?教師引導學生體會理解的角度不一樣,朗讀的側(cè)重點也不一樣。
三、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貫徹課堂教學的始終來進行閱讀理解、感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使詹天佑這個人物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越來越豐滿,受到其人格的熏陶。
四、對于教學難點的處理采用了比較直觀的方法。這篇課文理解的難點就是“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型線路”這兩部分內(nèi)容。這兩個技術(shù)性比較強的問題我主要采取了直觀教學的手段,讓學生觀看課件解說,從而也能感受到人物的杰出與偉大。
但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的情感體驗還不是很深刻,學生的回答也還是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上,談得也比較泛泛。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盡管采用了多種形式的讀,但是讀的時間和遍數(shù)還不是太充分。閱讀教學還是應該以讀為本,讓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前提下,去感悟,去體驗,學生自然容易“見文生情”。
2、因為我在這堂課中處理的內(nèi)容是“直接寫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的那部分內(nèi)容”沒有以理解“社會環(huán)境中的困難”作鋪墊,把任務放在了背景之外,那么學生的情感當然很難調(diào)動,所以導致學生談起來蒼白無力,語言多是貼標簽式的詞語。
3、在處理“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型線路”的兩部分內(nèi)容時,我盡管采用了比較直觀的方法,學生也理解了設計的巧妙,但是對于詹天佑的設計并沒有產(chǎn)生真正意義上的贊嘆之情。我想如果結(jié)合“連外國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這個內(nèi)容以及當時的施工條件來看詹天佑的設計,學生體會詹天佑的“杰出”水到渠成。同時這也是教給了學生一種讀書的方法,即聯(lián)系上下文。
4、中心問題“找出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為什么?”針對性不是很強,并不是任何一篇課文都適合。對這篇文章來說,既然是寫人的文章,就要從詹天佑這個人身上做文章,可以讓學生談談你認為他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從而讓學生們在表達上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據(jù)。同時又是抓住文章的靈魂,精髓之處,讓學生讀中悟情,品味語言和內(nèi)容及情感融為一體,也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讓我明白了每一篇課文都有自己獨特之處,要針對文章特點選擇教學方法,實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質(zhì)量。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 篇6
教材分析:
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家門口有一棵小樹。冬天,爺爺為小樹御寒;夏天,小樹為爺爺遮陽。人與樹之間的關(guān)系多么親密、和諧。課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寫的,非常適宜孩子朗讀。學生在朗讀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爺爺愛護小樹行為的感染,從小養(yǎng)成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教學目標:
1. 認識10個字,會寫“不、開、四、五”4個字。認識筆畫“豎彎”和“立刀旁、兩點水、四點底、人字頭”4個偏旁。
2. 了解把句子放在課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并劃出自己喜歡的詞語。
3.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要愛護它。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語,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人和樹之間的親密、和諧的關(guān)系。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談話激趣。
1.出示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上有什么?
2.生:圖上有一位老爺爺,還有一棵小樹,老師引導把兩者聯(lián)系在一起:圖上有一位老爺爺和一棵小樹。
3.教師設問,激發(fā)學生讀書的愿望。課題寫了“爺爺”,寫了“小
樹”,中間用“和”連起來,其中一個是人,一個是樹,人和樹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板書課題:爺爺和小樹并讓學生齊讀三遍,讀得干脆利落。
(二)初讀課文,老師范讀,學生手指跟著輕聲讀,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
1.請學生打開書,老師范讀,學生指讀,做到看拼音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讀不好的句子可多讀兩遍。
2.學習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在課文中學習生字。
(1)認識自然段并講解自然段的特征:大屏幕顯示,跟學生講解怎樣劃分自然段:前面空兩格就是一個自然段,大屏幕演示的同時讓學生在自己的課本上標出自然段序號。
?。?)逐段朗讀課文,學習生字。
(三)指導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提出問題:讀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
師:認識“棵”字,“棵”可以利用偏旁幫助學生理解識記,用“加一加”的方法整體識記,訓練量詞的使用,如:一棵小樹,一張桌子,一頭牛。一只山羊。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 兩句
在屏幕上出示第一句話:冬天到了,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
(1)指名讀。
(2)引導理解。
?、僮x完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這句話寫了誰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
裳?(爺爺)寫了爺爺做什么?(給小樹穿上衣裳)誰能說說這句話的意思?(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
②認識生字“到”,認識“利刀旁”;多音字“和”的學習,和”是多音字,有暖和(huo)、hé兩個讀音,結(jié)合本課的兩個語境(爺爺和小樹、暖和)初步認識多音字。“冷”用兩點水表示冰的意思,認識偏旁兩點水。
?、鄢鍪緢D片,問句子中的“衣裳”是什么?(稻草)
④看圖再問稻草是“穿”上去的嗎?課文里為什么這么說呢?教師要啟發(fā)學生用剛學過的方法認真讀句子,想想句中把小樹當作什么,所以才這么說。(把小樹當做孩子,怕孩子凍著,所以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
小樹有了稻草衣裳怎樣?(這里可以讓學生說一下在天氣冷的情況下穿上棉衣的感覺)在黑板上出示第二個句子:小樹不冷了。指名讀,要強調(diào)“不冷了”。
(3)齊讀這段課文,體會爺爺?shù)膼蹣渲椤?/p>
過渡談話
我們剛學過第一自然段,知道天冷了,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保護了小樹。那么,小樹又為爺爺做了什么呢?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注意全段有幾句話(兩句)
2.理解第一個句子。
①指名讀。說說這句話什么意思?(小樹給爺爺撐開綠傘)撐是什么
意思?(教師可用動作演示)。
?、诰渥又械摹熬G傘”是什么?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讀句子想,因為綠傘是小樹撐開的,所以它應該是長在樹上的密密層層的枝葉,即樹冠。在這基礎(chǔ)上讓學生看插圖加深印象。
?、蹖W習“傘、熱”字,分析傘的樣子,學生說說自己打的傘,認識偏旁“人字頭”通過與實物聯(lián)系來記住生字;“熱”字學習偏旁四點底,老師講解四點底與火有關(guān),有火烤著,讓學生識記熱字。 ④體會小樹知恩圖報,撐開小傘讓爺爺乘涼。
⑤體會爺爺在樹下乘涼的心情(高興、開心)再次讀課文第三段。
(2)理解第二個句子。
小樹給爺爺撐開了綠傘,爺爺怎么樣?指名讀,強調(diào)不熱了。
(四)讀全文,從整體上進一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熟讀課文。
1.指名讀
2.引導加深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再看課題想一想:人和樹有什么聯(lián)系,讀完課文你知道了嗎?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作簡單小結(jié):人和樹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爺爺保護了小樹,小樹就能茁壯成長,為人們做許多的事情,如:可以乘涼,可以美化環(huán)境,可以凈化空氣等等。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爺爺那樣保護小樹,那多好??!
繼續(xù)學習四個生字的形,指導在田字格中書寫。
1. “不”注意第三筆在豎中線上。
2.“開”第二筆橫在橫中線上,第三筆是豎撇。
3.“四”第四筆是豎彎。
4.“五”第二筆是豎偏左寫。
(低年級學生寫字要注意寫字姿勢的糾正,而且要讓學生分清楚字的關(guān)鍵筆畫的占格位置以幫助學生寫出工整的字。)
?。ㄎ澹┳髌愤M行展示、交流及評價。
1、教師將部分同學寫字作品用大屏幕展示;
2、師生交流評價。
板書 爺爺和小樹
爺爺 不熱了
小樹 不冷了
教學反思:
《爺爺和小樹》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的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以蘊含著保護環(huán)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教育因素,以兒童的口吻敘述,側(cè)重了對人和樹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故事情節(jié)簡單易懂。因此,在學生認識了本課的生字,熟讀課文以后。通過觀察課文中的插圖,學生表演、朗讀、對話等途徑進行學習,感悟課文內(nèi)含,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老爺爺愛護小樹的行為感染,從而養(yǎng)成從小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四十二個可愛的孩子在課堂上充分展現(xiàn)了他們的天真、活躍。拼音教學時尤為突出,進入課文教學后,有一段時間課堂上顯得較為沉默, 但當我教過《爺爺和小樹》這篇課文后,我發(fā)覺只要遵循孩子們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進行適當引導,孩子們一樣熱情洋溢。我總結(jié)了
爺爺小樹教學反思 篇7
這篇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發(fā)生的故事。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冬天,爺爺給小樹御寒,夏天,小樹為爺爺遮陽。人與樹之間的關(guān)系多么親密、和諧。課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寫的,讀起來瑯瑯上口,而且很有童趣,非常適宜孩子朗讀。學生在朗讀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爺爺愛護小樹的行為的感染。
在教學中我注重了識字和理解重點詞語,對練習朗讀注重太少。
從教學過程看,在課堂上,通過師生共同活動,完成識字和理解重點詞句的目標。具體說來,認識生字時,我用多媒體出示了生字,讓學生互相說說記生字的好方法。學生你一言我一語,想到的辦法還真多,這一環(huán)節(jié),看似簡單,實際上,對學生認字很有幫助。通過自己的努力,認識了原來不會認的字,讓孩子有成就感。
在教學課文時,我注重了提問、釋疑、但忽略了朗讀的指導,尤其是是讀中悟情的指導。由于讀得太少,對文中的情感體會不夠。通過反思,我了解到,學習本篇課文,只要多讀,并借助圖畫,是很容易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稻草,撐開的綠色小傘指的是樹冠??梢葬槍δ昙壧攸c練習說短語,如:暖和的、綠色的等。
聽了于老師的朗讀教學的報告后,更加覺得朗讀的必要性了,接下來的課文我將會嘗試以讀代講。
《爺爺和小樹》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爺爺和小樹》一課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家門口有一棵小樹,冬天,爺爺為小樹御寒,夏天,小樹為爺爺遮陽。課文通過穿上暖和衣裳、撐開綠色小傘傳達出人與樹之間那種親密、和諧、溫馨關(guān)系,從不冷、不熱一對意義相反的詞也能體會到這一點。課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寫的,非常適宜孩子朗讀,學生在朗讀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爺爺愛護小樹的行為的感染,從小培養(yǎng)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并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逐步提高朗讀水平。
二、心育目標
1、指導學生親切、高興地讀課文,訓練有感情朗讀,培養(yǎng)朗讀能力。
2、讓學生在學文、在朗讀中感受到爺爺對樹木的愛護以及樹木對爺爺?shù)膱蟠?,體會到給我一片溫暖,還你一片陽光,懂得要愛護花草樹木,從而提高環(huán)保意識,樹立良好的生態(tài)心理。
三、心育策略
1、 以多種形式加強朗讀,讀出親切、讀出喜悅,從讀中體會人與樹之間那種和諧、親密關(guān)系。
2、 借助課件、開展表演活動、收集資料實踐活動等對課文進行擴展,宣傳環(huán)保。
四、實施例談
1、在指導學生朗讀之前,引導看圖,說說圖中人物的動作、神情,加強情感渲染,激發(fā)朗讀興趣。
2、指導學生朗讀時,主要利用課文錄音、老師恰當?shù)氖痉?、指導、學生示范、學生領(lǐng)讀等形式進行,讀暖和的綠色的時,讀出高興之情,讀不冷不熱兩個詞,讀出親切、高興之情。
3、借助課件激發(fā)情感。如:出示課件1:我家門前有一棵小樹,北風一陣陣刮過,地上有許多樹葉。問:小樹在寒風中會說什么呢?你心里怎么想?在出示課件 2:課文第一幅插圖。問:爺爺在做什么?小樹怎樣了?然后出示課件3:夏天到了,小樹長得很茂盛。問:看到這這茂盛的小樹,你想說什么?最后出示課件四:小樹遇到長蟲、干旱、缺乏養(yǎng)料、有人傷害等的畫面。對學生說:我們都來當小醫(yī)生,給小樹來治病,看誰是治病高手。當學生說出相應的`治療對策后,出示動畫課件,如:樹缺乏營養(yǎng),我給它施肥。課件出示:施肥后,樹笑了,結(jié)果了。學生會更高興。治療干旱、長蟲、有人傷害等病也可借課件展示。通過這些手段,讓學生體會保護樹木帶來的愉悅,懂得應該保護樹木,使其茁壯成長。
4、學習課文后,問學生:冬天,爺爺為小樹穿上暖和衣裳,夏天,小樹為爺爺撐開綠傘,那春天、秋天小樹又是什么樣的?讓學生分角色表演出爺爺對小樹的愛護,如:澆水、施肥、松土、除草等等,以及表演出小樹對爺爺?shù)母屑?,如:點頭、送果子等等,體會到人與樹之間關(guān)系的親密、和諧,達到給我一片溫暖,送你一片陽光的境界。
5、課前讓學生收集樹木為人類做貢獻以及人類破壞樹木或保護樹木的資料,在課堂上交流,讓學生明白:人類愛護樹木,樹木回報人類。
6、讓學生說說:你以前怎樣對待樹木的?你以后會怎樣對待樹木等其它植物呢?最后出示幾幅花草樹木被破壞的不堪場景圖,激發(fā)學生的惋惜、憤慨;再出示一些優(yōu)美的風景圖,讓學生在嘖嘖稱贊之余說說內(nèi)心感受,使學生體會到:花草樹木永遠會給大地錦上添花,破壞花草樹木可恥,要及時制止,要做花草樹木的守護星。
《爺爺和小樹》教案 篇9
一、激疑導入
出示課題??戳苏n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讀課文,學習字詞
三、學習課文,朗讀感悟
1、出示課件,畫面為: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北風一陣陣刮過,地上有許多樹葉。
小樹在寒風里會說些什么呢?
2、課件畫面:課文第一幅插圖。
說說爺爺在做什么。結(jié)合說話朗讀課文,理解“暖和的衣裳”。
3、課件畫面:夏天到了,小樹長得很茂盛。
4、課件畫面:課文第二幅插圖。
你想夸夸小樹嗎?
5、討論:小樹為什么能長得那么好?
四、擴展活動,宣傳環(huán)保
1、課件出示小樹遇到長蟲、干旱、缺乏養(yǎng)料、有人傷害等畫面。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小樹?
2、讓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guān)“樹木為人類做貢獻”的資料。使學生明白:人類愛護樹木,樹木回報人類。
五、指導寫字,完成課后練習“讀讀說說”
六、用游戲法鞏固本課生字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合集9篇)相關(guān)文章:
★ 地球爺爺?shù)氖纸虒W反思12篇(一年級下冊人教版地球爺爺?shù)氖?
★ 一年級語文上冊《爺爺和小樹》教案7篇(小學一年級爺爺和小樹課文)
★ 一年級《爺爺和小樹》教案12篇(爺爺和小樹教案第一課時)
★ 幼兒園中班科學作用說課稿《小樹葉找媽媽》及教學反思3篇 樹葉找媽媽中班科學教案
★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小樹葉》及教學反思最終定稿3篇(小樹葉中班音樂教案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