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學反思10篇(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案),供大家賞析。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學反思1
課堂教學就是激活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這節(jié)課中,我根據(jù)課標對低年級教學的階段要求和蘇教版教材編寫的意圖。緊緊圍繞讀好書,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說訓練,讓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通過讀中悟,悟中讀,使學生獲得思想啟迪,想受審美樂趣,
教學過程中我借助圖片、音樂等教學手段,再現(xiàn)詩文優(yōu)美的意境,使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語言去表現(xiàn)美。如在感悟“我想變成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綠葉上?!睍r,我先讓學生欣賞雨滴圖,說一說:透明的雨滴像什么?想象自己就是小雨滴睡在綠葉上,心里會想些什么?讓學生去移情體驗,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起來了。有的說:“我真是太舒服了?!庇械恼f:“我很快樂?!比缓笞寣W生融入自己的感情去反復地朗讀,真正地體現(xiàn)了閱讀的個性化。在瑯瑯的書聲中,學生用心靈去擁抱了語言。
課文的最后一節(jié)是理解的難點,也是全文的題眼所在。通過品讀,想象省略號留給讀者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說一說: 來了,在荷葉 。在學生通過想象創(chuàng)設了一個熱鬧、愉快地夏日荷塘的情境時,讓學生感受到荷葉亭亭玉立的外形美和因給別人帶來快樂而自己也覺得快樂的心靈美。再通過讓學生通過給荷葉說上幾句話,表達對荷葉的贊美、感謝之情,從而體會作者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的原因,把語言文字訓練和情感熏陶巧妙而自然的融合一起,人文教育春風化雨,水到渠成。
課后布置學生結合課堂所學的,再想一想你還想變點兒什么?這樣有助于調動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一步體會課文中蘊涵的情感,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學反思2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蘇教版第四冊的一首兒童詩,是我代表學校參加由《小學青年教師》編輯部組織的全國青年教師個性大賽時上的一節(jié)課。這是我從事語文教學以來,參賽級別最高的一次賽課。所以,當接到通知的時候,我非常激動,當然更有一種沉甸甸的壓力。非常榮幸的是,從精心備課、試教到正式賽課,我得到了我們曹校長手把手的指點和親切的教誨,還有很多領導和老師的支持和幫助。我能取得大賽一等獎的成績,完全是承蒙各位領導和老師的厚愛。我為擁有這么多的關愛感到無比的幸福,這將激勵我更加努力地、出色地完成工作。(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
這首詩歌展現(xiàn)了孩子們在夏天的美好遐想,洋溢著濃濃的童真童趣,而且詩歌蘊涵豐富,語言淺顯明快,親切生動,學生的讀詩興趣很高。因此,在這課上,我努力體現(xiàn)激情導讀的教學思想,以引導學生充分地感情誦讀為主線,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體會親近自然的愉快,努力實現(xiàn)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充分的朗讀、體驗、思考、說話等豐富多元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感染為教學目標,努力體現(xiàn)了以下教學特色:
1、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充分展開想象,在腦海里再現(xiàn)詩句所描述的生動情景,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2、激活學生的情感體驗,發(fā)展學生感情誦讀的能力;
3、賞析關鍵詞句,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體現(xiàn)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
4、適時隨文說話寫話,用學生的智慧去充實、豐富教材資源,致力實現(xiàn)教材的例子功能,讓主題更鮮活,讓課堂更豐滿,讓學生享受“活的語文”。
但由于把握教材、駕馭課堂的經(jīng)驗不足,個別環(huán)節(jié)還沒有達到詩意的境界:
1、讀書時間還不太充分,齊讀較多,缺少學生精彩的個別讀。
這是由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于“豐滿”造成教學時間緊張直至學生個別讀環(huán)節(jié)無法展示的結果?!巴鈬臇|西不要太多,立足于文本是關鍵。”適度的擴展和延伸是可取的,但“旅行包”式的課堂教學是不可取的。
2、注重感情朗讀,缺少當堂熟讀成誦,哪怕只是關鍵段的背誦。
現(xiàn)行小語教材中精選的課文,篇篇文質兼美,語言規(guī)范,淺顯易懂,富有兒童情趣,深受學生喜愛,而且詞匯豐富、語句雋詠,是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的大作。因此,我們一定要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練習背誦的時間。
3、“夏天來了,我想變成……”說話環(huán)節(jié),不能用準確的教學語言及時糾正學生的發(fā)言,引領大家打開思路,展開豐富的想象。
學生先后想變成鉛筆、課桌、粉筆,說明他們的思路仍局限于課堂的事物,并沒有走進美好的大自然,這是我導語設計定位不明確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學生說得也不確切,“鉛筆、課桌、粉筆”并不是夏天的景物,我應該給學生一個明確的界定。這是我上這節(jié)課最為自責的遺憾。鼓勵學生發(fā)言,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但在明辨是非面前決不是對錯誤的姑息敷衍,教師的疏忽誤導就是失職不負責任。
當時,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應該這樣導入:“小詩人最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為了給別人帶來更多的快樂。夏天就要來了,你想變成大自然中的哪些美好的景物,也給大家?guī)砜鞓纺兀俊比缓蟛シ糯笞匀幌募久利惖木拔?,讓學生邊看邊說,邊想邊說。認真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及時糾正不妥之處。
課后,與會專家是這樣點評了我的這節(jié)課:執(zhí)教老師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激情導讀”的思想是非常正確的,以后要在每節(jié)課上逐步達到導讀的三個境界:觸摸語言世界,走進對話天地,靜賞萬紫千紅。希望我以后在引領學生觸摸文本語言方面下功夫,時刻不忘叫醒孩子的耳朵,點燃語言的明燈,感受語言的體溫,最后,提醒我注意讓學生當堂練習背誦。我非常感謝這位語文教學專家的坦誠指教,如春風化雨沐浴我的心靈,我用心聆聽,用心揣摩,并且會在自己的課堂上用心踐行。
曹校長鼓勵我說,課件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一位年輕教師都是在經(jīng)歷無數(shù)次的遺憾以后逐漸成長起來的。所以,我會虔誠地珍視每一次遺憾,精心地收藏每一次遺憾,反復地咀嚼每一次遺憾,竊喜地享受每一次遺憾。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學反思3
《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突出了"課堂教學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研究,在實踐中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在老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標準的新的理念,以學生為本,著眼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積極倡導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因而整個課堂是生動的,開放的,充滿著生命的活力。1.課堂教學體現(xiàn)了自主探究性。
學貴有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閱讀產(chǎn)生疑問時,正是他們積極參與學習,認真思考,主動探究,使思維向深入發(fā)展之際。因此,訓練學生生疑、質疑、釋疑,是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以及自主意識的重要手段。
本段教學中教師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先讓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而這些不懂的地方正是與理解文章內容密不可分的。老師沒有急著釋疑,而是通過指導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讓學生讀書,在讀中去探究和感悟。
2.課堂教學體現(xiàn)了情感體驗性
《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是多元的,應該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應當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課堂教學就是激活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幫助學生感悟。
為此,本環(huán)節(jié)重點引導學生自主讀書入情入境,以讀促悟,從而潛移默化地陶冶了學生的情操。通過學生的自讀、再讀、教師配樂范讀、齊讀,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受到情感的陶冶。而這個讀,正是體現(xiàn)了老師的"重感悟",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老師煩瑣的分析,而是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保證了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讀書和思考。
3.課堂教學體現(xiàn)了綜合實踐性。
本課課文后面有一題作業(yè)是要學生說說夏天來了,你還想變點什么?。課堂中我創(chuàng)設了許多學生言語實踐的情境,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引導學生說開去,在實踐中學習了語言。其次,把語文綜合性學習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如:課后布置學生結合課堂所學的,再想一想你還想變點兒什么?回到家動筆把夏天小池塘的美景畫下來。這樣有助于調動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一步體會課文中蘊涵的情感,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學反思4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一首優(yōu)美的詩歌,寫得很美。課文一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是簡單地說夏天來了,引出夏天的提問:你想變點兒什么?第二個部分是我想變雨滴、小魚、蝴蝶、蟈蟈、星星、新月;第三個部分就是我最想變的荷葉。這篇課文的教學任務是要認識生字詞,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背誦課文,難點就是要體會為什么我最想變成大大的荷葉。
在上課時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生動的評價語言。
表揚得語言不適合低年級的學生,課上他們的反應平平,課堂氣氛較僵硬。
二、明確的教學線索。
全文的設計與教學都是圍繞一個問題:“你最想變什么?”在這個大問題下面,我沒有設計什么小問題,圍繞這個問題,學生們輕松地完成了課文的學習。
三、重視學生想像力的培養(yǎng),鍛煉表達能力。
四、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學反思5
教學反思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課文,它是一首很美的小詩。作者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變成各種夏天里的事物,最后當他看到小小的荷塘時卻想變成大大的荷葉,體會荷葉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覺得快樂的感受。這個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讓學生在感受大自然美的基礎上學會給別人帶來快樂。詩的語言很優(yōu)美,對于學生來說也比較好理解,主要是通過反復的朗讀讓學生來體會美,感受美,呵護美。
一、字詞教學
詞語教學我充分利用的多媒體課件的作用,用生動的畫面幫助孩子理解詞語,如:“嬉戲”利用小魚在池塘里游來游去玩耍的樣子,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說說他們在干什么?學生會說:捉迷藏,做游戲等等,這樣順利引出“嬉戲“一詞,自然順當。接著讓學生想象成自己就是小魚,想象在小河會看見什么?有的說:“能看見河底的水草和鵝卵石?!边€有的說:“能看到很多的小伙伴在玩耍。”從而理解“清凌凌”的意思。 “穿梭”利用蝴蝶,蜻蜓在花叢中的飛舞,學生一看動畫就明白,不用老師多講解。
二、 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
課堂上我用畫面再現(xiàn)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真切體驗,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充分地再現(xiàn)詩文優(yōu)美的意境,使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語言去表現(xiàn)美,在感悟“我想變成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綠葉上?!睍r,我先讓學生欣賞雨滴圖,想象自己就是小雨滴,心里會想些什么?讓學生去移情體驗,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起來了。有的說:“我真是太舒服了?!庇械恼f:“我很快樂?!比缓笞寣W生融入自己的感情去反復地朗讀,真正地體現(xiàn)了閱讀的個性化。在瑯瑯的書聲中,學生用心靈去擁抱了語言。
課文的最后一節(jié)是理解的難點,也是全文的題眼所在。通過想象小魚、雨點的快樂。末尾的省略號給學生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間,我恰到好處地設計了:——來了,在荷葉——。這一句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想象,訓練了他們的思維,而且還幫助他們積累了語言,生動了教學,更進一步地點到了詩歌的題眼。這么多的小動物喜歡荷葉是因為荷葉給它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所以是作者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的主要原因。
當然本課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朗讀指導的時候抓住重點的字詞是非常重要的,但這方面我還做得不好,在引導上不是很到位,沒有注重實際教學的生成。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需要就閱讀課向其他老師學習,潛心研究教學方法,總結經(jīng)驗教訓,揚長避短,精益求精,腳踏實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學反思6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一首兒童詩,展現(xiàn)了孩子們在夏天的美麗遐想,洋溢著濃濃的童真童趣。詩歌以“我想變”的句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眼中,心中的夏天。
上完這一課,聽課的老師肯定了我以下做的這幾個方面:
一、字詞教學“濃”
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是字詞教學,所以整堂課字詞教學始終貫徹其中,課開始就復習詞語,最后再教學兩個生字“游”、“傘”。在閱讀中進行字詞教學,幫助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這一點我在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了出來。例如:在教學“我想變一條小魚,游入清凌凌的小河?!币欢螘r,我先出示小魚在水中游玩圖,接著讓學生想象成自己就是小魚,看到這條小河想說些什么?有的學生說:“小河里的水真清呀!”有的說:“小河里的水真清呀,清的能看見河底的水草和鵝卵石。”還有的說:“小河的水真綠,真美,我想在這兒安家?!比缓笞寣W生再去找文中也形容這河水的詞語,這樣學生一下子就理解了“清凌凌”。又例如在理解“穿梭”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出示蝴蝶在花中飛的圖片(不動),接著問學生:“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蝴蝶,你最想做什么?”有學生說:“在花叢中采花粉?!庇械恼f:“在花叢中自由地飛來飛去,翩翩起舞?!薄葘W生說完這一些,我就點擊圖片,出現(xiàn)了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的情景,學生一目了然地找到了相應的詞語“穿梭”,無須老師作更多的解釋。
二、創(chuàng)設情境“美”
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用畫面再現(xiàn)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真切體驗,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充分地再現(xiàn)詩文優(yōu)美的意境,使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語言去表現(xiàn)美,在感悟“我想變成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綠葉上。”時,我先讓學生欣賞動畫的雨滴圖,想象自己就是小雨滴,心里會想些什么?讓學生去移情體驗,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起來了。有的說:“我真是太舒服了。”有的說:“我很快樂。”然后讓學生融入自己的感情去反復地朗讀,真正地體現(xiàn)了閱讀的個性化。在瑯瑯的書聲中,學生用心靈去擁抱了語言。
三、難點設計“巧”
課文的最后一節(jié)是理解的難點,也是全文的題眼所在。(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我先出示荷葉圖,讓學生說說荷葉的樣子,通過說,理解荷葉的美是作者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的原因之一。而在此基礎上,想象小魚、雨點的快樂。末尾的省略號給學生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間,我恰到好處地設計了:——來了,在荷葉——。這一句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想象,訓練了他們的思維,而且還幫助他們積累了語言,生動了教學,更進一步地點到了詩歌的題眼。這么多的小動物喜歡荷葉是因為荷葉給它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所以是作者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的主要原因。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設計,卻能讓學生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去感悟,潛移默化地感受到了詩歌的主旨,讓他們獲得了高尚情操的熏陶。
當然這一節(jié)課中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朝著更好的方向去努力。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學反思7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一首兒童詩,展現(xiàn)了孩子們在夏天的美麗遐想,洋溢著濃濃的童真童趣。詩歌以“我想變”的句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眼中,心中的夏天。
在本課教學中,我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用畫面再現(xiàn)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真切體驗,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充分地再現(xiàn)詩文優(yōu)美的意境,使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語言去表現(xiàn)美。在全班展示交流時,通過欣賞雨滴、小河、荷葉等圖片感受“透明、清凌凌、穿梭”等詞語的意思;通過播放蟈蟈叫聲感受蟈蟈快樂的心情;通過播放夜空彎彎的`新月和眨眼的星星動畫,感受夜空的美麗迷人;通過配樂創(chuàng)設朗讀意境,渲染課堂氣氛。 在教學中我抓準了課文的重難點,注重詞句的品析;抓住文本的訓練點,重視學生的語言訓練,如在課尾讓學生學當詩人仿寫詩句,說說我想變什么,想變什么,有機有效地進行語言訓練。學生的語言是充滿童趣的:有的說,我想變成青蛙,蹲在荷葉上唱歡樂的歌;有的說,我想變成蜻蜓,在荷葉上翩翩起舞;有的說,我想變小鳥,跟荷葉說悄悄話……
課文的最后一節(jié)是理解的難點,也是全文的題眼所在。提問學生為什么想變成大大的荷葉。這么多的小動物喜歡荷葉是因為荷葉給它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所以是作者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的主要原因。
不足之處:
當學生提出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時,黑板貼畫出大大的荷葉,同時出示荷葉的圖片。由于時間關系,沒有讓學生說說荷葉的樣子,感受大大的荷葉的形象美。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學反思8
這是一首優(yōu)美的兒童詩,內容簡單,讀起來瑯瑯上口。所以我把重點放在朗讀上,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孩子們確實用自己優(yōu)美的朗讀來展示了對文章語言的感悟。
在授課的過程中,有兩個地方處理的不夠好。一個是在理解“為什么要變成荷葉”時,雖然孩子們想象到了變成大大的荷葉,可以使許多小伙伴,諸如小青蛙、小鳥、小魚等在它的上面唱歌、飛舞,在它的下面嬉戲。但是沒有引導孩子們體會到當“荷葉”可以無私的付出。另一個是在學完全文后,應該再讓孩子想象一下:自己還想變成什么。但是在上課的過程中沒有進行這個過程。
因為認識到這節(jié)課的不足,所以在上本課的第三課時時調整了教學設計。在上課開始,先讓孩子齊讀了一遍課文,然后引導孩子理解變成“荷葉”可以給人帶來快樂。然后讓孩子說一說自己還想變成什么時,沒想到瀟鈺說出了想變成一棵大樹,可以讓小鳥在自己的枝干上休息,可以讓小動物在自己的樹陰下乘涼,樹下還長滿了小草,小花,引來無數(shù)的蝴蝶和蜜蜂在花叢中嬉戲……說得真的棒極了,不只是我,同學們有對發(fā)言者報以熱烈地掌聲!
同時,在激發(fā)學生情感的同時,我給他們出示了上學期學過的識字課中的關于春天、秋天的詞語,讓他們以“真想變成……”為題,仿照課文,用上春天的詞語練習說話。孩子們進行了思考后,都非常積極地舉起了手。馨悅說:“春天是位小姐姐,她溫和地問:想變什么?我想變……最后,我看見教室里上課的同學們,我想變成一本厚厚的書,可以讓同學們在溫暖的春風里,認真看書,從而了解更多的知識?!焙⒆觽兊南胂罅φ娴氖呛茇S富,是我們成人所不能比的!看到還有許多孩子還想發(fā)言,于是留作了課后作業(yè):用四季不同的特有的景物相關詞語,仿照課文寫一寫。孩子們很愉快的接受了作業(yè)。
我期待著孩子們給我更多的驚喜!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學反思9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一首兒童詩,展現(xiàn)了孩子們在夏天的美麗遐想,洋溢著濃濃的童真童趣。詩歌以“我想變”的句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眼中,心中的夏天。
在教學“我想變一條小魚,游入清凌凌的小河?!币欢螘r,我先出示小魚在水中游玩圖,接著讓學生想象成自己就是小魚,看到這條小河想說些什么?有的學生說:“小河里的水真清呀!”有的說:“小河里的水真清呀,清的能看見河底的水草和鵝卵石。”還有的說:“小河的水真綠,真美,我想在這兒安家?!比缓笞寣W生再去找文中也形容這河水的詞語,這樣學生一下子就理解了“清凌凌”。又例如在理解“穿梭”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出示蝴蝶在花中飛的圖片(不動),接著問學生:“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蝴蝶,你最想做什么?”有學生說:“在花叢中采花粉。”有的說:“在花叢中自由地飛來飛去,翩翩起舞?!薄葘W生說完這一些,我就點擊圖片,出現(xiàn)了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的情景,學生一目了然地找到了相應的詞語“穿梭”,無須老師作更多的解釋。
教學不足之處: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边@首詩內涵豐富,語言淺顯明快,親切生動,富有兒童情趣。課堂上可通過學生的小組交流、合作學習,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引發(fā)出遠遠多于個人儲備的信息量,讓學生感悟、領會,然后將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通過讀來傳達。這樣做可能更能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學反思10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課文,它是一首很美的小詩。作者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變成各種夏天里的事物,最后當他看到小小的荷塘時卻想變成大大的荷葉,體會荷葉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覺得快樂的感受。這個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讓學生在感受大自然美的基礎上學會給別人帶來快樂。詩的語言很優(yōu)美,對于學生來說也比較好理解,主要是通過反復的朗讀讓學生來體會美,感受美,呵護美。
在教學詞語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我用了以詞帶句的方法,讓學生不僅能讀準單個的詞語,也能在具體的語句中把他讀準,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好地讀準課文,為下面朗讀指導做鋪墊。
在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這一點我在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了出來。例如:在教學“我想變一條小魚,游入清凌凌的小河?!币还?jié)時,我先讓學生讀好這句話,再看圖理解“清凌凌”這個詞,然后出示小魚在水中游玩的情景,接著讓學生想象成自己就是小魚,這些小魚在河里會做些什么呢?有的學生說:“我們會在小河里捉迷藏?!庇械恼f:“我們會在小河里吐泡泡?!边€有的說:“我們會在小河里做游戲!”又例如:在理解“穿梭”時,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讓一個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下表演“穿梭”,其他學生就是那些花叢,學生感到新奇又有趣,相信一定會印象深刻。
課文的最后一節(jié)是理解的難點,也是全文的題眼所在。(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我先出示荷葉圖,讓學生說說荷葉的樣子,通過說,理解荷葉的美是作者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的原因之一。而在此基礎上,想象小魚、雨點的快樂。末尾的省略號給學生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間,我恰到好處地設計了:——來了,在荷葉——。這一句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想象,訓練了他們的思維,而且還幫助他們積累了語言,生動了教學,更進一步地點到了詩歌的題眼。這么多的小動物喜歡荷葉是因為荷葉給它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所以是作者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的主要原因。然后借此契機讓學生積累關于荷葉的詩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露上頭。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設計,卻能讓學生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去感悟,潛移默化地感受到了詩歌的主旨,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讓他們獲得了高尚情操的熏陶。
但是由于把握教材、駕馭課堂的經(jīng)驗不足,個別環(huán)節(jié)還沒有達到詩意的境界:
1、讀書時間還不太充分,學生精彩的個別讀展示還是少了點。這是由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于“豐滿”造成教學時間緊張直至學生個別讀環(huán)節(jié)無法更好展示的結果。
2、在整堂課中,總覺得自己說得太多,一直在那里啰嗦,特別是在對學生的回答作評價的時候,沒有順著學生的思路說下去,而是照搬學生的話來作評價,這一點在以后的上課中還要注意。
3、我覺得在朗讀指導的時候抓住重點的字詞是非常重要的,但這方面我還做得不好,在引導上不是很到位,沒有注重實際教學的生成,所作的預設和自己的教學準備也不夠充分。
教學總是遺憾的藝術,一節(jié)好課需要由教而研,再教再研。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需要就閱讀課向其他老師學習,潛心研究教學方法,總結經(jīng)驗教訓,揚長避短,精益求精,腳踏實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學反思10篇(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案)相關文章:
★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學反思12篇 好想變成大大的荷葉
★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學反思12篇(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