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鷸蚌相爭》語文教案9篇(小學語文鷸蚌相爭教案)

時間:2024-01-07 20:49: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鷸蚌相爭》語文教案9篇(小學語文鷸蚌相爭教案),以供參考。

《鷸蚌相爭》語文教案9篇(小學語文鷸蚌相爭教案)

《鷸蚌相爭》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生字新詞,自主積累詞語。

  2、多種形式感情朗讀對話內(nèi)容,明白寓意知道與人相處要懂得退讓。

  3、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續(xù)編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

  重點:

  感悟故事內(nèi)容,感情朗讀對話

  難點:

  感悟故事內(nèi)容,懂得與人相處要互相退讓。

  資源應(yīng)用:

  多媒體。

  教學過程:

 ?。ㄒ唬?、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戰(zhàn)國時代的七個國家分布圖。同時師講述:在這七個國家當中秦國實力最強,因此秦王有吞并其他六國的野心。這時趙國與燕國發(fā)生點矛盾,趙王想要攻打燕國,燕王趕緊派大臣蘇代去勸說趙王,蘇代只給趙王講了一個故事就阻止了戰(zhàn)爭的發(fā)生。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具有這么大的力量能阻止戰(zhàn)爭的.發(fā)生呢?想不想知道?(想)讀完課文我們就知道了。

 ?。ǘ?、初讀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不理解的字詞查一查工具書。

  2、同桌互讀、互幫互學。

  3、指名回答:是什么故事阻止了戰(zhàn)爭的發(fā)生?(師板書:鷸蚌相爭)分析鷸的字形,據(jù)形說意。

  4、出示課件鷸:了解鷸的外形特點。

  5、出示課件蚌;了解蚌的特點。

  6、文章哪幾段寫了鷸蚌相爭的故事呢?快速地瀏覽課文。

  7、指名回答:(3—6段)。

  8、鷸和蚌為什么相爭呢?指名讀課文(第三段)。

  9、出示課件:蚌正在懶洋洋的曬太陽。讀句子再讀詞語“懶洋洋”。

  (1)、指名解釋詞語并演示(懶洋洋)

  (2)、怎樣記住“洋”字?并給組詞

  師:蚌正在曬太陽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10、出示課件:鷸用長嘴去啄棒的肉

  (1)、先讀句子再讀加點的字“啄”。

 ?。?)、解釋字義、怎樣記住這個字。

  師:接下來看蚌是怎樣對付鷸的?

  11、出示課件:蚌夾住了魚的嘴

 ?。?)、先讀句子再讀加點的詞“夾”。

 ?。?)、給“夾”擴詞。

  師:鷸被夾住以后它會怎么樣?

  12、指名讀文(第四段)

  13、出示課件:鷸怎么也擺脫不掉蚌

 ?。?)、先讀句子再讀加點的詞“擺脫”。

  (2)、指名解釋“擺脫”并給脫擴詞。

  師:指導朗讀這一段要讀出鷸生氣的語氣。

  14、再指名讀

  師:鷸這樣大發(fā)雷霆看看蚌怎樣?

  15、出示課件:蚌毫不示弱

 ?。?)、讀詞語并指名解釋。

  (2)、用“毫不示弱”練習說話。

  師:我們在讀的時候要把蚌毫不示弱的語氣讀出來

  16、指名讀第五段

  17、練習讀鷸和蚌對話的內(nèi)容并指名分角色朗讀,讀后相互評價

  師:我們能不能把鷸和蚌相互爭斗互不相讓的過程演出來呢?注意表情和語氣。

  18、同桌練習演

  19、指名戴頭飾到前邊演(兩組)

  師:鷸和蚌這樣爭斗下去會導致什么結(jié)果呢?

  20、指名讀第六段

  指名解釋“毫不費力”并板書(漁翁得利)

  師:這時困在漁翁網(wǎng)中的鷸和蚌會怎樣想呢?

  21、指名回答

  師:那我們聽完這個故事會怎樣想呢?

  22、指名回答

  師:同學之間一定要和睦相處,有矛盾時要懂得退讓,“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那么趙王聽完這個故事會怎樣想呢?

  23、指名讀第七、八段

  讀后回答:趙王怎樣做的呢?

  師:趙王醒悟了,攻打燕國只能讓秦國得利。

 ?。ㄈ?、拓展延伸

  1、課件出示:看圖續(xù)編故事,多年以后鷸和蚌的子孫在海灘邊見面了會說些什么?怎么做?發(fā)揮想象把故事編完整。

  2、指名讀故事。

《鷸蚌相爭》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9個生字和相關(guān)詞語,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通過觀察字形特點、聯(lián)系上下文推想“漣漪”、“心曠神怡”、“無計可施”、“懊悔”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抓住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感受文中所蘊含的哲理。

  【教學重難點】

  1.學習通過觀察字形特點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推想“漣漪”、“心曠神怡”等詞語意思。

  2.能抓住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感受文章所蘊含的哲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1.老師講《戰(zhàn)國策·燕策二》的故事,導入新課。

  2.板書課題,借助圖片認識鷸和蚌,了解蚌的兩種讀音。

  3.指導書寫“鷸”和“蚌”。齊讀課題。

  二、運用推想,理解詞語

  (一)朗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ǘz查自學情況,抽生讀課文片段,推想詞語的意思。

  1.重點指導學生推想“漣漪”的意思,學習推想的方法。

 ?。?)看字形,初步推想“漣漪”和水有關(guān)。

 ?。?)聯(lián)系上下文,推想“漣漪”在這段話中是形容河面上泛起的細小波紋。

 ?。?)帶著理解讀課文片段。

  2.運用學習的推想方法嘗試推想“心曠神怡”、“無計可施”、“懊悔”等詞語的意思。

  3.帶著理解讀課文相關(guān)片段。

 ?。ㄈ┳x課文中的.四字詞語,為概括課文內(nèi)容打基礎(chǔ)。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用學過的方法推想詞語意思。

  三、理清思路,概括內(nèi)容

  出示學習要求: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1. 學生讀課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全班交流。

  概括關(guān)鍵詞并板書。

  2.根據(jù)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抓住關(guān)鍵詞,完整簡練地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結(jié)合課前的故事,初步感知文章的寓意。

  四、總結(jié)回顧,布置作業(yè)

  1.教師結(jié)合板書做總結(jié),并提示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

《鷸蚌相爭》語文教案3

  教材分析:

  《鷸蚌相爭》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五單元《寓言二則》中的一則。這則寓言通過鷸和蚌相互爭吵誰也不讓誰,最后雙方都被漁夫捉住這個小故事,說明雙方互不相讓,只能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利的道理。課文篇幅不長,語言通俗易懂,題目直接點出了寓言的內(nèi)容,同時巧設(shè)懸念,激發(fā)讀者的興趣。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接觸過一些簡單的寓言,如《鄭人買履》《葉公好龍》等,也明白這些故事所蘊含的道理,一些學生也可能聽過《鷸蚌相爭》這個故事。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年齡等特點,應(yīng)該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寓言的興趣、讓他們明白故事蘊含的深刻道理,懂得寬容、謙讓,與人和諧相處。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認字3個,寫字3個。

  2.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理解寓言、悟出寓意。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寓言。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理解寓言、悟出寓意是重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寓言是難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互動:

  1.搶答:說出下列圖片所表示的故事的題目。(課件依次出示四張寓言圖片)

  2.這四個故事有什么共同特點?

  二、揭示課題,自主質(zhì)疑。

  1.今天我們再學習一則寓言《鷸蚌相爭》。

  2.師生共書課題,隨機強調(diào)“鷸”書寫時的間架結(jié)構(gòu)。

  3.同學們,看著課題這四個字,你想知道什么?

  預(yù)設(shè)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①什么是鷸?什么是蚌?(引導學生看課文插圖,自己猜哪個是鷸,哪個是蚌,并說出理由。)

  ②《鷸蚌相爭》出自哪本書?(問題拋給學生或者引導學生看課文旁邊的.小資料。)

  ③鷸和蚌為什么爭?

 ?、茉趺礌??

 ?、轄幍慕Y(jié)果怎么樣?……(答案全在課文中,只要我們能將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三、檢查預(yù)習,讀通讀順。

  第一關(guān):我能讀正確:

  1.逐句指名讀,正音后齊讀。

  2.對子互讀,糾錯。

  第二關(guān):我能讀流利:

  1.男女生代表賽讀。

  2.男女生賽讀。

  三、感情朗讀,感悟寓意。

  第三關(guān):感情朗讀我最棒。

  1.怎樣才能將這篇文言文讀得有感情?

  2.用什么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文言文?

  3.回顧五年級上冊的金鑰匙:學習古文要一邊讀一邊對照譯文了解故事的整體意思,不必一字一句地直譯。

  4.運用金鑰匙:

  ①對子文白對讀。

  ②師檢查:師讀譯文,生讀古文。

  5.給出停頓,生自主練習讀一遍,要求讀得有感情。

  6.教師與自高奮勇者賽讀,師生互評。

  7.拋出第二把金鑰匙:想象自己是文章中的(或與文章相關(guān)的)角色,設(shè)身處地的想一想,讀一讀。

  8.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讀出不同的鷸和蚌。(氣勢洶洶的、氣急敗壞的、蔑視對方的……)

  7.小組內(nèi)練讀背誦,分角色帶動作背誦表演,一組展示。

  8.如果你是鷸或者蚌,此時此刻,你心里是怎樣想的?揭示寓意。(完成板書)

  9.短短一個小故事,卻告訴我們?nèi)绱松羁痰囊粋€道理。而且,這個故事還平息了一場戰(zhàn)爭。關(guān)于鷸蚌相爭這個寓言的一個小典故誰知道?(講述典故)

  四、拓展閱讀,布置作業(yè)。

  1.短短59個字的小故事就平息了一場戰(zhàn)爭,沒有費一兵一卒,卻使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免于生靈涂炭,得以安居樂業(yè)。這就是中國寓言的魅力,這就是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像這樣的故事還想不想讀?

  2.出示“狐假虎威”圖片,拓展閱讀文言文《狐假虎威》,給出停頓,提示用上今天的金鑰匙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3.推薦書籍:《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4.布置作業(yè):

 ?、儆矛F(xiàn)代漢語續(xù)寫這則寓言。

  ②從《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中選擇一篇最喜歡的,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下周五舉行寓言朗讀比賽。

《鷸蚌相爭》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漣漪”“舒適”“心曠神怡”“踱步”“鉗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課文中蘊含的哲理,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wù)勛约簭闹惺艿降膯l(fā)。

  4、領(lǐng)悟作者按時間順序記敘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領(lǐng)會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和自己從鷸蚌相爭中受到的啟發(fā)。

  教學準備

  課件或掛圖、小黑板。

  教學時數(shù)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孩子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幾個謎語。不過,這是幾個畫謎。認真地看,從每一張圖中都能猜出一個成語來呢!

  (課件出示圖畫:滴水穿石、藕斷絲連、狐假虎威、守株待兔。)

  呀,都猜對了!瞧,電腦博士獎勵我們一本書作為獎品。(課件出示一本書。)認真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ā霸ⅰ弊掷锩嬗小暗览怼?,“言”字里面有“故事”。)

  聰明的孩子們,這回,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吧?指名說或齊答。那你知道學習寓言要先學什么?再學什么?

  (先學故事,再學道理。)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鷸蚌相爭》這則寓言。(板書課題,“鷸”“蚌”兩個字寫在田字格里,“相爭”寫在下面。)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

  1、自由讀這則寓言,讀準字音。

  2、同桌讀,互相聽一聽,讀得正確嗎?

  3、讀詞記形:

  鷸:“鷸”是一個生字,而且非常不好記,不好寫,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嗎?(指名說)從這個字的字形我們就能知道——?“鷸”是一種鳥,瞧,(出示圖),所以它是鳥字旁。左邊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面是“矛”字,下面不是“同”,可要仔細觀察了,是同字框里加“八”“口”。認識了,也記住了。能在作業(yè)本上端端正正地寫一個嗎?別著急,先觀察一下老師在田字格里寫的這個字。相信你會比老師寫得更好!

  蚌:從這個字形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圖,這有一個蚌,你見過嗎?啄:什么意思?能做個動作嗎?啄一下。

  鉗:什么意思?做一做這個動作。能用這四個詞語,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一兩句話嗎?別著急,先快速地把課文瀏覽一下。(鷸啄蚌,蚌鉗鷸。)

 ?。ò鍟鹤?鉗)過渡: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鷸和蚌會怎么說,怎么做?結(jié)果怎樣呢?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表達的?

 ?。ǘ┳x故事。

  1、過渡:故事的發(fā)生都有時間、地點。

 ?。?)請大家默讀課文第1、2段。

 ?。?)指名匯報。

 ?。?)指導朗讀:這么美的地方,我們應(yīng)該怎樣朗讀?(引導學生帶著一種欣賞陶醉的情感,用優(yōu)美舒緩的語氣來朗讀,邊讀邊想象這幅迷人的畫面,想象水鳥和河蚌們的自由自在。)

 ?。?)指名把自己想象到的畫面描述出來。

  2、了解故事是怎樣發(fā)生的。俗話說有果必有因,那么它們相爭的`原因是什么呢?

  (1)默讀課文第3~5段,然后與周圍同學交流在朗讀中的發(fā)現(xiàn)。

 ?。?)全班交流,了解:和暖的陽光、柔柔的微風,是河蚌張開蚌殼,在舒適愜意中進入夢鄉(xiāng)的原因。正因為河蚌張開了蚌殼,又睡著了,所以才沒發(fā)現(xiàn)身邊的危險,使得鷸鳥有機可乘,一嘴朝河蚌的肉啄去。

 ?。?)指導朗讀。引導學生用一種享受的語氣,讀出河蚌的舒適愜意、心曠神怡,讀出鷸鳥看到鮮嫩的河蚌肉時迫不及待的心情。

  3、了解鷸蚌相爭的過程:講讀第6~12段。

 ?。?)過渡:由此發(fā)生了鷸蚌相爭的故事。此時,它們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是怎樣的呢?哪幾段進行了描寫?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讀描寫河蚌的語句,一組讀描寫鷸鳥的語句。讀后評議,是否讀出了河蚌的生氣和鷸鳥的后悔。

 ?。?)它們相爭的時間有多久呢?用“——”勾畫句子(課件或小黑板出示):“時間慢慢地溜走了,太陽的唇已經(jīng)吻住了山峰。”學生讀句子,結(jié)合課文插圖,想象鷸蚌相持的畫面,感受相持時間之久。

  (3)此時,在你們頭腦中產(chǎn)生了什么問題嗎?指名說:鷸蚌為什么要一直相持下去?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這個問題。小組合作找原因,再全班交流。

 ?。?)指名讀9~12段,男女生對讀,師生分角色讀,或兩人一組,邊讀邊做動作,把鷸蚌相爭的過程表演出來,再指派代表上臺表演。課件(小黑板):鷸鳥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有死蚌肉吃?!焙影龇创较嘧I:“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會有只死鷸鳥留在沙灘上?!弊寣W生反復對讀,感受它們的互不相讓。板書:互不相讓 引導學生從鷸蚌的心理和語言描寫中了解相持的直接原因:它們都只想傷害對方,打敗對方。

  (5)猜一猜:鷸和蚌這樣互不相讓,最終會有怎樣的結(jié)果?(估計:兩敗俱傷;被漁夫捉走)

  4、是這樣嗎?齊讀第13、14段,學生談收獲。教師相機板書:漁夫得利5?快速默讀課文,梳理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表達的,怎么判斷的?

 ?。ㄈ┟鞯览怼?/p>

  1、發(fā)散思維,同桌說一說。課件或小黑板出示:漁夫提走了鷸和蚌,心想:。這時的鷸和蚌垂頭喪氣,鷸心想:,蚌心想:。

  2、這則寓言故事想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合作討論、交流,再全班分享。

  3、小結(jié):課文在優(yōu)美的景物描寫、生動的語言描寫、準確的行為描寫、細膩的心理描寫中告訴了我們一個哲理:生活中如果像鷸蚌那樣互不相讓、爭執(zhí)不下,只會落得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

  三、拓展延伸

  1、這則寓言故事出自古書《戰(zhàn)國策·燕策二》,這是原文,讀一讀吧!(課件或小黑板出示原文。)

  2、“鷸蚌相爭”也由此變成了一個成語。像這樣出自寓言的成語還很多,如:自相矛盾、掩耳盜鈴。你還知道哪些?

  四、總結(jié)

  一個簡短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這就是寓言的魅力。有興趣的話,課下可以多讀一些寓言故事,你會懂得更多。

  五、作業(yè)

  許多年后,鷸和蚌的子孫再一次在河邊相遇了。這次,他們之間又會發(fā)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續(xù)編故事) 許多年后,鷸和蚌的子孫再一次在河邊相遇了……

《鷸蚌相爭》語文教案5

  教學目的:

 ?。?、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漣漪"."心曠神怡"."無計可施"."肌腸轆轆"."反唇相譏""輕而易舉"等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场⒗斫庹n文內(nèi)容,體會課文中蘊含的哲理,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wù)勛约簭闹惺艿降膯l(fā)。

  教學重點:

  領(lǐng)會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和自己從鷸蚌相爭中受到的啟發(fā)。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祖國燦爛輝煌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時期,中國被分割成七個國家,知道是哪七個國家嗎?對,這就是戰(zhàn)國其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發(fā)生在七國時期的故事.播放課件:鷸蚌相爭的故事.你感覺這個故事有趣嗎?,那我們就一起學習25鷸蚌相爭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準確,理清課文的只要內(nèi)容.

  2、溝劃優(yōu)美的語句多讀幾遍,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精讀課文,指導學生讀懂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環(huán)境怎么樣?

  2、了解故事是怎么發(fā)生的.

  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朗讀描寫河蚌的語句,一組讀描寫鷸鳥的語句.讀出河蚌的生氣,鷸鳥的后悔.

  3、了解故事的發(fā)展情況.

  思考:鷸蚌為什么要一直相持下去?

  分角色朗讀

 ?。?、了解故事的結(jié)果.

  鷸蚌相爭,結(jié)果怎么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四、討論

  聯(lián)系生活,升華理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鷸蚌相爭的現(xiàn)象嗎?你想對這樣的人說什么?

《鷸蚌相爭》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自主積累4個以上詞語。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講述這個成語故事,知道與人相處時要懂得退讓。

  教學重點:

  1.會認10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這個成語故事。

  教學難點:

  感悟課文內(nèi)容,知道與人相處時要懂得退讓。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看一段動畫片。(課件出示《鷸蚌相爭》的動畫片,學生觀看。)

  2.學生思考:看了這段動畫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問題?還想知道些什么?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輕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標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自學生字。

  2.出示會認字字卡,指名認讀。組詞。

  3.同桌討論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用開火車的方式讀生字。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學生評價。

  三、精讀課文。

  1.讀讀課文,你認為哪些自然段講了鷸蚌相爭這個故事?

 ?。?—6自然段)

  2.精讀3—6自然段。

 ?。?)自己讀一讀這個故事,認為有意思的地方畫上“﹏”,不理解的詞句旁畫個“?”。

 ?。?)學生匯報。

  (3)故事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

  (4)學習第三自然段。

 ?、僦该首x第三自然段。

 ?、谡埻瑢W們默讀這一自然段,想想這一個自然段講的是關(guān)于誰的故事?這一段有很多表示動作的詞語,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并配上相應(yīng)的動作嗎?

  ③學生匯報。

 ?、芾蠋熤笇Ю首x。

  (5)學生自主學習4—6自然段。

  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僬埻瑢W們找出寫鷸和蚌爭論的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讀,并評一評同桌讀得怎么樣?練一練爭取讓自己讀得更好。

  ②自己讀讀第4—6自然段,想想還有什么不理解的詞語或不懂的`地方,同桌討論討論,還是弄不懂就作個記號,待會兒提出來,大家解決。(理解:擺脫、毫不示弱、相持不下、毫不費力等。)

  (6)學生匯報。

 ?。?)齊讀第3—6自然段。

  (8)試試看,自己能繪聲繪色地把《鷸蚌相爭》講給大家聽嗎?

  3.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其實這篇課文還藏著一個故事,聰明的孩子們快找一找吧?。?、2、7、8自然段)

  4.請想讀的同學自由地讀讀第1、2、7、8自然段,想想故事里都講了什么?比比誰說得最棒!

  5.你知道蘇代為什么要對趙王講這個故事嗎?

  四、拓展延伸,聯(lián)系實際。

  1.自由讀讀全文,讀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在生活中你見過類似鷸蚌相爭的事情嗎?

《鷸蚌相爭》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學習抓住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3、抓住兩處重點語段進行朗讀、想象、評說,明白“雙方相爭、互不相讓,結(jié)果可能兩敗俱傷,反而讓別人從中獲利”的道理。

  課前游戲

  1、看圖片猜故事題目,復習寓言的特點

  2、歷史故事揭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故事,認識“鷸”“蚌”

  1、揭題,認識鷸和蚌,了解其特點。

  2、引導讀文:鷸蚌相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趕緊打開書,好好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二、學習生字新詞,感知課文主要內(nèi)容

  1、毫不示弱(音、形、義、讀好詞語)

  2、夾?。ㄟx擇字義,確定多音字的讀音)

  3、詞語串教學,讀準、讀好,并加以記憶。

  4、回憶詞語并選擇詞語填入句子。

  5、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填空的三句話和課文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感知故事情節(jié),學習概括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三、學習起因

  1、我們先來看看故事的起因,鷸是怎么啄,蚌又是怎么夾的?你能通過朗讀讓大家看到當時的情景嗎?請你讀一讀,練一練。

  2、指名讀,評價指導,齊讀。

  3、小結(jié)板書:這一啄一夾,鷸和蚌之間的.爭斗就開始了!

  四、聚焦“相爭”

  1、鷸和蚌是怎么爭的呢?請大家認真讀讀第2、3自然段,分別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

  2、聚焦“威脅”

  1)“威脅”:怎么理解?(嚇唬、恐嚇)

  2)看看鷸是抓住什么來威脅蚌的?

  3)把自己當做那只鷸,趕緊威脅一下蚌吧!自己練練,指名讀,加以評點。

  4)結(jié)合語境,想象鷸的心情,再次朗讀。

  3、聚焦“毫不示弱”

  1)像剛才那樣把自己當做蚌,毫不示弱地跟鷸爭一爭。練習朗讀。

  2)朗讀評點(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3)分角色朗讀。

  4、抓住“相持”一詞,引導學生想象鷸和蚌還會怎么爭呢?

  1)同桌合作練說

  2)創(chuàng)設(shè)情境,指名交流

  3)小結(jié):再這樣爭下去,鷸就會——蚌就會——,用個成語來形容就叫——

  五、學習相爭的結(jié)果,感悟寓意

  1、正當雙方相持不下、筋疲力盡時,漁夫來了!結(jié)果如何呢?請女生一起讀。

  2、瞧這漁夫,他為什么這么開心呢?

  3、小結(jié)板書:漁翁得利

  4、齊讀體會

  5、寫話練習:同學們,假如你看到了這一幕,你想對鷸和蚌說什么呢?請你想一想,寫一寫,組織交流,加以小結(jié)。

  6、回扣開頭:這就是蘇代講給趙王聽的故事。趙王聽了這個故事,就取消了攻打燕國的念頭?,F(xiàn)在你知道這是為什么了嗎?

  7、小結(jié):一個小故事還化解了一場紛爭,真是——小故事,大道理;小故事,大作用!

  六、布置作業(yè):

  選擇閱讀練習中的寓言故事,會讓自己變得更加聰明。

《鷸蚌相爭》語文教案8

  教案背景:

  1、面向?qū)W生:小學

  2、學科:語文

  3、課時:1 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

 ?。?)網(wǎng)上收集鷸、蚌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自學課文,自學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大意。

  教師

 ?。?)學習教材,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資料,設(shè)計教案。

  (2)準備課件。

  教學課題:

  知識與能力: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漣漪、心曠神怡、暗自得意、反唇相譏、 、 互不相讓、怒目相視、輕易而舉”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體會課文中蘊含的哲理。

  4、能講述“鷸蚌相爭”的故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故事導入新課,讓學生了解課文背景、內(nèi)容,自學生字詞。

  2、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

  3、體會鷸蚌相爭的過程、結(jié)果,從中受到啟發(f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了解故事內(nèi)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2、懂得與人相處時應(yīng)該寬容、謙讓。

  教材分析:

  《鷸蚌相爭》這則寓言通過鷸 和蚌相互爭吵,互相爭斗,最后雙方都被漁夫捉住這個小故事,說明雙方 互不相讓,只能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利的道理。課文篇幅不長,語言通俗 易懂,題目直接點出了寓言的內(nèi)容,同時巧設(shè)懸念,激發(fā)讀者的興趣。

  1、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體會課文中蘊含的哲理。

 ?。?)能講述“鷸蚌相爭”的故事

  2、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體會課文中蘊含的哲理

 ?。?)懂得寬容、謙讓,與人和諧相處。

  教學方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 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探索。 這里有同臺辯論、相互交流、問題探討、拓展訓練等,可以滿足學生在良 好的氛圍中自由發(fā)展的`要求 。

  按照新課標要求,以“問議導練”課堂模式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 根據(jù)五年級學生實際情況,主要采用了激趣導入、質(zhì)疑問難、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課外延伸等方法,采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配合歷史故事、卡通 動畫、課堂活動、簡潔板書等形式,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 的學習氛圍。

  教學過程:

  一、 故事激趣,引入新課

 ?。ㄒ唬┏鍪镜貓D。

  戰(zhàn)國時候,中原 大地并立著七個小國:秦、楚、韓、魏、趙、燕、齊。在這七個國家中, 秦國的國力最強大,其他六個國家勢力較弱,但相互之間實力相當。秦國 一直野心勃勃,想吞并其他六國,統(tǒng)一天下。有一回,趙國和燕國鬧了點 小矛盾,趙王大怒,決定攻打燕國。秦王大喜,相信統(tǒng)一天下的機會來了。 然而,有個叫蘇代的人聽說了這件事后,急忙求見趙王。蘇代只給趙王講了一個故事,立刻打消了趙王攻打燕國的念頭。

  這是什么故事呢?具有這么大的魔力?居然能夠阻止一場戰(zhàn)爭?

  (二)出示動畫,了解故事。

  1.指出動畫中的兩種動物和人物。

  (1)看動畫,回答。

 ?。ㄗ彀陀旨庥珠L是什么?) 板書:鷸

 ?。ㄓ袌杂驳耐鈿菏鞘裁矗浚┌鍟喊?/p>

 ?。ㄟ€有個人物?——漁夫)。板書:漁夫。

 ?。?)這就是《鷸蚌相爭,漁夫得利》的故事

  板書:鷸蚌相爭

 ?。ㄈ┙沂菊n題,提出問題。

  1.分析課題,齊讀課題。

  2.學生質(zhì)疑,問題導航:( 鷸和蚌為什么會爭斗?它們是怎樣爭斗的? 結(jié)果怎樣了?)

  3.明確目標。(出示教學目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播放音頻比較朗讀,要求

  1、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學習概括: 快速瀏覽課文, 用簡練的話說說文章主要講了個什么故事?

  三、品讀課文,理解寓意

 ?。ㄒ唬?. 設(shè)疑:造成這樣的結(jié)果,是誰的錯呢?

  2. 是鷸鳥的錯?是河蚌的錯?

  3.學生自由分組,展開辯論

  正方:是鶩的錯,因為它想吃蚌的肉…..

  反方:是蚌的錯,它不應(yīng)該夾住鷸的嘴…..

  教師:兩者都有錯(無論學生先說是誰的錯,均可回到兩者 同時有錯的回答中)

  教師:是這樣嗎?讓我們來從課文中找出根據(jù)來。

 ?。ǘ鹤詫W課文。

  小組討論:

 ?。?)理解“心曠神怡、暗自得意、反唇相譏、互不 相讓、怒目相視、輕易而舉”等詞語的意思。

 ?。?)鷸蚌為什么爭斗?怎樣爭斗的?結(jié)果怎樣?

 ?。?)導致鷸蚌被捉結(jié)果是誰的錯?誰勝利了?誰 受益了?

 ?。?)討論本課蘊含的道理。

  (三)揭示寓意。

 ?。?小結(jié):鷸和蚌就這樣相持著,誰也不讓誰,直到彼此都筋疲力盡, 最后都被漁夫捉住了,這就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2.重溫寓意。(出示)

  故事哲理 互相爭斗、 互相爭斗、互不相 讓,只會兩敗俱 讓第三者得利。

  傷,讓第三者得利。

  四、回歸文本,總結(jié)升華

  1.回顧課文,體會寓意。(出示板書)

  鷸→ 相爭 ← 蚌

  漁夫

 ?。ǖ美?/p>

  2.根據(jù)提示,復述故事。(出示提示)

  陽光明媚→心曠神怡→ 口水直流 →無計可施→饑腸轆轆→暗自得意→反唇相譏→怒目相視→輕而易舉

  五、課文延伸

  閱讀原文

  重點理 解:

 ?。?)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 即有死蚌?!?/p>

 ?。?)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六、拓展練習。

  續(xù)寫:鷸鳥和河蚌躺在漁夫的魚筐里……

  續(xù)寫:

  鷸鳥和河蚌躺在漁 夫的魚筐里……

  七、創(chuàng)新提高

  1. 觀看《螳螂捕蟬》動畫,談?wù)勀愕睦斫狻?/p>

  2. 結(jié)合實際,談?wù)勀阍谏钪性撛鯓雍屯瑢W們、鄰居相處 ? 出示圖片,簡介“和諧社會”,號召學生積極參與。

《鷸蚌相爭》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片、對比記憶等方法自主學會5個生字。

  2、理解重點詞義,能用“毫不示弱”造句。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用自己的話把寓言故事講給別人聽。

  5、懂得只為眼前的一點利益互不相讓,爭執(zhí)不休,最終只會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學重點:

  懂得只為眼前的一點利益互不相讓,爭執(zhí)不休,最終只會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學難點

  理解寓言故事所滲透的道理運用到生活中。

  教學過程:

  一、歷史故事導入

  戰(zhàn)國時候,中原大地并立著秦、楚、韓、魏、趙、燕、齊。在這七個國家中,秦國的國力最強大,其他六個國家勢力較弱,但相互之間實力相當。秦國一直野心勃勃,想消滅其他六國,統(tǒng)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與六國為敵,即使自己再強大,也很難如愿以償。于是,他一直在等待著機會。

  有一回,趙國和燕國鬧了點小矛盾,趙王大怒,決定攻打燕國,出出心里的這口氣。秦王大喜,相信統(tǒng)一天下的機會來了。然而,趙國有個叫蘇代的人聽說了這件事后,急忙求見趙王。蘇代只給趙王講了一個故事,立刻打消了趙王攻打燕國的念頭,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個統(tǒng)一天下的好機會。

  一個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場戰(zhàn)爭,什么故事有這么大的力量呢?

  二、初讀課文,練習概括

  1、指名試讀課題

 ?。?)板書“鷸”字,學生書空并數(shù)出筆畫。(出示“鷸”圖片)認識鷸。你有好方法記住這個字嗎?

 ?。?)請學生告訴老師“蚌”字的寫法,板書。(出示“蚌”圖片),認識蚌。

 ?。?)齊讀課題。

  2、自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確流利;同時,想想文章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學習概括:快速瀏覽課文,用簡練的話說說文章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精讀課文,理解寓意

  1、指導有感情朗讀。

  重點指導:

 ?。?)鷸生氣了,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這蚌就要活活!”:讀出鷸“生氣”的語氣。

 ?。?)蚌毫不示弱,說:“今天不放開你,明天不放開你,你這鷸就要活活的餓死!”:引導學生體會“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讀出不同的語氣。

 ?。?)理解“毫不示弱”的意思,用“毫不示弱”說一句話。

 ?。?)比較:“豪”與“毫”的區(qū)別,同音字組詞練習。

  2、兩人一組做動作,把鷸蚌相爭的過程表演出來;指派代表表演。

  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互不相讓”。(板書:互不相讓)

  有感情朗讀。

  3、想一想:鷸和蚌這樣“互不相讓”,最終會有怎樣的結(jié)果?

  4、回顧歷史故事。當年,蘇代就是給趙王講了這個《鷸蚌相爭》的故事,如果你是趙王,聽了這個故事,你會怎樣想呢?

  5、體會寓言的魅力。

  師:小故事,大道理,這就是寓言的魅力!

  板書:寓言

  你還聽過或看過哪些寓言故事?(生舉例)

  再讀課文體會,注意語氣,重點詞句的'指導。

  四、創(chuàng)編故事

  師:“鷸蚌相爭,漁夫得利”這個故事流傳至今。

  出示圖:許多年后,鷸和蚌的子孫再一次在河邊相遇了。這次,他們之間又會發(fā)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續(xù)編故事:)

  許多年后,鷸和蚌的子孫再一次在河邊相遇了……

  五、選擇一項適合你的作業(yè):

  1、把自己新編的故事寫下來。

  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讀一讀,體會它蘊含的道理。

《鷸蚌相爭》語文教案9篇(小學語文鷸蚌相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鷸蚌相爭》教學反思9篇 鷸蚌相爭教材分析

鷸蚌相爭續(xù)寫作文(必備14篇)

《鷸蚌相爭》教學設(shè)計通用10篇

《鷸蚌相爭》續(xù)寫12篇(鷸蚌相爭的續(xù)寫故事)

鷸蚌相爭續(xù)寫12篇(鷸蚌相爭的續(xù)寫)

續(xù)寫《鷸蚌相爭》12篇(鷸蚌相爭續(xù)寫作文)

《鷸蚌相爭》續(xù)寫12篇 鷸蚌相爭的續(xù)寫故事

續(xù)寫《鷸蚌相爭》12篇 續(xù)寫鷸蚌相爭的故事

鷸蚌相爭續(xù)寫作文2篇 作文鷸蚌相爭故事新編

語文A版二年級語文下冊《鷸蚌相爭》教案及原文3篇(三年級語文鷸蚌相爭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