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國學教案表格模板3篇(小學國學教案),以供借鑒。
國學教案表格模板1
周計劃是以周為單位,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從而制訂出符合個人或者組織實際情況的計劃。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盹埖晗轮苡媱澅砀衲0寰x,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店長】
一、店面行政管理
店內(nèi)日常小事常抓不懈,才能為店面經(jīng)營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所以店面行政管理應(yīng)放在首位。
1.建立逐級管理制度,崗位職責分工細化,自上而下。使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實,防止死角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2.注重店內(nèi)人員的培訓工作,培養(yǎng)員工、銷售人員的集體榮譽感和主人翁意識,以店為榮,讓每位員工、銷售人員充分發(fā)揮各自的潛能,使之具有愛崗敬業(yè)、服務(wù)熱情周到﹑懂業(yè)務(wù)、會管理的高素質(zhì)人才。
3.建立分明的獎懲制度,以激勵和約束員工、銷售人員的工作,使全店成為一支團結(jié)協(xié)作的集體,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4.利用各種合理的、能夠利用的條件,創(chuàng)造、布置良好的店面環(huán)境,樹立良好的商業(yè)形象,盡努力使顧客在布局合理、寬松、優(yōu)美、整潔的環(huán)境中享受購物的樂趣。
5.以“為您服務(wù)我”為宗旨,在提高人員服務(wù)水平,加強服務(wù)意識教育的同時,注重員工、銷售人員的言、談、舉止等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更好的全心全意為顧客著想,減少投拆。
6.重視安全保衛(wèi)工作,防火、防盜,將危險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杜絕因此給公司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7.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圍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好與政府部門的合作關(guān)系,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二、經(jīng)營管理
1.加強商品進、銷、存的管理,掌握規(guī)律,提高商品庫存周轉(zhuǎn)率,不積壓商品,不斷貨,使庫房商品管理趨于科學化、合理化。
2.明確全店銷售目標,將銷售任務(wù)細化、量化,落實到每個部門、品牌、人員,并進行相關(guān)的數(shù)據(jù)分析。
3.在節(jié)假日上做文章,積極參與公司的各項促銷活動,及店內(nèi)的各項活動,充分做好宣傳及布置的工作。
4.抓好大宗、集團購買的接待工作,做好一人接待,全面協(xié)調(diào),讓顧客感到方便、快捷的服務(wù)。
5.知已知彼,通過市場調(diào)研,分析總結(jié)存在的差距,及時調(diào)整,以順應(yīng)市場的發(fā)展變化,提高市場占有率。
6.盡可能的降低成本,開源節(jié)流,以減少開支。
【客房】
1.員工的心態(tài)調(diào)整問題
由于開業(yè)前工程改進問題比較多,員工的工作量相對比較少,致使員工形成一種散漫的心態(tài),在開業(yè)以后大部分的員工心態(tài)還未能及時調(diào)整過來。
2.客房的衛(wèi)生質(zhì)量
經(jīng)過這一周對OK房的檢查,發(fā)現(xiàn)在客房質(zhì)量還存在一些細節(jié)問題,以至于影響整個OK房的質(zhì)量。
3.做房的流程
在跟進做房時發(fā)現(xiàn)員工沒有嚴格的按照客房的工作流程進行,使得員工在時間和體力上都比較消耗。
4.工作車上物品的擺放及工具的清潔
發(fā)現(xiàn)員工的工作車上物品擺放沒有按照標準進行擺放,如:無干濕抹布的區(qū)分;在下班后沒有及時對工作車上的工具進行清洗。
針對上周工作中出現(xiàn)的不足現(xiàn)對本周進行計劃:
1.盡量做好與員工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幫助員工調(diào)整好心態(tài),使員工盡快投入到工作中去。
2.加強對員工的崗位培訓,嚴格按照客房的衛(wèi)生標準進行做房。
3.繼續(xù)跟進做房,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與員工進行溝通討論,嚴格按照客房的工作流程進行工做。
4.隨時檢查員工的工作車整理及物品擺放,下班后檢查工具的清洗及擺放。
【餐飲】
1、關(guān)于酒店全年任務(wù)、月任務(wù)經(jīng)營責任狀,客房二次消費品獎勵提成計劃、酒水提成計劃以及扒餐、飲品提成計劃在本月底以會議的形式通報給各部門;
2、關(guān)于元旦節(jié)日當天餐廳優(yōu)惠酬賓活動,做好服務(wù)培訓工作及出品計劃,跟進節(jié)日當天員工加餐等事宜;
3、繼續(xù)主持組織星期一主管會議及星期三部門溝通會議,針對部門需協(xié)調(diào)及溝通配合問題進行會議上解決;
4、制做客房捆綁銷售計劃,跟進廣告公司制做餐廳20元現(xiàn)金餐飲券和酒店100元、500元現(xiàn)金代金券,跟進西餐廳VIP卡的回貨工作,5、繼續(xù)跟進酒店各部門的人員招聘工作,及時的進行補充,能夠維持酒店正常營運工作;
6、聯(lián)系周邊小區(qū)和花園,找一間二房一廳承租,給鑫圣公司鐘宏居住;
7、保證酒店流動資金正常運轉(zhuǎn),合理的進行還款。本周將對陳總2萬元的工資借款進行還款,以及還一部份工衣款;
8、繼續(xù)跟進前臺系統(tǒng)的維護,跟進各部門的工作流程及服務(wù)技能的培訓,來提高酒店的整體服務(wù)水平;
9、關(guān)于市場菜價,本周會帶會計和統(tǒng)計對珠海各市場進行市場調(diào)查,盡可能以后找價格較優(yōu)惠的市場進行進貨;
10、快接近年底,做好各部門的消防安全以及員工個人的安全工作,安排保安部多進行檢查和排查;
【領(lǐng)班】
1)每天帶著最飽滿的工作熱情和自信的態(tài)度上班去,并帶著微笑去迎接一天中碰到的每一位顧客和每一件事務(wù),并以積極高效的態(tài)度去處理好每一件事!
2)每天早上第一時間帶領(lǐng)員工和促銷員仔細檢查好商品價格標價簽,并及時更換好變價標簽和保證每物一價,方便顧客選購和避免客訴。
3)安排好員工與促銷員的每天工作任務(wù),并執(zhí)行任何事情都必須按輕重緩急這一原則進行處理并在下班前進行任務(wù)交接和對碰到當前困難進行商榷和溝通。
4)每天查看和分析營業(yè)報表和昨天銷售明細清單,并對某一季節(jié)性商品和敏感性商品進行一系列的調(diào)價讓利活動,從而更好地吸引到新一批潛在性客流,并跟蹤好每一檔dm商品的訂貨和到貨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向經(jīng)理反應(yīng)情況,dm生效當天安排好人員和時間以的陳列效果和的商品陳列在每位顧客眼前,并及時清退過檔dm商品數(shù)量和滯銷凍結(jié)商品庫存。
5)每天帶領(lǐng)員工和促銷員查看賣場和倉庫衛(wèi)生工作,并合理安排衛(wèi)生區(qū)域,輪流安排員工進行檢查和跟進。
6)每個星期固定有一天要分批對員工和促銷員進行營運和服務(wù)知識的培訓工作,并分享店內(nèi)最新八掛信息開展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不順暢的系列問題開展一些必要心理輔導工作從而激發(fā)起大家的工作熱情和自信。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做的是細節(jié),要想銷售好,必須多動腦,要想輕松滴,合理安排好!
國學教案表格模板2
實踐證明模板
______同學社會實踐證明
______________學校:
貴校________同學于____年__月__日至_,___年__月__日在我單位參加社會實踐。期間,該學生參與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態(tài)度認真,獲得了__________領(lǐng)導的一致好評。
特此證明!
__________(公章)
____年__月__日
實習證明
茲有_________學校_________專業(yè)_________
同學于_________年 _________月_________ 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在_________實習該同學的實習職位是_________ 該學生實習期間工作認真,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夠虛心向富有經(jīng)驗的前輩請教,善于思考,并能夠舉一反三.對于別人提出的工作建議,可以虛心聽取.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加班加點完成任務(wù).能夠?qū)⒃趯W校所學的知識靈活應(yīng)用到具體的工作中去,保質(zhì)保量完成工作任務(wù).同時,該學生嚴格遵守我公司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實習時間,服從實習安排,完成實習任務(wù).尊敬實習單位人員.并能與公司同事和睦相處,與其一同工作的員工都對該學生的表現(xiàn)予以肯定.特此證明._________(實習單位蓋章)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國學教案表格模板3
2016--2017秋季
一年級文體教案
底寨小學
六年級國學教案
[活動目標]
1、積累理解“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本渥拥囊馑肌?/p>
2、能準確流暢地朗讀并熟練背誦課文
3、聯(lián)系自身學習經(jīng)歷,體會課文“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必S富多彩的內(nèi)蘊,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
4、細心品味作者從貢荔枝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發(fā),表達詩人對歷史興亡的深沉思考 [重點難點]
1、體會作者從貢荔枝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發(fā),表達詩人對歷史興亡的深沉思考。
2、體會課文“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必S富多彩的內(nèi)蘊 課時:2課時
[活動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論語》。(1)指名學生誦讀。
(2)全班誦讀。
2、談話導入。人非生而知之者。我們要善于學習,才能成為有學問的人??鬃右哺嬖V我們學習的方法.二、學習《論語》“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p>
1、師范讀。
2、生自讀,讀通、讀順。
3、師講解大意
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4、生再次自讀,帶著對句子的理解讀熟。
5、請學生講講對句子的理解。
6、師小結(jié):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边@句話,受到后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贊賞。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于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yǎng)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叭诵?,必有我?guī)煛埃皳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態(tài)度和精神,也體現(xiàn)了與人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則。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隨時以他人缺點引以為戒,自然就會多看他人的長處,與人為善,待人寬而責己嚴。這不僅是修養(yǎng)、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guān)系和諧的重要條件。雖然“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可是人們并不是經(jīng)常能夠做到。人們常犯的一個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優(yōu)點和他人的缺點多,看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yōu)點少;或者只看自己的優(yōu)點。
7、引導悟理。
師:讀了這則《論語》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
8、練習誦讀。
教學內(nèi)容:《過華清宮》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過華清宮絕句》的字面意思,體會字里行間蘊涵的情味。
2、能準確流暢地朗讀并熟練背誦課文 課時:2課時 活動過程:
1、導入
(1)齊誦《泊秦淮》
(2)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詩人?杜牧生活于晚唐時期,這時的唐王朝內(nèi)憂外患,戰(zhàn)亂不斷,民不聊生。(3)積累:你還學過哪些杜牧的詩?
2、出示古詩
3、介紹【寫作背景】
華清宮在長安東二十五公里臨潼縣城南驪山下,唐貞觀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詔令在此造殿,賜名湯泉宮。唐玄宗于開元十一年(723)修建為行宮,“始湯井為池,環(huán)山列為宮室,又筑羅城,置百
司及十宅”。原名溫泉宮,天寶六載(747)改名華清宮,長生殿就在此宮內(nèi),玄宗和楊貴妃曾在這里尋歡作樂。安史之亂后,華清宮遭到了破壞,多年過后,杜牧經(jīng)過這里時,早已冷落殘敗。面對斷壁殘垣,詩人回憶史事,感慨萬千,寫下了三首《過華清宮》七絕,這是其中的一首。4.小組學習
(1)讀通全詩
(2)師出示詩意,生對照理解詩意
【注釋】①華清宮,故址在今陜西臨渡縣驪山北麓,唐玄宗造?!堕L安志》載“驪山上下,益治湯進(即溫泉),為池臺殿環(huán)列山谷,明皇歲幸焉。” ②繡成堆:驪山左右有東西繡嶺,因當時林木花卉繁盛類錦繡,故名。③千門:漢武帝起建章宮,度為千門萬戶,后因稱宮殿重門為千門。④一騎紅塵:《新唐書·楊貴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置之,乃置騎傳送,走數(shù)千里,味未變,已志京師。5.大組交流(1)指名朗讀(2)理解詩意:
經(jīng)過華清宮來到長宮,回首向錦鄉(xiāng)堆城般的驪山望去,只見山頂華清宮那緊閉的大門,一扇一扇緩緩地打開;山腳下,風塵仆仆的騎手拼命鞭打著跨下飛馳的駿馬,身后揚起了一溜濃密的塵煙;華清宮中的楊貴妃高興地笑了。唉!沒有人知道,這是皇上派人從遙遠的南方為她運來了她愛吃的新鮮荔枝。
5、學生自讀
6、教師指導誦讀。 著重從以下方面進行指導:
(1)首句中說“回望”,那么詩作主人公是在哪里望哪里?看到了什么?(明確:詩作主人公是站在長安回望驪山華清宮,看到驪山花卉樹木蒼翠,如同一堆堆的錦繡。)(2)第二句說驪山上千重宮門依次一扇接著一扇地打開了,這“次第”暗示了什么信息?明確:“次第”暗示著有重要軍政要事要稟報深宮中的皇帝。
(3)、第三句 “笑”的背后有著詩人怎樣的情感?其目的是什么? 明確:那個“笑”字背后包含著詩人滿腔的悲憤,因為為了這美人的一笑,全國上下有多少人要傷心落淚啊。目的在于諷刺唐明皇荒淫好色,為了一個妃子,不惜犧牲民力物力。
7、小結(jié):杜牧這首詩的藝術(shù)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詩人不明白說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貴妃的恃寵而驕,而形象地用“一騎紅塵”與“妃子笑”構(gòu)成鮮明的對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見強烈得多的藝術(shù)效果?!耙或T紅塵”隱含的是無數(shù)個驛卒的血汗和無數(shù)匹戰(zhàn)馬的死亡;“妃子笑”三字頗有深意,春秋時周幽王為博妃子一笑,點燃烽火,導致國破身亡?!盁o人知”三字也發(fā)人深思,意在說明此事重大緊急,外人無由得知,這就不僅揭露了皇帝為討寵妃歡心無所不為的荒唐,也與前面渲染的不尋常的氣氛相呼應(yīng)。全詩不用難字,不事雕琢,樸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詠史絕句中的佳作。
7、誦讀詩歌。
(1)自讀感悟。詩歌是語言的藝術(shù),它的意境美,語言美,情感美,節(jié)奏美,音韻美,都能給我們美的熏陶。優(yōu)美的詩歌,需要優(yōu)美的朗讀,今天,我們就開展一個小小的詩歌朗讀競賽,看誰字音讀得準,節(jié)奏讀得好,感情讀得美。
(2)教師巡回指導。注意點:要朗誦好一首詩,就必須掌握朗誦技巧,如音調(diào)的高低、音量的大小、聲音的強弱、速度的快慢,有對比、有起伏、有變化,使整個朗誦猶如一曲優(yōu)美的樂章。學生進行個人朗讀練習。
四、作業(yè):積累學過的《論語》中有關(guān)學習的名句,誦讀。
教學內(nèi)容:
①介紹孔子及其《論語》。②朗讀、背誦課文。③研讀前五段內(nèi)容。教學目標:
1、中華民族有著數(shù)千年的文明歷史,產(chǎn)生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它不僅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對今天在全民族弘揚愛國主義思想,建設(sh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現(xiàn)實意義。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已成為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部分,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驕傲。
2、《論語》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巨著,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其精華部分依然為人們所效法?,F(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它的節(jié)選部分《〈論語〉十則》。
課時安排:2課時
一、板書課題。
1、介紹孔子及其《論語》
2、朗讀課文 ①范讀 ②全班齊讀
感知課文內(nèi)容:多讀幾遍,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根據(jù)朗讀的語氣、語調(diào)和停頓等,理解句子的意思。③正音、正字 理解課文內(nèi)容
1、教師導學
學習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積累一定量的文言詞匯。文言文中的基本詞匯大多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這好理解。但有些詞,古今意義發(fā)生變化。如成語“走馬觀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為“行走”,這個成語就講不通了。再如“赴湯蹈火”中的“湯”是“熱水”的意思。這些都與現(xiàn)代漢語完全不同。學習文言文要特別注意這些變義詞。另外,一些文言虛詞,如“之”、“乎”、“者”、“也”之類,意思比較寬泛,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這就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正確理解。
2、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細讀幾遍,理解各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如果開始不理解懂,試著再讀幾遍。實在理解不了的,將問題提出來。
教師指導學生根據(jù)句子理解詞義,根據(jù)詞義理解句子。教師要求學生,自己理解了的,講給同學、老師聽聽。不理解的,四人小組討論討論。實在不懂,請教老師。
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學生能講清的,教師再度明確。學生理解有困難的,教師要講明白,講透徹。
重點掌握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點詞語):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粑崛杖∥嵘怼?/p>
◆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見賢思齊焉。◆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知松柏之后凋也?!羝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理解課文內(nèi)容
關(guān)于課文翻譯,教師可以根據(jù)情況,給學生講解有關(guān)信、達、雅及直譯、意譯等常識,但要講得淺顯易懂。指導學生逐句翻譯前五段。學生較為難以理解,須重點講解的句子: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b.吾日三省吾身c.傳不習乎?d.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巳誨女知之乎!總結(jié):朗讀、背誦;反復朗讀,直到成誦。
教學內(nèi)容
①研讀后《論語》內(nèi)容。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義。③概括成語、格言,積累語言。教學目標:
1、中華民族有著數(shù)千年的文明歷史,產(chǎn)生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它不僅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對今天在全民族弘揚愛國主義思想,建設(sh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現(xiàn)實意義。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已成為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部分,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驕傲。
2、《論語》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巨著,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即使
在今天,其精華部分依然為人們所效法。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它的節(jié)選部分《〈論語〉十則》。課時安排:2課時
一、復習導入
①背誦課文。②考查句子的翻譯及其重點詞語的解釋。
二、理解后五段內(nèi)容
1、按第一課時要求,逐句翻譯剩余各段。
教師須重點講解的:①見賢思齊焉。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③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概括思想內(nèi)容
指導學生將課文有關(guān)內(nèi)容歸納到如下幾點: ①習方法②學習態(tài)度③思想修養(yǎng)
歸納成語、格言
提示:溫故知新任重道遠死而后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娰t思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學習體驗
①學了這篇課文,你認為哪些內(nèi)容使你收獲最大?談?wù)劯邢?。②與課文自相對照,談?wù)勛约涸谀男┓矫孀龅煤眯?,在哪些方面還有欠缺?應(yīng)怎樣改進? ③“溫故而知新”對于指導我們的學習有什么重要意義?④透過表面文字,理解“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義。試著模仿這種寫法,也寫幾句。
4、教師小結(jié)
《論語》的思想內(nèi)容博大精深,我國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我們學的這一部分主要談的是求知和修養(yǎng)問題。大家不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聯(lián)系實際,指導自己的言行。今后我們要多接觸一點文言文,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學內(nèi)容:《大學》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讀出節(jié)奏感,尤其是文中排比句。
2、能夠根據(jù)注釋,對照課文,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課文內(nèi)容,知道“三綱”是什么,是用來干什么的。
3.能理解課文所表現(xiàn)的做事要分清本末終始的道理,舉出自己生活中與此道理相似或相反的例子。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句子的意思。
2.理解課文所表現(xiàn)的做事要分清本末終始的道理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大學》相傳是孔子的弟子(學生)曾參所寫,告訴人們?nèi)绾翁岣咦陨硇摒B(yǎng)而成就自己的德行功業(yè),被成為“初學者入學之門”.《本末終始》出自《大學》的開篇部分,是最為關(guān)鍵的段落之一。課文第一句說明了大學的目標在于“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這就是所謂的“三綱”。2、理解詩題。
師解釋題意:本末:樹根和樹梢;終始:事情的結(jié)局和開頭。指事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終的發(fā)展規(guī)律。
3、自由吟詩,讀準字音,把握吟誦的節(jié)奏。
4、根據(jù)課文下方的注釋,學生試說自己已經(jīng)讀懂的詩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5、理解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前一個“明”作動詞,有使動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發(fā)揚、弘揚的意思。后一個“明”作形容詞,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親民:根據(jù)后面的“傳”文,“親” 應(yīng)為“新”,即革新、棄舊 圖新。親民,也就是新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 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圖新,在于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這里所展示的,是儒學三綱八目的追求。所謂三綱,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學》的綱領(lǐng)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所謂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既是 為達到“三綱”而設(shè)計的條目工夫,也是儒學為我們所展示的人生進修階梯。
定而后能靜 靜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慮 慮而后能得。知止:知道目標所在。得:收獲。知道應(yīng)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zhèn)靜不 躁;鎮(zhèn)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 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獲。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jié)。明白 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
教學內(nèi)容:《舍本逐末》
戰(zhàn)國時候,有一次 齊王派遣使臣到趙國去拜訪趙威后,以示友好。趙威后很熱情地接待來訪的使臣。使臣在獻上齊王準備的禮物后,又呈上一封齊王寫的信 趙威后收下了信,并馬上拆開來看。她請使臣坐下,親切地問道:“久未問候,貴國的莊稼長的好嗎?”使臣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我是奉了敝國國君之名前來問候您的,可是您不先問候敝國國君,反倒先問起莊稼,這分明是先賤而后貴。難道說,一個治理萬民的君王,會比不上莊稼和百姓嗎?” 趙威后聽了并沒有生氣,反倒笑著對使臣說:“這你就錯了!沒有莊稼,如何養(yǎng)活人民?這不是貴賤之分,而是本末之別啊!難道說要先舍根本,去問那些末節(jié)嗎?” 齊國使臣對趙威后的這一番話非常佩服,并且為自己剛才無禮的態(tài)度感到慚愧。現(xiàn)在,人們用“舍本逐末”來比喻做事抓不住主要問題,而專顧細枝末節(jié)。教學目標:
1.理解句子的意思。
2.理解課文所表現(xiàn)修身的重要性。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一個品德修養(yǎng)好的人會很受人歡迎,很更容易成功。古人就很強調(diào)個人的修養(yǎng)。今天我們學習《大學》里一篇關(guān)于品德修養(yǎng)的文章。
2、理解詩題。
師解釋題意:修身是根本。
3、教師范讀,讓學生聽清吟誦的節(jié)奏,初步感知。劃出停頓符號。
4、自由吟詩,讀準字音,把握吟誦的節(jié)奏。
5、根據(jù)課文下方的注釋,學生試說自己已經(jīng)讀懂的詩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6、理解第一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保?)知:知識、智慧。(2)格物:研究事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譯文] 自古以來 想在天下彰明偉大光明的品德德行的,先治理自己的邦國;想治理自己邦國的,則先治理自己的家族;想要修齊自己家族的,則先修養(yǎng)自身;想修養(yǎng)自身的,則先匡正自己的心思;想匡正心思的,則先篤誠自己的心意;想篤誠心意的,則先獲得知識智慧,獲得知識智慧在于研究事物的道理。[譯文]知識的獲得在于對事物的探索,得到知識才能正確的樹立自己的意圖,有了足夠的誠意才能端正自己的心態(tài),心態(tài)端正了,才能使自身獲得美好的品德,有了高尚的品德才能管好一個家,家和才能使得國家長治久安,國家安定平和則天下就太平無事。
教學內(nèi)容:《牧童》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3.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說的基礎(chǔ)上改寫成短文。教學重點 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熏陶。
課前準備
1.了解詩人的生平。2.收集有關(guān)宋詞的資料。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人,激發(fā)興趣 大家聽說過“八仙過?!钡墓适聠??誰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巖”,是唐代人。呂巖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后來唐代暴發(fā)了黃巢領(lǐng)導的農(nóng)民起義,時局動蕩,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jīng)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注意強調(diào)“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學生反饋并質(zhì)疑。(師適時板書并回答學生的質(zhì)疑)鋪,鋪開。弄,逗弄。飽飯,吃飽了飯。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臥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讀古詩,交流學習
1.再讀古詩,利用工具書和學習資料進行“小組學習”。(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交流討論。)2.反饋:你讀懂了什么? 3.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jié)出各詩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黃昏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反饋,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3.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4.體會到什么,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5.全班交流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教師加以引導:(詩人向往寧靜淡泊,饑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自由讀詩,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教師適當點撥抑揚頓挫)3.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教學內(nèi)容:《舟過安仁》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2.理解詩句的意思。3.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象的詩沖情景。教學難點 :以讀解意,以畫悟情。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兒童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習另外一首寫兒童的詩。和前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孩子。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板書課題)
(二)自讀感知,理解詩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注意強調(diào)讀準字音:篙、棹)
2.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準,最流利。
3.自讀理解,借助課后注釋或結(jié)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棹:船槳。怪生:怪不得。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使風:借助風的力量。
5.匯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一只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借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再讀感悟,以畫悟情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2.小組內(nèi)交流,互相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
3.請學生描述畫面,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4.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象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匯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并讓學生加以解說。(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贊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感情朗讀,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第九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詞的有關(guān)知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4.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田園生活的情景。
重點難點 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美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1.板書課題,讀題。
2.解題:
“清平樂”是詞牌名,并不是題目。詞是詩歌的一個種類,因為句子長短不一,所以也稱“長短句”。古代的詞,都可以伴樂歌唱,詞的曲調(diào)名稱叫詞牌。“清平樂”的“樂”要讀成“l(fā)ue”清平樂本來是一種音樂歌曲,后來才用來當做詞牌?!按寰印辈攀沁@首詞的題目,意思是“農(nóng)村閑居的人家”?!肚迤綐反寰印愤@首詞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的描寫農(nóng)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讀,正音
1.自由讀詞,注意讀準字音。
2.難字正音,引導學生讀準:茅、檐、相、媚、翁、媼、亡賴、剝
3.全班齊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4.且讀且點評,讀出韻律節(jié)奏。
(三)再讀,解意
1.自由讀文,自主理解詞語意思
2.自由匯報自己第一次讀課文的收獲,老師引導學生解釋重點詞語: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點醉意。吳音:吳地的方言。這里泛指南方方言。相媚好:彼此之間很親密和睦的樣子。翁媼:老翁、老婦人。鋤豆:在豆田里鋤草。無賴:音同“無賴”,這里指頑皮、可愛。
3.小組合作,結(jié)合插圖和注釋,疏通句子意思 :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一對白發(fā)蒼蒼,公公,姥姥。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兒子,躺在溪邊剝蓮蓬,一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4.再讀全文,學生質(zhì)難問疑(營造民主課堂,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有爭議之處,還可以展開討論)
(四)精讀、悟情
1.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閉目想象畫面。2.請學生自由談所“看到”的畫面。3.學生配樂自由讀,邊讀邊悟。
4.請學生自由談所悟到的思想感情。安寧、悠閑、快樂、恬靜、幸福的平淡農(nóng)村生活讓人陶醉使人向往。
(五)熟讀,成誦
1.小組內(nèi)互讀,把所感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2.全班朗讀,注意表達思想感情。3.熟讀成誦。
第十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長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2、學習課文中的“葵”“羹”“煎”三個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4、領(lǐng)悟?qū)W習古詩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激情導入
同學們,中國是詩的國度。中國的古文學源遠流長,豐富多彩。而中國詩歌就像一朵馨香獨具的奇葩,一直盛開在世界文苑之中。學習古詩,能使我們領(lǐng)略古代詩人豪放、婉約的藝術(shù)風格,更能使我們領(lǐng)略詩中描繪的雄壯、優(yōu)美的意境。
大家曾學過不少古詩,那就把你最喜歡的一首背誦下來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三首古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介紹詩人
1、三首古詩的作者分別是誰?哪個朝代的?(板書作者和朝代)
2、根據(jù)課前查閱的資料,說說你對其中兩位詩人的了解。
三、學習《長歌行》。
1、教師導入:我們曾經(jīng)學過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個同學能為我們背一背呢?(指名背)通過學習,我們了解到“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這種形式的詩——
《長歌行》。
2、(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全詩)學生自由朗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
3、學習向?qū)В海ǔ鍪径嗝襟w課件——全屏顯示“學習向?qū)А保?/p>
(1)讀一讀《長歌行》,想一想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查字典或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并在學習小組間展開交流。
(3)記下不懂的問題,畫在書中,尋求同伴的幫助。實在解決了的,在全班討論交流。
(4)選擇喜歡的形式進行匯報。
4、給足自學時間,指導學生按照“學習向?qū)А边M行學習。
5、組織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1)(出示多媒體可見——全屏顯示動畫版的課文插圖)出示《長歌行》動畫插圖,教師配樂朗誦,學生看、聽、思考,這首詩給自己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按照“學習向?qū)А敝袉栴}的順序,依次進行匯報,交流自學情況。(再次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習向?qū)А保?/p>
(3)學生充分談,教師隨時進行朗讀指導。
甲組:匯報詩句的意思。
園中的葵花綠油油的無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陽光。溫暖的春天雨露滋潤陽光照,世上的萬物欣欣向榮多輝煌。常常擔心寒秋季節(jié)將要來到,到那時花卉草木都衰敗枯黃。時光流逝像萬條江
河流東海,什么時候呀它會在向西流淌?年輕時不珍惜時間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傷。
乙組:主持開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考察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
丙組:以朗讀作為主要的回報形式。教師提供相應(yīng)的音樂錄音。
匯報的形式力求多樣??
(4)教師參與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設(shè)計的匯報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機會出幾道題,考考大家。(出示多媒體課件——練一練)練一練:
先解釋加點的詞,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6、通過學習這首詩,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長歌行》勸導人們珍惜青春年華,是一首傳誦經(jīng)久的勸誡詩)
7、帶著這種感情再次朗讀古詩。
8、教師請一名同學配樂朗誦,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9、詩中的哪句話,對世人有規(guī)勸的含義呢?(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0、教師小結(jié):《長歌行》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還打比方,說明光陰似流水,一去不復回,最后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fā)奮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
后悔。
11、大家把這首古詩背誦下來,也可以加上適當?shù)膭幼鳌?/p>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古詩。
2、搜集有關(guān)勸誡后人勤奮好學的詩句。 板書設(shè)計
長歌行 漢樂府民歌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第十一課時
《七步詩》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學習《七步詩》,了解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過。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3、領(lǐng)悟?qū)W習古詩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指名背誦《長歌行》。
二、學習《七步詩》
1、導言:同學們從《長歌行》中不僅領(lǐng)略了這首詩生動形象地比喻,更使我們受到了有益的啟發(fā),那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名句不時地激勵我們珍惜時間,不斷努力。今天我們將要賞析的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過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誰知道這首詩的作者和詩名嗎?(板書題目及作者)
2、解詩人及創(chuàng)作經(jīng)過。
(1)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國時期魏國詩人。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個兒子。沛國譙縣人,有政治雄心。他的哥哥曹丕當皇帝后,他受排擠、迫害,終生遭受軟禁。
(2)請學生介紹這首詩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過。
3、(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全詩)學生自由朗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
4、放聲朗讀這首詩。(自讀、互讀。)
5、學習向?qū)В海ǜS“學習向?qū)А弊詫W本詩。)
(1)讀一讀《七步詩》,想一想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查字典或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并在學習小組間展開交流。
(3)記下不懂的問題,畫在書中,尋求同伴的幫助。實在解決了的,在全班討論交流。
(4)選擇喜歡的形式進行匯報。
6、自學,指導學生按照“學習向?qū)А边M行學習。
三、組織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1、(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動畫版的課文插圖)出示《七步詩》動畫插圖,教師配樂朗誦,學生看、聽、思考,這首詩給自己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按照“學習向?qū)А敝袉栴}的順序,依次進行匯報,交流自學情況。(再次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習向?qū)А保?/p>
3、(學生充分談,教師隨時進行朗讀指導。)
甲組:匯報詩句的意思。
拿來豆子煮豆羹,濾掉豆渣成為了豆汁。豆秸鍋下燃得旺,豆子鍋里哭啼:咱們本來是同一個跟上生,你為什么迫害我這么急!
乙組:主持開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考察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
丙組:以朗讀作為主要的回報形式。教師提供相應(yīng)的音樂錄音。
匯報的形式力求多樣??
4、教師參與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設(shè)計的匯報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機會出幾道題,考考大家。(出示多媒體課件——練一練)練一練:
先解釋加點的詞,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5、通過學習這首詩,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七步詩》全詩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長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鍋下燃燒的豆秸,比喻詩人的哥哥魏文帝;鍋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詩人自
己。這首詩反映了封建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相互排擠斗爭的殘酷現(xiàn)實。)
6、帶著這種感情再次朗讀古詩。
四、拓展創(chuàng)新訓練。
1、教師導語;這首詩中蘊含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們,是我們清楚地看到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爭,為曹氏兄弟為了爭奪王位而不顧及兄弟情誼的做法而惋惜,更使我們深深地同情曹植的不幸處境。今天讓我們運用我們的智慧與才能重新演繹這個故事吧!
2、學生分頭準備。
3、進行匯報表演,考查學生對這首詩思想內(nèi)涵的理解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五、布置作業(yè): 背誦古詩。
第十二課時
《出塞》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學習《出塞》,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豪邁奔放的邊塞詩,表現(xiàn)了詩人強烈的愛國熱情。請同學們一起讀題目《出塞》。揭題《出塞》。
二、檢查預習情況,介紹作者。
1、師生共同介紹作者:王昌齡(698—756),字少伯,唐代詩人。京兆長安人(今陜西西安人。)他擅長寫邊塞詩。選擇邊塞軍旅生活作為寫詩的素材。
2、小組討論預習生字詞的情況并匯報。
關(guān)——關(guān)塞。
但使——只要。
龍城——地名,又稱盧龍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一帶。
飛將——指漢代名將李廣。漢武帝時李廣曾任右北平太守。英勇善戰(zhàn),匈奴稱他為“飛將軍”。
不教——不讓,不使。
胡馬——胡人的兵馬。胡,古代漢民族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稱。
度陰山——度,指越過。銀山,指陰山山脈,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南部。
三、學習古詩(看視頻,屏幕出示《出塞》全文字幕)
(1)自由讀:結(jié)合課后注釋,試著小聲說說詩句的意思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互助學習:在小組里每位同學說說詩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請同學、老師幫助。
(3)各小組推舉一位同學匯報學習情況。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边@句詩的意思是:還是秦朝的明月和漢朝的邊關(guān),到如今多少戰(zhàn)士萬里長征不見歸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边@兩句詩的意思是:如果英雄善戰(zhàn)的李將軍依然健在,決不會讓匈奴的兵馬度過陰山的。
四、再讀古詩,體會意境及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同學之間互相讀。
2、互相交流,談?wù)勗娭斜磉_的意境和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出塞》是古代樂府中的一首軍歌,作者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王昌齡。他的詩作多以當時的邊塞軍旅生活為素材。這首詩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漢代名將李廣的緬懷,指責了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lǐng)的無能,盼望出現(xiàn)良將,驅(qū)逐敵人,保住邊疆。詩中充滿了對國家安危無限關(guān)心的愛國激情。
五、指導朗讀
六、背誦古詩
1、自己讀一讀,試著背一背。
2、同學之間互相背一背。
七、推薦欣賞:(投影)
教師導入:這首詩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漢代名將李廣的緬懷,指責了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lǐng)的無能,盼望出現(xiàn)良將,驅(qū)逐敵人,保住邊疆。現(xiàn)在老師在為同學們推薦一首歌頌李廣的詩作,請大家一起來欣賞。
第十三課時
《石灰吟》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解釋詩中帶點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感受古詩語言的凝練精美和意境的優(yōu)美深遠,體會詩人借物言志表達的情懷和志向。
教學重難點
能解釋詩句中帶點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感受古詩語言的凝練精美和意境的優(yōu)美深遠,體會詩人借物言志表達的情懷和志向。
教學過程
回顧舊知、導入新知
同學們,我國是四大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文化長河中,詩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獨具的奇葩,永開不敗。而學習古詩能使我們領(lǐng)略古代詩人豪放、婉約的藝術(shù)
風格,更能讓我們領(lǐng)略詩歌描繪的雄壯、優(yōu)美的意境。因此,我們從小一直學詩,請同學們回想一下,你還記得哪些詩?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有名的詩——《石灰吟》,齊讀詩題。
提問:你們知道題目是什么意思嗎?
(吟: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
簡介作者,為理解詩情奠下基礎(chǔ)。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詩人于謙。于謙(1398~1457)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傳說這是于謙12歲時的作品。
教師點撥
初讀指導
教師范讀,學生畫出生字。
學生讀生字,認讀并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學生試讀詩文,把全詩讀通讀順。
抓字眼,明詩意: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千錘萬鑿:形容開采石灰原料非常艱難。錘,錘打。鑿,開鑿。
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經(jīng)過千錘萬鑿從深山里開采出來的石頭,對烈火的焚燒看得平平常常?!傲一鸱贌迸c“若等閑”,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襯托出石灰的頑強。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p>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jié)操。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縱然粉身碎骨全不懼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間。這兩句借石灰之口,一語雙關(guān)。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間的追求。
朗讀指導,領(lǐng)悟詩情
詩中哪些詞突出了石灰的高貴品質(zhì),我們朗讀時應(yīng)怎么讀?
再讀體會,思考:于謙僅僅是寫石灰嗎?他想借石灰表明什么樣的志向呢?我該用什么語氣讀呢?
學生自由讀,在小組內(nèi)討論。(詩人借石頭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志向。應(yīng)用高昂、堅定的語氣讀。)
情感朗讀,賽讀。
齊讀。
拓展延伸
總結(jié)古詩。
石灰由于它的堅強不屈、潔身自好在人間留下了清白,而于謙呢,他也像石灰一樣任憑怎樣的千錘萬擊,任憑烈火如何焚燒,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懼,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可見,《石灰吟》就是于謙自己一生的寫照啊!
于謙為官清廉,為國為民,他的詩歌大多表達自己憂國憂民的感情和堅貞的情操。推薦給大家于謙的另一首詩《詠煤炭》,請大家感悟。
總結(jié)學法
回憶:我們是怎樣學習《石灰吟》的?
老師總結(jié)學習方法:
理解詩句,初步弄懂詩意。
想象古詩意境,體會作者感情。
熟讀吟誦,拓展延伸。
板書設(shè)計
千錘萬擊 不怕磨練
石灰吟 烈火焚燒 清白留世 不畏艱險
粉身碎骨 勇于獻身
課堂檢測
結(jié)合古詩,理解詞語
若等閑: 清白:
這兩詩,默寫這首詩的最后兩句,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置作業(yè)
背誦課文。默寫古詩。
第十四課時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能力目標:能憑借課文插圖或通過理解古詩大意;課外吟誦劉禹錫的其它古詩。
情感目標:感悟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洞庭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學重點
想像這首詩描繪的優(yōu)美景象,感受詩人筆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潔和精美絕倫。背誦古詩。
三、教學難點
理解詞語“兩相和”、“白銀盤”和“青螺”,感悟詩境,體會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四、教學準備:
1、資料搜集:作者劉禹錫的生平、君山的傳說
2、電化教具:投影片、課文錄音磁帶
3、實物準備:白盤子、青螺
五、教學過程:
(一)整體讀,感知美。
1、導入: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勝收。今天
這節(jié)課,我們將追隨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足跡,到湖南岳陽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書:望洞庭
2、指名說了解的劉禹錫和洞庭湖。
(劉禹錫,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字夢得。洛陽人。劉禹錫工詩能文,兼擅書法。所著有《劉賓客集》。洞庭湖,我國第二大淡水湖,綿延八百里,煙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3、播放朗讀錄音,學生邊看插圖邊聽讀,整體感知美。
4、自己練讀,達到正確、流利。
5、同位互查讀,力爭人人過關(guān)。
(注:介紹劉禹錫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學生課前搜集信息的能力,激發(fā)學生讀詩的欲望。正所謂“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熟讀古詩,人人過關(guān),是下步教學的良好開端。)
(二)理解讀,洞察美。
1、導入:學習古詩,意在讀出它的韻味,它的意境,讀好古詩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呢?
2、學生各抒己見。
3、學生讀詩,先說說能夠理解的詞語的意思。(1)自由理解。(2)小組內(nèi)研討。(3)全班交流。
(相:相互 和:和諧 鏡:銅鏡,比喻洞庭湖水面鏡未磨:未被磨拭過的銅鏡 遙望:遠望)
重點研討“鏡未磨”: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經(jīng)磨拭的銅鏡呢?
引導學生想象:作者觀察時恰逢晚間,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經(jīng)磨拭過的銅鏡應(yīng)該就是一種模糊的感覺。
4、憑借課文插圖,敘說古詩大意。
(1)指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發(fā)揮想象,大膽述說古詩意思。(2)小組內(nèi)練說,讓平時不愛發(fā)言的同學先說,其余同學做好補充。(3)指名到臺前看投影上的插圖解說。重點指導理解“白銀盤里一青螺”: 教師演示:一個大白盤子里放著一顆青螺。讓學生談看到的感受。
質(zhì)疑:詩中的“白銀盤”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與課文插圖對照,洞察藝術(shù)之美。
(古詩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與明月的清光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和諧;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經(jīng)磨拭的銅鏡一樣。在皓月銀輝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渾然一體,遠望如同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5、練讀,讀出詩的韻味,感受詩的意境。(1)自由練讀,想象畫面。(2)同位賽讀,欣賞插圖。(3)展示評讀,美化詩境。
6、背誦古詩,水到渠成。
(注:詩中有畫,讀詩要想象重現(xiàn)詩中的畫面;畫中有詩,讀詩要欣賞詩中精妙語言對畫面的描述。如詩如畫,品詩賞畫,古詩詞文字精
簡,給讀者留下了非常廣闊的想象空間。通過啟發(fā)學生想象,填補了詩句的含蓄和跳躍,豐富了詩句的語言和畫面。學生邊讀詩,邊想象,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三)對比讀,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鏡未磨,潭面無風鏡未磨,湖光秋月和。湖光秋月兩相和。洞庭山水色,遙望洞庭山水色,盤里一青螺。白銀盤里一青螺。
2、對比讀,比較內(nèi)容的不同之處,說說原詩的精妙之處。
3、自由理解的基礎(chǔ)上,同位交流。
4、指名匯報。(正因無風,湖面才會如此寧靜、和諧;正因作者在遠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顯得小巧玲瓏;之所以是“白銀盤”,正因是在皓月銀輝下。)
5、再讀原詩,深化美。
(注:詩可言志,亦可傳情。古詩是語言的濃縮,而往往濃縮就是精華。作為中國獨有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讓學生意識到古詩語言的精煉與美妙,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古詩內(nèi)容的理解,還可以引發(fā)學生對祖國古代文化的熱愛。)
(四)延伸讀,升華美。
1、投影映示:
題 君山 題 君 山 雍陶 方干
煙波不動影沉沉, 曾于方外見麻姑, 碧色全無翠色深。聞?wù)f君山自古無。疑是水仙梳洗處, 元是昆侖山頂石, 一螺青黛鏡中心。海風吹落洞庭湖。
2、自由練讀后,指名讀。
3、師:自古君山的來歷便充滿神奇色彩,眾說紛紜,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 說。
4、指名講述課前搜集的有關(guān)君山的傳說。
4、再讀兩首《題君山》,洞庭湖與君山的神奇之美在腦中升華。(注:詩中有詩,詩外有詩,以詩帶詩,以詩比詩,把相關(guān)的詩詞優(yōu)化組合,既加深對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豐富拓展學習內(nèi)容,讓學生悟出了學習古詩要運用對比的方法。美麗的傳說自然勾起學生的幻想,演繹精彩的朗讀。這是教學內(nèi)容的延伸,亦是學生情感升華的階梯。)
(五)多樣作業(yè),表現(xiàn)美。
1、寫一寫:想象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色,寫下來。
2、畫一畫:把這首詩描繪的景色用多彩的畫筆表現(xiàn)出來。
3、找一找:收集劉禹錫的其它詩作,與同學交流。
(注: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學生的興趣是有差異的。傳統(tǒng)的單一的作業(yè)難以迎合所有學生的口胃,給學生一個選擇的機會,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學生多元智能發(fā)展。)
第十五課時
教材分析:
《題菊花》是小學多元識字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的一篇古詩。這首古詩是唐朝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黃巢所作,在這首詩中,詩人描寫了在颯颯的西風中,滿院的菊花隨風搖擺,由于天氣寒冷,蝴蝶都不能來了,于是作者想若是有朝一日,我當上了青帝,一定要讓菊花和桃花一齊開放。在這里,詩人是借菊花表達自己對當時世界的不滿,想改變這個社會,建立自己理想的社會。詩中的寓意是非常深刻的。學生分析:現(xiàn)如今,經(jīng)過這一年半來對古詩的學習,學生已很好掌握了預習方法,并能夠獨立閱讀。但由于這篇古詩較難理解,即便學生查找到大量的譯文、背景資料,也很難能了解到這首古詩的深意。設(shè)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而教師只是引起、維持、促進學生的學習活動的發(fā)展。因此在課堂教學教師建立一個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空間,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創(chuàng)設(shè)一個聲情并茂的課文情境,從而使晦澀難懂的古詩直觀化、形象化、明朗化,使學生與當時的作者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3.在通過外界手段使學生了解古詩的情況下,再以讀內(nèi)化感情、深化了解。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古詩,背誦古詩。識記5個生字,會讀課后詞語。
2.能夠根據(jù)詩句借助畫面想象出“菊花”含義,并初步了解這首詩的意思。
3.培養(yǎng)學生搜集、檢索信息的能力,多項探索的能力。4.感受菊花的美和作者的理想愿望。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識記生字詞。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看過封神榜嗎,你想當里面的哪個神仙?為什么?
唐朝有個詩人他想當青帝,也就是管百花的花神?想知道為什么嗎?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一首詩。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讀準讀熟 1.小組交流預習情況。交流生字讀音 讀古詩
與這首詩有關(guān)的課外資料 2.全班反饋預習情況。
3.齊讀古詩,讀準字音。
4.男女比賽讀,看誰讀得又準確又熟練。
三、了解詩意,感情朗讀
1.讀古詩、看畫面、想問題:為什么黃巢想當花神呢? 2.指名匯報:為什么(即了解詩的大意)3.自己練習說一說:為什么?
4.師小結(jié)前兩句,并引導學生體會感情:可惜、遺憾。5.指導學生讀前兩句。
6.體會后兩句(作者的愿望),并齊讀。7.整體讀詩,指名讀 8.師配樂范讀。9.學生練習配樂讀 10.指名讀、齊讀。
11.齊背古詩,分層要求:會背的有感情背,不會背的可以看看書跟著小聲背。
四、識記生字,綜合練習
1.小組內(nèi)合作學習生字、詞語,并進行指讀檢測。2.師檢測:
A選擇正確字音
B搶讀詞語
3.讀短文,鞏固練習生字詞。4.背誦檢測。
五、小結(jié)
其實黃巢不僅僅是想當一個花神,在這首詩里還有一個作者的理想,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回家查找相關(guān)資料。
第十六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受詩中所描繪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情感,并背誦三首古詩。
2、認識“徑”、“斜”、“楓”等10個生字。會寫“斜”、“楓”等13個字。
教學重、難點:
1、讀懂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播放錄像,引出新課。
1、播放《山行》的畫面,讓學生自由說說觀看后的感受。
2、讓學生介紹收集到的有關(guān)詩人的資料,教師揭示課題。
二、欣賞詩歌,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配樂朗讀詩文)學生一邊聽,一邊瀏覽全詩,初步感受這著詩的韻律美。
2、學生自由朗讀古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3、指生朗讀古詩,師生評議。
三、學法遷移,自讀自悟。
1、指導學生根據(jù)文中注釋及字典理解詞義。
2、用以前學過的“連詞解句意”理解詩句,同時把不懂的地方在文中標注出來。
3、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四、師生共議,理解詩意。
1、指名朗讀全詩,討論根據(jù)詞義給多音字注音。
2、理解詩文
(1)通過注釋和工具書,你讀懂了哪些詩句?
(2)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你讀懂了哪些詩句?
(3)還有哪些詩句不懂?師生、生生互動討論。
(4)師生歸納整首詩文。
五、圖文結(jié)合,欣賞意境。
1、引導學生看圖(課件出示圖片)
思考:(1)這是一首什么題材的詩。
(2)作者描寫它的什么特點。
2、學生自由分組討論,討論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教師播放配樂朗誦帶,讓學生想象畫面。
4、小組合作,把想象的畫面用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
六、體會感情,指導朗讀。
1、啟發(fā):詩人對秋天的贊美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指導學生在體會詩人情感的基礎(chǔ)上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這首詩。
七、落實生字,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本節(jié)課要認的字,學生認讀。
2、課件出示本節(jié)課要寫的字。
教案表格格式 模板下載
教案模板表格簡單
國學教案模板
體育教案表格格式模板
高中教案表格模板下載
國學教案表格模板3篇(小學國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 幼兒園小班國學經(jīng)典教案模板3篇 小班國學經(jīng)典教案大全
★ 教案表格模板醫(yī)學3篇(臨床醫(yī)學教案模板范文)
★ 小學教師教案模板空白表格下載5篇(教案模板空白表格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