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就是一連串的客套話,不管是不是年輕人千萬不要當真,就像下個月的兒童節(jié),同樣會出現(xiàn)的客套話一樣。
兩個月前根本不會有“奔跑吧!姐妹”這樣的演講,而新一季《奔跑吧!兄弟》可能還會熱播。
是的,相比為某個性別說話,獻給新一代的演講似乎更“政治正確”。
不過,這段刷屏、出圈,讓人“熱血沸騰”“激動不已”的演講,與很多人“你好,2020”“你好,XX月”的寄語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
我們也都習(xí)慣在節(jié)日時候互相送一份祝福,就像朋友孩子滿月,要說“這孩子將來是要發(fā)財?shù)摹薄斑@孩子將來是要做官的”,而不能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
但相比說年份和月份的安全無虞,《后浪—B站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則給自己挖了許多坑,整篇演講中在無形中制造了“對立”,雖然口口聲聲說著“多元”。
轉(zhuǎn)發(fā)這個演講的很多朋友,昨天還在感慨71歲的華裔設(shè)計師VeraWang有著一顆17歲的少女心,還在贊揚“困住一個女人的從來都不是年齡”,今天又要承認“更年輕的身體,更容得下多元的文化審美和價值觀”。
前者意圖打破生理年齡與心理年齡捆綁的刻板認知,實則行文也使用了這種邏輯。如果心理年齡本身就與生理年齡無關(guān),何苦用“17歲的少女心”來形容呢。
這樣的論述也像極了很多人轉(zhuǎn)發(fā)以自勉的富蘭克林的一句話,“有些人25歲就死了,但直到75歲才被埋葬?!?/p>
回到這份演講,讓我們細細琢磨其中的措辭和邏輯。
“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yīng)該看看你們;就像我一樣,我看著你們”。
這句話是出現(xiàn)了兩次,由XXXX年出生的何冰老師深情款款地、意味深長地說出,聲音就像他在《見字如面》中一樣的飽滿。
這些抱怨由來已久,甚至可以直追XXXX年魯迅在《新青年》第八卷第一號的《風(fēng)波》,文中有個把“一代不如一代”掛在嘴邊的九斤老太。
就像20世紀末80后被罵“垮掉”,21世紀初90后被罵“腦殘”,21世紀第一個10年00后被罵“逆天”。
60后的演講者站在聚光燈下,對著新一代人“滿懷感激”“滿懷敬意”“滿懷羨慕”,要“向你們的自信致敬”“向你們的大氣致敬”。
這份說辭由來更久,甚至可以回看XXXX年梁啟超在《清議報》上發(fā)表的雄文《少年中國說》。
開篇言說“人之老少”:老年人思既往、生留戀心、保守永舊,多憂慮、灰心怯懦、茍且滅世界,而少年人思將來、生希望心、進取日新,好行樂、盛氣豪壯、冒險造世界。
如若肯定“多元的價值觀”,又何以為了迎合新一代而制造某種若隱若現(xiàn)的新舊對立呢。
如果肯定“多元的文化審美”,怎么還會唱頌這樣的論調(diào)呢:
因為你們,這世上的小說、音樂、電影所表現(xiàn)的青春就不再是憂傷迷茫,而是善良、勇敢、無私、無所畏懼。
說句玩笑話,這樣的論調(diào)讓走在“愛與痛的邊緣”“走過了心中明明滅滅的悲喜”的郭敬明如何自處,還怎么感嘆“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啊?
說點嚴肅的,“善良、勇敢、無私、無所畏懼”怎么就與“憂傷迷?!眲莶粌闪⒘四??
不明真相的我會以為B站這是要絞殺青春殘酷物語、青春傷痛文學(xué)呢。
是不是以后開屏視頻就變成一套中小學(xué)生體操,一邊練著一邊唱著:
早晨起來,擁抱太陽,讓身體充滿,燦爛的陽光,滿滿的正能量!
嘴角向下,會迷失方向,嘴角向上,蒸蒸日上,滿滿的正能量!
世上沒有路,都是人開創(chuàng),腳底板磨破了,道路就順暢,滿滿的正能量!
之所以說這些是嚴肅的,因為一周前金宇澄的《繁花》就有了這樣的遭遇。
他在《十三邀》中說的這段話引起了“公憤”:
還有一個最不好的詞,叫“渣男”。人本身是非常復(fù)雜性的東西。你把這么復(fù)雜的人性變化,你用這么低能的一句話,就去涵蓋它。太幼稚,太可憐。
“憤怒的青年”們以文章三觀不正、主角渣男婊女、描寫惡心齷齪而去豆瓣打低分,隨即對金宇澄進行人身攻擊“嘴歪眼斜”“好生油膩”“和鮑毓明一個皮相”。
XXXX年出生的金宇澄對這些論點和論據(jù)以及論調(diào)一定感到熟悉又恐懼,他17歲在黑龍江農(nóng)場務(wù)農(nóng)時或許身邊也有類似的憤怒的青年吧。
現(xiàn)在再想想這句低能、幼稚、可憐的話,“因為你們,這世上的小說、音樂、電影所表現(xiàn)的青春就不再是憂傷迷茫,而是善良、勇敢、無私、無所畏懼”,是不是立時毛骨悚然起來。
因為只有在傳統(tǒng)的童話中,主人公才大多都是“善良、勇敢、無私、無所畏懼”的吧,所以才有了武志紅《巨嬰國》里的擔(dān)憂啊。
很多歷史也證明了,更多時候是這些無所畏懼、盛氣豪壯的人在冒險滅世界啊。
再回到這個演講的另外段落:
“很多人在童年就進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人與人之間的壘被打破,你們只憑相同的愛好,就能結(jié)交千萬個值得干杯的朋友。你們擁有了,我們曾經(jīng)夢寐以求的權(quán)利——選擇的權(quán)利?!?/p>
我們確實應(yīng)該贊揚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讓很多有共同愛好的人跨越時空、打破壁壘相聚在一起,但更應(yīng)該警惕“相同的愛好”成為新的壁壘。
我個人舉雙手呼喚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quán)利”,更希望所有人“不惑于自己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
但我更要高舉雙手雙腳反對那些因為自己“不喜歡什么”就攻擊別人“選擇的權(quán)利”的暴力行為。
肖戰(zhàn)227事件只不過是兩個月前的事情啊,打破壁壘的一群人重新建立起了壁壘,并且使用“高科技手段”將壁壘變成碉堡,架設(shè)武器,遠程射擊,漂洋過海,不遠千萬里送上不堪入目的“nmsl”。
難道這些就是“盡情地享用”被層層打開的“現(xiàn)代文明的成果”嗎?
難道這些就是“人類積攢了幾千年的財富”“所有的知識、見識、智慧和藝術(shù)”嗎?
一定會有人指責(zé)我行文至此的言論和邏輯,或許說這些不過是“新一代”中的“一小撮別用有心的人”。
那如何解釋各種嘲諷、否定、舉報的言論和行為屢見不鮮的現(xiàn)象呢?
我也知道這些暴行不是財富和成果。
是的,我較真了,我偏激了,我憤怒了。
我應(yīng)該知道,這份演講不過是一份節(jié)日的祝福,就像“大哥大嫂過年好”一樣。
這段三分鐘演講全網(wǎng)刷屏!超燃文案背后,你是如何看待年輕這一代相關(guān)文章:
相關(guān)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