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社會發(fā)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么一般演講稿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初二年級下學期家長會年級組長代表發(fā)言稿3篇(二年級家長會年級組長發(fā)言稿 精品),供大家參考。

初二年級下學期家長會年級組長代表發(fā)言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家長朋友: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謝老師和大家給了我這個機會,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關于如何處理好青春期的孩子的不良情緒》這個話題。
其實,今天在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感覺很慚愧。因為我的孩子這段時間的狀態(tài)很不好。正因為孩子的狀態(tài)不好,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我的匱乏,所以,就在4月8日-10日,我去深圳參加了《首屆中國父母特訓營》。幸運的是,由于是首屆,因此,主辦方免去了3800元的培訓費,2天1晚,我們只交了200元的場餐費,這樣就大大地節(jié)約了開支,加上交通食宿,一共只花了1000多塊錢。參加這次特訓營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近300人。其中,不乏心理學博士,也有很多是做培訓的講師,別說是特訓營的課程,就是和每個學員的交流就是一種莫大的收獲。所以,我真的受益匪淺。用Helen.Phantomhiven的話說,這次特訓營,讓我重獲新生,的確如此。當Y老師知道我去參加了這次《中國父母特訓營》后,就抓住機會,讓我在這里和大家分享,所以,我提議:用熱烈的掌聲向Y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也許大家覺得奇怪,為什么孩子的狀態(tài)不好我要去參加特訓營的學習呢?這就是“鏡子的法則”。什么是鏡子的法則?相信在坐各位都照過鏡子,當我們照鏡子時發(fā)現(xiàn)自己狀態(tài)不好,會怎么做呢?比如說,鏡子中的自己頭發(fā)亂糟糟的,這時候你會做些什么呢?恐怕你不會把手伸到鏡子里,去撫平鏡中人的頭發(fā)吧。而是會把手伸到自己頭上,來整理頭發(fā)。這樣一來,鏡子里的那個人的頭發(fā)也變得整齊了。對不對?
當我們照鏡子的時候,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樣。同樣,當我們面對人生的種.種境遇,應該留意的是自己的靈魂。人生中所遇到的問題,是為了讓人們注意到某件重要的事情。為了徹底解決人生中的問題,我們需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僅僅希望對方或是現(xiàn)狀有所改變,是不能如愿的。所以,當孩子的狀態(tài)不好或出現(xiàn)什么問題時,并不是孩子本身有什么問題,她是來提醒我們在哪些方面需要成長的,因此,請在家長身上找原因。
我想請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有一種投資,明知這個項目一定會虧損,而且虧損得厲害,或許要以一生的生命去付出,最后卻收獲一無所有,你還會做這個生意嗎?你說你不會?我說你會,而且你已經在做了。一個孩子從出生之日起,父母就擔起了一副重任。從小時候生怕她尿濕了,到呀呀學語;蹣跚學步;上學了,操心給孩子找個好學校;中學了,千方百計給她找個好輔導老師;高中了,給伏案的孩子送上熱茶;考大學了,為孩子選專業(yè);大學畢業(yè)了,做什么工作;相夫教子更要勞心費神,直到看到他們功成名就,已步入人生暮年的父母這才滿足地笑了。在他們心里,只要孩子們有空的時候,每周、每月或者哪怕是每年能來看望一次自己,也就心滿意足了。是不是這樣?從投資回報意義上說,養(yǎng)兒育女一定是虧本的,可為什么天下的父母們卻能無怨無悔?其實那就是愛,而且這種愛就意味著付出。大家同意嗎?
既然我們都在付出,那么,我們做對了嗎?我們了解自己的孩子嗎?當孩子出現(xiàn)不良情緒時,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怎么辦?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第一個方面的內容:溝通。
一、為什么要強調與孩子的溝通?
現(xiàn)在,我們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他們還沒有完整的自我接納、認同的能力,又還沒有進入成年期。青春期的孩子,很敏感,很逆反,既渴望獨立,又害怕被否定。他們有時候也感到很孤獨,很無助。所以,青春期也是人生的沼澤地。因此,這個時期對孩子的引導和溝通方式尤為重要。
如果這個時期引導得不好,孩子就可能在學習、品行上出現(xiàn)一些偏差。
這個時期的孩子,在身理上出現(xiàn)急劇的變化,在心理上也充滿風暴與壓力,親子關系上也發(fā)生了表面上的變化,孩子和父母之間也出現(xiàn)了代溝,孩子潛意識對父母產生了抵觸情緒,如果引導得不好,孩子就可能在心理上出現(xiàn)自閉性人格、恐懼感、焦慮感等心理障礙。所以,我們要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尊重、信任、理解她;同時,不斷地激勵、包容、提醒她。
二、怎樣和孩子有效地溝通?
前提是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身理和心理特點。
1、身理特點:這個時期,孩子出現(xiàn)又一個生長高峰,身高、體重明顯地變化,腦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逐漸地完善,性機能開始發(fā)育并逐步走向成熟。出現(xiàn)第二性征,這是給孩子心理上帶來劇烈震蕩的一個重要因素。
2、心理特點:人的心理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就是認知能力,主要包括:知覺能力、記憶力、思考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情緒、情感、動機、意志及個性特征。)這個時期,其智力發(fā)展出現(xiàn)了高峰期,視覺、聽覺等各種感覺都很敏銳,動作也敏銳了,學習能力也增強了,好奇心也增強了。也比較注意自己的形象,開始關注現(xiàn)實我和理想我。
所以,開始和父母有了不同的意見,情感上也出現(xiàn)了波動,情緒上也容易激動。他們對父母既有依賴,又有想擺脫父母約束的沖突;既有封閉心態(tài),又有渴望交流的矛盾,所以,我們要理解孩子。人際關系上,和父母的距離拉開了,容易對家長的教育產生抵觸情緒,這是孩子成長的過程,家長要理解;他們和同齡人的距離拉近了,容易三三兩兩結伴同行。并且通過與同齡人的交往獲得一些信息,這并沒有什么不好,但是要注意受到不良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引導孩子結交積極上進的朋友。提醒孩子:你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站在哪里;你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背后站著多少人;你背后站多少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背后站著一群什么樣的人?跟什么樣的人在一起,你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三、正確溝通的態(tài)度和方法:
溝通的基本方法就是:傾聽-表達-討論。在親子溝通中,父母起著主導作用。父母的高度決定孩子的高度,所以,父母一定要加強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針對孩子的身心變化,改變對孩子的態(tài)度和方法。與其說教育從娃娃抓起,不如說教育從父母抓起。
1、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和變化,特別要改變自己。
2、理解尊重孩子,和孩子交朋友。
切忌不要總是在孩子耳邊講,自己怎樣為她付出,拿自己小時候與她對比或拿別的孩子與她對比。這樣做,會招來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論事,具體的分析問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埋怨,比較。尊重孩子的隱私。青春期的孩子喜歡被當成大人對待。因此,父母應該給孩子一些空間,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隱私。
3、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敢于向父母說真話。
(1)孩子生氣時,父母要保持冷靜。萬一孩子火冒三丈,開始激動起來,父母千萬別跟著激動,否則接下來只會吵得不可開交。此時父母要做到:她(孩子)越火,我(父母)越冷。
因為父母一旦以怒制怒,孩子就更有理由相信,她的憤怒是理所當然的。暴躁的爸媽誰受得了?既然老爸老媽態(tài)度惡劣,她也沒必要和顏悅色地回應。此外,情緒具有感染力,當父母保持冷靜,這股情緒安定的氛圍也會逐漸對孩子起到正面作用,有助孩子恢復平和之心境。
(2)當孩子分享心事時,不做出早就了解的模樣。青春期孩子常常覺得自己的感受是獨特而唯一的,所以當大人一眼就看穿他們的行為動機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無趣。
4、曉之以理,別嘮叨。
話說三遍淡如水;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對父母的意見有過多解讀,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情緒反映,我們澄清語意就OK了。為了避免這樣的誤會,父母可以用一個很好的溝通方式,就是做語意上的澄清--“我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是……”
5、改變只說不做的教育方式。
導之以行,不強求,不要控制,讓孩子有個接受的過程;盡量避免蒼白的說教,而是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出表率。 特別要注意和孩子說話的語氣,千萬不能用:你應該、你必須、你不能、你老是,你總是,又,全部、…最好用:“我建議你可以考慮……”“我提醒你……”然后由她自己決定。不說“但是”。建議父母用“如果……會更好”來取代;
6、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父母不能成為孩子學習的拐杖,遇到孩子不懂的問題,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引導她自己動腦思考,而不是完全代勞,讓孩子有思考的空間;
7、學會欣賞鼓勵,批評要注意方法,做建設性的批評。建設性的批評做法:
(1)說事件。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首先應該交代自己所指的是哪一個事件。
(2)說感覺。父母接著應該說明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
(3)說期望。表明自己對孩子行為改變的期望。
(4)說好處。說明這樣做的優(yōu)點,對孩子的好處。
例如,孩子早上出門,來不及吃早飯。傷害性的批評:“你看看你,又起來晚了不吃早飯,你每天都這樣,你就是懶!”建設性的批評做法:“你今早起晚了,出門沒吃早飯。(事件)我很擔心,你這樣做會傷身體。(感覺)我希望從明天開始,你每天都吃早飯。(期望)我相信這樣一來,你就更有精神,也能長得更高!”(好處)
8、學習上的輔導和幫助。
首先,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家長應該主動和老師聯(lián)系,了解孩子的情況,隨時關注孩子的變化,不要等到問題出現(xiàn)才和老師溝通。
第二,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幫助孩子在學習上獲得成功,她就會越來越有興趣。第三,調整好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什么是最好的學習狀態(tài)?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最好的學習狀態(tài)就我們的腦波處于α波狀態(tài)。我們在電視上經常看見古時候的讀書人在讀書時,旁邊都會坐著一個彈古箏的姑娘。
其實,古箏就是幫助她的腦波處于α狀態(tài)。當然,現(xiàn)在有了電腦,我們可以放一些輕音樂,不要放帶歌詞的。象巴赫、莫扎特、貝多芬、班得瑞的音樂都可以幫助孩子的腦波處于α狀態(tài)。第四、在孩子成績下降的時候,我們要做的是鼓勵,而不是責備。
初二年級下學期家長會年級組長代表發(fā)言稿2
各位家長:
下午好!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本次家長會;感謝在座諸位的大力支持,使我在接手九班以來,一路比較順利地走過來。
本次家長會我主要想談三個問題?,F(xiàn)在,初二只剩下最后幾個月時間,明年的此時此刻,你、我、學生們,想必都已經被即將到來的中考緊緊地繃了起來。因為不得不面對的中考的緣故,第一個問題,我想談一談成績。
從總的發(fā)展趨勢來看,上個學期,在諸位家長的支持下,在同學們的努力下,我們班的成績取得了一些進步。當然,一個由人構成的集體總是千差萬別的。具體到每一個同學,有些同學相對半期考試,成績進步非常顯著,比如……等,這些同學在班級名次前進了7——15名不等。當然,考試就是比賽,有贏就有輸在班上,也有一些同學十幾名十幾名地退步。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我們如何看待成績?成績不好是不是就等于不努力?我看未必。
決定成績好壞的因素很多,智力因素、學習習慣、從小的基礎、刻苦的程度、老師、家長、家庭的環(huán)境等等。有時候,進步大不是學得認真,而是起點低;有時候退不大不是不認真,而是努力得還不夠。退步二十名再進步十五名其實不是進步;你周末花了5小時學習,卻退步了,你不應該抱怨,因為別人花了二十個小時學習。
我經常聽到學生說自己已經很努力了,但成績就是提不上去;我也經常聽到家長說孩子周末都在學習,但成績卻越來越差。其實,好成績是比出來的,差成績也是比出來的。你努力的程度有沒有超過別人努力的程度?你努力的程度有沒有超過知識加深的程度?這些都是問題。所以,面對自認很努力卻無法提高的家長和同學們,我要問三個問題:①你的努力是什么時候開始的?②你努力的方向和方法正確嗎?③你努力的程度夠嗎?
因此,我想以我們九班上學期期末的體育成績來說明刻苦、效率和自覺性的問題。上學期期末體育考的是仰臥起坐、跳遠和跳繩三項,其難度遠遠低于半期考試,即使是這樣,全班還有19個人的成績在退步。退步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沒有認真去訓練。在班上前十名中,有五個同學的體育沒有達到A等;班上廢寢忘食打籃球的幾個男同學中,還有體育長期考D等的同學。按照學生自己的說法,我天天都在鍛煉,但是他沒有明白,自己鍛煉的方式就是打籃球,這就是努力的方向性錯誤。還有人說,我天天體育課都跳了繩的,但他沒有發(fā)現(xiàn),每個人天天體育課都在跳繩,自己是最不努力的幾個之一。就跳繩而言,主動的刻苦訓練和被老師逼迫跳幾下,那結果會有天壤之別。不僅跳繩,任何學習都是這樣,所以,我要談的第二個問題是自覺性問題。
自覺性催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良好的學習習慣產生好的結果。我個人把學習分為三個層次:最低級的層次是在看管下的學習,這樣的學習效率極其低下,花了十分的時間,不一定能解決一分的問題。由于不是出于自愿,學習成了每天最大的折磨,當你覺得一件事情是折磨時,你怎么能把它做得盡善盡美呢?可悲的是,不少學生正處在這一學習層次。這樣的學生每天花掉所有的自習時間,甚至有時還要靠抄襲,才完成作業(yè);周末唯一的任務就是偷工減料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這樣的學生在我班大概有十人左右。這些學生不一定是成績最差的,但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絕對是最差的。
第二層次的學習是漫無目的的學習。這樣的學生每天都會盡自己的努力和良心完成作業(yè),有時也會做一些課外的自我提升練習。周末他們一般會完成作業(yè),背背書,看一看筆記。這類學生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沒有思考過自己的將來,人生規(guī)劃對他們來說只是空談。簡單一句話,學習就是完任務、求心安。這些學生通常會不止一次地向家長、老師保證、甚至賭咒發(fā)誓,說自己這一會是真的要努力了,要搞好學習,但結果往往是不出三天就老樣子了。這樣的學生占全班絕大多數,大約三十人左右。這類學生的成績通常極其不穩(wěn)定,沒有固定偏向的科目,但每次考試總是有一兩科明顯不如其他科目。
最優(yōu)秀的學習,是主動自覺的學習。這樣的學生大概在班上有十人左右。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發(fā)展方向,他們常找老師問問題——哪怕他清楚地知道,這個問題在現(xiàn)階段不會考到。他們每次考試后會主動分析,會盡力地追求各科平衡發(fā)展。他們有愛好,也貪玩,但絕不玩物喪志,他總是有節(jié)制,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該干什么。他們會故意給自己的缺陷設置障礙,不讓自己在錯誤的道路上走遠。這些孩子的家長往往不怎么操心,因為孩子的心,歸根結底要自己操。這些學生和家長都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而成績優(yōu)秀的,也往往是這類學生,他們會為成績哭,而一般的小朋友,只會為家長和老師的批評哭。
所以,要一個孩子優(yōu)秀,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培養(yǎng)他的自覺性,而培養(yǎng)孩子的自覺性不是不管他。對于最低層次的學生,家長需要做的,恰恰是嚴格甚至嚴厲的管理,正是長期以來的不聞不問,才使他成了最差學習層次的孩子。如果家長希望孩子至少像你一樣優(yōu)秀,請一定多花時間去管理他,這個過程肯定是很痛苦的,但是為了孩子的發(fā)展,這樣做值得。當你老了的時候,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就是你最值得炫耀的資本!
對于中等層次的孩子,家長,你要給他目標,給他動力。他的成績徘徊不前基本上可以肯定不是智力問題,而是他不夠努力,你對他的要求太低。你周末舍不得讓他吃苦去補課,也沒有抽出時間來檢查他的學習,查看他的作業(yè)和筆記。你有時候還會為他打掩護,希望老師不要批評他——其實家長,作為老師,我最不愛做的事就是批評學生,誰愿意自己老生氣呢?請這類家長,盡量避免給孩子講要好好學習之類的空話,這些道理他說得更流暢。如果有時間,做些更細致的檢查,說些激勵他志氣的話。
對于能夠主動學習的同學,我很羨慕他們的家長。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我將來的孩子能和你的孩子一樣懂事。你所要做的,就是默默地支持他,在他面臨方向性的問題時,給他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多關心他,但是不要表露出來,因為你的孩子會聰明地體察這一切!
我要談的第三個問題:學習是一件長期的事。
首先,孩子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長期的事。我經常遇到家長想我了解孩子存在的問題,回家和孩子交流。然后過幾天問我孩子有沒有改掉那些缺點,實話實說,家長,你覺得可能嗎?我們是成年人,改掉一個壞習慣都是那樣的困難,何況一個小孩子?我不是說你不該給我打電話,其實,我很歡迎你打電話,因為這說明你是一個負責任的好家長,我也很能理解你急切的心情。你望子成龍的心情和我想讓他一飛沖天的心情一樣迫切,只是,不要指望孩子像圣人一樣完全改掉,這個過程必然是漫長的,也許需要幾周,也許需要幾年。我們要做的,是持續(xù)關注他,有連續(xù)性地督促和檢查他的學習,不要像孩子一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其次,孩子成績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任何措施,不可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不要因為短期內看不到成績就放棄努力。只要我們的信念是一致的,我們的方向是正確的,那就默默地堅持下去。孩子畢竟被別人拉開那么長的距離了,何況別人孩子也在努力啊,也許比你的孩子還要努力,我們怎么能要求孩子一步登天呢?
第三,孩子的成績是會變化的。千萬不要太放心。有一個孩子,曾經考過第一名,但最后她沒考上八中高中;有一個孩子,最差考到年級九百多名,但他以超過八中線17分的成績被錄取。這兩個孩子初中同班。說起這個故事我既難受又欣慰,因為我曾經是他們的班主任?,F(xiàn)在離我們這群孩子初中畢業(yè)還有將近十六個月,這十六個月發(fā)生的變化也許會讓我們驚訝不已。無論你的孩子成績怎樣,請不要把他看死。
其實,不僅成績會變化,孩子的品性也會變化——尤其是在初二。請各位家長多騰出時間關心孩子,關注他的學習狀態(tài),留心他的品性發(fā)展。與一個成績好但品性差的孩子相比,我更喜歡一個成績不好,但品性純良的孩子。如果將來我的孩子必須是這兩者當中的一個,那么我愿意他是后者。希望家長們心細一些,再細一些,關注孩子的書包,關注孩子的打扮,關注孩子的朋友圈,關注孩子的愛好變化——環(huán)境可以改變一個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p>
最后,我真誠希望我們一起盡心盡力,莫問收獲,但問耕耘。使孩子的初中三年更加充實,使我們的八中記憶更加美麗!
謝謝大家!
初二年級下學期家長會年級組長代表發(fā)言稿3
一、自我介紹及任課教師
二、月考成績總體的進步及個人的進步
三、上個月,我們把以前的不好習慣改了很多,很少再有犯錯誤的現(xiàn)象了,以前一學期得不了幾次紅旗,現(xiàn)在我們每周都能保證紀律和衛(wèi)生紅旗,老師在與不在時整個班級都有非常好的表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及自習時間都能有事做,我們的值日班長每天都能將事情安排得非常充分,總是將事情做得有計劃有目的,使學生在一天的學習當中有系統(tǒng)地完成學習任務。但這種方法并不是對每個孩子都適合,只適應我們班的大多數同學,對有些學生并不適用,這就產生了我們班的總體成績在進步,但個別學生進步不大,甚至退步的現(xiàn)象,那么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這就需要老師與家長相互配合,讓孩子對整個知識體系有一個系統(tǒng)性的把握,一些家長通過請家教或讓學生補課來達到這種目的,(補課問題)
四、請家長看做業(yè)問題。
學校教育的形式是群體性的,一個老師至少要負責幾十個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所以學校不可能象父母那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把教育的對象,集中在一個學生身上,家庭教育始終占有特殊的優(yōu)勢地位,其潛在能力是巨大的,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孩子在同樣的年齡段里,同時走進同一所學校,在同樣的班級里學習,授課的時間是相同的,教育的環(huán)境是一致的,然而接受教育的效果卻截然不同,這種分化的原因,并不在于學校教育質量,而在于家庭教育的配合上。有這樣一個比喻,老師好比醫(yī)生,父母好比護士,醫(yī)生開藥后,護士的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教育永遠離不開正確的家庭教育,假如沒有良好、正確、合理的家庭教育相配合,再好的教師、再好的學校也不可能產生好的教育效果。為此,我們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形成共識。
1、要掌握孩子特點,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在教育上更應講究方式方法,態(tài)度不能粗暴,語言不能過激。家長要盡量抽時間與孩子們在一起,經常與孩子溝通,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一起看待他們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平時要和孩子多交流,詢問學習情況,不能等成績出來了,問題出來了才想到去關心孩子。比如,孩子回到家隨便問問;今天學校有什么新鮮事?你的同桌有換了嗎?喜不喜歡他?你的數學老師講課有什么特色?你的課本中有哪些優(yōu)美的短文,讀兩段美文給我解解悶,等等。尋常的交談會引起孩子的興趣,獨生子女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事實上光靠老師教育還是軟弱的,家長更應關注。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把握好尺度。特別是糾正孩子的關鍵性缺點時一定要考慮成熟,選擇最佳地點和時機;我們班有個女同學,她的家長和它交流是通過筆談的形式,把要對她說的話寫在紙上,留在書桌上,她有什么想法,意見和不愿當面說的話也寫下來,留給父母。這中方法很好,彼此都避免了情緒上的問題,也很容易接受。家長們可以試試。
2、要全面而準確地估計自己的孩子。這種評估不能過高,也不可過低,農村有句古話叫“莊稼看人家的好,孩子看自已的好”,在自己的孩子很小的時候,怎么看都覺得很聰慧的,但到上學后,一比較就看到了差距,再到中學階段就心灰意冷,這就是對孩子智力估計不準確造成的。作為智力好些的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看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3、要多給孩子一點信心,做孩子成長的強有力的后盾。由于孩子的個體差異,免不了成績有好有壞,孩子由于不肯學習,導致成績差,我們就應該適當的批評,如果孩子很盡力了,成績卻不怎么理想,我們更應該給他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給他潑冷水,這樣反而會使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的情緒。多聽聽孩子的心聲,不要一味地去斥責孩子,幫助他們分析存在的問題,尋找對策,那樣孩子才不至于產生逆反心理,才愿意和你交流。面對行為習慣差的孩子,家長不應該一味的責備,更不應該放棄。要多鼓勵,給他們以自信,培養(yǎng)他們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耐心地引導孩子正確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共同制訂計劃幫助他們改正缺點。。有時候家長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可能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是刻骨銘心的。正面的鼓勵賞識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徑。比如一次考試考砸了,與其嘲諷他:瞧你這模樣,還有什么出息。不如換一個角度,效果會大不同:這么難的題目,也得了60多分,不錯呀!
4、要教育學生遵守紀律。家有家法,校有校規(guī),班級也有班級的紀律,這些規(guī)定和紀律,是同學們提高成績的保證,學生只有好好的遵守這些紀律,才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班級,才能夠全面提高自己的水平。假如哪個學生在遵守紀律方面做得不好,不僅僅是對自己的一種傷害,對于那些刻苦學習,一心求學的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傷害,對于班級體也是一種傷害,對其他同學也是不公平的這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也是絕對不允許的。
初二年級下學期家長會年級組長代表發(fā)言稿3篇(二年級家長會年級組長發(fā)言稿 精品)相關文章:
★ 寫清明節(jié)的小學四年級作文6篇(4年級清明節(jié)的作文)
★ 幼兒園家長會發(fā)言稿范文4篇 幼兒園家長會發(fā)言稿家園共育
★ 《三國演義》讀后感五年級范文3篇(三國演義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
★ 五年級大掃除作文借鑒4篇 春節(jié)大掃除五年級作文
★ 六年級筆尖流出的故事滿分作文7篇 筆尖流出的故事作文六年級的
★ 高三誓師大會的發(fā)言稿12篇(高三100天誓師大會發(fā)言稿)
★ 六年級美術老師教學計劃模板2022【3篇】 三到六年級美術老師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