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2019年精選的觀看電影美麗心靈心得體會3篇 美麗心靈電影感受,以供借鑒。
2019年精選的觀看電影美麗心靈心得體會1
“美麗心靈”多么美好的詞,什么樣的心靈才是美麗的,我想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這部電影其實很久以前已經看過,現(xiàn)在再看一遍發(fā)現(xiàn)感覺不一樣了,很多新的東西加了進來,心境變了對電影的理解就不一樣了,大學兩年的歷練,接觸了很多的人很多的事,成長了!
“精神分裂癥”是在三院心理科預見習的時候開始接觸到的,當時科室的病人以精神分裂癥為主。精神分裂癥主要癥狀為“思維障礙”大致有思維速度障礙、思維形式障礙、思維內容障礙等。病人還可出現(xiàn)幻覺,主要有幻聽、幻視、幻觸。對這些病人的治療,醫(yī)院以藥物為主,精神性的藥物副作用很大,科室里大部分病人精神萎靡,處于半睡半醒狀態(tài)。由于精神分裂癥目前臨床上還查不出具體原因,醫(yī)生的藥大多是對癥治療,具體什么才是“恢復”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如果病人在醫(yī)院這段時間沒有再出現(xiàn)一些病狀,醫(yī)生就會考慮病人出院,大多數(shù)精神分裂癥患者需終生服藥。
電影中主角約翰·納什正是這種情況,在大學時開始出現(xiàn)幻覺,幻覺便伴隨其一生。約翰·納什是一個簡單的人,除了愛情這種生物本能,世界的物欲于他來說根本就不存在,他要的是數(shù)學,堅定的相信數(shù)學能夠解決一切問題,正如他在電影中的一句話“我是解決問題的高手”,我想一個簡單并且一生執(zhí)著于一件事的人,一個敢于舍棄其它堅持自我的人,一個坦然自若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是幸福的,每天都充實的去追求,每天都活在對問題的解決中何樂而不為呢!可我們世界是怎么了,如果我們身邊真的出現(xiàn)類似這樣的人,帶來的肯定不是我們的尊敬,更多的是一種排斥、嘲笑,影片中尼爾森、班德、韓森,開始時對約翰的半開玩笑式的調戲,多少都有一點故意的性質在里面,不過約翰是簡單的,簡單到可以對這些嘲笑置之不理,依然我行我素,所以他是幸福的,并最終用自己的實力說話,告訴了全世界“我”的存在不是一種另類,人必須活得真實。
影片中,約翰的妻子從在州長家為約翰西裝袋子裝上手絹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令我感動。她是堅強的,在約翰精神分裂癥被被醫(yī)生告知后,她沒有像大多數(shù)女人一樣崩潰,而是忍著疼痛去調查丈夫的病況,在約翰的兩個助手阻止她進入惠樂實驗室時,她給了其中一個助手一個耳光,快而狠,我想沒有人會去指責她的耳光,我們更多的是被這個女人堅強所感動;她是善良的,深愛著約翰,自始至終她都沒有離開約翰,在約翰服藥的那段時間里她忍著所有的痛悉心照顧約翰和孩子,在約翰停止服藥后,她送走了孩子,面對著約翰隨時都可能對自己造成危害的情況,她還是毅然而然的選擇了留下。
影片中,有一個前后照應的地方。學生時的約翰由于沒有發(fā)表論文,而不得不去央求老師給他一個進入惠樂實驗室的機會,可老師拒接了他,他和老師的糾纏的一段最后以他們兩個一起看茶廳里一個年邁的教授正在接受周圍人贈送鋼筆而結束,當時的約翰是不得志的,是抑郁寡歡的,而幾十年后的一天茶廳的主角換成了約翰,他在接受周圍人贈送鋼筆。幾十年對數(shù)學執(zhí)著追求,對生命的溫存,使約翰的生命得以升華!
2019年精選的觀看電影美麗心靈心得體會2
不是每一個精神病患者都能夠獲得諾貝爾獎,但約翰·納什做到了。
看完改編自同名傳記的美國 電影《美麗心靈》,我感觸良多。影片講述的是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癥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以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shù)學家約翰· 福布斯· 納什 的生活故事。沒有驚心動魄的場面,沒有華麗的造型,也沒有百轉千回的橋段,憑 著樸實又帶點小幽默的對白,深情的演繹,大膽的詮釋,《美麗心靈》不僅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 ,也得到了眾多影迷的肯定與支持,震撼了無數(shù)人的心。
納什是個天才,卻很古怪。他有一個忠誠的舍友,舍友帶著一個可愛的侄女,他們相處得很愉快。他還有一個神秘的上司威廉·帕徹——正是這個人,給予他渴望得到的認可和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使他成為默默奉獻的英雄,帶給他無上榮光和自豪感。這些人,也是我們正常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且渴望得到的存在。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知己,一個伯樂,一個愛人。我們在驚嘆甚至嘲笑他所幻想的一切的時候,應該對照一下自我。要知道,天才和平凡人一樣,需要鼓舞的力量。
隨著劇情深入發(fā)展,妻子艾麗西亞發(fā)現(xiàn)昔日的天才丈夫居然得了精神病,他口口聲聲所說的關于秘密的一切都只是他自己的幻覺,只是他在自己的腦海中不斷構想更新的小世界而已。看到這里,觀眾好像忽然間什么都明白了。這樣的結局,令人唏噓!幸而故事沒有在此結局,妻子艾麗西亞一次次在崩潰的邊緣轉過身來,鼓起勇氣,慢慢地理解丈夫,包容他,關愛他,納什終于被 她那堅貞不渝的愛情和忠誠所感動,最終決定與這場被認為是只能好轉、無法治愈的疾病作斗爭。
現(xiàn)實也是如此。有些人覺得生無可戀的時候,是朋友的關心、家人的愛,給了他生活的希望和生存的勇氣。尤其是在寂寞、恐懼、患病的時刻,常常會覺得自己還沒有做一番事業(yè),沒有轟轟烈烈活一次,人生毫無意義,這時候最需要親人朋友的愛和幫助。任何時候,家都是我們溫暖的港灣。任何時候,面對任何困難,都不要放棄,要知道,家里總留著一盞為你而亮的燈。
上天眷顧勇于戰(zhàn)勝困難的人。影片的最后,納什雖然依然會出現(xiàn)幻覺,但他已經不去理會他們了,強大的理性戰(zhàn)勝并控制了非理性幻覺,他通過努力工作、潛心研究為科學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獲得了多少人追逐一生而不得的諾貝爾獎。每個人都應該認真地活在當下,珍惜擁有的一切。困難是彈簧,你弱它就強。遇到困難,勇敢面對,不一定會有完美解決;但一味逃避,就永遠無法解決,反而陷入痛苦的深淵,萬劫不復。
擁有美麗心靈的,不僅是不依賴藥物、勇敢地與病魔作斗爭并取得勝利的納什,還有一直支持他、鼓勵他的妻子。
2019年精選的觀看電影美麗心靈心得體會3
約翰·納什,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無論從其學識還是獲得的成就來說,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人物,而在那么多科學精英中,在風光背后,納什更是曾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傳奇人生。
影片《美麗心靈》就是一部以納什的生平經歷為基礎而創(chuàng)作的人物傳記片。影片開頭部分并沒有許多吸引眼球的地方,但是隨著情節(jié)的深入,主人公情感以及生活經歷的磨難一點點的打動、或者說震撼著我的心靈更合適些。
影片是從納什在普林斯頓大學讀博士時開始的,當時的他剛剛二十出頭,性格孤獨內向,不合群不善社交,沒有什么朋友。但是擁有著超乎常人的數(shù)學天分,憑借一篇關于非合作博弈的博士論文和其他相關文章,確立了他博弈論大師的地位。在20世紀50年代末,他已是聞名世界的科學家了。然而,正當他的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30歲的納什得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癥。他的妻子艾利西亞——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畢業(yè)生,表現(xiàn)出鋼鐵一般的意志:她挺過了丈夫被禁閉治療、孤立無援的日子……漫長的半個世紀之后,她的耐心和毅力終于創(chuàng)下了了不起的奇跡,納什教授漸漸康復,并在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經濟學獎。
在這成就的背后卻不能忘記一個美麗的心靈,一個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著他的女人——他的妻子艾利西亞。在這個世界上也許你曾有過或者正擁有著一個想共度一生的人,“無論環(huán)境是好是壞,是富貴是貧賤,是健康是疾病,是成功是失敗。我都要支持你、愛護你、與你同甘共苦,攜手共創(chuàng)健康美滿的家庭,一直到我離世的那天?!边@句話很浪漫,也很能打動人心,但是如果真的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或許就是“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了。但是艾利西亞相信納什的心能感覺到她真實的愛,她相信納什的真實感覺有足夠大的力量讓納士戰(zhàn)勝幻覺,重拾迷失的自我。憑著這種信念,她幫助納什開始了與幻覺斗爭,與分裂的自我統(tǒng)合的艱難歷程。她鼓勵納什重返校園工作,這樣的環(huán)境有助于納什保持與現(xiàn)實的接觸,并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日常事務中來。他直面幻覺,每當幻覺再次出現(xiàn)時,他就大聲地吼道:"你不是真的,你不是真的。"盡管納士不時地被視為怪人,但他自我的力量已經逐漸強大起來,并最終控制了他的幻覺。
看到這里我才真正懂得了“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話,正如納什在領獎臺上說的:我一直相信數(shù)字,方程式,邏輯推理,一定有他的理由。但是當我回過頭想,我問我自己,什么是正確的邏輯推理?誰決定的?我探索這個問題,從肉體上到精神上,到幻覺上再回來。然后我發(fā)現(xiàn)了,我生涯最重要的事,這是我一生最重大的事情,就是愛是一種特殊的感覺,是沒有辦法靠正常邏輯去推斷的。后來我清醒了,這都是你的功勞,你是我活下去的理由,你是我的全部。這份感情是不分國界的,是人類心中都有的普遍的本質。能夠和相愛的人相守一生,難道還有比這個更浪漫的事嗎?這樣的浪漫,是送多少的花都換不來的。
2019年精選的觀看電影美麗心靈心得體會3篇 美麗心靈電影感受相關文章:
★ 六環(huán)教學法數(shù)學老師心得體會共9篇(三段六環(huán)教學模式心得體會)
★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精品共3篇(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心得體會)
★ 讀《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幼兒參與》心得體會共6篇 幼兒園觀摩教學活動后的心得
★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體會10篇(平凡的世界的讀書體會)
相關熱詞搜索:電影 美麗心靈 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