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簡單的讀書心得5篇(致教師讀書心得),供大家閱讀。
簡單的讀書心得1
讀完了尹老師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個個鮮活又美好的教育案例擺在眼前,浸透著智慧與愛。順其自然,不著痕跡,美的不可方物。但于我,這美麗的教育,并不簡單。
因為,這并不是我第一次接觸尹老師的書。七年前,琪琪還沒出生的時候,我已立志做個好媽媽。而尹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成了我的第一本育兒書籍。
幾乎是當作行為指導手冊,在琪琪成長的過程中,給他選擇,給他自主。然而,小孩子總是能給出書本上不同的答案:
“是要開開心心的上幼兒園,還是哭哭啼啼的上幼兒園呢?”
“我不上幼兒園。“
“我們選擇體驗美術(shù)課,還是羽毛球課?”
“我選擇在家里發(fā)呆?!?/p>
“你看,作業(yè)安排在最后做,昨天晚上做到11點半,好辛苦呀”。
“不會不會,再給我選擇,我還是會最后做作業(yè)。”
琪琪是那個有想法、固執(zhí)又有些羞怯,卻沒啥愛好的“小屁孩”。而我,在反復的挫敗,望眼欲穿等待美好結(jié)果的過程中,把教育變成了一場曠日持久、斗智斗勇的戰(zhàn)爭。帶著一顆焦慮的心,在民主與專治、克制與爆發(fā)、引導和嘮叨間搖擺不定。無奈也無法。
直至今年9月,因為老人身體欠佳回鄉(xiāng)調(diào)養(yǎng),家里只剩下爸爸、媽媽、琪琪和尚未出生的小寶寶。我和爸爸不能再像之前那樣不問“俗事”,買菜、打掃、起床、穿衣、吃飯、喝水、接送,作業(yè)……,所有事情需得親力親為。再沒辦法以“工作忙”為由,只陪孩子做自認為“有用”的活動并引以為榮。我們得共同適應生活的變化。
而琪琪的表現(xiàn),出乎意料:
吃飯仍然很慢,可他記得和爸爸媽媽約定的時間;
作業(yè)似乎還是拖沓,可他知道最終要完成的底線;
媽媽要在沙發(fā)上站起來,他會很體貼的伸出一只手,給媽媽一個小小的支撐;
爸爸做飯,他會站在小凳子上,不亦樂乎地幫忙洗菜;
他會對著媽媽的肚子讀詩歌,因為他覺得“小寶寶愛聽”;
他會用畫筆畫自己的世界,太空、海底、迷宮、探險……盡管對于一個6歲多的孩子來說,筆畫比同齡的很多小朋友幼稚。
他善良、體貼,細膩,自律;他的世界絢爛多彩,充滿單純的愛。
我們對他的教育,從目的明確的“有用”的陪伴,變成了日常的共同經(jīng)歷;沒有了粗暴的干預,小小的他,在共同經(jīng)歷中,感受到愛、感受到自由;這個小人,比我們更有智慧,更懂得在日常的瑣碎中,從容地享受。
終于明白,之前不過是拙劣的模仿,自己從未安心地陪伴,從未細心的感受。用成人認為正確的方式,加以民主的外殼,對抗他的個性。將最簡單的習慣和選擇,變成了彼此的消耗。
感謝生活和這本書,在恰好的時候,讓我發(fā)現(xiàn)這些本就存在的美好,刷新對教育的認知:
這就是教育的簡單啊。沒有長幼,不必凌駕;教育,就是簡單的成長,我們和孩子一起。
教育簡,不必高遠的目標,與最平凡的生活融合,在用心的陪伴中,發(fā)現(xiàn)閃光的種子,小心呵護,悉心澆灌。
教育繁,不比較、不激進,要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要一顆強大的內(nèi)心。抵得住誘惑,想得到長遠。
教育簡,一個小小的、善良的人,本身就蘊含著無窮的力量。假以時日,予以尊重,他終會長成自己應有的樣子。
教育繁,需要綿密的心思,無私的愛。摒棄成人的虛榮,返璞歸真成極簡的孩子,與他們一齊探索、學習,共同成長。
用成人世界之繁,成就教育之簡。在簡與繁中,全心享受教育之美。
在對美的享受中,靜待花開。
簡單的讀書心得2
假期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向以來,教師這一職業(yè)被認為就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但就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獨生子女就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就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diào)節(jié)好自我的心態(tài),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chǎn)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chǎn)生更多的不快。教育就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么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就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yōu)秀。我們教師總就是不滿足于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立刻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就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么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shù)。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就是一種自然選取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jīng)常也會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樣那么不聽話?怎樣那么坐不???怎樣那么難教?怎樣那么不愛學習?家長怎樣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就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zhuǎn)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yè)沒做齊,可能確實就是家里有事,給耽誤了,也只就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jīng)盡力了。當應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著相信自我的學生,試著控制自我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guān)鍵就是他不要放下學習,繼續(xù)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明白灌輸引導;此時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就是只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就是講層次的。只要善于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癥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xiàn)我們的手中。我們就應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就是能夠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僅就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好處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期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期望了。你就是笑著應對自我的期望呢,還就是苦著應對自我的期望呢?笑著應對期望,期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生活就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安灰晕锵?,不以己悲”,時時注意,持續(xù)快樂的情緒,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簡單的讀書心得3
讀了《鳥唱的歌》這個故事,我知道了:要愛護樹林、保護鳥類、綠化環(huán)境。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只要想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就要付出辛勤的勞動。文章作者聽了爺爺講的故事,開始堅持種樹,一直種到綠樹成蔭。有一天,鳥兒果然飛來了,在大樹上安了家,還在樹林里唱歌,大家都喜歡聽小鳥兒唱歌,所以我們要保護小鳥,愛護森林都是我們每個人要做的事。
保護森林人人有責!
簡單的讀書心得4
伊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這本書,我很認同這本書作者的大部分觀點。作者是一位母親同時也是一名教育研究者,在書中傳達的教育理念質(zhì)樸而真實,從個體經(jīng)驗到群體現(xiàn)象,從經(jīng)驗分析到學術(shù)解析,覆蓋了很多家長及老師們所遇到的問題或困惑,并且遵循了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簡單、生動地表述了自己的觀點。這本書在以下幾點我感受頗深,分享一下給大家參考。
我們在兒童期間能給予孩子什么?
作者在書中提到每個孩子都是生命中最美的饋贈,時代發(fā)展到今日,除了生命,我們能給予孩子什么,可保障他們一生健康幸福的生活是習慣、自由、平等。
習慣,對于社會人來說十分重要,好的習慣的重要的培養(yǎng)時期是少兒時期,怎么樣幫助孩子養(yǎng)成好的習慣,成為家長們?nèi)沃氐肋h的話題。作者認為習慣的培養(yǎng)首先不是在于改造,而是在于接納,讓孩子們認識到習慣的好處,從而形成良好的習慣。
例如在學習上,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養(yǎng)成認真的好習慣,但由于兒童年幼知識不足的前提下,各種馬虎的行為屬于非常正常的情況,我們需要給孩子試錯的機會,不能以強制的方式要求孩子馬上立即變得不馬虎,并且不要往孩子身上標記馬虎、不認真的標簽,使得孩子潛意識降低自我認同感,阻礙智力發(fā)育,批評的方式更不可取,會給孩子一種負面的影響,在心理上造成極大的傷害。而是應該建議孩子合理進行注意力分配,循序漸進的建立起好的習慣。
自由,自由是指多讓孩子獲得自我管理的權(quán)力,自由的人才是自覺的人,沒有機會進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學會自我控制。中國教育多年熱衷講紀律、講嚴格,尤其在教育上,家長錯把控制欲當成教育的手段,以自己的認知,所謂的經(jīng)驗來控制住孩子的一言一行,使得孩子套著枷鎖長大,有可能會出現(xiàn)心理失序、怯弱膽小,逆反暴躁、謊話連篇的問題,我們應該給孩子在特定的條件下,自主管理、自由支配、自我完善的機會,比如零錢、作息計劃、新事物探索等,通過鍛煉,孩子會不斷的完善自己的自覺和自主意識,同時也獲得自尊感和責任感,使孩子在心理上更加強健。
平等,平等是指地位平等、互相尊重,給孩子提供一個和睦、平等的成長環(huán)境。很多家長在平時和孩子相處期間,很多時候表現(xiàn)出長輩姿態(tài),和孩子有限的相處中,多半是檢查工作和安排工作,交流方式比較武斷,常常以當年自己的云云,來鞭策孩子或者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做比較,不僅給孩子很大的壓力,也會對孩子的自信心有打擊,我們應該用一種平等的態(tài)度來對待孩子,每個成長中的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年齡的長大,自尊心也會慢慢成長,他們希望得到尊重,平等的對待。很多時候家長不要以小孩子的眼光看待他們,能更多的自主選擇、處理的機會。
書中多次提到家長需要完善自身,不發(fā)脾氣,不提倡嚴厲教育,發(fā)脾氣和嚴厲教育的后果會給孩子在兒時性格塑造時帶來不可磨滅的破壞性,對今后的性格和對生活、對人的態(tài)度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盡量避免。事實上,發(fā)脾氣不但沒有教育的功能,而且對教育是反作用的,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酥破獾姆绞剑?/p>
1、半小時方式
不要馬上發(fā)火,一切等半小時后再去做,分散自己注意力,冷靜后再處理。
2、分散注意力
火氣一起來,趕快把意念轉(zhuǎn)移到身上的某一處,注意力關(guān)注身體的反應,想象有一股純純的氣體再慢慢消磨怒氣,慢慢散開。
簡單的讀書心得5
兒童本身都有豐富的想象力,如果他在生活中很少遇到這個不許動、那個不能那樣做之類的限制,并且他早早地接觸了書籍,能從書籍這扇窗中望出去,看到現(xiàn)實以外的世界,那么想象力就可以得到正常發(fā)展。
有人說過,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我十分相信這句話,只有在一個自由的靈魂中,才能產(chǎn)生真正的自我思考,才能產(chǎn)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種力量,必須在幼兒期萌發(fā)、茁壯,否則就會萎縮。
經(jīng)常有人問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其實想象力不用培養(yǎng),不限制就是培養(yǎng)。在教育上,并非家長做得越多越好,有時恰恰相反。尤其在培養(yǎng)孩子想象力方面,“少就是多”是一條黃金法則。檢驗孩子在家中是否獲得了尊重和自由,家庭是否為他提供了一個放飛想象的空間,這里有一道簡單的自我測驗題:當孩子不小心闖了禍,如打了杯子或碰翻電腦,他的第一個反應是為那損壞的東西而難過,出現(xiàn)內(nèi)疚情緒,還是急于看你的臉色,出現(xiàn)辯解的行為?
簡單的讀書心得5篇(致教師讀書心得)相關(guān)文章:
★ 生產(chǎn)實習心得體會范文3篇 實習心得體會800字
★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范文7篇(入職培訓心得體會總結(jié))
★ 關(guān)于課題培訓心得體會3篇 課題培訓心得體會總結(jié)
★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范例9篇 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心得
★ 活著讀書心得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