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個體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1
今天下午參加了追尋組的第三次集體研修,我向大家匯報了近期工作學習的收獲,下面與大家分享讀完《面向個體的教育》之后的感受。近日認真閱讀了李校長的《面向個體的教育》一書,收獲頗豐。
該書共分為11個專題,近百篇短文。文章都不長,多者不到三頁,大部分為千字文。但一個個小案例反映了李校長的智慧,感受到作為教育家的李校長的教育情懷、敬佩于他的超前意識和善于作為。
感受比較深、覺得可以借鑒的有以下幾點:
一、管理過度而教育不足。
管理過度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在沒有自由空間的環(huán)境里,我們會喪失很多教育機會。一旦放手,校園里的教育機會隨處可見。而管理的韁繩一旦勒緊,教育便無從下手真正的教育是要面對真實的學生。
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真實的東西可能是錯誤的,但恰恰因為如此,才有了教育的機會。我認為這里所說的“機會”就是教育的抓手、教育的切入點。李校長認為,我們天天盯著孩子,不讓他們發(fā)生問題,讓孩子帶著這些問題都向社會,就把這些禍根留給未來。當然在真實的教育環(huán)境下,教師要面臨更多的困難,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也只有這樣才能鍛造出教育智慧的利劍。
二、不見樹木,只見森林。我們通過幾年的教育把本來或多或少閃爍著些許個性亮光的孩子改造的幾乎一模一樣。我們太看重把一個孩子塑造成什么了,以至于我們忘了他們實際上可能會成為什么。書里有一句特別直白的話:這棵樹與那棵樹并不一樣。我們沒有權利通過競爭淘汰那些生而平等的孩子。我們的職業(yè)操守不允許我們只會欣賞松濤、呵護白樺。造就一種新的學校生態(tài),讓百花爭艷、百舸爭流,讓烏龜和兔子各顯風流。
三、課程的價值。“課程”的本義是為不同學生設計的跑道。如果我們能夠多開發(fā)設置一些校本課程,就可以給更多的孩子開辟適合自己奔跑的跑道,課程的價值將會在每一個不同的孩子身上顯現(xiàn)的更加明顯。
四、教育的全部意義在于不斷地推進孩子們的社會化。
五、管理學生學習。許多老師從內心深處認為,課堂是老師的時間,課后時間才屬于學生。于是講臺上老師將得淋漓盡致,教室里的學生卻興趣索然。仔細分析下來,好多課外作業(yè)完全可以在課堂上完成。
六、真正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應該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關注教師關于課堂設計的討論、關注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美國同行的“走課”,到不同的班級、不同的課堂上、有目的無目的地走一走、看一看,在每一間教室里少則幾分鐘、多則十幾分鐘。
七、親近教材?,F(xiàn)行的教材存在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尤其突出的是教材的編寫思想還沒有真正站到學生的立場上。這個本來是給學生用的教材,可一到關鍵時刻,便將學生特別渴望知道的或特別詳盡介紹的內容藏了起來。教材內容少,沒有給學生充分的學習輔導材料。(高一政治貨幣、價值等)。所以我們要編寫不放棄教材、又更多的站在學生角度的學案。
八、教育學是關系學。如果學生不喜歡您,他就不會相信你。如果他不相信你,任何崇高的使命和宏大的目標都是子虛烏有。師生關系構建的主導方在教師,但判定師生關系質量的權利卻在學生手上。只有學生認為你和他關系很好的時候,才是真實的良好的師生關系。也只有在如此的狀態(tài)下你,真正教育才會發(fā)生。
九、良好的師德就是“教師喜歡學生,學生也喜歡他”。
十、領導者不同于管理者。真正的領導力產(chǎn)生于服務——服務學生、服務教師。當我們用服務幫助別人走向成功的時候,他們往往就會成為我們的追隨者,在我們身上才可以產(chǎn)生領導力。這個時候,我們才可以成為領導者而不是管理者,我們的學校才算得上是一個領導型組織。
十一、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被評價者的進步。教師評價的十大指標,幫助老師形成職業(yè)成就感的同時,給出老師明確的整改方向。
十二、鼓勵先進,允許落后。理解大家對于改革的畏難情緒。
《面向個體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2
假期里,我認真閱讀了《走向高效課堂》這本書,讓我有了新的認識:高效的課堂,并不是簡單的課堂。其背后的思想內涵,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思想,關注學生如何學習的思考。我們的課堂往往過多的考慮自己怎么教,而忽略學生會怎么學,因此我們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時間和活動空間,力求讓學生有充裕的自主學習機會進行探索活動。
書中有這樣案例讓我印象深刻:“聽了她的課,感覺講得很好,但是她的教學成績并不好。這時為什么?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她講課時,對每一個知識點分析得特別細,沒有給學生一點兒思考的空間。她留的作業(yè),在課堂上要逐一提示一遍,唯恐學生不會做。把學生的活都干了,學生還干什么呢?”
很明顯,這位教師教學低效的原因是她不懂得學生心靈深處的需求;不懂得學生有探究的需要,獲得新體驗的需要、獲得認可與欣賞的需要。經(jīng)過學校組織的聆聽專家報告、閱讀書籍學習、勇于嘗試試驗、在我的課堂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并且充分調動大腦提高能力。因而我在課堂上應盡量少講、精講;有些問題稍加點撥,不給出標準答案,多采用啟發(fā)誘導的方法,誘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愛之鏈》一課時,我的課堂上有這樣一個這樣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請同學們靜心讀課文,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把理解批注在旁邊。
學生在讀過課文后,緊扣課文內容,大膽談出自己的理解,學生的回答很精彩。
生:第四自然段中,喬依幫助老婦人,腳腕被蹭破了,摘下破手套,兩只手都已凍的失去了知覺……我感覺喬依為了一個素相識的老婦人,他還那么盡心盡力全然不顧寒冷和冰雪。
生:本來家都窮,襪子也沒穿,連破手套都摘掉了,真是幫助別人不惜一切。
生:老婦人給喬依錢,喬依拒絕了,因為喬依說他本來就沒想著要錢,想想喬依的家境,需要錢卻不要,現(xiàn)在的有些人就是給錢他還不愿意幫忙呢!
生:喬依工人倒閉了心情不好,還去幫助別人。
師:是呀!人在心情不好時,別說別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都不想做。
生:喬依看到老婦人的車開走了,才自己開著車走,喬依不僅幫助別人,喬依的心還很細。
……
這樣的課堂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把教師的教學活動轉化為學生的主動求知,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自主學習意識有了,在課堂上,靈活多樣的展示形式也提高了孩子學習的興趣,增強了自信心,營造了一種敢于表達、善于表達的學習氛圍。
《面向個體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3
未發(fā)書時,我們從課程表中就已得知本學期我們將學習多項專業(yè)課程,其中就包含——《幼兒教育學》。大凡帶有“xx學”的科目,一般都是理論性很強的專業(yè)書籍,給我們的感覺無非索然無味,昏昏欲睡。但將近一個學期的學習,我發(fā)現(xiàn)效果還不錯。
不得不承認地說,教學老師是男老師首先就給了我們興趣??v觀我們這個專業(yè),男老師屈指可數(shù)。不管是大一的計算機老師海躍華,聲樂老師胡浩,還是思想品德與道德修養(yǎng)老師柳向魁,以及曇花一現(xiàn)的心理健康老師李斌,他們給我們的感覺都是有代溝,有距離的。而路奇老師就不同,看到課程表寫著他給我們上課是,大家一下子就沸騰了。以至選他的課代表也是戰(zhàn)況激烈。他時尚,他隨和,他時常讓我不經(jīng)意就聯(lián)想到了《十八歲天空》里的古越濤老師。他和我們交流起來沒有老師的架子。在教學方面,他時刻告訴我們要做到“三不唯”,即:不唯上,不唯師,不唯書”。他的上課規(guī)程很有特點。每堂課結束后他都會布臵一個課后延伸要同學查閱資料在下一堂課用PPT展示出來。作為一個教育者,他真正做到了面向全體,給每個同學機會的教育原則。講解枯燥的理論知識時,他總能結合很多實例讓我們輕松接受。他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強,時常能從這個知識點講到那個知識點,擴展性的發(fā)散思維讓無數(shù)同學驚嘆。也不知道班上有多少個他的忠實粉絲。因為他,所以班上同學都熱愛這門學科,即使常補課也沒關系。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幼兒教育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任務和原則,幼兒園全面發(fā)展教育,幼兒園教育的基本要素,幼兒園教學活動,幼兒園游戲等六個章節(jié)。通過學習,我對《幼兒教育學》有了更深的了解:首先,幼兒教育學是一門研究3~6歲幼兒教育規(guī)律和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工作規(guī)律的科學,它是人們從教育幼兒的實踐經(jīng)驗中總結提煉出來的教育理論。然后,它是我們現(xiàn)在所學語言教育、美術教育、科學教育的總指揮。最后,學好這門學科對我們今后工作具有實際意義。
就功能而言,我覺得幼兒園全面發(fā)展教育和幼兒園教學活動最具實際價值。幼兒園全面發(fā)展教育涵蓋體、智、德、美四個方面。幼兒的全面發(fā)展關系到國家的未來與民族的興旺發(fā)達。重視幼兒體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重視幼兒智育能為 提高社會的文化水平奠定基礎。德育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不斷發(fā)展的保證。美育能給人以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動力和按照“美的規(guī)律”改造客觀世界的審美修養(yǎng)。加之現(xiàn)代家長,他們因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新型教育理念,對如何培養(yǎng)孩子有了更科學的打算,因此,掌握全面發(fā)展教育也是迎合家長和社會的需要。當然,幼兒園教學活動對我們來說更具可操作性。幼兒園教學活動這一章節(jié)它主要介紹了幼兒園教學原則、幼兒園常見教學手段及教學法、教學活動的設計、組織與指導。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正確書寫教案和掌握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必需。
而就目前來看,顯然幼兒園游戲這一章節(jié)更親近我們。即將到來的兩周游戲實習,同學們既緊張又興奮。眾所周知,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內容。游戲對于幼兒來說就是他們的生活,是美好童年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鉆透這一章節(jié)對我們此次實習和以后教學具有實際意義。首先,我們得知道游戲的含義,進而了解游戲的特征及價值,再掌握游戲的種類和如何游戲。
通過本學期地學習,我了解了以前從未聽說過的《幼兒園教育規(guī)劃指導綱要》,細致的幼兒園目標、任務及原則,基本的教學法和一批偉大的教育學者,
如:皮亞杰——建構主義,維果茨基——最近發(fā)展區(qū)等。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是必備條件。而《幼兒教育學》這一本書實在是我們鉆研、進修、教學的好教材。因此,即使奔赴教育一線后,我還會時常閱讀它。
《面向個體的教育》心得體會【合集3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