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格列佛游記九年級學生讀后心得3篇 《格列佛游記》的讀書心得,歡迎參閱。
格列佛游記九年級學生讀后心得1
暑假里,我看起了媽媽給我買的《格列佛游記》,我剛看了幾頁就被里面聰明伶俐、個性鮮明的人物,跌宕起伏、趣味夸張的情節(jié)牢牢地吸引住了。航海家格列佛是一名隨船醫(yī)生,他勇敢、聰明,會說十幾個國家的語言,航海的經驗也很足。一次航海,他經過了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馬國,發(fā)生了許多趣味又驚險的故事:他在大人國被一群巨大的老鼠抓走,但他臨危不懼,拿出匕首,勇敢的和老鼠搏斗,最終竟然把老鼠全部殺死了。
我愛看這個故事,里面的故事實在是太異常了!每一個段落都會讓我發(fā)笑,里面描述的人物怪模怪樣,讓我覺得滑稽極了,連爸爸媽媽這兩位成年人都搶著看,這個故事真是太神奇了,我感覺這書有一股魔力,使我的眼睛無法離開書本,連吃飯都忘了。
我佩服格列佛,佩服他的勇敢,佩服他的機靈,異常是他那種遇到困難永不退縮的精神。要是我能夠穿越時空,我會陪同格列佛一齊上路,和他一齊遠航,一齊沖破難關,一齊打敗怪物,一齊獲取知識,當永遠的勝利者!要是我以后也當了一名航海家,我就能夠游覽各國的美麗景色,說不定還會發(fā)生像格列佛一樣的奇遇……
格列佛游記九年級學生讀后心得2
在經歷了“小人國”的一番奇遇后,格列佛隨“冒險號”再次出海了,不幸又遇上風暴,船被掛到布羅卜丁奈格(巨人國)。格列佛躲在一塊巨型麥地里,但最終被一位高達20米的農民捉住,農民將他帶回家交給九歲的女兒照管。之后,農民把格列佛裝在一個箱子里,帶著他到全國各地展覽,最之后到首都將其獻給了國王。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宮廷中十分受寵。
格列夫沾沾自喜地向國王介紹了英國各方面的情景和一些歷史事件,但都被國王一一否定并受到了批評。之后,在巨人國的第三年,格列佛陪同國王去邊疆巡行,不料卻被一只老鷹將裝有格列佛的箱子錯當成了烏龜叼了起來,幾只鷹在空中爭奪,結果箱子掉入海里,被一艘經過的英國海輪搭救,于1706年,格列佛回到了倫敦。
最初撿到格列佛的那個農民由于發(fā)財心切,要求格列佛每一天表演10場,把格列佛累得奄奄一息。而當這個農民認為再無利可圖時,便把格列佛賣給了皇后?;蠲撁摰囊桓鄙倘俗运阶岳臀ɡ菆D的丑惡嘴臉。讓人在享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之余多了一份對善惡的思考,尤其是對惡毒商人的鄙夷、唾棄以及對“善行”的呼喚和渴望。
而巨人國國王拒絕了格列佛幫他制造槍炮、火藥以加強國防的請求,認為這過于殘暴,期望憑借自我的理智和仁愛和治理國家。作者借“巨人國”在內心里塑造出一個禮貌的、有教化的、夢想的君主政治和社會制度。國王充滿正義和智慧,他對英國現狀的看法、批評和自我提出的意見無不反襯了英國社會制度的缺陷,并借由國王的拒絕槍炮的制造,表達了對當時英國好戰(zhàn)的不滿。
通篇故事,雖然荒誕離奇,但卻處處切中時弊、抑惡揚善。真是發(fā)人深省,不忍釋卷。
格列佛游記九年級學生讀后心得3
《格列佛游記》的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是一位偉大的戰(zhàn)士和超級諷刺大師。不置可否,《格列佛游記》這本書同樣是一部優(yōu)秀的諷刺小說。但隨著時代的變化,英國現在的政府與社會現狀早就有了很大改觀,也就是說作者原來的寫作意圖已經不再具有現實意義,但這并不妨礙《格列佛游記》在今天贏得的廣泛關注,新時期的讀者們又賦予了它新的內涵,“……作品中那些幻想性描寫讓人著迷……人們把它看作兒童文學作品,認為它包含鼓勵兒童了解世界的外向化的價值取向……”(二十一世紀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主編),我想,格列佛游記的涵義還不止僅限于此,它其中也包含了更深刻的教育意義。
格列佛一生的航海旅行,屢遇驚險,小人國里,先被小人們俘虜,后來又差點被刺瞎雙眼;大人國中被巨人威脅賣命的演出,幾乎命喪黃泉……格列佛遇到的危險不勝枚舉,然而,在每次開始新的航海時他都義無反顧,這就是他對航海的執(zhí)著。我們不能說格列佛最后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但他的確獲得了豐富的人生經歷,讓生命更有意義。這就使執(zhí)著的結果,當你認定了自己的方向后,執(zhí)著的追求吧,不要輕易放棄,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冰心說過,成功之花,人們往往驚羨它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
當然,無論任何事情僅僅有執(zhí)著是不夠的。在這方面,我們就要承認格列佛是一個十分有頭腦的人,雖然青年時期的格列佛一直積極的尋找各種機會學習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零零散散地、東拼西湊地、他掌握了各種航海知識和技能,為自己的航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厚積方能勃發(fā),這些積累讓他日后受益匪淺----有足夠的能力應對各種惡劣的條件。而對于我們哪?青年時期正是積累知識,提高能力的關鍵時刻,雖然說人應該活到老學到老,但人一生中畢竟只有一個學習的最佳時機?!皶r過而后學,則勤苦而難成”。我讀過這樣一首詩:曾經想穿過那段最無暇的時光/去實現所有繽紛的夢想/當回首那深深淺淺的腳印/不禁頓足扼腕/恨冬日太短/夏日不長/總想把那段沒走好的時光再走一遍/便知該如何珍惜每一抹霞光/每一縷黃昏/從此再也不管懵懂與疏狂。正當年少的我們,正處在“最無暇的時光”,好好的珍惜時間,好好學習知識,不致回首時再“頓足扼腕”,悔不當初。
第四次航海,格列佛被聘為船長。中途水手叛變,他被放逐到“慧馬國”。在那里,他遇見了一種有智慧的馬,而且那里的馬兒通人性,善良、仁愛、品格高尚。這是作者把自己對社會理想注入到了慧馬國,把最完美的人性灌注在慧馬身上。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不可能像慧馬一樣完美無暇,但有的基本品格我們還是應該具備的。比如慧馬們從來就不知道什么是“撒謊”,而我們這里哪?如今在不少商場假冒偽劣產品肆意橫行,雖然有消協出來主持公道,但這種現象還是屢禁不止,我想只有那些生產者真正把誠實守信放在心上時,這種事情才不會再發(fā)生。我們這些青年更應該把誠實守信融進血液,銘刻于心。
格列佛游記中的教育意義深刻而深遠,不一而足。
格列佛游記九年級學生讀后心得3篇 《格列佛游記》的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 格列佛游記讀書心得體會范文3篇(《格列佛游記》的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