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心得感受3篇(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供大家閱讀。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心得感受1
早在五年前,我的書架上就有一本《歐也妮·葛朗臺》。當我得知這是一本關于“吝嗇鬼”的書后,就沒再翻過。因為我在這之前已讀過一本叫《慳吝人》的書,領教了阿巴公。今年寒假,我偶然地翻開了它,就再也沒輕易合上。
阿巴公是個貪婪至極的人。如果葛朗臺僅僅是貪婪,那也不會寫出什么深刻的東西,我也就不會如此感興趣。重要的是,葛朗臺的形象概括了整整一段歷史,他的吝嗇也含有特定的歷史內容。
葛朗臺老人是位法國大革命前后的人物。從書的開頭我們便可看出他具備第一代資產階級的一切特點,沒有多少文化,卻精于盤算。他的每筆投機從沒失敗過,至使財富不斷膨脹。隨著情節(jié)的深入我們越來越深地感受到了葛朗臺本人的性格——吝嗇。盡管家財萬貫,卻幾乎無消費。我們甚至不能說他“愛錢如命,”因為在他眼里,錢比命重要?!鞍阉廊丝吹帽儒X重就叫做沒出息”。把兄弟的死訊告訴侄兒沒讓他犯難,可要說出“你一點家產都沒有了”倒讓他感到難于啟齒,因為這句話“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苦難?!?/p>
在事故中,我更看到了葛朗臺老頭的“朋友”,個個都是唯利是圖的人。很顯然,這是當時社會的悲劇。在拜金主義橫行的世道上,一切權利的中心就是金錢,金錢是萬能的,它使人的靈魂扭曲變形。巴爾扎克正是捕捉到了這一點,才寫下了發(fā)人深省的《歐也妮·葛朗臺》。
在這本書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線索,就是歐也妮的愛情。而在這樣的家庭中的愛情必然是苦澀的。歐也妮愛上了夏爾,卻受不了來自各方包括父親葛朗臺的反對。夏爾由于家中破產,被迫與歐也妮分手。這一切的禍根就是金錢與迷戀它的人們。以至于當葛朗臺死后,可憐歐也妮守著他巨額財產,卻既無家庭也無幸福。只能成為一幫利欲熏心之徒追逐圍獵的對象。
寫到這里,在我腦海中已不僅僅是葛朗臺老頭的吝嗇與歐也妮的純真,這簡直是一個悲劇。而且是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悲劇。它平凡而其慘烈程度卻不亞于古典悲劇。不過在古典悲劇中主宰一切的是命運;在《歐也妮·葛朗臺》中則是金錢。
我曾反復地問自己,這是為什么。我甚至想寫一篇續(xù)文論改變歐也妮的命運。我想過,這有時代的因素在內。法國革命后,日益膨脹的資產階級中勢必會出現拜金主義,這同封建社會出現人剝削人的道理是一樣的。但我們也不能否認,人的貪婪導致了這樣的一場悲劇。不看從前,就拿現在的人來說,難道沒有一個人跟葛朗臺有相似點。我們捫心自問,自己就從來沒有像葛朗臺相似的經歷嗎?不是,我們有?,F在的人并不強于以前的人多少,只是社會強于以前的社會。人,似乎總是這樣,自己取得了多少,就想得到比這更多的;自己失去或將要失去多少,就想失去更少的。難怪比爾·蓋茨還在不斷地積累自己的財富,也難怪他會為幾美元的停車費而嫌貴了呢!這——就是人的貪婪。可怕,但揮之不去。
也許有一天,一本名為《大方人》的書會成為世界名著,與《歐也妮·葛朗臺》、《慳吝人》同名。但也許這不可能,因為人的貪欲還在。或許隨著社會的進步它會減少,但不會消亡?;蛟S還會有許多未上演的悲劇已經彩排好了。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心得感受2
獨罷這部小說,不得不說,若只論小說的情節(jié)與敘述,《歐也尼·葛朗臺》不過是平平。用親情和愛情來烘托物欲社會的冷酷,此等作品古往今來比比皆是。若再論其筆法,其對夸張的運用也不及喜劇《吝嗇鬼》??捎质鞘裁词怪谖膶W史上屹立不倒?
有人說,“畫龍點睛的一筆卻是指出金錢拜物教的荒謬?!蔽蚁雲s不然。“金錢買不來幸?!笔嵌嗌儆淄济靼椎牡览?。再而,要論對幸福的湮滅,不如看看《紅字》鋒銳的筆觸。
閱讀全書時,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卻無果。而在再次閱讀前言時恍然大悟——一直以來,我忽略了小說一個重要因素,它的歷史背景。
縱然,我知此書意在揭露法國社會中的鄙陋,卻忽略巴爾扎克演繹的是一個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法國。他站在歷史的高度來審視當時的法國,批判、剖析整個社會,使得這本書站在了文壇的高峰,正如他自己,站在了時代的制高點。
當讀者為夏爾與歐也妮的愛情唏噓時,卻時常會忘記夏爾的家庭背景——巴黎的貴族子弟。而歐也妮呢?索漠的富豪之女。二人恰好分別代表著當時法國的兩大集團,一為封建主義下的貴族集團,一為新資本主義下的資產階級集團。當夏爾初至索漠城時,德·格拉桑太太、銀行家等一系列曾整日奉承葛朗臺的人,便瞬間拓寬了視角,將夏爾捧上了天。這些人對貴族階級與資產階級,有著同樣的“敬仰”與“尊崇”。當后來,夏爾的父親開槍自殺,身后欠債累累時,人們的目光便再次全部集中在了葛朗臺老頭的身上。夏爾的家破人亡,不僅代表著一個家庭的覆滅,也是象征著曾經輝煌一時的貴族階級漸漸走下歷史的舞臺,而隨著法國大革命而產生的第一批資產階級逐漸占據了歷史的上風。隨后產生的一系列問題,不論是有關愛情還是親情,也不僅僅局限于葛朗臺這個家族中了。第一批資產階級在初次面對社會與時代浪潮時的不知所措,只得盲目地死守著金錢才是故事中的主要矛盾。一個新興集團的登場,為時代,也為小說添涂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然,資產階級與貴族階級間的相互適應,相互融合,也未隨著小說的結束而得到解決。問題在繼續(xù),歷史在繼續(xù)。卷土重來的夏爾娶了貴族小姐德·奧勃里翁。心如死灰的歐也妮嫁給了德·蓬風院長先生。兩個集團依舊在歷史的舞臺上同臺演出,同臺競技,而又是誰會最終勝出?巴爾扎克在此畫了一個省略號……
整部小說中,巴爾扎克一直以懷疑的眼光與批判的態(tài)度看待故事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情節(jié),每一段歷史。甚至連描寫單純的歐也妮時也看似無意地帶過一筆“這是她第一次反抗”。在母親死后,作者還“狠心”地讓歐也妮變成和父親一般的吝嗇。他也沒選擇在資產階級還是貴族階級中的任何一方站位,而是以客觀的審判者的角度來思考這個社會。
巴爾扎克筆下的愛情不只是愛情,他筆下的金錢也不只是金錢,他筆下的慳吝人也不只是慳吝人。
他的筆下,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心得感受3
《歐也妮葛朗臺》是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所著有關現實主義題材的小說,小說主要圍繞金錢至上,泯滅人性的吝嗇鬼父親進行描寫,進而影響了主人公歐也妮葛朗臺的故事。故事情節(jié)層層推進,吝嗇鬼父親的吝嗇程度讓人瞠目結舌。
這是暑期斷斷續(xù)續(xù)讀完了20__年的第一本書,完成了自己計劃中的一小部分,完成這本書大部分的閱讀時間是在高鐵上。高鐵,火車和飛機上離開電子產品的閱讀時間讓人平靜而投入。在那段時間里,我讀到了歐也妮葛朗臺父親謀劃掠奪女兒的遺產,在妻子身體不適且近乎離世之前,這個只在意金錢而冷血的吝嗇鬼,為了遺產,裝出一副溫情的模樣,開始努力照顧好妻子,又在妻子離世后利用女兒的不諳世事和單純,誆騙女兒,為自己爭取到女兒的遺產。終其一生,這個吝嗇鬼吝于享受,對于金錢看重,對親情冷漠,這樣一個刻板形象,就這樣躍然紙上。
歐也妮葛朗臺是出生在葛朗臺家的唯一女兒,即使家中家財萬貫,歐也妮仍然衣衫襤褸,日復一日同母親坐著針線活,活得像窮苦人家的女兒。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男權,金錢,權力支配的社會里,母親即使是有資產的一方,嫁給了葛朗臺以后,仍然低聲下氣,在葛朗臺的呵斥下就瑟瑟發(fā)抖,母女二人對父親是懼怕和無條件的順從。只是,堂弟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局面,歐也妮開始因為愛情而勇敢,母親也開始為了女兒而勇敢。葛朗臺在兩個角色的襯托下顯得不近人情又無比冷血。葛朗臺開始反抗,反抗的結果是被父親關在沒有壁爐取暖的屋子里,吃的是沒有營養(yǎng)的食物,母親也因此生病......即便后來葛朗臺離世,仍然給歐也妮帶來不小的影響。所幸歐也妮是個十分善良的主人公,結尾處,盡管她的愛情,婚姻,生活不美滿,她仍竭盡所能地幫助其他困難,窮苦的人們,捐獻資助建設學校,圖書館,基金會,這個善良的人,讓人為之動容,可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她還能遇到一個單純地愛著她而不是她的資產的人嗎?我不禁懷疑。
追逐愛情,是我從小到大的夢想,小時候看偶像劇,也以為自己能有一天遇見真愛,因為相信命中注定。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明白,命中注定,也許只是兩個長得好看志趣相投的人的命中注定,也許只是一些勇敢的人的命中注定,我呢?好像都不屬于這一批人。90后長大,90后步入中年,這些詞讓人越來越焦慮,最后還沒遇上愛情,自己就已經不是自己了。我開始了解,愛情是奢侈品,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但是最初的自己,那個積極生活,愛美,懂得自律和取悅自己的自己,是可以一直擁有的。年華易逝,時光流轉,愿永遠不失去最初的自己,一直相信,直到等到愛情。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心得感受3篇(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相關文章:
★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范文大全3篇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
★ 讀《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作文3篇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高中
★ 名著《歐也妮葛朗臺》讀書筆記3篇 歐也妮葛朗臺第一章讀書筆記
★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6篇(歐也妮葛朗臺讀完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 青少年讀《歐也妮葛朗臺》心得體會精選模板3篇 閱讀歐也妮葛朗臺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