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篇 教師 讀書 心得,以供參考。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是個很時髦的話題,更是個很現(xiàn)實的話題?,F(xiàn)代教育的迅猛發(fā)展對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新課程的實施更需要教師專業(yè)化成長。只有走專業(yè)化成長之路,才能成為適應現(xiàn)代教育需要的教師,才能成就教師職業(yè)的理想境界。讀了 李再湘老師的《教師專業(yè)成長導引》,我深有感受。
我們怎樣走專業(yè)化成長道路呢?我覺得有三點極其重要。
一、樹立良好的職業(yè)心態(tài),建立正確的職業(yè)理想
教師的職業(yè)認同感低是不爭的現(xiàn)實,教師的職業(yè)壓力大,社會地位不高,福利待遇差,有人把教師行業(yè)形容為“雞肋”行業(yè),更有人把教師的工作幽默地比喻為“站臺”、“賣聲”、“吸粉”。故而,眾多的教師職業(yè)心態(tài)差,職業(yè)倦怠感強。所以,許多人只是把教育工作當作一種謀生的職業(yè),上班、下班,備課、上課、看作業(yè),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從初級做到中級,從中級做到高級,平平淡淡,終此一生。這嚴重阻礙了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
人生有兩種職業(yè)心態(tài):一種是“用生命回應職業(yè)的需要”,一種是“用職業(yè)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
作為教師來說,應該要有后一種職業(yè)心態(tài)。樹立良好的職業(yè)心態(tài),建立正確的職業(yè)理想,把教育當作事業(yè)來追求,用教育這種職業(yè)去實現(xiàn)自己生命的價值。北京師范大學發(fā)展心理研究所所長申繼亮提出:教師“應該對自己職業(yè)生涯有個規(guī)劃,凸顯個人發(fā)展主線。一方面需要創(chuàng)造條件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在內心告訴自己,把教師當做事業(yè)來看,而不僅僅是一種職業(yè)?!?/p>
只有把教書育人當作事業(yè)來追求,我們才會由從業(yè)到敬業(yè),最終樂業(yè);才會從追求功利價值到追求社會價值,追求人生價值;才會從追求教學技能到追求教學模式,追求教學境界;才會由匠師成長為能師(經(jīng)驗型教師),最終成為人師(專家型教師)。
著名的教育專家李鎮(zhèn)西深有體會地說:“我的教育不為領導,不為職稱,不為榮譽,只為著我的樂趣本身。” 正是這種良好的職業(yè)心態(tài)成就了他輝煌的教育生涯。
樹立良好的職業(yè)心態(tài),建立正確的職業(yè)理想,是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心理基礎。有了它,教師專業(yè)化成長才有了“核動力”。
二、吸納新的教育理念,建立新的教育哲學
教師不僅是教育者,而且是學習者、研究者。教師這種職業(yè)最需要與時俱進。有人說:“要當一流的教師,就要先當一流的學生。”這話最著真知灼見,因為當教師第一位的是學養(yǎng),第二位的才是教學的技術技巧。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要認真學習,擠出時間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更重要的是不斷吸納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教育哲學。
新課程的實施,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嶄新的要求。新課程強調“四個注重”(重過程、重體驗、重探究、重整合)、“五個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全體發(fā)展、主動發(fā)展、個性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首先要轉變角色,我們不僅是一部教案劇的編劇、導演、主演,還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伙伴、參謀、鼓動者、裁判甚至是學生的欣賞者、供學生分析批判的參照物或靶子;我們要轉變思考的維度,不應僅僅思考把什么給學生,還應思考把什么東西不給學生,什么東西用什么方式給學生可以給學生帶來最大的思考和收獲,什么樣的教學行為可以給學生帶來激勵性的評價;我們要轉變教學的方法,徹底消除滿堂灌,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我們還要轉變教學成果意識,它不僅應該有我們教給學生的知識、還應有方法、能力、意識,更有教師自己做人和做學問的態(tài)度。
深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影響的我們,面對新的教育形勢,必須加強學習,加深對“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這一基本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認識,否則,我們就會落伍,我們就不能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有教育家早就說過,學校是農(nóng)村,不是工廠;教育是農(nóng)業(yè),不是工業(yè)。學生就像植物,需要澆水、施肥、治病、滅蟲,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自由發(fā)育生長。而我們習慣于將不同資質的人輸入機器設備,按同樣標準、同樣程序、同樣時間予以“鑄造”。使得受教者不是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作為一個與施教者對等的主體進入教學程序,而是作為“灌輸”對象、作為一個被動的物件進入教學程序,抹殺了個性,限制了特長,弱化了創(chuàng)造,不利于我們的人才培養(yǎng)。這種做法必須改變。
吸納、更新了教育思想,我們才能更好地轉變自己的角色,融入新課程,適應新形勢,創(chuàng)造新成就。
三、反思教育教學實踐,總結實踐經(jīng)驗教訓
葉瀾教授說: “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美國的著名學者波斯納有一個教師成長公式:經(jīng)驗+反思=成長。足見教育反思在教師專業(yè)化成長中的作用。
而我們的許多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不太愿意去進行教育反思。教學常規(guī)中強調教師要寫教學后記,但真正用心去寫的不多;每年要求教師寫一篇論文,但一些人總是敷衍了事,總不想認真去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
反思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反思實際是對本質的追問,反思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教學反思是教學理念的反思、教學行為的反思、教學藝術的反思。通過反思,積累教育教學經(jīng)驗教訓,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反思,使自己的教學精益求精,漸臻完美。
教學反思要找準切入點。根據(jù)專家的看法,對于新手型教師來說,應以自身教學技能反思為切入點;對于適應型教師來說,應以課堂教學策略反思為切入點;對于成熟型教師來說,應以自身教學理念反思為切入點;對于專家型教師來說,應以教育研究反思為切入點。
可以說,上述三點非常重要,樂業(yè)積綻底氣,學習滋養(yǎng)元氣,反思造就靈氣。在專業(yè)化成長的道路上,有積極的心態(tài),有扎實的學習,有深刻的反思,我們就能達到“職業(yè)有認同感、事業(yè)有成就感、人生有幸福感”的理想境界。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給幼兒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是說出我們幼教姐妹的心聲的一本好書,第一塊內容:向孩子張開你的懷抱,第二塊內容:讓孩子愛我們,第三塊內容:聽孩子的話,第四塊內容:擠一點兒時間來反思,第五塊內容:做一個有協(xié)調能力的班主任,第六塊內容:理解家長對孩子的愛,第七塊內容:像熱愛工作一樣熱愛生活。
以前接觸過的學前教育類書籍,不是內容復雜深奧,就是有點紙上談兵的感覺,但是這本書卻是幼兒教師們深受老師們喜愛。但對教師的知識能力提升與發(fā)展幫助不大,甚至有可能束縛了幼兒教師的創(chuàng)新和反思的動力,出現(xiàn)了照搬照抄的局限性?!督o幼兒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是一本介于這純理論類讀物和純實用類讀物兩者之間的學前教育類書籍,對于幼兒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更有益,更切合其需要。以“建議”的形式讓老師們感到親切可讀,能引起幼兒教師的共鳴,充實幼兒教師的知識面。內容涵蓋了幼兒教師的方方面面,詳盡而又不拖沓。
我讀了這本書后感觸很深,我做幼兒教師已經(jīng)有許多年了,自認為從事幼教行業(yè)這么久了,對如何做一個讓孩子喜歡讓家長放心的幼兒教師,已經(jīng)不用再去閱讀書籍也能詳細回答了。但這本書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學習是無止境的,不管哪個行業(yè)你的經(jīng)驗再豐富,也要不斷的學習和充電。這本書讓我最喜歡的內容是向孩子張開你的懷抱,做一個孩子眼中最美麗的老師,幼兒教師的一切也應該是美麗的。如何做一名孩子眼中美麗的幼兒教師呢,暫且不管你的外貌美不美,不管你的年齡有多大,只要你塑造一個完美的教師形象,你就是一個美麗的老師。教師的形象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無不具有教育性,在與幼兒接觸的過程中,對其產(chǎn)生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幼兒也通過與教師的接觸,從細節(jié)中學到很多東西,幼兒教師不僅要儀表美,還要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當旁人在尋求周圍美的事物時,其實幼兒教師就是一道實實在在的美麗的風景線。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談我的想法。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里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fā)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么這就是個明顯的征兆:在這個班級里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著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
對于新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jīng)驗加以研究和觀察,并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習優(yōu)秀經(jīng)驗,并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yōu)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綱的知識對于教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的事業(yè)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可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逼鋵?,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白x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于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于備課、上課、批改,管,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鑒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現(xiàn)在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可以說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么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fā)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
年輕的我對于教師這個行業(yè)還存在著比較稚嫩的想法,而學習對于我來說是補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個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斷地學習,積累經(jīng)驗,使自己能成為一名名師。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
之前在圖書館借一本省特級教師陳萍老師寫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之道》一書,一直以來沒有機會拜讀,昨晚才擠出時間打開了這本書,剛讀了幾頁就被陳萍老師的簡歷和書中那飽含情感優(yōu)美的敘述吸引了。當我翻開書頁,出現(xiàn)在我眼前的陳老師卻是那么年輕美貌,真不敢相信年紀輕輕的她卻已經(jīng)在教育界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績。想必這一切都離不開她的智慧與勤奮吧。
在本書中,陳萍老師通過敘事的方式,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曾發(fā)生在她身邊的教育故事,抒發(fā)了她對生命的感悟,以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反思為線索,全面闡發(fā)了她的成功之路和成才之道。描述了她在學生時代鑄就的教育理想,在三尺講壇上的求索、耕耘,在教育教學科研中所彰顯出的生命力量。讀著她的書,我能深切地感受到陳萍老師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和對孩子們無私的愛。雖然我只讀了一點點,但透過感人故事所折射出來的教育理念卻給了我很大的啟迪。
在本書的上篇中,有這樣一個小故事《防震棚里的大拇指感受激勵力量》,講述了陳萍老師小時候在防震棚里上二年級時,候老師對她豎起的大拇指激起了她對朗讀的濃厚興趣,也給予了她對學習的無限信心。而候老師面對突發(fā)事件的臨危不亂,也讓她終生難忘。在題記中,陳萍老師這樣寫道:教育是需要****的,教師是應該有個性的,學生是永遠需要激勵的。給學生一點陽光,也許會燦爛他的一生。也許正是當初候老師給了陳萍老師一點陽光,才創(chuàng)造了陳老師現(xiàn)在的燦爛人生吧。回首往日課堂的一幕幕,我不也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在努力嗎?只是我為學生準備的高帽子還不算多,于永正老師就曾詼諧地說:每個人都愛戴高帽子,不光是小孩兒,大人也一樣。所以我每次進教室前都要準備100頂‘高帽子’,隨時準備送給學生。下課時‘高帽子’送完了,我沒有損失什么,學生卻獲得了滿足,變得自信了!細細想來的確是如此,作為教師又何必吝嗇這虛幻的100頂帽子呢?尤其是對于剛進入小學的一年級學生,高帽子更是不能缺的,給他們一顆不起眼的小星星,他們會比吃了肯德基還高興,學習的勁也就更足了。
像這樣的教育理念書中還有很多很多,每讀一個小故事,就會收獲一個教育思想。在今后的閑暇時間里,我會繼續(xù)捧起這本書好好地與作者對話,并把書中的教育理念很好地吸收為己用,指導自己的教育實踐,以她為榜樣,努力使自己也能成為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師。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篇 教師 讀書 心得相關文章:
★ 高中教師暑假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范文3篇 高中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 《昆蟲記》讀書心得體會12篇(昆蟲記的讀書心得體會收獲)
★ 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讀書心得體會4篇 讀《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