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0篇(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200字),以供參閱。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
昨天學校組織教師觀看了法國奧斯卡獲獎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看后頗受感動。影片在一首優(yōu)美動聽的樂曲中,從一張照片開始了主人翁的回憶。影片從頭到尾用一個“愛”為主線,將整個故事穿在一起,詮釋了一個代課音樂教師克萊蒙.馬修在池畔地輔育院短暫教學生涯中為了教育付出的全部愛。觀看此片使我深深體會到馬修老師是一個善良有愛心的教師、是一個在教育中充滿智慧的老師、
馬修老師是一個善良充滿愛心的老師。這主要體現(xiàn)在面對一群頑劣的孩子,他沒象其他人那樣采用懲罰,而是以極大的耐心從點滴入手,一步步感化學生,特別是當他聽到貝比諾是一個戰(zhàn)爭孤兒時,他處處關心他,當他知道貝比諾遭到蒙丹的威脅時,馬修老師甚至不惜采用威脅他的方法來保護貝比諾那顆脆弱的心,在成立合唱團時,他根據(jù)每個人的特點,分配不同的角色,跑調(diào)的學生他不諷刺他,而是讓他當樂譜架,讓他不感到自卑;當貝比諾告訴老師他不會唱歌時,馬修老師封他為音樂助理,既保護了他的自尊心又讓他感到驕傲,每次排練合唱馬修老師第一件事都是先抱貝比諾坐在教桌上,可以看出馬修老師的心有多細,他對學生的愛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
馬修老師是一個充滿教育智慧的老師。剛走進輔育院,學生狀況不斷,他沒有采取極端的方式,而是利用了自己的智慧。一個學生把一個教師的眼弄傷了,他知道是誰時沒有采用關禁閉,而是讓他去義務為那個老師做護理,在護理的過程中孩子善良的本性顯現(xiàn)出來,既教育了孩子又使孩子回歸了天性,馬修老師的教育智慧在成立合唱團時顯現(xiàn)無遺,他根據(jù)孩子特點分配角色,當莫翰奇不參加時,他沒有逼他而是利用訓練時誘惑他,讓他自己心甘情愿的加入進來,在他的引導啟蒙下最終使他走上了音樂之路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音樂家,也就是影片的主人翁。
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涯,雖說在教育崗位上已工作24年了,在這24年中對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做到了一個教師應該做的,在教學中付出了愛心,但缺少教育智慧,今后努力自己努力學習,做一個既有愛心又有智慧的合格的老師。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2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沒有激動人心的情節(jié),沒有各種滑稽的特效,但卻讓我難以忘懷,尤其是劇中有魔力的馬修先生。
影片中有一個特別的壞小子莫翰奇,被其他老師稱為“天使的臉龐,魔鬼的心腸”。他外表酷酷的,因為好玩,在哈森校長巡校時,冷不丁把腳伸出來,害得校長摔倒,只聽見撲通一聲,腦門上多了一個“包”。馬修先生剛來時,他曾偷偷地潛入馬修先生的寢室,偷了馬修先生皮夾里的所有樂譜,和另外兩個男孩躲在男廁所里商議這些“破紙片”,因為看不懂這紙上的音符,誤認為這些是電報、機密信件……馬修先生沒有關他禁閉,沒有罰他勞動,只是盡心地理解和幫助。有魔力的馬修先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精心觀察,他竟然發(fā)現(xiàn)莫翰奇不是無可救藥的孩子,而是個音樂的天才種子!馬修先生一次又一次給莫翰奇創(chuàng)造機會:晚上陪他練習,鼓勵他做主唱……莫翰奇也很努力,晚上偷偷到教室看樂譜練唱……后來,他成功考進里昂音樂學院,最終稱為優(yōu)秀的大音樂家。
沒有馬修先生就沒有優(yōu)秀的莫翰奇。同樣,馬修先生也打開了所代課的班級中所有孩子的心靈之門。雖然以前孩子們個個調(diào)皮搗蛋,但自從馬修先生的到來,犯錯的孩子的不是懲罰,更多的是馬修先生的鼓勵。在課余時間,馬修先生創(chuàng)立了合唱團后,走廊上,操場上,地下教室里……處處都能聽到他們的歌聲,甚至在被校長罰勞動時,也會不時地哼起小曲。孩子們有了音樂的熏陶,犯錯的人越來越少,在行為上變得自覺多了,不再戲弄老師,這是音樂的魔力,更是馬修先生的魔力。
沒有老師的魔力,就沒有優(yōu)秀的學生??赡苡行┯袧摿Φ膶W生,一開始像種子,并不出色,但經(jīng)過“園丁”——老師的細心澆灌,定會發(fā)芽生長,變得引人注目。不過,我認為雖然老師優(yōu)秀很重要,但我們自己還是需要努力的。就像一匹千里馬,沒有伯樂就無法成功,同樣沒有自身的努力,也無法成功。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3
在那所“地獄”學校,一群憤世嫉俗的孩子脆弱的心被一點一點吞噬和摧毀。命運似乎對他們開了一個大玩笑。他們大多數(shù)是孤兒或來自單親家庭。在普通學校里,老師和學生都受到冷遇,被一個接一個地談論。他們不知道向誰傾訴他們的不滿。可恨的人必須有憐憫,他們的行為在別人眼里是非??珊薜模麄兛赡苤粫媚切O端的方法來發(fā)泄他們的不滿。
這時,一位好老師出現(xiàn)在他們的生活中,一位拯救了他們生命的導師,那個人就是馬修。他知道如何保護學生的自尊,他知道“錯誤懲罰”只會再次傷害那些孩子的心。盡管他的同事多次提醒他,孩子們是魔鬼,哈爾濱校長也多次向他證明“犯錯誤——懲罰”能讓孩子們聽話,馬修堅信每個孩子都是天使的臉和靈魂。他用他的愛、他的關心、他的寬容和他的信任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的心靈,打開他們被藤蔓深深禁錮的純凈心靈。
當離開時,紙飛機在空中飛翔,向馬修告別。一雙小手在窗前揮舞著,向馬修揮著無限的感激之情,還有歌詞,組成了他們對馬修即將離開的關心和關心。
“犯錯誤——懲罰”似乎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但它讓孩子們過著像死了一樣的監(jiān)獄生活,沒有感情、溫暖、幸福和幸福。整個學校充滿了冷漠和黑暗。馬修的到來使一切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他帶著一顆揮之不去的心離開了,但他拯救了孩子們原本破碎的生命和冷漠的心。這也是他作為導師和老師最大的收獲和滿足。
在你的生活中遇到一個好老師并不容易。
在電影的結(jié)尾,佩皮諾和馬修一起離開了,那天正好是星期六。有一次,佩皮諾每周六都會站在門口等他的父親,知道他的父親已經(jīng)死了,但他仍然堅持著。我認為佩皮諾一直在等待的不是他的父親,而是一個像父親一樣愛他的人。他等著,那個人是馬修。
整部電影緊密相連,微小的細節(jié)更加感人。這部電影充分展現(xiàn)了人性、人情、人生和人心。
那些憤世嫉俗的孩子也開始了他們獨特而精彩的生活。盡管馬修先生去世了,但記憶只屬于他和他的學生.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4
因為這部電影把故事情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放牛班"孩子們的無法無天但又被這種教育制度壓迫得可憐無助。孩子們是有愛玩的天性,但是教育制度不向著他們的趨勢發(fā)展,“春天”到了他們又得到了怎樣的希望呢?
故事主要講述了一位富有才華卻失敗的音樂家作為代課老師到去教書,其中親眼目睹了學校各項嚴厲的懲罰手段,管理制度。讓馬修產(chǎn)生了一種想改變學校管教制度的想法,他在樂譜上寫下了專門為孩子們譜寫的歌曲,試著用純凈的音樂喚回了管教們冰冷已久的心,讓他們的心重新?lián)Q回希望。
影片是把這位校長與馬修對比起來刻畫的,他們的教育理念有著天壤之別,馬修利用孩子的天性,他們的愛好,用另一種方式去感化他們,讓他們真正學到很多,從心靈上去了解。馬修老師對孩子們的愛在于對每個孩子,他都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用音樂重造他們的靈魂,所以能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同事的認可。最后校長一敗涂地,這也無不體現(xiàn)著馬修教育理念是值得歌頌的。馬修老師之所以能夠得到孩子們的認可,能夠成功,是因為他付出了真愛,也可以說是用音樂讓孩子們快樂起來的,他的這種用心教育凈化了這群放牛班學生的心靈,拯救了放牛班學生也擁有美好的春天。
孩子的心理雖在發(fā)展,但畢竟很不成熟,其承受力遠遠不及成人,長期的緊張和焦慮必然使其心理功能失調(diào)。喜怒哀樂都影響著其成長,雖說要培養(yǎng)其受挫能力,但大多應使其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中,以利于思考和發(fā)揮。學生倔強、逆反心理時常發(fā)生,教師若是把控不好,隨意無原則的處理,會有悖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人的一生追求的不僅僅是學習,還有很多很多,只是我們不能發(fā)現(xiàn)自己。
人活著的理由太多,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有所作為,因為我們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們應該擁有自己的信念,擁有春天般的陽光。教育制度在跟著時代發(fā)展,我們也要跟著前進,當人的教育被權利制約著那我們就可以試著從心理去改造他,或許會重見另一種光明。人的一生不僅僅只有學習書本,當有另外一種愛好時千萬別錯過,抓住它也許就會有另一種途徑去演繹更美好的人生。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5
漫天撒下愛心種,佇看他日結(jié)果時
其實在很久之前,我就有所耳聞這部影片,一部十分感人的,關于教育的影片。事實是在我看完后,它確實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同樣也是教育的《死亡詩社》。該怎么說,基丁老師和馬修老師是那么的相似,對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好,他們的成就也好,甚至說他們最后的結(jié)局也是驚人的相同。他們都成功贏得了孩子的喜歡,作為老師,他們無疑是成功的。
其實,兩部影片的學校環(huán)境也是特別的相似。一開始那個混亂的班級,和之后的打架事件,都足以證明班級的混亂。馬修用自己的愛心,以及不同于學校那種懲罰措施的方式,成功讓那些“頑劣”的學生從良。其實可以看出這些學生本不壞,打心底他們是善良的,不想搗蛋。但無奈學校的重壓,那惡劣的校長,恐怖的懲罰措施,無一例外讓他們不得不干一些反抗的事情,這是孩子的天性?!端劳鲈娚纭分懈怯屑议L的不理解和令人窒息的要求(或者在他們眼中是期望)。
這和我們當今社會上的一些學校(戒網(wǎng)所)很像。我記得我曾聽我爸媽說過,有一個學校天天就是刷試卷,每天學生沒有一絲一毫空余時間,除了做作業(yè),做習題,做試卷沒有任何休息,雖然他們最后高考的確特別厲害,但是我相信這不是他們想要的。當然我們國情和國外不一樣,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讓他們不反抗,我說些過激的話,我要是在這種學校,我寧可不學(當然考得進考不進另說),他們也可以沒有運氣去遇到像基丁老師或者說,馬修老師。同樣的,那些戒網(wǎng)所也是如此,出發(fā)點是好的,無論是父母或者這種場所的出現(xiàn),最初的想法是正確的??墒悄兀淮蠹揖W(wǎng)上議論的沸沸揚揚的楊教授,電療所。那描述甚至讓人望而生畏。
在我看完這部電影以后,我想我所能學到的,是今后為人父母時所必要的素質(zhì),理解孩子。那些看似無藥可救的孩子其實都有那么一把可以打開他們內(nèi)心之門的鑰匙,而關鍵在于作為教育者,是否愿意去探尋,在這黑暗的泥潭中尋找。我想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6
塵世間誰都想要有力量。希望有力量生存,有力量養(yǎng)家,有力量成就更多。
但是,力量,每個人顯然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追求。
劇中主角,忠厚老實甚至有點兒窩囊的教導主任,怎么看都是好欺負的對象,就連小孩子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但是,隨著劇情的推進,發(fā)現(xiàn)他簡直就是自帶春天的天使。他的春天,溫暖著茫然無望卻渴望愛和美的孩子們,點燃了因生活困頓而沒有自信的女子的信心,他甚至還一度把春天吹進了貪婪而食古不化的校長的心里。那場全校隨著音樂快樂舞動的場景簡直讓人以為從此大家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這幾次春風化雨的美好時刻的出現(xiàn),都是音樂帶來的。有些拘謹、人生也不太得意的教導主任仗劍走天涯的力量就是音樂。音樂使他自帶光芒。他沉浸在音樂和沉思中時,他教孩子唱歌時,完全成為另一個人。不再是凡塵里那個怕校長讓他丟了糊口的工作窩囊中年男,不再是擔心孩子的惡作劇而管不了的教導主任,也不是那個連“愛”字都沒能說出口的失戀人。詩情畫意都寫在了他的臉上,通身充滿了文藝范兒,有了力量,讓孩子們臣服于他的“魔力”里。
返回世俗的他卻是無力的,像是立刻被打回了原形,完全沒有了音樂里的頂天立地、雄心壯志和讓人見之忘俗,仍舊是那個為了三斗米而折腰的囁嚅人。但是,良知所給與他的高尚卻沒有隨著音樂的暫停而消失。被辭職后的教導主任在蒼涼的清晨,形單影只地走上了他來時的路,一個送行的影子也沒有出現(xiàn)。突然,學校高墻里一雙雙孩子的手拋下一張張祝福的紙片,-在他離開的路上綻放出希望的花兒。原來是真的,只要春天來過,花兒就一定會綻放,綻放后結(jié)出的種子還依然會植根在珍貴的人間。
天使美而不自知,無聲度化身邊人。
《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春天是音樂,是良知,是美,更是是善良和希望的啟蒙。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7
初中時看的電影,現(xiàn)在都記得很清楚(也許是因為當時看了不下十遍吧)校長和老師是非常死板的類型,為了維護表面上井然有序的秩序,以打罵罰的方式處理學生,放牛班的春天 觀后感。放牛班學生(問題少年)本身沒受過什么良好教育,天性又好動,因此兩代人的代溝逐漸變得越來越難以逾越。
馬修,在音樂界被冷落的音樂家,懷著低沉的心情來到他所謂池塘畔號的學校。他來之后,并不認同校長殘暴的教學方式,對孩子的行為也充滿諒解和耐心,自開音樂課來熏陶他們。(之前孩子們偷他皮包,設陷阱害他,罵他光頭)孩子們對馬修的態(tài)度從輕佻到尊重,當然其中不乏特別情況的學生:莫杭治、孟丹。莫杭治長得帥氣但性格怪異,常常逃學的行為以至于被公立學校開除,其父母離異,母親感覺像是文藝圈的人。孟丹性格粗野,對他人輕佻,被別人是為無藥可救的問題少年,除了馬修。
令我比較深刻的片段:
1.莫杭治不管是畫光頭佬還是被馬修發(fā)現(xiàn),都沒有被馬修處罰,而是被教育,與校長的方式反差過大,觀后感《放牛班的春天 觀后感》。
2.莫杭治在最后的演唱時,眼中充滿了對馬修的理解和尊敬(之前被馬修孤立、取消獨唱)。感動之中從惡魔化為天使。
3.佩皮諾每周六都會在校門口等他父母來,結(jié)果馬修被炒得那天正好是星期六,佩皮諾跟馬修走了。等待是值得的,被導演肯定了。
4.孟丹低劣行為,以及放火燒校的行為其實為保護自己免受他人的傷害。他走前對馬修的一笑,既有對馬修為人的感激和諷刺,折射教育的失敗。
5.校長曾經(jīng)是一個鼓吹手,因病態(tài)的社會而身心扭曲,為了升職不惜采取任何措施對待學生。
這部電影對我影響很大,最后學生在反鎖的.房間將紙飛機扔給樓下的馬修,太感人了
馬修:你在干什么?
佩皮諾:我正在等星期六,我的父親會來這里接我。
馬修:但是今天不是星期六。(佩皮諾的執(zhí)著等待是有道理的,馬修被解雇那天,正是一個星期六。馬修離開的時候,除了美好的回憶,還帶走了小佩皮諾)
夏伯特:犯規(guī),處罰
馬修:你看見罪惡無處不在。
夏伯特:這里?是的。
(夏伯特正拖著孟丹即將懲罰他)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8
這部電影是以回憶錄的方式播放的,進入影片開頭以為這是少管所,結(jié)果這是一個寄宿學校。故事開頭孩子們調(diào)皮,院長以暴制暴,配上陰森森的音樂,真是看得一驚一乍的。故事中其貌不揚的馬修老師,進入這所學校后,看到了孩子的“無可救藥”,看到了院長的“以暴制暴”的處理方式。馬修老師面對犯錯誤即將要面臨關禁閉的孩子的于心不忍,他跟孩子達成協(xié)議讓孩子照顧受傷的老師直到老師傷好,這個處理方式讓孩子有機會了解受傷的老師其實為人很好,讓孩子心中慚愧,從中受到教育。
馬修老師,為孩子們做了很多事,把包容,理解,關愛,賞識發(fā)揮到了極致!教育方法也非常到位。
第一堂課,他讓孩子們寫自己的理想,理想可以激發(fā)人的斗志,指引人的方向,點亮人的心靈,馬修老師有方法有愛心,耐心引導孩子。
馬修老師為孩子們做的第二件事是組建合唱團,音樂可以洗滌人的心靈!凈化人的心靈!合唱團組建之后,課后空閑時間都用來練唱了,第一,孩子們沒有時間再惡作劇,第二,孩子們喜歡上了音樂,經(jīng)過音樂的凈化,學校逐漸步入和諧的畫面。
通過組建合唱團,他挖掘出了音樂天才莫翰奇,在合唱團里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天賦,并成功地把孩子介紹到了里昂音樂學院……馬修老師不僅包容孩子的過錯,還惜才愛才,一心為孩子謀出路,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亮點!
就連學校里最偏激的一員:孟丹,院長懷疑孟丹偷了學校的錢,對孩子進行打罵……最終開除了這個孩子,當馬修老師知道錢不是孩子偷的之后,他去跟院長求了情,院長沒有第一時間處理,最后這個孩子放火燒了學校……馬修老師也因為擅離職守的罪名被院長開除了,臨走時孩子們用紙飛機為馬修老師送行,馬修老師看著紙飛機上的留言,臉上是滿滿的感動,他用他的慈愛和包容征服了這群孩子,用音樂凈化了孩子們的心,臨走時帶走了可憐又可愛的孤兒……
故事結(jié)束了,除了看到作為一名老師該有的美德之外,我還學到了信任和堅持的力量,馬修老師始終相信孩子,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最終為孩子們的人生帶來了“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9
我是一位新教師,參加工作只有半年的時間,但這半年讓我感受到了幸福和快樂。孩子們的天真可愛,純潔無邪讓我真正愛上了教師這個職業(yè)。農(nóng)村大多是留守兒童,還有很多孩子是單親家庭,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多困難??吹竭@樣的他們,我覺得很心疼,也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溫暖和愛。我自知不是一位特別優(yōu)秀的教師,非師范專業(yè)畢業(yè),很多教育理論知識掌握得還不夠扎實,教學方法也還不夠完善。但對孩子們有著一顆關懷的心,所以愿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一位合格的教師,真正帶給他們好的影響,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在我看來,一位老師是怎樣的人,以什么態(tài)度對待工作,以什么態(tài)度對待學生,以什么態(tài)度對待生活,這些態(tài)度必然影響學生對待生活和學習的態(tài)度。所以做為一名教師,想要更好的教育學生就必須先做好自己。因此不管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我都嚴格的要求自己,努力做好學生的榜樣,和學生共同進步。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楊一鳴博士曾說過:“當教師在教育生活中向?qū)W生呈現(xiàn)一個真實的自我、完整的生命,并且他的生活經(jīng)歷的主要方面都得到尊重時,他就能很自然地把學生、教學活動和他自己連接在一起。這種具有自我統(tǒng)整能力的教師,就是良師。”而我也在不斷努力嘗試像對待一朵朵花一樣去對待每一個孩子,我希望他們的生命不會因為遇到我而變得暗淡無光,能繼續(xù)燦爛生長。我努力準備好每一堂課,思考每堂課究竟能給學生帶來什么;我希望學生在我的課堂上學到的不只是考試的知識,而是一生都受用的能力和渴求知識、珍愛生命的態(tài)度,所以,我會以“約會”的心態(tài)去對待每一堂課、每一個生命;我努力學習、提升,希望自己的學識、智力、能力能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的成長不斷進步,以適應當今教育的需求和學生生命成長的需求,讓自己始終處于生長中,不辜負生命……這一切不為別的,只希望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良師。
我深知,自己離一個真正的良師還差得很遠很遠,在走向良師的路上還將會遇到各種困難,但不管如何我不會放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成為學生真正的良師益友!小曹老師,加油!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0
一位評論家曾這樣評論這部電影:“不同于一般的運用悲情拼命煸情的悲情電影,或極盡夸張搞怪的爆笑喜劇?!薄斗排0嗟拇禾臁肥且徊孔屓艘驗橄矏偠鴾I流滿面的電影。全片沒有喧囂,從始至終只有一種寧靜而悠遠的感覺,任你在靜靜的迷影流淌中感到心潮的澎湃。這是一群自我放棄,他人放逐的孩子,他們在外間聲名狼藉、在學校調(diào)皮搗蛋,他們生活在“池塘之底”。但這也是一群幸運的孩子,因為他們遇到了克萊芒馬修,一位純真心靈的保護者。從一開始孩子們惡意的搗亂、心靈的抗拒到那一只只紙飛機從天而降,一個個孩子揮手道別,我想馬修老師得到了一種真正的認同。當你向孩子們伸出那溫暖而誠摯的手,得到的也將是一只只充滿暖意的小手的回握。
究竟老師與學生應該怎樣相處呢?我想權威是必要的,但是相互的理解和尊重更為重要,老師和學生本來就應該是朋友,他們不僅是單向?qū)W習,而是相互學習,老師也會為學生犯的錯誤說話,我想現(xiàn)在的老師不都應該如此嗎?只要能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勢,同時也有自己的短處,如果只見所短,而忘乎其長,那么就算他是天才也會喪失信心,自暴自棄;相反,我們?nèi)裟軗P長避短,強化其長處,即使殘疾人也能充滿信心,享受成長的快樂。因此,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那些孤獨和自卑學生的優(yōu)點,發(fā)揮他們的積極因素,就像在大海沙粒中找金子一樣,在他們暗淡的心靈中找到閃光點,并使之發(fā)揚光大。幫助孩子們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挖掘他們的潛能,及時進行鼓勵,這樣每位老師與學生都會真正成為朋友。”
不可否認的是,溫情確實是個好東西,全片沒有特別激動人心的場面,也沒有特別叫人難以接受的痛苦悲情,從頭至尾都可以讓人保持微笑,尤其看著那引起頑皮的孩子可愛純真的一面,心底難免會煥發(fā)出“本真”的天性,留下許多讓人思考的東西,如同一杯茶,需要慢慢去品。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0篇(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200字)相關文章:
★ 觀放牛班的春天心得體會(合集4篇) 觀看放牛班的春天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