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馮志遠》觀后感4篇 觀看馮志遠有感,歡迎參閱。
《馮志遠》觀后感1
《馮志遠》觀后感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電影《馮志遠》。觀看了這部電影后,我受益匪淺。
這部影片講的是1958年,從東北師范大學畢業(yè)的馮志遠,辭別了新婚的妻子,丟下了一歲多的.孩子,離開了上海優(yōu)越的工作環(huán)境,來到寧夏鳴沙中學任教,四十年來,培養(yǎng)出一萬多名優(yōu)秀學生,而自己卻雙目失明的感人事跡。透過銀幕上馮志遠點點滴滴的育人事跡,一個愛崗區(qū)敬業(yè)、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教師形象展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令我激動,催我沉思……
他的行為十分讓我感動。馮志遠老師為了教貧困山區(qū)的學生,離開了上海優(yōu)越的工作環(huán)境,離開了他的親人,一去就是四十年,觀后感《觀《馮志遠》有感作文》。這四十年內(nèi),他不計個人得失,總是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孩子們,關(guān)心著孩子們,讓他們在缺乏物質(zhì)條件的山區(qū)下健康地成長,盡可能地接受教育。為此,他的眼睛因時常勞累不能休息而雙目失明。他為山區(qū)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可見他是一位如此負責任的教師?。?/p>
我們與馮志遠相比,真是天壤之別。他對待工作是多么認真、仔細。而我們對待學習,卻是馬馬虎虎,連馮志遠老師的百分之一都不夠。我們要向馮志遠學習,學習他深入鉆研教學內(nèi)容,研究教學對象,以自己深入的研究帶動深入的思考,把教書育人提升到科研的高度。片中馮志遠老師精心設(shè)計的《海燕》一課,讓那些沙漠里的孩子們第一次體會到了大海,那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深深地震撼著孩子們的心,使他們的精神受到了洗禮,這個場面不就是教書育人的寫照嗎?
馮志遠未放棄追逐他的夢,雖然他已經(jīng)退休,課室里的每一塊粉筆,每張桌子都留下歲月的痕跡。我終于體會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彼麨槿嗣穹?wù)的精神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馮志遠》觀后感2
看過了電影《馮志遠》我才深深的了解了什么叫做辛勤的園丁,才懂得了什么叫做蠟炬成灰淚始干。作為一名教師的我,被深深的震撼了!
作為教育教學工作者,馮志遠為了教育事業(yè),為了學生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四十年如一日,默默的為學生耕耘著。
1958年,馮志遠響應(yīng)國家號召,自愿去到我國西部偏遠貧困山區(qū)支教,新婚一年,選取離別,難道就沒有眷戀?不!在他的心中,有對上海的牽掛,有對幸福的依戀,更有對妻子的不舍,但更多的則是愛祖國,甚至愛祖國勝于愛自己呀!要知道響應(yīng)祖國的號召就是馮志遠的畢生理想啊!
一個來自大城市的年輕人,從此以后就把他的滿腔熱情和畢生精力都奉獻在這荒涼的沙漠中……艱苦的工作條件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但是馮志遠卻在那里整整工作了42個年頭!把他人生最完美的年華都奉獻給了寧夏的教育事業(yè)!
尤其令人感嘆的是馮志遠由于長期在惡劣的條件下工作,眼睛嚴重受損,最后雙目失明。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馮老師仍然讓學生攙扶著,堅持給學生上課!他愛生如子,那暖暖的師生情,燙慰我們每個人的心。
在他的心目中,寧夏的學生就是最重要的!
年界70的馮志遠由于身體原因不得不離開講臺,離開他工作了大半輩子的寧夏時。大街上滿是送行的人群,主題曲《遺愛》在耳邊一向清晰,歌聲中,我是越發(fā)渺小。
深受感動的我淚水一次一次的奪眶而出,我控制不住自己!
《馮志遠》觀后感3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边@是我看了《馮志遠》這部電影后最大的感慨!是啊,電影中的馮志遠正是這種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真實寫照,向我們道出了生命的真諦——奉獻!
這部電影主要寫馮老師放棄了繁華的上海,到東北一個落后的山村教書,在自己患病后還依然留在那兒,把知識傳播給學生。最后,年屆72的他身體越來越差,使他不得不離開講臺。臨走時,他說:“做為丈夫,我愧對妻子;做為父親,我愧對兒子;做為老師,我愧對學生?!?/p>
當我聽到這句話時,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這么說呢?馮老師是多么盡職?。榱四芘囵B(yǎng)出一批又一批的好學生,他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惡劣的環(huán)境,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為什么會愧對學生呢?我想:是因為馮老師覺得他還沒能把知識毫無保留地教給學生吧!
在這,想起身邊的一些事情,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了我們的老師。老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老師是園丁,辛勤耕耘,培育花朵。是的,老師為我們付出多少血汗,教我們知識??墒?,現(xiàn)在有些學生全不顧老師的辛勞,不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有時候在上課說話,做小動作,甚至敲桌子,這是多么不好的行為呀!我想:老師這么辛勞地教育我們,無私地給了我們知識。我們一定要尊重我們敬愛的老師?。?/p>
做為學生的我們,也應(yīng)該以實際行動為回報?。⊥瑢W們,當你上課走神時,請你收回心思專心讀書吧;同學們,當你看見地上有一片廢紙時,請你把它撿起來吧;當你看見一位盲童無助地站在十字路口時,請你把他扶過馬路吧……
讓我們永遠記?。悍瞰I就是生命的真諦!
《馮志遠》觀后感4
“同學們,我就要離開你們了,我講了一輩子課,今天卻不知所措。我愧對我的愛人,愧對我的孩子,更愧對你們,因為我再沒有能力把我的知識傳授給你們……”
前幾天,我看了電影《馮志遠》。1958年,從東北師范大學畢業(yè)分配到上海工作僅僅5年的馮志遠,辭別新婚妻子來到寧夏支援教育事業(yè)。他幾十年如一日,把青春年華獻給了教育事業(yè)。馮志遠支教整整42載,他顧不上視力的惡化,起早貪黑為孩子們備課,批改作業(yè),直到失明,依然憑著記憶為孩子們講課。他共教過1萬多名學生。退休后的近十年時間里,失明的他每天義務(wù)為孩子們輔導(dǎo)功課,直到身患腦血栓,不得不離開大西北,離開割舍不下的孩子們……這是以自己的行動表現(xiàn)出真誠的情感、真摯的愛。這是他對孩子的愛,對教育事業(yè)的愛,對人民的愛,對社會的愛,對祖國的愛。馮志遠是一個平凡的教師,但他卻做著不平凡的事。他的事跡使我更感覺到,教師崗位是一種辛勞,一種付出,也是一種收獲、一種享受。
教師是一個崗位、一種職業(yè),但更是一種責任。馮志遠從教47年卻從未評過職稱,他不計個人得失,一心只為教育。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靠的是什么?是一種清醒的責任意識。馮志遠的事跡,感染人,鞭策人,激勵人。作為馮志遠那樣的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是我考慮問題的特定視角和對自己的基本定位。雖然,我不是老師,但駕校也算是一片教育沃土,所以,我也會在自己平凡的教育崗位上,像馮志遠老師那樣愛崗敬業(yè)、不斷前進,恪盡職守、無私奉獻,將自己真誠的感情奉獻給我的學員,力爭為自己招來的每一位學員做好全方位的跟蹤服務(wù)工作,拉近與學員的距離,實現(xiàn)與學員情感上的交流,真誠地做好學員的良師益友。
《馮志遠》觀后感4篇 觀看馮志遠有感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