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一條狗的使命》觀后感7篇(一條狗的使命看后感悟),供大家閱讀。

《一條狗的使命》觀后感1
現(xiàn)在都在關(guān)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今兒咱們來聊聊“四生四世萬里尋主”的故事。
一個比較玩笑的開頭,并不能掩蓋這部電影的讓人哭的稀里嘩啦的。其實“把人看哭”對一部商業(yè)電影來說是有負面影響的。畢竟一部娛樂作品,大家歡天喜地的去電影院,最后整的聲淚俱下、七葷八素實際上是不可取的。
但好的地方在于,這部《一條狗的使命》并不是虐心電影,電影結(jié)尾是一個happyending,各位觀眾大可放心。本片雖然有苦情與煽情之處,但最令人動容的地方,還是一個極度暖心與溫馨的結(jié)尾。
《一條狗的使命》不能算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寵物電影,電影根據(jù)W布魯斯卡梅倫同名小說改編,一條狗的幾次輪回視角,帶有奇幻色彩,以及那么些許的擬人手法,呈現(xiàn)給觀眾一道特殊的萌寵大餐。
電影的整體用意比較淺顯,比起傳統(tǒng)寵物電影如《忠犬八公的故事》《導(dǎo)盲犬小Q》,本片并沒有實事求是的按照相遇――馴化――相處――相別這樣循序漸進的情感爆模式去發(fā)展,而是從“相遇”開始,就直接進入到了“相處”模式,狗狗與人類的情感來得有些迅猛,直接進入到“我和我的小伙伴”的互動情感描寫之中。
這樣的跳躍式進擊,顯然不符合常規(guī)寵物飼養(yǎng)模式的標(biāo)準,說白了就是“超現(xiàn)實”。為此本片除了正片劇情中的轉(zhuǎn)世設(shè)定之外,還時不時的加入了狗狗視角,以及狗狗內(nèi)心的獨白。由于沒有看過原著,不知原著小說中是否也是如此。但本片之所以進行這樣擬人化的設(shè)定,為的就是讓觀眾在欣賞本片的時候,從傳統(tǒng)寵物類型作品的桎梏總跳脫出來,電影更偏向于《叢林赤子心》、《子貓物語》這樣的動物電影,以動物擬人化的情感作為核心,才是本片所要表達的主題。
就像本片中的轉(zhuǎn)世設(shè)定,有著那么點宿命論的味道。對比其他寵物類電影中,人寵互動作為重心,而本片通過轉(zhuǎn)世記憶的噱頭,突出的寵物的主動情感。以狗狗的視角來強調(diào)動物對人類的不離不棄和善解人意。盡管這樣的主題有些虛無縹緲,但還是如上所述的那句話。讓觀眾跳脫傳統(tǒng)寵物電影人類對寵物的情感,以這樣的情感設(shè)定方式進行逆向轉(zhuǎn)化,著重寫寵物對人類的情感,將其演變成為一部寵物童話故事。
而且四生四世過程中,四種狗狗,有大型犬也有小型狗,在鏟屎官的眼里,用句俗話來形容,總有一款適合你。
本片的導(dǎo)演拉斯霍爾斯道姆就是《忠犬八公的故事》的導(dǎo)演,當(dāng)然他還拍過不少著名的電影包括《不一樣的天空》、《總有驕陽》、《濃情巧克力》等等。聯(lián)系這些電影,不難發(fā)現(xiàn),導(dǎo)演之前的作品幾乎清一色的是情感向,這是一位非常善于刻畫情感的導(dǎo)演。本片的在狗狗的輪回過程中,首尾兩段為電影主線故事,交相輝映。第一段內(nèi)容用了大量篇幅去鋪墊小主人與貝利之間的故事,
中間兩段情緣篇幅相對較短,但這里用到了大量煽情段落,來填補劇情上的空白。
也就是說,在平鋪直敘的故事中,從電影40分鐘之后,就進入到了苦情的階段。狗狗與主人的相聚與離開,意外事件,生老病死,狗狗對人類的情感,有的是是主人唯一的伙伴、有的幫助主人牽紅線,這兩段故事目的就是為了強化電影的主題――寵物對人類的情感。加上大量煽情段落,淚點較低的朋友,這個時候已經(jīng)忍不住了。這樣的處理方式,有些常規(guī),依靠煽情來強化情感,但細想一下也是無可厚非。
因為寵物與人類,那種相伴已久最為純潔的情感,恰恰格外動人,永遠不會變。
當(dāng)然,讓本片升華之處在于最后一段,一段隔世重聚的溫馨結(jié)尾,我覺得沒幾位能忍得住的眼淚。不是悲情,而是太美好了。前期大量的情感鋪墊,中期隔代兩世的情緣,最終以這樣的方式相遇,怎能不讓人淚流滿面。
我不是一個很迷信的人,但我更愿意相信宿命和因果,你對他不離不棄,最終他終究會回報你。這部電影,以狗狗的視角來表達這個核心,動物單純的情感,對比人類駁雜的世界,最終達成的因果訴求,所以才會令結(jié)局顯得如此動人。
這部電影,描述了陪伴,但不是強化失去,而是回歸。
善待自己的寵物吧,因為每個寵物,都是你命中注定的精靈。
《一條狗的使命》觀后感2
“若我能將幸福帶給你,我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薄兑粭l狗的使命》
《一條狗的使命》是由美國安培林娛樂公司出品,由萊塞·霍爾斯道姆執(zhí)導(dǎo),喬什·加德、布麗特·羅伯森、丹尼斯·奎德、佩吉·利普頓聯(lián)合主演的一部溫情電影。該片根據(jù)W·布魯斯·卡梅倫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條狗貝利經(jīng)歷多次重生,在一次次生命的輪回中尋找不同的使命,最后又回到了最初的主人身邊的故事。
當(dāng)初只是無聊空閑時帶著打發(fā)時間的心態(tài)去看的這部電影,沒想到卻深深感動了我。整部影片包含了滿滿的愛意,里面的確包含了鮮明的愛情元素,但主旨卻不是要表達人與人之間的愛情,而是人與狗之間的“友情”。曾經(jīng)有一部《忠犬八公》感動了很多人,同樣是講述人類與狗之間的感情,但《一條狗的使命》與它不同的是,這部影片不是從人類的視角來描述這種特殊的感情,而是以狗狗的視角來講述人類與狗狗之間的故事,表達狗對人的感情,從而傳達感動。影片從頭至尾都是一只狗在思索和追逐著“狗的使命”,以狗的口吻講述“自己所經(jīng)歷的故事”,以狗的視角看待遇見的人與事,以狗的情感定位去衡量人的冷暖。而且導(dǎo)演并沒有局限于狗的一生,而是加入奇幻色彩,利用狗的輪回轉(zhuǎn)世,講述了擁有一個靈魂的狗所遇見的不同人的故事。
片中的主角是那只叫“貝利”的狗,它在經(jīng)歷幾次重生之后所實現(xiàn)的最大的目的,就是找到自己最初的那個主人——伊森。某天善良的小男孩伊森發(fā)現(xiàn)了被關(guān)在車內(nèi)枯渴的狗,他救出了它并帶回了家,并給它取名為貝利,貝利與小主人玩耍、歡樂,每一天都幸福四溢,伊森一家都非常愛它??墒沁@些幸福在某一天被一個壞心眼的人破壞了。那個人因為嫉妒放火燒毀了他們溫暖的家,燒毀了他們平靜的生活,燒毀了伊森的未來。這場意外讓伊森開始日漸消沉,他開始悲觀消沉,認為世界是多么不公平,多么不幸,他沒了夢想,沒了奔跑的力量,他能拿什么去支持他愛的人,他甚至覺得別人的愛都是對他的同情。于是他拒絕漢娜的愛,拒絕貝利的愛,選擇了離開。貝利永遠都想不明白為什么它那么努力的奔跑、陪他玩耍,他都堅持離開。最后,貝利也已值年暮,在伊森溫柔的目光下結(jié)束了這一世。它的靈魂離開了這副軀體,又鉆進了另一副軀囊。在經(jīng)歷過幾次轉(zhuǎn)世之后,貝利以另一只狗的身份回到了伊森身邊。當(dāng)“貝利”竭力穿過樹林、麥田找回最初的主人伊森的時候,我想它也終于明白了一條狗的使命是什么了。
《一條狗的使命》觀后感3
汪星人是我最喜歡的動物,在我很小的時候老爸便把一條萌萌噠汪星人當(dāng)成生日禮物送給我,我給它取名獅獅,我想那是我收到過的最棒的生日禮物。在陪伴我20年之久的獅獅離開我之際,傷心得不能自已,從此再也不敢養(yǎng)狗了,汪星人總是能很輕易地感動到我,一部《一條狗的使命》再次讓我感觸良多。
以前看過《忠犬八公》、《人狗奇緣》等電影,總能很吸引我,每次都感動地哭得稀里嘩啦,在網(wǎng)上無意間看到這部《一條狗的使命》的時候,光是名字就已經(jīng)讓我按捺不住了,看完預(yù)告片就想馬上到電影院看看,盼到電影上映便迫不及待地和嫂嫂買了票去看,電影講述了主角汪星人貝利在一次次生命的輪回中尋找不同的使命,最終回到最初的主人伊森身邊的故事,這部劇不同于之前那些汪星人電影,給人很新穎的感覺,很輕松也很容易讓人去接受它。在淚點之余飽含輕松愉快,萌點和笑點不僅體現(xiàn)在狗狗憨態(tài)可掬的形態(tài)中,還有通過汪星人的視角看人類的生活發(fā)出的種種感慨,特別是狗狗的內(nèi)心獨白十分有趣,電影剛開始它便獨白自問生命的意義是什么?結(jié)尾也闡明了汪星人的生活觀:“活在當(dāng)下,開心就好”。
貝利經(jīng)歷了好幾種人生,貝利很會活在當(dāng)下,不管命運給它安排的是怎么樣的人生,它都會認真對待。貝利第一世的主人叫伊森,貝利一直都是伊森的守護神,從伊森很小的時候一直陪伴守護著他,直到它慢慢死去,在我還沉浸于悲傷之時電影馬上又用重生的轉(zhuǎn)折,一句滑稽的“我又回來了”馬上又把人從傷心里帶了出來。貝利有一世是警犬,最讓我感動的是作為警犬的貝利,不畏艱險地幫助主人,最后英勇犧牲,那時候的貝利讓人心疼也讓人心生敬畏,最后一世貝利的主人是貧窮的青年男女,縱使他們給貝利提供的條件不好,貝利也很安于那個小院子,可命運總會給出這么多的考驗,男主人討厭貝利甚至把它扔掉,幾經(jīng)輾轉(zhuǎn)貝利找到了第一個主人伊森,但伊森已經(jīng)變成一個白發(fā)老頭,貝利堅持不懈地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伊森終于知道眼前的是自己的貝利,哭得稀里嘩啦的。我此時除了感動還是感動,這部電影帶給我的不僅是感動還有深思——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也許我們也該問問自己。
《一條狗的使命》觀后感4
這是一部很有愛的電影。
一開始,我并沒有怎么想看,后來我聽到很多人談?wù)撨@部電影,說很感動,但是后來我忘了有這部電影的事。大概一個月以后,我的爸爸問我想不想看《一條狗的使命》,我說想看,爸爸就陪我一起看了這部感人的電影。
影片剛開始,講了一條流浪狗出生以后,被流浪狗收留中心撿去了,后來不經(jīng)意地逃了出來,遇到了伊桑。伊桑把他收留了下來,并取名“貝利”。漸漸的,伊桑長大了。他成了飛盤好手,得到了無數(shù)個冠軍。一位嫉妒伊桑的飛盤手在一個晚上把伊桑家放火,被貝利看到了,貝利趕緊跑上樓,將伊桑救了出來。十年以后,貝利死了。
輪回轉(zhuǎn)世,貝利第二次出生,竟然變成了母的。她成了一只優(yōu)秀的警犬。在一次捕捉行動中被槍殺。
輪回,貝利第三次出生。仍然是只母的。她是只寵物狗。陪著主人一生,幫著主人找到了主人的幸福。十年了,貝利死了。
第四次出生貝利是被賣狗的賣給了別人。那個主人對她很好,可是主人的丈夫不同意,把貝利丟了出去。后來貝利不經(jīng)意地找到了他的第一次的主人伊桑,伊桑不知道他就是貝利。后來,貝利找出了他原來最喜歡的飛盤,做出了只有貝利才會的動作,伊桑才知道他就是貝利······后來貝利總結(jié)出了一條狗的使命,第一要開心,然后盡可能的幫助主人,保護主人,這就是作為一條狗的使命。
或許我講的不是很感人,但是實際這篇電影是非常能感動人心的,是非常有愛的,我非常非常推薦你看看。
《一條狗的使命》觀后感5
《忠犬八公的故事》這部電影很有名,它在打分網(wǎng)站上擁有9.2的高分,在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電影排名中,位居第13位。其實,霍爾斯道姆最著名的作品,不止《忠犬八公的故事》一部,他曾憑借電影《狗臉的歲月》和《蘋果酒屋的法則》獲得奧斯卡最佳導(dǎo)演和最佳影片提名。擁有這樣的背景,使得他的20xx年新作《一條狗的使命》頗為引人關(guān)注。
一同看這部電影的朋友,收養(yǎng)了一條一只腿殘疾的吉娃娃,她蒙混過關(guān)躲過了檢票員的眼睛,帶那只玲瓏的吉娃娃進了影院,整個觀影過程中,這只吉娃娃一會兒盯著銀幕,一會兒盯著影廳里不斷被銀幕光芒閃爍著的觀眾背影。整個觀影過程里,愣是一聲沒吭。這么乖的狗還是第一次見到,讓從不愿意養(yǎng)狗的我立刻就喜歡上了它。而它的主人看完電影之后,鼻子都哭紅了。
愛狗人士看與狗相關(guān)的電影,肯定是不客觀的,受強烈的感情因素驅(qū)使,愛狗人士比一般觀眾更容易被情緒帶動,走進故事里,被一切的細節(jié)觸動。但即便不愛狗,也很難不被《一條狗的使命》打動,因為它不僅僅是一部動物電影,更是講述變與不變、愛與忠誠、祝福與守候的電影,這些關(guān)鍵詞,都是人類普世價值觀中最為樸素的組成部分,一條狗在電影故事中,所起到的只是激發(fā)作用,它幫助人們麻木的心靈迅速地蘇醒,去感受,去感動,然后產(chǎn)生愛的沖動。
《一條狗的使命》使用了重生元素,一條名字叫貝利的狗,在人世間死亡了四次又復(fù)活了四次,狗的名字在變,狗的品種也在變,唯一沒變的是他那顆忠誠的靈魂。影片最為感動人的一幕發(fā)生在結(jié)尾時刻,當(dāng)小主人已成白發(fā)蒼蒼的老人,貝利想方設(shè)法讓主人意識到了它就是幾十年的那個貝利,用理性的思維看,這不真實,但并不影響這種設(shè)定的震撼性。人們往往愿意在虛構(gòu)中,去尋找在現(xiàn)實里得不到的東西,這不叫自我欺騙,而是為每一顆苦難的靈魂尋找避難所。
如果注意觀察的話,會發(fā)現(xiàn)故事里貝利歷經(jīng)的四個主人,他們的生活境遇都很糟糕,要么摔折腳骨失去上大學(xué)的機會與女友分手,要么是一個經(jīng)常失眠的孤獨的警察,要么是一個身材肥胖失去生活自信的家庭主婦,還有那個被男朋友逼迫著拋棄貝利的女人……最后的貝利前半生很慘,被拴在院子里數(shù)年,但如果它那些同樣命運充充滿各種悲劇的主人一樣,最終都能夠迎來救贖的機會。被拋棄的貝利,換另一個視角看,也獲得了狗狗最為在意的自由,也正是因為有這自由的存在,它才可以重新撮合第一任主人與他的女友在老年時重溫舊夢。
我猜霍爾斯道姆有意地使用了故事的陰郁底色,只有如此才能夠充分映襯出一條狗的'使命價值,在故事里狗狗扮演的是拯救者的角色,貝利幾乎以“一狗之力”,為整個悲劇故事注滿了溫度。觀眾在觀看影片的時候,心靈與眼睛會牢牢地被貝利吸引,沒有心思去關(guān)注人類角色的命運,但看完影片后靜下心來思考,會覺得這部影片有著鮮明的寓言色彩--在人類墜入越來越深、越來越孤獨的情感深淵的時候,像一只狗狗那樣的單純、熱情、盲目,或才是幫助人們重新找回對生活與命運的熱愛的唯一方式。
拍電影時最難拍的是孩子,比孩子還難拍的是動物,但電影人多年來對動物電影的熱愛始終不減,拍攝出了一部又一部好看又感人的作品,如果電影按類型來打分的話,動物電影在整體打分方面,相較于其他類型電影一定會有很高的優(yōu)勢?;魻査沟滥吩凇兑粭l狗的使命》中,再次展現(xiàn)了他對動物演員出色的調(diào)教功力,四條狗的外形區(qū)別很大,但在性格方面卻是貫穿始終的,尤其是在對貝利的靈魂塑造上,觀眾完全意識不到狗狗的外形變化,那是因為大家已經(jīng)深深被貝利的靈魂所吸引,電影也因此具備了靈性與靈魂。
動物電影會一直拍下去,這類故事無論怎么變化,其實關(guān)于動物的定位以及創(chuàng)作者對于動物的表達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最重要地是,電影人如何發(fā)現(xiàn)人在不同時代的變化,并敏感地將之尋找出來,用動物當(dāng)作一面鏡子,來映照人類的不安與恐懼。我們喜歡一部電影,往往不是被片中的故事打動,而是因為電影里的動物,恰好填補了我們內(nèi)心因為受傷而長久空洞的那一部分。
《一條狗的使命》觀后感6
“若我能將幸福帶給你,我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苯?jīng)歷了四次輪回的狗,拯救了3個主人,他們的靈魂或孤獨或受傷,但他們受到了救贖,來自一個美麗靈魂的救贖。
它叫貝利,它第一個也是最后一個的主人叫伊森。某天善良的小男孩伊森發(fā)現(xiàn)了被關(guān)在車內(nèi)枯渴的狗,他救出了它并帶回了家。它病好了,被取名為貝利,與小主人玩耍、歡樂,每一天都幸福四溢,伊森一家都非常愛它。它為伊森找到了漢娜,它喜歡看伊森為橄欖球奔跑,喜歡看伊森舔漢娜,喜歡在夕陽下追著他們奔跑......可是,壞心眼的人卻放火燒毀了他們溫暖的家,燒毀了他們平靜的生活,燒毀了伊森的未來。貝利一直在努力,保護它的家,保護伊森,它吠醒了沉睡的伊森,救了一家的性命,制裁了壞心眼的犯人,卻還是抵不住不幸---巨大的屋梁砸斷了伊森的腳,他再也不能為橄欖球而奔跑,不能去自己想上的學(xué)校,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開始悲觀消沉,認為世界是多么不公平,多么不幸,他沒了夢想,沒了奔跑的力量,他能拿什么去支持他愛的人,他甚至覺得別人的愛都是對他的同情。于是他拒絕漢娜的愛,拒絕貝利的愛,選擇了離開。幸福的日子一夜間就支離破碎,貝利永遠都不明白他最可愛的主人為什么要離開,為什么它那么努力的奔跑、陪他玩耍,他都堅持要離開。伊森走了,貝利失去了活力,已值年暮,它沒有精力奔跑,沒有精力散步,甚至不想去瞧那條它曾經(jīng)感興趣的馬狗,但它卻每天都在想念伊森。朝思暮想,心心念念的主人終于出現(xiàn)在它身邊,在冰冷的手術(shù)臺上,一雙溫暖、令人懷念的手撫摸著它,它終于再一次沐浴在主人溫柔的目光下,可為什么目光里充滿悲傷。它的靈魂離開了這副軀體,又鉆進了另一副軀囊。這一世,它度過了如人般青春活力的青年時代。
這一世,它是一名警犬。它的主人是一名警察,他孤獨、嚴厲,他會表揚它,但不會讓它上自己的床。它總是看著主人辛勞地工作,總是看著主人一人默默的吃飯,總是看著主人對著照片冥想,望著照片中的女人流淚。這一世,它明白了“孤獨將會是人生中最大的困難。”因為它無時無刻也在想念著伊森。一次出警中,它救了掉下水壩的女孩,又為被犯人埋伏的主人擋了子彈。當(dāng)主人回過頭時,它還在死死地咬著犯人,一直在流血,它也毫無知覺,它覺得它表現(xiàn)的很好,主人的眼神也是這么告訴它的。主人抱著血泊中的它,抑制不住的淚水頻頻落下。他們是伙伴,是戰(zhàn)友,更是帶給彼此慰藉的朋友。早已在某天深夜,他的心就對它敞開,兩個擁有各自思念之人的靈魂相互依偎,他被它救贖著,直至它生命最后一刻。這一世,它度過了如人般兢兢工作,奉獻社會的壯年時代。
嗷,貝利,它又轉(zhuǎn)生了,這一次它是個招人喜愛的大耳朵短腿的柯基。它被一個善良、可愛,卻內(nèi)向、缺愛的黑人女孩領(lǐng)養(yǎng)了。她們在一起生活的多么快樂,彼此是多么地了解,她在想什么,它都能知道。天地間仿佛只剩下她們倆,不需要任何人的介入?!芭_?”“披薩。”“冰激凌?”“冰激凌?!彼谒媲坝肋h都那么活潑開朗,可卻在人前冷漠膽怯。有一次她哭了,一向了解她的它竟十分茫然,她說:“我們之間不需要任何人插入,對嗎?我們彼此都那么相愛,對嗎?不被愛又怎樣,你為什么不是我的男朋友呢?”它聽著,懵懵懂懂。但邂逅與幸??偸窃谀敲床唤?jīng)意間悄然來到,她遇到了她的真愛,它也遇到了它的憧憬。他們組成了新的家庭,幸福美滿,和諧相愛。有一天,它憧憬的身影隨著女孩一家出了遠門就再也沒回來。它也漸漸老去,在女孩的細語中安詳離開。它拯救了她,給她孤獨的靈魂帶去陪伴與慰藉,為她與她的他牽了紅線,這一世它明白了“愛是最溫暖的東西?!边@一世,它度過了如人般安詳無憂的暮年時代。
“過了幾輩子我終于又遇到了你?!惫返纳嵌嗝吹囟虝?,歷經(jīng)幾世,也不過人類匆匆一時,這一世,貝利與伊森再次相遇。在相遇之前,它被一個打鼻環(huán)的貧窮女孩抱養(yǎng),她喜歡它,可她的他卻討厭它,可它并不明白,直到她的他把它丟到荒郊野外都不明白。但幸運的是,它在這僻壤下找到了老朋友---那只像馬的狗。它開始幻想,伊森他是否也在附近。沒錯!他在附近,它嗅到了,那朝思暮想的靈魂的味道。它奔跑著撲向伊森的懷中,可伊森卻一臉淡漠茫然,可能是如今他倆都變了樣----貝利換了副軀體,而伊森不再是曾經(jīng)活潑可愛,青春洋溢的少年,而是滿臉皺巴巴、愁眉苦臉的老人,可是貝利還是一嗅認出了他。面對貝利,伊森不再如從前一般堅定不移、斬釘截鐵地留下它,而是立即把它送到收留所。也許是常年積累下的抑郁、無志、消沉而引發(fā)的孤獨悵惘,使伊森找回了貝利并收留了它,取名“巴拿”。剛開始,伊森只是想讓這條如故的狗陪伴他度過余生,可貝利太高興了,它終于找到了伊森,它想和伊森玩耍,可是伊森卻整日愁眉苦臉、抑郁寡歡,無論它怎樣逗他笑 ,他都無動于衷。貝利很不解,過了好久它終于明白:能讓伊森高興的人還有漢娜,他們互相舔舐時是多么快樂。貝利跑到了一座公園,它在那聞到了漢娜的味道。命運就是這么奇妙,貝利再一次將漢娜帶到了伊森身邊。兩人相遇,情不言而喻,盡管漢娜早已為人婦,子孫滿堂,家族興旺,伊森白發(fā)蒼蒼,面容臃腫憔悴,但他們還是彼此吸引,彼此愛戀。伊森終于舔了漢娜,終于快樂起來,他的靈魂得到了救贖。某天,明媚的陽光下,貝利把從貨倉里的橄欖球叼出,讓伊森陪他玩耍,它凌空跳躍,來回奔跑,咬自己的尾巴轉(zhuǎn)圈圈,這無不讓伊森驚訝,冥冥中,他已察覺,“它是貝利,貝利,貝利?!币辽拓惱舜苏?,這一次,它收獲了圓滿。
它完成了作為一條狗的使命,就是帶給主人幸福與救贖。因為它不是人類,它不明白人類復(fù)雜的情感,例如離開、迷茫、孤獨、膽怯,所以它能用它的忠誠、善良、可愛來感化這些孤獨的心靈。片尾以一條狗的自述,對人生進行總結(jié)。
生活的意義
首先要開心
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竭盡全力的去幫助別人
舔你愛的人
對過去的事不要一副苦瓜臉
對未來也不要愁眉苦臉
要活在當(dāng)下
副歌響起,印在我腦中的是一句話“be here now 活在當(dāng)下?!?/p>
《一條狗的使命》觀后感7
以狗狗為主角的暖心治愈系電影《一條狗的使命》,上映首周票房過億,打破同類影片首周票房紀錄。影片評分達到近期電影的最高水準,豆瓣8分,淘票票9。3分,貓眼電影9。5分,格瓦拉電影9。2分,娛票兒9。1分。影片展示人與狗狗之間美好的情感,帶有些許奇幻色彩,不失趣味又暖心治愈?!兑粭l狗的使命》早已超越了愛狗人士喜愛這一范疇,也超越了一般的粉絲片。
以狗狗為銀幕萌寵的電影,最早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大約30年前流行的日本電影《忠犬八公物語》。狗狗留給人的印象是忠誠,《忠犬八公物語》中的狗狗小八用一生的時間等著再也回不來的人,有人勸它別等了它也不聽,這就是狗與人類之間的愛。好萊塢制作的《一條狗的使命》,以四世狗生的新奇設(shè)定,詮釋了人和寵物之間的情感與陪伴,讓愛狗人士對于生離死別這件令人感傷的事情,有了全新的理解與感悟。
“人類的十年,是狗狗的一生。”狗狗與人類年齡“十年一生”的換算讓人唏噓。影片中當(dāng)主人陪伴著狗狗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那種絕望無助的眼神,讓人心疼的細微情感變化,在銀幕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影片并不回避人與狗狗間生離死別的痛苦,而是以一種新奇的設(shè)定,給予每一個養(yǎng)過寵物的人希望。狗狗只是改變了以前的面貌,會以一個全新的方式陪伴在主人身邊,將彼此的愛延續(xù)。這樣的全新設(shè)定,讓《一條狗的使命》成為同類型電影中最獨特的一部。作為一部寵物題材電影,影片不濫情不煽情,即使那些不愿意養(yǎng)狗的普通觀眾,也依然為之感動。
《一條狗的使命》觀后感7篇(一條狗的使命看后感悟)相關(guān)文章:
★ 一條狗的使命五年級觀后感年3篇 一條狗的使命觀后感初中作文
★ 《一條狗的使命》觀后感12篇(一條狗的使命觀后感小學(xué)生)
★ 一條狗的使命的觀后感最新范文3篇 《一條狗的使命》觀后感
★ 一條狗的使命觀后感12篇(《一條狗的使命》二觀后感作文)
★ 《一條狗的使命》觀后感12篇 一條狗的使命觀后感小學(xu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