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論語初中生讀后感讀書筆記7篇(《論語》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歡迎參閱。
論語初中生讀后感讀書筆記1
在寒假里,我讀了《論語》這本書。其中的句子令我回味無窮。
子貢說過:“老師以溫、良、恭、儉、讓知道了每個國家治理國家的方法。老師求得的方式,恐怕和其他人大不相同吧!”從這句話中,我知道,孔子的求得方式是多么的高明。
我發(fā)現,在《學而篇第一》中,孔子大都講的是“孝”和“禮”。比如:“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這句話就是說對父母一定要“孝”。如果一個人干了壞事,但是他卻孝順父母,說明他還有悔改的機會;一個人沒有干壞事,但是他卻不孝敬父母,那么這個人就無可救藥了。
在《為政篇第二》中,孔子講了治理國家的方法,以及他是如何從政的??鬃邮菑娏ν扑]不要以“勢”來治理百姓,而是要用“理”來治理百姓的,這樣百姓就會心服口服。而且,《弟子規(guī)》中也提到:“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彪y怪,后來有很多國家都請他做官呢!
《論語》讓我知道了怎么做人,而且《論語》中的很多詞都變成了現代常用的成語,比如“巧言令色”就是從論語中的“巧言令色,鮮以仁”出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去學習《論語》,并且去深入體會。
論語初中生讀后感讀書筆記2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逼渌怪^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矣,告諸往而知來者?!?/p>
這一段,是我學的最好的,接下來,我為你們解釋一下:
子貢說:“貧困而不對人阿諛奉承,富貴而不驕傲自大,這怎么樣?”孔子說:“這樣也可以,但還不如貧困而樂道,貴富貴而好禮的人。”
子貢說:“《詩經》中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贝蟾啪褪钦f明這個道理吧?”孔子說:“賜啊,現在可以與你談論《詩經》了,因為我告訴你這一層意思,你能進一步領會到那層意思了?!?/p>
現在,我們社會中,也有這樣的人:
有些人家庭貧困,卻沒有對人阿諛奉承,卻在那里歡樂,一人一種對生命,對生活樂觀的激情。有些人富貴,但并沒有驕傲自大,而對別人實施好禮的人。之后,我們社會的小朋友們都在背《詩經》,《詩經》這本書給我們很多道理,教導我們怎樣做人,怎樣面對生活,所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們只要領會了這個一個意思,以后的路,我們就會領悟更多道理,在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
在學校里,老師也給我們教做人的道理,不要阿諛奉承,也不要驕傲自大,這是做人的根本道理,所以這句話值得我深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論語初中生讀后感讀書筆記3
假期,我讀過許多的書有:《孟子》、《三國演義》、《窗邊的小豆豆》、《論語》等等。其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那本《論語》。
孔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學的創(chuàng)始人。《論語》就是記載了孔子告訴弟子們做人的道理和學習治理國家的方法。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比缃裎易x完了一整部《論語》,知道了許多平時我不知道的做人的道理和一個人想成就大事必須具備的品格,《論語》這本對我來說是人生進步的一大階梯。這可是儒家創(chuàng)始人,聞名中外的孔子。教育弟子說的話。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薄夺屛摹房鬃诱f:“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地居于貧困之中。也不可以長久地居于安樂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聰明的人利用仁?!边@句就是講了一個做人的道理。
我還記得一開始我讀《論語》的時候。沒讀兩天就沒有興趣了,不愛讀。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知道了論語中記載的做人的道理是多么的重要,才開始慢慢的閱讀《論語》開始還是覺得沒什么意思。后來堅持每天閱讀,感覺其中每句話都有很深傲的意思,從讀完《論語》之后,我的言行舉止都有了很大的改變,變得有條有理也喜歡和人交往了,結交了許多正直的朋友。
《論語》這本書里邊講的道理一直刻在我心里,永遠不會忘記,他對我人生的重要作用。
論語初中生讀后感讀書筆記4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的《論語》,小時候我雖然背的朗朗上口,但是當時的我還不太明白為什么要讀國學課程,我們這么小的孩子學這些有用嗎?慢慢地就明白了,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有權利也有義務了解為什么我們所歸屬的民族叫做中華民族?它為什么值得我們?yōu)橹湴粒克降子行┦裁礃虞x煌的思想文化藝術在通過我們的血脈傳承?
其中《弟子規(guī)》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人要愛國首先要孝敬父母,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當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父母就為這個新的生命而忙碌,不管爸爸媽媽工作多么辛苦,回到家后,為我洗衣做飯,輔導我功課。父母經常教導我做人要有愛心,要學會體貼父母,關心別人,也可以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長大后會更加孝順父母,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人與人之間都要和睦相處,互相關愛,別人做錯了,就要以理服人,盡量與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學習他們的優(yōu)點,幫助自己改正壞習慣。學習要用功,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明白了。遇見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問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人生中最基本的事情,只要明白了這些,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完美。
論語初中生讀后感讀書筆記5
去年暑假,讀了一遍《論語》,當時對一些諸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之類的好理解的句子做了背誦。對于一些不好理解的句子,一知半解的就過去了。
宋朝宰相趙普研讀《論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所以學《論語》對學習及做事很有幫助,我就找出書架上的《論語》書開始了第二次閱讀。
起初,我認為《論語》不是整篇的文章,連貫性不強,比較零散,不便于記憶,有些句子不能理解,故運用起來也不能自如。這第二次閱讀,感到有了新的理解,《論語》中的句子聽起來很深奧,但仔細一想,他講的都是一些生活中,學習上的基本的道理,孔子及其弟子說的話,多是從其自身出發(fā),很接地氣,符合實際。
比如對于“孝”的論述,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比如,對于治學的論述,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還有對于誠信的論述,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等等,都是說的生活中的道理。所以,讀《論語》,要多從自身實際出發(fā)進行比照、思考、理解。學《論語》可治國,我沒有考慮那么高,我覺得更適合來觀照自己,幫助自己修身養(yǎng)性。
《論語》已經兩千多年了,但讀起來,感到他離我們并不遙遠,他說的就是當下。讀著讀著,就覺得書中說的許多道理就是當今社會做事的準則,書中說的就是身邊的某某人。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能近取譬”“切問而近思”,多讀幾遍,多想想,反思身邊的人和事,就會字理通順,學有所得。
論語初中生讀后感讀書筆記6
孔子說過好多的名言有關于友誼的,時間的,孝敬父母的等等??晌易屛腋杏|最深的一句話是的: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這句話讓我們知道了做人要懂的仁。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魯國人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仁——是世界上珍貴的的東西他最平凡可又珍貴,我們要獲得它這樣就可以讓自己變得有品德,它就像大科學家愛迪生說的:仁慈是心靈美而不是行為美的體現。
有一天,子路身著戎裝,全副武裝地來拜見孔子,見到夫子后,拔起劍就舞了起來,問:「夫子,古時的君子,也是用劍來自衛(wèi)的吧?」孔子答道:「古時的君子,以忠義為人生追求的目標,用仁愛作為自己的護衛(wèi),雖然不出窄小的屋子,卻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有不善的人,就用忠信來感化他;侵擾的人則用仁義來使他們安定。這樣,又何須持劍使用武力呢?」子路聽了非常的敬佩感慨道:「?。∥医裉觳怕牭竭@樣的話,我愿從今以后,至誠恭敬地向您求教??!」
孔子你是偉大的人物,我要向你學習。
論語初中生讀后感讀書筆記7
“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边@句話選自《論語》里面的《為政》,這是《論語》十則里給我感受最深的一則。是說:“教導你的話明白了么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這就是智慧?!边@句話雖然出自春秋末期的孔子之口,但仍對現代人有著深遠的教育好處。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句話包含著一個道理: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謙虛誠實,切不可不懂裝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天都要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要報以謙虛誠實的態(tài)度去對待,有不懂的問題,應當及時向別人求教,甚至是“不恥下問”,如果不懂裝懂,敷衍塞責,最后只會害了自己。
此刻社會上有很多閑雜人員整日靠騙人過日子。就那算命來說,明明是封建迷信,可算命的偏偏要揣著糊涂裝明白,愣要給你的一生說出個所以然來,可笑至極。
再比如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這時候應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迅速向老師同學請教,而有些同學總是偷懶,想湊湊合合混過去,給自己找各種各樣做錯了的理由,總認為自己的錯誤僅僅是個失誤,這樣時間一長,就必然會漏洞百出。
讓我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做一個于人于己都誠實的人吧!
論語初中生讀后感讀書筆記7篇(《論語》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相關文章:
★ 海底兩萬里16章讀后感_海底兩萬里讀書筆記3篇(《海底兩萬里》1~12章的讀后感)
★ 2022初中生朝花夕拾讀后感3篇(朝花夕拾 讀后感初中)
★ 儒林外史的初中生個人優(yōu)秀讀后感5篇(儒林外史讀后感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