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高二的格列佛游記讀后感4篇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題記,供大家參閱。
高二的格列佛游記讀后感1
大家一定都很了解“大人國和小人國”吧,最近我就讀了這個“大人國和小人國”的原本,當我看到這本書時,一直認為它是和《魯賓遜漂流記》一樣的書??墒钦嬲_書,看到前言和內(nèi)容后,我知道了這本書,這是一部充滿童話色彩的諷刺小說。但小說的童話色彩只是表面的一層面皮,尖銳深邃的諷刺才是它內(nèi)部的靈魂。本書作者斯威夫特用這種獨特的諷刺方法,尖刻辛辣的諷刺文章中描述的主人公格列夫在四個不同國家遇到的奇聞趣事,抨擊十八世紀英國的政治、法律和對外政策等等。讓人以一種別趣生動的形式了解了十八世紀的英國。
這些在每個地方都有體現(xiàn),在小人國時,格列夫幫助小人國國王打敗它國,卻善良的不愿意將他們毀滅,可是不僅沒有得到贊賞,還使國王很不高興;皇后寢宮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撲滅,誰知卻讓皇后大為惱火。格列佛的仁懷寬厚和俘獲不來夫斯古國艦隊的軍功受到小人國國王的賞識使得佛林奈浦大為惱火,就聯(lián)絡(luò)其他大臣設(shè)謀陷害、大加污蔑。于是,小人國君臣貫通一氣準備除掉格列佛。他的好意卻成了別人殺他的理由,也就像英國君主一樣,絕對不會讓人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也經(jīng)常聽信小人讒言,部分是非黑白。
還有在大人國時,國王召見他,他慷慨陳詞,夸耀自己的祖國的偉大,政治的賢明,法律的公正,然而遭到國王的抨擊與駁斥。也就像那些君主,從來不愿意承認別人比他厲害,不愿意聽取別人的建議。
而在飛島國,飛島國的人相貌異常,衣飾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國王和貴族都住在飛島上,老百姓則住在巴爾尼巴比等三座海島上。島上的“拉格多科學院”。這所科學院研究的都是些荒誕不經(jīng)的課題,結(jié)果造成全國遍地荒涼,房屋坍塌,人民無衣無食,卻沒有人去顧慮這些。接著,格列佛來到巫人島。島上的總督精通魔法,能隨意召喚任何鬼魂,格列佛因此會見了古代的許多名人,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史書上的記載很多不符合史實,甚至是非顛倒。這飛島國的人就像那時十八世紀的英國,國王沉靜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根本不管不顧自己的子民。那些貴族可以隨意欺辱低級的貧民,卻沒有人去管束。巫人島的事件讓人明白了很多人都會顛倒黑白,讓人非不清事件的真相,讓那些無辜的人死去也沒有人去管,去理會。
格列夫最喜歡的就是慧骃國了。這兒馬是該國有理性的居民和統(tǒng)治者。而“列胡”(雅胡、野胡、耶胡、野猢等多種名稱是翻譯的問題)則是馬所圈養(yǎng)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舉止言談在“慧骃國”的馬民看來是一只有理性的“列胡”。 在“慧骃國”各種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國。然而“慧骃”國決議要消滅那里的列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無法實現(xiàn)。無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離開該國打道回府。格列佛懷著對“慧骃國”的向往,一輩子與馬為友。并且厭棄了世俗,決心不與他人同流合污。將慧馬與列胡作對比,凸顯了理智、仁慈、友誼的人性的可貴和貪婪、無信,嫉妒的丑陋。
高二的格列佛游記讀后感2
《格列佛游記》是美國文學史上的一部偉大的諷刺小說,據(jù)說伏爾泰、拜倫、高爾基和魯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著魯迅,他用枯黃卻瘦勁的手指著青年前進的方向,于是我便朝著那個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記》--愛屋及烏。但是看過之后,大呼“上當”也于事無補,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可以問問別人對斯威夫特怎么看,來顯示自己是“文學青年”,更實際地是寫一篇不倫不類的讀后感交上去湊數(shù)。
每當回想起當年看這本名著的時候,歷史的滄桑感便涌上了心頭,那些日子真是沒有成就感受,很失敗。一天僅僅十幾頁,舉“目”維艱,冷不防冒上一句“往事不堪回首”,發(fā)自于肺腑啊!
打個比方,讀《圍城》是一種愉悅的享受,就像是用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打鬼子,越打越過癮,正打在關(guān)頭上,錢鐘書先生將大筆一擱,鬼子投降了;讀《駱駝祥子》也挺爽,應(yīng)該屬于三大戰(zhàn)役的那種,共軍三下五除二地把蔣介石趕到了臺灣,我也三下五除二地干掉了老金;但讀《格列佛游記》就大不一樣了,是一種受罪,就像血戰(zhàn)臺兒莊一樣,拉鋸戰(zhàn),特艱苦卓絕,不但要跟斯威特作斗爭,還要與瞌睡蟲作斗爭,不過“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我還是取得了“格列佛大捷”,但損失慘重,至今想起來還余悸不已。
因此,此后,看到魯迅拿著煙斗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總會口不自禁地唱道:“都是你的錯,是你騙了我,還讓我不知不覺滿足被騙的虛榮”……
但是,盡管受了騙,并未影響魯迅在我心的地位,我依然固執(zhí)地認為:斯威夫特是不能與魯迅同日而語的。
魯迅,我國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斯威夫特何許人也?英國十八世紀罪惡腐朽的資產(chǎn)階級中的一員。他們的階級屬性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如果趕上就好了,分清敵我很重要啊)。其二,魯迅是國產(chǎn)的,斯威夫特是洋貨(這好像是廢話)。至于第三點,我認為是最最重要的,魯迅的文章雖艱深生澀但我依稀可辨,斯威夫特的譯本雖然都是大白話,但我就是不知所言,所言何干。
經(jīng)過一番換位思考,我作出如下推測:大不列顛的可愛青年們也必然不知道魯迅在說些什么,要表達些什么,以及“可能吧--那簡直就是一定的”那種魯迅特色的矛盾句式。
高二的格列佛游記讀后感3
昨天,我把《格列佛游記》看完了。《格列佛游記》這本書,它主要講了:主角格列佛,他首先乘坐了“羚羊號”,結(jié)果,不幸遇上了風暴,就來到了小人國,最后回國。又乘了“冒險號”,來到了大人國,回國。最后乘了“好望角”號到達了飛島,回國。
《格列佛游記》這篇文章,它的作者是英國的斯威夫特。格列佛,乍一聽這個名字沒有什么特別的,可當你讀完整本書時候,就覺得他一點兒也不簡單。
主人公格列佛是格列佛先生是“羚羊號”上的醫(yī)生,他非常喜歡航海,因為經(jīng)常能上岸觀光當?shù)仫L土人情。一名在船上工作的外科醫(yī)生,一次乘羚羊號遇難漂流到立立浦島上,那是一個小人國,大約只有6寸高,他們?yōu)榱私o格列佛做衣服,居然要用梯子!并且更有趣的是,格列佛可以輕易的舉起一艘軍艦……
里面講了格列佛出去航海,他到過小人國、大人國,還去過會召喚鬼魂的鬼島和有丑陋的耶胡和聰明的慧骃的慧骃國。
他的旅程還沒有結(jié)束,格列佛最終來到了一個叫做慧骃國的地方,在那里沒有人類的貪婪自私甚至戰(zhàn)爭。格列佛最喜歡在慧骃國。因為慧骃國里,人叫耶胡,馬叫慧骃?;垠S會像人一樣做事,而且很善良、溫和。所以格列佛回家以后還專門養(yǎng)了馬。
我最喜歡鬼島。因為鬼島的人能召喚鬼魂,認識以前的名人,只要鬼魂知道的都能回答我,讓我變得更聰明。所以我喜歡鬼島。
在整本書中,小人國里的人心狠手辣,野心勃勃,準確的說就是1/12的微縮現(xiàn)實英國,而慧骃國無疑是作者腦海中幻想的“世外桃源”。
等格列佛重新坐上前往英國的船后,又因風暴漂到了大人國,在那里他被一位富農(nóng)領(lǐng)出去表演,后來又住進了王宮,過了很長一段歷險的時間,他終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鄉(xiāng)。
大家覺得故事中的那些國家神奇嗎?世界上究竟有沒有這些地方呢? 也許,它們正等著你去發(fā)現(xiàn)呢!
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與勇氣,還有一些羨慕他能去慧骃國這么好的國度,讀完這本書,我漸漸覺得已經(jīng)融入這本書了,仿佛能從中感受到當時英國社會墮落與腐敗。
自己很早之前并沒有讀過這本書,記得看到這本書的時候還是在姐姐家,放著一本《格列佛游記》,當時看到名字的時候,感覺這可能是一種哲學很深的書,可是今天看了這部電影,覺得還是一部不錯的作品。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送信的小職員格列佛,在每天忙碌的生活中充實的工作著,女主人公進入了他的生活,便慢慢愛上了她,可是女主人公卻不知道,為了與女主人公可以有一個更進一步的交流,便為她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通過一次不平凡的旅游來為女主人公提供工作上的幫助。那主人公來到一個小人國,便上演了不信任,信任,到違背諾言,最后到拯救小人國的傳奇經(jīng)歷。最后成就了自己的愛情。
這部影片的畫面不但很唯美而且顯得很平和。
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會像會陰過一樣充滿溫暖和陽光。
高二的格列佛游記讀后感4
不論是不是真正讀過,大概誰都知道《格列佛游記》是一本世界名著?;蛟S對我們而言,喬納森·斯威夫特的名字遠不如莎士比亞、莫泊桑、高爾基來得響亮,但“小人國”、“大人國”、“飛行島”的故事卻可以說事家喻戶曉。神奇的想象,夸張的手段,寓言的筆法固然是一般兒童讀物普遍的特點,但《格列佛游記》是以杰出的諷刺而垂名世界文學史的,而斯威夫特的大名,至少在英國諷刺作家中,至今仍罕有其匹。作者通過對格列佛和各國國王之間的答辯,毫不留情地斥責了當代社會的種.種弊端,旨在告誡人們懂得感恩,懂得知足,不要得寸進尺,不破壞社會平衡?!陡窳蟹鹩斡洝芬还灿伤牟糠纸M成。第一卷為利立浦特(小人國),第二卷寫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游記。第四卷先于第三卷,為慧骃國游記。第三卷比較松散,鋪的面比較開,以勒皮他(飛島)游記為主,兼及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和日本四個地方的游記。不論從正面頌,還是從反面諷,斯威夫特的情感和思想在四個部分中都是一以貫之的 ,那就是不留情面地對十八世紀前半旗的英國社會進行全面的批判,尤其對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無能、無聊、荒淫、貪婪、自大等作痛快淋漓的鞭撻。這種批判和鞭撻的聲音在第四卷慧骃國游記中甚至達到了兇野暴烈的程度,批判和鞭撻的范圍也似乎要超越十八世紀 初期的英國,而將矛頭直接指向罪孽深重、愚蠢骯臟、毫無理性的整個人類。
不少批評家指責斯威夫特對人類只有憎厭,事實上,并非所有人都是斯心目中的“野胡”,但在批評斯的同時,是否也該反思自己,我們在日益進步的同時,人格進步了嗎?懂得知足了嗎?懂得尺度嗎?學會感謝安寧而幸福的生活的來源,學會珍惜,整個社會才可進步。在本作中,主人公格列佛已不知不覺成了全人類的代表,有著人類普遍的習氣、思想,記得他在第二卷中說過一段大贊大英帝國的話:“我那高貴的祖國文武都堪稱霸主,它可使法國遭災(zāi),它是歐洲的仲裁人,是美德、虔誠、榮譽和真理的中心……”這些驕人的功績卻被“大人國”國王痛斥為“一大堆陰謀、叛亂、暗殺、大屠殺、革命和流放,是貪婪、黨爭、虛偽、背信棄義……陰險和野心所能產(chǎn)生的"最惡"的惡果?!币窃?1世紀,恐怕格列佛又要大贊美國金融、英國BP和這日趨惡化的氣候吧!想想真是可笑,那些外表看起來堂皇、傲人的功績,卻要等有了災(zāi)難才可揭去華而不實的外表,露出丑陋的內(nèi)在。
我不是個厭世主義者,但我知道,斯威夫特如此憎厭人類,無非是想起到一個刺激的效果,讓人們能重視他,重視他的良苦用心,知道如何本分地生活在這個世道上,時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吧,感謝現(xiàn)在安寧而幸福的生活,這樣社會才能穩(wěn)定而和諧地進步,人類才可進步。
高二的格列佛游記讀后感4篇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題記相關(guān)文章:
★ 202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小學生讀后感5篇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小學
★ 老人與海小說六年級學生讀后感7篇 讀了老人與海的故事讀后感怎么寫
★ 描寫小學生格列佛游記讀后感3篇(格列佛游記的讀后感小學生)
★ 名著《復(fù)活》讀后感作文3篇 世界名著復(fù)活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