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共12篇(觀看朗讀者第三期選擇的讀后感),歡迎參閱。
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共1
《朗讀者》是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jié)目,由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擔當制作人,邀請各個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嘉賓來到現場,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傾情演繹來自朗讀者文學顧問團的國家頂級文學家、出版人、專家、學者精心挑選的經典美文。于2月18日起,每周六、日晚八點檔黃金時間于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與綜藝頻道聯合播出。
周六黃金時間,我們又見《朗讀者》,本期的主題是選擇二字。選擇是什么?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歷練!演員王千源、徐靜蕾,作家麥家,他們的人生故事和朗讀,雋永有致……耶魯大學畢業(yè)而選擇去當村官6年的秦玥飛;熱愛漢字如一日的美國人理查德·西爾斯,叫人肅然起敬。最難忘的是山西臨汾紅絲帶學校校長郭小平,那天地般博大的胸襟、無私無悔的奉獻,更震撼了人的心靈深處,精神受到高尚的洗禮!
作者麥家著有有長篇小說《解密》、《風聲》等。中國大陸首部諜戰(zhàn)大片《風聲》就是根據麥家同名小說改編上映的。成功的背后,是不為人知的故事。在兒子青春期階段,麥家感受到風暴般的青春躁動。他放棄一切高傲,選擇陪理解和寬容,伴兒子一起度過青春期。
紅絲帶學校是國內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目前共有學生33人。作為紅絲帶學校的校長,郭小平十幾年來把全部的愛放在這些一出生就遭遇不幸的孩子身上。他想讓孩子們在這里接受治療的同時也能安心接受與正常孩子一樣的教育。他選擇呵護與守望,為艾滋病兒童提供教育。
“漢字叔叔”理查德·希爾斯(RichardSears)。熱愛漢字的他,用20多年時間、30萬美元的個人積蓄,整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將5000個左右的漢字字源放到網上。他選擇的是為漢字貢獻所有。
秦玥飛畢業(yè)于耶魯大學,現任湖南省衡山縣福田鋪鄉(xiāng)白云村大學生村官、黑土麥田公益發(fā)起人。大學畢業(yè)時,秦玥飛選擇回到祖國農村服務,至今已是第六個年頭。無悔的選擇將青春留在基層。
而同為演員的徐靜蕾和王千源,同樣為自己的演藝事業(yè)做出選擇。徐靜蕾選擇堅強和挑戰(zhàn),王千源面臨抉擇選擇自己熱愛的電影角色。而這些選擇也使得他們一個實現了自己真正的人生價值,另一個獲得了影帝的稱號。
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共2
大型文化情感類節(jié)目《朗讀者》,由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擔當制作人。本周末,《朗讀者》將迎來第三期的播出,而這次的主題是“選擇”。每個生命都有不同的華彩,每個人生都面臨多樣的選擇,才女徐靜蕾、演員王千源、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艾滋病學校校長郭小平、“最美村官”秦玥飛、漢字叔叔理查德等嘉賓,將與觀眾分享“選擇”的故事。
影帝王千源回憶拍攝電影《鋼的琴》時的辛酸事
,王千源憑借《鋼的琴》在東京電影節(jié)上成為了新科影帝,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當初拍攝這部電影時因為資金問題曾一度停拍,原本30天的周期一下子到了60天,王千源在節(jié)目里回憶說道:“當時已經接了姜偉導演的《借槍》,片酬都提前拿到了,他還為我戲中的角色專門做了十幾套衣服。但最后還是把《借槍》的片酬退了,選擇繼續(xù)演《鋼的琴》?!?/p>
雖然拿到了影帝,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年里,王千源沒有像大家預想的那樣大紅大紫,主持人兼制作人董卿不禁問道:“那個階段,你的心里會有很大的落差嗎?”面對董卿的提問,王千源將會如何回答?
徐靜蕾暢談感情觀 稱不會再拍愛情片
從演員到導演,徐靜蕾執(zhí)導每一次電影的選擇都是一次不同的'經歷,即將上映的《綁架者》是她嘗試的另一風格作品。而在《朗讀者》的舞臺上,徐靜蕾坦言不會再拍愛情片,“我現在對感情就特別簡單,所以拍不出來就百轉千回的那種東西來?!?/p>
同時,她還透露最觸動自己的是親情題材的電影,但是由于自身經歷,目前心理還沒強壯到選擇嘗試這樣的題材。究竟是怎樣的經歷,讓大家眼中敢想敢做的才女徐靜蕾對親情題材的電影望而卻步呢?
麥家談兒子青春叛逆期
麥家,中國當代著名小說家、編劇,被譽為“中國特情文學之父”、“諜戰(zhàn)小說之王”,,小說《暗算》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節(jié)目中,麥家聊起自己兒子的青春叛逆期,“高中三年沒讀,他就是自己關在房間里,打游戲、上網、聊天、惡作劇,可能網上有的那些事他都做過?!?/p>
面對兒子不愿上學讀書的叛逆,麥家采取了開放式的教育-每天把老師請到家里來教學。但是很多老師上了幾天后就勸麥家放棄,原因是他的兒子根本不聽。究竟面對青春叛逆的兒子,麥家是選擇無奈的放棄,還是父愛的回眸?
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共3
上周末,世界小姐張梓琳在央視《朗讀者》中,為女兒深情朗讀劉瑜的《愿你慢慢長大》,溫暖的文字再加上張梓琳溫柔的嗓音,道出了無數女生初為人母時的心聲。昨日,張梓琳在接受微信群訪的時候分享了很多讀書心得、育兒體會。同時,她表示不少粉絲留言稱受到節(jié)目影響開始買書。
張梓琳:朗讀對于嬰兒來說是重要的交流方式
在《朗讀者》第一期節(jié)目播出時,張梓琳和全家人包括10個月大的女兒,坐在電視機前靜靜聆聽她的朗讀表演,女兒一會兒看一下電視,一會兒看一下坐在旁邊的媽媽,好像聽懂了媽媽為她朗讀,為她傾注了所有的愛。采訪中,張梓琳坦言道,“在經歷了那次朗讀之后,更加意識到了朗讀行為背后的意義,之前對女兒更多的關注,是生活方面的細節(jié),而這次朗讀之后,女兒聽得很認真,嬰兒也可以聽懂媽媽的朗讀,對于嬰兒來說,朗讀是交流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
《朗讀者》掀起全民朗讀熱潮
張梓琳透露在自己的微博里面有不少粉絲留言稱,“看了《朗讀者》后,有很大的讀書的沖動”、“其實已經很久沒有真正的靜下心來讀書,但是看了這個節(jié)目之后,仿佛又有了學生時代對于讀書的那種沖動”,甚至還有網友留言已經在去買書的路上。對于《朗讀者》的開播掀起全民朗讀熱潮,張梓琳坦言,“這個對于欄目組,還包括董卿姐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鼓舞。因為他們如此費心,盡心盡力地去做好這檔節(jié)目,我也相信他們也是為了讓大家重拾這個朗讀的習慣,在現在這樣一個多媒體時代,讓大家重新的回到這種紙質書籍的喜愛,我覺得這事特別棒的一件事情。”
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共4
繼春節(jié)期間央視剛剛播畢的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全國觀眾對于中國詩詞的熱情后,2月18日晚,央視一套三套聯合了董卿主特并兼制作人的又一文化綜藝新作《朗讀者》。
此間一眾娛樂綜藝節(jié)目熱鬧上演之際,春節(jié)前后,《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綜藝刮起一股清新之風,其中,《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更是一舉奪得實時收視冠軍。此番,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雙重身份推出的《朗讀者》,在“熱身”階段便引發(fā)關注。
董卿曾介紹稱,《朗讀者》不是朗誦節(jié)目,不是語言節(jié)目,而是人生節(jié)目和情感節(jié)目,這里不僅有在各領域推動社會進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昨晚首度“發(fā)聲”的《朗讀者》第一期節(jié)目以“遇見”為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yè)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沖等嘉賓,在節(jié)目中,濮存昕第一個亮相,他講述了自己鮮為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jié)選《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濮存昕感謝了一位醫(yī)生,改變了他的命運。
濮存昕年少時曾患有腿疾,自尊心在小時候很強烈,他很盼望小學六年級快結束,離開這個學校,沒人再叫他“濮瘸子”。沒想到到了中學,“地不平”成了他的新外號。
以前濮存昕也會講述他的這段經歷,但是在《朗讀者》中,他首次提到了一個重要的人:榮國威醫(yī)生。正是這位醫(yī)生,幫助他扔掉了拐杖,讓濮存昕拾起了自信?,F在他可以騎馬、打球、演戲,用更好的心態(tài)面對自己,都與和榮國威醫(yī)生的遇見分不開。
柳傳志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為何與成為百里挑一的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jié)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讓觀眾深受。=張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舉奪魁,當選世界小姐的決定性因素,并分享了為人母近一年的驚喜與。
《朗讀者》第一期節(jié)目,還特別邀請了四川音樂學院畢業(yè)的著名鋼琴演奏家李云迪,從頭到尾彈奏《朗讀者》主旋律,成為一大亮點。民謠之父胡德夫彈唱經典歌曲《匆匆》,充滿了意境。以朗讀和為核心的節(jié)目內容,加上經典音樂藝術的組合,《朗讀者》首期獲得了巨大成功,實現了董卿當制作人的開門紅。
壓軸出場的是曾翻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項之一“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的96歲高齡的著名翻譯家許淵沖先生。董卿在現場與許先生娓娓互動,許淵沖道出了曾用翻譯林徽因詩詞追求女同學的獨家趣聞。已為中外文化傳輸做出杰出貢獻的許淵沖老人,近百歲高齡每天依然工作到凌晨3、4點,他活到老、學到老,永遠用年輕人的心態(tài)努力工作,了觀眾。
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共5
麥家曾憑借諜戰(zhàn)小說《暗算》摘得中國傳統(tǒng)文學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風聲》《解密》等一系列作品創(chuàng)造了一個屬于諜戰(zhàn)小說的輝煌時代?!都~約時報》稱贊麥家脫離了數十年來“西方看中國作家”的傳統(tǒng)模式,《泰晤士文學增刊》曾評論麥家稱:新世紀以來中國文壇崛起的只有一個作家,就是麥家。
因為在文壇收獲了眾多的讀者,“麥家”及其作品,自然也成為了當代文壇炙手可熱的大IP——他的每一部作品均都被改編成影視劇,《風聲》《解密》更是一度掀起中國當代諜戰(zhàn)影視的狂潮。
雖然麥家憑借作品在業(yè)界和讀者群中獲得了巨大的影響力,但在生活中,他行事低調內斂,極少在公眾面前講述自己的個人生活。此次,在《朗讀者》節(jié)目中,麥家是第一次公開分享自己與兒子的父子故事。
《致信兒子》是一封麥家寫給遠在美國留學的兒子的信,“兒子,當你看到這封信時,你已在我萬里之外,我則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們太小了,但我們不甘于小,我們要超過地球,所以你出發(fā)了。這是一次蓄謀已久的遠行,為了這一天,我們都用了十八年的時間作準備;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遠行,有了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遠……”
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共6
小時候我很喜歡看動畫片,舒克和貝塔這兩只小老鼠,會說話、一個開飛機、一個開坦克。我想看了這些動畫片的孩子,仿佛就映襯了今天那句話:心靈和肉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心靈我們在路上了。這兩只富有正義感的小動物,代替我們懲惡揚善。在虛擬的動物世界里,行俠仗義。
我三個月前關注了鄭淵潔父親鄭洪升的微信,起初我不太相信,以為是鄭淵潔代筆,但是今天看了《朗讀者》--《父與子》篇,了解到鄭洪升86歲,每天4點半開始創(chuàng)作編寫微博,我終于信了。
卡梅倫問鄭淵潔,為何能把獨家發(fā)表自己作品的《童話大王》堅持寫了幾十年。鄭淵潔說源于父愛。鄭淵潔喜歡用鋼筆,一次的鋼筆半個月沒灌水仍可用,半夜上廁所,發(fā)現父親在替他灌墨水,很感動。父親當夜問他能堅持寫多久,兒子回答只要父母活著他就寫下去。父親說只要兒子堅持寫下去他和媽媽就堅持活著。多么樸素的動力!
鄭淵潔把命題作文《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改為《早起的蟲兒被鳥吃》,老師責令其當著全班道歉并自辱百遍,鄭淵潔當堂點燃鞭炮被開除。鄭淵潔害怕父親責罵,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短篇小說,有情節(jié)、有轉折、很煽情。鄭洪升深明大義,決定在家里自己教授兒子課程。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父親,在小學競爭大隊長的時候,三年級的競選演講稿就是父親替我寫的,直到小學畢業(yè)前我都很認為父親的作文水平比語文老師高。父親每次出差回來,都會給我?guī)Ш芏鄷?,我童年最好的禮物,就是父親的書,大部分是童話書,也有故事集,其實,有書的日子都是節(jié)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鄭淵潔就是用一種毅力來回饋父母的肯定,堅持將一本只有自己作品的雜志寫了三十多年,發(fā)行幾億本,破吉尼斯世界紀錄。而我,也在努力的練習寫作水平,盡量不讓幼時父親的期望落空,那就是飽讀詩書,讀寫增文采。
從昨天晚上凌晨三點我工作到今天下午五點半,回到家中,我依舊要寫完這篇文章,因為文筆不寫就生銹了。趁著中午喝了點茶葉強打精神,就是要向鄭淵潔學習,他可以堅持幾十年死磕一本雜志,我為什么不能堅持365天更新微信呢?當一件事堅持的足夠久,就會成為習慣,如同營養(yǎng)融化進血管里。
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共7
早聽說央視新增了《朗讀者》節(jié)目,很受歡迎,可時間不對,一直沒看過。昨日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終于有幸目睹,果真被深深吸引。節(jié)目由“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才女董卿策劃并主持,一流的創(chuàng)意和制作,飽含文學精髓之美,觀后感想如下:
一、形式新穎。朗讀者名人居多,來自不同崗位,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文章詩歌,讀給自己最愛的人聽。其中濮承熙讀了老舍的一段文字送給曾經幫他做手術的榮醫(yī)生,榮醫(yī)生是他生命中的恩人。朗讀者自己的故事加上老舍的故事,構成一部心靈上的交響曲,讓聽者無不為之動情。這樣的形式讓讀書變得生動有趣。
二、內容廣泛。朗讀的內容知識面廣,有小說、詩歌、書信、譯文,同時還面向不同人群,能引起更多人共鳴。如:有成功者讀給恩人聽的;有父母讀給兒女聽的;有情人讀給情人聽的;有援外醫(yī)生讀給有志青年聽的;還有高齡老教授聽學生讀他的翻譯作品.....。聽者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收獲感動,收獲快樂,收獲人生的啟迪。
三、引導觀眾愛上閱讀。朗讀者讀的詩和文都是央視精心挑選的,名人名作居多,聽到好的文章就有找來一讀的沖動,讀書可以養(yǎng)身修性并提高鑒別是非能力。央視這檔節(jié)目引導了觀眾多讀書讀好書。
《朗讀者》集娛樂和學習為一體,是宣傳正能量的好節(jié)目,希望她越辦越好,我會持續(xù)關注,也希望更多的朋友都來看一看,我們一起吸取知識的營養(yǎng)。
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共8
據了解,未來幾期節(jié)目中,航天英雄楊利偉、作家劉震云、配音演員喬榛,以及演員斯琴高娃、蔣雯麗、梅婷等人都將成為“朗讀者”,分享他們喜歡的文字和故事,
其中說話略有口音的作家劉震云,成為朗讀者中的“另類”。而董卿極力說服他來參加,并向他解釋:“朗讀的'技巧、字正腔圓并非這個節(jié)目最想展現的,換句話說技巧不是核心,真情實感才是最打動觀眾的地方。”
董卿認為:“這個舞臺屬于每一個人,為所有人開放。你想說的話,你的情感,都可以從朗讀的篇目中傳遞出來。”錄制節(jié)目時,她為那些非專業(yè)的朗讀者們傳授經驗:“隨著音樂醞釀情緒,不要著急,你們讀得都很好?!彼€告訴觀眾:“你們的傾聽很重要。如果你們給朗讀者一個聚精會神的眼神,會讓他們更有信心。你們讀過情詩嗎?沒讀過情詩的人生不完整,讀過后你的人生會升華的?!?/p>
首播之后,來自好友和觀眾的反饋令她興奮不已。董卿透露,婁乃鳴導演用了兩個字兒來形容第一觀感“驚了”,“就是完全沒有套路的一個節(jié)目,哪里請來的大神?!彼Γ骸昂芏嗳送ㄟ^濮存昕的朗讀才知道,原來老舍(shě)是念老舍(shè),真是長知識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p>
身為制作人,董卿直言文化類的節(jié)目難做:“我并不認為因為《中國詩詞大會》或者《朗讀者》得到了大家的關注,就標志著今天中國文化類節(jié)目開始大火,或者說真的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但是起碼它是個風向標。另外也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這類節(jié)目真的是不好做,它需要更精心的設計?!?/p>
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共9
自去年3月起,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就開始醞釀一檔文化情感類節(jié)目《朗讀者》,籌備接近1年的時間,今日起每周六、日黃金檔CCTV1和CCTV3將聯合播出。節(jié)目每期一個主題詞作為核心線索,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首期節(jié)目以“遇見”為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yè)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沖等嘉賓。在犀利吐槽蔚然成風的時代,以朗讀為核心的全新嘗試能否引領新的文化風潮?
本期節(jié)目中,濮存昕講述了自己鮮為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jié)選《宗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恩人,濮存昕要感謝誰?柳傳志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為何與成為百里挑一的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jié)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演講”,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又有哪些另類之處?張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舉奪魁,當選世界小姐的決定性因素,并分享了為人母近一年的驚喜與感動,她又將為誰朗讀?曾翻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的96歲高齡翻譯家許淵沖也受邀到場,追憶往事,他道出曾用翻譯林徽因詩詞,追求女同學的獨家趣聞。
已為中外文化傳輸做出杰出貢獻的許淵沖老人,近百歲高齡每天依然堅持工作到凌晨3、4點,驅動他活到老譯到老的原因是什么?走過一個世紀,他又帶來了哪些直擊心底的人生感悟?
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共10
日前,文化類綜藝節(jié)目《朗讀者》在央視播出,獲得了觀眾的一致點贊。《中國詩詞大會》讓大家看到了董卿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此次董卿則轉型擔任了《朗讀者》的制片人。節(jié)目播出后,董卿接受了記者的采訪?!独首x者》首播的成績讓董卿十分興奮,“大家的關注給我們帶來了鼓舞”。
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與《中國詩詞大會》相似,《朗讀者》也是央視傾力打造的一檔文化類綜藝節(jié)目。這一次,“才女董卿”再次發(fā)力,請來演員濮存昕、企業(yè)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經典作品中,給大家調制了一碗“文化雞湯”。
談起節(jié)目的制作初衷,董卿說,她在這個行業(yè)已經做了22年,已經到了去做一檔自己真正喜愛的節(jié)目的時候,“再加上我個人的興趣愛好吧,因為我本身對文學的確是很感興趣,《朗讀者》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結合在一起?!?/p>
從主持人轉型為制作人,董卿坦言,這檔節(jié)目對自己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zhàn)。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溫暖的、有態(tài)度的,具有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選擇標準與一般的綜藝節(jié)目截然不同,“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閱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情緒感染力。據了解,在已經結束的錄制中,很多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的《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素人帶來驚喜感動
在首期節(jié)目中,演員濮存昕、企業(yè)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等嘉賓帶來了各自的生活情感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嘉賓方面,《朗讀者》采用“明星+素人”的方式。董卿說:“起初考慮的是全明星陣容,但后來我們發(fā)現,明星已被過度消費,在他們身上比較難捕捉到大開大合的人生故事,而普通人或者說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真有我們意想不到的、能給人帶來驚喜和感動的一些人生經歷和感悟,所以我們堅定地采用了 星素結合 的方式?!?/p>
董卿表示,首期節(jié)目中,來自四川的“鮮花山谷”夫婦讓她覺得節(jié)目效果達到了自己的預期,“我們都沒有想到,一對很普通的夫妻還能有如此真摯、美好、單純的一種生活,他們給大家?guī)砹藷o限的想象”。
老百姓同樣能看懂
今年春節(jié)檔,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走紅熒屏,此次的《朗讀者》也是文化類節(jié)目,這是否意味著文化類節(jié)目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對此董卿直言道:“文化類節(jié)目真的很難做,我并不認為《中國詩詞大會》或《朗讀者》得到了大家的關注,就標志著中國文化類節(jié)目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但起碼這是一個風向標,大家的關注給我們帶來了鼓舞?!?/p>
在董卿看來,文化類節(jié)目需要更精心的設計。節(jié)目制作之初,很多人擔心老百姓看不懂這個節(jié)目。節(jié)目播出后,董卿難掩興奮之情,給記者分享了她剛剛收到的各方反饋意見。董卿說,96歲的大翻譯家許淵沖是本期節(jié)目中文化含金量最高的嘉賓,也是離普通老百姓生活比較遠的一位嘉賓,但他的講述引起了觀眾的普遍共鳴、關注和贊賞?!霸S老先生的情難自禁和他的可愛、執(zhí)著,是真正打動人的地方?!倍湔f,“對于這檔節(jié)目,我的好朋友婁乃鳴導演告訴我,第一觀感兩個字驚了,哪里請來的大神,在不經意間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
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共11
第一位朗讀者是濮存昕,他讀了老舍的《宗月大師》,送給改變自己命運的醫(yī)生。這里有一個讀音糾正:老舍(she四聲)。
第二位朗讀者是曾在阿富汗工作的無國界醫(yī)生志愿者蔣勵,她曾在戰(zhàn)爭中看到面對死亡的孕婦,因此選擇為苦痛的孩子們朗讀。
下一位朗讀者是柳傳志,他朗讀了《寫給兒子的信》。這是一份在兒子柳林婚禮上的致辭。
之后,來自成都鮮花山谷的殷潔夫婦朗讀了《朱生豪情詩》,她說我想要一片小花園,他就給了她最美的鮮花山谷。
世界小姐張梓琳選擇為女兒朗讀,她讀了《愿你慢慢長大》,這段里有個特別美好的祝愿,張梓琳對女兒說:愿你一生一世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最后也是最美的一段:著名翻譯家許淵沖的弟子們用中、英、法三種語言為老師朗讀文學經典。我個人超愛這一段訪談:許淵沖老人簡直太可愛了,用一生時間搭建世界文化橋梁,卻難得的保有一顆赤子之心——96歲才收到年輕時追逐的女同學的回復,甚是高興;講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別丟掉》,簡直流出眼淚來……
這 總體的感覺是,雖然訪談環(huán)節(jié)比較硬,有一種《藝術人生》的調子,但整體信息量很大,看完不白看。
能看得出節(jié)目花了心思,也做了很多準備。
因為都是關于“讀”的節(jié)目,網友確實不可避免地會把這檔節(jié)目和《見字如面》作比較。但在我看來,看多了體能類和明星類的綜藝,感覺文學性的綜藝節(jié)目還是少,越多越好?,F在就那么幾個能叫出號的,大家自己就別互相撕了……
更令我感興趣的,是《朗讀者》欄目組做了個亭子,找素人進去朗讀。
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共12
徐靜蕾“不回頭”
這一期的朗讀者,徐靜蕾作為唯一的女性帶給我們的是一份對“選擇”二字別樣的認知。
她從做演員到當導演,從唱歌到寫書又到北影教書,在諸多角色的變換之間,她早已從當年那個懵懵懂懂的少女變做集眾多獎項和榮譽于一身的女演員、青年導演,開始被大家稱為“老徐”了。
她說自己是一個“善變”的人,希望做一些自己沒有做過的事,什么東西做的不錯的時候,她就會嘗試著去選擇另一種可能,朋友都說她有事業(yè)自毀傾向。
她聽從朋友的建議,開始嘗試做導演,但選擇一個新的工作方式從來都不會一帆風順,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溝通交流便是其中之一,而她,又是一個三分理想,七分固執(zhí)的人,一旦認定的事卻也是十頭牛也拉不回的。
董卿“撞南墻”
94年的那個你,不也是陪著朋友去參加浙江電視臺的招聘而初入主持行列么,你做主持、做編導、做剪輯……你也是喜歡嘗試新事物的對不對?
的那個你,轉戰(zhàn)上海東方電視臺,負責聯絡、催場、做劇務,璀璨的舞臺不屬于你。不甘寂寞的你去上戲學了編導,如今你真的做了導演不是么?
的那個你,第三次易主于上海衛(wèi)視。新頻道的新鮮勁一過,略感失落的你從紅樓里,從唐詩宋詞里汲取力量,勇敢選擇了華東師范的古典文學專業(yè)攻讀碩士研究生。還記得千禧年的雙向音樂會嗎?那個得了金話筒的你。
之后啊,你進入央視,你榮登春晚,你主持奧運,你放聲世博。事業(yè)上的進步卻遠遠趕不上你那顆上進心,的你再一次選擇拿起課本,回歸學堂。
,你選擇做導師,,你選擇做制片人。無論未來的你還會選擇怎樣的身份轉變,我們依舊陪你走過一天又一天,月月年年,此心不變……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1.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600字
2.朗讀者董卿觀后感
3.朗讀者董卿觀后感
4.央視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精選
5.2017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
6.cctv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
7.央視朗讀者觀后感500字
8.朗讀者觀后感800字
9.董卿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
10.央視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
朗讀者第三期觀后感共12篇(觀看朗讀者第三期選擇的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