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名利場》的讀后感2篇 讀《名利場》有感,以供借鑒。
《名利場》的讀后感1
從一個多月前,我開始讀《名利場》這本書。它是作者薩克雷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它以諷刺的口吻描繪了攝政王時期英國上流社會中的沒落貴族、沒落世家等各種各樣的人物之間勾心斗角的生活,它使我們充分了解了19世紀時期英國所謂的“貴族生活”和社會上的不良風氣。
在我看來,本書內容主要圍繞兩個女人來展開,一是莉蓓加,二是愛米莉亞。講述了兩種幾乎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和待人處世的方式。莉蓓加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在這我便不多加評價了,若是要寫,恐怕用上三頁紙筆都不夠呢。就說一下大致的生活吧。
早年,莉蓓加使出渾身解數(shù)、擠破了腦袋也想踏進“上流社會”,想要找一個有錢有勢有地位的丈夫,野心勃勃地追逐名利。到了近中年(30、40左右)時,她終于成功踏進上流社會,成為其中的風流人物,也是拔尖人物,幾乎每個男士都對她贊不絕口,而夫人們看她把自己丈夫的魂都勾走了,都厭惡她。到了后期,她各種不雅的事情都被揭露,幾乎所有的上層人物都不跟她來往。她在各地欠債,流落四方,最后竟是投入慈善事業(yè)。
而愛米莉亞,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孩子,到哪都備受寵愛,成長路上幾乎沒有半點阻礙,正因如此,她無需像莉蓓加那樣,就可以輕松進入上流社會,所以是天真善良的。在我看來,還帶有一絲傻氣。后來,她與喬治結婚,喬治在一場戰(zhàn)爭中為國犧牲,而她的父親因為生意失敗而破產,陷入平民般的生活??恐鴨讨胃赣H和威廉·都賓的救濟,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最后在莉蓓加的小小幫助下,愛米莉亞和威廉·都賓終成眷屬,過上幸福的生活,給了本書算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名利場是一個看似浮華的世界,卻處處彌漫著塵埃,在薄薄的金錢、寶石下面是成堆的垃圾和糜爛的生物。就像莉蓓加一樣,她原是一個聰明、美麗的女孩子,可那名利場中的塵埃緊緊將她包裹住,她利用自己的友誼,愛情,婚姻,情人等,來助她登上上流社會的寶座??伤南聢鍪鞘裁??她的最好的朋友愛米莉亞最后遠離她,丈夫也厭惡、唾棄她,兒子不想見她,為了一時虛偽的華麗,她不知道付出了多么寶貴的代價。
掩卷沉思,生活中除了名與利還剩下些什么?
還有坦然與真誠,反思自己,丟掉這些東西已多久了?怕是自己都不知道了。
生活中比名利更重要的還有很多很多,讓我們簡單的活著,簡單地思考,像最近很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里說的那樣:和諧,誠信,友善。尋找一份屬于愛的凈土,常在其中。
《名利場》的讀后感2
看來我還是喜歡那種令人滿意的結局,雖然算不上皆大歡喜,不過也夠令人為主人公歡呼喝彩的了,名利場讀后感。好人終究有好報,這估計是大多數(shù)英國作家所推崇的英國式的結局,不管中間主人公經歷過多少風風雨雨,到最后必然是雨過天晴。名著的精神自然希望把人往好的一方面帶,是金子終究會發(fā)光。
現(xiàn)在想來,這算是我看過的第二部跨越時間較長的小說了,雖然薩克雷沒有像羅曼羅蘭描寫約翰·克里斯多夫那樣描寫都賓和愛米利亞的一生,但既然這對好人終成眷屬,不僅擁有名位和財產,還擁有了子女和真誠的朋友們,接下來的歲月不用說讀者也能猜得出來,所以薩克雷還是讓他們早點謝幕休息去吧,其他人也別再打擾他們了。
這部著作的情節(jié)在我看來并不算很老套,雖然它難逃從貧困到發(fā)達,從發(fā)達到貧困,從發(fā)達到貧困再到發(fā)達,從貧困到發(fā)達再到貧困這幾種老路子,但它描寫的內容卻是多方面的。蓓基和愛米利亞兩個人在這部小說中走的就是不同的路子,甚至可以說她們是名利場上兩個截然不同的兩方。蓓基為了能在名利場上混個出頭之日,實在是使勁了花招。我看著她一步步向著她期望的東西邁進,心里不僅不為她高興,反而覺得她很可恥,心中的厭惡之情一步步加深,估計大多數(shù)讀者都是類似的想法。對于并不喜歡鉆營,甚至有些傻里傻氣的愛米利亞,心中自是另一番情形。她甚至比都賓還要誠實,還要好,以至于我認為如果沒有都賓,她也根本不可能有最后幸福的生活。名利場對于她來說,實在是一部難讀的巨作。
我不知道薩克雷究竟把誰放在了中心位置,或許是愛米利亞,或許是蓓基,亦或許是都賓。至于美與丑一下子就能區(qū)分的很清楚,這出戲告訴我們的也就是美與丑的碰撞,就在現(xiàn)實中,就在名利場上,就在你眼前發(fā)生。時代變了又變,但名利場依然是不變的。
既然自己也將要走向社會,我只擔心自己碰不到像都賓這么好的朋友,而不擔心遇見類似于蓓基這樣的善于鉆營之人?,F(xiàn)實有多么美好,我實在說不清楚,如果要按照十分制的話,我估計能給個5分就不錯了。薩克雷的戲從來沒有斷過,名利場這部戲終究會一直演下去,都賓,愛米利亞,蓓基只是許許多多人中的代表罷了,他們雖然走了,還會有更多的人上來,有你,有我,還有我們的'子孫們。
《名利場》的讀后感2篇 讀《名利場》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