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自由在高處》讀后感3篇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800字高中,歡迎參閱。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1
《自由在高處》是我頗為喜歡的一本書,這本書是熊培云對之前的《重新發(fā)現(xiàn)社會》一書的重要補充,兩本書其實都對“自由”一詞有頗多筆墨,只是前者多是從國家的角度進行解讀,而本書則是通過個體的角度探討人們如何超越逆境,盤活自由。
帕特里克說,“不自由,勿寧死”,在閱讀過程中,我感覺作者還是頗為喜歡這句話的,不過作者卻似乎更加樂觀,一句“不自由,仍可活”,道出他對未來中國充滿信心,以及對個體力量的肯定,改變自己就是改變整個世界,這種感覺我在閱讀中能夠深切的感受到,書封底的話我很喜歡,“你不能決定太陽幾點升起,但能決定自己幾點起床?!薄斑@是我的人生,我必讓它自由,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人生的領導者?!薄耙闯蔀樽约?,要么一無所成?!彼奈淖挚偸悄敲赐笍?、激勵人心。
透徹,也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之一,縱然人們對同一事物的觀點各有千秋,但是作者的觀點不乏新銳、客觀,理性全面的分析,讓作者所講的每個故事栩栩如生,讀完之后便覺得豁然開朗,真有一點小小的興奮。
其實,熊培云的文字還不止如此,無論是《重新發(fā)現(xiàn)社會》,還是現(xiàn)在這本《自由在高處》,探討的'都與嚴肅敏感的甚至有一點黑暗的政治問題有關,可是,他的文字卻溫暖又寬容,這無形中影響著我,雖然周遭的現(xiàn)狀并不完美,但是卻要樂觀,不要總是抱怨,多思考,多行動,對未來應該充滿信心。
學會獨立思考,這是我的人生,我要讓他自由,自由不一定在高處,而是掌控在我們每個人的手中。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2
《自由在高處》的封面人物是一尊雕塑的素描,這尊雕塑的名字叫“自我塑造者”,人如其名,他是一個右手執(zhí)錘,左手執(zhí)鑿,正在把自己從石頭里雕刻成人形的人。
用一句話去概括這本書的內容:自由在高處,欲得需自塑。通過閱讀這本書,可以了解這本書所做的其實就是三件事:一、幫你意識到枷鎖所在;二、幫你掙脫枷鎖,或者如果暫時不可能,至少讓你學會帶著枷鎖舞蹈;三、帶你尋求自由思想的愉悅。當然,自由任何時候都不是唾手可得,帕得里克說“不自由,毋寧死”,熊培云則說“不自由,仍可活”。
在生活中,也許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束縛你的那些枷鎖,但你仍然有思想的自由,更多時候,只要你想到自己在枷鎖下仍然能做的那些事,就會感到它的分量已經(jīng)輕了一半;只要你超越逆境,盤活自由,拓展生存,積極生活,你已經(jīng)給了自己心靈的自由。這就是“不自由,仍可活”的意義,正如我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對的環(huán)境可能不盡人意,也可能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但是能夠立足現(xiàn)實,積極面對,打開胸懷,擁抱世界,也會有滿滿的收獲。他的文字,讓我們體會到生活之必要、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寬容之精神、樂觀之態(tài)度、人文之關懷。
讓我們看到自由就在高處等著我們去摘取,他的`樂觀并非盲目的,通過他的文字我們看到他在理性分析之下的積極與樂觀。我們同時也應該學著熊培云的姿態(tài),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自己人生的領導者,正如“你不能決定太陽幾點升起,但能決定自己幾點起床”所言。雖然我們改變不了大環(huán)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環(huán)境。在我們的工作中以甜美的微笑、真誠的態(tài)度待人,創(chuàng)造和諧的工作氛圍,通過小環(huán)境的改變來影響大環(huán)境。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燦爛美好。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3
看他的書,他會告訴你,那個鐵屋子不是已經(jīng)千瘡百孔了嗎?雖然它現(xiàn)在還很堅固,但是它畢竟在一點點消解,只要持之以恒地堅持,我們總會有逃脫牢籠的一天。
這本書的文字延續(xù)著熊培云一貫的風格,說得道理都是常識,舉得的例子都是習以為常的。但這本書尤其讓我覺得個體并非毫無選擇,個體要想收獲自由,就必須站到“高處”。但熊氏所說的“高處”并不是要獲得高的社會地位、為所欲為,而主要指站在精神上的高處。通過和熊培云的對話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新的社會,一個另外的事實的真相——無疑一個美麗新世界是讓人憧憬和向往的,而如何到達這一美麗新世界?書中給了答案。熊培云想要告訴我們的是,爭取未得到的自由固然需要,但盤活已有的自由同樣重要。書中的觀點不是在說教中完成的,也非理性思辨得出的結論,作者通過溫暖而富有力量的文字潛移默化終起春風化雨之功,有人評價熊培云“他的文字,讓我們體會到生活之必要、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寬容之精神、樂觀之態(tài)度、人文之關懷?!?/p>
熊培云如同一個溫和的紳士。溫和是自由主義者的溫度,他保持著清醒獨立寬容的態(tài)度,他不會像詩人一樣激憤,小說家一樣尖銳,也不苛求藝術家的完美。溫和的紳士有一種脫俗的優(yōu)雅睿智的幽默,君子無憂的心境;溫和的紳士是成熟的`理性的人,對外部世界有自己獨立的思考獨特的看法,內在對自己有明智的權衡,不去承擔力所不能及的使命,他沒有衛(wèi)道士的虛偽熱血青年的芒從,是一個自由的獨立的優(yōu)雅的人。
帕特里克說:“不自由,毋寧死!”熊培云說:“不自由,仍可活?!币驗樯?熊培云說“生活偶爾走失,從未離開。沒有比生活更古老的過去,也沒有比生活更高遠的未來。”強權可以征服這個國家,卻無法征服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生活,可以讓戰(zhàn)爭走開,可以讓帝國坍塌。他認為,歷史最真實的面貌是,所有帝國終究灰飛煙滅,只有生活永遠細水長流。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3篇 自由在高處讀后感800字高中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