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百年孤獨》讀后感7篇(百年孤獨讀后感150字),以供借鑒。
《百年孤獨》讀后感1
我無法像他們一樣,那么深切的去歌頌《百年孤獨》。任何一本書,在我這里,就是一面鏡子,照見自己的同時,也照見了我們習慣漠視不見的事實。我在想,那些人他們悲戚的命運。他們曾經(jīng)那么努力執(zhí)著、那么奪目,卻有一個那么荒誕和無聊的晚年。我由此又產(chǎn)生了害怕,怕我有生之年,來不及真真切切的保護我的父母,在物質(zhì)上滿足他們,在精神上支撐他們。
我也深深的了解到一個現(xiàn)實。一個人,在有了愛和理想的時候,就有了孤獨。我們愈愛,便愈發(fā)孤獨。
那么,今天這個日子,于我,雖然是一年中的唯一,但終歸不會圓滿。《百年孤獨》的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人,他們的人生全部由童年決定,某一幕某一瞬間,就已經(jīng)影響到了他們這豐富而漫長的一生。走到最后,能憶起來的,也不過是那一瞬間的景象,只不過那一刻,已不帶任何情感,就好像,那一刻一直跟在他身邊,而他,才是一直迷失的人。
我希望我能不像他們一樣,在生命的`進程中,執(zhí)著于最初的不圓滿,一直迷失下去。
打開那顆心,擁抱這世間的好,做個注定不圓滿,卻滿足幸福的人。
這就是生日的感言吧。不祝自己生日快樂,卻祝自己豁達知足。
《百年孤獨》讀后感2
上一篇談到,《百年孤獨》是第二次開始閱讀,這次讀《百年孤獨》首先感覺到它情節(jié)的荒誕,但是荒誕之中又格外引人入勝,一下就是幾年的大雨,家族中重復的名字,相同名字間相似的性格,還有這個家族中每個人都相似的孤獨。
這個故事從一對近親結婚的夫婦開始,因為害怕“生出長豬尾巴的'孩子”,逃離故土,開拓新的家鄉(xiāng),在這個家族的7代人中,每一個成員都有其不能為人所知的“秘密”,他們或守著自己的秘密,或執(zhí)著于自己的興趣,總之都深藏著自己,別人同樣不能理解他們荒誕的行為。
故事的結束呼應了開頭,第6代的外甥與第5代的姨媽結婚了,最后一個長著豬尾巴的孩子出生,這個孩子被螞蟻吃掉。
感覺這個家族的命運是從第一代的夫婦結婚時就注定的,最終“遭到懲罰”的不是某一對夫婦,而是這個家族。這個家族延續(xù)了這個“詛咒”,也延續(xù)了百年的孤獨。
《百年孤獨》讀后感3
總起來說,范曄譯《百年孤獨》是一個非??勺x的本子,又是作者第一個中文授權本,愛書人不可不收,盡管定價高點,也算是為之前的未授權本買單吧。但感覺也還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一方面,于譯者來說,譯文注釋稀少,本可再多些;前言后記俱無,讀起來倒也省事,但對初讀者來說,缺少了一個了解作者與作品的.機會;再者,有一兩處譯文費解的地方,老張曾百思不得其解,具體內(nèi)容而今倒是忘了。另一方面,于出版方而言,封面設計本可更精一些,套封有些失望,如果內(nèi)封換為布面或緞面,那可能就接近完美了。哈哈,得隴望蜀,人之常情也。具體評價為:原文——上上,譯文——上,印制——中上。
《百年孤獨》是一部不能只讀一遍的書,至少讀三遍才能理出頭緒,前提是需用心讀。老張的第二遍預備從上海譯文黃錦炎等先生譯本開始,時間待定。黃譯本當是第一個從原文迻譯的中譯本,廣獲贊譽,出版時間當在1991年中國加入出版公約之前,老張收存的精裝珍藏本似乎是1993年的數(shù)印本,當屬于盜版本了,不過孔乙己說過“竊書不算偷”,中國又屬于發(fā)展中國家,老馬先生何必大動肝火呢,還好這次出售了中文版權,盡管索價不菲,哈哈,這是題外之話,扯遠了。
《百年孤獨》讀后感4
多年以后,當我讀到“馬孔多在下雨”這句話時,我回想起了我第一次聽說百年孤獨的那個遙遠的高中午后。
百年?很久。孤獨?令人不解。在高中某個時間第一次聽到這個書名的時候,我內(nèi)心強烈的閱讀欲望就被喚起了。但是礙于學業(yè)緊迫,那時候即便忙中偷閑也是拿一些爽文來讀,于是就那么錯過了。之后再見到這本書就是在所謂的“死活讀不下去了書排行榜”,紅樓夢和百年孤獨分列狀元榜眼?!妒^記》的厲害我是知道的`,理所當然《百年孤獨》也不會好讀到哪里去,于是拿起的書就又放下了。一直到我讀完《金陵十二釵》才恍然大悟:有多么死活讀不下去,就有多么經(jīng)典多么好看??赐甏藭蟾哟_信了這一真理,《百年孤獨》,一本好書,一本奇書,一本神書!
提到此書不得不說其描寫的碩大的家族以及交雜錯綜的人物關系,重復七代的人物而且還長的人物名字,確實給閱讀帶來了很大困難。二十六萬字的書,我讀了整整七個多小時才讀完—而且我看其他人很多十幾個小時才讀了一半的。但是如果認真閱讀,并且把握住書中稍縱即逝的行文脈絡的話—我承認這本書乍看上去非常的亂—還是可以很好地理解到作者的深意。
《百年孤獨》讀后感5
——這是一本飽含孤獨的書,厚厚的書頁承載著厚厚的孤獨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孤獨是一開始就注定好的,在那本羊皮手稿中,從第一代人傳至第七代,一直沒有被研究透,而正因為家族中無人,也就不能知道家族的命運走向,我覺得這是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一個獨具匠心的安排。一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并不知道作者采用倒敘的手法,被一連串看似一樣的名字弄得眼花繚亂,再去看作者著此書的'目的,是要通過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充滿神秘色彩的坎坷經(jīng)歷來反映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個社會現(xiàn)實。
雖然我并不太了解拉丁美洲的歷史,但是通過這本書,我能夠感受到在那個年代,那片土地,那一群人類的內(nèi)心。我想我是難過的,因為能夠確確實實地感受到那份孤獨與無奈。我想我又是幸運的,通過這本書,我學到的是該如何把握自己的命運,過好自己的生活。
《百年孤獨》讀后感6
讀完了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另一部經(jīng)典《百年孤獨》,他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心理細節(jié)描寫打動人心,這部更加讓我驚艷,像《霍亂時期的愛情》一樣,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借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這個家族的第一人)之口,說出了同樣的話:“愛情是瘟疫!”這句箴言似的話也許是馬爾克斯想要向讀者傳達的觀念吧。
魔幻現(xiàn)實主義題材的文學作品是我第二次接觸,第一次是姜文執(zhí)導的.影片《太陽照常升起》(舉個我印象深刻的一個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情節(jié):影片最后女主角在火車上生孩子——女主角在開動的火車上突然感覺要生了,她急忙跑下火車,在鋪滿鮮花的火車軌道上躺著她的新生兒。這當然不符合常理,但是表現(xiàn)得很真實,而且很美好),對這類題材我所知甚少,在我看來,這類題材是很難入手的,得具備不符合常理而又合理的想象,天馬行空中又要在現(xiàn)實里有跡可循,而且需要很多有關現(xiàn)實的隱喻,不洞悉現(xiàn)實的人是無法達到那種境界的。
《百年孤獨》讀后感7
最近看完的一本書就是百年孤獨,但是現(xiàn)在還沒有讀完。最先接觸到這本書是在一個娛樂節(jié)目,那時候仔仔和大S還很甜蜜,所以可以在節(jié)目上肆無忌憚的說兩人的`甜蜜生活,記得仔仔說大S很喜歡看書,而且喜歡把她喜歡的書推薦給別人看,硬性推薦給仔仔看的一本書就是百年孤獨。
那個時候,仔仔正在看,不曉得看完了沒,最后兩人還是分手了,我覺得很遺憾。然后我就突然對那本書特別感興趣,網(wǎng)上下了電子版的看了幾頁,眼睛痛,就去書店購買買回家看了幾頁,實在是因為外國人名字太長,且比較相似比如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然后他其中一個兒子叫何塞·阿爾卡蒂奧,他的其中一個孫子也叫阿爾卡蒂奧看的我頭大了然后就扔在一邊,一直沒碰過。直到前幾個月看到新聞說84歲馬爾克斯授權新經(jīng)典正式出版《百年孤獨》于是,我又奔向書店買了這本重新包裝的百年孤獨。重新翻看這本很厚的書,講為什么馬孔多會消失,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的七代人為什么一個個都在孤獨寂寞中死去。
好像孤獨是這個家族的遺傳,最終在孤獨中這少有的百年家族終于合上了自己的頁章。
《百年孤獨》讀后感7篇(百年孤獨讀后感150字)相關文章:
★ 《賣火柴的小女孩》讀后感10篇 賣火柴的小女孩讀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