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8篇,供大家賞析。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1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剛拿到這本書,一看名字覺得實在普通,讀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獲益良多,給予我很多的啟發(fā)??赐炅苏緯爬斫馑N量超億冊的原因。對于我這樣剛剛開始工作的新人來說,一本好書就如同一個好的向導。
在書中,史蒂芬柯維提出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七個習慣分別是:一、用心主動;二、以終為始;三、要事第一;四、雙贏思維;五、知彼解己;六、統(tǒng)合綜效;七、不斷更新。這七個習慣交給我們人生的態(tài)度、處理人際關系的原則、團隊合作的精神,告訴我們要懂得抉擇、要學會換位思考,并強調永不止步,不斷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
對這七個習慣,我談談自我的理解。
習慣一:用心主動
我們要主動出擊,不要被動的去適應壞境,要勇于去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未來是掌握在我們自我手中的。以用心的心態(tài)去應對身邊發(fā)生的一切。我們更要學會去抓住機會,因為機遇是一向在你身邊的。
習慣二:以終為始
我們自我在社會中扮演的主角都是不一樣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唯一的,每個人都應按照自我的主角確定自我的目標,朝著自我的目標不斷的去努力。一個人如果沒有自我的目標就如同一艘沒有舵的船,只能在大海中隨波漂流,只有有理想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習慣三:要事第一
要懂得如何抉擇,注重分析事物的重要性。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第一位,合理安排日常事務。一個高效能的人必是一個有條不紊的`人,
習慣四:雙贏思維
雙贏才是真正的勝利,損人利己的人看到的都是短期的利益,這種行為其實是自斷后路,對方在受到損失后必然不想再與你合作或者相處,甚至會尋機報復,以彼之道,還之彼身,損人利己其實就是損人損己。
習慣五:知彼解己
對于我們這些剛開始工作的新人來說,學習處理人際關系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課程。史蒂芬柯維交給了我們最關鍵、最基礎的原則:知彼解己、換位思考。辦公室里,和諧的氣氛最重要。處理好同事之間的人際關系,營造和諧的氣氛,才能更好進行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習慣六:統(tǒng)合綜效
三人行必有我?guī)?,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優(yōu)點,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自我的老師善于聽取他人意見,相互學習,相互增長。統(tǒng)合綜效就在這種學習型、創(chuàng)造型合作中使效益到達最大化。一根鋼管、一塊石頭,這兩者都是最簡單的東西,單獨每一個的作用都很有限,但是如果用這塊石頭作一個支點,兩者結合就變成了一個杠桿,足以撬動千斤巨石,這就是統(tǒng)合綜效的作用。
習慣七:不斷更新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同池塘里的水一樣,我們每個人都要不斷進行更新。從身體、精神、心智、社會情感等四個方面磨練自我。經過良性循環(huán)使我們不斷成長。
史蒂芬柯維說習慣是知識、技巧和意愿三者的混合體。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所以要想成功,這七個習慣是關鍵,要想養(yǎng)成這七個習慣,我們務必要有養(yǎng)成這七個習慣的意識。習慣的養(yǎng)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它務必有個開始,開始就是此刻。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2
近日,利用春節(jié)假期的時間,拜讀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俯卷仰思,感觸頗深。這本書通俗易懂,讀來頗為受用,作者史蒂芬.科維博士經過運用很多生活、工作中的實例和生動形象的圖表,向世人介紹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和高效能生活的基本原則,最終告誡我們,如果能遵循這七個原則,并把他們化為行動,那么實現(xiàn)真正的卓越的人生就不會遙遠。
這是一本關于每個人的人生成長的書,書中認為人生成長需要經歷三個階段:1、依靠階段2、獨立階段3、互賴階段,也就是從0到一1,1一N的過程。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處在依靠階段的人,最常用的一個字就是“你”,如“這事都是因為你,才會有這樣的結果”,因為在這個階段中他們常常需要別人來對他的問題負責,需要別人對自我情緒負責,最終需要別人對他的人生負責。如果我們能真正擺脫依靠,那么,我們的人生就到了第二階段:獨立階段。在獨立的人的語言中,經常會聽到“我”字,比如“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我”的計劃、“我”的觀點。然而,從依靠到獨立是人生成長中最艱難的一公里,很多人都不能完成蛻變。所以,當我們一個人靜下心來的時候,不妨想一想,在人生最艱難的`一公里征途中,我們走到了哪里?是0.1還是0.9?
經歷了前兩個階段,科維認為接下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互賴?;ベ囯A段的人,追求的是你贏我也贏,即以實現(xiàn)“雙贏”為目標,他們不僅僅能看到雙方的差異中各自的價值,也能看到雙方合作的潛力,最終到達1+1》2。
20xx年我就要踏上寧杭文旅市場部的新崗位,對我而言面臨的是人生的又一段新的征程,在這樣的時間節(jié)點讀到這本書,仿佛讓我看到了一盞明燈。書中講到的兩大思維模式“遵循原則”和“由內而外”,就像是新征途上的指南針和發(fā)動機,能夠幫忙我理清思路,指引我選擇正確的方向。
文旅工作對我來說既是陌生的又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異常是進入市場銷售這一隊伍,就越發(fā)有難度了,這不禁讓我壓力倍增。如何才能快速地適應新崗位,轉變原有的思維模式呢?科維在書中給了我答案,那就是從七個習慣的第一個習慣做起:進取主動。我們常常會說:“人生就像是一場沒有彩排的演出”,我們人生的這場演出,導演就是我們自我。沒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總會經歷一些困難和挫折,應對困難和挫折,我們是失去信心,放棄期望,還是自我當導演,去進取主動地應對困難呢?我的答案,當然是后者。進取主動,是做好每一件事的第一步,也是邁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更是從依靠到獨立最關鍵的一步。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想要真正成功的人,首先要從自我的內心出發(fā),從正心、修身做起。那么,在工作中也是一樣,我們不妨經常問一問自我,我是否做到了盡職盡責,我是否堅持著一顆“初心”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3
天氣炎熱,工作量大,但是銷售額確沒有得到相應的增長,收入不高,員工士氣低落,如何提高員工的積極性,是現(xiàn)在首先需要解決的事。
基于這個問題,我有機會讀了這本書,從中我們或許可以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路徑。下面我就從這本書中學的一種習慣于大家分享一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積極性。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積極性。積極主動不僅指行事態(tài)度,還意味著人一定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個人行為取決于自己的抉擇,而不是外在的環(huán)境,人類應該有營造有利的外在環(huán)境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了解了積極性,我們再來聊三個問題;其一、是什么影響了人的積極性;其二、我們面對的問題是什么,怎么解決;其三、我們該怎么做;
其一、影響人積極性主要來源于三個論點,是基于我們在面對環(huán)境或者問題時的反應,也可以說是用來解釋人性的三種觀點。第一是基因決定論,認為人的本性是由祖先遺傳下來的。比如說,一個人不善于言談,那么會說是遺傳原因,因為他父親就是這樣;
第二是心理決定論,這個是強調人的本性是有父母的言行或者小時候受到的`教育決定的。例如一個人不敢與陌生人說話,是因為小時候留下的陰影;
第三、環(huán)境決定論主張環(huán)境決定人的本性,也就是說周圍的人與事,經濟狀況、國家政策都可能影響到。例如一個人會因為今天是晴天或者陰天來影響自己的心情。了解這三個論點可能讓我們更容易分析我們面對的問題,從而找到解決的辦法。
我們面對的問題可以分為三類:其一是可直接控制的(問題與自身的行為有關)——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培養(yǎng)正確的習慣來解決,這個關系我們日常管理的現(xiàn)象是我們的時間管理、個人魅力、知識儲備、身體健康等方面,都是可以通過自我約束達到的。
其二是可間接控制的問題(問題是與他人的行為有關的)可以通過改進施加影響的方法來解決。例如,管理員工的日常考勤、業(yè)績達成層面,以身作則的管理方式可能比制度與說教更為有效。
其三是無法控制的問題(我們無能為力的問題,例如過去,和現(xiàn)在面對的問題)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調整好我們的心態(tài),微笑面對即將到來的一切,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了解了以上的三個層面,那么我們怎么才能做一個積極主動地人呢?
第一步、直面自己,真正認識解決問題的本質,那就是當問題來臨時我們做出的反應是由我們自己決定,我們要學會正面面對;第二步是加強自我修養(yǎng),保持學習力,日常表達是把如果變成我可以模式;第三步是做出承諾,養(yǎng)成立即行動,言出必行的習慣;第四步是把以上的模式堅持30天,變成習慣。
圣雄甘地曾經說過:除非拱手相讓,否則沒人能剝奪我們的自尊。人與動物不同之處在于,當問題來臨時,鴕鳥會把頭埋入沙堆,而人會選擇不同的應對方式,讓我們露出燦爛的笑容積極面對未來的每一個挑戰(zhàn),祝大家在下半年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4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美國作家史蒂芬柯維所著,這七個習慣分別是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綜合綜效、不斷更新。整體分析這七個習慣,發(fā)現(xiàn)執(zhí)行力價值最高的習慣之一是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的習慣可以鍛煉自我領導與自我管理的能力。書中解釋自我領導是在決定哪些事情重要,自我管理主要是將不同重要的事進行優(yōu)先排序,并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做到自律和條理清晰。作者從生理學角度解釋在自我領導過程中是右腦在起主導作用,而自我管理的過程是左腦起重要作用,用來對重要的事進行分析和排序。
書中認為做到自我領導和自我管理需要有獨立的意志,是否具有獨立意志的表現(xiàn)是誠實守信,品行合一。這種由內而外形成的自我管理,是獨立意志的具有體現(xiàn)。由于自我品行良好,因此在執(zhí)行過程中不會很痛苦與艱難,同時,在獨立意志指導下的人們將容易控制自己的感情、沖動與情緒。讀到此,深刻體會到一個人品行的重要性,不僅僅是有助于我們進行與他人的溝通交流,提高辦事效率,同時良好的品行又是自我的一場修行,在不斷歷練中淬取精華,這也許就是支撐人不斷奮斗的'精神食糧吧!
如何做到要事第一呢?這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我做的并不好,(嗯嗯,如果好的話也沒有必要再看此書了)。書中認為,做到要事第一要對時間進行管理,分辨出輕重緩急同時培養(yǎng)組織能力,此過程的升華便是個人管理了,個人管理最有效的結果是維持產出與產能的平衡。書中作者提供了對周圍事物如何進行分類,書中認為可以把身邊事物分為四種,第一緊急而又重要的事,如危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定時間內需要完成的工作;第二不緊急但又重要的事,比如預防某種意外發(fā)生而做的準備、可以提高自我價值、培育高產能的活動、工作計劃等;緊急但又不重要的事如接待訪客、電話、會議、某些在自我能力之外的公共活動等;第四,不緊急又不重要的事如電話、信件、消磨時間的活動等。書中指出,高效能認識一般都能把第二類事物做的很好,成績平凡者都把時間浪費在了第三類、第四類事物上,(嗯嗯,我是第三類)。如何糾正、改善自我時間管理能力,書中建議我們以周為單位安排計劃,可以從自我不同角色著手,比如作為子女,這周幾要給父母打電話,作為女朋友,哪個時間要去約會等。
要事第一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過程是自我領導跟管理的一個過程,愿我們在整個過程中以自我原則為中心,關注個人注重的焦點問題以便于對周圍事物的時間分配與管理做出合理判斷。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5
這本書的架構非常清晰,每個標題深入進去,都讓人獲益匪淺。本書講述了7個習慣,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001.積極主動
影響我們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回應。大多數(shù)人只是坐等命運的安排或貴人相助,事實上,好工作都是靠自己爭取來的。采取主動是實現(xiàn)人生產能和產出平衡的必要條件。
002.以終為始
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認清方向。如果通往成功的梯子一直搭錯,那每一次行動無疑加快了失敗的步伐。成功,關鍵不在于你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你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確。
003.要事第一
有效的管理指的就是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事。人各有志,各有各的優(yōu)先要務,必要時,應該不卑不亢地拒絕別人,在緊急與重要之時,知道取舍。
004.雙贏思維
世界如此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不必視為自己之失。雙贏品德有3個基本特征:誠信、成熟、知足。誠信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成熟就是表達自己的感情和信念的同時又能體諒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知足即相信資源充足,人人能有份。
005.知己知彼
首先要去了解對方,然后再爭取讓對方了解自己。如果你真正愛一個人,那么花時間了解對方將有益于今后的'坦誠相待。
006.統(tǒng)合綜效
如果一位具有相當聰明才智的人跟我的意見不同,那么對方的主張必定我有尚未體會的奧妙,值得加以了解。學會尊重差異、建立優(yōu)勢并彌補弱點。
007.不斷更新
人生最值得的投資就是磨練自己,因為生活與服務人群都得靠自己,這是最珍貴的工具。擁有財富,并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chuàng)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這是本書的七個習慣,以下是其他精彩之處:
008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有以下四個步驟:
第一:確認角色??紤]自己下一周的角色和任務,記下這7天需要專注的領域即可。
第二:選擇目標。思考下周每個任務欄下你最想要做的一兩件要事。
第三:安排進度。為每一項目標安排具體的實施時間。如果你的目標之一是鍛煉身體,那么可以安排一周2-3天,每天一小時的鍛煉,以確保達到目標。
第四:每日調整。
009.合而為一
七個習慣澆灌出來的最高級、最美好和最甘甜的果實就是齊心協(xié)力,就是把自己、愛人、朋友和同時合而為一。
010.螺旋式上升。
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種原則,也是一個過程,一個在成長和轉變直接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一個不斷完善的自我過程。
相信優(yōu)秀如你,必定是一個高效能人士。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6
近日,利用春節(jié)假期的時間,拜讀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俯卷仰思,感觸頗深。這本書通俗易懂,讀來頗為受用,作者史蒂芬.科維博士通過運用大量生活、工作中的實例和生動形象的圖表,向世人介紹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和高效能生活的基本原則,最終告誡我們,如果能遵循這七個原則,并把他們化為行動,那么實現(xiàn)真正的卓越的人生就不會遙遠。
這是一本關于每個人的人生成長的書,書中認為人生成長需要經歷三個階段:1、依賴階段2、獨立階段3、互賴階段,也就是從0到一1 ,1一N的過程。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處在依賴階段的人,最常用的一個字就是“你”,如“這事都是因為你,才會有這樣的結果”,因為在這個階段中他們常常需要別人來對他的問題負責,需要別人對自己情緒負責,最終需要別人對他的人生負責。如果我們能真正擺脫依賴,那么,我們的人生就到了第二階段:獨立階段。在獨立的人的語言中,經常會聽到“我”字,比如“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我”的計劃、“我”的觀點。然而,從依賴到獨立是人生成長中最艱難的一公里,很多人都不能完成蛻變。所以,當我們一個人靜下心來的時候,不妨想一想,在人生最艱難的一公里征途中,我們走到了哪里?是0.1還是0.9?
經歷了前兩個階段,科維認為接下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互賴?;ベ囯A段的人,追求的是你贏我也贏,即以實現(xiàn)“雙贏”為目標,他們不僅能看到雙方的差異中各自的價值,也能看到雙方合作的`潛力,最終達到1+1>2。
20xx年我就要踏上寧杭文旅市場部的新崗位,對我而言面臨的是人生的又一段新的征程,在這樣的時間節(jié)點讀到這本書,仿佛讓我看到了一盞明燈。書中講到的兩大思維模式“遵循原則”和“由內而外”,就像是新征途上的指南針和發(fā)動機,可以幫助我理清思路,指引我選擇正確的方向。
文旅工作對我來說既是陌生的又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特別是進入市場銷售這一隊伍,就越發(fā)有難度了,這不禁讓我壓力倍增。如何才能快速地適應新崗位,轉變原有的思維模式呢?科維在書中給了我答案,那就是從七個習慣的第一個習慣做起:積極主動。我們常常會說:“人生就像是一場沒有彩排的演出”,我們人生的這場演出,導演就是我們自己。沒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總會經歷一些困難和挫折,面對困難和挫折,我們是失去信心,放棄希望,還是自己當導演,去積極主動地應對困難呢?我的答案,當然是后者。積極主動,是做好每一件事的第一步,也是邁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更是從依賴到獨立最關鍵的一步。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想要真正成功的人,首先要從自己的內心出發(fā),從正心、修身做起。那么,在工作中也是一樣,我們不妨經常問一問自己,我是否做到了盡職盡責,我是否保持著一顆“初心”。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7
人生最值得的投資就是不斷磨練自己,最珍貴的工具是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chuàng)造與適應能力。通過身體、智力、情感和精神四個層面的自我提升和完善,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以原則為中心,以品德為基礎:
這段時間讀完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對于探索自我,提升和完善自我與獲得成功自己都有了新的理解。對于高效能人士中提到的七個習慣,我認為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整體,對于目標我們既要全力以赴,也應當注重自身的修煉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科學管理自己的時間,同時保持求知若饑、虛心若愚的虔誠心態(tài),從而走向獨立實現(xiàn)自己。在這個過程中要通過建立共贏、換位溝通、集思廣益等方式,促進團隊溝通與合作。重點還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從而促進前六個習慣的完善,關鍵的是從身心開始修煉自己。
在這個科技不斷變化知識不斷更新的世界里,原則是不變的。在生命的長河中,要完成渴望的目標,戰(zhàn)勝艱巨的'挑戰(zhàn),就需要我們改變自己,用原則和自然的法則去解決身邊的事情。首先,由內而外全面造就自己,在面對現(xiàn)實問題中,以原則為中心,以品德為基礎,摒棄個人魅力論等治標不治本的思想,由內而外實現(xiàn)個人效能和人際效能。然后對于習慣,品德實際上就是習慣的合成,從一件事意愿、知識和技巧出發(fā),想要做到做什么,為何做到最終結果如何做這三方面協(xié)同努力。思想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復,卓越不是一時的行為,而是一種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對于良好的習慣,從最初的依賴別人去學習和被督促,到自己可以單槍匹馬去完成一件事的獨立期,再到最后我們可以群策群力的協(xié)調一個團隊,通過不斷的更新,達到自我的完善,對于需要具備的習慣首先有積極主動、以始為終,在過程中要以要事第一、雙贏的思維去對待,同時我們要做到知己知彼,綜合綜效的去完成一件事,最后還要做到不斷的更新自己。
對與習慣來說,我們不要去做環(huán)境的產物,消極的對待工作,而是應當做一個高效能的人—我是我自己選擇的結果,積極主動的去提升生命的價值。根據(jù)價值觀,有意識地選擇待人接物的方式,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或沖動行事,智慧地運用刺激和回應之間的空間,開闊自己的選擇和心胸。同時自己也應當跳出自己的“關注圈”,專注于自己的“影響圈”,專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圈”。最后對待習慣,自己應當做到挑戰(zhàn)內心的惰性,積極迎接學習、工作與生活的挑戰(zhàn),用積極的語言,采取主動的措施。
對于以始為終,所有的事物都應當現(xiàn)在腦海里醞釀,其次才是實際的創(chuàng)造,牢記自己的目標和使命,每天朝著自己的目標去不斷努力,擬出愿景和目標,據(jù)此塑造未來。自己設計自己的人生藍本,并用來引導自己的未來。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8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是美國富蘭克林柯維公司創(chuàng)始人史蒂芬·柯維博士著的,據(jù)稱,“在美國,此書影響力近次于《圣經》?!?/p>
沒有閱讀的時候,以為這無非是一本勵志類書籍,等到讀起來,卻知道它所論述的涉及每個人的事業(yè)、婚姻、家庭、生活、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對如何搞好合作與溝通、提高幸福指數(shù)和成功的幾率而最終達到“高效能”做了具體而又深刻的論述。
事實上,正如作者所說,“人們是如此的相似,又是那樣的不同?!睘榱松嫽驅崿F(xiàn)自己的某種理想和愿望(或者是達到某種欲望),現(xiàn)代的人們都在忙忙碌碌中度過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墒?,如果你細心觀察一下身邊的人,其實,他們的工作效能是不同的。
人人都有美好的愿景——良好的人際關系、出色的工作業(yè)績、不菲的勞動收入、美滿的婚姻、和諧的家庭……然而,這些愿景不會降臨到每個人的頭上。人們總是心懷憧憬而又必須面對現(xiàn)實。那么,有沒有一劑良方使渴望這些美好愿景的人們做得更好一點?答案就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里。
書中推薦的七個習慣是:
1、積極主動——個人愿景的原則
2、以終為始——自我領導的原則
3、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
4、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
5、知彼解己——移情溝通的原則
6、統(tǒng)合綜效——創(chuàng)造性合作的原則
7、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
逐條對照上面所列出的七個習慣,我們做到了幾條呢?恐怕在第一條“積極主動”方面就會有很多人沒有做到。尤其是作為一名員工的角色,你做到積極主動了嗎?“太多人只是坐等命運的安排或貴人相助,事實上,好工作都是靠自己爭取來的?!苯陙恚恍┕芾韺尤耸拷洺Vv“職業(yè)倦怠”,可見,消極被動是廣為存在的。
所謂“以終為始”,就是“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認清方向。這樣不但可以對目前處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誤入歧途,白費功夫?!倍耙碌谝弧钡脑瓌t,卻是指集中精力于當急的要務,排除次要事務的羈絆,即“別讓瑣務牽著鼻子走。”我們做得如何?
說到了“雙贏思維”,可能我們做得更不好了。對于這一點,我們是喊聲震天高,而在內心卻只想自己贏?!爸私饧骸敝攸c強調“移情溝通”。所謂“移情溝通”是指以理解為目的的聆聽,要求“聽者站在說話者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思維模式和感受?!边@對于我們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長和合格的教師大有裨益。
最后兩點是“統(tǒng)合綜效”和“不斷更新”。其中,“統(tǒng)合綜效”是講整體大于部分之和。例如,疊放在一起的兩塊木片所能承受的重量大于疊放前分別承受的重量之和。我們做教師的善于敞開胸懷,博采眾議,善于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智慧都在這個范疇?!安粩喔隆北容^容易理解,但是人們卻往往熱衷于躺在祖宗留下來的床上悠閑地睡眠,不愿意開啟自己大腦創(chuàng)新的大門。
渴望美好,并追求卓越的人們,讀一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會像我一樣受益匪淺。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8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