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西游記》讀后感7篇 西游記讀后感800字初一,以供參考。
《西游記》讀后感1
“你挑著擔(dān),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fā)。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電視劇《西游記》的主題歌,是對“西游”精神的一種提煉和概括,既寫出了“西游”披荊斬棘的艱辛,更反映了一路向前的無畏樂觀。
大唐貞觀十三年九月,正是的“數(shù)村木落蘆花碎,幾樹楓楊紅葉墜”的秋深時節(jié),唐僧迎著清霜,披著明月,西出長安,踏上了取經(jīng)之路。雖說是如來的得意弟子金蟬子投胎轉(zhuǎn)世,可此刻的他,只是一個肉胎凡身的和尚。他不知道前方山有多高路有多遠(yuǎn),不知道有多少豺狼虎豹等在路上,也不知道有多少毒魔惡怪正眈眈虎視著他那能讓人長生的皮肉口滴涎水。他當(dāng)然也不曾期待有幾個神通廣大的徒弟來斬妖除魔“保駕護(hù)航”。他的心里只裝著一件事:取經(jīng)。他的腳下只有一條路:西天。伴隨他一起上路的,是求取真經(jīng)的信念和永不退縮的意志。哪怕落入妖魔之手,飽受繩捆線綁籠屜蒸煮之苦,幾度命懸一線,可是只要一脫險境,他又會立刻踏上西行的路。
與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不同,三個徒弟都不是凡夫俗子。他們個個都能騰云駕霧斬妖除魔,去往西天對他們來說是小菜一碟的事。然而,他們卻跟隨著唐僧亦步亦趨,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一個踏踏實實的“取經(jīng)人”。期間,也鬧過誤會與爭執(zhí),取經(jīng)的團(tuán)隊也幾乎分崩離析。然而,他們?nèi)齻€謹(jǐn)記著對觀音菩薩的承諾--“護(hù)送取經(jīng)人”,一而再再而三放下嫌隙,各展所長合力驅(qū)魔,最終護(hù)送唐僧取得真經(jīng)。十四年的取經(jīng)路,孫悟空從一個沖動的石猴成長為沉著冷靜的“斗戰(zhàn)圣佛”,豬八戒和沙和尚也完成了對各自罪愆的救贖。他們的西行路,是一條堅守承諾自我成長的路。
師徒四人奔走在取經(jīng)的路上,而各種妖魔鬼怪也奔走在各自的修仙之路。他們有的`脫胎于草木,有的幻化于禽獸,都為了在神仙之列占有一席之地而奮力修行。然而,對于成仙的渴望使他們的內(nèi)心成了一座焦灼的火焰山,為了達(dá)成目的,他們不擇手段,尤其是聽說唐僧肉可以延年益壽便使盡手段欲施毒手。對長生的渴望讓他們失去了理智,甚至忽視了孫悟空的金箍棒。可憐的他們,自以為走上了終南捷徑,卻不料反因此失了修行,丟了性命。
不論是仙是妖,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塵世間的每個人也一樣。趕路的時候,既要抬頭看天,也要低頭看地,關(guān)鍵是不要走上岔路。
《西游記》讀后感2
一個孫悟空七十二變讓人羨慕;一個豬八戒貪財好玩讓人煩惱;一個沙悟凈誠實做人讓人踏實;一個唐僧掌握局面讓人放心。這就是大師吳承恩筆下德爾四個人物,寫的生動形象,耐人尋味。
從小看著《西游記》,一個個精彩的畫面至今歷歷在目。孫悟空機(jī)智聰明,與妖怪們做斗爭,不屈不撓;孫悟空倔強(qiáng)性格,大鬧天宮,讓所有人拍手叫絕;,孫悟空的金箍棒降妖除魔,讓人歷歷在目;孫悟空的筋斗云翻十萬八千里,讓人嘆為觀止。也許這就是英勇的孫悟空,如果沒有他在去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種種困難根本克服不了,如果沒有他唐僧也會很快喪命,雖然有時惹是生非但是關(guān)鍵時刻保護(hù)師傅和師弟,這就是一個精妙的人物形象,貪玩卻英勇無畏,在人們心中不可忘記,這就是一個孫悟空,一個英勇無畏的孫悟空,一個小孩子氣的孫悟空,孫悟空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值得我們尊重!
豬八戒膽小如鼠,天生貪財好色,總在關(guān)鍵時刻掉鏈子,給人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不過豬八戒的武器九尺釘鈀,也久經(jīng)沙場,保護(hù)著唐僧,也為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就是一個有優(yōu)點也有憂點的人物,一個貪財好色的豬八戒讓人煩惱,一個久經(jīng)沙場的豬八戒讓人流連忘返,這也許就是真正的豬八戒,一個老實的.豬八戒吧!
沙悟凈憨厚老實,為人樸實正義,在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他殺怪無數(shù),一路保護(hù)著唐僧,讓唐僧安全的去西天取經(jīng),為師父和師兄出謀劃策,艱苦的挺過了九九八十一難,但有時一臉憂愁,讓人琢磨不透,也許是太累的。這就是一個樸實的沙悟凈,忠于自己的師傅和師兄。一個做事認(rèn)真的沙悟凈讓人放心,一個憨厚老實的沙悟凈讓人嘆為觀止,這就是一個為大局而重的的沙悟凈,一個品德高尚的沙悟凈,一個值得我們尊重的沙悟凈!
唐僧是一個掌握大權(quán)的人,一個善良的人,他并不沒有一身本領(lǐng),只有一匹白龍馬與他相依為命,這也許就像是一個年過六十的老人,有一位老伴不離不棄的陪著他,與他天天在一起相依為命,這就是年老的一種欲望,一種想有人陪的欲望,唐僧值得我們尊重,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他堅持不懈不得精神,學(xué)習(xí)他那種善良的品質(zhì),他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值得我們尊重!
吳承恩筆下一揮一篇著名神話小說聞名世界,人人皆知,這也許就是吳承恩的獨特之處,英勇、樸實、正義、善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也值得我們自身去深深領(lǐng)悟!
《西游記》讀后感3
在這個炎熱的暑假里,我讀了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里面有許多我喜歡的人物和故事,故事情節(jié)跌蕩 起伏,深深地吸引了我。
孫悟空,又名行者,法名悟空,是從石卵里蹦出來的石猴,如來命令它保護(hù)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在電視中我們也常常能聽到孫悟空的經(jīng)典語句:妖孽哪里跑!豬八戒,名八戒,法名悟能 ,本是天蓬元帥因為非禮了嫦娥,玉皇大帝把他變成了一只豬,貶下人間,跟隨唐僧去西天去取經(jīng)。沙僧,法名悟凈,是個妖怪,也是玉皇大帝的`卷簾大將下凡,是唐僧給他取了個名字叫沙和尚。唐僧,又名玄奘,有三個徒弟保護(hù)他從東土大唐去西天取經(jīng)。
他們一路上遇到了很多挫折但都挺過來了,還幫助村民斬妖除魔排憂解難,所以村民都很愛戴他們。村民們只要看見他們就會說“來了,來了?!比缓缶蜁松纤?、包子、好酒好肉來感謝他們的救命恩人。他們原本計劃是三年時間取得真經(jīng),但一路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十四年還沒取得真經(jīng),光陰就是那么可怕的事情。
世間流傳最多得故事是棒打白骨精,說的是一位通過千年修行的僵尸接二連三地通過偽裝來騙他們。第一次白骨精變成了一個小孩,但還是被孫悟空的火眼金晴識破了,白骨精使了一個解尸術(shù)把尸體扔在孫悟空的身上,自己化作一陣清風(fēng)逃走了,孫悟空知道到嘴的鴨子飛了,就把尸體扔在地上。唐僧以為悟空弄出了人命就責(zé)怪起來,念起緊箍咒:”頭疼”頭疼孫悟空就疼的在地上打滾。唐僧叮囑道“再這樣,你還是回你的花果山做你的美猴王吧!我不要你這樣的徒弟!”第二次白骨精變成了一個女人。唐僧心里想:肯定是那個人來找他孩子的!我們完了。
孫悟空一棒敲過去說“妖孽,哪里跑!”一下子把那個女人也打成了肉餅。唐僧簡直人都崩潰了說“我怎么會收你這樣的徒弟?。 碧粕蘖似饋砼獾溃骸榜R上,給我滾!”通過豬八戒的一番勸解唐僧還是留下了孫悟空。又開始念緊箍咒,這次比上次念的還要多,孫悟空疼的直跳舞。第三次白骨精變成了一個老婆婆,唐僧心想:這位老婆婆肯定是來找他的孩子和孫子的??墒菍O悟空火眼金睛還是看透了那妖怪的鬼計,又是一棒這一次打中了白骨精。唐僧三人一看只有一堆白骨,他們總算明白了!孫悟空為什么打她們,原來這真的是妖怪啊!他們知道錯怪了悟空就很內(nèi)疚。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看人不能被事物的外表所迷惑要看人的內(nèi)在品質(zhì)。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定了目標(biāo)就要努力去實現(xiàn),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西游記》讀后感4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兒時,只看過動畫片,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慢慢體會到這其中的奧秘。
這部小說的作者是吳承恩,他用他的筆,描繪了師徒四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以及沙僧經(jīng)過多年跋涉,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了真經(jīng)。
大家對于這四個人物,可能對孫悟空的印象深一點,但我最喜歡唐僧。
唐三藏是核心人物,可以說,沒有唐僧就沒有這100回的令人拍案叫絕的故事??催^書的人,就知道唐僧是主動到西天拜佛求經(jīng)的。這可以看出他為了國家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在他要開始取經(jīng)之前,也了解了一些關(guān)于這方面的知識。危險困境他一定知曉,但他任然要去西天取經(jīng),這是有怎樣的信念呢?
無疑,唐僧這樣子做為的是保大唐江山永固。書的作者也贊嘆了唐僧“渾如極樂活羅漢,賽過西方真覺秀。錫杖叮當(dāng)斗九環(huán),毗盧帽映多豐厚。誠為佛子不虛傳,勝似菩提無詐謬”。
看得出來,唐僧是一個為國家著想,為百姓著想,把國家性命放在第一位,對皇帝忠心耿耿,對百姓盡心盡力,這樣的人怎能不喜歡。
提起孫悟空,我立馬就想的`了那緊箍咒,那可不好玩。我敬佩的是是孫悟空雖然個性沖動,桀驁不馴,老是和唐僧頂嘴,也曾離開過唐僧,但一路上他斬妖除魔,懲惡揚(yáng)善,做了許多的好事,對師傅忠心耿耿,最終幫助師傅取得真經(jīng)??梢钥闯觯瑢O悟空是一個心地善良、神通廣大、具有正義感的人。
從這本書里明白了許多道理,最有價值的就是做事一定要持之以恒,絕不放棄。劉禹錫說過:“石以砥焉,化鈍為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用石頭磨礪,把鈍的變成利器。引申意思就是一個人經(jīng)過磨練變得更強(qiáng)大!
可想而知,沒有坎坷的人生是不精彩的,俗話說風(fēng)雨后見彩虹,就是這個道理?;▋洪_放前經(jīng)歷過風(fēng)雨,孩子學(xué)走路經(jīng)歷過摔倒,而這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想放棄。
所以,任何事只要有信念,有一定可以成功。就像師徒四人一樣,雖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但鍥而不舍,取得真經(jīng)。這就是西游記向我們傳達(dá)的精神。
《西游記》讀后感5
這個寒假,我讀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的原著?!段饔斡洝分饕v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后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后和唐僧師徒一起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去的正經(jīng),修成正果的故事。書中的每個小故事總是那么精彩,引人入勝,以至于把我吸引住,都忘記了玩耍娛樂了。
在唐僧師徒中,我最喜歡孫悟空了。我最為羨慕的是孫悟空的神通廣大,他一個筋斗就是十萬八千里,還會七十二變。如果我也有這樣的本領(lǐng)該多好啊!用這些本領(lǐng)幫助別人,就像孫悟空一樣保護(hù)唐僧西行。孫悟空把本事用在了降妖除魔、保護(hù)師父、求取震驚上了。他難道不是一位好英雄么?我喜歡孫悟空那勇往直前、堅強(qiáng)不屈、積極樂觀的精神,無論與到什么妖魔鬼怪,他都勇敢面對、臨危不懼、沉著冷靜,把妖怪們耍的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遇到困難都虛心請教。最后成了斗戰(zhàn)勝佛。
白龍馬是一位憨厚老實、任勞任怨的'小白龍。無論豬八戒好吃懶做,把一切一切的行李搬在白龍馬身上,它也不埋怨、不生氣,為唐僧做好坐騎,安心的保護(hù)這唐僧。當(dāng)上了八部天龍。
豬八戒原本是皇帝的天河水神,天蓬元帥。因蟠桃會上調(diào)戲了仙娥,被貶下凡間。他好吃懶做、愛占便宜、嫉妒心強(qiáng)、好女色心,但是他的水性好,在幫助孫悟空馴服沙和尚時立了不小的功勞。
沙和尚天上的卷簾大將,因不小心打碎了玉皇大帝最喜愛的琉璃盞,被貶下了流沙河。他任勞任怨、忠于職守、善良踏實、顧權(quán)大局,但他不懂變懂、好壞不分、缺少主見。他也和白龍馬一樣挑著行李,不做任何抱怨。
唐僧,他前世原是如來佛祖的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他不聽說法,輕慢如來的的大教,故貶他的真靈,轉(zhuǎn)身東土。他意志堅定、心地善良、勇往直前、一心向佛,但他人要不辯、是非不分、固執(zhí)迂腐、懦弱無能。雖然他一見到可怕強(qiáng)大的妖怪,就嚇得魂不守舍,但他依然記得在東土發(fā)下“絕不往后返回一步”的誓言,依然堅定的走下去。
讀了《西游記》使我改變了很多,使我多了許多良好的品質(zhì),我都知道,這都得感謝唐僧師徒一行人呢!
《西游記》讀后感6
中國的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出自吳承恩手筆的《西游記》。它主要講述了機(jī)智勇敢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忠心耿耿的沙悟凈和慈善和藹的唐僧,師徒四人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真經(jīng)的故事。
當(dāng)中的每個故事都是引人入勝、險象橫生,雖是幽默風(fēng)趣,卻又不失滲透人生的大道理,例如:“三打白骨精”告訴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三借芭蕉扇”告訴我們要跟敵人斗智斗勇、不能知難而退。
從《西游記》中,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難忘之事。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在商場買完東西準(zhǔn)備結(jié)賬時,突然一個震耳入聾的聲音充斥著我的耳道:“大媽,給錢、給錢呀”。我抬頭一看,一個滿臉是雀斑、半臉被燒傷過的售貨員姐姐映入我眼簾,原來她正催一個老婆婆結(jié)賬呢。我恨恨地瞪了她一眼,需要這么大聲跟一個老人家說話嗎?真沒教養(yǎng),打心底蔑視她。我結(jié)完賬就匆匆回家了,不想多瞧這個難看、壞心眼的姐姐一眼。
可回到家后,我發(fā)現(xiàn)已買的酸奶不見了,想必落在商場里了,商場六點就關(guān)門了,我立馬飛奔去商場。剛到門口,一個熟悉的面孔像燈塔一樣照亮我的眼睛,是那個壞姐姐,只見她東瞧瞧、西看看,好像正尋找著什么。我的.眼前一亮,“酸奶!”看到她手上的東西,我驚呼起來。姐姐看見我,向我走來,嘴巴向上一揚(yáng),笑了:“總算找到你了!”她說完便把酸奶朝我懷里塞,姐姐說話的語調(diào)像綿綿細(xì)雨一般,姐姐的一笑像雨后彩虹那樣美麗。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納悶她的前后變化時,突然,我又看見了那個老奶奶,她旁邊站著一位阿姨,那位阿姨說話比剛才那位姐姐說話還大聲,從她倆的對話中,我才知道,原來這個老奶奶耳朵不好使,需要旁人這樣大聲講話她才聽得到。那一刻,我茅塞頓開。通過這一件事,我明白了,我們不能像“三打白骨精”里的唐僧那樣,以貌取人,光看表面,不能判斷一個人的好與壞,要深入了解才可以知道。
從《西游記》中,我還懂得了一個大道理:人生的道路上,鋪滿了荊棘與艱苦,我們要向唐僧師徒四人學(xué)習(xí),齊心協(xié)力、堅持不懈地勇往直前,這樣才能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西游記》讀后感7
談到《西游記》,大多數(shù)人都會先想到有著通天本領(lǐng)、敢大鬧天空的孫悟空,繼而是身體強(qiáng)壯、長相可愛的八戒,最后是只會做好人、深知佛理的唐僧。幾乎是沒有人會感覺到他的存在——沙和尚悟凈。
其實,我曾經(jīng)也是不太在意他的,誰讓導(dǎo)演總是將在前線殺敵的機(jī)會都給了悟空和八戒,而悟凈卻永遠(yuǎn)只有喊“救命”的份呢!熒幕上的他就是個懦弱的人。
可今年暑假,我突然心血來潮地翻出名著《西游記》,準(zhǔn)備看看原汁原味的西行究竟是怎樣的,沙僧是否真的如此沒有存在感。
終于,悟凈的形象開始在我腦海中清晰起來……
他勤勞。西行奔波的路上,他永遠(yuǎn)是尾隨其后。因肩上重重的行李走得有些慢,卻從未停止過。他從不會像大師兄那樣亂用法術(shù),以減輕自己的負(fù)擔(dān),也絕不會像二師兄那樣動不動就喊苦,耍小聰明。他的抱怨聲從未存在過,真實存在的只有他一次又一次踩過青草,踏過沙礫,碾過冰雪的腳步聲。
悟空好比是一匹能日行千里的'良駒,世人無不惜無不愛,八戒就像體型碩大的黃牛,也能幫你干許多重活粗活。而沙僧則是沙漠里的一頭駱駝,他沒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卻可以穿越千里馬望而生畏的沙漠;他沒有黃牛的力氣,但黃牛總是吃了睡,睡足了再干。而駱駝卻即使幾天滴水未進(jìn),仍可以踏著穩(wěn)健的步伐,馱著貨物,頂著驕陽穿過沙漠。
他是重情重義的,面對大師兄的慪氣離開,他雖明白西行的路上亦會更危險,更艱難,可他從未說過放棄,也從未放下過肩上的擔(dān)子,神不知,鬼不覺地離開。他只是忠誠的守候在一旁,不離不棄。即使是面對師傅被妖怪抓了去,大師兄在一旁無計可施,二師兄說著喪氣話收拾行李打算回高老莊的場景,他也絕不會氣餒,而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營救師傅,哪怕粉身碎骨。
沙僧的人生的確無趣,擔(dān)子似乎是他唯一的伴侶??杉偈箾]有他,誰能將這擔(dān)子挑出十萬八千里,而且毫無怨言?沒有他,誰能保證悟空能心無旁騖地使出那些通天的本領(lǐng),八戒能踏踏實實地過上多彩的生活?沒有他,誰能保證西行的路能順順當(dāng)當(dāng)?shù)匾蛔叩降祝?/p>
生活中像悟凈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不嘩眾取寵,只是本本分分地做著那個最真實、也是最應(yīng)當(dāng)做的自己。
生命,需要徹悟一份清靜。
《西游記》讀后感7篇 西游記讀后感800字初一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