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的讀后感 篇1
暑假里,一本好書,使我感慨萬千。這本書的名字就是——《城南舊事》。
這本書主要講了作者兒時在故鄉(xiāng)北京經(jīng)歷過的記憶猶新的事情。
文章里字字句句透著京味,讓人覺得趣味的同時又充滿新奇;文章的最終,又用了那么一個感嘆式的結尾,讓人在回味中略帶憂傷,憂傷中又為主人公的成長而感到興奮與激動,在品味之余,又多了一點恍惚……一本書讀下來,既讓人在跌宕的情節(jié)中為主人公捏了一把汗,又讓人覺得心中五味陳雜,真像是一位廚師,讓人在枯燥的文字中感到文字的佳肴是那么的可口!
書讀完了,但書中的道理卻久久回蕩在我的腦海里。
成長的價值不是在于結果如何,而是在于過程是否有意義。如果成長的過程是殘缺的,無意義的,那么,即使結果再完美,再稱心如意,成長也是一個無意義浪費時光的舉措而已。沒有意義,沒有感慨,沒有收獲,沒有坎坷,這樣的成長不叫成長,而是單純的消磨時光,浪費時光,不配叫做成長!
反之,如果過程是有意義的,即使結果并不那么稱心如意,這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一個成長的收獲,一次成長的蛻變,一次成長的磨練!
城南舊事的讀后感 篇2
讀一本好書,象交了一個益友。
————臧克家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話說得一點也沒錯。一本好的書會給你的心靈上一堂非同尋常的課。讓你有一次靈魂的洗刷。在這我升初中以來放的第一個寒假里,我當然要讀一本好書來“犒勞”一下自己。
所以我拿起了《城南舊事》……
這本書敘述了一個名叫英子的女孩在北京胡同生活時發(fā)生的一些事。
在這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們看海去”。其中英子的天真無暇,她那雙童真的眼睛。那個大男孩對于弟弟深深的愧疚之心,都讓我十分感慨,想,如果這世界上沒有惡人,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一個沒有爭名奪利,沒有惡意的謊言的社會里,那該是有多么幸福?。?
惠安館的“瘋子”秀貞和妞兒讓我清楚的.認識到那個年代的艱苦。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看到了作者林海音細致又饒具魔力的文筆和她超逸的文字風格,她通過英子的雙眼道盡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將英子眼中的北京南城風光恰切的融入字里行間,在展現(xiàn)真實熱鬧的市民之余,更為我們這些讀者假設出一個清晰的時空背景。在整本書中還彌漫著一股濃濃的詩意……
我喜歡城南舊事,不單單因為這是一本故事,它也是夢幻的,在讀它時仿若音樂,輕輕的扣動著人心。
我愛讀書!
讀書能把無知的我領進知識的大門,它也讓我有了想象的羽翼!
讀書更讓我從一個懵懂的女孩蛻變,成長!
城南舊事的讀后感 篇3
很喜歡這本回憶性小說,英子的聰明伶俐,她幼稚的心靈中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在她的世界里,駱駝帶鈴鐺是為了長途跋涉的時候能有一點點聲音的陪伴,給拉駱駝的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宋媽口中惠安館的瘋子是一個可愛的大姑娘,偷東西的年輕人的是個善良的人。
英子對什么都好奇,對秀貞,對思康。在大人的眼中,思康是一個不值得愛戀的人,而秀貞卻一直在執(zhí)著的等著他,柜子里還留著六年前思康穿過的大棉襖。在小英子的世界里,只要肯去努力,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后來她也確實讓秀貞母女團聚了。英子對于人性天真單純的認識和書中的大人們形成了極大的對比,側面反映出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人世間復雜的情感以及人們面對世態(tài)變化的無奈。
因為小桂子脖子后頭正中間的一塊青色的胎記,而妞兒的脖子后邊正中間也有一塊胎記,在英子的幫助之下,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了,但是卻在去找尋思康的路上,慘死在了火車輪下。這件事也讓英子從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感受到了現(xiàn)實的殘酷,她也逐漸領會到了世間的復雜與苦楚。
蘭姨娘,在文中是一位風流婉轉光彩照人的人物。蘭姨娘不僅長得美,心思也特別的細,對人好??墒窃谔m姨娘三歲時,她的生母親為了她生病的哥哥在她三歲的時候就把她賣了,而后又淪落為風塵女子,過著人前歡笑人后落淚的日子。被人贖身后,她敢闖敢拼,敢于與命運抗爭,總是把握一切機會去解救自己,最終與德先走到了一起。
而讓我最有感觸的是最后一章,表達出了最深切的情感。小學畢業(yè)典禮當天,英子衣襟上別著一朵夾竹桃,夾竹桃是英子爸爸種的,可是爸爸病倒了住在醫(yī)院里不能來,媽媽就用一朵夾竹桃代表爸爸來陪伴著我。六年前,爸爸參加了學校歡送畢業(yè)同學同樂會時,要英子好好用功,六年后也能代表同學領畢業(yè)證書和致謝詞。而今,英子要完成六年前爸爸的希望了,爸爸卻不能到達現(xiàn)場。在畢業(yè)典禮開始時,英子滿腦子都在回憶爸爸和自己說過的話,教自己做過的事情。大量的環(huán)境描寫,一系列的細節(jié)描寫,比如爸爸給我送來花夾襖?把爸爸對女兒的愛凸顯得淋漓盡致。
畢業(yè)典禮結束,英子走進了家門,家里靜悄悄的,四個妹妹和兩個弟弟都在院子的小板凳上,玩著沙土,而英子卻意識到了旁邊的夾竹桃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不像樣——是因為爸爸今年沒有收拾它們。去醫(yī)院看爸爸最后一眼的時候,英子經(jīng)過院子,對著垂落的夾竹桃,英子說: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的感慨。
雖不再是小孩了,而她心靈的童年永存了下來。童年像一個五彩斑斕的夢,自由自在,真而無邪。
我佩服小英子的勇敢,無論是對惠安館里的瘋子,妞兒還是和小偷叔叔約定一起去看海。但文章最后說到,他是個小偷,為了生存,為了贍養(yǎng)老人,供養(yǎng)弟弟上學,才不得已走上犯罪道路,現(xiàn)實和理想終究有不可逾越的距離,這一段引人深思。
城南舊事的讀后感 篇4
花朵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遭遇,春天來臨時,開的芬芳,姹紫嫣紅的。遠遠望去,那仿佛就是一片花的海洋,隨微風起伏,隨節(jié)奏蕩漾,還時不時地散發(fā)出迷人的香氣。與天空、蝴蝶、蜜蜂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圖??矗⒆蛹业幕ㄒ查_的旺盛,得多虧了他爸爸的細心照料,要不,早就不知道還活不活了。英子也看著已經(jīng)小學畢業(yè)了,參加了小學畢業(yè)典禮,但自己的爸爸也因病住進了醫(yī)院。英子的爸爸未得病之前最喜歡花了,每天下班回家后,總要給自己心愛的花澆水,所以,家里的花也就長得漂亮。而英子參加完畢業(yè)典禮后,回到了家里。花沒有人修整,都已經(jīng)枯萎了,沒有顯現(xiàn)出一絲的生機,而爸爸的死去,讓英子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但英子沒有太傷心,更多的`是又多了一絲責任感,她已經(jīng)不再是那個讓人揪心的小姑娘了,太開始有了自強自立的心了。而我們呢?每天生活在蜜罐里,家里人都呵護的不得了,生怕受了一點兒委屈。
含在嘴了怕化了,放入懷中怕掉了,放在手里怕太委屈。衣服自己從來不洗,什么事情都讓家里人管著,什么也不會干,只會坐在桌子旁,瞪著眼睛,干等著家人把飯菜放到自己面前,才開始吃。這樣的孩子根本不會有責任心,并且很懶惰,只會靠著家里。而英子不與他們一樣,她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長大了,不是那個嬌小柔弱的小孩子了。她是家中最大的孩子,也已經(jīng)學會自立了。而現(xiàn)在的人呢?有多少像英子這般地自立?恐怕沒有多少吧,就算有,也不多。他們每天花著自己父母辛苦掙來的錢,還自以為是地認為這是理所應當?shù)氖隆F鋵嵥麄兓ǖ氖亲约焊改傅难?,他們不知道那些錢是通過自己父母每日的熬夜換來的。不信,可以看看他們的臉,是不是比以前更滄桑了呢?我們已經(jīng)長大了,應該學會幫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也應該學會自立了。不要再做那樣懶惰的人了,要做已經(jīng)長大的孩子應該做的事情了。冬天到了,開得再鮮艷的花,也會凋零,除了一些生長在冬日的花之外,其他的花都會黯淡的。往日的美麗將不復存在,英子爸爸的花也隨之凋落。
城南舊事的讀后感 篇5
《城南舊事》是我國作家林海音寫的小時候在北京發(fā)生的一些事,那時她叫林英子,別人叫她“英子”。
我覺得英子十分奇怪,她愿意也“瘋子”交朋友,不過“瘋子”是因為自己生的一個女兒被人送走了。但她很幸運,因為“英子”的另一個朋友正好是“瘋子”的女兒。
我有時也覺得“英子”很命好。她有很多兄妹,和一個對他們都很好的媽媽,早上給她梳那又黃又短的頭發(fā)。還有蘭姨娘,在她家住的時候幫她做了一個“西瓜燈”。老師選她演麻雀,媽媽幫她做了很多衣服,好看極了。
“林英子”她有許多朋友,有謙遜的神探,不是父母親生的妞兒,惠安館的瘋子等。
她還有一個秘密,在草地找籃球時,發(fā)現(xiàn)了一些衣服,被東西掩蓋。
她也幸運,能代表全班拿畢業(yè)證書。
這本書很好看,我喜歡。
城南舊事的讀后感必備5篇相關文章:
★ 關于《城南舊事》的讀后感3篇(《城南舊事》讀后感優(yōu)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