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塵埃落定讀后感精選范文3篇 《塵埃落定》讀后感,以供借鑒。

塵埃落定讀后感精選范文1
在《塵埃落定》的歷史敘述中,土司制度是一個情節(jié)樞紐或敘事重心,并詮釋著特定歷史時期藏族部族政治生活的主要。土司制度是中國封建王朝采取的一項統(tǒng)御少數(shù)民族的政治懷柔政策,元明清時期廣泛在西南等民族地區(qū)施行,“以土制土”是這一政策的主要形式,其目的在于加強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政治統(tǒng)治。
清雍正以后,清政府實行“改土歸流”,西南地區(qū)的土司制度大體趨于解體,但因特殊的文化、歷史因素,一些地方的土司制度殘余仍延續(xù)到20世紀上半葉。
《塵埃落定》所描述的以麥其土司為代表的“嘉絨”部族,正是屬于這一情形。對“嘉絨”部族來講,土司制度是一種特殊的政治制度,表征了他們在特定歷史時期政治生活的具體狀態(tài)與文化,這在麥其土司司主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
對內(nèi),他是“皇帝冊封的轄制數(shù)萬人眾的土司”,有著“清朝皇帝頒發(fā)的五品官印”,實行世襲制,管轄“東西三百六十里,南北四百一十里的地盤”,與“三百多個寨子,兩千多戶”的百姓,向百姓征收賦稅,在轄區(qū)內(nèi)權(quán)力至高無上,有自己的官寨、專門的行刑人、書記官(二者也為世襲),有保衛(wèi)自己的衛(wèi)隊和為自己服務(wù)的活佛、喇嘛等宗教僧侶階層,甚至擁有相當數(shù)量的。
如此,統(tǒng)治者、土地或領(lǐng)地、人民以及內(nèi)部政治、經(jīng)濟制度等等,在民族部族內(nèi)部結(jié)成了一個政治生活的實體。對外,他一方面絕對服從中央王朝的政治統(tǒng)治,一方面則與汪波、拉雪巴、茸貢等其他土司往來,也與漢族人進行經(jīng)濟、文化往來。
土司制度在“嘉絨”部族流行了數(shù)百年,是民族生活與政治生活的復(fù)合物。而作為政治制度,它集中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藏族部族之間、部族內(nèi)部以及他們與中原統(tǒng)治者的復(fù)雜政治、外交等關(guān)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藏民族的歷史生存樣態(tài)。
在描述土司制度的同時,《塵埃落定》也大量地描繪了嘉絨部族文化生活的情景,在表現(xiàn)民族思維與心理習(xí)慣中透視了藏族獨特的民族文化。與其他國內(nèi)少數(shù)民族一樣,藏族是中國一個擁有著自己的民族語言文字與獨特民族文化精神的民族,有著自己的民族獨特的宗教信仰、心理習(xí)慣與情感表現(xiàn)。
這對《塵埃落定》中描寫的、生活在漢藏交接地帶的嘉絨部族來說也是如此。在麥其土司內(nèi)部,如果說,麥其土司司主是土司權(quán)力象征的話,那么,濟嘎活佛、門巴喇嘛、翁波意西書記官等人則是藏族民族文化精神的載體。
濟嘎活佛是敏珠寧寺的和尚首領(lǐng),他的身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藏傳佛教的教義與獨特宗教信仰。他推崇佛法,慈悲為懷;堅持宗教的救贖精神,反對麥其土司種,以期遏制人們特別是民族上層統(tǒng)治者世俗欲望的惡性膨脹。而當強大的土司權(quán)力阻礙了他的教義傳布,特別是他為此不得不與世俗權(quán)力形成妥協(xié)時,他作為宗教家的內(nèi)心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塵埃落定讀后感精選范文2
塵埃落定以麥其土司一家人的故事為主線,全景展現(xiàn)了一幅描述康巴藏族民族風情和神秘土司制度的巨型畫卷,具有濃厚的藏族氣息。
麥其土司酒后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一個具有預(yù)感能力的傻二少爺,正是這個所謂“大智若愚”的二少爺帶動著整個故事跌宕起伏,步步深入。整個故事涉及面極廣,包括權(quán)力、英雄、宗教、信用、仇殺、愛情等話題,這使整部小說遠遠超出了民族的題材。
1. 權(quán)力
土司是一種世襲的統(tǒng)治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土王”。土司在自己的領(lǐng)地具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利,他可以隨意決定一個人的生死。這種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具有黑洞一樣的吸引力,麥其土司著迷了,旦真貢布也著迷了,甚至傻二少爺也著迷了。
旦真貢布,麥其土司的聰明大少爺,麥其土司的繼承人。因小時候弟弟被人認作傻子不會對他繼承土司之位造成威脅,所以對弟弟很好。但弟弟的大智若愚漸漸顯露時,他十分恐懼并憎惡弟弟,和弟弟的妻子塔娜偷情以報復(fù)。后被麥其家的仇人殺死。
麥其土司,這邊土地上的王,一個宣布傳位時的奄奄一息的老者,當自己繼承人被仇殺時,因可以繼續(xù)當土司,而發(fā)揚“職業(yè)操守”克服喪子之痛,全身心執(zhí)掌麥其領(lǐng)地,并煥發(fā)了人生的第二春。
權(quán)力使麥其土司和旦真貢布喪失了親情和人心。多么嘲諷啊!權(quán)力這個使無數(shù)皇室短兵相接的東西,在西南邊陲也發(fā)揮了它獨特的作用。
2. 英雄
英雄,一個再熟悉不過的詞語。然而何為英雄?百人百口,各有見解。小說中提到兩種所謂的英雄。
旦真貢布,一個沖鋒陷陣的勇士,以戰(zhàn)爭略奪土地和人口,一個霸權(quán)的崇尚者,給麥其土司帶來了罌粟和新式武器的人,因此給土司領(lǐng)地帶來了饑荒和戰(zhàn)爭。
傻二少爺,一個神奇的人物,除了有點傻之外,天生的神槍手和預(yù)言家,通過一些非邏輯性的思維,創(chuàng)造了邊境市場,為土司領(lǐng)地帶來了繁榮和興旺。
兩種所謂的英雄,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起到不同的作用。然而,傻二少爺受到了土司和藏民的尊重,也許這就是大多人對于何為英雄的回答,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對于何為受人尊敬的英雄的回答。
3. 宗教
藏族,一個神秘的民族,一個充滿宗教色彩的民族。很難想象藏族小說不涉及藏傳佛教會是什么樣子。
小說涉及三種佛教人物:門巴喇嘛、濟嘎活佛、翁波意西。門巴喇嘛和濟嘎活佛都是土司家養(yǎng)著的,門巴喇嘛在土司官寨的經(jīng)堂里,濟嘎活佛在附近的敏珠寧寺里,土司為了防止宗教力量對其權(quán)力造成威脅,用計挑起門巴喇嘛和濟嘎活佛之間的矛盾,達到相互制衡的目的,多么熟悉的橋段啊。翁波意西,格魯巴教派的忠實追隨者,為弘揚禪宗教旨,不辭勞苦,千里迢迢來到麥其土司的領(lǐng)域傳播新教,因得罪土司,被割了兩次舌頭,是傻二少爺較喜歡的一個智者。
關(guān)于臧傳佛教,土司們和藏民們的虔誠程度不一。作為一個無神論者,對于宗教中的智慧很是欣賞,但是無法切身地理解宗教信仰給人帶來的東西。
4. 信用
信用,這個被作者用來揭露人性的詞匯,徹徹底底發(fā)揮了他的作用。當茸貢女土司用美人計騙一個傻子的糧食時,信用已經(jīng)不知道被她丟在哪里去了。茸貢女土司拿著傻少爺送的新式武器武裝的軍隊,贏得了對拉雪巴土司的戰(zhàn)爭勝利,想的卻是如何不把自己貌似天仙的女兒嫁給那個給他軍隊和糧食的傻子。不過,當傻子釜底抽薪地掉回了自己軍隊,茸貢女土司失去了取得的土地,并依靠女兒從傻子那里換來了和平,真是周郎妙計安天下呀。
茸貢女土司的故事告訴我們,不僅質(zhì)量是守恒的,人品也是守恒的,出來混遲早還是要還的。
5. 仇殺
多吉羅布的父母被麥其土司害死,為了給父母報仇,成人后回來找麥其土司報仇。多吉羅布的內(nèi)心十分糾結(jié),在邊境有機會殺死傻少爺時,卻因他是個傻子放過了他,在土司官寨里潛伏了幾個月,卻猶豫不決一直沒有下手。最后選擇下手,還是因為無意穿上了有邪靈附體的死人衣服,而且即使這樣也沒有選擇奄奄一息的麥其土司下手,而是溜走了土司繼承人的性命。當多吉羅布得手時,他逃到了官寨外面,燃起了一個火把,在廣場上大叫,他是死在麥其家手里的誰誰的兒子,叫什么名字,他回來報仇了。他叫道:“你們好好看看,這是我的臉,我是報仇來了!”
多吉羅布得手在廣場大叫,當時他是什么感受?是為父母報仇產(chǎn)生的欣慰,還是放下了背負在身上報仇的負擔,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多吉羅布在整個報仇的過程中是十分痛苦的,看來仇恨終究不是個好東西啊。
6. 愛情
愛情,多么美妙而浪漫的兩個字,但是什么是愛情?是麥其土司和土司太太嗎?是麥其土司和央宗?是麥其土司和茸貢女土司?是傻少爺和桑吉卓瑪?是傻少爺和塔娜?是塔娜和汪波土司?是桑吉卓瑪和銀匠?還是桑吉卓瑪和銀匠?不得而知。但是看到傻少爺和塔娜一起騎馬漫步時,感受是如此的溫馨,可能就是傻少爺對塔娜的愛吧。
春風徐徐,拂動著白馬的鬃毛,韁繩搖曳,趟過溪流,踏著綠草,走向山坡的高處,遙望麥其土司的官寨。下次回川,一定要去康巴看看。
塵埃落定讀后感精選范文3
前幾日,讀罷《塵埃落定》,感觸良多。那是一個混亂的年代,整本書里,沒有一個真正快樂的人。主人公甚至沒有名字,唯一的代號——也是他最好的護身符——就是“傻子”,一個有異于常人的人,生活在上世紀30、40年代的中國、某個閉塞卻又面臨著開放的藏族村寨。土司處心積慮擴張勢力和地盤,還要防備后院起火;哥哥作為土司繼承人,拼命向父親和周圍的人證明自我的實力,然后在不期然間,承受傻子比他有作為的事實;母親有了情敵卻毫無辦法,整天躲在房里念經(jīng)。還有那個本來就應(yīng)快樂的傻子,小小年紀,就已經(jīng)明白用手里的權(quán)力對待周圍的人,討好或者傷害,全憑自我的好惡。
土司制度的喧囂直上的時候,他就看到了塵埃落定后的樣貌:所有的土司都消失了,包括他們自我。在此之前,他享受著屬于土司的最后榮光,雖然他沒有當過一天正式的土司,卻在看似不經(jīng)意間,日漸取得了土司的實權(quán)。
始終沒看懂傻子到底想要什么。也許做土司的感覺會很好,所以,他才任由仇家溜進哥哥的房間,借刀殺人,解決他成為土司的障礙;費勁心思娶到了見過的所有女人當中,最漂亮的那個做老婆,卻不明白如何維系用利益換來的婚姻關(guān)系;明明自我也想做土司,卻不斷打擊母親期望他做土司的信心??傊?,他似乎在固執(zhí)的反對著所有人,彼此傷害。
作者阿來的批判不是聲嘶力竭,也不是單刀直入,而是以一種黑色幽默的筆調(diào),在不緊不慢的絮語中展現(xiàn)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透過這些各具個性的人物,盡情的演繹著生死與離別的哀愁,權(quán)力與金錢的角逐,鮮血與淚水的揮灑,他們?nèi)缤瑝m世間一顆顆微不足道的塵埃,在土司這片天空下以前快樂過、痛苦過、愛過、恨過、擁有過、失去過,而當另一個時代來臨之際,這些塵埃便逐漸消散了、隕落了,最終歸于沉靜。
“我”就是這些塵埃中的一分子,也以前輝煌過、愛過、恨過,并且充當了土司制度盛衰的見證者,這使我們似乎看到了《紅樓夢》中賈寶玉的身影?!凹僮稣鏁r真亦假,真做假時假亦真?!薄拔摇痹谌鐗舻恼鎸嵵凶咄炅俗晕业囊簧?,連姓名也未曾留下,這一切看起來是多么虛幻,然而這確實是生活,它是一個社會和時代的真實的縮影,是真實生活的寫照。阿來就是在這么一種如夢如幻的氛圍中,用他那沉穩(wěn)粗獷而略帶傷感的筆調(diào),完成了對一個特定背景下的制度的描繪和批判的,在娓娓的敘述中,他把我們帶入了那五光十色、光怪陸離的境界,我們在如癡如醉之際,卻突然有了一種清醒的頓悟——是啊,曾幾何時,我們又何嘗不是在虛幻中體驗著真實,在真實中追逐著虛幻呢?
塵埃落定讀后感精選范文3篇 《塵埃落定》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 經(jīng)典小說塵埃落定讀后感作文3篇 塵埃落定閱讀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