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孔子傳讀后感5篇(讀孔子傳文章的讀后感),歡迎參閱。
孔子傳讀后感1
星期六陽光燦爛,我陽光從我的腳尖悄悄的爬上了我的膝蓋像現(xiàn)在玩耍。我靜靜的坐在飄窗上,看著這本書——《孔子的故事》這本書像把我穿越到了古代
這本書主要講了:孔子從幼年一直到死去發(fā)生過的事情和故事。有許多篇章讓我深思熟慮。
而在這其中讓我最受影響的是《孔子和老子的見面會》不要講了魯昭把孔子打發(fā)到,洛陽去觀光。好學的孔子,覺得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那在歷史悠久的京城洛陽有豐富的文化寶藏,而且大思想家老子也在那里,所以孔子就非常開心。老子一聽說孔子來了,便套上車到郊外去迎接他,又叫他的仆人打把路打掃干凈,孔子也照當?shù)氐亩Y節(jié),從自己的車上下來,把見面禮大雁捧著送給了老子,老子比孔子的年紀大的多,那個經(jīng)驗與閱歷也豐富的多,所以孔子覺得這是對自己極其有益的,孔子就在許多方面問老子一些問題,老子也按照真正的答案回答給孔子,孔子向老子請教了很多,甚至孔子最懂得禮數(shù)方面也向老子請教證明老子比他懂得多??鬃釉诼尻栕×藥滋炀鸵鸵x開了,老子依依不舍的跟他說:“聽說有錢人送行的時候是送錢,有得有道德的人,送行的時候是贈送幾句話,我沒有錢,姑且冒充一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送你幾句話吧?!崩献永献佣诹丝鬃釉S多,孔子深深地玩味了,老子的叮囑,懷著感激的心情離開了洛陽,從這里我知道孔子真的非常的好學。也知道了孔子很會虛心向別人請教。從最后一段話,孔子對老子的評價我也知道了,孔子對老子的評價是很高的。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做人一定要虛心請教,才能懂得更多知識。
孔子傳讀后感2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孔子的故事》,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軍事家。這本《孔子的故事》就記錄了他的一生。
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國(在河南江蘇交界的地方)的貴族,如果再往遠說,他們還是殷代貴族的后代??鬃拥母赣H叫紇,字叔梁,是魯國一個職位不大的武官,他很有力氣??鬃拥哪赣H姓顏,叫徵在。
孔子30歲時他已經(jīng)有了3000多名學生了,可是,他認為自己的學識不夠淵博。如果誰有知識,誰哪里有他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彼媸菍W而不厭,誨人不倦。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安貧樂道,直道而行的人哪!
孔子傳讀后感3
話外音:老師,如果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驕傲,您說這怎么樣啊?
嗯,還可以,但是最高的境界在于一個人能夠安于貧賤,并且能夠樂在其中。
他的學生,還是那個子貢曾經(jīng)問過他,子貢說:老是啊,貧而不諂,富而不驕,何如?如果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驕傲,您說這怎么樣啊?逼著老是說這好啊,老師也很寬和,子曰:可也,老師說還可以,但是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老師說: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老師說:最高的那個境界就是一個人安于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沒有抱怨,他內(nèi)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仍然不能從他的生命中被剝奪。大家想想,這是一個多高的驕傲啊,一個人在貧賤之中還能保持著把他的日子過得覺得很有尊嚴,有他自己的快樂。其實這說的就是象陶淵明那樣的隱士。
話外音:孔夫子教導他的學生們要安貧樂道,但是現(xiàn)代社會競爭如此激烈,每個人都在努力發(fā)展著自己的事業(yè),收入的多少似乎就成為了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志,安貧樂道在現(xiàn)代人眼中頗有些不思進取的意味,那么我們在這樣一個社會環(huán)境中應該如何為人呢?能不能有一個很簡單的、在我們現(xiàn)代社會中也能起作用的為人之道呢?其實,兩千多年前孔子的學生就提出過類似的問題,希望有一個字就可以受用一生,這個字是什么?孔子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這就是孔夫子他跟學生在交流中,學生非要苛刻的問他。子貢,老是這個子貢刁難他的老師,說:老師您就跟我說,這一輩子,您就告訴我一個字,我就可以終身受益。問他老師說: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您告訴我一個字,讓我一輩子就遵守它。你說什么教育能縮成一個字,老師呢也能說出來,老師還特寬和,商量的口氣說:豈恕乎,就是寬恕的恕。他說,如果有這么個字,那這個字就是恕字。然后老師又為這個恕字加上了八個字的解釋,這八個字我一說大家人人都知道,其實這是圣人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叫忠恕,什么叫寬容,就是你自個兒覺得不想干的事,你就別強迫別人干。你一輩子做到這一點就夠了,就這一個經(jīng)驗夠你活一輩子。這就是老師告訴他學生的話。所以什么叫半部論語治天下,有時候?qū)W幾個字就夠你一輩子用了,所以真正圣人不會說讓你去背《千字文》,記住那么多你才能活明白,記住一個字有時候就夠了,就是寬容一點。所以他的學生曾子也曾經(jīng)說過:夫而已矣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說我老師這一輩子,真正的道理也就是忠恕而已。就是這么簡單,但是寬容有時候多不容易啊,我們這個社會上,現(xiàn)在有多少事情,就是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但是在你的心頭過不去。我們每個人的心靈困頓,有多少都是自我的折磨,有多少時候是一個事情過去了以后我們老在那里想,覺得這個事情深深的傷害了我,然后我就不斷地在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傷害,總想著說這么可惡的事我怎么能原諒他呢,我每天早上醒來想的都是復仇。
其實當你一次一次玩味這個痛苦的時候你被折磨得就太深了。佛家有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一個小和尚一個老和尚,兩個人出去下山化緣。走著走著到了河邊,這個小和尚因為剛入道,什么事情都必恭必敬看著他師父,一看那有個姑娘要過河,他師父就過去問她,說姑娘你想過河呀,那你過來我把你背過去吧,就背過去了。小和尚就瞠目結舌看著,然后被過去就放下了,姑娘謝謝老和尚,他師父領著他接著走。這個小和尚也不敢問,說我?guī)煾冈趺催@樣呢,走啊走啊走了20里地,覺得太憋得慌了,終于就問了,說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著那個姑娘過河呢。他師父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把她放下了,你背了她20里地還沒放下。這個道理其實和孔夫子教給大家的一樣,就是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一點,其實給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闊天空。有什么事老擱在心里放不下,所以上面叫仁者不憂呢,就是讓你的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就像我們客觀的生活中,你說一個人要是遭遇事業(yè)呀婚變呀,朋友背叛哪親然離去哪,這些事情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他對你算大事還是小事,這個沒有客觀標準。這就像說一寸長的口子算是一個大傷還是小傷呢。如果在一個嬌滴滴的小姑娘身上那肯定是個大傷,她能邪乎一星期,她老疼老上藥老看著;如果是一粗粗邋邋大小伙子不小心踢球碰破了,他可能從傷到傷好一直就不知道,這也是個傷口就完了所以其實我們的內(nèi)心究竟是一個嬌滴滴的小姑娘還是一個粗粗邋邋大小伙子,這件事情靠我們的修煉就能做到。這就是孔夫子的意義,他告訴你你可以做得到,無非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去強加別人,自己快樂的事情自己就更多做一點。能夠在這個社會上更多地去幫助別人。
孔子傳讀后感4
開學第一周,我看的第一本書就是《孔子的故事》,內(nèi)心頗為感動。
孔子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造人,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粟邑,生于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他是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鬃右查_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在這本書里,孔子是一個善良、聰明、重情重義、誠實,為了天下太平而活著的人。
這本書詳細描繪了孔子從出生到他死去的29個故事。作者李長之一絲不茍,本書幾乎每一頁都有兩三個腳注,運輸有幾十多種之多,可稱言必有據(jù)。孔子早年好學;中年就把這些知識都運用到教育、政治上了,并且可以將學到的知識舉一反三,更好的教育他的弟子們。而且還出國,帶著自己的弟子游學了14年,學到了更多知識;晚年他輕視政治,注重教育,還在60多歲高齡中創(chuàng)作了《春秋》等書。他值得我們尊重、學習。
孔子一生說過許多名言,“名無信不立”“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是告訴我們要誠實;“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告訴我們要認真學習、復習;“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笔歉嬖V我們要謙虛好學。虛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的一個字,是“仁”,并且對中國社會有著很大的影響??鬃尤蕦W的內(nèi)涵:
1、以人為本,仁者愛人,仁者人也;
2、為人由己,這是仁學得實施方式;
3、血緣基礎,總的來說,仁學就是孔子想讓我們懂得忍耐,要善良。
現(xiàn)在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不懂仁、不會愛的人,而且有些人還很殘忍,殘殺一些自由自在動物。這一幕幕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我們必須得阻止這些不仁的人。
如果所有人都可以懂得仁并去做,我相信這個世界將會變成美好。
孔子傳讀后感5
今年暑假我看了《史記》一書,其中(孔子學琴)這篇我讀了后感慨萬分。
這篇文章主要講孔子60歲時還向一位琴師學習彈琴,老師師襄子教他一支曲子,孔子每天都認真練習這支曲子,絲毫沒有厭倦和懈怠的情緒,足足練了十天,老師聽他的彈奏已經(jīng)十分純熟。就對他說:“你可以學新的曲目了?!笨鬃訁s說:老師,雖然我已經(jīng)爛熟于心,但我總覺還未掌握節(jié)奏的技巧,后來他練一段時間,師襄子又聽他彈奏,不絕贊嘆,認為他已經(jīng)掌握了節(jié)奏的技巧,可孔子仍然搖頭對老師說,他還沒真正地領悟樂曲表達的思想感情,于是孔子繼續(xù)練習這支曲子,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又來聽他彈琴,說他已經(jīng)領悟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可孔子再一次搖頭說,自己還未想像出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事隔多日,老師再來聽他彈起曲子,師襄子有了一種奇妙的感覺,仿佛看見一個人正在嚴肅而深沉地思考……
孔子也說:是啊,現(xiàn)在我可以想像出這個人的樣子了,他就像一個王者——周文王的樣子,師襄子聽到這兒,深深地拜了兩拜告訴孔子這支曲子名字就叫《文王操》?。?/p>
我讀后想到了自己,感到十分慚愧,我平時學小提琴總是拉熟就行了,認為自己已經(jīng)不錯了,根本就不想吃點苦多練。
我每次做奧數(shù)題也是如此,只要會第一種解題方法就不會再去想第二種、第三種解題方法了。媽媽說我不求甚解,讓我再想第二種解題方法,我就會十分生氣,暴跳如雷,甩筆扭頭就走。自從看完這篇文章,想到了孔子60歲開始學琴,學得還那么刻苦認真,精益求精,我下定決心向孔子學習,學習他這種精益求精的學習精神。認真學習,刻苦拉琴,讓自己的學習和拉琴更上一層樓。
孔子傳讀后感5篇(讀孔子傳文章的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