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金銀島十五章讀后感3篇(金銀島第十四章讀后感),供大家參閱。
金銀島十五章讀后感1
這個暑假里,媽媽給我買了本書,名字是《金銀島》。我非常喜歡。
在這本書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常常不知不覺進入其中,感覺自己就是一個愛冒險的小男孩。雖然我未曾見過大海,可我卻從中能感覺到大海的開闊,又能領(lǐng)略到它的無情。大自然真是多姿多彩。故事的主人公吉姆?霍金斯讓我十分佩服,他的勇氣、勇于嘗試和探索的精神讓我受益匪淺。他敢于向困難作斗爭,遇到事情雖然沖動,但卻能夠積極面對,勇于承擔,非常具有責任感,這正是我要在學習和生活中努力做到的。我還要學習他遇到難題善于動腦、不慌亂的特點,這不正是老師要求我們做到的嗎?不過我在讀的過程中也看到了一些不好的人,如以希爾弗為代表的人物,他怎么這樣令人憎恨。只是為了錢財就殺害人的性命,滿腦子都是金錢,他那兇狠、貪婪的面容令我感到害怕。老師經(jīng)常教導我們要珍惜生命,愛護小動物,難道他小時候沒受到這樣的教育嗎?我非常疑惑。
當然從這本書中也積累了一些我喜歡的詞語:突如其來、破爛不堪、不堪入耳、厚顏無恥、慌不擇路等等。
書中的最后其中一段我最喜歡:終于,西斯盤號又起航了。船長掛在木寨上空、我們曾為之而戰(zhàn)的那面旗幟,現(xiàn)在又飄揚在了桅桿頂上。
勝利屬于善良的人們。我想世界是和平的,和平鴿永遠翱翔在我們的上空。
金銀島十五章讀后感2
耳畔聽著樹葉摩挲的悅耳交響,鼻端襲來陣陣沁人心脾的幽幽草香,又是一個黃昏,我端坐在自家陽臺上,看著我的最愛——《金銀島》。
小男孩吉姆聰明機智,勇敢堅強,而且對任何事都充滿好奇。一個偶然的機會,吉姆得到了一張藏寶圖,利富西醫(yī)生和鄉(xiāng)紳特里佐尼得知后決定與吉姆一起踏上他們的尋寶之旅。途中,由于鄉(xiāng)紳的輕信他人,將此行秘密泄露,不幸被一群海盜盯上,扮成水手上了船,意圖不軌。還好老天眷顧好人,讓吉姆偷聽到了海盜們的計劃,從而粉碎了他們的陰謀。
毫無疑問,吉姆是勇敢的。在獨自手拿彎刀與海盜戰(zhàn)斗時,手被鋒利的刀片割傷了,他也好毫不在意;吉姆更是無私的,此刻的他心里想的不是自己的傷痛,而是大家的安危,同伴的無恙;此時的他心里裝的是團結(jié)一致、保護領(lǐng)土,不是耍小孩子脾氣般的任性。當我看到吉姆孤身一人與老__巨猾、詭計多端的老海盜漢茲周旋時,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不禁暗自禱告吉姆平安。也許是因為我的誠心讓作者感動了,吉姆竟然真的安全地度過了危機。翻頁往下讀,才知道吉姆是靠扔飛到擊中漢茲要害而勝出的,這對于一個年少的孩子而言,需要多大的勇氣和膽量啊!回想我平時遇到問題時的猶疑不決、瞻前顧后、磨磨蹭蹭,真是感到慚愧。
這次驚心動魄的冒險是一場生與死的較量,也是一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海盜們想謀財害命做大富翁,結(jié)果卻落得個死的死、傷的傷、失蹤的失蹤,流放的流放。貪婪的欲望只會讓人最終走向滅亡。
一本書,一個人,一些故事,讓我記住了這次冒險。更記住了這冒險背后的勇敢、正直、善良、團結(jié),因為他們的人生是如此精彩。此刻的我,就像老師所說的:“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金銀島十五章讀后感3
金銀島寫的是奇特而跌宕起伏的海上冒險故事。這個故事讓人如癡如醉,是那么優(yōu)美。不僅如此,本書還寫了一個了不起的孩子——吉姆,他就是本書的主人公,他聰明靈敏,總是幫助大人化險為夷。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吉姆發(fā)現(xiàn)了一張藏寶圖。有錢的鄉(xiāng)紳買了一艘帆船,與一位醫(yī)生帶上小吉姆去茫茫大海的一個荒島上尋寶,他們還帶了自己忠實的奴仆。然后便去選水手了,殊不知幾位想得到寶藏的海盜假扮成水手,魚目混珠,也登上了帆船前往金銀島。他們在船上拉攏其他的人,讓鄉(xiāng)紳和醫(yī)生的奴仆成為他們的手下,船長很快就看出來其中的蹊蹺,可怎么說鄉(xiāng)紳他都不信。幸虧吉姆偷聽到了他們要造反的事,但如今木已成舟,只好先開到島上,再想辦法。到了島上,海盜和尋寶者,因為要爭奪70萬鎊的寶藏,開啟了一場生死搏斗,由于尋寶者指揮有方,冷靜,果斷,還有小主人公吉姆的機智勇敢,多次挫敗了海盜的陰謀,平息戰(zhàn)亂,最終尋得寶藏,平安返航。
這使我明白,孩子用處也是很大的。俗話說的好,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說的不就是這個道理嗎?我也要像吉姆一樣,面對困難,不慌不亂,用智慧戰(zhàn)勝敵人!
金銀島十五章讀后感3篇(金銀島第十四章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 哈姆雷特二十五章讀后感3篇 哈姆雷特第五章第二節(jié)
★ 讀魯濱遜漂流記二十五章讀后感4篇(魯濱遜漂流記第二十五章讀后感)
★ 關(guān)于金銀島的讀后感3篇 金銀島的讀后感怎么寫
★ 海底兩萬里的十五章讀后感3篇 《海底兩萬里》第十五章讀后感
★ 水滸傳的二十五章讀后感3篇(《水滸傳》第二十五回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