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我們的節(jié)日春節(jié)作文800字三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們的節(jié)日春節(jié)作文800字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的節(jié)日春節(jié)作文800字 篇1
博海同行,又屆一春。還記得每一年,那些快樂的日子嗎?
──題記
明媚的陽光透過窗照在書案上,我坐在鍵盤前,回憶起那些讓我難忘的節(jié)日,思緒莫名的回到了過去,回到了那些曾讓我快樂、悲傷的日子……
每一年中都有許許多多的節(jié)日,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這些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瑰寶,在這些節(jié)日中,我們或許會喜悅、或許會悲傷、或許會想家。
而在這眾多的節(jié)日中春節(jié)是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甚至連空氣也彌漫著喜慶的氣息。因為春節(jié)的臨近,把親人間的距離在逐漸的拉近,把思鄉(xiāng)的念頭變得渴望,把團圓的期盼變成現(xiàn)實!
和大家一樣,我也深愛著這個讓人喜悅的節(jié)日──春節(jié)。在那熟悉的除夕之夜,似乎到處都彌漫著年帶來的歡樂與激情?!班粥粥帧笔呛糜阉蛠淼男麓鹤8#班粥粥帧笔怯H戚寄來的溫暖問候,“嘀嘀嘀……”是同事帶來的體貼提醒……這些短信像天使的翅膀守護著我們、溫暖著我們。一道道美味的佳肴被端上了桌,家人們圍坐在一起,嘮起了過去一年發(fā)生的事、嘮起了對新一年的美好憧憬。吃過飯,大家坐在電視前享受著中國人民新年中的一道共同的盛宴──春晚。突然傳來一陣噼里啪啦的.聲音,打開門一看,只見縣城內禮花四起,如同將一束束絢爛的鮮花拋向天空,紅的似火,白的象雪……有得象盛開的菊花,有得象神州七號呼嘯著直沖云宵,有的象流星雨一樣在天空。遠處的高樓大廈都披上了節(jié)日的盛裝,五彩繽紛,美麗極了!噼里啪啦的聲音此起彼伏,就象音樂家在彈奏新年的音符。熱鬧過后,回到房間,春晚已經(jīng)開始了。全家人其樂融融,幸福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我們被趙本山的小品給逗得捧腹大笑,被周杰倫的歌曲帶到了另一個世界,在12點的鐘聲敲響后,全家人的情緒也被帶入了高潮階段,隨后那優(yōu)美的舞蹈節(jié)目也把我們深深地打動,在這個夜晚我們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息中。
第二天早上,老老少少都穿上了新衣服,出門向鄰居們拜年?!肮舶l(fā)財,生意興隆。”“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諸如這類的祝福語回繞在耳邊。我們孩子便會跟在大人旁邊,向他們討要壓歲錢,這里一個紅包,那里一個紅包,不過一會兒口袋就被裝得滿滿的,此時我們也會特別的滿足和歡樂。在緊接的10多天里,我們會走親訪友,好好地吃上幾頓,把過去一年中不好的回憶都拋之腦后。
一個節(jié)日,就像一個故事,情節(jié)美妙動人;一個節(jié)日,就是一種文化,內容絢麗多姿。在當今很多洋化了的節(jié)日文化的沖擊中,愿我們更多地傳承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歡度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節(jié)日。每一個節(jié)日都代表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我愛我們的節(jié)日。
我們的節(jié)日春節(jié)作文800字 篇2
午夜十二點,窗外鞭炮聲不斷,禮花彈不絕,所有事物都沉浸在過年的喜悅中,每個人都大了一歲,每個人都成熟了一歲。我想,自己應該關注一些更多的新聞了,沉浸在游戲中是小孩子的想法,我長大了。
一夜無事。醒來已是早上九點,做了些常規(guī)的事情后,我打開了電腦,準備看新一期的新聞。雖然人長大了,但我還是喜歡玄幻的事物,魔術,障眼法,老千絕技等等,我都愛看。于是,我想回顧一下春晚YIF的精彩表演。自然地在百度的輸入欄里面打了“YIF”,還沒等我再往下寫,輸入欄下的引索就出來許多關于他的事件,首當其沖的頭版頭條就是“YIF春晚魔術穿幫”一事。我百思不得其解,“YIF”當晚的魔術表演很到位,怎么會出現(xiàn)穿幫呢,懷著好奇的心情,我點開了鏈接。
噢?里面全是記者關于“YIF”穿幫,采集到的高清照片,底下還附加上了發(fā)帖人的評論。再一看評語,更是“慘不忍睹”全是對于“YIF”的一致差評,有些網(wǎng)友竟然在網(wǎng)上對其進行謾罵,措辭更是令人作惡。
看到這些指責,我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也一直在尋找一個答案。“為什么要對這些事進行曝光,去公之于眾?”我十分的不理解。
就拿小孩來說吧,每個小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心事,他們會用日記,電腦,博客等,去記錄他們的小秘密,把一些對自己來說是很重要的是珍藏于此,這些是他們很不愿意讓其他人知道的。假如有一天,他們的日記被人翻動過后,他們會認為自己很沒有地位,自己的隱私都沒了,就像剛生下來的孩子一樣,赤裸裸的擺在了人們面前。有的孩子為此會哭會鬧,甚至更為嚴重的是,會以死相逼。曾經(jīng)就有一位初中生的日記被別人偷看,因為接受不了,就跳樓自殺了。現(xiàn)在看看,曝光時多么的可怕。
再想想,小孩子都這樣了,那么那些明星呢?明星其實很不容易,要忙事業(yè),但不能太隨意,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否則就會受到所謂的“fans”的“批評”與“指責”當他在舞臺上盡力為觀眾帶來的精彩就很費神的了,當他的秘密被曝光了的時候,他會更難堪的。一心想奉獻最好的,確因曝光,成了人們的攻擊對象,從山頂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這種感覺是凡人體會不到的。雖然曝光時記者,編輯的職業(yè),但也要適度,注重明星的隱私,對于他們而言,隱私是尤為重要的,面對事業(yè)上和社會上的壓力他們需要隱私自己釋放。然而,當這些都被曝光以后,輕則很沒面子,重則失去對事業(yè)的信心,成績停滯不前,甚至退出娛樂圈,從此一個光輝熠熠的名人,就成了一個普通的人名,這使得娛樂圈又失去了一顆明星。這,將會是終身遺憾的了。
所以說,隱私是每個人的命根,盲目無故的曝光只會給他人帶來傷害,給每個人留出一點空間,就是再好不過的了,退一步,海闊天空。
我們的節(jié)日春節(jié)作文800字 篇3
過年了,年前的大雪凍不住大街小巷里熱鬧的鞭炮聲,人們的臉上都蕩漾著愉快的笑容。說起過年,免不了提到吃。
對于吃,重慶人更是妙“手”生“花”。大年三十夜,重慶人家里一般都備有幾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豬大腸叫做常常順利;魚圓肉圓稱為團團圓圓;鲞頭煮肉就是有想頭;春餅裹肉絲暗指銀包金絲;黃豆牙叫如意菜;落花生叫長生果;黃菱肉、藕、荸薺、紅棗四物并煮美其名曰有富,重慶話藕的諧音為有,黃菱肉形似元寶,音形相加等于有富。吃完年夜飯,來看看重慶人過年的活動吧:重慶過年的娛樂活動大致有鑼鼓、紙鳶、龍燈和花爆4種。所謂鑼鼓又稱年鑼鼓,在大鑼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鑼和竹板。年鑼鼓在正月初五之內,多為商家所用,另外,年鑼鼓還有為其它娛樂活動喧染助興的功能。重慶人對各式年鑼鼓有自己的說法:只聞其聲不聞其詞的取名為元宵鼓、招財鼓、雨夾雪和七五三;既聞其聲又聽其詞的叫做十番、風云會和絲弦鑼鼓;既無節(jié)奏又無言詞的重慶人統(tǒng)稱為亂劈柴。所謂紙鳶就是“鷂兒”。
鷂兒用細竹為骨,制成飛禽形狀,用紙或絹粘在上面,穿上線迎風放飛。重慶人向來心靈手巧,鷂兒的形狀多彩多姿,有蜈蚣形、蝴蝶形、美人形、月亮形、星形等等;還有以竹為笛,把它綁在鷂兒的頭上,使風聲入笛,其聲如箏,這種類型的鷂兒才是風箏。另外,過去重慶人還別出新裁地用很長的紙條,粘在小竹圈上,套在線中,等到鷂兒放到高處,將竹圈和紙條附線迎風而上,被重慶人稱作燈鷂。龍燈的涵義比較寬泛,說小了它是用紙或絹蒙成各種形狀,能夠為燃燭避風的燈罩;說大了它就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燈會的統(tǒng)稱。原先重慶的船燈,一般以細木為骨,扎成船的形狀,再蒙上皮紙或嵌上玻璃;還有馬兒燈,用細竹扎成馬的形狀,但沒有四條腿,用紙糊上,分為前后兩截,每截當中點燃一支蠟燭,分別系在兒童前后身上,象騎馬的樣子;再有走馬燈,燈中豎以麥秸,秸下插在細釘當中,燈的上面是紙制的風車,四邊掛著紙剪的人和馬,用燭煙驅動風車,旋轉燈上的人馬。走馬燈和船燈,只能懸掛不能行動,而其他形狀的燈則可以隨龍燈大隊一起喧鬧于大街小巷之間。
花爆就是煙花和爆竹的總稱。最大的稱煙火,要在空曠處搭架引放,以看煙花流熒為主;其次是花筒,小大由之,老少咸宜,點燃后既聽其聲又觀其形;再次是炮杖,尤為少兒所喜,燃放后只為聽其驚心動魄的一響。那時候重慶百姓燃放的花爆,多為花筒,比較著名的有在木盆中施放的金盆鬧月、在池塘河溪中施放的水老鼠,以及不受地形限制,各到各處都可施放的九龍取水、二龍戲珠、白鵝生蛋、老鸛彈霞等等。一方水土釀就一方習俗。老重慶的過年習俗,反映了重慶人隨緣、達觀、仗義、機敏、幽默以及熱愛生活、知書識禮、樂趣自取的一方民風,這實在是重慶人的福氣。
【精品】我們的節(jié)日春節(jié)作文800字三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