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2023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優(yōu)秀作文3篇(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作文選),以供借鑒。

2023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優(yōu)秀作文1
春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與西方的圣誕節(jié)地位相類似。但與其他西方節(jié)日不同的是,春節(jié)蘊涵著我國的悠久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喜慶團圓節(jié)日,人們辛勤忙碌了一年,在新的一年開始的時候,走親訪友,互致祝福,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老老少少,團團圓圓,全家幸福,和諧美滿,該是多么愉快的節(jié)日呀!春節(jié)作為每年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著濃郁的民族色彩。漢族將春節(jié)當作最重要的節(jié)日,而少數(shù)民族也有以自己的方式慶祝春節(jié)的習慣。根據(jù)地方特色的不同,各地都有不同的慶祝春節(jié)的習慣。
春節(jié)的由來有好幾種說法,這里介紹一種比較為人所知的傳說:
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的時候就會從海底出來闖到村子里傷人,后來被一位老人用辦法趕走,為了紀念就出現(xiàn)了春節(jié)。這個傳說同時也解釋了不少春節(jié)的習俗。“年”獸害怕紅色,所以每到春節(jié)時分家家都會張貼對聯(lián);“年”獸害怕火光,所以家家都會燃放爆竹。就連壓歲錢和守歲也和“年”獸的傳說有一定關系。不過這畢竟是傳說,真正的餓由來還有待考究。
春節(jié)的習俗除了和“年”獸傳說有一定關系的以外還有許多,像吃餃子,年糕,湯圓之類,拜年,走親戚,上祖墳等等,我的家鄉(xiāng)也有自己的春節(jié)特色。我的家鄉(xiāng)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jié)節(jié)高,長年青翠,雖然現(xiàn)在在城市當中已經不多見了,但鄉(xiāng)鎮(zhèn)仍然保留著著一習俗。而年夜飯是春節(jié)習俗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每年最為期待的一部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享用美味的晚餐,光是想象就讓人很開心。父親的工作比較忙,又經常出差一年之中能像這樣在一起用餐的機會可謂少之又少,所以我很珍惜這樣的機會。守歲同樣是我很喜歡的習俗之一,一家團坐,互相聊聊一年中發(fā)生的事,一同懷念過去,一同期望未來,這是一年當中一次的機會。
雖然現(xiàn)在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但我感覺城市春節(jié)的喜慶卻一年不如一年?,F(xiàn)在偶爾也會懷念小時候的春節(jié),那時的開心是現(xiàn)在不能相比的。雖然現(xiàn)在的春節(jié)依然同家人一起度過,同樣也很快樂,但每當除夕夜晚走出家門,一股異樣感便會涌上心頭。難道春節(jié)在人們心中已經不在是那么重要了么?
盡管春節(jié)的年味已經不再濃厚,但我依然期待著下一個春節(jié)。
2023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優(yōu)秀作文2
不知不覺又要進入春節(jié)模式了,每年我們都在說:過年沒有小時候有趣了!可我們找尋的年味是什么?是新衣?是年夜飯?是拍一張全家福?還是一件渴望已久的玩具?
記憶中的年味,是掛在老房子墻上那本厚厚的黃歷,喜慶吉祥的大紅封面,白底黑字的每一頁除了載有農歷月、日和農時節(jié)氣外,還寫滿了“今日宜忌、吉神兇煞”等,撕一張少一張。而除夕那一頁早早就被心急的我做上記號,每天數(shù)著日頭盼著過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心情愈加迫切,新年便在撕去的一張張老黃歷中,越來越近。
記憶中的年味,是年三十全家齊上陣,母親負責用面和水熬漿糊,一個小盆,一根筷子,在煤球爐上細火慢熬,邊熬邊攪,熬好的漿糊會散發(fā)一股酸酸的氣味,饞嘴的我總有忍不住嘗一口的念頭,結果自然是被母親及時制止。刷漿糊要用一個高粱穗扎成的刷帚,沾上粘稠的漿糊往門框上刷,哥哥個子最高,負責貼春聯(lián),父親則指揮哪一副春聯(lián)該貼到哪個門上,我負責看高低,“左邊低了,右邊再高點……”貼春聯(lián)的過程總是充滿了歡聲笑語。
記憶中的年味,不是除夕家宴上的大魚大肉、山珍海味,而是一盆普通的涼拌什錦菜。每年,母親都會為了年夜飯前前后后忙活好幾天,殺雞宰魚,蒸饃饃、剁肉餡、煎蛋餃…… 最后,在除夕當天,所有的食材都準備妥當,父親就開始拌什錦菜,菠菜、粉絲在開水中燙熟,雞蛋液在鍋中煎成薄薄的一層,各種食材切碎后拌勻,上桌時配上一碗飄著紅辣椒油的調料汁,一紅、一綠、一黃,讓人瞬間胃口大開。
記憶中的年味,還是老房道中放鞭炮點焰火時,四處飄散的硫磺味。那時物資還不怎么豐富,父母收入也不高,過年家里除了年三十的“封門炮”初一的“開門炮”初三的“送年炮”外,沒有多余的鞭炮給孩子玩。我便“自力更生”,一大早起來,就去撿別人家沒放響的鞭炮殘余,房道里的孩子多,我們總愛比誰撿的最多。眼巴巴地望著別人家放完鞭炮后,我生怕?lián)焱砹?,被別的小孩搶先,趕快蹲下,把沒有放響的鞭炮一個一個地撿起來,然后再拿著點燃的香燃放。過年那幾天,礦區(qū)家屬區(qū)的每一條街巷都是讓我兩眼發(fā)光的藏寶地,也是我從不曾忘卻的歡樂場。
幾十年過去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過年的方式也變得更豐富多彩??刹恢獜暮螘r起,那些曾觸動我全部感官的年味,漸漸消失了,就像記憶中的老房子,成了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尋找年味,成了很多人想做、在做、卻難以如愿的事情。從城市到鄉(xiāng)村,從他鄉(xiāng)到故鄉(xiāng),我們尋尋覓覓,四處游蕩,即使看到了瑰麗璀璨的煙花,漫天飛舞的爆竹,卻總感覺少點什么。
記憶中的年味,雖然已經消逝在歷史長河中,可兒時的童真和一家人和和睦睦的親情,卻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從未消失,反而愈發(fā)清晰。或許,那份年味就是家人圍坐的團圓熱鬧!
2023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優(yōu)秀作文3
從小我就覺得,過年這回事,只有在等待的時候,才最像過年,心里漲滿了期待、歡喜、激動和想象。以為到了正日子,所有的期待、歡喜、激動和想象都會翻倍的??墒谴竽瓿跻灰辉绫犻_眼睛,卻發(fā)現(xiàn)它們全都消失在除夕的夢中了。
小時候的新年和現(xiàn)在的新年是不一樣的。那時候家家戶戶都用精致的窗花裝飾窗戶,火紅的燈籠掛在門前,從除夕的傍晚開始,炮竹聲就開始擎天撼地般在每個人的耳邊炸裂——那聲音紛紛揚揚,以一種莫名其妙的激情喧鬧著,好像發(fā)誓要把所有房子的玻璃震得和它自己一樣支離破碎,把所有汽車的警報器震得和它們一樣響亮。
可是近兩年來,震耳欲聾的炮竹聲離我們越來越遠,只有零零散散的煙花沖向天空,以一種絢爛的姿態(tài)獨自爆炸開來,很少有人會察覺,很少有人會欣賞。不像是以前,說個話都要提起嗓門來說,一家人像是吵架一樣興高采烈地拉家常,別提有多開心。媽媽說現(xiàn)在這樣也好,減少空氣污染,清凈??墒沁@鬧騰騰的炮竹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子人的空蕩與無趣。
除夕的晚上是最熱鬧的的時候,奶奶興沖沖地拿出面板,像是寶貝似的撫摸著它。這面板已經用了很多年,雖然只是為了搟餃子皮而存在,但它依舊是奶奶不舍得丟掉的老伙計,渾身上下都散發(fā)著一種懶得跟人解釋那么多的元老氣息。媽媽包餃子的性質也沒有以前那么濃了,不緊不慢地一個又一個地包著,小時候我會過去插上兩手,包上幾個難看至極并且合不上口的餃子,然后悻悻地離開。而現(xiàn)在呢,包餃子的興趣也沒有了,一個人抱著手機玩游戲解悶。
餃子的氣味并沒有過去聞起來那么強大和毋庸置疑,由于年味越來越淡的緣故,連餃子也變得越來越沒有_力。我看著面前白胖胖的冒著熱氣的餃子,竟然一點都不心動,記得以前吃餃子總是吃得太急,以至于好幾次都燙到舌頭。
過年也是一年當中興的時候,從長輩手里接過壓歲錢,放在枕頭下,過上一宿,便可以隨意使用。所以大年初一早上每一次我都很用力地把枕頭翻起來,緊緊抓著那幾個紅包,眼睜睜地看著,告訴自己所有的喜悅都會在打開紅包的時候從天而降,這一筆不小的資金從此就屬于我自己一個人。
然而我不能對家人說,我一點都不喜歡過年,我必須要在大年初一那天早上醒來穿上我簇新的衣裳,拱起手來恭恭敬敬地和長輩說“過年好”,必須要和每個人微笑并且用力地擁抱——因為如果我不這樣做的話,它們每一個人都會對我做出一副很難看很嚴肅的表情。就像長媽媽一定要魯迅在大年初一一早起來對他說“恭喜恭喜”并且一定要吃些福橘。
因為再也沒有歡快的炮竹聲,年味淡了;因為對香噴噴的水餃再也沒有太多祈盼,年味淡了;因為春晚節(jié)目再也沒有以前那樣豐富有趣,年味淡了;因為再也沒有孩童那時的天真爛漫,沒有拿著紅包、塞滿一口袋糖果時的喜悅,年味淡了。
那段難忘的日子就這樣遠去,新年,就像與我們隔著層玻璃,興高采烈的同時,又滿眼憂傷地看著那些傳統(tǒng)的民間習俗靜悄悄地停泊在遠處。
2023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優(yōu)秀作文3篇(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作文選)相關文章:
★ 2022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作文3篇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作文
★ 2023中國青年五四表彰大會觀后感及個人感受3篇(五四青年表彰會心得體會)
★ 2022感動中國人物劉秀祥事跡材料3篇(劉秀祥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
★ 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演講稿范文3篇(宣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演講稿)
★ 2022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征文優(yōu)秀作文3篇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作文作文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