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申報材料[范例]3篇(課題研究先進個人的申報材料),以供借鑒。
![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申報材料[范例]3篇(課題研究先進個人的申報材料)](/uploadfile/img/ty/ty_90.jpg)
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申報材料[范例]1
教育科研先進個人材料
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感謝校領導給我這樣的殊榮和機會。第一次被評為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就要我介紹自己事跡,實在是誠惶誠恐。我還只是剛剛上路,所以,今天就向大家匯報一下我在教育科研方面的起步之路。請大家多多指導。
97年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對教育科研的概念很模糊,覺得搞教育科研是一件非常高深的事情,至少得積累十年八年的經驗,修煉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才有資格談及。所以我一直不敢嘗試。后來聽老教師們說,搞教育科研沒什么難的,只要學做日常教學的有心人就可以了。于是,我按照學校的要求,每周記錄課后心得,每月記錄反思體會,期末很認真的撰寫跟教育教學相關的文章。雖然在數量上看似很有效率,但在實際操作上還不得要領,內容上更是沒有章法。
98年,學校申報了一個省級課題《xx》,全校老師都行動起來積極參與,我也有幸經歷了這整個過程。從開題、培訓、前測、抽樣、實驗、研究、論證、總結、反思,我得到了寶貴的學習經驗,受到了很多啟發(fā),既發(fā)掘到自己的潛力,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這次與科研課題的親密接觸如同我的第一桶金,從那以后,我便開始積極投入、大膽嘗試,遵循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提升理論的原則,先后感受了北師大立項工程系列課題《xx》,參與了省級課題《xx》、區(qū)級課題《xx》,申報了區(qū)級課題《xx》,并獲得區(qū)級科研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圍繞以上這些課題所撰寫的論文均獲獎或發(fā)表,其中,《xx》獲《xx》全國征文一等獎;《xx》獲市論文評比一等獎、刊于《全國基礎教育論文集》;《xxx》獲市論文二等獎,發(fā)表于國家級報刊《英語輔導報》;《xx》獲xx區(qū)“我與教科研同成長”征文三等獎。在從教的11年里,我每年都有一至兩篇論文或案例獲獎,其中,國家級1篇,省級3篇,市級4篇,區(qū)級5篇。
這些教學研究成果不僅給我?guī)砹藰s譽,也引發(fā)了我內心從量到質的變化。隨著教學實踐經驗的積累,[蓮山 課~ 件]經過教育改革大潮的沖擊,我開始在研究中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在撰寫的論文中審視自己的教學理念,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起了有心人。2007年,我結合自己多年來喜歡用簡筆畫輔助教的習慣,整理出15個原創(chuàng)的經典案例,撰寫了《xx》一文,闡述了我對簡筆畫輔助英語教學優(yōu)勢的理解和運用中可操作的方法。這篇論文參加了教育教學論文的評比。從學校、區(qū)、市到省,結果一路過關,獲得了省一等獎,成為xx市第一個獲得省級英語教學論文一等獎的小學教師。評委們對這篇文章的大致評價是:沒有理論堆砌,看到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教學,是源于課堂的真實感受,并且可以推薦給其他一線教師借鑒措施,值得推廣。
這樣的評價是對我的肯定,也是對我的鞭策和引領。從2004年起,我被xx師院教科學院聘為“外聘教學法指導老師”,除了每周指導拜師學教的大學生們,每學期還不定期地給小教英語本科班學生做些講座。當遇到他們好學的眼神和各式各樣的提問時,我偶爾也會有心里露怯的時候,所以,更加抓緊學習的時間充實自己、武裝自己。在這互勉共進的4年里,我深切地感受到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在教師發(fā)展的過程中所起到的催化作用有多么大。
如今,我教學生涯的第二個10年已經拉開帷幕,我愿把“教育科研”這顆種子帶到新的土地上繼續(xù)耕耘,讓它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醞釀出更新、更有生命力的智慧的果實。
謝謝!
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申報材料[范例]2
登高望遠,研無止境
時光飛逝,自1996年至今奮斗在教育戰(zhàn)線上已經有18個春秋。18年來,始終堅持教學和科研并舉、學識和能力并重,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實踐著自己的教育理想。我始終堅信:只有通過教育科研才能提升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境界。自2012年擔任教學副校長工作以 來,身為學校教科研負責人,積極開展學校教科研活動,制定規(guī)劃、組織實施,不斷加強學校教科研隊伍的培訓,積極推廣教科研成果并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勤學習,促進專業(yè)發(fā)展
我堅持每天認真拜讀教育名家的著作,經常上網搜索名家教育博客閱讀。教育動態(tài)、專家理論、優(yōu)秀課例都是我研讀的對象,幾年來,我記載了大量的讀書筆記、教學心得,為自己教學科研打下了較為深厚的理論底子。
“登高望遠,先學先行,學無止境”。多年來,我不放棄任何一次學習的機會,積極參加各種學科培訓,認真聆聽各地專家授課。把名校的先進理念、經典文化和創(chuàng)新思想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腦海里,通過學習、探究和反思把經驗內化為自己的思想,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并結合我校改革的實際,探究有效課堂改革模式的新路子。
二、重引領,關注教師培養(yǎng)
1、制定了本校《中青年教師培養(yǎng)方案》,努力提高老師們的自身素質,逐步實現由教師向名師的轉變。
2、夯實校本教研。要求各教研組圍繞“1234”嚴格組織實施教研活動,即:定一個專題:各組以選定的小課題為研究目標,組織開展活動。分兩個層次:對于不同級別的教師,提出的目標要有層次、有變化。青年教師講過關課,骨干教師講示范課、精品課、創(chuàng)新課,以此引領青年教師提高授課水平,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使傳、幫、帶工作落到實處。融三個結合:與青藍工程結合(提倡同學科、同年級、同教研組內師徒結對,隨時學習,同步提高),與課題研究結合(開學初由教研組長進行課題的開題報告,各項教研活動圍繞課題開展。教師對教學中值得記錄研究的教學片段,進行記錄,每月圍繞課題開展一次“研究小交流”活動,做好資料積累。)與校本課程結合(設置書法鑒賞環(huán)節(jié),并指派專人進行書法指導);闖四道關卡:口語關(美文誦讀、詩詞賞析)、課堂關(說講評課)、理論關(學習新課標,結合教學實際進行理論推薦)、書寫關(練一手好字,寫精品文章,進行閱讀分享)。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我們的努力下,我校的科研工作已經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階段性成果,教師的研修能力不斷增強,專業(yè)素質不斷提升,近年來,學校培養(yǎng)出省學科帶頭人1人;市級教學名師1人;市教壇新秀1名;省、市、區(qū)級骨干教師17名。學校還先后舉行了寫字課堂觀摩、教研現場展示、全區(qū)校長跟班學習等活動。
三、真實踐,不斷總結提高
多年來我經常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和周圍發(fā)生的教育現象進行反思,改進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認識撰寫成教育教學類文章,運用于自己的課堂:我撰寫的論文《訓練語感 提高語文教育效果》《音像影結合 聲情景交融》《作業(yè)——張揚學生個性的舞臺》《一片丹心向陽開》等榮獲省、市、區(qū)級一二等獎;我執(zhí)教的優(yōu)質課《保護珍稀動物》《桂林山水》《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讓愛永駐》《多變的山》《青山處處埋忠骨》等榮獲市、區(qū)各級獎勵;我參與研究的十一·五課題《小學寫字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研究》獲得省級一等獎;十二·五課題《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作文啟蒙教學——寫話研究》,主持人是校長,具體工作由我負責。我?guī)ьI實驗教師做好記錄,總結,寫教學隨筆,教學論文,經常開展課題研討課,記下創(chuàng)新火花。為了教研,我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加班加點,學習理論,通過一年多的經驗積累,試驗教師得到了進一步的鍛煉。
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我還積極帶領老師們進行課堂改革。語文組扎實推進“五步教學法”,即:課前預習、自主交流、合作探究、適時點撥、當堂反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數學課堂實踐運用“問題引導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校各學科組還設立了子課題并積極開發(fā)適合于本學科的教學模式,課題推進順利并卓有成效。
教育科研的道路任重而道遠,在教育科研之路上,我將繼續(xù)努力探索,與我的同仁們攜手共進、取長補短、共同成長。在教育改革中,發(fā)揚刻苦鉆研,吃苦耐勞精神,探索一條適應教育改革的教育科研之路。
教研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登高望遠,研無止境
郾城區(qū)昆侖路小學:田艷麗
2014年11月
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申報材料[范例]3
申報寶山區(qū)教育科研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記寶山區(qū)實驗小學曹靈芝老師 曹靈芝老師熱愛小學語文教學,2002年、2004年、2007年連續(xù)三屆被評為寶山區(qū)教育系統(tǒng)小學語文學科“教學能手”稱號!多年來,她都能以科研為抓手,以課題為引領,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新課程教學改革等工作中刻苦鉆研,奮發(fā)努力,勇于實踐,并取得了豐碩的成績。
在上海二期課改的全面鋪開之時,曹靈芝老師有幸成為我校語文課改的第一批弄潮兒。幾年來,她實踐并真切地感受著二期課改的真諦,并在實踐中不斷地思考著、探索著。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給教育帶來了嶄新的面貌。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骨干教師,她非常重視理論學習,平時認真閱讀教學雜志上有關新課程改革的文章,學習教科研專著,認真聆聽各類講座,通過一系列的學習,促使她的教學理念不斷更新,對新課程理念的感悟不斷加深。她深深知道:只有學習,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不學習則落伍,不進步則退步。2006年9月,曹靈芝老師被學校推薦參加了寶山區(qū)教師進修學院舉辦的“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研討班”。各位語文教學專家如吳忠豪、徐根榮、李靜艷、李躍平、黃繡等老師的報告給予她寶貴的教學、研究經驗。她認真學習,努力實踐,一年后,被評為研討班“優(yōu)秀學員”。
曹靈芝老師還是寶山區(qū)四五年級語文中心組成員。在寶山區(qū)教師進修學院教研室黃繡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她與其他幾位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只要有教學評優(yōu)活動、公開教學,不管是在本區(qū)還是在外區(qū)縣,不管路途有多遙遠、學校工作有多繁忙,她總會抽出時間去聽課、學習。為了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她積極參加各類公開課的教學活動,虛心向同行們學習,并組織教研組的老師一起備課、聽課、評課,不斷吸收營養(yǎng),以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脈搏。她還多次向全區(qū)語文教師公開亮相、評課交流,業(yè)務能力和科研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記得有人這樣說過,一個老師并不一定會搞科研,但一個不會搞科研的老師一定不會是好老師。自工作以來,曹靈芝老師一直都能加強自身的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教育科研,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1996年,她與同事一起跟著區(qū)教師進修學院科研室的張培美老師學做《學生學習策略的研究》,后與同事合作撰寫的《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獲寶山區(qū)第六屆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1999年,她帶領教研組的同事們一起研究小學生句子的構建能力,后撰寫的《提高學生句子構建能力》發(fā)表于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跨世紀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一書;2000年,她積極參加由陳潔芳老師領銜的學校語文大組《小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多
次承擔公開教學,并帶領教研組成員一同做子課題的研究,后由她主要執(zhí)筆撰寫的《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極其價值研究》獲寶山區(qū)第七屆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參與研究的學校《小學生語文研究性學習方法及其指導策略的探索》獲寶山區(qū)第八屆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2003年,校語文大組《協(xié)商性學習對形成課堂教學中“民主和諧的心理氣氛”的影響極其效果》的課題孕育而生,她又積極投入到實踐研究中去,并得到了區(qū)教師進修學院科研室周龍興老師的真誠幫助和大力支持,后來,由她執(zhí)筆的《小學語文協(xié)商教學中協(xié)商點的設計與操作》獲寶山區(qū)第九屆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教學論文大賽”二等獎,并發(fā)表在《上海教育科研》一書上;2003年,曹靈芝老師還參加了由上海師范大學盧家楣教授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十五”國家級課題《情感教學的目標、策略與評價的研究》,并于2006年9月順利結題,并獲得了上海師范大學“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yè)研究生結業(yè)證書;如今,她正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浸潤的研究》,撰寫的論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情感浸潤的研究》獲第四屆“全國小學語文教學論文大賽”一等獎。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一名骨干教師,也作為一名教研組長,曹靈芝老師盡心盡責,盡其所能地帶領全組老師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組織大家學習理論知識,進行教育科研,集體備課、聽課、評課,開展各類學科競賽等等,為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促進組內教師的團結合作,共同提高教學與研究水平,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附:近兩年所獲成績:
(一)學歷證書:
06年12月上海師范大學“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yè)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yè) 07年9月“寶山區(qū)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研討班”結業(yè)并獲“優(yōu)秀學員”稱號
(二)個人獲獎:
a.教育教學
2004年9月區(qū)第三屆寶山區(qū)教育系統(tǒng)語文學科“教學能手”
2005年11月市第三屆上海市小學生現場寫作活動“優(yōu)秀指導獎” 2006年1月區(qū)寶山區(qū)第七屆教學評優(yōu)活動語文學科三等獎 2006年5月市上海市“紅旗中隊”輔導獎
2006年10月市第四屆上海市小學生現場寫作活動“優(yōu)秀指導獎” 2006年10月全國第三屆全國規(guī)范漢字書寫大賽成人組硬筆字紀念獎 2006年10月全國第三屆全國規(guī)范漢字書寫大賽指導獎
2006年11月區(qū)寶山區(qū)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粉筆字三等獎
2007年4月市上海市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征文活動“優(yōu)秀指導獎” 2007年6月市上海市“新少年杯”青少年現場作文“優(yōu)秀指導獎” 2007年9月全國第二屆語文教師語言文字基本功大賽二等獎
2007年9月全國第三屆全國語文規(guī)范化知識大賽小學組優(yōu)秀指導獎 2007年11月區(qū)第四屆寶山區(qū)教育系統(tǒng)語文學科“教學能手” b.發(fā)表文章
07年1月《小學語文協(xié)商教學中協(xié)商點的設計與操作》刊于《上海教育科研》; 06年3月《你快樂 我快樂》刊于《構建理想家園——寶山區(qū)“快樂中隊”創(chuàng)建成果》 07年9月《日積月累 不斷錘煉》發(fā)表于《我們這樣走來——實踐活動匯報集錦》 c.教科研成果
2005年12月《小學語文協(xié)商教學中協(xié)商點的設計與操作》
獲第三屆“全國小學語文教學論文”二等獎
2006年3月 《小學語文協(xié)商教學中協(xié)商點的設計與操作》
獲寶山區(qū)第九屆教育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
2006年10月《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浸潤的研究》
獲第四屆“全國小學語文教學論文”一等獎
2006年1月 《你快樂 我快樂》
獲寶山區(qū)少先隊“快樂中隊”案例評比一等獎
(三)學生獲獎:
07年12月市學生徐越獲第二屆滬港寫作小能手現場作文邀請賽一等獎;
學生周韻婷、湯安捷獲三等獎
07年9月全國學生蘇佳慧獲第三屆全國語文規(guī)范化知識大賽小學組優(yōu)勝獎 07年6月市學生徐越、陳振宇獲上海市“新少年杯”現場作文特等獎、學生周璐獲一等獎、另外7人獲優(yōu)勝獎
07年6月市學生周韻婷獲上海市“我真想這樣長大”征文銀獎;5人獲
銅獎;9人獲優(yōu)秀獎
07年6月區(qū)學生徐越獲寶山區(qū)革命詩歌朗誦比賽二等獎
07年6月區(qū)學生李謙毅獲寶山區(qū)“優(yōu)秀隊員”稱號
07年4月市學生李謙毅獲上海市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征文三等獎
07年3月市學生郝雨佳獲首屆滬港寫作小能手現場作文邀請賽三等獎
06年4月市學生顧書嘉獲“生命因你而不同”征文銀獎,張?zhí)熵┇@優(yōu)秀獎 06年5月市三(B)中隊獲上海市“紅旗中隊”稱號
06年10月全國三人獲全國規(guī)范漢字書寫大賽三等獎,三人優(yōu)秀獎,一人紀念獎 06年11月市學生李謙毅獲上海市中小學生暑期讀書活動征文二等獎 06年11月市學生李謙毅上海市第四屆小學生現場寫作活動一等獎
學生賈扣、周璐、曹菁津獲三等獎,陳振宇獲鼓勵獎
05年11月市學生顧書嘉等五人獲市第三屆小學生現場寫作活動鼓勵獎
07年11月市學生湯安捷作文《秋天的顏色》刊于《作文大世界》11 07年11月市學生曹菁津、湯安捷作文刊于《少年日報》
07年10月市學生顧書嘉、王寧宜作文刊于《少年日報》
07年4月市學生李謙毅作文《我喜歡的獎品》刊于《七彩讀寫》4 07年3月市學生李謙毅作文《青龍大瀑布》刊于《作文大王》 06年12月市學生學生李謙毅、高雨喬作文刊于《童心童言》 06年5月市學生李謙毅作文《四季歌》刊于《童心童言》
06年5月市學生顧書嘉作文《我們就是春天》刊于《起步作文》 06年5月市學生陳一凡作文《參觀科技館》刊于《起步作文》(校一級個人或輔導學生獲獎略)
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申報材料[范例]3篇(課題研究先進個人的申報材料)相關文章:
★ 小學教育科研檢查工作報告9篇(教育教學研究報告小學科學)
★ 幼兒園科研三年規(guī)劃3篇(幼兒園老師教育科研規(guī)劃)
★ 關于教育科研培訓工作總結范本合集3篇(教育教學科研工作總結)
★ 幼兒園教育科研工作總結9篇 幼兒園教育科研工作總結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