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再別康橋》的象似性共3篇(讀《再別康橋》的感受像),供大家品鑒。

《再別康橋》的象似性共1
關于語言符號任意性和象似性的思考
自從19索緒爾提出語言符號任意性原則以來,國內外一些語言學家先后對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從象似性的角度對任意性原則提出了質疑,甚至以語言符號的象似性來否認其任意性.本文通過索緒爾符號任意性基本概念的闡述來看王寅教授等人的'象似性原則,認為任意性和象似性都是語言符號的特征,兩者不但不矛盾,而且呈互補關系.
作 者:李紅 ?作者單位:廣西大學,外語系,廣西,南寧,530004?刊 名:文教資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35)?分類號:H1?關鍵詞:語言符號 ??任意性 ??象似性 ?《再別康橋》的象似性共2
語音層面的象似性
一、引言 近年來,象似性在語言學和認知科學領域都有了長足的發(fā)展.探索語言的象似性有助于接近甚至揭示語言的本質.本文試圖揭示音義之間的映象象似,即音義間有規(guī)律的.對應及一形式與另一形式的關聯(lián).
作 者:李越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第三中學?刊 名: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年,卷(期):?“”(8)?分類號:H1?關鍵詞:?《再別康橋》的象似性共3
語言符號象似性之語用分析
本文從語用學的視角,通過聯(lián)系禮貌原則、會話含義理論、間接言語行為及關聯(lián)理論,對象似性研究中廣泛被接受的四個原則,即數(shù)量象似性、順序象似性、距離象似性和標記象似性進行了分析,找出了象似性與相關語用原則之間的諸多具有規(guī)律性的.對應之處,并基本采用了運用多個語用原理詮釋一個象似性原則的模式,旨在嘗試將象似性研究提升至語用學的研究范圍,并構想在兩套理論之間建立聯(lián)系.
作 者:周妞 Zhou Niu ?作者單位:中南民族大學,外語學院,湖北,武漢,430074?刊 名: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0(2)?分類號:H313?關鍵詞:語用分析 ??數(shù)量象似性 ??順序象似性 ??距離象似性 ??標記象似性 ?《再別康橋》的象似性共3篇(讀《再別康橋》的感受像)相關文章:
★ 四川教師資格面試試講:高中語文《再別康橋》3篇 《再別康橋》教資面試真題
★ 關于《再別康橋》教案7篇 再別康橋教案優(yōu)秀詳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