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近幾年高考作文題目一覽[定稿]3篇(本年高考作文題目),供大家賞析。
![近幾年高考作文題目一覽[定稿]3篇(本年高考作文題目)](/uploadfile/img/ty/ty_51.jpg)
近幾年高考作文題目一覽[定稿]1
近幾年高考上海卷中英語作文題目
■2010年高考
下圖是小學新生的課堂一角,對照你當時的上課情況,作出比較并談談你的感受。你的作文必須包括:
●描述圖片里學生上課的場景
●比較你同時期的上課情況
●簡單談談你的感受(圖片省略)
■2009年高考
某海外學校舉行英語夏令營,開設了如下課程:園藝(gardening),烹飪(cooking),防身術self-defence),護理(nursing)。假如你是黃華(不可以用自己的真實姓名),寫一封申請信,報名參加其中一門課程的學習。新的內容必須包括:
●你感興趣的課程
●你希望從這們課程中學到什么
●為什么想學這些內容
■2008年高考
你班將組隊參加學校組織的集體舞比賽(group dancing competition),班長希望大家積極參與。對此談談你的想法。
●你的文章必須包含以下內容:
●你是否參加比賽
●你決定做出該決定的具體理由
■2007年高考
以“禮物”為主題寫一篇作文。該文章必須包括以下內容:
1.你送禮物的對象及所送的禮物;
2.該禮物對他(她)可能產生的影響或帶來的變化。
■2007年春考
假如你是何林,在“筆友網”上看到以下兩則尋友信息。從中選擇—位作為你的筆友,并給他(她)寫封信。信中必須包括以下內容:
1.簡單介紹自己。
2.根據(jù)對方信息說明你想與他(她)成為筆友的原因。
3.你的期待。
(注意:信中不得使用自己的真實姓名。)
Name:CarolAndrews
Age:18
Nationality:British
Hobbies:Music, dancing and reading。
Notes: Looking for pen friends who want to learn about other countries。
Name:Andy Jamieson
Age:17
Nationality:Australian
Hobbies: Sports, especially football;
traveling。
Notes: Looking for pen friends fromallover the world。
總結近幾年秋考及春考上海卷的英語作文題目,筆者發(fā)現(xiàn)主要有以下幾個趨勢。
趨勢1:從生活切入的描述性文章
縱觀近幾年高考英語作文的命題,幾乎所有都是要求考生寫一篇描述性的120-150字的英語文章。描述性的文章的特點在于,它比較容易“上手”,即學生看到題目不會一下子懵住,由于題目中帶有較為詳細的提示或者有著簡單易懂的圖片說明,學生下筆就顯得比議論文更為容易。比如07年的題目是以“禮物”為主題要求考生寫自己送出的一份禮物。看到這個題目,幾乎所有考生的腦海里就會一下子涌現(xiàn)出生活中曾經送出過的禮物,經過整理并篩選,最終確定描寫的對象。再如06年的春考英語作文題目是要求考生描述現(xiàn)在的居住情況等等。
另外,在文章的主題上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要求考生從描寫生活中的一件事情入手的文章(比如10年、08年、07年和05年的高考,以及06年的春考),另外一類則是模擬一個生活中的情景,以此展開描述和分析(比如09年、06年和04年的高考,以及07年和04年的春考)。這兩類題目的共同特點是文章的主題均與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即使是后面一類,題目中模擬的場景都是與考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關系的內容。
筆者認為,出現(xiàn)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命題來源于大多數(shù)考生在生活中經歷過的事情,由于這是和考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而且即使是上述指出的既定給出的題目,題目也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因此考生幾乎不會出現(xiàn)無話可寫的尷尬局面。
二、大多數(shù)教高三的英語教師都曾經或者正在使用“猜題”的方法,即教師根據(jù)以往的高考試題以及教學大綱,給學生一系列的范圍并且相應的給出許多寫作模板和范文,讓考生在考前將之熟記于心,當考試遇到接近的形式或者題目時,考生就可以一一套用,保證在考場上的穩(wěn)定發(fā)揮。可是,現(xiàn)在高考英語作文命題出現(xiàn)的新趨勢,使得這種復習的方法舉步維艱。雖然題目是來源于生活的,可是畢竟生活的范圍太廣了,這就大大降低了教師和考生“猜題”的僥幸心理。因此若要寫好作文,就必須穩(wěn)扎穩(wěn)打,重視平時的積累。這不僅有利于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也有利于考生打下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
筆者認為,高考英語作文的主題越來越接近生活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這種趨勢的目的是使考生將英語學習融入到生活中去,而不僅僅是脫離生活的、機械的學習,這也是應對中國學生在英語方面突出的“高分低能”的缺點的有效手段之一。
趨勢2:英語作文的“語文化”
從上文中可以看出,高考英語作文這種從生活切入的主題似乎大大降低了其難度。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筆者對此持保留意見。雖然此類描述性的題目可以讓學生更“有話可寫”,可是我們必須注意到上述幾乎所有的題目都有兩個要求,描寫只是其中的第一個要求,在我們看來那只是一個引子,僅僅是幾句話帶過的“述題”部分。而重頭戲是后面的第二個要求,那才是評判作文質量的關鍵所在。還是以07年的高考為例,它要求在描寫送出的禮物和所送的對象之后,還要寫出該禮物對他(她)可能產生的影響或帶來的變化。這就要求考生所描寫的禮物對于接受禮物的人是有意義的,自然地,如果需要得到一個較高的分數(shù),就要求考生在描寫的背后揭示出具有一定深意的主題。再來看05年的高考,這次是要求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為題。很明顯,文章要求考生描寫自己曾經做過的一件事情,從而證明人各有所長,無論才能大小都能成為有用的人。這就要求考生在選題上要花上一番心思,文章所描寫的事情必須為文章的主題服務。盡量是一件小事,但是從這件小事上能夠有“以小見大”的效果。所以說,雖然文章的主題和生活都是密切相關的,而且文章的素材也都是來源于生活的,可是考生在選題和文章的組織結構上必須多花些心思,這是不是同我們在處理高考中語文的作文題時的情形一樣呢?
趨勢3:及格容易,高分難
以前的英語作文,如果達到了要求的字數(shù)、基本無語法錯誤、思路清晰、表達及過渡流暢,一般達到這些要求,就能進入至少“中上”的檔次。但是,描述性的文章不同于考生們平時常常接觸到的議論文,它沒有能夠套用的固定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它對考生在文章結構的組織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為一篇高考作文應該控制在120-150字之間,那么考生如何合理地安排呢?如果描述部分過多而忽略了中心的挖掘的話,那只能算是一篇“沒有靈魂”的文章。因此,這里就要考驗考生的概括和表達能力了,如何既做到“言簡意賅”又能夠表達清楚到位,這顯然是比以前議論文一兩句話的“述題”更為艱巨的任務。
另外,要想取得高分,還要求考生能夠考慮那些別人想不到的主題。因為這里的描寫可能會出現(xiàn)許許多多相近的表達,因此如果文章沒有能夠“脫穎而出”的地方,所得到的分數(shù)自然也比較普通。故要想取得高分,考生就要注重對于文章主題的挖掘,要讓閱卷的老師看到你思想的光芒,發(fā)現(xiàn)你文章的閃光點。這些都是死板的模板、千篇一律的范文和單純的描寫所不能做到的。
更多信息請訪問:新浪高考頻道 高考論壇 高考博客圈 訂閱高考免費短信服務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新浪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近幾年高考作文題目一覽[定稿]2
2007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目一覽
2007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目一覽
全國卷Ⅰ
人生,詩意還是失意
全國卷II
材料作文 關于“幫助”
材料:
一、著名歌手叢飛節(jié)衣縮食,為一貧困企業(yè)捐款300萬,但當他生病后,該廠員工竟無一人探望,其中一名受助者還說:“這讓叢飛很沒面子”,叢飛很傷心,但他說:“我現(xiàn)在已經無需錢來治療了。”
二、華南農大學生小李通過賣廢品捐款給一所希望小學,但不久他被查出來患白血病,該校師生紛紛捐款,其中一位四年級女孩捐了十元,當被問到為什么把自己的壓歲錢都捐出來的時候,這位小女孩說,我們要記得李姐姐說的話:“要學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要幫助別人。
根據(jù)以上材料自命題作文,體裁不限。
北京卷 春夜喜雨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是唐朝詩人劉長卿在《別嚴士元》中的詩句。
曾經有人這樣理解這句詩:
1、這是歌頌春天的美好意境。
2、閑花、細雨表達了不為人知的寂寞。
3、看不見、聽不見不等于無所作為,是一種恬淡的處世之道。
4、這種意境已經不適合當今的世界??根據(jù)你的看法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體裁不限。字數(shù)800以上。
上海卷 必須跨過這道坎
以“必須跨過這道坎”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寫成詩歌。(3)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遼寧卷 我能
以“我能”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陜西卷 看圖作文
場景:一個小孩跌倒了,周圍有三個大人,分別代表了社會、家庭,和學校,這三個人異口同聲的說“出事了”。文體自擬,自命標題,800字以上
重慶卷 酸甜苦辣說高考
高考恢復30周年,學生們對高考有各種各樣的看法,高考充滿了酸甜苦辣,請結合你的自身體會,寫一篇高考體會的文章。
福建卷 季節(jié)
以“季節(jié)”為題寫一篇作文。
湖南卷 詩意的生活
結合自己生活實際,以“詩意的生活”為題寫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文體要求:議論文或記敘文
四川卷 一生與一步
請以“一步與一生”為話題寫一篇作文,800字以上,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廣東卷 傳遞
江西卷 作文題目話題:二選一
(一)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水
(二)語文,要說愛你不容易
江蘇卷 懷想天空
湖北卷 母語
母語是一個人最初學會的一種語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語。母語是民族文化的載體,是民族生存發(fā)展之根。在當今世界多元文化競爭與交匯的時代,母語越來越受到普遍關注,我們交流思想感情,欣賞文學作品,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等,都離不開母語??梢哉f,我們每天都在感受母語,學習母語,運用母語。針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體會,寫一篇作文。
浙江卷 行走在消逝中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還記得你的童年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麗的夢想、單純的快樂似乎在一步步離我們遠去。蒼茫的叢林間,瑪雅文化湮沒了;絲綢古道上,高昌
古國消逝了。人類在消逝中進步。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悵惘,也有“誰道人生無再少”的曠達??讀了上面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請以“行走在消逝中”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可講述你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抒發(fā)你的真情實感,也可以闡明你的思想觀點。
山東卷 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
請以“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為題寫800字文章,自擬題目,自選主題自選文體,文體特征明顯。
天津卷 有句話常掛在嘴邊
有句話常掛在嘴邊 命題作文 除詩歌外題材不限
安徽卷 提著籃子看媽媽
提著籃子看媽媽
海南卷 論科學家的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
話題作文:論科學家的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
寧夏卷 機遇與堅持不懈的精神
材料作文,機遇與堅持不懈的精神。
近幾年高考作文題目一覽[定稿]3
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題目角度:
1、關注自我成長(即關注自我的成長歷程)。
如:2008年江蘇卷命題作文“好奇心”。
2009年高考作文天津卷話題作文“我說九零后”、北京卷命題作文“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重慶卷命題作文“我與故事”。
2010年江西高考作文“找回童年”、天津高考作文“我生活的世界”、廣東高考作文題“與你為鄰”。
2011全國一卷:期待成長
2、關注道德品格
側重于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養(yǎng)成。如生命、奉獻、幸福等。
如: 2008年遼寧卷材料作文“青少年品格的多元化”,湖北卷命題作文“舉手投足之間”,安徽卷命題作文“帶著感動出發(fā)”,四川卷話題作文“堅強”。
2009年海南卷材料作文“誠實善良”,浙江卷材料作文“綠葉對根的情誼”。
2010年全國卷一高考作文:漫畫“有魚吃還捉老鼠?”應該是培養(yǎng)考生對責任的認識和責任感的培養(yǎng)。
2011重慶高考作文作文題目:堅守夢想
3、關注認知思維
側重于理性分析自然、人生、社會等。
如: 2008年湖南卷材料作文“距離產生美”,廣東卷命題作文“不要輕易說‘不’”,山東卷話題作文“春來草自青”。
2009年全國I卷材料作文“發(fā)揮特長與全面發(fā)展”,全國II卷“抓住稍縱即逝的靈感”,安徽卷材料作文“彎道超越”,江蘇卷命題作文“品味時尚”,上海卷材料作文“板橋體的特色”,廣東卷材料作文“常識”。
2010年高考北京作文題: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浙江高考作文題:以“角色轉化之間”為題。
2011江蘇高考作文題題目要求:以拒絕平庸為題。
4、關注人生發(fā)展
側重于生存、奮斗、團結、合作、心理健康、讀書做人等。
如: 2008年全國II卷材料作文“愛不能替代成長”,北京卷材料作文“超越極限”,福建卷材料作文“人生三境”,重慶卷命題作文“在自然中生活”。
2009年湖南卷命題作文“踮起腳尖”,四川卷命題作文“熟悉”,山東卷命題作文“見證”,湖北卷半命題作文“站在的門口”。
2010年新課標卷(黑龍江吉林寧夏海南)高考作文題材料作文“人才成長是有一定規(guī)律”。
5、關注人與自然
側重于環(huán)保、自然對人的啟發(f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
如:2008年江西卷材料作文“致人類的一封信”,海南卷話題作文“小鳥放生之后”。2010年江蘇高考作文題:綠色生活;上海高考作文:放小魚、捕大魚。2011上海:與大自然的悄悄話
6、關注社會生活
側重于傳統(tǒng)美德、道德法律、人文關懷、為人處世、集體觀念等。如:
2008年上海卷命題作文“他們”,天津卷命題作文“人之常情”,浙江卷命題作文“感受鄉(xiāng)村”。2009年遼寧卷材料作文“名人代言”。
7、關注時政熱點
前些年高考作文命題的潛規(guī)則是回避時政熱點,但近兩年發(fā)生了變化,高考作文不再回避熱點。這一點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如: 2008年全國I卷材料作文“汶川地震”。
2009年江西卷材料作文“獸首拍賣”。這些角度,常考常新。
2011遼寧:如何看待高曉松酒駕
2012年將會更加關注生活,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有話可說,有理可論。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睂O子用兵作戰(zhàn)的這句名言,對于我們高考作文也非常貼切。盡管考題年年標新立異,但我們只要關注生活,貼近生活實際,抓住了規(guī)律,掌握了命題的特點和趨勢,備考就會有條不紊,事半功倍。甚至在2009年預測2012年的作文試題時,居然有多個題目十分相近,把握了規(guī)律,這就不是什么偶然了。
通過以上評析,我們可以用“兩個轉變、三個貼近、四個淡化、五個強化”來概括近幾年高考作文命題的特點和趨勢。
兩個轉變
(一)由一小一大的復合性作文向單篇作文轉變。
從1995年開始,一直到1998年,連續(xù)四年都是采用一小一大的組合作文形式,小作文多為或說明、或描寫的片斷作文,突出想象能力、觀察能力和描寫能力的考查;大作文多為議論文,突出理性和思辯能力的考查。1999年和2001年將二者合二為一,一篇作文就占了60分,從命題樣式上既加強了綜合性,又加大了考查力度。進入90年代,給材料作文幾乎一統(tǒng)天下。
(二)由限制嚴格的材料作文向限制寬泛的話題作文轉變。下,人們總結出一整套材料作文的訓練模式。同學們作文的觀點必須要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得出,否則就視為跑題;分析材料講究最佳角度和最佳立意,在行文過程中要照應或暗扣材料,在文章結構上講究“敘、議、聯(lián)、結”,否則就視為不合要求。這嚴重束縛了同學們寫作能力的正常發(fā)揮,導致高考作文新八股的出現(xiàn)。從1998年開始,出現(xiàn)了話題作文。這種作文形式限制比較寬泛,作文雖然也給了材料,但這個材料只是同學們作文的“范圍”或“由頭”。如1998年的“寫一篇關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1999年的“請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作文范圍,寫一篇文章”、“內容只要與'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有關就符合要求”,2000年的“請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這個話題的范圍是很寬泛的,只要與學者的這道題引發(fā)的思想感受有關,都符合要求”。2001年、2002年分別以“誠信”、“心靈的選擇”為話題作文,不過,在內容上有所限制,“所寫的內容必須在'話題'的范圍之內”。
三個貼近
(一)貼近同學們的社會生活實際。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是寫作取之不盡的源泉。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題在內容上貼近同學們的社會生活實際,考查同學們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如1992年看待社會“公德心”的問題,倡導少說空話、多做實事、提高素質、從我做起的道德觀念;1995年“鳥的評說”,則是對人性中的弱點的評議;1996年的“截肢”,是針對社會生活中那種不負責任現(xiàn)象的抨擊;1997年的“助人為樂”與“悄悄走開”揭示了人們對“助人為樂”的矛盾心態(tài);1998年的“堅韌”和“戰(zhàn)勝脆弱”要求同學們從自己的心理承受力這個角度切入,再現(xiàn)同學們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感受;2001年、2002年的作文都涉及道德標準、道德觀念、價值取向問題,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問題。強調誠信,關注“做人”,符合育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貼近同學們的社會生活實際,體現(xiàn)了命題者“以健康的心態(tài),求真的勇氣,對生活進行評議思考”的命題意圖,引導同學們關注社會生活,思考社會生活,這對同學們的作文實踐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
(二)貼近同學們的思想認識實際。
作文是作者思想認識的外現(xiàn),一個人思想境界如何,對社會對人生的看法認識如何,往往決定所寫文章思想認識水平的高低。同學們作為中學生思想比較單純,加上現(xiàn)在教育形式的封閉性,教育目的的應試性,教學內容的單一性,造成同學們思想認識的局限性和生活閱歷的狹窄性。高考命題專家們看到了這些特點,所以近幾年的高考命題盡量貼近同學們的思想認識實際。從作文命題來看,有三點值得注意:一是著眼于同學們自身思想素質的提高,?助人為樂“的問題,”心理承受能力“問題,”誠信“問題等。這些問題都是同學們所熟悉的,平時感受較多的,因而有話可寫,有情可抒,有見解可發(fā)表。二是著眼于激發(fā)同學們興趣,能夠引起聯(lián)想,馳騁想象。?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遙望星空”等等。三是著眼于倡導同學們寫出“真知灼見”和“真情實感”的。如“樂于助人”與“悄悄走開”,讓同學們寫出生活中的“真”;“鳥的評說”所表現(xiàn)的“不要求全責備”、“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人”、“正人必先正己”等,顯示出同學們的“真知灼見”,從而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
(三)貼近同學們的寫作實際。
寫作是同學們在語文學習中最能展示個性的一種形式。由于性格、興趣、學識、素養(yǎng)、稟賦的差異,不同的個體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有的擅長記敘,有的擅長議論,有的擅長描寫,有的擅長說明,有的富于想象,有的講究文采,有的專于思辯,有的工于推理。作文命題就應該適應這種種情況,盡量做到貼近同學們的寫作實際。近幾年的高考作文命題適應了這種種情況,貼近了同學們的寫作實際,其表現(xiàn)就是出現(xiàn)?以話題為內容的開放式命題“。這種開放式作文與以往的命題作文相比,它的好處是減少了限制,放開了手腳,在內容的把握和文體的選擇上都給了同學們充分的自由,給同學們留下了一片展現(xiàn)自己寫作本領的天地。同學們可以根據(jù)材料所提供的內容,或聯(lián)系實際,或發(fā)揮想象,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事;可以自己選擇文體,或議論,或記敘,敘談自己對事物的認識,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在寫作上有了自由馳騁的空間。
四個淡化
(一)淡化時政熱點。
前些年的高考作文題,有部分試題涉及到了社會熱點問題,最近幾年有逐漸淡化的趨勢。20世紀90年代末,國際國內大事很多,如香港回歸、澳門回歸、國慶50周年、北約對南聯(lián)盟動武等。這些大事均令世人矚目,但這幾年的高考作文試題中都沒有涉及這些重大的時事,而是把視點集中在和同學們思想實際非常貼近的內容上,如思想品質問題,心理承受能力問題,科技發(fā)展問題等等。淡化時政熱點,并不是說這些內容不重要,也不是不要我們關注時代生活,也不是不要我們在作文中涉及這些重大的時事政治問題,而是不以這些時政熱點直接作為命題的材料。高考命題有意回避熱點問題,是出于避免猜題押寶的考慮,也是出于杜絕假話空話的考慮。
(二)淡化審題難度。
前幾年的高考作文絕大多數(shù)是給材料作文,這種作文形式對同學們的審題能力有較高要求,同學們一旦審題失誤,往往會導致全軍覆沒。從1998年以來,雖然高考作文多數(shù)也是給材料作文,但審題難度明顯降低,試題除了在命題時設置明確而具體的情境外,在”注意“事項中還有明確交待,有的還明確交待了作文的內容范圍。如1999年的”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作文內容范圍“,2000年的”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話題“,2001年的”以'誠信'為話題
2002年的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等,題目的要求一目了然,幾乎很少有審題障礙。當然,淡化審題難度并不是忽視審題,這里所說的審題主要是針對材料的思想內容,也就是材料的寓意而說的,并不是要同學們不看清寫作要求就草率作文。審清題意,明確要求,是寫作的起碼要求。
(三)淡化文體限制。
1997年以前,高考作文大多數(shù)都有明確的文體限制。如1995年至1997年的大作文,都明確規(guī)定寫議論文,1998年和1999年就對文體沒有作過多的限制,只要求“除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2000年至2002年連詩歌限制也取消了,文體非常寬泛,同學們可以自由地選擇適合自己寫作實際的某種體裁來寫作,這有利于同學們水平的最佳發(fā)揮。這種命題趨勢,今后幾年可能還會堅持下去。
(四)淡化“八股”結構。
在材料作文盛行的時期,文章結構被模式化,諸如“引述材料--分析材料--得出觀點--扣觀點展開--聯(lián)系實際論述--反扣材料作結”等,出現(xiàn)了高考材料作文的一種新“八股”結構。話題作文出現(xiàn)后,打破了這種僵化的結構模式,試題材料只是作為作文內容的一個范圍或由頭,不管何種結構,只要內容與所給材料的內容有關就符合要求,這大大解開了束縛同學們手腳的繩索,同學們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寫作個性,盡情地施展自己的寫作才能。
五個強化
(一)強化創(chuàng)新能力的考查。
創(chuàng)新,是知識經濟的特征,是知識型勞動者的必備素質。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民族創(chuàng)新能力成為與中華民族未來命運攸關的重大問題。重視培養(yǎng)青少年的創(chuàng)新意識,開發(fā)青年人的創(chuàng)造力,既是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重要標志,也是新世紀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語文教學理應擔當培養(yǎng)同學們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任務。近兩年的高考作文試題,明確顯示出培養(yǎng)同學們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信息:如1999年的話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想象和思辯的空間非常大;2000年的春季高考題,要求同學們面對新世紀進行暢想,2000年全國高考作文試題的話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十分注重同學們個性的發(fā)展,開放性更大;2000年高考作文評分細則中的“發(fā)展等級”一欄,就設置了“有創(chuàng)新”這一要求,其意義是非同尋常的。2001年的命題對同學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在發(fā)展等級的評分標準上2001年、2002年強調以一點突出者來評價同學們的個性特點,在給分方面按等評分,直至滿分。這樣做,就表現(xiàn)了尊重個性、倡導創(chuàng)新的精神,鼓勵同學們在思想、語言、寫作技巧等各方面發(fā)展自己的個性特點。今后的高考作文題,一定還會在“創(chuàng)新”問題上加大考查的力度。
(二)強化想象能力的考查。
達爾文說:“想象是人類最高稟賦之一。人類因此得以把積累下來的形象和思想綜合起來,并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出奇妙的成果。”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想象力豐富與否關系著創(chuàng)新能力的強弱,因此作文實踐和作文訓練中想象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章熊在評1991年高考語文試題中說:“想象作文既測試考生的想象力,也測試考生描繪一個畫面的基本功。”所以,對同學們進行想象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題的重點。1991年根據(jù)“圓”作想象作文,1992年讓同學們對清除垃圾的人作合理想象,1993年要求通過梧桐樹的老皮和新皮做出聯(lián)想,1995年的“鳥的對話”,1997年的“背同學上學”的情景,1998年的“媽媽只洗了一只鞋”的補充情節(jié),都要求同學們作出合理的想象。1999年的“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想得更開更遠更奇幻??梢灶A測,今后幾年中,高考作文對想象能力的考查只會增強,不會削弱。
(三)強化文學素養(yǎng)的考查。
文學素養(yǎng)是語文整體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人語文水平到底如何,文學素養(yǎng)可以
作為一個重要的衡量尺度。長期以來,中學語文教學是重語文知識的傳授而忽視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的,同學們讀了十幾年的書,腦子里裝的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所謂語文基礎知識,連一些基本的語文能力都不是完全具備,更不談文學素養(yǎng)了。寫的文章不是文理不通,就是錯別字連篇,病句隨處可見,寫字東倒西歪,講話時中心不明確,表達不清楚;平時往往只是重視兩大文體(記敘文、議論文)訓練,忽視文學性強一點的體裁(散文、詩歌、戲劇)訓練,何談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近兩年的高考作文,強化了文學素養(yǎng)的考查。如1998年的“記憶移植”問題,就是讓同學們以浪漫的方法表現(xiàn)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思想感情和生活態(tài)度,曲折地反映這個知識化、科技化的時代。這道題考查了同學們的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開創(chuàng)了高考作文文學性的先例,故而在這次考試中,涌現(xiàn)了一大批構思精巧、內容豐富、文學色彩較濃的優(yōu)秀文章。2000年高考,也出現(xiàn)了一大批文筆優(yōu)美,文學性較強的文章。這可以說是高考指揮棒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這一點,在今后幾年的高考作文中還會體現(xiàn)。
(四)強化思辯能力的考查。
一般地說,文章總是思想的外現(xiàn),特殊地說,高考作文又格外注重文題的“思辯性”,因為思辯是人立身處世,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它直接決定同學們的認識水平和分析能力,掌握和運用它,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金剛鉆。思辯性要求同學們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洞察力,辯證的說理能力,這三者之中,辯證的說理能力又是首要的。一篇文章,觀點必須明確、正確,這是前提,但如果缺乏辯證的科學的分析,要獲得高分也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一篇文章能說明道理和能表現(xiàn)哲理,畢竟是兩個不同的層次。所以,考查同學們的思辯能力,尤其是辯證分析的能力,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題不變的主線,愈到現(xiàn)在,趨向愈加突出?樹木·森林·氣候“,要求同學們分析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玫瑰園“中的花和刺,要求從整體上認識事物,這些題所要反映的是現(xiàn)象和本質的問題;”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反映的是對立和統(tǒng)一的問題;”鳥的評說“要求人們看問題要一分為二,不能求全責備??2000年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考查的則是哲學認識論的問題,它強調的是,事物的多樣性,決定了人的認識的多樣性,所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2001年試題寓言中的”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就有很強的思辯性,人生”應棄之所應棄,取之所應取“,應”失之所當失,得之所當?shù)谩?。可以說,對同學們要求辯證分析,體現(xiàn)哲理的思辯能力的考查,一直體現(xiàn)在高考作文命題之中,這是不變的主題。
(五)強化綜合能力的考查。
最近兩年,高考作文強化了綜合能力的考查,1999年的”假如記憶可以移植“,讓同學們編述故事、發(fā)表見解、展望前景;2000年的”答案是豐富多彩?,讓同學們記敘經歷、編述故事、抒發(fā)感情、發(fā)表議論、展開想象;2001年的“誠信”,可以談經歷、體驗、感受、看法或信念,也可以編寫故事、寓言,等等,就是考查了同學們的綜合能力。要寫好這樣的文章,不僅要求同學們具有成熟的認識事物的能力,嫻熟的駕馭語言的能力,還要求同學們具有天文、地理、歷史、生物、物理、化學、醫(yī)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同學們的知識面越廣,對學科之間的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就越強,那么,想象力就會越豐富,見解也會越深刻,文章就越有表現(xiàn)力和說服力。所以,擴大知識面,提高綜合能力,應該引起每一個同學的高度重視。
以上既是近幾年高考作文命題的特點,也是今后發(fā)展變化的趨勢,了解其特點和趨勢,對同學們的高考作文復習備考和平時的寫作,會有一定的啟發(fā)和幫助。這是寫好高考考場作文要過的重要一關。
近幾年高考作文題目一覽[定稿]3篇(本年高考作文題目)相關文章:
★ 2022年歡度冬至學生滿分作文3篇 迎接2022年高考作文
★ 2022年高考可為與有為作文3篇(#高考作文#可為與有為)
★ 2022年湖南高考作文題目公布附優(yōu)秀寫作模板3篇 年湖南高考語文作文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