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朱景亮同志先進事跡3篇 朱在保同志先進事跡,以供參考。

朱景亮同志先進事跡1
朱自明同志先進事跡
?充滿物質誘惑的社會里,像朱老先生這樣甘于平淡,一心為他人、為社會的人實在太少了。朱老先生始終堅持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朱老先生是我們傳統(tǒng)儒家文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實踐者,是社會主義‘八榮’的集體體現者。朱老先生是我們時代的一座豐碑,當我們迷失在物質世界里的時候,抬頭看看這座豐碑,必能汲取源源不竭的精神動力。?
這是朱自明同志1995年至2002年助學對象之
一、云南大學在讀研究生張繼蓮在朱自明70大壽時的感恩之言。是的,共產黨員、退休干部朱自明同志憑著對黨的事業(yè)的一片赤誠,對人民群眾的滿腔熱情,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從1983年至今,歷時28年,他捐出18萬余元資助72位貧困生完成學業(yè)。他撿破爛、賣廢品,?節(jié)約每一分錢,為了扶貧助學?,用自己最樸實的行動默默履行自己?希望孩子們能夠多讀點書?的質樸心愿,也譜寫了一曲共產黨員的奉獻之歌。
?節(jié)約每一分錢,為了扶貧助學。?質樸的語言,飽含了多少希望,在細微之中我們感受到了最真切的人間大愛
1982年,在張坊擔任鄉(xiāng)鎮(zhèn)干部的朱自明同志在長期的基層工作中了解到,許多品學兼優(yōu)的孩子因貧困而輟學,想到自己短暫而辛酸的求學經歷,想到自己兒時的夢想因貧窮而破滅,朱自明的心里忽然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為了不讓孩子們重復自己的故事,一個伴隨他終身的想法在他心里默默產生了。他潑墨揮毫書寫了?節(jié)約每一分錢,為了扶貧助學?的條幅,也在心里立下了捐資助學的錚錚誓言。1983年,當時月工資僅40元的朱自明同志拿出200元為6位學生發(fā)放了獎學金。1983年至1988年,他資助朱學明等3位學生達3300余元,其中朱學明同學直至大學畢業(yè)。此后,隨著工資的提高,朱自明對貧困生的扶助力度也逐漸加大,從每年捐出一半工資到每年捐助3000余元,直到他1998年退休,其實,在這段時間里,朱自明同志家庭負擔也很重,妻子沒有工作,兒女尚在上學,但是他并未因此而間斷他的助學行動。1991年至1998年,先后有16位學生受到他的資助,金額從每人330元到3940元不等。1998年退休后,兒女們也各自成家立業(yè)了,沒有了什么負擔,朱自明干脆捐出了每年的全部工資,現在每個月的1890元退休工資,他都是?代領?一下,然后全部送到了貧困學生手中。28年間,先后捐款余元資助72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yè),其中14人考上大學,2人在讀研究生。
每年5月2日朱自明同志生日,帶著聲聲的祝福和深深的感恩,當年和現在的受助學生總會回到朱老身邊,和朱老的兒女們一起為朱老慶生。說起朱老清貧度日卻給他們無私資助時,情到深處,他們忍不住淚灑當場。在長沙工作的朱學明忘不了小時候到朱老家量米度饑荒的往事:?讀書時我雖然成績很好,但家里很困難,眼看就讀不起了。朱老的女兒比我低一個年級,回家把我的情況跟朱老說了,第二天朱老就走路來到學校,后來又去我家看了,從此便開始資助我。朱老對我很好,不但給我繳學費,給我買課外書,還叮囑我要是家里沒吃的了,就去他家量米……他對我就像父親一樣。?在廣州工作的鄒武動情的回憶:?如果不是朱爺爺在我讀高三時資助我5000元,我可能連大學的門都進不了。?現在正在讀研的黃春根更無法忘記,在2003年下半年,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他就要升入高三了,但貧困的家庭讓他面臨輟學,他初中的校長與朱自明談起此事,說他的爺爺奶奶都80多歲了,父親腿腳不便喪失勞動能力,全靠母親一個人支撐,如果因此不能參加高考實在太可惜了,朱自明聽了,二話沒說,當即拿出2000多元送到他家,第二年高考前夕,朱自明又親自來到瀏陽三中,給他送來了2000多元現金和兩盒補品,并囑咐他沉著應考。其實,在受助的58位學生背后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而每一個故事都體現了朱自明同志助人為樂、默默奉獻的精神,都是朱自明同志對?節(jié)約每一分錢,為了扶貧助學?的踐諾都浸潤了朱自明同志在漫長歲月中永葆的無私大愛!
從一名國家干部到拾荒老人,這是一個時代的?另類?。但在他長期的執(zhí)著堅持中,讓人們讀出了他生命的精彩和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
從張坊鎮(zhèn)茶林村洪屋組到張坊集鎮(zhèn),兩公里路程,無論寒暑,不管晴雨,朱自明同志在每天上午八點到十點都要走上一圈,路邊的每一個煙盒、每一張廢紙、每一個礦泉水瓶都被他收入他隨身攜帶的紅色塑料袋里?;氐郊依铮熳悦鞅阕谖蓍芟聦⑺麚靵淼?寶貝?細細分類整理好,整齊地堆在角落里。退休后的朱自明便成為了一名?拾荒老人?,靠著拾荒,朱自明每年可以獲得近千元收入。?我們自己有田,自己種菜,每個月開支不超過一百元,有千把塊錢足夠我和老伴過日子。?在朱自明將全部工資捐助給貧困學生后,他和老伴的生活就基本上靠他一點一點撿破爛、賣廢品來解決。
作為一位月工資近2000元的老干部,完全可以在農村和老伴過上充足而舒適的物質生活,但他毅然將退休工資全部捐出助學,自己卻選擇了清貧,甚至連基本生活都靠種菜、養(yǎng)魚、養(yǎng)兔、養(yǎng)雞、撿破爛來維持。他住的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建的一棟土磚房,在附近鄰居新建的樓房旁邊顯得特別破落,在他家里30年來沒有添置過一件時髦的家具,他睡的是一張即便在農村也已經極其少見的?架子床?。沒有洗衣機,每天十點后,在山泉水暖和點時,朱自明便開始洗衣,用手搓。朱自明從來沒有用過手機,他與在外工作、讀書的兒女、孫輩們或者是與他資助的學生聯系都是使用固定電話,在他臥室里最現代化的就是那臺21吋的彩色電視機,收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和本土新聞是朱自明同志每天不落的?家庭作業(yè)。?
朱自明同志在對貧困學生慷慨相助的同時,對自己和家人卻特別?摳門?,他已經15年沒有買過新衣服,最新的衣服是1993年在他擔任鄉(xiāng)鎮(zhèn)領導時做的一件西裝,?那時流行西裝,我也在瀏陽做了一件,不記得花了幾十元了。?現在逢年過節(jié)或要出遠門,朱自明才很舍不得地穿一次。大兒子1978年從部隊轉業(yè)時帶回來的一雙棉鞋,朱自明已經穿了整整30年,他還視為?寶貝?:?這鞋子質量真好,今年下那么大的雪,那么冷的天,我穿著出去還是那樣暖和。?退休以后,他再沒有從工資中給過老伴和兒女一分錢,1997年,最小的兒子建新房子,他沒有給予任何經濟上的幫助,兒媳原本想要朱自明支持一下,就對他說:?爸爸,你在鄉(xiāng)上當領導,在外面熟,幫我們去買點鋼筋水泥來吧。?朱自明明白兒媳的意思,滿口答應道:?好啊,你們列個清單出來,拿錢來我?guī)湍銈內ベI!?結果忙是幫了,但還是兒子兒媳自掏腰包。
朱自明的?另類?生活,也曾遇到詫異的目光和風涼話,甚至有以前的同事和好友上門指責他對家人的吝嗇,責備他撿破爛丟丑,損害了退休干部的形象。但是朱自明同志毫不在意,?我不偷不搶,撿點別人不要的東西有什么要緊。?他依然坦然地走在那條從家到集鎮(zhèn)的路上,依然坦然地延續(xù)著他的助學行動。今年他又在小河鄉(xiāng)重新確定了10名貧困學生為資助對象,上學期已經為每位學生解決了生活費400元。
看到他簡陋的生活條件和樸素的穿著,聽到他爽朗而開心的笑聲,我們對這位拾荒的同志干部不禁肅然起敬!
?三要?、?三不要?是朱自明資助學生的?苛刻?條件,同時也是他至高境界的真實體現,這種低調與淳樸才是其價值的真正所在
對于貧困學生的困難,朱自明幾乎是?有求必應?,但他同時對每一個受助學生都有?苛刻?的條件,那就是要求每一個受助學生必須做到?三要?、?三不要?:要努力學習、要勤儉生活、要為社會作貢獻;不要往來、不要宣傳、不要回報。
張繼蓮大學畢業(yè)后,在新疆工作,有一次回家要還朱自明以前資助的錢,朱自明說什么也不要,他告訴張繼蓮:?我支持你,幫助你,不是要你回報,只要你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看著你有出息也就高興了!?
山里人純樸、重情,因此常常有受助學生或家長拿著土特產到他家表示感謝,朱自明每次都會堅決拒絕:?如果我要你的雞蛋、土雞,我不會少給你幾百塊錢自己去買??!?
一名受助學生考上大學后,給朱自明來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了自己因沒有運動鞋,進行體育活動時在操場上只能打著赤腳,接到信后,朱自明立即從自己剛領到的40元工資中,拿出15元寄給了這名學生。收到錢后,這名學生馬上回信表示感謝,這封信朱自明沒有保存下來:?我不是要他們記住我,沒必要嘛!?
對自己資助貧困學生,朱自明一直相當低調,大多數的資助款項都是他親自交到學生手中,因為他不愿讓更多的人知道,他更不愿意把他資助學生的事當作新聞進行報道,當地政府領導為了了解朱自明助學情況,曾三次登門拜訪,他三次避而不見。兩年前,《瀏陽日報》一記者聽說了朱自明的先進事跡后,采寫了一篇短訊進行報道,朱自明讀后立即打電話責備該記者沒有尊重自己的意愿。這次如果不是他的受助學生不顧?協議?而向當地政府領導大力推薦,不是市委領導以?黨的宣傳工作需要??強行?他接受記者采訪,朱自明的感人事跡也許還將不為人知,或許我們還無法了解和理解他?三要?、?三不要?助學的至高境界,或許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朱自明這個平凡而偉大的?拾荒?老人。
?選擇平凡,拒絕平庸?,在平凡的生活中記述不平凡的人生歷程,朱自明同志將永遠是我們最具說服力的榜樣
在整個采訪過程中,朱自明同志依然對自己的助學行動說得很少,即便他作為?政治任務?而提供的材料也顯得過于簡單,他把自己長長的助學過程輕描淡寫,他始終把自己當作平凡的一員,把自己的所作所為看作是一名普通黨員理所當然的責任。當我們?yōu)橹炖系男袨楸硎疚覀兊木匆鈺r,朱自明笑著告訴我們:?我祖上三代沒有進過學堂門,我自己也只讀了四年半書,我現在就是希望孩子們能多讀點書,多學點知識,多為社會作點貢獻。?
朱自明同志選擇了平凡,但他并不平庸。28年來,他不僅為72位學生捐資余元,同時,前后捐款萬余元支持家鄉(xiāng)建校修路等公益事業(yè),08年汶川地震,他個人捐款3420元,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災害他分別捐款2000元。
朱自明同志1954年參加工作后,一直從事基層工作,他工作認真負責,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顧全大局,多次被上級評為?先進工作者?。
2005年至今,朱自明同志還擔任了張坊中學校外輔導員,他不僅經常來到學校了解學校發(fā)展情況,親自參加學校德育活動,而且他還充分利用關系,牽線搭橋,為學校改善辦學條件爭取資金,為學校貧困學生爭取扶助?,F在在他的努力下,張坊中學與長沙市天心區(qū)一中開展了?手拉手?聯誼活動,天心區(qū)一中在活動中不僅為張坊中學捐贈電腦等一批價值近4萬元的現代教育設備,而且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為山區(qū)教育注入了活力和動力。更為可貴的是,在朱自明無私大愛的影響下,翁開明等朱自明的早期受助學生已經接過了愛心接力棒,目前在朱老的聯系下,翁開明和他的朋友正資助著張坊中學18名貧困學生。2008年朱自明同志被市關工委評為?優(yōu)秀校外輔導員?。
參加工作至今,朱自明同志多次獲得縣級以上獎勵表彰,先后被評為瀏陽市?先進工作者?、?重教樂捐先進個人?、?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個人?;長沙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十佳五老?、?文明市民標兵?、?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首屆道德模范?;2008年榮登?中國好人榜?,2009年中組部授予?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2009年榮獲?瀏陽十佳道德模范?、?長沙市文明標兵?、?湖南省慈善獎?等榮譽稱號。關于他扶貧助學的感人事跡,《長沙晚報》、《瀟湘晨報》、《瀏陽日報》、新華網、紅網、星辰在線、長沙電視臺、瀏陽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進行了專題報導,在每一個人心底都產生了巨大的心靈震撼,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是我最感激的人,也是我最尊重的人,我覺得朱伯伯是一位品德高尚、充滿愛心、高瞻遠矚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從他身上我體會到了什么叫無私,什么叫人生意義。我覺得他真的很偉大,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的社會需要這樣的榜樣,我們的民族需要這樣的精神。?這是朱自明的受助學生的深情感言。是的,像朱自明同志這樣,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中,甘于清貧,忘記得失,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將他人利益放在心頭,無怨無悔地做著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事,這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說服力的榜樣!
朱景亮同志先進事跡2
朱振岳同志先進事跡
朱振岳,男,現年46歲,中共黨員,家住登封市告成鎮(zhèn)冶上村。2000年2月從登封市小河煤礦調入新登煤礦,現任機務車間井下泵修組組長,負責井下一線安全生產、排水、降塵、壓風管路等全方面工作。
朱振岳在小河煤礦曾是機務車間的一名主任,調入新登后,工種和地位的變動并沒有使他產生悲觀情緒,更沒有像別人從當干部到一般工人的失落感,而是更加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崗位。首先,從最基層崗位的司泵工開始,煤礦生活對他來說并不陌生,苦、臟、累、險、早不見太陽、晚不見月亮,工作條件非常艱苦,環(huán)境非常惡劣,他愣是憑著不服輸的犟勁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的工作,不久從司泵工干上了水泵修理工。
2003年11月,南翼和兩個采區(qū)突發(fā)擁水事故,頃刻間成為一片汪洋,所有的機電設備全部被淹沒。為使采區(qū)盡快把水排干恢復生產,作為泵修工的他更是不等不靠、一馬當先、奮不顧身,跳入齊腰深冰冷的水里拆設備、對泵、接管子,在水里一干就是幾個小時,經常加班加點,有時連續(xù)工作十幾個小時以上。
正是在日常的工作中,一貫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對工作認真負責的他和這次搶險排水時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果斷、大無畏精神,再加上他以前在小河煤礦從事過領導工作,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協調組織能力強,2004年被機務車間任命為水泵組組長。
自從擔任水泵組組長以來,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處處做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永保共產黨人的先進本色,正像他所說,“火車跑地快,全靠車頭帶,工人工作好壞,全靠領導帶”。他在工作上堅持原則、不徇私情、制度過硬,認真鉆研業(yè)務技能,學習《煤礦安全規(guī)程》及黨的安全生產方針,以質量標準化為依托、以精細化管理為準繩,來完善水泵組的各項工作,使全組職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狠反“三違”,敢于向科技禁區(qū)挑戰(zhàn),使他們在現代化的建設中發(fā)揮自己的一技之長。
2008年8月,大自然又一次無情地把一份沉重的考卷呈現在我們面前,采面出現大面積頂板透水事故,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情,再一次彰顯了朱振岳同志的英雄本色。時間就是生命,災情就是命令。他迅速第一時間趕到救災現場,在他的帶領下,機修、電修、泵修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救災搶險中,他更顧不上工作一天的疲倦和勞累,衣服被汗水濕透了,手上磨出了血泡,面對困難他沒有半點怨言,為了把災情降到最低程度,他在機、付巷來回奔波積極組織人員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對泵、接管子,一直在井下奮戰(zhàn)了20多個小時,饑了吃點饃,渴了喝口捎下去的礦泉水。但他從沒叫過一聲苦一聲累,只到把管路接通,把水穩(wěn)住才離去,他的這種愛崗敬業(yè)精神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機務車間井下水泵組有50多名職工,崗位多、、較分散、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井下各種管路多如牛毛,分布于各個角落,降塵噴頭、閥門不計其數,并且水泵組只有他一個組長,為了服務好生產,便于
設備的管理,他把井下劃分成幾大片,承包到人。由承包人負責本轄區(qū)的各種設備維修工作,做到心中有數,保證設備臺臺完好,在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教育全組職工樹立“礦興我榮,礦衰我恥”的思想。在材料領用上搞好修舊利廢、交舊換新,嚴把質量關實行節(jié)約有獎、浪費必罰制度,避免了零部件亂丟失現象,為車間節(jié)約了一些不必要的開支。
朱振岳有一個工作日志,把每天所做的工作都記錄下來,做到日清月結,經常是晚上七點多鐘到礦調度室領活,8點鐘準時帶領工人下井,次日早晨6點鐘才升井向車間隊委匯報昨晚上的工作任務和完成情況,吃罷早飯還到車間大修組安排當天需要加工的各種管件、接頭等。算下來他每天工作都在十幾個小時以上,一年365天,幾乎天天如此,難怪家人、妻子都說他是“工作狂,憨子,把家都忘了”。正是他一貫正直的為人,踏實的工作作風,多次被原小河煤礦和我公司評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等稱號,由于他工作的出色表現2007又被我公司評為“先進標兵”。2008年他所帶領的班組又獲得了登封市“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
回想起來,朱振岳同志這么多年來的點點滴滴,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實干,以“任勞任怨、埋頭苦干、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良好作風贏得了公司黨員干部和職工同志們的交口稱贊,他能夠在車間以雄厚實力當選為水泵組組長、公司先進標兵,無疑是對他工作扎實,業(yè)績突出的充分肯定。號召全體職工以他為榜樣,學習焦裕祿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遵章守紀、規(guī)范操作、愛崗敬業(yè),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為國投公司的跨越式發(fā)展獻計獻策,為國投新登煤業(yè)公司的經濟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機務車間 2009年6月30日
朱景亮同志先進事跡3
景榮春同志先進事跡
景榮春,男,1946年2月出生于江蘇丹陽,1970年3月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光學儀器專業(yè),1986至1987年教育部公派美國威斯康辛大學(Madison)訪問學者,1970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1994年11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201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0年8月逝世。生前是江蘇科技大學教授,江蘇省一類優(yōu)秀課程“理論力學”和二類優(yōu)秀課程“工程力學”組長,致力于工程力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為我國高等學校工科力學教育作出了突出貢獻,多次被學校評為教學名師、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鎮(zhèn)江市勞動模范、全國力學優(yōu)秀教師。
景榮春同志一輩子嘔心瀝血,一輩子教書育人。他以知識分子特有的使命、認真與執(zhí)著,始終堅持“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刻苦鉆研、嚴謹篤學,勇于創(chuàng)新、奮發(fā)進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畢生追求科學真理,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用生命和信念詮釋了一位大學教授的尊嚴和崇高,用生命和信念踐行了一名當代教師的核心價值觀,用生命和信念譜寫了一個平凡崗位的至上和超越,景榮春同志不愧是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的楷模。
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
景榮春同志常說,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他的使命就是教書育人。作為一位普通的大學教授,他一輩子只做了這一件事,但他把這件事做到了極致?!八麕缀醢阉械男乃级蓟ㄔ趯W生身上了?!蓖聜兂3_@樣感慨。他上課不到一個月,把班里六十幾位學生的名字都喊出來;不是班主任,卻隔三差五出現在學生宿舍里,和他們談人生談理想;每次課后,都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詳細記下當節(jié)課的教學反饋,抱著一大包作業(yè)本回辦公室,而發(fā)給學生的作業(yè)本上,是密密麻麻的批注。在景榮春同志眼里,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只要有人主動向他提問,他就會很開心,常常一講就是兩三個小時;只要有機會,他都會盡己所能地找到那些他認為需要輔導的學生為他們“加餐”,包括教過的夜大學生。在景榮春同志心中,學生的事才是大事。
他把關愛學生作為自己的天職。景榮春同志對待學生格外的嚴,卻嚴而有愛。景榮春同志的課堂上,沒有一個學生開小差能逃得過他的眼睛。景老師執(zhí)法的考試,也是出了名的“不講情面”。他還主動承擔“掛科”重修班的課,因為他很想幫幫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給他們以更多的關注。一位來自邊遠山區(qū)的學生,由于家庭比較困難,被學校錄取后,面臨無力支付學費的困境。景榮春同志知道后,主動為他繳了學費。有的學生帶著小禮物上門答謝,景榮春同志攔住門:“問問題、聊聊天都歡迎,但不能將禮物帶進門,事后請將禮物全部帶走”。
2004年,景榮春同志被發(fā)現肺癌重癥晚期,當時醫(yī)生曾斷言他活不過半年。但景榮春沒有放棄教學事業(yè),反而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術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兒子景國良將書稿帶來,在病床上修改,準備出版。病情稍緩解出院后,景榮春同志又一心撲到工作上,而且經常工作到深夜。術后半年,病情再次惡化,體重驟然下降了10多公斤,可他一直堅持邊化療邊工作。2006年9月份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了胸腔骨頭,但他卻幾乎從未間斷上課,靠著信念和藥物,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直到聲帶再也發(fā)不出任何聲音。在最后一次課上,他將麥克風放在嘴邊,憑著氣流講完課程內容,全班同學痛哭失聲。他強忍住淚水,慢慢挪出了教室,一步三回頭。不能上課了,他仍然每天拖著無力的腿、拄著拐杖來教研室,幫助年輕的同事們做好材料力學精品課程驗收的工作。直到徹底癱倒住院前一天,他還為了所編教材上的一個符號和字體的失誤忙碌。
刻苦鉆研,嚴謹篤學
在家人和同事眼里,景榮春同志是一心撲到教學、科研上的工作狂。景榮春同志治學治教極其嚴謹,一生甘于寂寞。他常說,“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他一直從事各門基礎力學課程的教學和工程應用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多項省部級以上重大科研項目,科研成果多次獲獎。他主持完成的一項部級民品攻關項目,填補國內空白;出版教材8部,主編輔助教材14部,累計400余萬字;在《工程力學》、《實驗力學》等著名雜志和國際會議發(fā)表論文30余篇;他提出的關于力學符號規(guī)范問題得到力學界的充分肯定,豐碩的科研成果奠定了他在力學界的學術地位和學術影響。
他有著知識分子特有的個性:較真、挑刺,有股犟勁兒。這種個性也滲透在他的教學科研工作中。一次,他發(fā)現一本榮獲國家優(yōu)秀獎的教材有多處表達不規(guī)范,景榮春就利用雙休日,將書中幾十處不規(guī)范的符號及標點挑出改好,寫信給出版社,一寫就堅持了4年,直到出版社和作者回信承認失誤,承諾立馬修正、消除影響后,他才作罷。他毫不畏忌作者是全國赫赫有名的專家,怕弄僵關系而得不償失。他說,寧愿關系弄僵了,也不能誤人子弟。以至后來,許多力學方面的教材出版前出版社都來請景榮春審稿把關。
景榮春同志做的一些工作,在周圍人眼里甚至覺得有些“癡”、“傻”。高等教育出版社請他編寫“全國理論力學網上作業(yè)庫”,只需要500至600道題,他卻考慮到學校教學層次和教學風格的不同,堅持用1160道題。他被稱為全國力學界做題最多的教授。在一般人眼里,編教程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兒,工作量極大且沒有經濟效益,可景榮春同志卻樂在其中。為了編一本《工程力學》的配套習題集,他親自把每一道題演算推理了三遍。一次躺在病床上翻閱準備出版的《材料力學》,他發(fā)現圖中一條粗線應改成細線,就立即打電話給同事讓其糾正。他常說:“如果我們工作不夠認真,怎么能要求學生也認真?現在許多教材中存在錯誤,需要教育工作者們慎重對待,及時糾正,才不至于誤人子弟、玷污學問?!比藗冋f,“在學術風氣浮躁的當下,像景榮春同志這樣學風嚴謹,注重每個細節(jié)的,實在是太難得了。”
勇于創(chuàng)新,奮發(fā)進取
景榮春同志不僅在科研上刻苦鉆研,學為人師,他更加注重在教學上開拓創(chuàng)新,大膽實踐。他說,教學才是教師的第一責任,把學生教好比什么都重要。他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堅持啟發(fā)式教學,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注重培育學生的主動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
學生都喜歡景榮春同志的課,因為他上課聲音洪亮,從不需要麥克風,上課生動風趣,有激情。在學生眼里,景榮春同志是個可愛的“小老頭”。他將難懂的力學符號編成“順口溜”,以便于學生記憶;他經常把一些英文介詞的錯誤用法編成笑話,學生們在笑的同時也記住了要點。他常??梢曰y為易,舉重若輕,即使晦澀難懂的理論也闡述得生動有趣。他主張教師不能站在講臺上下不來,要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去,融入到學生中去。他常與學生討論問題,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他指導的學生參加力學創(chuàng)新大賽,榮獲江蘇省特等獎。
他扎扎實實推動課程建設,尤其注重教學的基本建設,他擔任了好幾個課程建設基金項目課題組組長。他花費大量精力致力于教材編寫工作,率先使用多媒體教學,最早嘗試開展雙語教學。為了搞好教學,他暑假常常放棄休息,伏案工作,編教材、出習題集。他的教案
豐富細致,常填滿各種顏色的批注。別人說,你都是專家、教授了,還要這么用功備課?他總是笑笑說,“搞教學的,不把基礎工作做扎實怎么行?”他還是教學多面手,曾一人承擔一個班級理論力學、線性代數及英語三門課程,那個班級畢業(yè)時竟有80%的學生考上了研究生。
他整整堅持六年頑強與病魔抗爭。在這六年時間里,他以驚人的毅力撰寫出版專著和力學教材6部,200多萬字。他說:“我不可能把我的知識帶進棺材,得讓它們傳承和發(fā)展。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要做的只是在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努力工作?!?/p>
淡泊名利,志存高遠
景榮春同志一生甘當人梯,樂于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學生愛戴、人民滿意的教師,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師德引領社會風尚。他待人誠懇,非常謙虛;生性耿直,敢于直言。夫人王阿娣說他“從上到下就是一杯水,一眼就能看透?!彼簧顦闼?,偶爾穿著磨出洞的汗衫出門,與教授形象相去甚遠,有時走在街上還被人錯認為民工。他淡泊名利,行為世范,一生沒有過一官半職,一輩子沒有向學校提過任何待遇上的要求,最大的頭銜是教研室主任。
景榮春同志是個懂得感恩的人,他用一生的教書育人,默默耕耘,回報黨和國家的培養(yǎng)。景榮春同志是個放牛娃出身,少時雖然成績優(yōu)秀,卻曾多次因家境窘迫差點輟學,是中小學的校長老師幫助才使他得以繼續(xù)求學;在清華大學,他靠著全額助學金完成了大學學業(yè)。他說:“是黨改變了我的命運,讓我從一個放牛娃成為一名大學教授,我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我的感激,只能用一生去追求?!秉h和國家的培養(yǎng)讓景榮春心懷感恩,也堅定了他對黨、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和追求,他用一生的教書育人踐行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的理想,踐行對黨的教育事業(yè)的忠誠。
長期以來,景榮春同志是一名優(yōu)秀的民盟盟員,但他始終與黨同心、肝膽相照,堅持每一件事都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堂堂正正做人,腳踏實地做事,精益求精為學,積極樂觀生活,堅持對黨的信念和追求。40多年前,在清華大學求學時,景榮春同志就向黨組織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幾十年過去了,躺在重癥監(jiān)護室病床上的他再次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他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經過幾十年的時代變遷,思想變化,入黨仍然是我一直不變的追求,我有一顆樸實的心,純正的心,對黨忠誠的心,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我的一個夢想?!?010年6月13日,在鎮(zhèn)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的ICU重癥監(jiān)護室的病床上,景榮春同志進行了莊嚴的入黨宣誓,景榮春同志終于如愿以償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堅強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
朱景亮同志先進事跡3篇 朱在保同志先進事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