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是熱心會員“mibaba”收集的父親節(jié)記敘文,供大家參閱。

這些年,我時常夢見已故的父親,他似乎重生了。
記得小時候,大約五六歲,父親經(jīng)常帶我去瓦廠(燒造青磚和瓦的地區(qū))。從村莊到瓦廠的路程大概有三公里,每次走不到三分之一的路途,我便裝作腳痛走不動,父親便會把我背在肩上,我怡然自得地感覺自己的小謀略成功。其實,這點小把戲怎能瞞得過父親呢?他是個隨和的人,激情助人,也不怕吃虧(這一性格,我長大后開始變得與他越來越類似)。再講,我是他的孩子。記得有一次,父親騎著自行車帶我去瓦廠,騎了一段路后,他努力蹬車卻于事無補。下車檢查后,他發(fā)現(xiàn)我的小腳丫卡在了車輪上,嚇壞了,認為我會負傷。那時我也沒哭沒有叫,父親卻說我怎么這么傻。之后他騎車帶我時總是讓我坐在前邊,而我由于那次意外,腳上的某個骨骼顯著凸起。
我有三個兄妹我是最小的。父親對我們四個并沒有特別的鐘愛,他對待每個孩子大部分都是一樣的。雖說沒有特別照顧,也不全是,他每次出門,差不多到時間我都會跑到村口等他回來,父親總會帶些吃的幫我,幾乎從未讓我失望。我最喜歡的就是在看書時,我能夠趴到他的大腿上安然入睡。
在我上小學以前,我與父親的愛情一直很好。但是從上小學逐漸,我的性格變得反叛,不再是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而是變成校園里的“霸主”。我調(diào)皮搗蛋,打架翹課,欺負同學,頂撞老師,在校園里,只有我想做的事,沒有敢做的事。同學和老師們在努力建設,我偏偏搗亂。因為在農(nóng)村長大,我像野牛野馬一樣不受拘束,與城市的小孩相比,自然更加狂放不羈。老師們常常找父親投訴我在校園里種種行為,父親沒有太多責備我,總是認真地教導我,我卻對此滿不在乎,繼續(xù)我個人的做法。
到了十歲,我正式進入叛逆期,表現(xiàn)出很多叛逆行為。14歲那年上中學,當報名那天我沒去報到,反倒四處玩。媽媽知道后,等我回到家狠狠揍了我,折斷了兩根木棍。我一氣之下居然出走,并且還拉上了一個村內(nèi)的小伙伴,決定那晚不回家。那晚上,父親在村子里尋找了整整一夜,而我和那個小伙伴則藏在豬舍里。第二天,因挨餓,小伙伴哭著要回家,最后理想的逃離被現(xiàn)實打敗,我只能乖乖地返回家中。回家后,父親不但沒有責怪我,還跟母親大吵一架,我心里暗自得意,感覺父親責怪母親為了我。
工作后,我很少回家,雖然離家并不遠。因為在農(nóng)村長大,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父親的絮叨讓我聽膩了。因此,我和父親的溝通變少,語句也開始變得稀缺?;丶視r,父親老想和我聊些什么,但自從進到叛逆期后,我們的關系再也沒有像我童年時那么親近。
直至那年,父親由于大病住院,我突然意識到,這些年我都沒有好好陪伴過他,甚至沒有好好與他說過話。我發(fā)現(xiàn)自己確實是個不孝子。每日我去醫(yī)院照顧他,遺憾的是,能行孝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不足半個月后,父親的病情由普通病房轉到ICU,以后再也沒有講話。半個月后,他永遠閉上了眼睛。
每年清明掃墓時,我只能在父親的墓前和他聊幾句。偶爾在夢里,我能陪著他,與他聊聊天。我的話依然不多,只想靜靜聽他對我說話,聽他的絮叨,但無奈,這些始終只在夢里完成。
我的父親并不是一個偉大的父親,他很平凡,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能,也并未給我留下什么遺產(chǎn)。但他是一個好父親,是個好人,待兒女不疾不徐,對朋友與他人更是隨和善良,教導我們怎樣做一個好人。他常說,“備受點滴恩,必當涌泉相報”、“讓人施以援手,不求回報”。這些話是父親生前經(jīng)常對咱們兄妹講的,我的姐姐說,兄妹中我最像父親,而我的性格也越來越與他類似。
父親節(jié)記敘文相關文章:
★ 螞蚱記敘文
★ 禮物記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