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會員“weishunpanguyuan”分享的春節(jié)的初中作文,以供借鑒。

春節(jié)是我國最主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各地的慶賀習(xí)俗繁雜多樣。在北京地區(qū),節(jié)日的氛圍自臘月初八時就開始深厚,每家每戶紛紛泡制臘八醋(蒜),民謠中唱到:“老婆婆別鬧心,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日?哩哩啦啦二十三……”而臘月二十三也是稱之為“小年”。這時,一首歌謠便在耳邊響起:“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丫頭需花,小子要炮……”從這天起,北京人進入繁忙的節(jié)奏,祭灶、掃房、做饅頭、準備年貨、貼“?!弊?、貼到年畫、剪窗花,及其貼對聯(lián)、門神和掛錢等繁雜的準備工作,一直到除夕之夜,終于迎來大年。
于北京,有關(guān)“?!钡馁N法極具講究。一般,將“?!弊值官N在門里、衣柜和水缸上,喻指福分已來。春聯(lián)安裝同樣有許多講究,百姓家以紅色春聯(lián)為主,門匾上貼著“橫批”;內(nèi)廷和王公府第則使用白宣紙鑲紅邊,守制者則用藍紙,寺廟則選擇黃紙。春聯(lián)的由來追溯至五代后蜀,傳說當初蜀太子在門邊撰寫“天垂余慶、地接長春”這八個字,變成了中國最早的春聯(lián)。北京人也會在屋內(nèi)貼了“抬頭見喜”、房外貼了“出門見喜”、院中則貼了“我院增輝”等各類春條。
時至今日,很多老北京家庭都會敬奉佛龕或佛像,而年三十那天尤其講究,一般會準備九堂大供,包含蜜供、套餅、花糕、各種水果、堅果,及其年糕、年飯、素餃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等。就算家庭條件有限,通常也會準備三堂或五堂的貢品。對北京人而言,過年總是圍繞休閑娛樂,以美食為重心,這些貢品往往也是為闔家歡樂而準備的。
除夕夜的團圓飯(團圓飯)更是必不可少,且是全年里最豐盛的一餐。這頓飯里葷素兼具,既有冷葷、大件菜,也有清口菜。冷葷通常包括冷燉豬肉、牛肉、雞肉和鴨子,而大件菜亦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和四喜丸子。清口菜多為豆腐、蔬菜、咸菜及其佛手等,正餐則混和葷素。
在除夕和正月初一,北京人總會吃餃子,以代表“更歲交子之意”。其中,水餃常常包成元寶形,并會在水餃里放進糖、銅幣、花生、棗和栗子等。如果吃到糖,喻意將來生活甜蜜;吃到銅幣,代表著財源廣進;吃到花生則代表長命,因花生也被稱為長生果,而吃到棗和栗子就意味著早日生子。
北京的春節(jié)習(xí)俗豐富而有趣!若能在北京渡過春節(jié),想來會是刺激而愉快的感受。
春節(jié)的初中作文相關(guān)文章:
★ 拼搏初中作文
★ 初中的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