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關于滿分作文3篇(小學生滿分作文),供大家賞析。

關于滿分作文1
歷史的點點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灘上的沙石貝殼,我們悄悄地走過,貪婪地看著這些晶瑩珍貴的財富,時而拾起一兩顆打動心靈的貝殼,懷著一份愛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紀念。
沙灘上有顆飽經(jīng)滄桑的貝殼,那是猶太人民族的故事。在二戰(zhàn)被逼迫得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時候,猶太人們?nèi)员е鴱团d的希望,他們從不放棄,從不妥協(xié),他們堅守信念,傳遞勇氣,因為他們有一個信念——來自于哭墻。那堵飽經(jīng)歷史滄桑的哭墻,記錄著民族的苦難與過去,光榮與夢想。每一個猶太人都會在某個持定的時刻來到哭墻下,紀念自己的前人,正是這份紀念的心情,讓這個民族保存著自信、堅忍,讓他們再一次在地平線上高高站立。
沙灘上有一顆閃亮的貝殼,那是居里夫人對民族的`懷念。居里夫人一生清貧,在年少求學之時已離開祖國。在科學領域里孜孜不倦追求多年之后,她終于在金屬中(應為鈾礦石,編者注)提煉出“釙”這種放射性元素。她知道這元素將帶給她數(shù)不盡的榮譽,而她,這位感恩的科學家,立即想到以“Po”來命名這元素,以紀念她的祖國波蘭,或許正是這份時刻惦記著祖國的心情,讓居里夫人一直不懈努力著。之后,她又提煉出“鐳”,并成為少數(shù)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
沙灘上有一顆感恩的貝殼,那是作家三毛心中的那棵“草”。三毛在異地求學時曾經(jīng)失落無助,就在這時,有一位陌生的同學送給她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并鼓勵她振作起來。三毛的心十分感動,她在《有人送我一棵草》中寫道:“草會枯萎,我不知道用什么方式紀念這位不知去向的同學。我只有把這份幫助人的心,這份感恩的心傳遞開去,去幫助更多的人。”三毛用她的真切行動做到了,她用細膩的文字和真摯的感情,感動和滋潤著讀者們的心靈,這便是她的紀念方式。
有人從黃河的各水段中采集不同的樣本,來紀念創(chuàng)造燦爛華夏文化的先人;有人羈旅在外,仍隨身帶著泥土,紀念自己的祖國;而我們,在細雨紛紛的清明時節(jié),總會帶著思念,去紀念為我們幸福獻出生命的烈士們。懷著一份感恩,懷著一份信念,我在沙灘上拾取幾顆貝殼,珍藏在身,紀念歷史,心中已準備好,創(chuàng)造未來。
【簡評】
把握題意準確深刻
此文可以說是一篇優(yōu)秀的散文,作為考場作文,作者能根據(jù)話題提示,準確、深刻地把握題意。選擇“紀念”猶如拾起“沙灘上一顆顆貝殼”為組織材料的線索,串起作者精選的3個事例:1、猶太人飽經(jīng)戰(zhàn)爭苦難,仍不忘復興,他們“哭墻”下的紀念,展示了猶太人民族的堅忍不拔;2、居里夫人在獲得榮譽后不忘祖國波蘭,將自己發(fā)明的元素命名為“Po”,這份紀念可以看出一位科學家對祖國的至愛;3、三毛為紀念曾在失落無助中給自己幫助的不知去向的同學寫紀念文章,這份紀念是常人應該具備的感恩之心。3個事例,展現(xiàn)了紀念給人們心靈帶來的各種真切的回響。文章敘事析理放得開、收得攏,將多種紀念方式及動機、意義,縫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中心突出,可以看出作者寫作的功底是扎實的。語言上,文字意蘊深刻,能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zhì)看問題。
評卷教師 李新彥
關于滿分作文2
伴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人類得以借助電視、網(wǎng)絡等手段以認識自然。但若把科技當做感知自然的真正途徑,在我看來,不免可悲。
是的,科技只是工具,只有親身走進大自然中,仰觀宇宙,俯察萬物,才能夠真正感知自然的美與力量。
何謂“感知”?“感”即感受,“知”為相知。明白了這一點,便可知為何科技手段無法讓我們真正地親近自然,感知自然。
電視可讓我們知曉全球天氣,網(wǎng)絡可讓我們將生物知識盡收眼底,科技的確為我們提供了了解自然萬物的一種極便利的途徑。然而,這頂多可算作對與自然相關的科學知識的學習與認知??萍細w根到底只是一種工具,它始終無法讓人感受自然之美。正如孩子們從來不會為屏幕上的紅花綠葉而歡呼雀躍,畫家們從來不會面對電視上的湖光山色欣然揮毫;同樣,天氣預報不會讓詩人詩興大發(fā),生物綱目種屬也無法讓作家文思泉涌。作家遲子建曾說過:“大自然是我的另一顆心臟?!奔热蝗绱?,我們必須放下鼠標,離開電視,親身走向大自然,方有望與大自然相感相知,相親相近,讓心靈得到美的洗滌。
以親身走進自然的方式,其意義還不止于對美的感知,更在于通過與萬物的接觸,感知自然的智慧和力量,從而對自然長存一顆敬畏之心。
人本為自然的一個部分,然而,工業(yè)文明的興起,斬斷了人與自然間的紐帶。人們得以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這便使人類對自然失卻了敬畏之情,卻添了一份征服自然的野心。試想,若只從天氣預報中認知自然,又何談對藍天白云的珍惜;若只以生物知識概括自然,又何來對花草樹木的珍視與保護?過分依賴科技,卻失卻了對自然的親身感觸,使人類忘記了自己在世界上的身份,于是我們肆無忌憚的破壞自然,制造出霧霾封城,河水重金屬含量超標這樣種種的荒謬事情??萍疾]有讓人與自然更近,相反,它疏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讓人在自高自大的狂妄之中忘乎所以。因此,唯有讓我們重返自然,親身感受自然,我們才能重拾那份敬畏之心,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靜坐蓮池旁,與蓮花久久對視,莫奈才能創(chuàng)作出傳世佳作《蓮花》;走進馬群中,與奔馬朝夕相處,徐悲鴻才能在畫中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馬的健美與力量。此二者,皆以親身接觸的方式,走進自然,想必這便是他們得以與自然相感相知,并從其中獲取心靈的力量的原因。
讓我們走進自然,于天朗氣清之時,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與大自然真正相感相知,相依相守。
點評:
本文立意準確,自始至終均在證明一個觀點:要想感知自然,就必須親身走進自然,才能敬畏自然。
文章采用先破后立、層層推進的手法證明自己的.觀點,結構嚴謹。
文章先指出電視網(wǎng)絡等科技手段在感知自然時的不足:無法讓人感知自然的美和力量。用孩子、畫家和作家面對屏幕等媒介的表現(xiàn)證明自己的觀點,又用遲子建的言論作證,事、理結合,言之鑿鑿,使論證嚴密。
接著,文章提出一個深刻的觀點:親身走進自然的意義不止于對美的感知,更在于感知自然的智慧和力量,從而對自然長存一顆敬畏之心。作者提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人類卻因不親近自然,或只通過媒介了解自然,造成嚴重后果:與自然疏遠,甚至破壞自然,使霧霾封城,河水有毒。行文至此,問題的原因、結果已經(jīng)闡明。以上是“破”。
最后兩段,文章通過莫奈親身觀察荷花、徐悲鴻走進馬群的成果證明,人只有走進自然,才能真正與自然相感相知,獲取力量和智慧。這是“立”。
全文1000字左右,內(nèi)容豐富,所用材料真實、典型,具有說服力。對比、假設論證手法的運用,突出了通過親身感知自然這一方式的優(yōu)點和通過媒介感知自然的不足。語言流暢,成語運用恰到好處;用到反問、排比等修辭手法,使文章更有氣勢和力量。這篇考場作文,還有一個優(yōu)點:卷面整潔,字跡美觀悅目。不足之處:開頭稍顯拖沓啰嗦,可以更加簡潔。一味否定科技媒介的作用,沒有辯證認識。
關于滿分作文3
記憶中大大小小的考試不計其數(shù),但那一次的數(shù)學考試與滿分擦肩而過的失落感,卻位居于我記憶長河中最亮的幾顆星。
一張很簡單的試卷,我檢查了一遍就自信地交了,一幅勝券在握的表情,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滿分在向我招手。下課后,我坐在座位上默默祈禱著能考滿分,也希望老師能快速改完試卷,公布成績。
可是,事與愿違,發(fā)試卷的時候,兩個耀眼的數(shù)字出現(xiàn)在了我面前“99”,可惡!只差一分就是我想要的三位數(shù)了,哼!也許有人會認為我很傲驕,都99分了還不開心。老師說過,你拿的分數(shù)必須得穩(wěn)扎穩(wěn)打,那要看錯在哪里。我迅速瀏覽了試卷,十幾秒后,一聲天打雷劈一樣的'“什么?”回蕩在我的腦海里,啥?這一分居然扣在單位上?我的天,這么低級的錯誤都能犯?我還真是沒有辜負“粗心大王”這個稱號,在檢查過的情況下還能漏掉一個單位,厲害!看著其它同學興奮的眼神,看著拿滿分的同學替換的積分卡,我悔不當初,明明滿分的大門為我敞開著,唉,算了,再煩也沒用,還不如回家想想怎么交代呢。
回到家,爸爸媽媽一回來就向我要試卷,我忐忑不安地交上試卷,準備迎接暴風雨的洗禮,他們看了會兒試卷,居然只是讓我下次小心點兒,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嗯?這么快,還沒有發(fā)火?好吧,他們一定沒有看到錯的題目,僥幸逃過一劫!不過爸爸媽媽原諒了我可不代表我能過而不改,我以后可得好好揪住粗心這個壞毛病,不能讓它再溜到試卷上。
雖然那一次,我與滿分擦肩而過,但給我的教育卻是深刻的。我們不能把壞習慣從高樓一下子丟下去,但我們可以把它從樓梯上一步一步推下去!知道自己有壞習慣、壞毛病一定要改,不要等后果來了再嘆息、哀怨!
關于滿分作文3篇(小學生滿分作文)相關文章:
★ 滿分作文大全6篇
★ 中秋節(jié)滿分作文4篇(《中秋節(jié)》滿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