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個人讀書筆記10篇,以供參閱。

個人讀書筆記1
超凡入圣是天賦人權
孫悟空大鬧龍宮和陰曹地府,被告到天庭,玉皇問誰去捉拿,太白金星出來說了一番道理:“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睂O悟空雖然是一個石猴,可也是“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他頂天履地,服露餐霞,現(xiàn)在既然已經(jīng)修成了仙道,有降龍伏虎之能,那他同我們還有什么區(qū)別呢?就是說,不能因為出身低賤、來路不明就瞧不起他,而是要不拘一格承認他,給予平等的身份和尊重。
說得多好,我們誰都不興瞧不起自己呀,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遑論人,連鳥獸都包含在內(nèi)),數(shù)數(shù)自己身上的窟窿眼兒,只要能數(shù)夠九個的,都天賦有成仙的權利!
太白金星以及玉皇這邊是道教的神仙,他講修仙之道,當屬道教的道,可他這個道,每一個稍稍讀過舊書的人都是如此熟悉。人人都可以經(jīng)過努力修行,實現(xiàn)超凡入圣,這樣平等、這樣有為的道理,在儒釋道這傳統(tǒng)文化的三大源流里是家家都講的,它體現(xiàn)著中國文化奮發(fā)有為的真精神(張岱年曾將“奮發(fā)有為”歸為中國文化基本精神,除此是“天人合一”“以人為本”“貴和尚中”)。
在道教,如太白金星說的是“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p>
在佛門,禪宗強調(diào)的是人人都有慧根,人人皆有佛性。
在儒家,孟子說,人人皆可以為堯舜。
我們當以此相互砥礪,只要矢志向上,都可以超凡入圣,退一步,且不說成仙成佛或者人間圣賢,至少各自在各自的`領域,都可有所建樹。
丑人的優(yōu)勢
悟空跟唐僧西行后,常因相貌丑陋嚇了人,而猴子不愧“熟嘴兒”,說出話來,為丑人爭氣:
“似那俊刮些兒的,叫做中看不中吃。像我老孫雖小,頗結實,皮裹一團筋哩?!薄拔覀兂笞猿?,卻都有用?!?/p>
一個人,因為丑,不會沒來由地得到許多垂青,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只有靠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一點點去拼搏,一點點證明自己。在現(xiàn)實的磨練中,甚至遭遇了不少額外的不公和挫折后,丑人獲得了種種能力。老天在容貌上虧了他的,在內(nèi)在的修養(yǎng)和處世的技能技巧方面補償了他。
那些“俊刮些兒的”為什么往往“中看不中吃”呢?
明代理學家姚舜牧《藥言》云:“人常咬得菜根,即百事可做。驕養(yǎng)太過的,好看不中用?!贝鸢甘恰皨绅B(yǎng)太過”。他們因為好看而受到“嬌養(yǎng)”,有更多的人罩著,因此有一些歷練他們便沒有嘗過,在本領上就比嘗過的人虧了一塊。老天在容貌上給他加了分,在別的方面又悄悄給他減了分。
所以,有過皆珍貴,生命堪玩味。貌美,貌丑,都只是人生的一面,誰也別妄自菲薄,誰也甭瞧不起誰。
好漢不哭
黃風嶺三藏遭虎先鋒擄去,八戒眼中滴淚,悟空不愧齊天大圣,氣魄就是大,一語道破哭的無益——
行者抬著頭跳道:“莫哭!莫哭!一哭就挫了銳氣。橫豎只在此山,我們尋尋去來?!泵鎸Ф蛘_態(tài)度當是如此,可為一鑒!人活一口氣,越是困難當前,越不可挫了銳氣。
認真做的事要做到極致
“舉世無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薄耙桓[通,百竅通?!贝私晕蚩盏玫篮笳f的話,帶幾分春風得意的狂氣,真叫人羨慕呀。學本事就應修到他這般境界——翻“筋斗云”而非“爬云”,七十二般地煞變,而非三十六般天罡變,出神入化、得心應手而非半生不熟、時靈時不靈。遙想日后悟空與悟能神通的差別,可知二人在學道時必有知難而進與拈輕怕重之分,所從之師父也必有高下愚鈍之別。
妖怪有理
黃風嶺老妖知道猴王厲害,虎先鋒拿了唐僧反遭到訓斥:“我教你去巡山,只該拿些山牛、野彘、野鹿、胡羊,怎么拿那唐僧來,卻惹他那徒弟來此吵鬧,怎生區(qū)處?”等到虎精被殺,老妖懊惱“這廝(指孫行者)卻也無知!我倒不曾吃他師父,他轉殺我家先鋒,可恨!可恨!”遂凜然應戰(zhàn)。這樣一來,倒叫我想起了賈平凹的散文里寫父親的教誨“沒有事時莫惹事,有了事就不要怕了?!眲e的妖怪是精心準備要吃唐僧肉,而這個老妖是本來無心,只因行者的莽撞才徹底翻臉的,因此有了幾分可愛相。這便是《西游記》的高人之處了,一路魑魅魍魎萬萬千,但性格各有不同,妖魔身上都有人性,惡中也有可愛處,不拘一格,決不雷同,這正是名著魅力的保障。
個人讀書筆記2
這個周末,老公參加單位組織的集體活動去了,留我一人在家。洗衣、拖地、練瑜伽、喝茶、還讀完了這本《一個人的好天氣》。是不是很應景?
小說不長,文筆清新。沒有離奇曲折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只有平凡普通的日常生活。像女主知壽這樣懵懂迷茫的女孩現(xiàn)實生活中比比皆是,在時間與生活的'磨礪下,她們大多會或快或慢地成長起來。很喜歡作者筆下的小老太太吟子,她包容,豁達,對知壽的種種她看穿了卻不說穿,耐心地等著她成長。這是一個經(jīng)歷了世事磨難的睿智老人。
經(jīng)歷了春夏秋冬四個篇章,作為讀者我沒有看到主人公知壽一個人的好天氣,只看到了她對生活的懶散,對感情的懈怠,還有令人不齒的癖好。她沒有朋友,和相依為命的媽媽也感情疏離,她孤獨,她寂寞,兩段戀情都無疾而終。
但是,在和小老太太吟子相處的這一年里,她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轉變著。正當她們相處越來越融洽之時,知壽獲得了全職工作,正式踏入社會,獨立生活。一個人的好天氣,應該是一種對未來生活的祝福和期盼吧。
有一點不太理解,作者為什么要讓成長起來獨立生活的知壽去喜歡上一個有婦之夫,這和她在單親家庭長大應該不無關系吧?還是因為陽光燦爛的背后總還有陰暗的角落?知壽的這段戀情能走多久?她一個人的好天氣能擁有多久?
個人讀書筆記3
《教師角色與教師發(fā)展新探》是一本關于教師職業(yè)的生命價值的著作,讀完之后,我深深地感到教師這一職業(yè)不只是“育人”,從發(fā)展的角度講,教師如何“育已”才是對教育質量、教師的生命質量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因素??梢哉f,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浪潮下,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fā)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fā)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chuàng)造,就很難有學生的教育創(chuàng)造,因此,只有教師,真正在課堂上面對學生的教師,樹立起發(fā)展意識,才能將課程改革不斷引向深入。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迫切呼喚著教師的角色轉換,我們應在新的課程環(huán)境下重新審視自己,重新界定自己的職能,使自己逐步從“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權威向與新課程同步成熟的“平等對話者的位置”作根本位移。
一、由課程知識體系的傳授轉換為教育意義上的對話者。
目前,新課程改革的根本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因此,學生的學習方式就要由原來的單純的被動式的接受轉變?yōu)榉e極的、主動的探究性學習。這樣教師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職能就發(fā)生了變化。雖然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的角色不可能被淘汰,但更需要的是教師應以“對話人”的身份尊重同樣作為“對話人”的學生個體,尊重學生對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式的選擇,自覺放棄傳統(tǒng)意義上把教師作為知識權威的認識。教師就應充分考慮“人本意識”,以人的發(fā)展為本,讓學生積極開動思維,在膽猜想,大膽懷疑,去探求科學的真知。
二、由教科書的被動執(zhí)行者轉換為新課程的創(chuàng)造者。
由于過去的課程編制的特點,教師只能是消極、被動地忠實執(zhí)行教科書的內(nèi)容,對教科書內(nèi)容的自主選擇和重組的可能性極小。而今,在新課程的'引導下,教師的創(chuàng)新精神將沿著新課程的成長而得到充分釋放,從而升華為與學生共建課程的主體,教學過程不再是忠實地執(zhí)行課程計劃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開發(fā)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
三、由課程成績的評價者轉換為課程學習和發(fā)展的激勵者。
過去的教學評價,比較注重其區(qū)別和選拔功能,教師扮演著課程評價者的角色,學生始終處在一種被評價和被測試的消極位置。而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從“關注人”的發(fā)展著眼,重視課程評價的教育發(fā)展功能,從而促進教師由評價角色轉向課程學習和發(fā)展的激勵者。因此教師必須具有嫻熟的駕馭課程評價的藝術。
總之,今天的教育是為了孩子的明天,托起孩子的明天需要新的課程理念指引,也需要我們教師攜起手來共同做好教師角色的轉換,在新課程的改革大潮中更新觀念,加強反思,實現(xiàn)由現(xiàn)有教師向新型教師的轉化。
(1).把教師看成是知識的搬運工;
(2).把教師的工作看成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3).把教師職業(yè)當做尋找“更好”職業(yè)之前的跳板
之一,“享受型”的教師――吃苦也是享受
(1).把學生的成長當成教師最大的快樂;
(2).對平凡的工作充滿熱愛;
(3).在付出和給予中獲得內(nèi)心滿足
之二,“發(fā)展型”的教師――創(chuàng)造的幸福
(1).把教師看成是教育活動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2).以終身自我教育作為教師生涯的推動力;
(3).視教師職業(yè)為不僅給予也在收獲的有意義的活動
個人讀書筆記4
在《老人與海》中,海明威刻畫了一個“硬漢子”形象,在艱難困苦的人生中,仍然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甚至我視死如歸。
在讀《老人與?!返臅r候,我能感受到內(nèi)心的熱血在澎湃,瘋狂的節(jié)奏在跳動。最讓我觸動的是這樣的資料:
老人在第八十四天晚做了一個夢,夢見自我少年水手時遠航非洲見到在海灘上嬉戲的獅子。醒后他就去叫醒孩子,分道捕魚。
天還沒亮,但老人已經(jīng)把魚餌放入海中,準備捕一條大魚。當老人目不轉睛地望著釣絲的時候,水面異常,他心想成功了。老人已幾十年的經(jīng)驗判定,這是一條巨大的馬林魚,他以熟練的技術與幾十年來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與這條大魚搏斗了兩天兩夜。他的手流血了,但仍在堅持;想起年輕時與黑人扳手腕的經(jīng)歷,自我年輕時是怎樣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的。他的心在跳動,當與再次跳出時,老人高高舉起魚叉深深地扎進魚身,他勝利了??墒酋忯~卻尋著血腥味,來搶奪老人的戰(zhàn)利品,老人以最終一點余力與它們搏斗,刀斷了,就用棍子,可惜殺了兩頭卻又來了一群,老人最終倒下了。
老人說:“一個人能夠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p>
不錯,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應對外界巨大的壓力和厄運時,勇往直前,堅強不屈的奮斗,甚至的視死如歸。這樣就算失敗了,但堅持了人的尊嚴和勇氣,仍有勝利者的風度,這就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即使應對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能夠得到精神上的勝利,我曾用自我的生命去奮斗過,我無怨也無悔,勝利已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我的人生沒有失??!
在生活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當被巨大的挫折接連不斷的打擊時;當那蜂擁而來的災難來臨時;當你那飽受摧殘的心已無力抵抗時,你能夠來學習一下這位老人,一位硬漢的人生,一種奮斗的人生觀。
請把困難當作你的敵人,把奮斗作為你的武器,應對敵人時,要敢于拿起自我的武器與敵人進行殊死搏斗。
人生如夢,沒落的還酹江月;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一個人能夠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個人讀書筆記5
87天,627英里,一個退休老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決定出發(fā),以其精神力量挽救生命垂危的老友,隨即克服大量難以想象的困難徒步穿越英格蘭,以其執(zhí)著和勇氣將不可能變?yōu)楝F(xiàn)實,用實際行動塑造了一段傳奇。然而,當我們跟隨《一個人的朝圣》的作者蕾秋喬伊斯的筆觸,拋開紛雜與浮華,一步步揭開明亮的光環(huán)下所隱藏的真相時,卻漸漸發(fā)現(xiàn)故事的主人公哈羅德不僅僅是普通人中最不起眼的一個,甚至,按當下的流行說法,他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一位loser,木訥寡言的他不過是憑著一份最單純的初衷,以最為質樸的方式在回報一份埋藏在心底多年的良善與歉疚。
人生如同一個錯綜復雜的迷宮,每個岔口的不同選擇都指向千差萬別的結果?!兑粋€人的朝圣》的主人公是一個年過六十的退休老人哈羅德弗萊,他的一生沒有任何閃光點,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干了四十年的銷售代表,既無升遷,連最后的告別儀式都沒有,和妻子疏離,退休后更是循規(guī)蹈矩,每天重復一樣的生活,走的最遠的.路就是門口到車里。這樣的一個人,受了加油站女孩的一句關于信仰的話的刺激,開啟了他的627英里的旅程,更是一段內(nèi)心的旅程。
其實,追究他出發(fā)的動機,你會覺得,哈羅德的一生都是在封閉自己的感情,他不會表達自己的感情,所有的喜怒哀樂全都壓抑在自己的心底。母親的出走,父親酗酒,兒子的死去,和妻子的疏離,他的木訥和收攏,讓自己的一生都平淡甚至失敗。唯有一次就是和莫琳相識的那一晚,也是他做的最成功的選擇。封閉太久的感情在收到奎妮的信后,轟然倒塌,他焦灼不安,奎妮是唯一一個朋友,但單薄的文字無法表述他內(nèi)心的澎湃,于是在這個時候——也許是加油站女孩隨意說出的安慰之詞,也許是突如其來的死亡穿透了他的壁壘,哈羅德決定徒步去看自己的朋友,用如此堅定的信念換來奎妮一絲求生的希望。
627英里,不僅是用腳邁過的距離,是地理上的穿越,更是用心靈和回憶丈量的旅程,是真正的人生之旅。也許是當身體放歸大自然時,心靈更容易找到最本真的記憶,更容易從逝去的歲月中尋回隱匿的自我,那些蟄伏的思緒漸漸奔涌,那顆早已日漸麻木的心也開始悸動。也許是因為擴大的視角、開放的交流容易讓人在接受和思辨中學到更多。旅途中的哈羅德不僅漸漸讀懂了人生,學到了只追求最珍貴的親情、愛情、友誼,而放棄其他一切外物,更學會了接納自己,從而感悟到要直面人生,了解它的本質,一些不能接受和理解的東西要學會理解并漸漸放棄。也正是因為自己對過去的痛苦和遺憾,不肯放手,造就了他的痛苦。
走到最后的時候,哈羅德還是很痛苦,他一開始篤定的相信只要他一直走,奎妮就會活下去??蓪嶋H上并非這樣,奎妮即將死去的事實擺在那里,他意識到了自己的渺小,沒有他,一切都是照舊,盡管他努力過,依然無法改變結局,他的這次旅程似乎也沒了意義。不過在莫琳的陪伴下他漸漸釋然,因為一切確實有所不同了。如果說旅程改變了什么,那不是事情的結局,而是看待世界的方式。他終于能自然的接受命運給予的一切,不再糾結于內(nèi)心的痛苦,甚至讓負罪感毀了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而是學會了珍視他人和卑微的自己,去接納,去愛,更要去放下。
個人讀書筆記6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些乖巧懂事的孩子總能當上小老師,而對于那些調(diào)皮的孩子總是處于“冷落”狀態(tài)。如果當一位“頑皮”的孩子向你提出請求當小老師時,作為老師,我們又該如何處理呢?
在一次餐后活動,孩子們都拿著書本坐在旁邊的空座位上安靜閱讀。這時,我看到教室里還有兩三個孩子還在加緊地吃午餐。于是我想請一位小老師來幫我管理一下紀律。以前我都會請雨嘉或是沛沛幫忙管理,而這次坐在我身邊的星星突然說道:“老師,我想當小老師?!彼呎f著邊用懇求地目光看著我。這次,我能從他的眼神中看出他從未有過的期待。于是我笑著對他說:“好啊,今天就讓你來當小老師吧??墒悄阋涀?,小老師可不能再調(diào)皮,得坐好小椅子哦?!闭f完,我就把手中的書本都交給了星星,然后轉身走向其他的'孩子。
在打掃教室衛(wèi)生時,我時不時地觀察著星星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這次他的態(tài)度非常認真。不僅能安靜地看書,還會管理其他小朋友,只見他走到正在大聲說話的涵涵身邊,對她一本正經(jīng)地說:“你不要再講話了,看書?!闭f完,就重新回到了座位上??粗斝±蠋熌怯心S袠拥纳袂?,我開心地笑了,等我安排好另外幾個幼兒,打掃好班級衛(wèi)生,我還特地在小朋友們面前表揚了星星。在午睡前,星星開心地跑過來和我商量說:“老師,你下次再讓我當小老師好嗎?”我毫不猶豫地點點頭:“今天你的表現(xiàn)真棒,下次再讓你當?!眲傉f完,星星聽了開心地一蹦三尺高。
我們知道,在小班下學期,孩子們開始表現(xiàn)出強烈獨立行動的愿望,開始初步形成意識。他們常常會請求為自己表現(xiàn)的機會。在這次事件中,剛開始我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存在,還是按照原本的思想,總會覺得給聽話的孩子當老師是最好的。但有時我們可以改變一下策略,給調(diào)皮的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nèi)W當老師,不僅能讓他們克制自己的行為,自覺形成遵守規(guī)則意識。還能滿足他們的小心愿。
作為老師,我們就應該努力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均等,讓孩子們表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讓他們有一個快樂美好的童年。
個人讀書筆記7
真正使我堅持下來的原動力,應該是關于蠻荒時代人類祖先如何掙扎求生的一些模糊記憶。
大約320萬年前,南猿演化成了第一個具有人類特征的猿。某些科學家認為他們彌補了人類演化史上“缺失的一環(huán)”。
南猿與人類相近的特征并非那只有人類1/3大的大腦,也不是他們毛絨絨的皮膚,他們只是做了一件別的猿類都沒有做的事,直立行走。從字面意義上講,他們邁出了人類的第一步。
南猿隨后進化為兩種已知的人類,尼安德特人是其中一種。如果在3萬年前你也許認為他們更應該存活下來,因為他們更強壯,體格更魁梧,可能還更善于狩獵。
但尼安德特人卻不懂遷徙的道理。他們整年都呆在同一座山谷里,在不深的山洞里躲避嚴冬的'侵襲。冰河時代來臨,他們只有坐以待斃,我想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不是好的行者。
另外一個分支是我們的共同祖先,他們在冬天遷往南方。于是我們得以存在,并統(tǒng)治今天的世界。我內(nèi)心深處的一些東西告訴我這是完全正確的。行走是我最基本、最自然的生存本能。我渴望行走。行走使我活著。
個人讀書筆記8
哈羅德為探望病危的朋友獨自行走87天,行程627英里的旅途經(jīng)歷。選擇行走是為了給友人堅持活下去的希望和挑戰(zhàn)。
這一路的行走,激起了他對自身和兒子成長過程中缺陷的新認識,以及對多年生活的理解和對現(xiàn)實的接納。他回憶起很多人和事:他的父母,妻子、兒子……神奇的旅途變成了一個人的.朝圣。他最終實現(xiàn)的是:心靈的自我救贖。他曾一次次的在心底對漸行漸運的妻子訴說內(nèi)心的愧疚?!拔仪纺阋粋€完整的故事,二十年前我親手埋葬了我的兒子,這不是一個父親該做的事情……”.
不得不承認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常態(tài)就是如此:“無趣,一無所長,循規(guī)蹈矩地讀書,坐一輩子辦公室、結婚、退休,一輩子沒有做過什么特別有意義的事情?!鄙罹褪沁@樣平常寡淡,既使偶然會有“失落時的自我否定;無助時的哭泣;骨子里的不甘平庸…”這些情緒大多也會像水中的泡沫即顯便滅。
多少曾經(jīng)信勢旦旦確定過的目標,卻在實施過程中離自己漸遠漸變;多少曾經(jīng)積累的信念總是那么的不堪一擊潰不成軍……因為我們總是在懷疑或忘記出發(fā)的意義,總是在行走時忘記了來時的路。
哈羅德行走的路程有無數(shù)艱難,也有過豁然開朗。他麻木過,困惑過、動搖過也感動過。他的行動激勵了別人,也找到了自我救贖的方式?!斑@世上有許多人每天做的事就是不斷將一只腳放到另一只腳前面,日子久了,生活顯得暗淡無光。然而每個人的生活又是獨特的,每一個人都走在不同的道路上,每個人都在追尋自己的圣地”。
哈羅德只是蕓蕓眾生中的一面鏡子。不是嗎?我們每一個人都習慣兩眼盯著外部的人和事,甚至熱衷于評頭論足,說三道四,似乎錯誤都是別人的,卻不曾輕易發(fā)現(xiàn)并承認自己的不足和錯誤。因為我們不敢直面自己,不敢直視內(nèi)心深處那個渺小,懦弱、自私以及卑微的自己。
這一路是贖罪,也是對個人和生活的探索。這一段也教會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生命和摯愛的人。
“或許我們曾經(jīng)放棄過,曾經(jīng)失敗過,不管過去怎樣,我們只要一直開始就好了,所有的開始都會變成堅持”。
認識我們生來平凡,也都不凡。堅守信念,一個永遠朝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
個人讀書筆記9
音樂游戲時間,我正和孩子做“拉圓圈”的游戲。孩子們拉著圓圈,圍著我快樂的游戲??墒俏野l(fā)現(xiàn)只有依晗一個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著我和小朋友游戲。
依晗膽子比較小,做事比較慢,總是默默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吹贸鰜硭蚕?yún)⒓游覀兊挠螒?,但是又不敢參與進去。盡管我不停的鼓勵她游戲,她還是不愿意。怎么辦呢?我想再多等她一會,看看她的表現(xiàn)。我邊和小朋友游戲邊關注著她。當我唱到“看誰最先蹲下”時故意走到她身邊和她親近親近、和她抱一抱、對她笑一笑。孩子們也模仿我的動作,相互擁抱。依晗被我們的氣氛感染了,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的重復游戲,在我的邀請下,她終于邁出了第一步和我們一起游戲。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抱一抱、笑一笑是讓他們接納別人最好的方式。何況有的孩子本來就比較內(nèi)向,適應也有快有慢,就如依晗。而且新年后,和老師的交往才短短的幾周?;顒訒r她不愿意參加,自然情有可原,所以作為老師我們不應該強求她,應該給孩子一個調(diào)整適應的過程,然后用自然親密的動作打動她,讓她參與游戲,讓她邁出勇敢的第一步。
看著她的進步,我也感到無比的欣慰,也慶幸自己沒有因為武斷而傷害孩子。
個人讀書筆記10
87天,627英里,沒有精良的裝備,60歲的老人就這樣徒步穿越了大半個英格蘭。
這長途跋涉的87天,不僅僅是一個對身患癌癥的奎妮的承諾,我想這更是哈羅德重拾生活之旅。作為一個“被拋棄的兒子”,“不合格的父親”和一個“失敗的丈夫”,每天的生活除了為活著而生活以外,哈羅德在心里想著一輩子就這樣完了。這條朝圣的.道路上,哈羅德學會了接納自己,“給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饋贈,既需要謙遜,也需要勇氣?!眲倖⒊痰墓_德是木納而拘謹?shù)?,不管任何事,他首先想到的都是別人的看法,當遇到越來越多的陌生人,經(jīng)歷了許許多多的事后,哈羅德學會了打開自己的心靈,回到了年輕時的那種對生活的熱愛,對感情的追求。
“原來只要知道尋找的是什么,就往往能從身邊隨手拈來?!庇袝r候人甚至連自己想要什么根本不知道,其實你那夢寐以求的東西就在你的身邊,比如說愛情,親情,友情,只不過有人沒看到與它們要么錯失了,要么遺棄了?!皼]有愛的生活不是生活”就像哈羅德與莫琳,年輕時的一見鐘情,熱烈的愛著對方,后來兒子的出生與死亡,讓原本深愛著彼此的兩個人從此有了深深的隔閡。87天的旅程,距離和點點滴滴的回憶又讓他們找回了彼此。
現(xiàn)實生活何嘗不是這樣,自己是一個怎樣的自己,也許很多時候看到的都不是真實的內(nèi)心深處的那一面,當對生活變得麻木了,對一切事物覺得理所當然了,我想活著的確是為了活著,一生也只是為了活著走下去了。我只知道當用心擁抱生活的時候,心會開始悸動的。
剛著手看這本書時,初覺平淡無奇,越看到后面越覺得引人入勝,當哈羅德開始他的朝圣時,自己的心靈之旅也開始了。
個人讀書筆記10篇相關文章:
★ 史記讀書筆記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