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我的一次科學嘗試 篇1
開學的第一個周四下午,我們期盼已久的科學課,終于開始了!
章老師像往常一樣大腹便便地拿著各類試驗器具走進教室,同學們的目光緊跟著他,都著急地想知道今天要做什么實驗。
首先,章老師介紹了關(guān)于今天科學課的內(nèi)容以及知識,他說:“學好科學課有三個重要步驟:一是觀察猜測、二是實驗過程、三是得出結(jié)論。隨后,老師端出一杯黃黃的水,神秘地對我們說:“這是糖尿病人的尿,誰敢來嘗一口?”說著……,就神速地將中指伸進了杯子里蘸了下,但我看到了卻是把小姆指放進嘴里舔了一下。他雖然“狡猾”,但他的這個“詭計動作”可逃不過我銳利的眼睛。馬上就有同學大喊:“老師您沒嘗,您是用中指蘸,小拇指舔。”老師聽了,連連夸贊我們觀察能力強。有位同學舉起手來,也想嘗一口,老師這才說:“你們舉手了,真勇敢,迷底揭曉,這是——飲料”!接著,又開始了另一個小實驗,大家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章老師,只見他先把杯子里的水裝滿,叫我們猜可以放幾個回形針?有人說9個、8個、11個、50個、99個……,老師沒說話,而是一個接一個地連續(xù)放了99個回形針,水也沒滿出來,一直放到140枚時,水才滿出來。
章老師給我們講解說:“水滿出來和周圍環(huán)境,以及水有沒有裝滿等多方面因素有關(guān),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水的表面存在張力。”
科學課實在太有趣了,我每天都好期待哦!
小學生作文:我的一次科學嘗試 篇2
假如我是科學家童年時,我們不禁回憶起自己的一次次科學實驗。這次習作的話題是“我的一次科學嘗試,”可以寫自己的科學小實驗。有一次,我正在拿著一個扁乒乓球,愁眉苦臉,突然靈機一動,能不能把扁乒乓球變回原樣;于是,我就跑回去問爸爸,爸爸說:“我當然有方法了?能哪能不能教我方法:可以。我激動得向房間跑去拿工具。我首先拿一杯熱水然后把兵棒球放進去,等一會,什麼事也沒發(fā)生,扁的乒乓球在水中享受洗澡的感受我猜熱水是不是不夠熱啊。然后我拿了一杯水去燒,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急忙拿開水壺放進去,一陣,果然乒乓大了起來。我非常高興,感謝爸爸怎樣教我使乒乓球回到原樣。這次實驗可真成功??!我才知道科學實驗是多莫有價值呀。我真高興。我以后一定當科學家。
小學生作文:我的一次科學嘗試 篇3
大約在六年前,我跟著父母,第一次來到了上海,第一次來到了這繁華的大都市。在來上海的火車上,我想象著、憧憬著,那陌生而又神秘的上海。整整一夜,我興奮得合不上眼。
天明,我終于來到了上海。一走出火車站,一片繁榮的景象映入我的眼簾。一幢幢摩天大樓矗立在我面前,我仿佛置身于一個鋼筋混凝土森林中,連方向也找不到了。我第一次看到這種連我做夢都沒夢到過的景象。第一次來到上海,我就像一個闖進玩具店的小孩子,所有的事物對我來說都是那么新奇,都是那么有吸引力,心中完全沒有陌生的感覺,倒是有種相見恨晚的心情。我覺得,上海正在用它那熱情的手臂歡迎我。父母順便帶我去了趟外灘。這難忘的第一次,讓上海這座國際化的大都市,徹底吸引了我。我走在外灘上,不停地環(huán)顧著四周,兩只眼睛對我來說已經(jīng)不夠用了,就生怕錯過了什么。西面,是各式外國風格的建筑,古老的氣息讓我感受到了上海的海納百川。而東面,則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它們正向我展示著上海的現(xiàn)代化,展示著上海的飛速發(fā)展。
東方明珠,金茂大廈這兩座標志性建筑我早已有所耳聞,可百聞不如一見,那種直刺云霄的氣勢當時就讓我怔住了。尤其是東方明珠那“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真是名不虛傳,讓我嘆為觀止。我第一次親眼領(lǐng)略到上海的風采。第一次來到上海,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吸引我的不僅僅只是這些現(xiàn)代化的建筑與生活環(huán)境,更是這現(xiàn)代化背后的本質(zhì)——創(chuàng)造出這現(xiàn)代化的根源是什么?是知識。沒有知識,這里或許只是一片農(nóng)田;有了知識,才能創(chuàng)造出今天的奇跡!第一次來到上海,第一次領(lǐng)略到這由知識創(chuàng)造出的繁華,而在我那幼小的心中,也第一次立下了一個小小的志愿——好好學習,用自己的雙手與智慧去創(chuàng)造上海的明天!
小學生作文:我的一次科學嘗試 篇4
在今天的作文課上,我們來了一位新老師。她神秘兮兮的,不知要與我們耍什么花招?
實驗開始了,老師彎下身子從講桌后面拿了一把剪刀和一個膠棒,又從講桌后面不慌不忙的拿了一張綠色的小紙條。她拿著小紙條向右轉(zhuǎn)了一圈,又用膠棒把 小紙條的頭和尾涂上膠,把它們緊緊地粘在一起,又把紙條中間小心翼翼地剪了一個小口,同學們都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老師,只聽見“咔嚓咔嚓”的聲音,剪呀剪呀, 剪刀剪到頭了,此時一個大圓圈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綠色大圓像一條美麗的項鏈,要是戴在媽媽的脖子上一定很漂亮。接著,老師又從講桌后面拿了一張粉色的紙條, 把粉色的小紙條向右轉(zhuǎn)了兩圈,同樣把它的頭和尾涂上膠,緊緊地粘在一起,她又邀請許俐同學幫助她把小紙條剪開,許俐小心翼翼地按上述方法把小紙條剪了一個 小口,同學們聚精會神地看著她們,又聽到“咔嚓咔嚓”的聲音,剪呀剪呀,又剪到了頭,正要揭開謎底的時候老師突然把它扣住了,她讓我們猜這回變成了什么樣 子。于是,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起手起,有的同學說是正方形的,有的說是分開的兩個圓,還有的說是連著的兩個圓……就這樣,大家都紛紛議論開了。我們都以迫 不及待的心情,期待著謎底早點揭開。謎底揭曉了,原來是兩個圓連在一起的,真像一只美麗的蝴蝶結(jié),太漂亮了。哇!我猜對了,同學們頓時歡呼起來。
實驗結(jié)束了,通過這個實驗使我明白了科學無處不在的道理。等回到家里,我一定親自試一試向右轉(zhuǎn)三個圈是什么樣子?
小學生作文:我的一次科學嘗試 篇5
今天我做了一個小實驗,可是沒有“成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成功。
我做的實驗是“燒不斷的棉線”。這是我經(jīng)過仔細查看,才發(fā)現(xiàn)唯一能做的實驗。這個實驗需要的材料很簡單,一根棉線,一杯清水,一盒火柴和鹽?;鸩裎覀兗依餂]有,就先用打火機代替吧。
首先,用勺子往盛滿清水的小罐子里放鹽,一邊放鹽一邊攪拌。我不敢放太多的鹽,只放了三勺鹽,一勺還不夠半勺。我覺得夠了,就瘋狂地用筷子攪拌起來??墒恰瓡r間過去了五分鐘,我正滿頭大汗地攪拌著;時間過去了十分鐘,我還是在大汗淋漓地攪拌著;……時間過去了一個小時,里面的鹽顆粒還是沒有完全溶解!我快要累趴下了!再仔細看看,現(xiàn)在的鹽粒已經(jīng)很小了,就當是忽略不計了!我馬上把白色的棉線放進小罐子里浸泡。大約浸泡了兩分鐘,我就用筷子小心翼翼地把浸在水里的線夾了出來,盡量不把線上的濃鹽水撒出去。這濃鹽水聞著有一股咸不咸腥不腥的味,很難聞,而且水還不是透明的。我把線夾出來,放到陽臺上面晾曬,也盡量避免碰掉線上的濃鹽水。過了大約六分鐘,我摸了摸陽臺上的棉線,已經(jīng)干了,我就用筷子夾起棉線,用打火機從底部開始烤??墒乔闆r并不像博客中所說,火會順著繩子慢慢地往上燒,而是點著了,只會燒一小段,就必須再用打火機點。而且燒出來的也不是黑黑的細線,而是黑黑的粗坨坨,用手一捻,都是一些黑黑的小顆粒。于是,第一次實驗算是失敗了。
第二次,我找了一根更長的棉線,浸泡的時間更長了一些,晾曬的時間也變長了,可是,這一次少的比上一次還要快,而燒糊的鹽粒也幾乎沒有了。
就在我要放棄的時候,剛回家的爸爸給了我一個提示:是不是鹽加少了?我覺得挺有理,就加了整整兩勺鹽,又找了一根比剛才的還要長的繩子,看看這一次的效果。晾干以后,我用手抹了抹,果然比上一次的好,這一次的比較硬??墒?,用打火機點燃了以后……居然比上兩次的還可悲!
雖然我的實驗沒有成功,不過我也明白了為什么會有“燒不斷的棉線”這種狀況。因為鹽是不能燃燒的,之所以會有黑色的“線”留下來,因為那是燒焦的鹽粒,棉線早已燒干凈了。
唉,這一次的實驗沒有成功。不過,失敗是成功的媽媽,我一定會讓失敗把成功交給我的!
小學生作文:我的一次科學嘗試 篇6
科學是人類的成長之門。是它,讓人類得知了那么多深奧的科學知識;是它,讓我們了解了大自然的奧秘;是它,讓我們擁有了那么多的科學發(fā)明;是它,讓我們小小的心靈受到了啟發(fā)與好奇……
科學,它開啟了我們的眼界,讓我們充滿了好奇與興奮,讓我們從中看到那么多的東西和奇怪的事物。它好比是一個無底洞怎么看都看不見邊……
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中我在湖南衛(wèi)視的百科全說的節(jié)目里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科學實驗:將一個杯子盛滿水,用之蓋住杯口,然后把杯子倒過來,水卻不會流出來……
我覺著這根本不可思議,一張薄薄的紙,怎么會托起一個杯子呢?
我半信半疑拿出所需要的道具,倒上水后倒了過來。我細心的看著紙,明顯的看到水在杯子里一動也不動,但紙卻有一些濕了我開始為這張小小的紙擔心了,萬一它小小的身子挺不住怎么辦呢?我的心開始緊張起來,我更仔細的看著杯底這么長時間過去了,但水沒有流出來……我的眼睛已經(jīng)看乏了,好累呀!
這張薄薄的紙挺住了,我太開心了……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我家人,家人都半信半疑的,我又在家人面前表演了一遍,但這次不知怎么了,倒過來時水一滴一滴的流了下來家人們都說我騙了他們,我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呀!不行我一定向他們證明我沒有騙他們。
于是,我又在他們面前表演了一遍,我小心翼翼的生怕做錯……“哈哈,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呀!”我終于成功了,家人們都感到不可思議,哈哈!
科學,是要我們發(fā)現(xiàn)的,只有一雙愛觀察的眼睛,才能發(fā)現(xiàn)科學;還要用一顆探索真理的心去體會生活中的科學……
小學生作文:我的一次科學嘗試 篇7
今天的科學課,老師讓我們連接小燈泡。
材料發(fā)下來了,我一把搶了過來,開始了我的實驗。我先把電池裝進電池盒里,接著把燈泡安裝在燈座上,最后用導線把電池和燈泡連接起來,可是結(jié)果出乎我的意料,燈泡竟然沒亮!我回憶了老師示范的過程,在檢查我的實驗裝置,連的沒錯呀!我有點迷惑不解,于是帶著疑問請教了老師,老師把我的材料檢查了一遍,給我換了個燈泡。
第二次實驗開始了,心想,這次可一定要成功??!仔細地把材料全部連了起來,小燈泡綻開了燦爛的笑容!我高興地叫著:“亮了!亮了!”
這真是一節(jié)難忘的實驗課。
小學生作文:我的一次科學嘗試 篇8
每個人都有許多第一次,我的第一次就像海里的魚一樣多。
記得我第一次科學實驗,是在我七八歲的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和小伙伴把我們撿到的垃圾拿到一塊空地上燒毀。在燒毀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件事——干燥的紙一遇到火就會燒起來,而濕的紙不容易被點燃,這是真么會事呢?我回到家以后便去問爸爸。
我?guī)е苫髸搅思依?,看到爸爸在用紙杯喝水,心中便想:為何我不先實驗一下?于是我便拿了一個紙杯,先在紙杯底部抹上水,再在紙杯里裝上半杯水。又讓爸爸幫我找了一只蠟燭,并讓爸爸把蠟燭點燃。蠟燭點燃后我馬上就把紙杯放在火上燒,過了一會,我端紙杯的手,便感覺到紙杯變熱了,杯子里的水越來越熱,不到三分鐘,杯子里的水就已經(jīng)熱氣騰騰了。又過了一會,水居然燒開了,而紙杯卻沒有燒起來,只是杯底被熏黑了。
這是為什么呢?我便去問爸爸,爸爸笑著說:“這是因為在燒開水的`過程中,杯中的水吸收了紙杯上的熱量,而開水的溫度不超過100‘c,這樣就達不到紙杯燃燒時所需的溫度——180’c。所以水燒開了,而紙杯卻沒有燒起來?!甭犃税职值脑捄?,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紙杯能燒開水,但紙杯卻不會燒起來。
這是我的第一次實驗。這次實驗給我增長了知識。
小學生作文:我的一次科學嘗試 篇9
記得是我二年級的時候,在讀大學的姐姐畢業(yè)了,來到我家找我跟她做實驗,她說這次實驗很有趣,是她學了之后來傳授我的。
我們興致勃勃地去買實驗的工具,水彩顏料一盒,兩個玻璃瓶,結(jié)完賬后,我們就在我家后院做實驗。姐姐叫我燒開水,帶點鹽,還有一根樹枝,然后向我眨了眨眼睛,真不知道她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我把姐姐需要的都帶到了后院,只見姐姐把鹽放在玻璃瓶里,把她最喜歡的紫色顏料涂上去,再拿熱水沖泡,用樹枝輕輕攪拌,沉下的鹽冒出蒸汽浮上來,等蒸發(fā)完后,再把它放在冰箱里冷藏。
過了一會兒,我們把玻璃瓶從冰箱取出來,一顆顆水晶似的鹽晶體在玻璃瓶里顯得很可愛。姐姐叫我也做一個,我按姐姐的步驟,做了一個粉紅色的鹽晶體,做完之后,我和姐姐大聲歡呼,這是我第一次做實驗,沒想到成功了!,而且是很美麗的實驗。
我問姐姐這其中的原理,姐姐說:“因為食鹽在它的水溶液中達到飽和,結(jié)晶析出,蒸發(fā)結(jié)晶?!?/p>
多么有趣的實驗??!這次試驗的成功,不但使我知道了鹽會結(jié)晶的原理,而且讓我懂得了:只要勇于實驗,就可以探索科學的奧秘!
小學生作文:我的一次科學嘗試 篇10
周末,我做完作業(yè),隨手從桌上拿起一本《少兒百科全書》看了起來。忽然,我發(fā)現(xiàn)書中有一篇介紹摩擦起電的短文。咦,平時我只知道水力和風力能夠發(fā)電,怎么摩擦也能起電?我懷著強烈的好奇心仔細地把文章閱讀了幾遍,覺得非常有趣,便照文中的方法做起實驗來。
我先找到一張紙,把它撕成了許多小碎片,然后拿出一支鋼筆。這樣,我的準備工作就做好了。我把這只鋼筆的筆桿伸進我的頭發(fā)里,使勁地上下摩擦,越摩越快,越擦越熱,過了一會我把鋼筆從頭發(fā)上拿下來,用手一碰好燙??!我小心翼翼地把鋼筆伸進了小紙片堆里。呀!奇跡出現(xiàn)了,這些紙片就像孩子見了母親一樣,飛快地撲向媽媽的懷抱,又像鐵屑被磁鐵吸住,牢牢地粘在筆桿上。我用手去拽紙片,可是剛扯下來,它們又被粘在一起。過了幾分鐘,小紙片和筆桿還是那樣依依不舍??吹竭@里,我情不自禁的笑了。
這個實驗真奇怪,我反反復(fù)復(fù)做了一次又一次,可就是沒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我又捧起書,想從書中找答案,但是半個小時過去了,我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怎么辦呢?對了,上網(wǎng)查一查。
我在電腦里輸入了我的問題,答案出來了。原來,科學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所有的物體內(nèi)部都有正負兩種電,這兩種電是互相吸引的。當物體摩擦時,負電就在物體里運動。當這個物體碰到另一個物體時,就會與另一種物體里的正電相吸引。筆桿在摩擦頭發(fā)后吸住了小紙片,說明筆桿有電的運動。這就是摩擦起電的道理。知道了其中的奧妙后,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通過這次試驗,我明白了兩個道理。第一個是摩擦可以起電;第二個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根有據(jù),要善于思考,從而發(fā)現(xiàn)問題的答案!
小學生作文:我的一次科學嘗試 篇11
記得在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妹妹在家里打乒乓球,正打得高興,由于我用力太大,把兵乓球打凹了。我拿著凹的乒乓球看,愁眉苦臉,突然靈機一動:能不能把凹的乒乓球變回原來的樣子呢?于是,我拿著乒乓球去問爸爸。
"爸爸,怎么樣才能使凹的乒乓球變回原來的樣子呢?"我問。爸爸說:“只要把乒乓球放在一個杯子里,然后用沸騰的水往乒乓球沖去,就可以了?!蔽野凑瞻职终f的去做,當我用沸騰的水沖向乒乓球時,乒乓球凹進去的地方慢慢膨脹起來,果然變回了原樣。我高興極了,問:“爸爸,為什么會這么神奇呢?"爸爸笑著說:“這不是神奇,是因為熱脹冷縮的原理,熱脹冷縮是物體的一種基本性質(zhì),物體在一般狀態(tài)下,受熱以后會膨脹起來,在受冷的狀態(tài)下會縮小,所有的物體都具有這種性質(zhì)?!薄霸瓉硎沁@樣??!想不到這其中還有這么大的奧秘?!?/p>
從這次實驗中,我明白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事情,激發(fā)我們更大的求知欲望,探索科學上更高的知識和奧秘。
小學生作文:我的一次科學嘗試 篇12
天??!四個小小的圓柱紙筒怎么可以承受住十幾千克的重量呢?可它真的可以,今天語文課上,我們組就做了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實驗。
實驗很簡單,首先,我拿出了一張A4紙,平均分成四份,用每一張長方形紙做成四個大小相同的紙筒,大家再把紙筒一一貼好,讓它直立在桌子上。這時,大家都已經(jīng)躍躍欲試了。我靈光一現(xiàn),飛也似的拿出了語文主題叢書,大家也紛紛拿出了書本,實驗開始!我小心翼翼地把書放在了四個紙筒上,嘿!穩(wěn)住了!接著大家把書一本一本地放上去,五本……十本……十五本……二十本……天哪!書越來越多,我張大了嘴,看了看底下的小圓柱,絲毫沒有要倒的意思。我們這個實驗引來了同學們一個個驚呆了的表情,可底下的圓柱似乎還可以放一百本書,老師也被我們組的實驗逗樂了。書已經(jīng)加到三十本了,我的心情更緊張了,還能放多少本書?什么時候才會倒?來不及多想,“啪!”柱子倒了。大家趕快數(shù)了數(shù)書,四十五本書!記得以前搬書時,四十本書都得要兩名男同學才能搬動,小圓柱也太不容易了吧!回家后我稱了一下,一本書大約重四百克,也就是說小紙筒承受住了十八千克的重量!
可為什么小紙筒可以承受住那么重的重量呢?原來啊,紙筒的側(cè)面為曲面,曲面成拱形,拱形受壓時,會把力傳給相鄰的部分抵住拱柱散發(fā)的力,就可以承受更大的壓力。原來小小的紙筒無形中做了那么多事??!
其實,科學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用發(fā)現(xiàn)科學的雙眼仔細觀察,認真思考,說不定以后你就是萬人敬仰的科學家了呢!
小學生作文:我的一次科學嘗試12篇相關(guān)文章:
★ 關(guān)于中秋小學生作文5篇(小學生寫關(guān)于中秋節(jié)作文)
★ 元宵節(jié)小學生作文6篇 關(guān)于元宵節(jié)的作文小學生
★ 有關(guān)聰明的小學生作文300字4篇 聰明的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