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成語故事3篇,供大家賞析。

成語故事1
今天我讀了《鐵杵磨針》這個成語故事,讀完以后我明白了好多的道理。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在風和日麗的一天,李白又沒去上學,他跑到外面去玩耍、路邊的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這么美的景色,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走著走著,來到一個破茅屋門口,看見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說:“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崩掀牌盘痤^,對李白笑了笑說道。接著又低下頭繼續(xù)磨著。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當然!”“可是,鐵杵這么粗,什么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么不能磨成繡花針呢?”“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崩掀牌诺囊环挘罾畎缀軕M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故事雖然不長,但是道理卻很深刻。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如果在學習上能認真、努力、有恒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西,所以小朋友千萬不要學葉公哦!
成語故事2
顧左右而言他
戰(zhàn)國中期,有一個名叫孟子(又稱孟軻)的人。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據(jù)說,有一次,他對齊宣王說:“有一個人,因為要到楚國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給他的朋友,請予照顧。等到他回來的`時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凍挨餓,那位朋友根本沒有盡到照顧的責任。你說這該怎么辦?”
齊宣王答道:“和他絕交!”
孟子又說:“有一個執(zhí)行法紀、掌管刑罰的長官,卻連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你說這該怎么辦?”
齊宣王說:“撤他的職!”
最后,孟子說:“全國之內,政事敗亂,人民不能安居樂業(yè)。你說這又該怎么辦?”
齊宣王“顧左右而言他”,即望著兩旁站立的隨從,把話故意扯到別處去了。
上面這段對話,在《孟子·梁惠王》有詳細記載。原文是: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返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p>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曰:“已之?!?/p>
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解釋:看著兩旁的人,說別的話。形容無話對答,有意避開本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
成語故事3
這天,我看了一本書,叫——《成語故事》。是說的一些因故事而造成的成語。有金石為開、狼狽不堪、身先士卒,都是有名將軍、軍師。我就講金石為開這個故事。
李廣有一次帶百十名騎兵碰到匈奴,李廣故意原地休息,讓匈奴以為前面有埋伏,一向不敢攻擊。那里可表現(xiàn)出他精神韜略,善于用兵,而且作戰(zhàn)英勇。
李廣又有一次,他被免了職務,晚上行走被巡邏的軍官抓祝李廣說自我過去是將軍。軍官不買賬,諷刺說:“你就是現(xiàn)任將軍也不行,犯夜就拘押,更別說什么前任將軍。”李光就被關了一夜。等他復職了。就想方設法的把那個巡邏軍官殺了。這證明了李廣度量狹窄,就等于你是班里的'班長,你用班長的名義來害別人。
還有一次,李廣去打獵,跑了一整天都沒找到一個獵物,他突然看見了一只老虎,他精神大振,取出弓箭,搭上羽箭,平足力氣將弓拉得如同一輪滿月,一箭射向老虎。他發(fā)現(xiàn)老虎沒有掙扎,走去一看,原先是石頭,穿碎了石頭。這證明做什么要一絲不茍、全神貫注,考試就考滿分!
成語故事3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