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jīng)典名言 篇1
1.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
2.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4.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5.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6.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7.籠天地于形內(nèi),挫萬物于筆端。
8.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
9.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0.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1.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12.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3.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4.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國學經(jīng)典名言 篇2
多行不義必自斃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不以一眚掩大德。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
人皆可以為堯舜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圣人。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國學經(jīng)典名言 篇3
1.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2.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
3.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4.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者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5.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6.落絮無聲春墮淚,行云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于秋。
7.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8.等多時,春不歸來,到春時欲睡。又說向、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
9.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10.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11.前度劉郎,幾許風流地,花也應悲。但茫茫暮靄,目斷武陵溪,往事難追。
12.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化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13.故山夜永,試待他、窺戶端正。看云外山河,還老盡、桂花影。
14.相思休問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無。
15.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化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國學經(jīng)典名言 篇4
1、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警示:無論做事還是做人,都要做到誠心誠意。
2、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警示:要注意珍惜眼前的機會,一旦錯過,就會后悔。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警示:學習和思考是需要同時存在的。
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警示:要聽得進別人的真誠勸告。
5、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
警示: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自己好好努力。
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警示:君子胸懷寬廣坦蕩,小人永遠局促憂愁。做人要做君子。
7、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警示:時間轉(zhuǎn)眼即逝,要珍惜時間。
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警示:做人做事要有長遠的打算。
9、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警示:做事要謹慎,不能對存在的誤差不理會。
10、禮之用,和為貴。
警示:為人處世都要講究和諧。
國學經(jīng)典名言 篇5
1.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獏尾豁f《呂氏春秋》
2. 日者列傳:得不為喜,去不為恨。——司馬遷《史記》
3.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子思《中庸》
4. 三杯竹葉穿心過,兩朵桃花臉上來?!T夢龍《警世通言》
5. 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天下無不可為之事,只怕立志不堅?!鹄t《格言聯(lián)壁》
6.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賈誼《楚辭》
7.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聊齋志異》
8. 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納蘭容若《納蘭詞》
9. 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司馬光《資治通鑒》
10. 故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抉R遷《史記》
11.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賈誼《楚辭》
12.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蘭容若《納蘭詞》
13. 羲和之未揚,若華何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賈誼《楚辭》
14.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窮其理也?!印洞髮W》
15. 世人大多眼孔淺顯,只見皮相,未見骨相?!T夢龍《醒世恒言》
16. 始知千里之物,狐能攝政,而不敢終留也?!阉升g《聊齋志異》
17. 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T夢龍《警世通言》
18. 人無喜事精神減,運到窮時落寞多?!T夢龍《警世通言》
19. 人情鬼域,所在皆然。南北沖衢,其害尤烈?!阉升g《聊齋志異》
20. 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納蘭容若《納蘭詞》
國學經(jīng)典名言 篇6
1.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睹献印?/p>
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墩撜Z衛(wèi)靈公》
3. 言必信,行必果?!墩撜Z·子路》
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墩撜Z·子路》
5.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蹲髠鳌?/p>
6.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睹献印?/p>
7.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盾髯印?/p>
8.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妒酚洝笕紊偾鋾?/p>
9.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10.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墩撜Z·雍也》
11.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对娊?jīng)大雅抑》
12.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抖Y記》
13. 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缎⒔?jīng)·天子章》
1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妒酚泩笕紊偾鋾?/p>
15.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p>
國學經(jīng)典名言 篇7
1、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2、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6、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9、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10、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學記)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12、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1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14、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漢書枚乘傳)
15、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6、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南朝蕭鐸)
1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
18、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唐韓愈進學解)
19、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顏真卿)
20、歷鑒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唐李商隱)
2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22、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宋朱熹讀書之要)
23、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2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宋蘇軾)
國學經(jīng)典名言 篇8
1.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jīng)·小雅·采薇)
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jīng)·小雅·車轄)
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小雅·鶴鳴)
4.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jīng)·大雅·抑)
5.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6. 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7.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8. 無欲速,不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9. 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10.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里仁)
11.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
12. 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13.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述而)
14.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15.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
16.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論語·述而)
17.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洳簧普叨闹?(論語·述而)
18.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19.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2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論語·顏淵)
21.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論語·子罕)
22.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論語·子罕)
23.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24.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25.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
26.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27.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wèi)靈公)
2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wèi)靈公)
29.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衛(wèi)靈公)
30.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wèi)靈公)
國學經(jīng)典名言 篇9
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4、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5、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6、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后凋。
7、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掕I
8、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9、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10、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1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2、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醪?/p>
1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4、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18、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19、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0、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
21、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
2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踔疁o
23、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4、多行不義必自斃。
2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6、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2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28、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29、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30、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31、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
32、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3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鸥?/p>
3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5、盡信書,不如無書。
36、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37、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T葛亮
38、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畎?/p>
39、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40、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41、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袥_
4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4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44、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
4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諟Y明
國學經(jīng)典名言(優(yōu)秀9篇)相關文章:
★ 國學經(jīng)典誦讀領導講話稿4篇(誦讀國學經(jīng)典主持詞)
★ 國學經(jīng)典演講稿12篇 經(jīng)典國學演講稿
★ 經(jīng)典家庭教育的名言警句5篇(家庭教育名言警句讓您的家庭受用一生)
★ 國學經(jīng)典活動總結(jié)12篇 經(jīng)典國學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