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口號(hào)文言文5篇(適合做口號(hào)的文言文)

時(shí)間:2023-06-02 20:05:34 綜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口號(hào)文言文5篇(適合做口號(hào)的文言文),供大家閱讀。

口號(hào)文言文5篇(適合做口號(hào)的文言文)

口號(hào)文言文1

  高考語文文言文虛詞部分系統(tǒng)復(fù)習(xí)

  一、《考綱》要求掌握的常見的18個(gè)文言虛詞

  1而、2何、3乎、4乃、5其、6且、7若、8所、9為、10焉、11也、12以、13因、14于、15與

  16、則、17者、18之

  二、教材中常見的17個(gè)文言虛詞

  19安、20但、21耳、22夫、23蓋、24故、25或、26即、27既、28然、29雖、30遂、31惟 維 唯32已、33矣、34猶、35哉

  三、文言虛詞題例 1.而

(1)連詞 1>表并列 今譯為:而且、又。例釋: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哆^秦論》注:并列關(guān)系連詞兩側(cè)的詞語可以調(diào)換,調(diào)換后語意不發(fā)生變化。2>表修飾 今譯為:著、地。例釋: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跺羞b游》 3>表順承 今譯為:就、才。例釋:亡羊而補(bǔ)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

  4>表假設(shè) 今譯為:如果、假使。例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墩撜Z?為政》

  5>表轉(zhuǎn)折 今譯為:卻、但。例釋: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盾髯?勸學(xué)》 6>表因果 今譯為:因而、所以例釋: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秳駥W(xué)》

  7>表方位 今譯為:以例釋:①三代而下,有學(xué)而不問?!秵栒f》② 由孔子而來,至今百有余歲《孟子》

(2)音節(jié)助詞 不譯 例釋: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3)語氣詞 用在句尾 今譯為:啊、吧例釋: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蹲髠?宣公四年》(4)比況詞今譯為:如、像、似例釋:白頭而新,傾蓋而故,何則?知與不知也?!缎滦颉罚?)代詞 1>第二人稱 今譯為:你(們)、你(們)的例釋:①呂后復(fù)問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記?高祖本紀(jì)》

② 業(yè)根,死期至矣!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促織》

  2>近指 今譯為:此、這樣例釋: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犊兹笘|南飛》(6)通“能” 今譯為:能夠、才能例釋:①行柔而剛,用弱而強(qiáng) 《淮南子?原道訓(xùn)》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亦若此矣?!肚f子?逍遙游》 2.何

(1)疑問代詞 今譯為:1>什么 例釋: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队|龍說趙太后》

  2>誰、哪一個(gè)例釋:①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萬章下》

②景王問于萇弘曰:“今茲諸侯,何時(shí)吉”?何時(shí)兇?《左傳》

  3>何處、哪里例釋:①閣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閣序》 ②丞相祠堂何處尋?《蜀相》(2)疑問副詞(作狀語)今譯為:1>怎么、怎么樣例釋:徐公何能及君也。《戰(zhàn)國策》 2>何故、為什么例釋:夫子何哂由也?!墩撜Z?先進(jìn)》

  3>多么(參見P3)例釋:①作計(jì)何不量。《孔雀東南飛》 ②入門兩眼何悲涼?!敦毷繃@》

(3)附動(dòng)詞(通“呵”)今譯為:喝斥、譴責(zé)例釋:(王琚)至廷中,徐行高視,侍衛(wèi)何止曰:“太子在!” 《新唐書?王琚傳》

  3.乎

(1)語氣詞 1>表疑問、反問今譯為:嗎、呢 例釋:壯士,能復(fù)飲乎!《鴻門宴》

  2>表贊美、感嘆今譯為:啊、呀 例釋: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呂氏春秋》

  3>表推測 今譯為:吧、呢 例釋: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后》

  4>表祈使 今譯為:吧 例釋:勉速行乎!無重而罪!《戰(zhàn)國策》

  5>表商榷 今譯為:呢 例釋: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韓非子?顯學(xué)》

  6>表呼告 今譯為:啊 例釋:叁乎!吾道一貫之?!墩撜Z》

  7>表肯定 今譯為:也 例釋:此非汝所及乎,顧謂顏回紀(jì)之。《列子》

(2)助詞 用在形容詞后今譯為:地 例釋:凌清風(fēng),飄搖乎高翔?!稇?zhàn)國策》

(3)介詞 相當(dāng)“于” 今譯為:在、對 例釋:①生乎吾前,其文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②德隆乎三皇,功羨于五帝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4.乃

(1)代詞 1>第二人稱 今譯為:你、你們 例釋: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读婀賯餍颉?/p>

  2>指示代詞 今譯為:如此、這樣例釋:①子無乃稱《莊子》②真長性至峭,何足乃重?!妒勒f新語》

(2)副詞 1>表肯定今譯為:是、就是、原來是 例釋:①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②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范圍 今譯為:僅僅、只 例釋:項(xiàng)王乃復(fù)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3>表時(shí)間銜接今譯為:就例釋:良乃入,具告沛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而欓T宴》

  4>表兩事順承今譯為:才例釋:設(shè)九儐于廷,臣乃敢上璧?!读H藺相如列傳》

  5>表意外今譯為:卻、反而、竟然 例釋:①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話源記》

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qiáng)步?!队|龍說趙太后》③不改過自新,乃益驕恣?!稘h書?吳王劉濞傳》

(3)連詞 1>表順承 今譯為:于是、便 例釋:①項(xiàng)伯乃夜馳之沛公軍《鴻門宴》

②以為諸侯莫足游者,乃入西關(guān)見衛(wèi)將軍?!锻醴蛸攘袀鳌?/p>

  2>表他轉(zhuǎn) 今譯為:至于 例釋:乃所愿,則學(xué)孔子也?!睹献?公孫丑上》

(4)助詞無義不譯 例釋:帝德廣運(yùn),乃圣乃神,乃武乃文?!渡袝?/p>

  5.其

(1)代詞 1>第三人稱 今譯為:他(它)、他們例釋:①成以其小,劣之?!洞倏棥?②矗不知其幾千萬落?!栋⒎繉m賦》

  2>第三人稱表領(lǐng)屬 今譯為:他的、他們的 例釋: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

②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3>表其中的例釋: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石鐘山記》

  4>表指示今譯為:那、那些例釋:即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朱熹?中庸集注》

  5>活用為第一人稱 今譯為:我的、自己的 例釋: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游褒禪山記》

(2)副詞 1>表推測 估計(jì) 今譯為:大概、或許例釋: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2>表祈使今譯為:可要、當(dāng)例釋:①子其勉之《左傳》②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3>表反詰今譯為:豈、難道例釋:①國無主,其能久乎《左傳》②其孰能譏之乎《石鐘山記》

  4>表未來今譯為:將、將要例釋:今殷其淪喪,若涉大水其無津涯《尚書》

(3)連詞 1>表假設(shè)今譯為:如果例釋:湯其無潿,武其無岐,賢雖十全,不能成功?!秴问洗呵铩?/p>

  2>表選擇今譯為:或者、還是例釋:嗚呼!其信然耶,其夢耶,其傳之非其真耶?《祭十二郎文》

  3>表讓步今譯為:尚且例釋:天其弗識(shí),人胡能覺《列子?力命》

(4)助詞 1〉 附在代詞“彼”“何”后,不譯。例釋:①賜!汝來何其晚也?!犊鬃邮兰摇?/p>

②何其毒也

  2〉用在單音節(jié)形容詞前,加強(qiáng)形容的狀態(tài) 今譯為:有多么,非常

  例釋:①羊肉其鮮乎。

②北風(fēng)其涼,雨雪其滂páng?!短煜麓呵铩?/p>

  6.且

(1)副詞 作狀語 1>表將發(fā)生的動(dòng)作 今譯為:將要例釋:①甘茂亡秦,且之齊,出關(guān)遇蘇子?!稇?zhàn)國策》

②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2>表動(dòng)作的暫時(shí)今譯為:姑且、暫且 例釋:①民勞,未可,且待之?!段樽玉懔袀鳌发谖峤袂覉?bào)府,且暫還家去?!犊兹笘|南飛》

  3>表時(shí)間、數(shù)量的接近今譯為:幾、近

  例釋:三年,大疾疫,死者且半,乃各散引去?!逗鬂h書?劉玄傳》

  4>表事物的唯一性今譯為:只、但

  例釋:崆峒小麥?zhǔn)?,且愿休王師?!抖鸥?送高三十五書記》

(2)連詞 1>表并列 今譯為:又、與、及例釋:①河水清且漣漪《詩經(jīng)》

  一邊?一邊②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居一二日,蕭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淮陰侯列傳》

  2>表遞進(jìn)今譯為:而且、況且例釋:①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蛾惿媸兰摇发谇已嘹w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3>表選擇今譯為:還是 例釋: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史記?魏世家》

  4>表讓步今譯為:尚且、還、即使、縱然例釋: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②狂風(fēng)橫雨且相饒,又恐有彩云迎去?!抖虐彩?胡搗練》

  5>表假設(shè)今譯為:如果例釋:且靜郭君聽辨(人名)而為之也,必?zé)o今日之患也?!秴问洗呵铩?/p>

  6>表轉(zhuǎn)折今譯為:卻例釋:王公直雖無殺人之事,且有坑蠶之咎,法或可恕,情在難容,《王公直》

(3)助詞 用在句首同“夫”,不譯。例釋: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豈將比周以求大官哉?《史記?魏世家》

  7.若

(1)代詞 1>第二人稱 今譯為:你、你的例釋:更若役,復(fù)若賦,則何如?《捕蛇者說》

  2>指示代詞 今譯為:如此、這樣、這個(gè)、這些例釋:①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薄洱R桓晉文之事》

②南宮追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論語》

(2)連詞 1>表選擇 今譯為:或、或者例釋: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稘h書?高帝記》

  2>表假設(shè) 今譯為:如果、假如 例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隱:憐恤)《齊桓晉文之事》

  3>表他轉(zhuǎn)今譯為:至于例釋:①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齊桓晉文之事》②若臣,則不可入矣。《左傳》

(3)副詞 作狀語 今譯為: 乃、才 例釋:①必有忍也,若能有濟(jì)也。《國語》②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独献印?/p>

(4)附動(dòng)詞 表比況今譯為:像、如同例釋:①若寡人者??梢员C窈踉??《齊桓晉文之事》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戰(zhàn)國策》

③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端投派俑问裰荨?/p>

  8.所

(1)特指代詞 1>所+動(dòng)詞,組今譯為:所?的人例釋:①彼所將中國人《赤壁之戰(zhàn)》②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稁熣f》

  成名詞性結(jié)構(gòu)所?的事③衣食所安,必以分人?!恫軇フ搼?zhàn)》

  2>所+介+動(dòng),表今譯為:?的地方例釋:是吾劍之所從墜《察今》

  處所、工具、方法 ?的原因例釋: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读H藺相如列傳》

  原因、對象。用來?的例釋:①其竭力致死,無有二心,以近臣禮,所以報(bào)也?!蹲髠?成公三年》②師者,所以傳道受也解惑也

  3>為?所? 今譯為:被(表被動(dòng))例釋:①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冻啾谥畱?zhàn)》②先即制人,后則為人所制?!俄?xiàng)羽本紀(jì)》

(2)附名詞處所、位置 今譯為:地方 例釋:①某所,而母立于茲?!俄?xiàng)脊軒志》②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無所《左傳》

(3)附數(shù)詞表約數(shù)今譯為:許例釋:①從弟子女十人所。《滑稽列傳》②彗星出天市,長二尺所《后漢書》

  9.為

(1)介詞 1>表對象今譯為:替、給、對例釋:①為君翻作《琵琶行》。②為人謀而不忠乎?《論語》③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史記?鴻門宴》”

  2>表原因今譯為:因?yàn)椤⒁虼?例釋:為肥甘不足于口與?輕暖不足于體與?《孟子》

  3>表目的今譯為:為了例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敦浿沉袀餍颉?/p>

  4>表被動(dòng)今譯為:被 例釋:項(xiàng)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史記?高祖本紀(jì)》

(2)助詞 語助、提賓無實(shí)義不譯 例釋:①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球之為聽?!睹献印发谑巧琊⒅家玻我苑??《季氏》

(3)連詞 表假設(shè)今譯為:如、如果例釋:①秦為知之,必不救也?!稇?zhàn)國策?秦策》

②王愛子美矣,雖然,惡子之鼻,子為見王,則必掩子鼻。《戰(zhàn)國策?楚策四》

(4)附動(dòng)詞 作謂語 今譯為:1>做、作例釋: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孟子》

  2>治、治理例釋:①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秶Z》

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六國論》

  3>擔(dān)任、充當(dāng)例釋:①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②董卓自為太師《后漢書》

  4>變?yōu)?、變作例釋: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跺羞b游》

  5>當(dāng)作、作為 例釋: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赌?公輸》

  6>算作、算是例釋:齊卿之位不為小矣,齊滕之路不為近矣?!豆珜O丑下》

  7>叫做、稱為例釋: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跺羞b游》

  8>是例釋: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為善,斯不善矣?!独献?二章》

  9>有 例釋:夫滕,壤地褊小,將為君子焉,將為小人焉?!睹献印?/p>

  10>參與例釋: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薄墩撜Z》

  11>認(rèn)為例釋: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10.焉

(1)代詞 1>作賓語相當(dāng)“之”今譯為:它 例釋:①謹(jǐn)食之,時(shí)而獻(xiàn)焉《捕蛇者說》②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2>表疑問今譯為:哪里、怎么例釋: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jìn)》

(2)兼詞 兼“于之”(前面的動(dòng)詞沒有賓語或需要有介賓短語做狀語而沒有時(shí))

  今譯為:于是、于此 例釋:①晉國天下莫強(qiáng)焉《孟子?梁惠王上》②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墩撜Z》

(3)助詞 1>表語氣 今譯為:了、呢、啊

  例釋:①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②故錢塘之人日日候焉?!读銈鳌?/p>

  2>a詞尾 今譯為:?地、?的樣子 例釋:①穆穆焉,皇皇焉,濟(jì)濟(jì)焉,信天下之壯觀也?!稏|京賦》 ②盤盤焉,囷囷焉(?的樣子)《阿房宮賦》

  11.也

  助詞 句中表句讀句尾表判斷。例釋:①有夢也難尋覓《長亭送別》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

(“也”前是名詞,表判斷)③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12.以

(1)介詞 1>表原因今譯為:因?yàn)槔專孩俨灰晕锵?不以己悲?!对狸枠怯洝发?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也?!读A列傳》

  2>表處所今譯為:從、在、于例釋:田單以即墨攻破燕軍?!妒酚?田敬仲完世家》

  3>表時(shí)間今譯為:在?時(shí)候 例釋:不以此時(shí)引綱維,盡思慮?!秷?bào)任安書》

  4>表處置今譯為:把、拿、用 例釋:①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韓非子》②以沛公言報(bào)項(xiàng)王?!而欓T宴》

  5>表手段今譯為:憑、憑著 例釋:亞夫以中尉為太尉?!督{侯周勃世家》

  6>表依據(jù)今譯為:按照、根據(jù)例釋:①斧斤以時(shí)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季氏》

(2)連詞 1>表并列今譯為:并且、而且 例釋: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xiǎn)以遠(yuǎn),則至者少?!队伟U山記》

  2>表目的今譯為:來、用來例釋:①勞師以襲遠(yuǎn),非所聞也。《左傳》②屬予作文以記之 《岳陽樓記》

  3>表結(jié)果今譯為:因而、以致 例釋:①孝公德商君,地以廣,兵以強(qiáng)?!俄n非子》②日削月割,以趨于亡《六國論》

  4>表修飾今譯為:地 例釋: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睹献?梁惠王上》

  5>表假設(shè)今譯為:如果例釋:以嚙人,無御之者?!恫渡哒哒f》

(3)助詞 1>表時(shí)間、方位 相當(dāng)“之”

  例釋:殷夏以上,后妃之制,其文略矣?!逗鬂h書》

  2>句中句末語氣

  不譯 例釋:①歡欣踴躍,以歌以舞《韓愈?賀冊尊號(hào)表》②君王之事因是以?!稇?zhàn)國策》

  3>通“已”今譯為:停止、已經(jīng)、例釋:①無以則王乎!《孟子?梁惠王上》②五國以破齊秦,必南圖楚。《后漢書》

  太、甚③四月無君則吊,不以急乎?《孟子?滕文公下》

(4)附動(dòng)詞 作謂語今譯為:1>認(rèn)為例釋:自以壽不得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2>用、使用例釋:賢俊失在巖穴,大臣怨于不以。《漢書》

  3>率領(lǐng)、帶例釋:宮之奇以其族行?!蹲髠鳌?/p>

  4>連及例釋:余一人有罪,無以萬夫?!秶Z》

  5>有 例釋:農(nóng)民以鬻子者?!豆茏印?/p>

(5)附名詞 作賓語 今譯為:原因 例釋:古人思秉燭夜游,良有以也。(良:的確)《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13.因

(1)介詞 1>表依據(jù)今譯為:按照、利用例釋:①更延英俊,因才授爵。《劉玄傳》② 善戰(zhàn)者因勢而利導(dǎo)之。《孫子吳起列傳》

  2>表?xiàng)l件今譯為:趁、趁著 例釋:①因其無備,卒然擊之《三國志》②因擊沛公于坐,殺之?!而欓T宴》

  3>表原因今譯為:因?yàn)椤⒂捎诶專孩俣魉?,則思無因喜以謬賞?!吨G太宗十思書》②伺者因此覺之?!稄埡鈧鳌?/p>

  4>表由來今譯為:由、從、通過 例釋:①如因榮木變?yōu)榭菽??!稖缟裾摗?②西傾因桓是來。《尚書?禹貢》③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藺列傳》

  5>表憑借今譯為:依靠、憑借例釋: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后漢書?鄧寇》

(2)副詞 連接強(qiáng)調(diào)今譯為:于是、就例釋:①項(xiàng)羽即日因留沛公飲?!而欓T宴》②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廉藺列傳》

(3)附動(dòng)詞 作謂語今譯為:沿襲、順著例釋:①蒙故業(yè),因遺策?!哆^秦論》②批大郤,導(dǎo)大髖,因其固然《庖丁解?!?/p>

  今譯為: 如同、猶例釋:蔡靈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稇?zhàn)國策》

(4)附名詞 作賓語今譯為:機(jī)會(huì)、機(jī)緣例釋:于今無會(huì)因 《孔雀東南飛》

  14.于

(1)介詞 1 >表處所今譯為:在、從、到 在?方面例釋:①遷客騷人多會(huì)于此?!对狸枠怯洝?/p>

②魚躍于淵?!对娊?jīng)》

③ 從徑道亡,歸璧于趙?!读A列傳》

④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队伟U山記》

  2>表方向、對象 今譯為:向、對、對于例釋:①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冻啾谥畱?zhàn)》

②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墩撜Z》

③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睹献?梁惠王上》

  3>表比較 今譯為:比 例釋:①苛政猛于虎也?!恫渡哒哒f》

②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勸學(xué)》

  4>表被動(dòng) 今譯為:被 例釋: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廉藺列傳》

  5>表原因 今譯為:由于例釋:業(yè)精于勤,荒于嬉?!哆M(jìn)學(xué)解》

(2)助詞 句末表疑問 相當(dāng)“乎”例釋:昭王曰:“然則先生圣于?!薄秴问洗呵铩?/p>

  句中湊音節(jié) 不譯 例釋: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五人墓碑記》

  15.與

(1)介詞 1>表介進(jìn)對象 今譯為:跟、和、同、替、為 例釋:①微斯人,吾與誰歸?!对狸枠怯洝?/p>

②豎子不足與謀 《鴻門宴》

③去時(shí)里正與裹頭《兵車行》

④陳涉少時(shí),嘗與人庸耕《陳涉世家》

  2>表方向?qū)ο?、今譯為:向、對、例釋: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睹献?公孫丑下》

  3>表比較今譯為:跟?相比例釋:①吾與徐公孰美。《鄒忌》

②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shí)亦百倍《六國論》

  4>表處所今譯為:于、在例釋:將渡江于中流,要離力微,坐與上風(fēng)《吳越春秋?闔閭列傳》

(2)連詞 1>連接名詞結(jié)構(gòu)表并列 今譯為:和、同 例釋:①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論語》②功與日月齊光兮《后漢書》

  2>表選擇今譯為:或者、還是例釋:正行則民遺,曲行則道廢。正行而民遺乎,與持民而遺道乎?《晏子春秋》

(3)助詞 通“歟”今譯為:嗎、吧、啊例釋:無乃爾是過與?(恐怕該責(zé)備你了吧)《 季氏將伐顓臾》

(4)附動(dòng)詞 作謂語今譯為 1>親附、跟隨例釋:與贏而不助五國也。《六國論》

  2>給予 例釋:①與之璧,使行。《左傳》 ②與斗卮酒?!而欓T宴》

  3>交往例釋:始而相與,久而相信,卒而相親。《呂氏春秋》

  4>對付例釋:一與一,誰能懼我?!痘搓幒盍袀鳌?/p>

  5>允許、贊許 例釋:與其進(jìn)也,不與其退也?!墩撜Z》

  6>幫助 例釋:君之謀過矣,君不與勝者而與不勝者?!墩撜Z》

  7>等待 例釋: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

  8>參加、參與 例釋:①蹇叔之子與師?!蹲髠鳌发谥T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正事《漢書》(咸與維新)

  9>稱譽(yù)例釋:朝過夕改,君子與之。《漢書》

(5)附名詞 作賓語 今譯為:黨羽、同盟者 例釋:約結(jié)以定,雖睹利敗,不欺其與。《荀子》

  16.則

(1)連詞 1>表承接今譯為:就、便、那么 例釋:①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墩撜Z》

②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周也無力?!肚f子?逍遙游》

  2>對比并用 不譯例釋:內(nèi)則百姓疾之,外則諸侯叛之?!盾髯印?/p>

  3>表轉(zhuǎn)折今譯為:然而、反倒、卻例釋:①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墩撜Z》

②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4>表讓步今譯為:倒是例釋:①美則美矣,而未大也。《莊子?天道》

② 難則難矣,然而未人也?!赌?魯問》

  5>表意外今譯為:竟、卻例釋:①于其身也,則恥師焉?!稁熣f》

②公使陽處夫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左傳》

  6>表假設(shè)今譯為:假如 例釋: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妒酚?高祖本記》

(2)副詞 1>加強(qiáng)判斷 今譯為:就是 例釋:①此則寡人之罪也?!睹献印发诖藙t岳陽樓之大觀也?!对狸枠怯洝?/p>

  2>表范圍今譯為:僅、只例釋: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秳駥W(xué)》

(3)附動(dòng)詞: 作謂語 今譯為:效法 例釋:遵后稷,公劉之業(yè),則古公,公季之法?!吨鼙炯o(jì)》

(4)附名詞 作賓語今譯為:準(zhǔn)則、法則 例釋:①合散消息,安有常則?《漢書?賈誼傳》②以身作則

(5)附量詞例釋:《論語》二則

  17.者

(1)特指代詞1>組成名詞短語今譯為:的、的人、的事 例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墩撜Z》

  2>用在數(shù)詞后今譯為:個(gè)、樣例釋:請君擇于斯二者 《孟子?梁惠王下》

  3>用在時(shí)間詞后 今譯為:?的時(shí)候 例釋:曩者辱賜書,教以順于接物,推賢近士為務(wù)?!秷?bào)任安書》

  4>用在否定詞后 今譯為:?的話 例釋:不者,若屬且為所虜。《鴻門宴》

  5>用在主謂短語之后表原因今譯為:?的原因

  例釋:吾妻之美我者,私(偏愛)我也?!多u忌諷齊王納諫》

(2)助詞1>引出判斷不譯例釋: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读A列傳》

  2>定后標(biāo)志不譯 例釋:求人可使報(bào)秦者,未得?!读A列傳》

  18.之

(1)代詞 1>第三人稱今譯為:他、她、它例釋:臣請入,與之同命?!而欓T宴》

  2>第一人稱今譯為:我例釋:①君將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說》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读A列傳》

  3>表近指今譯為:這例釋: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读H藺相如列傳》

(2)助詞 1>表結(jié)構(gòu)今譯為:的例釋:①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睹献印发谝宰又葑又?,何如?《韓非子》

  2>主謂之間取獨(dú) 今譯為:來、用來例釋: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度龂?諸葛亮傳》

  3>賓前標(biāo)志 不譯例釋:宋何罪之有?《公輸》(凡是何?之?均為前置)

  4>定后標(biāo)志 不譯例釋: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qiáng)?!秳駥W(xué)》

  5>調(diào)整音節(jié) 不譯例釋:①填然鼓之?!睹献?梁惠王上》②頃之,煙炎張?zhí)臁冻啾谥畱?zhàn)》

(3)附動(dòng)詞 作謂語今譯為:到、往 例釋:①吾欲之南海《為學(xué)》②行不知所之(到?去)《莊子·馬蹄》

  19.安

(1)副詞 作狀語表疑問 今譯為:哪里、怎么 例釋①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蛾惿媸兰摇发诎材艽呙颊垩聶?quán)貴?!秹粲翁炖选?/p>

(2)代詞 作賓語表疑問 今譯為:1> 哪里、哪兒例釋①項(xiàng)王曰:“沛公安在?”《鴻門宴》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

  2> 什么、什么人 例釋:泰山其頹(如果崩塌),則吾將安仰?《禮記》

(3)連詞 不作成分 今譯為:于是例釋:因(因?yàn)椋┚米?,安從容談三國之相怨。《?zhàn)國策?魏策一》

(4)附動(dòng)詞 作謂語 今譯為:1>安撫例釋:若備與彼協(xié)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冻啾谥畱?zhàn)》

  2>安置、存 例釋:無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畝方塘為安身立命之地?!盾睫 ?/p>

(5)附形容詞 今譯為:1>安定例釋:①既來之,則安之?!都臼蠈⒎ヮ咊А发?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

  2>安全 例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吨芤住?/p>

  3>安穩(wěn) 例釋:風(fēng)雨不動(dòng)安如山。《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4>徐緩、慢慢例釋:愿得歸,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戰(zhàn)國策》

  20.但(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的“但是”,無轉(zhuǎn)折義。)

  副詞 作狀語表范圍今譯為:1>只、僅 例釋: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赌咎m辭》

  2>只是、只管 例釋:①但欲求死,不復(fù)顧利害?!吨改箱浐笮颉发诖讼邓绞?,但坐無妨?!都t樓夢》

  21.耳

(1)語氣詞 1>表限定 今譯為:而已、罷了例釋:白起,小豎子耳?!睹熳运]》

  2>表肯定 今譯為:了(或不譯)例釋: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肚袀鳌?/p>

  3>表感嘆 今譯為:啊例釋: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洞倏棥?/p>

(2)連詞 相當(dāng)“而”例釋:故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賈誼?治安策》

  22.夫

(1)語氣詞1>句首提示下文不譯例釋:夫千里之遠(yuǎn),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肚f子?秋水》

  2>句中緩沖語氣不譯 例釋: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離騷》

  3>句尾表示感嘆不譯 例釋: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報(bào)任安書》

(2)指示代詞1>近指 今譯為:這、這個(gè)例釋: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論語?先進(jìn)》

  2>遠(yuǎn)指 今譯為:那、哪個(gè)、那些例釋: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恫渡哒哒f》

(3)附名詞 1>成年男子 今譯為:男人例釋:一夫作難而七廟隳《過秦論》

  今譯為:丈夫例釋:昔者,吾舅死于是,吾夫又死焉。,《札記》

  2>復(fù)音詞“夫子” 今譯為:老師例釋:夫子何命焉為?(老師有什么指教呢?)《墨子》

  23.蓋

(1)語氣詞 句首發(fā)議論不譯 例釋:五人者,蓋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段迦四贡洝?/p>

(2)副詞 作狀語表揣測今譯為:1>大概因?yàn)槔專呵鳌峨x騷》,蓋自怨生也?!肚袀鳌?/p>

  2>大概一般例釋:善始者實(shí)繁,克終者蓋寡?!吨G太宗十思疏》(喜歡開頭的人確實(shí)多,堅(jiān)持?)

(3)連詞 表推論原因 今譯為:因 例釋: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吨G太宗十思疏》

(4)附動(dòng)詞 作謂語 今譯為:1>覆蓋、遮蓋、掩蓋 例釋:萬變其情,豈可蓋兮?!冻o?九章》

  2>壓倒、勝過例釋:威蓋海內(nèi),功彰萬里之外?!稇?zhàn)國策》

  3>崇尚、重視例釋: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故婉約其辭,以縱逸王志?!秶Z?吳語》

(5)附名詞 指車蓋、傘具、器物蓋 例釋:①撤蓋下車,于焉以息《待漏院記》 ②勞不坐乘,暑不張蓋?!渡叹袀鳌?/p>

  24.故

(1)副詞 作狀語 今譯為:1>仍然、依舊例釋:今肅迎操,操當(dāng)以肅還附鄉(xiāng)黨,?累官故不失洲郡也?!冻啾谥畱?zhàn)》

  2>故意例釋:然贏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車騎市中?!缎帕昃`符救趙》

  3>特意例釋: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而欓T宴》

  4>通“固”本來例釋:此物故非西產(chǎn)?!洞倏棥?/p>

  5>必定例釋:吳不亡越,越故亡吳。《戰(zhàn)國策》

  6>從前例釋:此故吾儕同說書者也?!读赐鳌?/p>

(2)連詞今譯為:因此、所以例釋:夫如是,故遠(yuǎn)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季氏伐顓臾》

(3)附名詞 今譯為:1>緣故、原因 例釋:凡物之然也,必有故?!秴问洗呵铩?/p>

  2>事故、變故 例釋:王室多變故,余懼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孟子》

  3>老朋友、舊交情例釋:①君安與項(xiàng)伯有故?《鴻門宴》②故人西辭黃鶴樓?!端兔虾迫恢畯V陵》

(4)附形容詞今譯為:舊的、衰老例釋:①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赤壁懷古》②暮去朝來顏色故?!杜眯小?/p>

  25.或

(1)無指定代詞 代人代物 今譯為:有人、例釋:或百步而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

  今譯為:有的人例釋: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六國論》

  有時(shí)例釋:其神或歲不至,或歲數(shù)來,來也常以夜,光輝若流星?!妒酚?封禪書》

(2)副詞 作狀語今譯為:或許、也許例釋: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秹粲翁炖岩髁魟e》

(3)連詞 1>與“既”并用 今譯為:既?又?例釋:既立之監(jiān),或佐之史?!对娊?jīng)》

  2>表假設(shè)今譯為:如果例釋:或僧有所記錄,當(dāng)作數(shù)句留院中?!短K軾?答謝民師》

  26.即

(1)副詞 1>表時(shí)間 今譯為:立即立刻 例釋:①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而欓T宴》②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幕碑記》

  2>表強(qiáng)調(diào) 今譯為:就、就是 例釋:①欲勿予,即怕秦兵之來《廉藺列傳》②呂公女即呂后也,生孝惠帝、魯元公主《漢書》

(2)連詞 1>表讓步 今譯為:即使例釋: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fù)請之,事必危矣。《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假設(shè) 今譯為:如果 例釋:君即不能,愿君堅(jiān)塞兩耳,無聽其談也?!稇?zhàn)國策》

(3)介詞 1>表時(shí)間 今譯為:當(dāng)例釋:①項(xiàng)伯許諾,即夜復(fù)去?!稘h書》

②項(xiàng)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鴻門宴》

  2>表某時(shí)某地 譯為:就在例釋:羽晨朝上將軍宋義,即其帳斬義頭?!稘h書》

(4)附動(dòng)詞 作謂語 譯為:1>接近靠近例釋: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墩\意伯集》

  2>登上 舍 離 例釋:①安釐王即位,公子為信陵君。②文公即世?!蹲髠鳌?/p>

  27.既

(1)副詞 1>表時(shí)間 今譯為:已經(jīng) 例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睹献印肥菚r(shí),屈平既疏,不復(fù)在位?!肚袀鳌?/p>

  2>表范圍 今譯為:盡、完全 例釋: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jì)?!蹲髠鳌?/p>

(2)連詞 1>順承今譯為:既然 例釋:既來之,則安之?!都臼戏ヮ咊А?/p>

  2>與“且”并用既?且?例釋:三軍既感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孫子謀攻》

(3)附動(dòng)詞 作謂語 今譯為:完了 例釋: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 《韓愈?進(jìn)學(xué)解》

  28.然

(1)指示代詞今譯為:如此、這樣/那樣例釋:①不然令五人保其首領(lǐng),以老于戶牖之下《五人墓碑記》②鞣使之然也?!秳駥W(xué)》

(2)副詞今譯為:竟、便例釋:始也我以女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肚f子?天地》

(3)連詞 表轉(zhuǎn)折 今譯為:可是、但、卻例釋:陳平智有余,然難以獨(dú)任?!稘h高祖本記》

(4)助詞 1> 用于句尾表示比擬 今譯為:1>??一般例釋: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抖Y記?大學(xué)》

  今譯為:2>??似的例釋:其視殺人如艾,草菅然《漢書?賈誼傳》

  2> 形副詞之后表狀態(tài)譯為: ??的樣子例釋: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睹献右娏夯萃跸隆?/p>

  3> 擬聲詞詞尾今譯為:地例釋: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說》

(5)附動(dòng)詞 作謂語表肯定 今譯為:對的 是的 是 例釋:①成然之?!洞倏棥发诨⒁詾槿弧稇?zhàn)國策》

③太后曰:“然”《觸龍?》

  29.雖

(1)連詞 1>表假設(shè)讓步今譯為:即使例釋:①雖連城拱璧,不啻也?!洞倏棥发陔m有臺(tái)池鳥獸,豈能獨(dú)樂哉?《孟子》

  2>表轉(zhuǎn)折今譯為:雖然例釋:汝初聞言而怒,后經(jīng)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無詞相答?!杜c妻書》

(2)副詞 通“唯”

  今譯為:只 僅

  例釋:決之則行,塞之則止,雖有明君能決之有能塞之?!豆茏印?/p>

  30.遂

(1)副詞 作狀語今譯為:1>終于 竟 例釋:①遂定從于殿上《毛遂自薦》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qiáng)者,非為天時(shí)?《三國志》

  2>于是 就例釋:趙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读A列傳》

  3>索性 例釋:茍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璧之戰(zhàn)》

(2)附動(dòng)詞 作謂語 今譯為:1>實(shí)現(xiàn) 成功例釋:①功遂身退,天之道?!独献印?②四者無一遂?!秷?bào)任安書》③吾聞先生事魏,不遂。

  2>成長 養(yǎng)育例釋;除誹謗,去肉刑,賞賜長老,收恤孤老,以遂群生?!墩摵狻?/p>

  31.惟 維 唯 [在“思”的意義上,“惟”“維”通用;在“只”的意義上“惟”“唯”通用;語氣詞三字通用]

(1)副詞 今譯為:1>只要 只有例釋:貴可以問賤,賢可以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秵栒f》

  2>只 例釋:①唯見江心秋月白《琵琶行》②惟德是依?!蹲髠鳌发畚├菆D(成語)

(2)語助 句首表祈使 譯為:希望 例釋:①唯大王與群臣孰議之?!读A列傳》②陛下未有續(xù)嗣,子無貴賤,唯留意?!稘h書》

  表肯定今譯為:是例釋:楚王曰:“唯,唯!誠諾先生之言??”《毛遂自薦》

  32.已

(1)副詞 1>表時(shí)間 今譯為:不久例釋:①庭中始為籬,已為墻?!俄?xiàng)脊軒志》②韓王成無軍功?廢以為侯,已又殺之?!俄?xiàng)羽本紀(jì)》

  今譯為:已經(jīng)例釋:①天下既已治也《逍遙游》②故不戰(zhàn)而強(qiáng)弱勝負(fù)已判矣?!读鶉摗?/p>

  今譯為:之后例釋:沛公已出,項(xiàng)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而欓T宴》

  2>表程度 今譯為:甚 太例釋: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段迦四贡洝?/p>

(2)附動(dòng)詞 作謂語 今譯為:停止 廢止例釋:①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薄秳駥W(xué)》②死而后已(成語)

  今譯為:完成例釋:千品萬官,已事而逡(退)《東京賦》

(3)語氣詞 用在句尾 譯為:了 例釋:禍如天發(fā),不可追已《漢書》

  33.矣

  語氣詞 1>表陳述、感嘆今譯為:了 例釋:①余病矣。《左傳》②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稇?zhàn)國策》

  2>表命令、請求今譯為:吧 例釋:①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缎帕昃`符救趙》②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毛遂自薦》

  34.猶

(1)副詞作狀語 今譯為:1>尚 還 仍 例釋:①猶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②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2>尚且 例釋:①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左傳》②臣少時(shí)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也已矣。

(2)連詞 1>表讓步 今譯為:雖、雖然例釋:①詐猶可以偷利,而后無報(bào)。《說苑》②猶含棟梁具,無復(fù)霄漢志。(杜甫)

  2>表假設(shè) 今譯為:如果例釋:猶有鬼神,此必?cái)∫??!蹲髠鳌?/p>

(3)附動(dòng)詞 作謂語 今譯為:如同 好像例釋:①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②記憶猶新(成語)

  35.哉

  語氣詞 1>表感嘆 今譯為:啊 呀例釋:①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伶官傳序》②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古風(fēng)》 2>表疑問 今譯為:呢 了例釋:①而此獨(dú)以鐘名,何哉?《石鐘山記》②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3>表反詰 今譯為:嗎 例釋:①雖有臺(tái)池鳥獸,豈能獨(dú)樂哉?《孟子》

  文言文中的句式例解

“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這一考點(diǎn)在近幾年高考中雖未單獨(dú)設(shè)題,但閱讀理解時(shí)許多句子涉及這方面的知識(shí),尤其是在文言的閱讀過程中,如果對古漢語中一些句式特點(diǎn),尤其是像主謂倒置、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等比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會(huì)造成閱讀的困難和翻譯句子的不準(zhǔn)確。因此,對文言與現(xiàn)代漢語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應(yīng)該有足夠的認(rèn)識(shí),這是語文復(fù)習(xí)不可忽視的一個(gè)考點(diǎn)。

  古代漢語中有哪些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呢?,有判斷句、被動(dòng)句、省略句、倒裝句(特殊句式)、固定結(jié)構(gòu)等幾類。判斷句、被動(dòng)句要從結(jié)構(gòu)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則要聯(lián)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裝句要掌握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主謂倒置、狀語后置的規(guī)律,固定句式要記住它們的習(xí)慣用法。

★ 一般句式

  一、判斷句 (1)用“者??也”表判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2)句末用“者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保?)用“者”表判斷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4)用動(dòng)詞“為”或判斷詞“是”表判斷

①為天下理財(cái),不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則”“皆”“本”“誠”“亦”“素”等副詞表示肯定判斷,兼加強(qiáng)語氣,用“非”表示否定判斷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梁將即楚將項(xiàng)燕。

④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賤人。

⑦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⑧予本非文人畫士。(6)無標(biāo)志判斷句

  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biāo)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

  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zhàn)》)

【特別提醒】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xiàn)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后作判斷詞則多起來。

  二、被動(dòng)句

  所謂被動(dòng),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guān)系是被動(dòng)關(guān)系,也就是說,主語是位于動(dòng)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dòng)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動(dòng)者、實(shí)施者。有標(biāo)志

(1)用“為”或“為??所??”表被動(dòng)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保??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遠(yuǎn)郡,行將為人所并。”(《資治通鑒》)

(2)用“被”表被動(dòng)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3)用“見”或“見??于??”表被動(dòng)

“??徒見欺”(??白白地被欺騙)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p>

(4)用“于”或“受??于??”表被動(dòng)

“不能容于遠(yuǎn)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吾不能舉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于人。”(《資治通鑒》)

(5)用“被”表被動(dòng)。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

  無標(biāo)志

  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dòng)詞的被動(dòng)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保ā顿Y治通鑒》)這里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注意】“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dòng)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shí)或見怒也”(《答司馬諫議書》),但這里的“見”不表被動(dòng),它是放在動(dòng)詞前,表示動(dòng)作行為偏指一方,“對自己怎么樣”的客氣說法,像現(xiàn)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都是此種用法,后面要舉例詳細(xì)講。

  三、省略句

(1)主語的省略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蛇)黑質(zhì)而白章??

(2)謂語的省略

“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動(dòng)詞賓語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藺相如)為上卿?!保ā读H藺相如列傳》

(4)介詞賓語的省略

  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

(5)介詞的省略

  將軍戰(zhàn)(于)河北,臣戰(zhàn)(于)河南

  四、疑問句

  文言疑問句,一般都有疑問詞,疑問詞包括疑問代詞(誰、何、曷、故、安、焉、孰等),疑問語氣詞(乎、諸、哉、歟、耶等)以及疑問副詞(豈、獨(dú)、其等)。有時(shí)也不用疑問詞。

  另外,還有些表示反問的習(xí)慣用法。這里不舉例子講解。

★ 特殊句式

  下面針對古漢語中與現(xiàn)代漢語不相同的較特殊的幾種句式,作舉例翻譯與講解。

  一、主謂倒置

  為了強(qiáng)調(diào)謂語,有時(shí)將謂語置于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yàn)檎Z言表達(dá)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譯文:“你太不聰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竊符救趙》)譯文:“公子能為別人困難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賓語前置

【1】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格式:主+否定詞【不、未、無、莫、毋、弗】+賓【余、吾、爾、自、之、是】+動(dòng)

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譯文:“莫我肯顧”應(yīng)理解成“莫肯顧我”。

②時(shí)人莫之許(《隆中對》)譯文:“可當(dāng)時(shí)的人并不贊許他(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過秦論》)譯文:“秦人來不及哀嘆自己”。

④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鄒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齊桓晉文之事》)譯文:“這樣還不能稱王天下,沒有這樣的事”

  還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譯:“不能因?yàn)槲遥ㄋ┻€不如自己”)

  成語有:我無爾詐,爾無我虞(譯:“我不欺騙你,你不欺騙我”)

  從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否定句中賓語代詞前置,必須具備兩個(gè)條件:第一,賓語必須是代詞,第二,全句必須是否定句,即必須有否定副詞“不、未、毋(無)”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詞“莫”。代詞賓語要放在動(dòng)詞之前否定詞之后。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1)賓語在動(dòng)詞前面

  格式:主十賓【誰、奚、胡、何、曷、安、惡、焉】+動(dòng)?

①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譯文:“張良問公道:‘大王來的時(shí)候拿了什么?’”

②問女何所思?(《木蘭辭》)譯文:“問女兒在思考什么?”

③王見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譯文:“大王看見了問道:‘把牛牽到哪里?’”

④何傷乎?(《齊桓晉文之事》)譯文:“妨礙什么呢(有什么妨礙呢)?”

⑤王曰:“縛者曷為者也?”(《晏子使楚》)譯文:“大王問:‘綁著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誰敢怨?(《捕蛇者說》)譯文:“我敢埋怨誰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譯文:“況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賓語放在介詞前面

  格式:主+賓【誰、奚、胡、何、曷、安、惡、焉】+介+動(dòng)?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鴻門宴》)譯文:“不這樣,我(項(xiàng)羽)憑什么到這個(gè)地步呢?”

②誰為哀者?(《五人墓碑記》)譯文:“(你們在)替誰哀哭呢?”

③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蟹龍說趙太后》)譯文:“長安君憑什么在趙國站住腳呢?”

④國胡以相恤?(《論積貯疏》)譯文:“國家用什么來救濟(jì)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譯文:“哦!除了這樣的人,我能同誰在一起呢?”

⑥雖生,何面目以歸漢?(《蘇武傳》)譯文:“即使活著,(我)憑什么臉面回漢朝去呢?”

【3】陳述句中介詞賓語前置

  格式:賓+介+動(dòng)

①鉤以寫龍,鑿以寫龍(《葉公好龍》)譯文:“用鉤子來畫龍,用鑿子來雕刻龍”

②余是以記之(《游褒禪山記》)譯文:“我因此記下了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譯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

④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dāng)十(《勾踐滅吳》)譯文:楚國的戰(zhàn)士沒有誰不用一個(gè)抵擋十個(gè)來拼命的作戰(zhàn)的。

⑤成語有:夜以繼日(譯:用夜晚來接著白天)

【4】用“之”、“是”作標(biāo)志的賓語前置

  格式:主+賓+之(是)+動(dòng)

①夫晉,何罪之有?(《燭之武退秦師》)譯文:“晉國,有什么罪過呢?”

②唯弈秋之為聽(《弈秋》)譯文:“只聽弈秋的教導(dǎo)”(“唯”譯為“只”,下同)

③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譯文:“不了解句讀,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陳言之務(wù)去(《答李翊書》)譯文:“只是務(wù)必除去那些陳舊的話”

⑤父母唯其疾之憂譯文:“父母只憂慮他的疾病”

⑥唯馬首是瞻(《馮婉貞》)譯文:“只看我的馬頭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譯文:“我們的國君(晉惠公)不憐恤自己流亡在外,卻憂慮著我們?nèi)撼肌?/p>

  還有如成語:唯利是圖(譯:“只圖有利的”)唯賢是用(譯:“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釋為“動(dòng)作行為偏指一方”時(shí),可譯為“我,你,他(她)”,這時(shí)“相”是作賓語放在動(dòng)詞謂語之前,翻譯時(shí)放在動(dòng)詞謂語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義,會(huì)不相從許(《孔雀東南飛》)譯文:“我已經(jīng)對她沒有情義了,決不會(huì)答應(yīng)你”

②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孔雀東南飛》)譯文:“盡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兒童相見不相識(shí),笑問客從何處來(《回鄉(xiāng)偶書》)譯文:“小孩子看見了我卻不認(rèn)識(shí)我”

  現(xiàn)代漢語中也有保留,如:請你相信

【6】“見”字解釋為“動(dòng)作行為偏指一方”時(shí),可解釋為“我”,這時(shí)“見”是作賓語放在動(dòng)詞謂語之前,翻譯時(shí)放在動(dòng)詞謂語的后面。

①府吏見丁寧(《孔雀東南飛》)譯文:“(我回來時(shí))府吏叮囑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項(xiàng)脊軒志》)譯文:“生下我六個(gè)月,父親就背棄了我(意思是父親就去逝了)”

  這種情況在現(xiàn)代漢語里也有保留,如:望見?。ㄏM銓捤∥遥?;有何見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讓你見笑了(讓你笑話我了);望見諒(希望你原諒我)。

【7】方位詞、時(shí)間詞作賓語時(shí),有時(shí)也前置

①亞父南向坐(《鴻門宴》譯文:“亞父范增面向南坐著”

②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秋水》)譯文:“到達(dá)北海,向東看去,看不到水的盡頭”

  三、狀語后置

  我們知道,在現(xiàn)代漢語中狀語置于謂語之前,若置于謂語之后便是補(bǔ)語。但在文言文中,處于補(bǔ)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即翻譯時(shí)大多數(shù)時(shí)候要提到謂語前面去翻譯。

(1)格式:動(dòng)+以+賓

①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張衡傳》)譯文:“用篆文山龜鳥獸的形狀來裝飾”

②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傳序》)譯文:“把箭放回先王靈位之前,稟告大功告成”

③請其矢,盛以錦囊(《伶官傳序》)譯文:“并請出那三枝箭,裝進(jìn)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組,(《伶官傳序》)譯文:“當(dāng)莊宗用繩索捆綁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義(《齊桓晉文之事》)譯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們反復(fù)講述”

①覆之以掌(《促織》)譯文:“用手掌覆蓋(蟋蟀)”

(2)格式:動(dòng)+于(乎,相當(dāng)“于”)+賓

①使歸就求救于孫將軍(《赤壁之戰(zhàn)》)譯文:“讓他回去向?qū)O將軍求救”

②能謗譏于市朝(《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能夠在集市上指出我的過錯(cuò)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譯文:“并且在他們的墓門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師說》)譯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風(fēng)乎舞雩(《四子侍坐》)譯文:“在舞雩臺(tái)上吹風(fēng)”

(3)格式:形+于+賓

①長于臣(《鴻門宴》)譯文:“(他,指項(xiàng)伯)比我長(大)”

②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張衡傳》)譯文:“雖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卻沒有驕傲的情緒”

  四、定語后置

  在現(xiàn)代漢語中,定語是修飾和限制名詞的,一般放在中心詞前,這種語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況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詞后。定語放在中心詞后面,用“者”煞尾,構(gòu)成定語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譯的時(shí)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語提到中心詞前面去翻譯。

【1】格式:中心詞+定語+者

①求人可使報(bào)秦者。(《廉頗藺相如列傳》)譯文:“尋找可以出使秦國回來復(fù)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劍》)譯文:“楚國有個(gè)渡江的人”

③荊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戰(zhàn)》)譯文:“荊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來者。(《勾踐滅吳》)譯文:“四方前來投奔吳國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驢》)譯文:“村中有個(gè)喜歡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詞+之+定語+者

①馬之千里者(《馬說》)譯文:“千里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譯文:“富有的和尚卻不能到達(dá)”

③國之孺子之游者(《勾踐滅吳》)譯文:“吳國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鏗然有聲者。(《石鐘山記》譯文:“鏗然有聲的石頭”

【3】格式:中心語+之+定語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qiáng)。(《勸學(xué)》)譯文:“蚯蚓沒有尖利的爪牙和強(qiáng)健的筋骨”

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岳陽樓記》)譯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廟堂),就要憂慮老百姓的疾苦,退隱江湖遠(yuǎn)離朝廷(或身處遙遠(yuǎn)的江湖),就要為國君擔(dān)憂”

【4】格式:中心語+而+定語+者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與?(《五人墓碑記》)譯文:“能夠不改變自己志向的官員,普天之下,有幾個(gè)人呢?”

【5】數(shù)量詞做定語多放在中心詞后面。格式:中心語+數(shù)量定語

①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譯文:“等到了陳這個(gè)地方,有六七百輛車,千多名騎兵,數(shù)萬名士兵”

②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譯文:“吃東西有時(shí)能吃完一石糧食”

口號(hào)文言文2

  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一、默寫(共20分)。)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孩?過盡千帆皆不是。“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②,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③羌管悠悠霜滿地。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九年級語文第六單元測試卷

④《出師表》中寫出諸葛亮無意于功名的兩句話是:⑤《出師表》中陳述作者臨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⑥《破陣子》中描寫征戰(zhàn)生活的語句是:。⑦《破陣子》中表達(dá)作者為國立功、雄心壯志的語句是⑧寫出《江城子》中三個(gè)用典的語句中任一句⑨《武陵春》中被詞論家稱贊為“創(chuàng)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的句子是:⑩.《出師表》中諸葛亮出師的戰(zhàn)略目標(biāo)句子是:,⑾ 《出師表》中集中表達(dá)作者感恩圖報(bào)、擔(dān)當(dāng)大任的心情的句子:。⑿《出師表》中從正反兩方面概括兩漢的歷史經(jīng)驗(yàn)教訓(xùn)的句子。

⒀在諸葛亮的《誡子書》中說:“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边@樣的意思在《出師表》也有很明確的表現(xiàn),請你把這樣的句子寫在下面。澹泊。

  二、把下列句中劃橫線的詞語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2

  3、4、5、輟耕之壟上

  6、老夫聊發(fā)少年狂

  7、8、9、、***8

  三、閱讀分析。

(一)課內(nèi)閱讀(12分)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cuò)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p>

  1.下列句子里加橫線的詞各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什么詞,表示什么語氣。(3分)①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豈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中表現(xiàn)秦王驕橫無理、盛氣凌人的句子是:(1分)

  4.唐雎維護(hù)領(lǐng)土立場堅(jiān)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問答?你認(rèn)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樣的用心?(2分)

?唐雎引用“專諸”“聶政”“要離”三個(gè)例子有什么作用?(2分)

?你還知道古代哪些有名的“士”?(文章中的除外)(1分)

(二)課外閱讀(14分)1.讀“死”書與讀“活”書 蔣孔陽 讀“死”書好,還是讀“活”書好?看起來,自然是讀“活”書好。讀“活”書,可以聯(lián)系實(shí)際,可以活學(xué)活用,可以打開思路,可以進(jìn)行創(chuàng)造??一些舉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學(xué)上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莫不是來自讀“活”書,以及善于“活”讀書。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時(shí)間、地點(diǎn)和條件而定。我們現(xiàn)在談的是中學(xué)生的讀書。

  中學(xué)生剛剛開始人生的路,他們剛剛學(xué)會(huì)自己讀書,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礎(chǔ)知識(shí),首先要把書讀懂,這樣掌握的知識(shí)是可靠的,準(zhǔn)確無誤的,就可以終生受用。因此,對于中學(xué)生來說,我看與其鼓勵(lì)他們現(xiàn)在讀“活”書,不如老老實(shí)實(shí)地勸他們讀“死”書,或者是先讀“死”

  書,后讀“活”書。所謂讀“死”書,是說要認(rèn)真地照著書本去讀,先求準(zhǔn),后求懂,然后再求用。書上怎

  樣講的,一個(gè)字一個(gè)字地認(rèn)清楚,然后照著去理解。由于書是文字構(gòu)成的,中國的文字包括形、音、義三個(gè)方面。讀“死”書,就是要抓住書中的形、音、義,把形認(rèn)準(zhǔn),把音讀準(zhǔn),把義理解準(zhǔn),然后準(zhǔn)確無誤地把書中的話記準(zhǔn)、背準(zhǔn)、用準(zhǔn)。我主張中學(xué)生讀“死”書,就是鼓勵(lì)他們要在書內(nèi)用功夫。要把書讀進(jìn)去,真正讀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裝懂。

  我這樣講,是從我個(gè)人的切身感受出發(fā)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幫”時(shí)的“假、大、空”,給我們的學(xué)風(fēng)和文風(fēng)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總結(jié)了過去的失誤,年輕時(shí),我讀書,喜歡從興趣出發(fā),強(qiáng)調(diào)讀“活”書。結(jié)果許多基本知識(shí)都還沒有搞通,就自以為是,夸夸其談,以至什么都沒有真正學(xué)到。年紀(jì)大了,回首往事,不勝懊惱。所以,讀書先要讀“死”書,有了讀“死”書的基礎(chǔ),然后再讀“活”書為佳。

  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讀書的終極目的,是要把“死”書讀活,讓書發(fā)揮作用?!八馈?、“活”之間,相互為用,相互補(bǔ)充。我們強(qiáng)調(diào)讀“死”書,但又不拘泥于讀“死”書?!八馈迸c“活”,都是對人而言的。人要書“死”,書就“死”;人要書“活”,書就“活”。這就叫“運(yùn)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讀書者,手中都有一把打開書籍奧秘的金鑰匙。書籍是死的,金鑰匙卻是活的?!八馈迸c“活”的關(guān)系,大概有如書籍與金鑰匙的關(guān)系。我們先要有書籍,然后金鑰匙才能發(fā)揮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鑰匙,又有什么用處?因此,談讀書,就得先讀書。認(rèn)真閱讀本文,思考下列問題: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diǎn)字注音:2分 不求甚.解室()懊.惱()拘.泥()奧.秘()

  2、什么叫讀“死”書?什么叫讀“活”書?2分

  3、對于中學(xué)生來說,為什么首先要老老實(shí)實(shí)讀“死”書?2分

  4、作者認(rèn)為應(yīng)該怎樣讀“死書”?這樣讀書體現(xiàn)了學(xué)習(xí)上的什么原則?2分

  5、人要書“死”,書就“死”,人要書“活”,書就“活”。這句話強(qiáng)調(diào)了人與書之間的什么關(guān)系?3分

  6、對于學(xué)習(xí)中“死”與“活”的問題,作者的觀點(diǎn)是什么?你有什么見解和主張? 3分

  2.澠池之會(huì)(5分)

  王許之,遂與秦王會(huì)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壁w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某月,秦王與趙王會(huì)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缶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于是相如前進(jìn)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比悅,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某月,秦王為趙王擊缶”。秦之群臣說:“請以趙五十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鼻赝蹙咕?,終不能加勝于趙。趙亦盛設(shè)兵以待秦,秦不敢動(dòng)。

  注:靡:退下。缶:古代一種打擊樂器竟:終了。

  1、貌似強(qiáng)大的秦王為什么竟會(huì)聽命于藺相如為趙王擊缶?2分

  2、從文中可以看出藺相如是個(gè)怎樣的人?與唐雎有何相同之處?2分

  3、請用成語說明澠池會(huì)后廉頗藺相如之間發(fā)生的故事。1分

  四、作文:40分以下題目任選一題

  1.讀了《讀“死”書與讀“活”書》一文,你有什么感受?請結(jié)合你的讀書實(shí)際寫一篇作文。600字左右。

  2.小草渴望雨露,花兒渴望綻放,雄鷹渴望藍(lán)天,駿馬渴望馳騁,溪流渴望江海?? 請以”我渴望”為話題自選角度,自定文體,寫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參考答案

  三、閱讀

(一)1.呢疑問嗎反問呢反問 2.略

  3.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4.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5.1)包藏禍心,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2)有力反駁了秦王所理解的“布衣之怒”,并以此三人的行為警告秦王,他將效仿他們舍生取義。這種大義凜然、勇于斗爭的精神,直逼得秦王俯首就范。

(二)讀“死”書與讀“活”書 1. 略

  2. 所謂讀“死”書,是說要認(rèn)真地照著書本去讀,先求準(zhǔn),后求懂,然后再求用。所謂讀“活”書即聯(lián)系實(shí)際,活學(xué)活用,打開思路,進(jìn)行創(chuàng)造。

  3.中學(xué)生剛剛開始人生的路,他們剛剛學(xué)會(huì)自己讀書,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礎(chǔ)知識(shí),首先要把書讀懂,這樣掌握的知識(shí)是可靠的,準(zhǔn)確無誤的,就可以終生受用。

  4.書上怎樣講的,一個(gè)字一個(gè)字地認(rèn)清楚,然后照著去理解。就是要抓住書中的形、音、義,把形認(rèn)準(zhǔn),把音讀準(zhǔn),把義理解準(zhǔn),然后準(zhǔn)確無誤地把書中的話記準(zhǔn)、背準(zhǔn)、用準(zhǔn)。循序漸進(jìn)原則

  5.人是起活的,書是死的。人與書之間,人起決定作用。6.略。

  澠池之會(huì)

  1.秦王面對藺相如的威勢害怕了。

  2、有勇有謀,不畏強(qiáng)暴。與唐雎一樣,都敢于在關(guān)健時(shí)刻挺身而出,機(jī)智果敢。

  3、負(fù)荊請罪

口號(hào)文言文3

  劉伶病酒

  劉伶①病酒,渴甚,從婦求酒。婦捐②酒毀器,涕泣諫曰:“【君飲太過,非攝生③之道,必宜斷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當(dāng)祝④鬼神自誓斷之耳便可具酒肉】。”婦曰:“敬聞命。”供酒肉于神前,請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劉伶,以酒為名⑤,一飲一斛⑥,五斗解酲⑦。婦人之言,慎不可聽!”便引酒進(jìn)肉,隗⑧然已醉矣。

(選自《世說新語·任誕》)

【注解】①劉伶:魏晉“竹林七賢”之一,以嗜酒聞名。②捐:倒掉。③攝生:養(yǎng)生。④祝:禱告。⑤名:通“命”。⑥斛:音hú(胡),量器名,一斛為十斗。⑦酲:音chéng,因飲酒過量而神志不清。⑧隗:通“頹”。

【問題】

  21.給文中畫線部分?jǐn)嗑?,限?處,停頓處用“∕”隔開。(2分)

  我不能自禁唯當(dāng)祝鬼神自誓斷之耳便可具酒肉。

  2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2分)

  A.具酒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B.涕泣諫曰——扶蘇以數(shù)諫故

  C.隗然已醉矣——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

  D.供酒肉于神前——所欲有甚于生者

  23.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2分)

  君飲太過,非攝生之道,必宜斷之!

  24.上文中劉伶的故事對我們求學(xué)、處事和為人有何啟發(fā)?請聯(lián)系生活實(shí)際談?wù)勀愕目捶?。?分)

【參考答案】

  21.(2分)我不能自禁/唯當(dāng)祝鬼神自誓斷之耳/便可具酒肉。

  22.(2分)B

  23.(2分)您喝酒太過量了,這不是養(yǎng)生之道,必須要戒酒!

  24.(2分)“啟發(fā)”應(yīng)緊扣這一層意思:在我們求學(xué)、處事和為人中,只有痛下決心,主觀上有明確目標(biāo),并付諸實(shí)際行動(dòng),才能有效果,否則僅靠外界的壓力或促動(dòng)是于事無補(bǔ)的。聯(lián)系實(shí)際略。

  有錢村牛

  春秋間,麟①出魯西郊,野人不知為瑞,乃擊殺之??鬃油^,掩袂而泣。門人恐其過傷,乃以銅錢粘一牛,告夫子曰:“麟尚在,可無傷也。”夫子拭淚觀之嘆曰此物豈是祥瑞只是一個(gè)有錢村牛耳

(明墨憨齋主人《廣笑府》卷七)

[注釋]①麟:麒麟,傳說中的瑞獸,身披龍鱗。

【問題】

  21.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語解釋錯(cuò)誤的一項(xiàng)是()(2分)

  A.春秋【間】(中間,表示時(shí)間,可解釋為時(shí)期)

  B.乃擊殺【之】(它,指麒麟)

  C.掩袂而【泣】(眼淚)

  D.門人【恐】其過傷(擔(dān)心)

  22.用斜線(/)給下面的句子斷句(三處)。(3分)

  夫子拭淚觀之嘆曰此物豈是祥瑞只是一個(gè)有錢村牛耳

  23.這則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示?(3分)

【參考答案】

  21.(2分)C

  22.(3分)夫子拭淚觀之/嘆曰/此物豈是祥瑞/只是一個(gè)有錢村牛耳(每處1分,多斷或錯(cuò)斷1處扣1分,扣完3分為止)

  23.(3分)示例:村牛粘了銅錢,依然是村牛,說明外在的東西不能決定本質(zhì)。麒麟被野人(鄉(xiāng)野之人)所殺,說明人應(yīng)當(dāng)擇鄰而處(或者說應(yīng)當(dāng)為自己找到合適的生活環(huán)境)。等等。(啟示合乎生活邏輯、源于本則故事即可)

  樂不思蜀

  司馬文王①與禪②宴,為之作故蜀技③,旁人皆為之感愴④,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于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彼?,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⑤聞之,求見禪曰:“王若后問,宜泣而答曰:‘先父墳?zāi)惯h(yuǎn)在隴、蜀⑥,乃心西悲,無日不思?!睍?huì)王復(fù)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弊笥医孕?。

【注釋】①司馬文王:指司馬昭。②禪:指蜀王劉禪,劉備之子。③蜀技:四川的歌舞。④感愴:感傷而凄楚。⑤郤正:劉禪舊臣,與劉禪一起被遷送到洛陽。⑥隴、蜀:都指四川。

【問題】

  15.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之”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兩句是()()(2分)

  A為【之】作故蜀技

  B旁人皆為【之】感愴

  C人【之】無情

  D不能輔【之】久全

  16.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何乃似郤正語邪!

  17.對待劉禪的樂不思蜀,歷史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jià)。你是如何看待劉禪的呢?(2分)

【參考答案】

  15、AD

  16、為什么你剛才所說的,像是郤正的話呢

  17、反面:毫無心肝,樂而忘本。正面:故意裝傻,以求自保。

【譯文】

  司馬文王同劉禪一起歡宴,特地為劉禪演唱?jiǎng)⒍U故國蜀地的樂音舞蹈,在旁的人們都為劉禪的亡國感到悲傷,而劉禪卻歡樂嬉笑,無動(dòng)于衷。司馬昭看見這種情形就對賈充說:“想不到劉禪竟糊涂到了這種地步,即使諸葛亮活到這時(shí),也幫助不了這個(gè)昏庸的君主,何況是姜維呢!”賈充說:“他要是不這樣昏庸,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他呢?!庇至硪惶?,司馬文王問劉禪:“你很思念蜀國嗎?”劉禪說:“這里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國?!编S正知道了這事就指點(diǎn)他說:“如果司馬昭再問起時(shí),你應(yīng)哭泣著回說:‘先人的墳?zāi)苟荚嵩谑竦兀沂翘焯於荚诘肽钪?。’”等到后來司馬昭再次問他時(shí),劉禪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話回答,說完并閉上眼睛,想裝出要哭的樣子。司馬昭于是說:“為何你剛才所說的話,像是郤正的語氣呢?”劉禪聽了大驚,睜眼望著司馬昭說:“您的話確實(shí)沒有錯(cuò)?!弊笥业娜硕夹α恕?/p>

  宋清,長安西部藥市①人也,居善藥。有自山澤來,必歸宋清氏,清優(yōu)主之。長安醫(yī)工得清藥輔其方,輒易讎②,咸謄清。疾病庀瘍者,亦畢樂就清求藥,冀速已。清皆樂然響應(yīng),雖不持錢者,皆與善藥,積券如山,未嘗詣取直③?;虿蛔R(shí)遙與券,清不為辭。歲終,度不能報(bào),輒焚券,終不復(fù)言。

  市人以其異,皆笑之曰:“清,蚩④妄人也?!被蛟唬骸扒迤溆械勒邭e?”清聞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謂我蚩妄者也亦謬?!鼻寰铀幩氖辏偃甙贁?shù)十人,或至大官,或連數(shù)州,受俸博,其饋遺清者,相屬于戶。雖不能立報(bào),而以賒死者千百,不害清之為富也。清之取利遠(yuǎn),遠(yuǎn)故大,豈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則怫然怒,再則罵而仇耳。彼之為利,不亦翦翦⑤乎?吾見蚩之有在也。清誠以是得大利,又不為妄,執(zhí)其道不廢,卒以富。求者益眾,其應(yīng)益廣?;虺鈼壋翉U,親與交,視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與善藥如故。一旦復(fù)柄用,益厚報(bào)清。其遠(yuǎn)取利皆類此。

【注】:①市:買賣場所,后文也指經(jīng)商、交易。②讎:出售、成交。③直:價(jià)值,價(jià)錢。④蚩:傻,無知。⑤翦翦:小氣。

【問題】

  19.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解釋錯(cuò)誤的一項(xiàng)是(3分)

  A.居善藥(聚積,搜集)

  B.冀速已(希望)

  C.未嘗詣取直(前往)

  D.清逐利以活妻子耳(快活)

  20.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xiàng)是(4分)

  A.清逐利以活妻子耳

  屬予作文以記之

  B.清之取利遠(yuǎn)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其遠(yuǎn)取利皆類此

  其如土石何

  D.則怫然怒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21.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有自山澤來,必歸宋清氏,清優(yōu)主之。

②歲終,度不能報(bào),輒焚券,終不復(fù)言。

  22.宋清經(jīng)商的特點(diǎn)是什么?請結(jié)合文章加以分析。(4分)

【參考答案】

(3分)

(4分,各2分)

  21.①有從深山大澤采藥來的人,一定會(huì)把藥材送到宋清這里來,宋清總是好好地招待他們。

②到了年終的時(shí)候,宋清估計(jì)(大概對方)不能還債了,往往就把債券、欠條給燒掉,最后就不再多說話。(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特點(diǎn):為謀取利益放眼于長遠(yuǎn)。

  例如:有些被斥責(zé)拋棄、沉淪頹廢的人,親戚朋友冷漠地對待他們,宋清不會(huì)因?yàn)檫@樣就怠慢地對待對方,也一定像平常那樣給他好的藥材。而這些人一旦再度掌權(quán)用事,就會(huì)更加地優(yōu)厚報(bào)答宋清。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附:文言文翻譯

  宋清,他是長安西邊藥場的人。儲(chǔ)存有好的藥材,有從深山大澤采藥來的人,一定會(huì)把藥材送到宋清這里來,宋清總是好好地招待他們。長安的醫(yī)生得到宋清的藥材來輔助配合藥方,往往容易有效,大家都稱贊宋清。那些生了病、頭痛、皮膚痛的人們,也都樂于向宋清求藥,希望病好得快些,宋清總是高高興興地答應(yīng)他們的要求。即使是有些沒帶錢的人來,宋清也都給他好的藥材。債券、欠條堆積得像山一樣地高,宋清不曾跑去向他們收帳?;蛘哂行┧徽J(rèn)識(shí)的人,打從遠(yuǎn)方來,拿債券賒欠,宋清并不拒絕對方。到了年終的時(shí)候,宋清估計(jì)(大概對方)不能還債了,往往就把債券、欠條給燒掉,最后就不再多說話。

  市場上的一般人因?yàn)樗吻宓钠嫣?,大家都笑他說:“宋清,真是個(gè)大白癡啊!”也有人說:“宋清大概是個(gè)有道的人吧!”宋清聽了后說:“我宋清只是個(gè)賺賺錢來養(yǎng)活妻小的人罷了,并不是個(gè)有道的人;然而說我是個(gè)大白癡的人也錯(cuò)了。我買賣藥材四十年了,所燒掉的債券、欠條有數(shù)十到數(shù)百人,他們有的人做了大官,有的人管理好幾州大的地方,他們的俸祿好多好多,他們要送禮物給我的人真是不絕于戶。我雖然不能立刻得到他們的回報(bào),(甚至)即使賒欠到死的人成千上百,也不妨礙我宋清成為富有的人??!我賺錢取利是看得長遠(yuǎn),因?yàn)殚L遠(yuǎn),所以能成就廣大的利益,那里像一般的小商人呢?偶爾要不到債,就勃然變色、大為憤怒,接著就相互詈罵而成為仇人。他們的賺錢取利,不是很膚淺很狹隘嗎?依我看來,真正的白癡,大有人在啊!”

  宋清實(shí)在是因?yàn)檫@個(gè)樣子而獲得大利,又不胡作非為,保持這樣的作風(fēng)而不停止,最后也因此而富有。來向他求藥的人愈來愈多,他應(yīng)人之求也就愈來愈廣。有些被斥責(zé)拋棄、沉淪頹廢的人,親戚朋友冷漠地對待他們,宋清不會(huì)因?yàn)檫@樣就怠慢地對待對方,也一定像平常那樣給他好的藥材。這些人一旦再度掌權(quán)用事,就會(huì)更加地優(yōu)厚報(bào)答宋清。宋清賺錢取利看得長遠(yuǎn),大都像這個(gè)樣子。

口號(hào)文言文4

  課外文言文閱讀

(一)言默戒

  楊時(shí)

  鄰之人有雞夜鳴,惡其不祥,烹之。越數(shù)日,一雞旦而不鳴,又烹之。已而謂予曰:“吾家之雞或夜鳴,或旦而不鳴,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雞鳴能不祥于人歟?其自為不祥而已?;蛞锅Q,鳴之非其時(shí)也;旦而不鳴,不鳴非其時(shí)也,則自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與焉?若夫時(shí)然后鳴,則人將賴汝以時(shí)夜①也,孰從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異此?未可言而言,與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禍也?!惫蕰詾檠阅?。

[注]①時(shí)夜:司夜,指打鳴報(bào)曉。時(shí),掌管。

  1.解釋加點(diǎn)詞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或旦而不鳴或:___

(2)皆足取禍也?。海撸撸?/p>

  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夫雞鳴能不祥于人歟?其自為不祥而已。

  3.作者為什么認(rèn)為雞“鳴”與“不鳴”都是“自為不祥”?(2分)

  4.鄰人烹雞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3分)

(二)常羊?qū)W射

  常羊?qū)W射于屠龍子朱。屠龍子朱曰:“若欲聞射道乎?楚王田①于云夢,使虞人②起禽而射之,禽發(fā),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鵠拂王旃③而過,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養(yǎng)叔進(jìn)曰:‘臣之射也,置一葉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發(fā)而十中。如使置十葉焉,則中不中非臣所能必④矣?!?/p>

【注釋】①田:同“畋”,打獵。②虞人:掌管山澤的官。③旃(zhān):紅色曲柄的旗。④必:完全肯定。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2分)

⑴王引弓欲射。引:⑵ 如使置十葉焉焉:

  2.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若欲聞射道乎?

  譯文:

  3.從養(yǎng)叔的話中,你領(lǐng)悟出一個(gè)什么道理?(2分)

(三)

  中渚①,有螺蚌相遇島間。蚌謂螺曰:“汝之形,如鸞②之秀,如云之孤,縱使卑樸③,亦足仰德?!甭菰唬骸叭?。云何珠璣之寶④,天不授我,反授汝耶?”蚌曰:“天授于內(nèi)不授于外。啟我口,見余心。汝雖外美,其如內(nèi)何?摩頂放踵,委曲而已。”螺乃大慚,掩面而入水。

【注釋】:①中渚:水中一塊小洲。②鸞:鳳凰。③卑樸:謙卑樸拙。④珠璣之寶:珍珠寶貝。

  1.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汝之形形:形體

  B.然。云何珠璣之寶,天不授我,反授汝耶? 然:然而

  C.摩頂放踵,委曲而已。踵:腳后跟

  D.螺乃大慚,掩面而入水。乃:于是

  2.最能準(zhǔn)確概括短文主旨的一句是()

  A.學(xué)會(huì)包容別人的缺點(diǎn)。

  B.應(yīng)該注重外表美。

  C.能認(rèn)同別人的優(yōu)點(diǎn)。

  D.心靈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四)

  康熙間,曹練亭為江寧織造,每出,擁八騶①,必?cái)y書一本,觀玩不輟。人問:“公何好學(xué)?”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見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借此遮目耳?!彼嘏c江寧太守陳鵬年不相中②。及陳獲罪,乃密疏薦陳。人以此重之。其子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fēng)月繁華之盛,明我齋③讀而羨之。

(選自袁枚《隨園詩話》)

【注釋①騶.(zōu):古代養(yǎng)馬駕車的官,這里指馬匹。②不相中(zhòng):不合。③明我齋:人的名號(hào)。

  1.解釋下列加點(diǎn)詞語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觀玩不輟()②備記風(fēng)月繁華之盛()

  2.曹練亭擁八騶而出,手不釋卷非為學(xué),請談?wù)勊麛y書的用意是什么?(2分)

  3.選文著重刻畫了曹練亭為人所重的形象,尤其他對待陳鵬年的做法更令人稱道,從這件事中你看出他是一個(gè)怎樣的人?(2分)

(五)許金不酬

  濟(jì)陰之賈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棲于浮苴②之上號(hào)焉。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急號(hào)曰:“我濟(jì)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爾百金?!睗O者載而升諸③陸,則予十金。漁者曰:“向許百金,而今予十金,無乃不可乎!”④賈人勃然作色曰:“若漁者也,一日之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漁者黯然而退他日,賈人浮呂梁而下,舟薄⑤于石,又覆,而漁者在焉。人曰:“盍救諸③?”漁者曰:“是許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觀之,遂沒。

【注釋】:①賈人:商人。②苴:枯草。③諸:相當(dāng)于“之于”或“之乎”。④無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⑤?。鹤?。

  1. 解釋加點(diǎn)字詞在文中的意思(2分)

  渡河而亡其舟:向許百金:..

  12.文中刻畫的主人公是,他是個(gè)的人。(2分)

(六)

  王生好學(xué)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這曰:“或謂君不善學(xué),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xué)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xué)而不思則罔’,蓋學(xué)貴善

  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zé)o所成,何以謂之善學(xué)也?”王生益慍,不應(yīng)而還走。

  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xué)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余一言未盡,而君變色以去。幾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學(xué)者所應(yīng)有邪?學(xué)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lì),恐不及矣!”王生驚覺,謝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

  1 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詞的意思。

(1)王生不說()(2)君但志之而不思之()(3)王生驚覺,謝曰()2 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學(xué)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

  3 讀了本文后,你有什么啟示?請結(jié)合你的學(xué)習(xí)實(shí)際談?wù)勀愕膯⑹尽?/p>

(七)純孝之報(bào)

  吳郡陳遺,家至孝。母好食鐺①底焦飯,遺作郡主簿,恒裝一囊,每煮食,輒貯錄②焦飯,歸以遺③母。后值孫恩賊出吳郡,袁府君④即日便征。遺已聚斂得數(shù)斗焦飯,未展⑤歸家,遂帶以從軍。戰(zhàn)于滬瀆,敗,軍人⑥潰散,逃走山澤,皆多饑死,遺獨(dú)以焦飯得活。時(shí)人以為純孝之報(bào)也。(選自《世說新語》)

【注釋】①鐺(chēnɡ):平底淺鍋。②貯錄:儲(chǔ)存,收存。③遺(wèi):給予。④袁府君:袁山松,晉朝吳郡太守,孫恩攻滬瀆,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⑤未展:來不及。⑥軍人:這里指官軍。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

⑴母好食鐺底焦飯⑵袁府君即日便征 ..

  2.憑借注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每煮食,輒貯錄焦飯,歸以遺母。

  3.請就選文寫一句富有文采的讀后感言。

口號(hào)文言文5

  文言文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靠,再適常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xué)舍。晝夜苦學(xué),五年未嘗解衣就寢?;蛞够璧?,輒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jīng)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誦曰:當(dā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2、陳藩愿掃除天下

  藩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歲。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dāng)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3、班超投筆從戎

  班超字仲升,扶風(fēng)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xì)節(jié)。然內(nèi)孝謹(jǐn),居家常執(zhí)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yǎng)。久勞苦,嘗輟業(yè)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dāng)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4、宗愨乘風(fēng)破浪

  宗愨字元干,南陽涅陽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愨年少時(shí),炳問其志。愨曰:“愿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北唬骸叭耆舨桓毁F,必破我門戶?!毙置谌⑵蓿既腴T,夜被劫,愨年十四,挺身與拒賊,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時(shí)天下無事,士人并以文藝為業(yè),炳素高節(jié),諸子群從皆好學(xué),而愨任氣好武,故不為鄉(xiāng)曲所稱。

  5.祖逖聞雞起舞

  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諮祭酒。逖居京口,糾合驍健,言于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quán),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tǒng)之以復(fù)中原,郡國豪杰,必有望風(fēng)響應(yīng)者矣!”睿素?zé)o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逖將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jì)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進(jìn)。

  6.畫家趙廣不屈

  趙廣,合肥人。本李伯時(shí)家小史,伯時(shí)作畫,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畫。尤工畫馬。幾能亂真,建炎中陷賊,賊聞其善畫,使圖所虜婦人,廣毅然辭以實(shí)不能畫,脅以白刃,不從遂斷右手拇指遣去,而廣平生適用左手。亂定,惟畫觀音大士而已。又?jǐn)?shù)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時(shí)觀音,多廣筆也。

  7.蘇武牧羊北海上

  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氈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莸?,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shí)而食之。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

  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陳涉少時(shí),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眰蛘咝Χ鴳?yīng)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9、項(xiàng)羽志大才疏

  項(xiàng)籍少時(shí),學(xué)書不成,去學(xué)劍,又不成。項(xiàng)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xué)。學(xué)萬人敵?!庇谑琼?xiàng)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xué)。

  10.孔門師徒各言志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鳖仠Y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11、陸游筑書巢

  吾室之內(nèi),或棲于櫝,或陳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疾病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賓客不至,妻子不覿,而風(fēng)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或至不得行,則輒自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耶!乃引客就觀之??褪疾荒苋?,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12.董遇談“三余”勤讀

  有人從學(xué)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dāng)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從學(xué)者云:“苦渴無日。”遇言:“當(dāng)以三余?!被騿枴叭唷敝?。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shí)之余也?!?/p>

  13、智永與“退筆?!?/p>

  永公住吳興永欣寺,積年學(xué)書,后有禿筆頭十甕,每甕皆數(shù)石。人來覓書并請題額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乃用鐵葉裹之。人謂為“鐵門限”。后取筆頭瘞(y¨)之,號(hào)為“退筆冢(墳)”。

  14.匡衡鑿壁借光

  匡衡勤學(xué)而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發(fā)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shí),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xué)。

  15、張溥與“七錄齋”

  溥幼嗜學(xué),所讀書必手鈔,鈔已,朗讀一過,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皸,日沃湯數(shù)次。后名讀書之齋曰“七錄”??溥詩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對客揮毫,俄頃立就,以故名高一時(shí)。

  16.晉平公炳燭而學(xué)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xué),恐已暮矣?!睅煏缭唬骸昂尾槐T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xué),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xué),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7.高鳳專心致志

  高鳳,字文通,家以農(nóng)畝為業(yè)。妻嘗之田,暴麥于庭,令鳳護(hù)雞。時(shí)天暴雨,鳳持竿誦經(jīng),不覺潦水流麥。妻還怪問,乃省。

  18、葉廷圭與《海錄》

  余幼嗜學(xué),四十余年未嘗釋卷,食以飴口,怠以為枕。士大夫家有異書,借無不讀,讀無不終篇而后止。常恨無資,不能盡傳寫,間作數(shù)十大冊,擇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錄》。

  19、為人大須學(xué)問

  太宗謂房玄齡曰:“為人大須學(xué)問。朕往為群兇未定,東西征討,躬親戎事,不暇讀書。比來四海安靜,身處殿堂,不能自執(zhí)書卷,使人讀而聽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書內(nèi)。古人云:‘不學(xué),墻面,蒞事惟煩?!煌窖砸?。卻思少小時(shí)行事,大覺非也。”

  20.任末好學(xué)勤記

  任末年十四時(shí),學(xué)無常師,負(fù)笈不遠(yuǎn)險(xiǎn)阻。每言:“人而不學(xué),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削荊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望月,暗則縷麻蒿以自照。觀書有合意者,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xué),更以凈衣易之。臨終誡曰:“夫人好學(xué),雖死猶存;不學(xué)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21.王充市肆博覽

  充少孤,鄉(xiāng)里稱孝。后到京師,受業(yè)太學(xué),師事扶風(fēng)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眾流百家之言。后歸鄉(xiāng)里,屏居教授。22.歐陽修“三上”作文

  錢思公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時(shí)嘗語僚屬言: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jīng)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謝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dòng)谶h(yuǎn)近,其篤學(xué)如此?!庇嘁蛑^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p>

  23、林逋論學(xué)問

  學(xué)者之問也,不獨(dú)欲聞其說,又必欲知其方:不獨(dú)欲知其方,又必欲為其事。而以既問于師,又辯諸友,為當(dāng)時(shí)學(xué)者之實(shí)務(wù)。蓋學(xué)以學(xué)為人也,問以問所學(xué)也。既為人則不得不學(xué),既學(xué)之則不容不問。

  24、歐陽修誨學(xué)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xué),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25.王安石傷方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shí)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鈣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予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shí)之聞。又七年,還自揚(yáng)州,復(fù)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26、李存審出鏃教子

  存審出于寒微,常戒諸子曰:“爾父少提一劍去鄉(xiāng)里,四十年間,位及將相,其間出萬死獲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鏃者凡百馀?!币蚴谝运鲦棧刂唬骸盃柌苌诟嗔?當(dāng)知爾父起家如此也?!?/p>

  27、貪污者不得歸本家

  包孝肅公家訓(xùn)云:“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豎于堂屋東壁,以詔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肅之子也。

  28.陶母責(zé)子退鲊

  陶公少時(shí),作魚梁吏。嘗以坩鲊餉母。母封鮓付吏,反書責(zé)侃曰:“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

  29.諸葛亮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漫則不能勵(lì)精,險(xiǎn)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shí)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

  30、孟母三遷

  孟子幼時(shí),其舍近墓,常嬉為墓間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子也?!彼爝w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處吾子也。”復(fù)徙居學(xué)宮之旁;孟子乃嬉為設(shè)俎豆揖讓進(jìn)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處吾子矣?!彼炀友?。

  31、曾子殺豬明不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逼捱m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xué)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彼炫脲橐?32、子路受教

  子路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笨鬃釉唬骸拔岱谴酥畣栆?。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xué)問,豈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斬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學(xué)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p>

  33.孔子因材施教

  原文: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jìn)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34.墨子怒責(zé)耕柱子

  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無愈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將上大行,駕驥與牛,子將誰驅(qū)?”耕柱子曰:“將驅(qū)驥也?!弊幽釉唬骸昂喂黍?qū)驥也?”耕柱子曰:“驥足以責(zé)?!弊幽釉唬骸拔乙嘁宰訛樽阋载?zé)?!?/p>

  35.唐太宗賜絹懲順德

  右驍衛(wèi)大將軍長孫順德受人饋絹,事覺,上曰:“順德果能有益于國家,朕與之共有府庫耳,何至貪冒如是乎。”猶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賜絹數(shù)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順德枉法受財(cái),罪不可赦,奈何復(fù)賜之絹?”上曰:“彼有人性,得絹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獸耳,殺之何益?”

  36、陳萬年教子諂諛

  萬年嘗病,召咸(陳萬年之子)教戒于床下,語至夜半,咸睡,頭觸屏風(fēng)。萬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咸叩頭謝曰:“具曉所言,大要教咸諂也?!比f年乃不復(fù)言。

  37、錢大昕默坐觀弈

  予觀弈于友人所,一客數(shù)敗,嗤其失算,輒欲易置之,以為不逮己也。頃之,客請與予對局,予頗易之。甫下數(shù)子,客已先得手。局將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jǐn)?shù)之,客勝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觀弈者,終日默坐而已。

  38、王荊公旁聽文史

  王荊公介甫,退處金陵。一日,幅巾杖屨,獨(dú)游山寺,遇數(shù)客盛談文史,詞辯紛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顧。有一人徐問公曰:“亦之書否?”公唯唯而已,復(fù)問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北娙嘶炭郑瑧M俯而去。

  39、大樹將軍馮異

  異為人謙退不伐,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進(jìn)止皆有表識(shí),軍中號(hào)為整齊。每所止舍,諸將坐論功,異常獨(dú)屏樹下,軍中號(hào)曰“大樹將軍”。及破邯鄲,乃更部分諸將,各有配隸,軍中皆言愿屬大樹將軍,光武以此多之。

  40.顏回不遷怒不貳過

  回年二十九,發(fā)盡白,蚤死??鬃涌拗畱Q,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濒敯Ч珕枺骸暗茏邮霝楹脤W(xué)?”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p>

  41、曾參不受魯君邑

  曾子衣敝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請以此修衣?!痹硬皇堋7?,復(fù)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則獻(xiàn)之,奚為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終不受??鬃勇勚唬骸皡⒅?,足以全其節(jié)也?!?/p>

  42.賢妻桓少君

  勃海鮑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嘗就少君父學(xué),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裝送資賄甚盛。宣不悅,謂妻曰:“少君生富驕,習(xí)美飾,而吾實(shí)貧賤,不敢當(dāng)禮?!逼拊唬骸按笕艘韵壬薜率丶s,故使賤妾侍執(zhí)巾櫛。既奉承君子,唯命是從?!毙υ唬骸澳苋缡?,是吾志也?!逼弈讼w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xiāng)里。拜姑禮畢,提甕出汲,修行婦道,鄉(xiāng)邦稱之。

  43.魏徵論自制

  太宗問魏徵:“觀近古帝王,有傳位十代者,有一代兩代者,亦有身得身失著,朕所以常懷憂懼,或恐撫養(yǎng)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驕逸,喜怒過度。然不自知,卿可為朕言之,當(dāng)以為楷則?!贬鐚υ唬骸笆扔才?,賢愚皆同。賢者能節(jié)之,不使過度,愚者縱之,多至失所。??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終之美,則萬代永賴。”

  44.呂蒙正不記人過

  呂蒙正相公不喜記人過。初參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簾內(nèi)指之曰:“是小子亦參政耶?”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其同列怒,令詰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罷朝,同列猶不能平,悔不窮問。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復(fù)忘,固不如無知也。不問之,何損?”時(shí)人服其量。

  45.石勒不計(jì)前嫌

  后趙王勒悉召武鄉(xiāng)耆舊詣襄國,與之共坐歡飲。初,勒微時(shí),與李陽鄰居,數(shù)爭漚麻池相毆,陽由是獨(dú)不敢來。勒曰:“陽,壯士也;漚麻,布衣之恨;孤方兼容天下,豈仇匹夫乎!”遽召與飲,引陽臂曰:“孤往日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币虬輩④姸嘉?46.韓信袴下受辱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庇谑切攀胍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47.世評華歆、王朗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

  48.周處改過自新

  周處年少時(shí),兇強(qiáng)俠氣,為鄉(xiāng)里所患。(是否表被動(dòng)?)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或說處殺虎斬蛟,實(shí)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shù)十里,與處之俱。經(jīng)三日三夜,鄉(xiāng)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lì),終為忠臣孝子。

  49.齊宣王好諛

  宣王好射,說人之謂己能用強(qiáng)也,其實(shí)所用不過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試之,中關(guān)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說之。然則宣王用不過三石,而終身自以為九石。三石,實(shí)也;九石,名也。宣王說其名而喪其實(shí)。50.陳寔曉喻梁上君子

  寔在鄉(xiāng)閭,平心率物。其有爭訟,輒求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乃嘆曰:“寧為刑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睍r(shí)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xùn)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xí)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盜大驚,自投于地,稽顙歸罪。寔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當(dāng)由貧困?!绷钸z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fù)盜竊。

  51、蕭何追韓信

  信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shù)十人,信度何等已數(shù)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鄙显唬骸叭羲氛哒l?”曰:“韓信也?!鄙蠌?fù)罵曰:“諸將亡者以十?dāng)?shù),公無所追;追信,詐也?!焙卧唬骸爸T將易得耳。至于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jì)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

  52.漢高祖論“三杰”

  帝置酒洛陽南宮,上曰:“列侯、諸將毋隱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項(xiàng)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項(xiàng)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鄙显唬骸肮湟?,未知其二。夫運(yùn)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給軍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xiàng)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為我所禽也?!?/p>

  53、東吳四英杰

  孫吳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權(quán)之雄略,然一時(shí)英杰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人者,真所謂社稷心膂,與國為存亡之臣也。自古將帥,未嘗不矜能自賢,疾勝己者,此諸賢則不然。孫權(quán)初掌事,肅欲北還,瑜止之,而薦之于權(quán)曰?!懊C才宜佐時(shí),當(dāng)廣求其比,以成功業(yè)?!焙箬づR終與權(quán)箋曰:“魯肅忠烈,臨事不茍,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肅遂代瑜典兵。呂蒙為尋陽令,肅見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復(fù)吳下阿蒙?!彼彀菝赡福Y(jié)友而別。蒙遂亦代肅。蒙在陸口,稱疾還,權(quán)問:“誰可代者?”蒙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fù)重,觀其規(guī)慮,終可大任,無復(fù)是過也?!边d遂代蒙。四人相繼,居西邊三四十年,為威名將,曹操、劉備、關(guān)羽皆為所挫。雖更相汲引,而孫權(quán)委心聽之,吳之所以為吳,非偶然也。

  54.治本在得人

  苻堅(jiān)召見(高泰),悅之,問以為治之本。對曰:“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審舉,審舉在核真,未有官得其人而國家不治者也?!眻?jiān)曰:“可謂辭簡而理博矣?!?/p>

  55.齊桓公登門訪士

  齊桓公見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見也。從者曰:“萬乘之主,見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見,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祿者,固輕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輕其士??v夫子傲爵祿,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見。天下聞之,皆曰:“桓公猶下布衣之士,而況國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

  56、陸贄論人才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茍有所長,必有所短。若錄長補(bǔ)短,則天下無不用之人;責(zé)短舍長,則天下無不棄之士。加以情有愛憎,趣有異同,假使圣如伊、周,賢如墨、楊,求諸物議,孰免譏嫌?昔子貢問于孔子曰:“鄉(xiāng)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薄班l(xiāng)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xiāng)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蓋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惡君子亦如君子之惡小人。將察其情,在審基聽,聽君子則小人道廢,聽小人則君子道消。

  57.物各有短長

  甘戊使于齊,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間耳,君不能自渡,能為王者之說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長,謹(jǐn)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騏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宮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貍;干將為利,名聞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隨流,吾不如子;說千乘之君,萬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p>

  58.漢武帝下詔求賢

  詔曰:“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負(fù)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p>

  59、宋仁宗重用王安石

  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難大任。帝曰:“文學(xué)不可任耶?經(jīng)術(shù)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介對曰:“安石好學(xué)而泥古,故議論迂闊,若使為政,必多所變更?!钡鄄灰詾槿唬挂园彩瘏⒅?,謂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經(jīng)術(shù),不曉世務(wù)?!卑彩瘜υ唬骸敖?jīng)術(shù)正所以經(jīng)世務(wù)。”帝曰:“然則卿設(shè)施以何為先?”安石對曰:“變風(fēng)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钡凵罴{之。

  60.唐太宗論舉賢

  上令封德彝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于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

  1、何充直言不諱

  王含作廬江郡,貪濁狼籍。王敦護(hù)其兄,故與眾坐稱:“家兄在郡定佳,廬江人士咸稱之。”時(shí)何充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廬江人,所聞異于是?!倍啬弧E匀藶橹磦?cè),充晏然,神意自若。

  62.呂僧珍不仗勢

  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親戚。從父兄子先以販?zhǔn)[為業(yè),僧珍既至,乃棄業(yè)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國重恩,無以報(bào)效,汝等自有常分,豈可妄求叨越,但當(dāng)速反蔥肆耳?!鄙渑f宅在市北,前有督郵廨,鄉(xiāng)人咸勸徒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郵官廨也,置立以來,便在此地,豈可徙之益吾私宅!”姊適于氏,住在市西,小屋臨路,與列肆雜處,僧珍常導(dǎo)從鹵簿到其宅,不以為恥。

  63.、劉庭式娶盲女

  齊人劉庭式未及第時(shí),議娶其鄉(xiāng)人之女,既成約而未納幣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兩目皆盲。女家躬耕,貧甚,不敢復(fù)言?;騽窦{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許之矣。雖盲,豈負(fù)吾初心哉。”卒取盲女,與之偕老。

  64.范式言而有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學(xué),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式謂元伯曰:“后二年當(dāng)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蹦斯部似谌?。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jiān)O(shè)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對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蹦冈唬骸叭羧?,當(dāng)為爾醞酒?!敝疗淙?,巨卿果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65.王坦直言驚益王

  王,帝第五子元杰也。嘗作假山,召僚屬置酒,眾皆褒美,坦獨(dú)俯首。王強(qiáng)使視之,坦曰:“但見血山,安得假山?!蓖躞@問故,坦曰:“坦在田舍時(shí),見州縣督稅,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滿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時(shí)帝亦為假山未成,聞之亟毀焉。

  66、餓死不吃"嗟來之食"

  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履,貿(mào)貿(mào)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yáng)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67.司馬遷贊李廣

《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逼淅顚④娭^也。余睹李將軍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shí)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6

  8、何岳得金不昧

  秀才何岳,號(hào)畏齋。曾夜行拾得銀貳百余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次早攜至拾銀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shù)與封識(shí)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欲分?jǐn)?shù)金為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數(shù)金乎?”其人感謝而去。又嘗教書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齋,中有數(shù)百金,曰:“俟他日來取?!比?shù)年,絕無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齋一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寄金數(shù)年,略不動(dòng)心,此其過人也遠(yuǎn)矣!

  69.錢金玉舍生取義

  錢金玉官松江千總,性剛果,尚廉節(jié)。道光壬寅鴉片釁起,錢方假歸省親,聞?dòng)?,即束裝起行。其親友尼之曰:“軍事方急,禍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急急為?”錢不聽。既至吳淞,從守西炮臺(tái),與部卒同飲食臥起,以力戰(zhàn)相勖。及東炮臺(tái)陷,彈丸咸集于西炮臺(tái)。錢奮勇督戰(zhàn),喋血數(shù)小時(shí),左臂中三彈,曾不少卻。其近卒泣陳:“公有老母在,不可死?!毙χx曰:“焉有食國之祿而逃其難者乎?幸勿為吾母慮也!”未幾,一彈來,中左乳,遂仆。彌留之際,猶大呼“賊奴誤國”不置。

口號(hào)文言文5篇(適合做口號(hào)的文言文)相關(guān)文章: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蝌蚪网| 成人免费av资源| 亚洲日本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不卡在线| 精品av综合导航| 91麻豆福利精品推荐| 日韩精品在线看片z| 精品久久久久av影院| √…a在线天堂一区|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 日韩午夜电影av|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电影| 国产精品一二一区| 亚洲最新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网站|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 欧美亚洲一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永久免费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 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不卡| 亚洲特级片在线| 国产欧美日产一区| 国产盗摄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浪潮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正在播放亚洲一区| 免费观看在线色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极品美女销魂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成人精品二区三区99精品|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亚洲成年人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精选一区二区| 久久看人人爽人人| 日本乱人伦一区| 日韩av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欧美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国一区二区三区| 97aⅴ精品视频一二三区| 国产一区视频导航| 国产传媒欧美日韩成人| 色88888久久久久久影院按摩| 伊人夜夜躁av伊人久久| 欧美肥胖老妇做爰| 国产一区二三区| 日韩欧美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无人区卡一卡二卡三乱码免费卡| 欧美日韩色综合|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毛片大码女人| 欧美日韩和欧美的一区二区| 乱中年女人伦av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产品免费精品久久75|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韩制服丝袜先锋影音|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无遮挡大片| 国产河南妇女毛片精品久久久| 婷婷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国产最好的精华液| 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 av激情亚洲男人天堂|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50路|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小辣椒| 欧美丰满少妇xxxxx高潮对白|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 黄色日韩三级电影| 日韩精品影音先锋|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高清| 欧美成人女星排行榜|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网在线免费视频| 色综合久久九月婷婷色综合|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色|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网曝门|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就去吻| 亚洲国产精品天堂| 丁香天五香天堂综合| 中文字幕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在线免费一区三区高中清不卡| 久久久久久一二三区| 日韩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产品免费精品久久75| 51午夜精品国产| 欧美性一级生活| 国产美女精品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7777按摩| 激情小说欧美图片| 三级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麻豆精品蜜桃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精品系列| 亚洲黄色尤物视频| 日韩欧美精品三级| 亚洲色图在线看| 国产精品沙发午睡系列990531| 裸体一区二区三区|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蝌蚪网| 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蝌蚪| 亚洲蜜臀av乱码久久精品| 一个色妞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二区三区99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暖暖韩国| 91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麻豆| 成人午夜私人影院| 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激情六月婷婷久久|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久久| 国产jizzjizz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电影院| 色偷偷88欧美精品久久久| 91最新地址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蜜桃|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性欧美疯狂xxxxbbbb| 欧美一区二区成人6969|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在线看国产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av资源| 国产精品99久久不卡二区| www.欧美色图| 亚洲综合色区另类av| 成人性色生活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中文字幕中文乱码欧美一区二区|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欧洲一区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久久|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在人线免费| 国产大陆a不卡| 香蕉乱码成人久久天堂爱免费| 伊人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黄视频|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 亚洲最大成人网4388xx|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国产一区不卡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在线| 国产日产精品1区| 精品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在线视频综合导航|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高潮久久久久无| 亚洲免费成人av| 2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蕉| 国产九色精品成人porny| 亚洲第一av色|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二区| 国产精品丝袜久久久久久app|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小蝌蚪| 日韩电影在线看|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高潮久久久久无| 午夜伊人狠狠久久| 欧美a级理论片|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妲己|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久久色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对白一区国产伦| 三级欧美在线一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老狼| 婷婷中文字幕综合|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九色综合狠狠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