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以節(jié)儉為主題高中作文_話題作文3篇 節(jié)儉的作文高中,供大家賞析。

以節(jié)儉為主題高中作文_話題作文1
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你是不是已經把這兩個重要的字——節(jié)儉給忘了呢?
每天我們手里總會有爸爸媽媽給我們的零花錢,每天似乎都要去小賣部里跑一趟,享受美味的零食;每次看到了漂亮的衣服總是吵著要爸爸媽媽買;東西沒用壞覺得不喜歡就丟了……
有一次,我花的零花錢太多了,這個星期的零花錢在周三就沒有了,就去問爸爸要,本以為爸爸會很爽快的給我,沒想到爸爸卻是批評起我來:“前幾天給了你那么多零花錢,這個星期還沒過怎么又沒了?爸爸以前哪有零花錢用,不照樣是這樣過來了么,現在生活好了,難道就可以奢侈浪費了么?”我覺得很委屈,淚水止不住的往下掉,爸爸卻沒有任何的安慰之心,我又不敢對爸爸進行反駁。這個星期只好在同學邀我買零食的時候說不想吃,同學買玩具的時候說不想玩,沒興趣。不知道為什么,我連自己也不敢相信,我居然在沒零花錢的情況下度過了一個星期,這簡直是一個奇跡啊。我開始慢慢領悟到了爸爸說的話了——節(jié)儉。
以后的幾個星期爸爸還是照樣給我零花錢,而每個星期的零花錢總有剩,一個星期比一個星期剩的多,爸爸也發(fā)現了我這個變化,給我買了一個存錢罐,并對我說讓我開始學會自己攢錢,我很興奮,并告訴自己一定要把它存滿了。漸漸地我開始養(yǎng)成了節(jié)儉的好習慣,身邊的同學也紛紛對我豎起大拇指,向我學習。
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可以節(jié)省的,比如說少買零食吃,就可以自己攢錢了,把錢用在該用的有意義的地方去,洗衣服的時候把水贊起來可以用來沖廁所,洗蔬果的時候把水龍頭開的小一些……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這樣的好習慣,我做到了,你呢?
以節(jié)儉為主題高中作文_話題作文2
我到了學古詩的年齡的時候,我學到的第一首古詩就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蔽覀冞t到的事物都是由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那時候我就覺得,在舊社會里長大的孩子,雖然沒有我們這些孩子幸福,但是他們有一種我們現在孩子都很少有的良好習慣,那就是他們在困難中養(yǎng)成的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這種習慣在我們現在這些孩子中很少有,因為我們都是家中的寶,是吃著蜜糖長大的,從小就養(yǎng)成了浪費的習慣,根本不懂得什么叫節(jié)約,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沒有出席的人,成為一個貪婪的、不會勞動的人。那些從小就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孩子,他們即會辛勤的勞動,又不會太浪費,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其實節(jié)約很簡單的,比如:我們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粒大米,就能讓貧窮的人們吃上一頓香噴噴的大米飯;我們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度電,就能讓鬧電荒的地方變得明亮起來;我們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滴水,就能讓喝不到水的人們喝上一年;我們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毛錢,甚至是一分錢,就能讓那些渴望上學的孩子們上學,也能讓那些挨餓挨凍的人們得到食物與溫暖,還能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回到家園,這些東西對于我們來說好像微不足道,但只要我們全國人民都節(jié)約,全國人民都能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那在我們國家就不會有什么饑荒、水資源不足、電荒、油荒。
節(jié)約,是一種意識、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節(jié)約更要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一種作風。對個人,節(jié)約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對社會,節(jié)約就是一種文明。如果大家從現在開始能夠從我做起,牢記節(jié)約意識,從節(jié)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同學們,“讓節(jié)約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以節(jié)儉為主題高中作文_話題作文3
節(jié)約窮人的財富,富人的智慧。讀了《儉以養(yǎng)德》這篇文章讓我了解了許多:直到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家里還是經常穿補丁的衣服。是他家中貧窮嗎?不是,他是領導人;是他不愛新衣服嗎?不是,誰不愛美麗。如果,一個人過慣了節(jié)儉和艱苦的生活,那么就不會有邁不過去的坎,度不過的難關。據有關人員統計:毛主席的一雙布鞋補了22次,一套軍裝補丁有76塊,睡衣則有67塊。毛主席能有補丁一身的光耀形象,是因為他補丁之多,實數罕見哪。毛主席的內衣內褲上更是五彩斑斕,有赤色、橙色、黃色、紅色、青色、藍色、紫色……與標準的老百姓一樣“笑破不笑補”,只要不露肉,不透風就行。
這位偉人,有著一生用不完的美筵,正是因為他的節(jié)儉。馮玉祥將軍教育兒子馮洪國也是如此:“兒啊,你要脫下軍裝、皮鞋到牛柵里去熏一下,聞一聞牛屎味,才會知道五谷香。古人說:奢能滅志,儉以養(yǎng)德。你雖然還不曾管事,談不上奢華,但以你的穿戴上看,是危險的!”這蘊含著深刻道理的話“一板子”把馮洪國打醒了。他脫下了軍裝、皮鞋,換上了青年的便衣,穿上了粗布鞋。事情是這樣的,馮洪國日本留學回國后,看望多年不見的老父親,當父親看到兒子身著西裝腳蹬皮鞋,渾身散發(fā)著濃濃的香水味,便這樣地教育自己的兒子。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補丁、牛棚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看到的是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一到夜晚,萬盞燈火大放光芒,一幢幢大廈頓時披上了寶石鑲嵌的衣衫;一條條街道猶如星光閃耀的銀河;再加上射燈如探照燈似的來回晃動,而在這閃耀著的美麗背后,又有誰看到了浪費的影子。的確,許多人都會這樣認為:生活條件好了,就應該有這樣的享受。于是,節(jié)約也隨之被人們拋在了腦后。
這天中午,我經過學校的小店,里面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啊!同學們進來時迫不及待,出來時滿載而歸,我嘗點你的薯條,你吃點我的雞腿,真是不亦樂乎。我在班級里簡單地做了一個調查:平均每天到小店去4次以上的有6人;去3次的有10人;去2次的有30人;去一次的有7人;一次都不去的沒有(因為今天不去明天可能就去了,雖然我去小店的次數不算多,但我也在去的行列中)。去小店為了買學習用品的占四分之一;肚子餓買吃的占四分之一;還有四分之二的是為了解讒,看到別人在吃自己也要吃,更有同學是拿零食當午飯,中午菜不合胃口就一倒了之。前幾天班級里還掀起了一股名牌風,看誰穿得最有品味,今天你穿李寧,明天我就要換上安踏,有人還嘲笑同學穿假名牌。哎,我真想告訴大家,勤儉才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而不是攀比與浪費啊!
在班會課上,我和老師商量把《儉以養(yǎng)德》這篇文章推薦給同學們,老師同意了,聽完了我對文章的介紹,同學們都談了自己的心得體會,是啊!艱苦的生活雖然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但我們仍應牢記:平日里節(jié)衣縮食,困難時才容易度過難關;富足時豪華奢侈,窮困時將難以生存。勤儉節(jié)約這一美德在什么時候都不會過時。
以節(jié)儉為主題高中作文_話題作文3篇 節(jié)儉的作文高中相關文章:
★ 端午節(jié)高考話題作文3篇(高考中有關端午節(jié)的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