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愛心與教育》教師讀書筆記6篇(愛心與教育讀書感),供大家閱讀。

《愛心與教育》教師讀書筆記1
《愛心與教育》是李鎮(zhèn)西老師的代表作,這本書以手記的形式敘述了李老師教書育人的感人故事,書中描述的故事體現(xiàn)了他高度的責任心和無私的愛心,讓我無比感動和崇敬。
李鎮(zhèn)西老師對學生的愛永遠是那么真摯。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是教育的動力和基礎。教育是一種需要真情付出的勞動,唯獨真心賦予學生,才會收獲內心的感動。不同的老師對學生有不同的愛的表達法,有的如疾風驟雨,有的如細水長流。無論哪種,總是在潛意識里把學生看成是教育的對象,這也許沒錯,但這種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讓我們感到為人師者深藏骨髓之中的那一份道德優(yōu)越感。李老師則不同,他給汪斌煮雞蛋,給學生送生日祝福,和寧瑋八年如一日地通信并一直鼓勵她。由此可見,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是那么的真摯,因為貴在執(zhí)著和堅持。作為一名教師,能夠長期地像李鎮(zhèn)西老師這樣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的,實在是少見!這份教育手記,讓我在感動的同時也不斷的反思:如果我遇到這樣一些難以管理的學生,我會有多少耐心來等待他們的轉變,又會有多少愛心和毅力來對待問題的反反復復?想到這些,不覺感到自慚形穢。我以為我們應該用心去閱讀,并且結合自己身的實踐去讀。
李老師對學生的愛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且發(fā)自內心的愛,這份愛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雙向的互動!李老師是真正地熱愛自己的學生,正是這種愛架起了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反觀自身,作為一名英語老師,由于平常帶的班比較多,平時與每個班的孩子相處的時間并不多。剛工作時的還是滿腔熱情,但現(xiàn)在工作的繁忙與壓力讓我產生了職業(yè)倦怠感,曾經(jīng)對學生的那份執(zhí)著與牽掛,現(xiàn)在竟有些淡然。李鎮(zhèn)西老師的故事讓迷茫我又注入了清新的活力。我深深地感到成功的教育需要的是源源不斷的愛的付出,這些要比知識的灌輸重要的多,教師只有做到愛的付出才會有愛的回報,才能成為一個幸福的老師。
教育需要愛的付出更需要理性公平的教育方式。寧小燕的故事讓我流淚的同時更多了一份沉重的思考。不少教師認為只有學習好的學生才是人才,對他們的態(tài)度和評價也是較為積極的,而對那些學習不好的學生則認為他們將來也不會有大出息,因此對他們的評價也是消極的,這是教育的可悲。
作為老師,我們在培養(yǎng)知識型人才的同時又要面向全體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這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我以為對于優(yōu)秀生,我們不能只看重他們的學習成績,更不能以學習成績?yōu)闃藴蕘碓u判其他方面的發(fā)展。雖然優(yōu)生的確在學習等方面表現(xiàn)得讓人欣喜,但在他們身上同樣也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比如自高自大不團結同學、不尊敬師長、耐挫折能力弱等,甚至在個別孩子身上存在心理缺陷,而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卻被我們這些教育者忽視了,因此作為教育者我們更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于差生,我們應盡量發(fā)掘他們的閃光點,經(jīng)常深入學生之中,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后進生的身上的優(yōu)點。只要我們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就會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今后我希望自己能充分利用學生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所長,為班集體作出貢獻,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的同時不斷完善自身,從而達到全面發(fā)展。只有這樣各種“個性+特長”的學生才會不斷涌現(xiàn),社會所需要的成功加智力的人才才會層出不窮。
教育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和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很大關系。正是這份使命感促使李鎮(zhèn)西老師從參加教育工作起就邊教學邊不斷地閱讀教育理論書籍,以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yǎng),起初他讀得最多的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可以說這些閱讀給了李老師深遠的影響,才使李老師學以致用,不斷完善自身??戳死罾蠋熢谝灾袑懙乃慕逃枷霘v程,我驚訝李老師哪來的那么多時間去讀書。其實讀完之后也不難明白,正是由于對教育事業(yè)的這份執(zhí)著與熱愛,他樂意把自己寶貴的點滴時間都用在了閱讀和教育事業(yè)上?;叵胱约?,真是慚愧,每次總是以這樣那樣的理由為借口,放棄為自己充電。作為新時代的老師,我們也要繼承這份光榮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不斷學習教育理論和知識,提高自身。最為重要的是運用所學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真正用自己的責任和愛心搞好教育工作。
這本書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教育和愛是分不開,它啟發(fā)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要吝嗇自己的微笑,真誠的贊嘆,熱情的鼓勵,無私的愛心,因為它們會如春風細雨般滋潤著每個孩子的心靈。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老師,我也會積極行動起來,像李鎮(zhèn)西老師那樣,用我自己的真心、愛心和責任心,在每一個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種子。
《愛心與教育》教師讀書筆記2
“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同時必定又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這些是我在看李鎮(zhèn)西名著《愛心與教育》的手記一中所摘抄下來的句段。李老師是我最崇敬的名師之一,今讀了他的《愛心與教育》的手記一,我更是對他萬分崇敬。在“手記一”里,李老師所具有的一顆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師對學生的愛心更是令我震撼!學生生日時親手送上的一本書、一張賀卡、幾句誠心的祝福,為學生辦生日晚會,跟學生一起舉行篝火晚會,一直關注高考落榜學生寧瑋……令學生感動的同時,也折射出了師者崇高的師德風范,然而李老師卻把這一切說成是“在還學生的債”,這是何等的高貴!
《愛心與教育》文章里,沒有華麗的辭藻裝飾,沒有驚天動地的偉大壯舉,全是記載著李老師與他的學生們之間發(fā)生的最平常的事,可這些事又極其的不平凡!給學生送上生日祝福,為貧困學生捐款,這些我們大多數(shù)老師也做過,可是有幾個能像李老師這樣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來?而且我們有幾個能做到像李老師這樣對學生是一種純粹的、不帶任何功利目的的愛呢?大多時候,我們老師對學生的所謂“愛”,是否建立在某種“功利性”的成分上呢?這些值得我們好好地去反思。
一、“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琢不成器”!每一個人都是一塊璞玉,如果你不經(jīng)過一番“精雕細刻”,就算你天賦多么的高,也不可能變成一塊玲瓏剔透的好玉。這是我看《愛心與教育》手記三“鍛造卓越人格”得出的最深刻的感悟。我的思緒帶進了我們班的小班長身上……
放學了,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背著書包離開教室,我也準備去辦公室,子俊卻把我叫住了,可愛的小男孩,盡管是班級中的搗蛋王,可是我很喜歡他,天資聰穎,活潑可愛,瞧他神秘的樣子,我問他有什么事,他卻示意我站到教室門口的那個角落里,還是一副老樣子,嘻嘻地笑著。我親切地對他說:“孩子,說吧!”他雙腳不停地搓著地面,天真無邪的雙眼看著我:“老師,班級里安排兩個班長行嗎?”我肯定地回答了他。“那……老師,我能當班長嗎?我想當回班長呢!”我心里盡管格登了一下,但我答應了他,他鼓足勇氣對我說,我能打擊他的自信心嗎?但是我如果馬上讓他當班長,同學們會接受他嗎?其他任課老師會滿意嗎?說起我們班級的課堂紀律,所有的老師對他都搖頭。
我拉著他去辦公室,他的小手緊緊攥著我的手,我的心暖暖的。我愛牽孩子的手,小時候老師牽我的手我覺得真幸福,我也想把我的愛傳遞給我的學生。他用誠懇的眼神看著我,這次看來是認真的。也許這一次我能改變他,我仿佛看到了一個蓬勃向上的子俊。我問子俊:“平時,老師和同學們推薦的班長具有什么優(yōu)點?”他想了想回答了我,一會兒就低頭不語。我把他拉到我的身邊,我猜他對自己沒信心了。我在他耳邊低語:“好孩子,別泄氣,你有機會,老師會等待!”“真的?那就是說我還能當班長!”他喜出望外。
從第二天開始,我在各方面幫助他,鼓勵他,提醒他,每天放學后都會耐心地跟他交流一次他一天的學習、思想、課堂表現(xiàn)。這一切,同學們都沒有覺察到。慢慢的,子俊變了,跟以前判若倆人,老師和同學們都改變了對他的看法,評價越來越高。他的紅花本上也開滿了鮮艷的小紅花。在學期第二次評選班干部時以最高的票數(shù)摘取班長的桂冠。他興奮得蹦呀跳呀:“老師,我成功了,我終于當班長了!”我激動抱起了孩子!
二、“心心相印的教育”
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碧招兄舱f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崩铈?zhèn)西在他的《愛心與教育》手記四“教育是心靈的藝術”中用自己的行動很精辟地詮釋了這個觀點。
徐茵是我們班的漂亮女孩,她有舞蹈天賦,幼兒園時一直在學舞蹈,一年級學了一年的拉丁舞,可是現(xiàn)在她嫌苦,不管父母和老師的反對堅決放棄。舞蹈老師深感惋惜。學習上也是如此,作業(yè)丟三拉四,聽寫詞語緊皺眉頭,做作業(yè)時叫苦連天,盡管我耐心跟她溝通,可這對她來說都無濟于事。她的惰性導致她成績不理想。這次元旦文藝節(jié)目表演,我們班級的是器樂合奏《親親茉莉花》,有十位同學伴舞,茵茵也是其中一位,她的舞姿最美。我一直夸獎她,讓跳舞的幾個同學以她為榜樣。表演前為她換上精心挑選的旗袍,為她梳了最美的發(fā)髻,第一個為她化了妝。高挑的個兒,羞澀的表情,高雅的氣質,真是太美了。當我為其他同學化妝時,她湊到我身邊,悄悄地問我:“老師,你為什么對我這么好?”我輕輕地告訴他:“因為老師喜歡你,我們是最好的朋友呀!”她恍然大悟的表情,后來一直坐在我旁邊,看我給其他同學化妝,還不時給我?guī)兔δ?。我心里暗喜著。精彩的表演讓我忘卻了排練的辛苦。演出結束后,她第一個奔到我的身邊,我馬上豎起大拇指,夸她:“好朋友,你的表演真出色!”聽我叫她好朋友,她開心地笑了。
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只要我們單獨相處在一起,我就叫她好朋友。課堂上她會不時傳遞著她的笑臉,常常聽到她響亮的回答,作業(yè)不再偷懶,書寫端正了,我利用課余時間給她補課、講故事、一起學英語,我倆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她把苦惱向我傾訴。單元測試里要求寫一篇寫人的習作,寫一位班級里親密的伙伴,寫一件倆人之間值得寫的事,同學們你看我,我看你,然后開始寫作,都寫了班級里的同學。可她卻寫了一篇《我的朋友周老師》,從沒見過她寫得這么真摯感人的作文,以前總是三言兩語,草草敷衍了事??山裉焖齾s另要附頁,她把我鼓勵的話記得一清二楚,三年級的孩子呀,剛剛練寫作,卻能通過習作表白心聲。我知道我們的友誼在不斷升華,我知道茵茵在以后的學習道路上不會再停滯不前,一句樸實的“因為我們是朋友”,是一盞幫助她遠航的.啟明燈,她還跟我說,想繼續(xù)去學拉丁舞,她要把最好的舞姿展示給我這個好朋友看。
《愛心與教育》教師讀書筆記3
1、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然而,有時候師生之間相互的感情并不一定有著明顯的直接的“教育功利”目的。如果師生間建立起了感情的良性循環(huán)——教師經(jīng)常想:“這么好的學生,我怎么能不想方設法地把他們教好呢?”學生經(jīng)常想:“這么好的老師,我怎么能不好好聽從他的教育呢?”——那么,我們的教育便現(xiàn)出了成功的曙光!
2、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首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懊總€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擴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識到的那樣,連我不曾教過課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當我第一次讀到蘇霍姆林斯基這段真誠的話時,我竟感動得眼睛都濕潤了:一個享譽全球的大教育家竟然有這樣一顆愛孩子的童心!還是這位我敬重的教育家,曾在一個春天,和他的學生們共同買了一條小木船,然后劃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去探險。教育家寫道:
“可能有人會想,作者想借這些事例來炫耀自己特別關心孩子。不對,買船是出于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蘇霍姆林斯基:《巴甫雷什中學》)
3、教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講,并不是我們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己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我們的賬,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并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把他們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這樣,我們便把自己尊嚴的豐碑建在了學生的心中!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樸素的真理就是教育者的尊嚴是學生給的!
4、以前我們不少教育者談到教育,總是把學生當做空蕩蕩的容器,而所謂“教育”就是教師往這些“容器”里面裝“高尚的思想”,裝“美好的道德”。我在從教多年,和學生深入交往的過程中,深深地感到:其實在很多時候很多方面,學生的心靈倒比我們教育者純潔得多也高尚得多!“學歷”、“閱歷”、“經(jīng)歷”等使我們“成熟”起來,也冷漠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的確應該向學生學習!
那么,教育者真的就沒有什么事做了嗎?不,在有些時候,面對有些學生,教育的灌輸也是必需的;但面對多數(shù)學生,特別是像寧瑋這樣的學生,我們要做的是“保持”、“扶持”與“引導”:讓學生保持一顆童心,扶持學生美好道德的萌芽不斷健康生長,引導他們面對復雜甚至有時顯得比較陰暗的社會現(xiàn)實,讓“純真”更堅強也更機智!
《愛心與教育》教師讀書筆記4
這個暑假讀完了李鎮(zhèn)西老師所著的《愛心與教育》我被他的愛心所震撼;被他用全身心的愛投入到教育事業(yè)所震撼;被他一幕幕真實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為他所教的學生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讓我深深體會到“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p>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fā)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蔽易约菏欠浅Y澩@話的,假如沒有愛學生的心,又何來的教育好學生呢?假如沒有愛心與童心,又何來與孩子打成一片,更好的教育孩子呢?說愛心和童心是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是在恰當不過了!
從教學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擁有一顆愛心,真心付出,孩子們也同樣對你真心喜歡。愛心還表現(xiàn)在于對學生的贊美與寬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點點的成績。不要吝嗇贊美,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臉腮甜甜的微笑讓人陶醉,這種無名的愛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們要繼續(xù)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犯了錯,要細心教導,讓他們感受老師是因為愛他們才教導他們的。這種愛不需要言語來表達,他們也能感受到老師的一顆愛心。于是,他們就會注意下次類似的錯誤。
因為有了愛心,讓孩子努力爭取,改錯,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教育更有意義,也讓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說,我們不僅需要有顆愛人的心,更要有的是一顆智慧的愛心。
《愛心與教育》教師讀書筆記5
幸讀到李鎮(zhèn)西老師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起初是出于要完成讀后感的任務才翻看這本書,捧讀這本書時,說實話,我不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覺我就被書中描述的師生真實情感所投入,更為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這樣,我陶醉著、感嘆著進入了一種會意忘文的閱讀境界,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夢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省自身,反省自己與李鎮(zhèn)西老師之間的差距。教書幾近十年,隨著歲月的流逝已變得毫無棱角,常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安慰自己。只到捧讀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我才第一次意識到,實際上所謂的單純是蒼白,是膚淺;所謂的平淡是平庸,是無為。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zhèn)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我……但我從未想過,學生到底為什么來上學?當我讀到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蔽疑钌钫鸷沉耍@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在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后仍牽掛著他們——所以他會為高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艷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xiàn)自己的勃勃生機。”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么廣闊的胸懷,多么博大的愛??!跟李老師相比,我的學生年紀更年輕、心靈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護、去關心、去琢磨、去引導他們。人之初,性本善,在這個社會給予孩子更多影響之前,我們必須把他們培養(yǎng)成品行端正、熱愛生活、富有理想、朝氣蓬勃的學生;必須把他們培養(yǎng)成積極進取、敢于創(chuàng)新、富有個性、獨立見解的學生;必須把他們培養(yǎng)成自信自強、永不屈服、愈挫愈奮、樂觀向上的學生;必須把他們培養(yǎng)成興趣廣泛、身懷特長、善于協(xié)調、精于應變的學生。我喜歡隨意的生活,盡管我工作的也踏實認真。但讀完李老師的書后讓我明白“隨意或許是一種美麗,而執(zhí)著卻是一片更燦爛的云彩。反思過去的”“隨意”“從容”,越來越覺得我的隨意是低層次的,我的從容包含著更多的惰性。讀了這本書,讓我的心靈受到一些激蕩,讓我漸趨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讓愛心與童心在我的心中留存的更久吧!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給我一種領悟,一種發(fā)現(xiàn)!它啟發(fā)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要吝嗇自己動人的微笑,由衷的贊嘆,熱情的鼓勵,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它們是滋補孩子們心靈的靈丹妙藥。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像李鎮(zhèn)西老師那樣,用我們的真心、愛心和責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種子,以一顆智慧之心,仁愛之心,包容之心去擁抱我們的事業(yè),擁抱我們的孩子!
《愛心與教育》教師讀書筆記6
假期里,我完整地通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這部己經(jīng)打動過無數(shù)人的教育著作《愛心與教育》,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著我,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李老師運用許多學生的原話真實地寫出他怎樣地愛學生,學生又怎樣地愛他,真是讓人感動。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尤其是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的手記一,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生動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著我。我更是對他萬分崇敬。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zhèn)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對于工作多年的我來說,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我……但我從未想過,當我讀到李老師的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使我深深震撼了,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在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后仍牽掛著他們——所以他會給高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艷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xiàn)自己的勃勃生機。”他把學生比作“容器”,要向這個容器里面注入高尚的道德思想,美好的情操教育。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么廣闊的胸懷,多么博大的愛?。?/p>
李鎮(zhèn)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一書中說“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弱勢群體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難以擁有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是的,“愛”只一個字,但做起來談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
《愛心與教育》讓我受益匪淺,不僅知道了怎樣跟學生怎樣相處,怎樣教育學生,同時,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學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該具備的“三心二意”。三心-------指愛心、信心、耐心;二意-------善意和誠意。我讀了這本書后,一定會好好反思,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時時不忘李老師的警句,把教育工作認認真真的做好!
《愛心與教育》教師讀書筆記6篇(愛心與教育讀書感)相關文章:
★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模板3篇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與心得體會
★ 教師朝花夕拾讀書筆記范文3篇(人民教育出版社朝花夕拾讀書筆記)
★ 教師讀書筆記及心得體會大全3篇(小學教師的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
★ 關于小學語文教師讀書筆記心得大全3篇 小學語文教師讀書筆記摘抄及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