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春秋時代的故事3篇(一則春秋時期的小故事),供大家賞析。

春秋時代的故事1
周朝王室發(fā)生了內(nèi)亂,周天子襄王逃到鄭國,派人給齊、宋、陳、衛(wèi)等國送去了消息,說京都被狄人占了。各國諸侯收到消息便各自派人去鄭國慰問天子,可是卻沒有人提出替他打回洛陽。
這時,有人向天子提建議說:“秦晉兩國國力強盛,而且兩國國君都想成為霸主。秦國有蹇叔、百里奚、公子縶,晉國有趙衰、狐偃、胥臣,他們都有著號召大小諸侯、扶助天子的能力。不妨派他們?nèi)ナ栈鼐┒肌?rdquo;于是周天子便派使者分別去了秦晉兩國。
晉文公聽說天子逃難了,馬上想要帶領(lǐng)軍隊打到洛陽去??墒钱斔谋R剛要動身的時候,秦國的軍隊已經(jīng)到了黃河邊了。晉文公立刻派人去見秦穆公,向其表明晉國已經(jīng)派兵出發(fā)了,不必勞煩秦國了。于是秦穆公便撤回了兵馬。
這時,蹇叔、百里奚說:“晉國不愿意我們發(fā)兵,恐怕是擔心我們搶了他的功勞吧!不如我們也一起去看看。”
秦穆公說道:“這個我知道,只不過重耳剛剛做了國君,一點功勞都沒有,這次就把護送天子的機會讓給他吧!”于是秦穆公派人去慰問了天子,自己帶著兵回到了秦國。
晉國的兵馬打了勝仗,將周天子順利送回了京都。周襄王大擺筵席犒勞晉文公,并將京都附近的四個城池送給了他作為禮物。從此,晉國在京城也有土地了。
晉文公剛從洛陽回來,宋國便來請求救兵。宋成公讓公孫固來見晉文公,原來楚國派成得臣為大將,率領(lǐng)著陳、蔡、鄭、許四國的諸侯來攻打宋國。
晉文公馬上召集大臣商議,將軍先軫說:“楚國是南方蠻族,經(jīng)常仗著自己的國力欺負別國。您要想成為中原的霸主,這可是個很好的機會。”
狐偃說:“曾國和衛(wèi)國本來跟我們就不友好,最近又歸附了楚國。我們不如先攻下這兩國,那時楚國一定會派兵營救,這樣便能解了宋國的危機。”于是晉文公便答應了公孫固的請求,讓他先回到了晉國。
公元前632年,晉文公攻下了曹國和衛(wèi)國,楚成王得到了這個消息,馬上下令讓成得臣回去。成得臣覺得很快就能攻破宋國,因此十分不愿意退兵,于是他向楚成王報告說:“請再等幾天,打了勝仗便回去。”
楚成王見成得臣不聽命令,心里非常不高興。有個大臣說:“晉國國力強盛,晉文公有著成為霸主的野心。我們最好還是讓成得臣當心點,不要和晉國發(fā)生沖突,如果能夠講和,最后說不定還能得到一個平分南北的局面。”
楚成王于是再派人去通知成得臣。
成得臣見楚成王一直催促自己,而且宋國又死守著城門,于是他下令停止攻擊,可是又不好意思馬上退兵。他派人去和晉文公說:“如果您能夠恢復曹國和衛(wèi)國,我就不再攻打宋國,咱們握手言和。”
狐偃聽完就罵道:“他還沒有攻破宋國呢,竟然先來讓我們恢復已經(jīng)滅亡的國家,真是異想天開。”于是他把成得臣的使臣扣押,只將手下的人放了回去回話。
為了打擊楚國,晉文公一方面派人去聯(lián)絡秦國和齊國,請他們來幫忙一起抵御楚國,另一方面通知衛(wèi)國和曹國的國君,讓他們和楚國斷絕來往,許諾將來一定恢復他們的王位。于是,這兩位亡國的君王便寫信給成得臣,自己甘愿歸附晉國。成得臣見了信非常生氣,他索性不打宋國,直接領(lǐng)兵奔著晉國來。
晉國大將先軫一瞧楚國人過來,就打算立刻開戰(zhàn)。狐偃攔住他說:“當初主公在楚王面前曾經(jīng)說過,一旦兩國開戰(zhàn),晉國情愿退避三舍。所以今天不能失信。”將士們都反對。
狐偃接著說:“我們不能忘了當初楚王的好意。退避三舍是向楚王表示好意,并不是害怕成得臣。如果他們就此退兵或者不再追上來的話,我們兩國就很容易講和了。如果他們?nèi)匀桓F追猛打,那么理就在我們這邊了,將士們打起仗來也更有力氣,這樣對我們來說不是更有利嗎?”
大家認為狐偃的話很對。晉文公吩咐軍隊向后撤退,一口氣就退了三十里??墒浅娨廊辉谙蚯靶羞M,于是晉軍再向后退了三十里,離楚軍已經(jīng)很遠了??墒菚x文公接到消息,楚軍又跟上來了。這樣晉軍又向后退了三十里,總共后退了九十里,實現(xiàn)了當初“退避三舍”的諾言。晉軍到了城濮駐扎下來,不再往后退了。這時秦國、齊國和宋國的軍隊也陸續(xù)到了。
春秋時代的故事2
平原君的名字叫趙勝,是趙國的一位公子,在所有的公子中,他是最有能力的一位。秦國軍隊圍攻趙國都城邯鄲的時候,趙王派他前往楚國求援,想與楚國簽訂合縱的盟約。
平原君準備帶二十名文武全才的門客跟他一起去楚國,可是從手下三千門客里左挑右選,最后只選出了十九位,還差一位無論如何也選不出來了。就在他著急的時候,有一個坐在角落里的門客站起身,自我推薦道:“您把我作為備用人員帶上吧。”
平原君十分驚訝,問他:“你叫什么名字,到我門下有幾年了?”
那個門客說:“我叫毛遂,到您的門下已經(jīng)三年了。”
平原君仔細打量他一番,搖搖頭說:“我聽說有才能的賢士活在世上,就像一把錐子放在布袋里,它的錐尖很快就會冒出來。可你已經(jīng)來我門下三年了,我左右的人從未稱贊過你,可見你并沒有什么才能。”
毛遂上前一步,大聲說:“從前我并未被放在布袋里,所以,您看不到錐尖。您要是早點把我放到布袋里,錐尖早就戳出來了!”
其他的門客都以為他在說大話,互相眉來眼去,用輕蔑的話譏笑他。
平原君很佩服毛遂的口才和勇氣,就決定由他湊齊這二十個人的數(shù),辭別趙王,前往楚國去了。
平原君和楚王在朝堂上商議合縱抗秦的事,毛遂和其他十九個門客都站在臺階下等著。這場談判從早晨起,一直談到正午,任平原君說破了嘴皮,楚王就是不同意合縱抗秦的事。
這時,有一個門客走到毛遂身邊,對他說:“請你上去說一說吧。”
毛遂大步走上前去,手里握著寶劍,高聲道:“合縱與否,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明白,怎么從早晨說到現(xiàn)在也沒有一個結(jié)果呢?”
楚王一愣,問平原君:“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說:“是我的門客。”
楚王一聽,非常不高興,便呵斥道:“我和你的主人說話,哪里輪到你來插嘴,趕快下去吧!”
誰知,毛遂不但沒有下去,反而握著劍柄,又向前邁了一步。
毛遂說:“大王之所以呵斥我,是因為楚國人多勢眾。但是,我現(xiàn)在距大王只有十步之遙,大王的命可是掌握在我的手中了。”
楚王聽他這么一說,心里也有些膽怯了。他馬上換了一種口氣說:“那你有什么高見,說出來聽聽。”
毛遂說:“楚國有五千里大地,一百萬兵士,曾經(jīng)也稱霸于諸侯。可是,自從秦國強大起來,楚國就連吃敗仗,連自己的國君都成了秦國的俘虜,最后死在秦國。想一想,這都是楚國的恥辱啊!秦國的白起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子,帶著幾萬人馬,就奪取了楚國的都城,這等奇恥大辱連我們趙國人都為大王感到羞愧!今天,我們來和大王談合縱的事,這不單單是為了趙國,更主要的也是為了楚國,難道大王就不想報仇雪恨嗎?”
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臉紅心跳。
他連聲說:“有道理!有道理!”
毛遂追問:“這么說,合縱的事可以決定了。
楚王說:“決定了。”
毛遂馬上叫楚王的侍從拿來雞血、狗血和馬血,他手捧盛有動物血的銅盤,跪在地上,說:“按照規(guī)矩,請大王先歃血!”
楚王歃血后,平原君和毛遂也歃了血。
回到趙國后,平原君十分感慨地說:“我從前以為,憑我的眼力,是不會漏下天下的賢士的,可楚國之行,我知道我錯了。”
從此,平原君把毛遂尊為上客,凡事都征求他的意見。
春秋時代的故事3
當初,晉獻公為了討好年輕的妃子,立了小兒子奚齊為太子,并殺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唯恐自己也遭到不測,于是分別逃到了別的國家,夷吾早已跑到梁國,重耳跑到蒲城。
晉獻公聽說他們兩個跑了,就以為他們是和申生是一伙的,于是派了刺客去刺殺他們。追趕重耳的刺客勃鞮一直追到蒲城,差一點就要了重耳的性命。幸好他只砍下了重耳的一只袖子。
重耳跑到狄國,就在那邊暫時住了下來。當時普國有才能的人大多數(shù)都跟隨重耳逃了出來。其中便有狐毛、狐偃、趙衰、魏犨、狐射姑、顛頡等人。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死后,晉國發(fā)生了內(nèi)亂,奚齊和卓子先后做了國君,可是后來都被臣子殺害了。接著秦穆公幫助夷吾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就是晉惠公。晉惠公后來跟秦國失和,大肆屠殺反對他的人,非常不得民心。于是有很多人就希望公子重耳能夠回國做國君。而晉惠公也擔心重耳回來,就打發(fā)勃鞮再去行刺重耳。
狐毛、狐偃接到父親狐突的書信,得知晉惠公派人刺殺重耳的消息,于是趕忙去通知重耳,大家一塊商量要逃到哪里去。狐偃建議大家逃往齊國,因為齊桓公還是霸主。
第二天,重耳吩咐奴仆頭須趕緊收拾行李,打算天一黑就動身。可是還沒等到晚上,他們便接到新的消息:刺客提前一天出發(fā)了。重耳聽到這個消息轉(zhuǎn)身就跑,也沒有通知別人。后來跟著他的人陸陸續(xù)續(xù)地都集合了,可是卻偏偏少了一個頭須。大家的行李盤纏都在他那里,后來大家才得知,頭須帶著東西逃走了。他這么一走,弄得本來就狼狽不堪的眾人更加艱難了。
這幫人想要去齊國,中間要經(jīng)過衛(wèi)國。衛(wèi)文公當初建造國都的時候,晉國沒有幫忙,而且重耳還是一個落難的公子,因此便沒想要招待他們那一干人,并且吩咐守城的差役不要放外人進城。
重耳氣得火冒三丈,無奈之下只得繞了一圈子過去。他們沒有了盤纏,走了一路早就餓了。他們來到一個叫做五鹿的地方,看見幾個農(nóng)人在地頭吃飯??匆娝麄兇罂诘某燥垼蠹腋佑X得饑餓難耐。
重耳讓狐偃去跟他們要點兒,那些人卻笑著說:“看你們的打扮一定是達官貴人,還用向我們百姓要吃的嗎?我們要是少吃一口就拿不起鋤頭,那就別想活了。”
其中一個人開玩笑地說:“看你們怪可憐的,就給你們一點吧!”只見他拿起一塊土塊遞了過去。
當時魏犨就發(fā)火了,嚷嚷著要揍他們。重耳也很生氣,嘴上不說,心里已經(jīng)默許了魏犨的做法。這時狐偃連忙攔住魏犨,接過那塊土疙瘩來,并安慰重耳道:“糧食得來容易,土地可不容易?,F(xiàn)在百姓主動將土地送給了您,這不正代表一種吉兆嗎?”
重耳也只好這么下了臺階,苦笑著向前走去。
他們一干人等就這么有一頓沒一頓地來到了齊國。齊桓公待他們十分熱情,給重耳送了不少車子和房子,并妥善安置了他的隨從人員??墒菦]多久齊桓公就死了。齊國頓時發(fā)生內(nèi)亂,于是他們只好投奔宋襄公。
宋襄公待他們也不錯,重耳他們都非常感激??墒撬蜗骞珓偞蛄藬≌?,腿上受了傷,過了很長時間病情也不見好轉(zhuǎn)。于是私下里,臣子公孫固對狐偃說:“你們要是愿意留在宋國,我們自然很歡迎??梢侵竿覀儙椭拥綍x國即位,恐怕我們沒有這個能力。”
狐偃表示理解,第二天,他們便離開了宋國。
他們到了鄭國,可是鄭國的國君卻以為重耳已經(jīng)在外流浪了這么多年,肯定是個沒出息的人,于是根本不理睬他。重耳他們又氣又恨,可是又不能發(fā)泄出來,于是只能忍氣吞聲地向前走,過了幾天就到了楚國。
楚成王把重耳當做貴賓,還用招待諸侯的禮節(jié)去招待他。對此重耳十分感激,兩個人很快做了朋友。
有一天,楚成王跟重耳開玩笑似的說:“將來哪天公子要是回了國,怎樣報答我呀?”
重耳回答道:“金銀財寶對于楚國來說不算什么,我實在想不出怎么來報答大王的恩情。如果托您的福,我能夠回國的話,我愿意跟貴國交好,讓兩國的百姓遠離戰(zhàn)爭。如果很不幸發(fā)生了戰(zhàn)爭,那么我就退兵九十里,以此來報答您的大恩。”
楚成王身邊的將軍成得臣聽了這些話非常生氣,他偷偷地勸告楚成王:“重耳能夠說出這樣的話,將來一定是個禍端,不如趁現(xiàn)在殺了他。”
春秋時代的故事3篇(一則春秋時期的小故事)相關(guān)文章:
★ [戰(zhàn)爭時代偉人故事] 偉人的故事3篇(《偉人的故事》)
★ 講好新時代民族團結(jié)故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5篇 民族團結(jié)同心共筑中國夢宣傳內(nèi)容
★ 時代廣場的蟋蟀故事讀后感3篇 《時代廣場的蟋蟀》讀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