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9篇 部編六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2022-07-17 00:00:00 工作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當工作進入新的階段時候,我們必須做好心得工作計劃,這樣才能讓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那么工作計劃該怎么寫呢?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9篇 部編六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供大家參閱。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9篇 部編六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儲蓄的意義和一些有關利息的初步知識,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會利用利息的計算公式進行一些有關利息的簡單計算。

  2.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能力,培養(yǎng)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三者之間的關系及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某工廠的一車間有男工51人,女工40人。男工是女工的百分之幾?女工是男工的百分之幾?

  2.六一班有男生25人,女生是男生的80%。女生有多少人?

  3.小麗1998年1月1日把100元錢存入銀行,存定期一年。到1999年1月1日,小麗從銀行共取回105.22元。小麗現在取回的錢比存入銀行前多了百分之幾?

  板書:(105.22-100)÷100

  =5.22÷100

  =5.22%

  問:這道題敘述了一件什么事?

  師述: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儲蓄問題的應用題。

  板書課題:百分數應用題

  (二)學習新課

  1.導入。

  師述:人們常常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儲蓄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也使得個人用錢更加安全和有計劃,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問:誰去銀行存過錢?那你知道儲蓄都有哪幾種方式嗎?

  存款主要分為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和大額存款等。

  板書:存入銀行的錢叫本金。

  問:在剛才那道題中,哪個數是本金?

  板書:取款時銀行多付的錢叫做利息。

  問:哪個數是利息?

  板書:利息與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問:哪個數是利率?

  師述:利率的高低是由中國人民銀行按照國家經濟發(fā)展的程度來制定。銀行會按照國家經濟的發(fā)展來調整利率的。利率有按年計算的,稱年利率;按月計算的,稱月利率。

  2.出示例1。

  例1 張華把400元錢存入銀行,存定期3年,年利率是5.22%。到期后,張華可得利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元?

  (1)學生默讀題。

  (2)年利率5.22%是什么意思?是怎樣得到的?(用利息除以本金等于5.22%。)

  板書:利息÷本金=利率

  怎樣求利息呢?

  板書:本金×利率=利息

  這樣求的是幾年的利息?一年的還是三年的?為什么?

  (是一年的利息,因為一年的利率是5.22%。)

  要想求三年的利息,還應怎么辦?

  這說明利息的多少還和什么有關系?是怎樣的一個關系?

  板書:×時間

  (3)那么求利息應怎樣列式計算呢?

  板書:400×5.22%×3

  =20.88×3

  =62.64(元)

  (2)要求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應怎樣列式?

  板書:400+62.64=462.64(元)

  答:張華可得利息62.64(元),本金和利息一共462.64元。

  3.出示例2。

  例2 五年級一班今年1月1日在銀行存了活期儲蓄180元,每月的月利率是0.315%。存滿半年時,可以取出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1)學生默讀題。

  (2)指名學生說解題思路。

  (3)應怎樣列式計算呢?

  板書: 180×0.315%×6+180

  =3.402+180

  ≈183.40(元)

  答:可以取出本金和利息一共約183.40元

  問:為什么要保留兩位小數?

  (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只有兩位小數,再往下就沒有了,所以應自動保留兩位小數。)

  問:有一個同學這樣列的算式,你們大家判斷一下,他列得對不對,為什么?

  板書:180×(1+0.315%×6)

  學生討論。

  師追問:0.315%×6表示什么意思?

  又追問:1+0.315%×6又表示什么呢?

  再追問:再用180乘以這個結果得到什么?

  (三)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師述:我們學習了有關儲蓄的知識,知道了本金、利息和利率,以及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學會了求利息的方法:本金×利率×時間=利息。還知道了儲蓄的意義。

  (四)鞏固反饋

  1.小華今年1月1日把積攢的零用錢50元存入銀行,定期一年。準備到期后把利息捐贈給“希望工程”,支援貧困地區(qū)的失學兒童。如果年利率按10.98%計算,到明年1月1日小華可以捐贈給“希望工程”多少元錢?

  2.王宏買了1500元的國家建設債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13.96%,到期后他可獲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3.趙華前年10月1日把800元存入銀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按11.7%計算,到今年10月1日取出時,她可以取出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下列列式正確的是 [ ]

  A.800×11.70%

  B.800×11.70%×2

  C.800×(1+11.70%)

  D.800×(1+11.70%×2)

  4.王老師兩年前把800元錢存入銀行,到期后共取出987.2元。問兩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多少?

  5.1993年末,我國城鄉(xiāng)儲蓄存款余額達14764億元,比1992年末增加3219億元。增長百分之幾?(百分號前面保留一位小數。)

  6.李佳有500元錢,打算存入銀行兩年。有兩種儲蓄辦法,一種是存兩年期的,年利率是11.70%;另一種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10.98%,第一年到期時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來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選擇哪種辦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和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時,緊緊抓住這兩種類型的應用題,引到新知識上。在教學方法上采用了老師講解和學生自學相結合,讓學生有較大的空間去發(fā)揮自己的思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滲透著愛國主義教育。另外,本節(jié)課中概念較多,在教學時,注意在教授解題方法和分析解題思路中去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概念。在最后練習中,還設置了一道離生活比較近、但難度不是很大的題,既利于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而且學生也會比較有興趣。

  小學六年級百分數教案【2】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前談話。

  同學們,昨天看新聞了嗎?誰能給大家發(fā)布一條體育新聞。(生:第十二屆亞運會于昨天在日本廣島結束,中國隊共獲得137枚金牌,名列第一。)對,中國的體育健兒在賽場上頑強拼博,為國贏得了榮譽。(注:上課當天為第十二屆亞運會結束的第二天,1994年10月17日。)

  亞運會結束后,通常要對各國獲得金牌的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有的制成統(tǒng)計表,有的繪成統(tǒng)計圖,請同學們看這樣一張圖。

  第十二屆亞運會金牌分布情況統(tǒng)計圖

  1994年10月

  像這樣的圖,同學們見過嗎?(見過)圖中的數叫做百分數,你們見過百分數嗎?(見過)在哪里見過?(生:在報紙上看見過;在包裝盒上看見過;在爸爸單位的辦公室里看見過;在像老師給我們看的這樣圖上見過……)

  揭示:在生產、工作和生活中,進行調查統(tǒng)計、分析比較時,經常要用到百分數。

  2、導入:為什么經常要用到百分數,用百分數有什么好處?什么叫做百分數呢?今天我們學習百分數。(板書課題)

  [針對學生對體育比賽很感興趣的特點,課上先讓學生發(fā)布一條體育新聞,立即吸引了學生。再出示第十二屆亞運會金牌分布情況統(tǒng)計圖,讓學生觀察圖中的百分數,引導說出在哪里看過百分數,并提出共同探求什么叫做百分數,學生非常樂意,并且興趣盎然。聯系生活實際,巧妙地導入新課。]

  二、引導探索,揭示特征

  (一)教學百分數的意義

  1、引導學生自學教科書上第128頁的例題。

  思考:

  (1)例題中為了比較什么,通常用百分數進行比較的?

  (2)用百分數比較有什么好處?

  (3)什么叫百分數?

  讓學生自學課本后,同座同學議論思考題。

  [喚起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欲望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索百分數的意義。]

  2、集體討論,揭示意義。

  (1)例題中為了比較什么,是用百分數進行比較的?(三好學生所占比率的大小)

  (2)在這里,“比率”這兩個字怎樣理解?(三好學生人數占學生人數的百分之幾)

  (3)六年級三好學生人數所占的比率是多少呢?是怎么得到的?五年級呢?學生回答的同時,板書成下表:

  年級

  三好學生人數

  學生人數

  六年級

  17

  100

  五年級

  30

  200

  =

  (4)用百分數表示三好學生所占比率的大小,有什么好處?(學生回答后板書:分母相同,便于比較。)哪個年級三好學生所占的比率大?

  (5)用百分數進行比較,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后,能約分的要不要約分?(揭示:百分數是分母是100的分數。)

  (6)表格中,兩個百分數的上面一格應填寫什么?(學生回答后板書:三好學生人數占學生人數的百分之幾。)

  (7)什么叫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例題中應把什么人數看成“一個數”,什么人數看成“另一個數”?誰能說一說表格中的百分之十七和百分之十五表示的意義?

  (8)百分數的概念中提到了幾個數?(兩個數)百分數表示它們之間的一種什么關系?(倍數關系)

  3、舉例辨析,揭示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

  出示:(1)雞的只數是鴨的;

  (2)繩長是鐵絲長的;

  (3)一堆煤重噸。

  師生討論:

  (1)這三句話中的三個分數,哪個是百分數?為什么?

  (2)噸為什么不是百分數?

  (3)這三個數都是分數,而前兩個才是百分數。誰能說出百分數和分數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

  學生回答后出示下表:

  分數

  百分數

  意 義

  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也可以表示某個具體數量

  只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

  從而得出百分數是一種特殊的分數,它只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百分數后面通常不帶單位名稱。百分數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師生討論,初步建立概念后,再通過分數和百分數的辨析比較,進一步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認識——百分數只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幫助學生理清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和區(qū)別]

  (二)教學百分數的寫法和讀法

  1。為了區(qū)別于分數和便于書寫,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是采用百分號“%”來表示。教師示范百分號的寫法后,讓學生板演,進行書寫練習,并讓學生比較哪一個寫得最好看。

  2。教師示范書寫百分數,引導學生寫黑板上和上例中的百分數。

  3。教學讀法。指出百分數只讀作“百分之幾”,而不讀成“一百分之幾”,齊讀百分數。

  (三)揭示百分數的特征

  百分數是特殊的分數,它特殊在哪里呢?引導學生說出百分數的特征:

  1、分母相同,便于比較;

  2、只表示倍數關系;

  3、采用百分號“%”表示。

  三、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讀出百分數,然后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先讓學生自由地讀練習三十第1題中的百分數。讀后提問:

  (1)1%是最小的百分數嗎?這組百分數中還有比1%小的百分數嗎?(0。5%)

  (2)百分數的分子有的是小數,有的是整數,有的大于分母,有的小于分母,這是為什么呢?(指出:百分數固定分母是100,也就是把比較的標準平均分成了100份,相比較的量就可能是這樣0。5份、1份、121。7份、300份等)

  2、教師投影出示下圖,

  (1)用百分數表示圖中的陰影部分。

  教師先用紅色畫上8格,讓學生用百分數表示出來,并說出8%的含義。然后用藍色畫出32格,讓學生用百分數表示后提問:你還能看出一個百分數嗎?(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正方形面積的40%;圖中空白部分的面積是正方形面積的60%)

  (2)用陰影表示百分數。

  借用上圖,讓學生用陰影部分表示出65%和100%。然后讓學生獨立練習練習三十的第3題。

  [學生根據老師畫出陰影部分的大小,寫出百分數后,并沒有因此而滿足,而是啟發(fā)學生說出8%和32%的具體含義,啟發(fā)學生緊扣百分數意義說出含義,將百分數概念變得形象具體。啟發(fā)學生回答:在圖中,還能看出一個百分數嗎?打開了學生的思路,也滲透了百分數相加減的思想方法,為學習百分數應用題提供感性材料。]

  3、口答。

  先讓學生寫出10個百分號,學生動筆書寫的過程當中,教師突然叫停筆。然后要求學生用帶有百分數的句子回答已經寫好的個數。(如一學生寫好3個百分號,則回答:已經寫好的個數占要寫個數的30%,或完成任務的30%。)

  4、選擇練習。

  出示一組百分數。

  6% 3。9% 120% 98% 100%

  (1)提問;這一組百分數中,哪個最大?哪個最小?哪兩個最接近?

  (2)選擇合適的百分數填空。

  (1)今天的課上,由于學生們認真聽講,學會同學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 )。(100%)

  (2)大同小學學生每月的零花錢占學校買圖書錢數的50%。開展節(jié)約活動后,只占( )。(3。9%或6%)

  (3)小汽車的速度是卡車速度的( )。(120%)

  (4)由于全班同學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這個單元考試的及格率一定能達到( )。(100%)

  5、讀出下面的句子,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1)我國的耕地面積約占世界的5%。

  (2)我國的人口約占世界的20%。

  (3)人腦的重量約是人體重量的2%-3%。

  (4)一本書已看了40%。

  (5)自行車廠上半年完成生產計劃的60%。

  提問:

  (1)第一、二句話中的百分數表示誰與誰比?把這兩句話聯系起來看,我國用只占世界5%的耕地,解決了占世界20%人口的溫飽問題,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如果我國人口有所控制,如我國的人口只占世界的15%,甚至更少,那么,人民的生活水平將會怎樣?(提高)我國的經濟建設的速度將會怎樣?(更快)

  (2)一本書已看了40%,說明還剩百分之幾沒有看?(60%)已看了40%,是不是一定看了40頁?如果是看了40頁,這本書有多少頁?如果這本書有200頁,已看了多少頁?如果有300頁呢?如果有1000頁呢?

  (3)自行車廠上半年完成生產計劃的60%,如果下半年也完成計劃的60%,這樣,全年的計劃完成了嗎?是正好完成,還是超額完成?超額了百分之幾?(20%)你是怎么算出來的?(60%+60%-100%=20%)

  [學生讀出含有百分數的句子后,教師提出一組問題,引導思考,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意義,拓寬學生思維的空間,為學習新知識打好基礎,做好孕伏]

  6、再出示第十二屆亞運會金牌分布情況統(tǒng)計圖,讓學生讀出圖中的百分數,并說出表示的意義。

  [亞運金牌統(tǒng)計圖的再次出現,讓學生說圖中百分數的意義,鞏固深化了新知識的學習,在一節(jié)課中,由設疑到答疑,前后照應,便于學生領悟其所以然,做到結構完整。]

  四、課堂作業(yè)

  教科書練習三十第4、5題。

  五、課堂小結

  六、游戲

  請這節(jié)課學會的同學舉手,(全班56人都舉起了手)誰能用百分數說一句話,說明現在同學們舉手的情況。(這節(jié)課學會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100%)現在四個組的人數同樣多,如果其中一組同學舉手,舉手的人數可用什么百分數表示?(25%)它表示的意義是什么?兩組同學舉手呢?三組呢?

  教師在黑板上寫一個大大的百分數:“25%”,說:“這個百分數表示第一次離場的同學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第一次可以走多少人?”(一個組同學的人數14人)老師讓第一組同學先離場。接著,又板書一個“25%”,提問:“這個百分數表示第二次離場的同學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又可以走多少人?”又讓第二組同學離場。還剩下兩組同學,提問:“老師再寫一個什么百分數,大家都可以離場?”(50%)這個50%表示誰是誰的50%?學生回答后,一起離場。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和發(fā)現圓柱、圓錐的特征,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關系,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

  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及空間觀念的形成。

  教學資源:

  課件、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圓柱或一個圓錐形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1.課件出示: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示意圖

  2.教師: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們各是什么形狀嗎?

  指名學生分別說。

  談話:回憶一下學過的圖形各有什么特征?學生回答。

  談話:不論長方體還是正方體,它們都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立體圖形,你知道圖(4)是什么形狀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圓柱

  圖(5)是什么形狀?板書:圓錐

  你能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你見過那些圓柱和圓錐?(指名學生說,如鉛筆、煙囪、套管、鉛錘等)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進一步認識圓柱、圓錐。

  二、合作探究,認識特征

  (一)認識圓柱的特征

  1.激發(fā)興趣、提出問題

  談話:對于圓柱和圓錐,你想知道有關它們的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把有關圓柱、圓錐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談話:同學們真聰明,提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圓柱、圓錐的特點,其它問題我們以后再來研究,好嗎?

  2.認識圓柱的底面和側面

  教師出示圓柱實物并將直尺靠在圓柱實物邊上,告訴學生上下粗細相同的圓柱叫直圓柱。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實物,仔細看一看。

  ①先看一看,你認為它有幾個面?

  ②再摸一摸每個面有什么特征?

 ?、廴缓笮〗M內互相說一說自己手中的實物和同學的實物有什么特點?

  教師巡視解答疑惑。

  匯報觀察結果

  談話:誰來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先指名學生拿著實物到前面介紹自己的發(fā)現,再指名不拿實物說發(fā)現。師生及時共同進行評價)

  談話: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個面大小相同的?

  指名說,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教師適時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確:圓柱上、下兩個面是圓形,大小相等,叫圓柱的底面,中間有一個曲面,叫圓柱的側面。

  課件隨時演示,將茶筒的底面和側面抽象出的圓柱立體圖形

  板書:底面 2個完全相同的圓

  側面 1個曲面

  高 兩底之間的距離

  3.認識圓柱的高

  教師從學生拿來的圓柱中隨便找兩個高矮、粗細不同的圓柱,讓學生觀察比較。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底面大小決定圓柱粗細,高決定圓柱的高矮。

  談話:哪是圓柱的高,誰來指一指?

  談話:你知道你手中的圓柱形有多高嗎?想知道它的高有多少條嗎?

  小組合作動手量一量圓柱的高,記下測量數據,多量幾條,你能發(fā)現什么?

  教師巡視指導

  匯報測量結果。指名一組到講臺前演示,

  使學生明確:圓柱的高長度相等,有無數條。

  提問:什么是圓柱的高?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板書:高 上下兩底面之間的距離(無數條)

  教師出示課件演示圓柱的高

  (二)認識圓錐

  1.談話:剛才我們認識了圓柱,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錐形物體,觀察圓錐體,摸一摸、量一量,和圓柱比一比,它與圓柱有什么不同?你能發(fā)現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與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交流。

  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匯報觀察結果。

  使學生明確圓錐有一個底面是圓形,有一個側面是曲面。圓錐是尖的有一個頂點。

  教師出示圓錐實物課件

  思考:圓錐有幾條高?

  怎樣測量圓錐的高?

  學生討論,教師啟發(fā)學生用平移的方法將藏在圓錐中的高平移出來測量,學生合作動手測量圓錐模形的高并指名上臺演示。

  板書:底面 1個 圓形

  側面 1個 曲面

  高 1條

  2.交流對圓錐的認識

  3.小組討論比較圓柱與圓錐的有什么區(qū)別與聯系?

  4.生活中你還見過那些物體是圓錐形的?

  5.學生閱讀課本9、10頁的內容。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10頁練一練。

  判斷下面哪些圖形是圓柱?哪些是圓錐?為什么?

  2.練習二第1題。

  結合圖形指出圓柱、圓錐各部分的名稱

  3.練習二第1題。

  “連一連”。學生自主連線,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 回顧新知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圓柱和圓錐的特點,鞏固圓柱與圓錐的區(qū)別與聯系。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第3題。

  板書設計:

  認識圓柱和圓錐

  觀察—比較—歸納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古詩十九首》有關常識。

  (2)理解詩歌大意,體會疊音詞的用法。

  (3)訓練學生詩歌朗誦的技能。

  2.過程與方法

  (1)認識疊音詞的作用,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韻律,完成“訓練學生朗誦的技能”這一教學目的。

  (2)通過朗讀、背誦詩歌,加強對詩歌的鑒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本詩女主人公因愛情受阻的痛苦和哀怨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1.本課重點

  (1)理解詩歌主旨和情感,體會疊音詞的用法。

  (2)訓練學生詩歌朗誦的技能。

  2.本課難點

  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本詩的情感,并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把這種情感表現出來。

  三、教學方法

  1.采用“自主合作學習”的方法

  2.誦讀欣賞法

  四、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課前播放黃梅戲《牛郎織女》選段《春潮涌》。

  師:大家剛才欣賞了一段戲曲,這是關于誰的?

  那么,誰給大家講一講牛郎織女的故事?

  生敘述故事,師進行補充。

  師:好,故事很精彩,我們來看看牛郎織女星的所在位置(PPT展示星座圖)???,咱們中國人多浪漫啊!(指屏幕上銀河星空圖)就這樣一條明亮的銀河,兩顆不相關的星星,咱們的祖先就創(chuàng)造出這么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那人們是怎樣看待這個故事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美文。(板書課題)

  2.古詩簡介

  這首詩是一首五言詩,選自《古詩十九首》,那你們了解《古詩十九首》嗎?它是東漢中下層文人五言詩的代表作,標題為詩歌的第一句,作者多為無名氏。(出示課件)

  時間:東漢末年。(戰(zhàn)亂年代)

  思想內容:一是游子思婦的相思離別之苦;二是士人失意的苦悶哀愁。

  特點: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

  地位:代表了漢代文人五言詩最高成就,在五言詩發(fā)展史上占關鍵性的地位。

  類別:游子詩和思婦詩。

  藝術風格:融情入景和運用比興。

  稱譽:劉勰《文心雕龍》說“古詩”是“五言之冠冕”,鐘嶸《詩品》更稱其為“一字千金”。

  3.朗讀感知

  先請同學們自讀全詩(出示全詩),看看有沒有不認識的字(出示字音)。再請學生自讀詩歌,請一生朗讀,學生評點。再請一生讀,師多鼓勵。

  欣賞配樂朗讀,注意語氣、語調、語速。(PPT展示)

  PPT展示:五言詩的朗讀一般是兩個節(jié)拍或三個節(jié)拍,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纖纖/擢/素手。

  再次朗讀全文,看看能否品出美感。

  4.詩歌賞析

  再讀詩歌,體會這首詩的情感。

  從詩中哪里讀出這樣的情感的?小組討論交流,并在書上做記號。

  品析字詞句,說說疊詞的效果。

  師:此詩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感,何以看出?

  生:“相思”。(學生異口同聲)(板書:相思)

  師:全文哪里寫相思了?我沒有看到“相思”二字啊!

  師:請同學們按小組討論交流,總結觀點。

  師:提問和分享的時間到了。時間有限,機會難得,大家可要抓緊啊。哪個小組先來回答?

  生:從“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中可以看出,這兩句詩不僅寫出了織女織布時動作的嫻熟,織女的姿態(tài)之美,更寫出了織女因牛郎不在身邊的孤寂苦悶。

  師:織女的動作嫻熟?“擢”什么意思?“弄”又是什么意思?

  生:“擢”舉起,“弄”是擺弄。

  師:那她有沒有全身心地織布呢?

  生:沒有,正是因為思念而不能認真工作!

  師:是啊,也可以說她以工作來排遣心中的苦悶啊!

  生:從“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和“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兩句也可以看出,她因為思念,一整天也織不出一匹布來,而“泣涕零如雨”更是直接寫出了她相思的神態(tài),后面“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是說,他們兩人一水之隔,卻不能互訴衷腸,表達了那種相思之情。

  師:讀最后一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樣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想象描繪出來。

  討論交流:

  一位女子淚光盈盈地站在水邊,含怨帶愁、凝眸深情地遠視牛郎,卻不能與他對話。

  師:說得很好,特別是最后一句,一水之隔,不能共語,多痛苦啊!還有嗎,除了這幾句?

  生:“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也是!詩中揭示了現實與理想的矛盾,河漢“清”且“淺”,人近在咫尺卻不得相見,更讓人覺得悲憐。

  師:“河漢清且淺”,是啊,讓人有咫尺天涯之感!

  師:噢!全文共十句,八句都已寫到了相思了,那么開頭“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句含有相思嗎?

  生:也有啊!“迢迢”,遙遠的樣子。牛郎織女相隔天涯,這里正是以織女的口吻表達對牛郎的思念。

  師:“迢迢、皎皎”就是從環(huán)境上渲染了星空廣闊、相愛之人遠隔天涯的悲涼氣氛,讓人聯想起男女相思之情。

  師:看,這首詩,可以說用“環(huán)境渲染,情感刻畫,動作描摹”這些手法達到了沒有一句直寫相思,卻——

  生:句句寫相思!(板書:環(huán)境渲染,動作描摹,情感刻畫)

  師:要達到這種“不直寫相思卻句句含思”的效果,在語言上定有它的獨到之處,請同學們思考:這首詩在語言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生:疊詞的運用,迢迢、皎皎、纖纖、札札、盈盈、脈脈。

  師:很好!(多媒體展示,這幾組疊詞)誰能說出它們的作用?

  生:疊詞使得詩歌質樸清麗,情趣盎然,增強了節(jié)奏感。

  師:很好,從總體上說的。還有嗎?

  生:疊詞有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顯得感情凄美,婉轉纏綿。

  師:這位同學也是提綱挈領地從總體上說出了疊詞的作用,那么誰能分別具體說出疊詞的作用?

  生:比如“脈脈”,讓人聯想到織女脈脈哀婉的眼神,咫尺天涯不能共訴衷腸。

  師:再如?

  生:還有“迢迢、皎皎”讓人想起星空浩瀚,相思之人遠隔天涯。

  師:很好!當然,還有“纖纖”讓人聯想到織女的柔弱,“札札”寫出聲音,環(huán)境單調,氣氛凄涼,突出了織女內心的凄苦。

  師:咫尺天涯,深情難訴。人人都說——

  生:相思苦啊!

  師:是,相思苦啊!

  5.朗讀升華:賽讀(展示幻燈片)

  同學們,剛才已入情入境地研讀了詩篇,接下來請你們根據所學的方法和詩中表達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展示你們的學習成果。比一比,賽一賽,看看誰讀得更好。

  6.拓展訓練

  牛郎和織女的相思是如此之苦,他們最盼望的莫過于一見啊。假設我們此刻就是牛郎或織女,七夕前夜,牛郎、織女感慨萬千。用第一人稱描寫牛郎或織女的心理活動。

  推薦寫得最好的,我們共同分享!(巡視,詢問哪位同學寫得好,同學推薦)

  7.作業(yè)

  (1)背誦全詩。

  (2)想象牛郎織女相見時的場景,寫一段描寫當時場景的文字。

  8.教師寄語

  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希望大家在欣賞詩歌精練含蓄的語言的同時,運用你們新奇美妙的想象,冥想詩歌圖畫般美麗的意境,感悟詩人真摯動人的情感。在慢慢品味、細細咀嚼的同時,收獲美麗的詩意,收獲精彩的語言,收獲或淺或深的感動,從而提升我們的人格魅力。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數的概念,知道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區(qū)別,會正確讀、寫百分數,會解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百分數。

  過程與方法:在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搜集學習材料并進行一系列的討論和研究,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百分數和分數的區(qū)別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身邊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回答:(1)7米是10米的幾分之幾?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幾分之幾?

  2.說出下面各個分數的意義,并指出哪個分數表示具體數量,哪個分數表示倍比關系。

  (1)一張桌子的高度是 米。

  (2)一張桌子的高度是長度的 。

  (引導學生說出: 米表示0.81米,是一具體的數量; 表示把長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關系。)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教師舉幾個百分數的例子:這次半期考,全班同學的及格率為100%,優(yōu)秀率超過了50%;體檢的結果顯示,我校的近視人數占全??側藬档?4%像100%、50%、64%這樣的數叫做“百分數”。

  2、同學們能舉出幾個百分數的例子嗎?說說在生活中你們還在哪些地方見到百分數?

  3、舉例說說百分數表示什么,并歸納出百分數的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討論百分數和分數的聯系及區(qū)別:分數既可以表示一個數,又可以表示兩個數的關系。而百分數只表示兩個數的關系,它的后面不能寫單位名稱。

  5、教學百分數的寫法: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是在原來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如:

  百分之九十 寫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寫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點五寫作:108.5%。

  (寫百分號時,兩個圓圈要寫得小一些,以免和數字混淆)

  6、教學百分數的讀法:百分數的讀法和分數的讀法大體相同,也是先讀分母,后讀分子。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完成P83“做一做”第二題:讀出下面的分數。

  2、完成P83“做一做”第一題:直接在書上的橫線上寫出對應的百分數。

  3、P86練習十八第4題:讀出或寫出報欄中的百分數。

  4、“做一做”第三題: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分數和百分數在意義上有何不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思考題:

  某小學六年級的100名學生中有三好學生17人,五年級的200名學生中有三好學生30人。

  五、六年級的三好學生的百分率各是多少?哪個年級的三好學生的百分率高?

  課后作業(yè):

  練習十八第1~3題。

  板書設計:

  百分數的認識

  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百分數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之九十 寫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寫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點五寫作:108.5%。

  篇二:人教版百分數的認識優(yōu)質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通過比較體會引入百分數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學會討論交流。

  3、感悟數學與日常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百分數與分數的區(qū)別

  教學準備:

  小黑板、兩個杯子、課前讓學生搜集含有百分數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先設計一個讓小組長記錄本節(jié)課本組同學舉手次數總和的環(huán)節(jié),伏筆)

  1、讓我們先一起來和一位老朋友敘敘舊——分數。

  2、他要介紹一位新朋友給我們認識,大家歡迎嗎?——百分數。

  3、你想這位新朋友說些什么呢?

  引出并板書課題:百分數到底是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百分數的認識”。

  二、 探究新知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百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1、出示兩杯糖水(糖水的質量分別是20克和25克)。

  師:你知道那一杯最甜嗎?為什么?

  師:這樣猜科學嗎?那要知道什么才行?

  2、接著出示糖的質量分別是7克和9克。

  師:現在你認為哪一杯最甜?

  3、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師:哪一杯最甜,只看糖水的質量或者糖的質量可以嗎?要看什么呢?(糖的質量占糖水的幾分之幾)

  4、比較。

  師:我們來算一算,每一杯中糖的質量是糖水的幾分之幾。

  ( 一號杯:7÷20=二號杯:9÷25= )

  師: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呢?(通分成 100分之35 、100分之36 進行比較)

  (一號杯:7÷20=20分之7=100分之35 二號杯:9÷25=25分之9 =100分之36)

  (二)探究百分數的意義及讀寫法

  師:像這樣分母是100的分數還可以寫成另外一種形式(書寫35%、36%),它的名字就叫百分數?,F在好比較了嗎,因為分母都是?我們一來就發(fā)現了這位新朋友的第一個好處,易 于 比 較。

  設問:百分數是怎么構成的呢?引出并認識 百分號。(怕大家忘記,老師還是給你們編個口訣吧:一根棍兒,斜著放,上下各有一粒糖,前面還有一個數。)

  1、學習讀法。

  (1)電視里,新聞聯播里肯定聽主持人讀過不少百分數,那,你會讀嗎?

  (2)讀出兩個百分數。

  設問交流,讀時應注意什么?

  2、學習寫法。

  (1)在剛結束的期中考試中,老師知道了咱班的同學都拿到了令自己滿意的成績,和老師

  分享分享好嗎,現在我來做個調查。

  (2)你會寫嗎?

  及格率:百分之六十六 優(yōu)秀率:百分之三十一點八

  設問交流,讀時應注意什么?

  3、即刻反饋,“過關斬將”。

  第一關,請讀出下列各數:

  1%、 50%、37%、99%、100%、140%、 300%、 0.5%、0%、124.5%

  第二關:

  1%是最小的百分數嗎?在這些百分數中,還有比1%小的分數嗎?(0%、 0.5%)最大的呢?(300%)

  第三關:

  100%和50%是什么意思,能舉例說明嗎?

  師:在這些百分數中,我們可以看到,百分數的分子有的是小數,有的是整數,有的大于分母,有的小于分母,你能很快地比較它們的大小嗎?這是為什么呢?(指出:因為百分數固定分母都是100)

  4、探究百分數的意義

  說了這么多,那百分數到底是什么呢?

  師:請你說說 35%、36% 分別表示什么意思?也就是說 35%、36% 這兩個分數都表示什么?(這兩個分數都表示)

  師:像這樣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我們就叫做 百分數。(板書)

  師:這句話提到了幾個數?(兩個數)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這種關系我們叫

  做?(倍數關系)對!所以百分數又叫做。(板書)

  3、探究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和區(qū)別。

  師:回顧我們學過的分數,這兩位新老朋友之間到底有什么聯系和區(qū)別呢?

  小黑板出示:

  (1)百分數和分數在意義上有什么聯系?

  (都有分子分母,都可以表示兩個數的關系,倍數關系。)

  (2)百分數和分數在意義上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2百分數的認識

  一號杯: 7÷20=20分之7 = 100分之14=35% 讀作:百分之三十五

  二號杯:9÷25=25分之9 =100分之36 =36% 讀作:百分之三十六

  及格率:百分之六十六 寫作:

  優(yōu)秀率:百分之三十一點八 寫作:

  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

  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篇三:人教版百分數的認識優(yōu)質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通過比較體會引入百分數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學會討論交流。

  3、感悟數學與日常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百分數與分數在意義上的區(qū)別

  教學準備:

  課件、課前讓學生搜集含有百分數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師:一根棍兒,斜著放,上下各有一粒糖,前面還有一個數(師邊說邊寫一個百分數)?同學們,認識它嗎?你們知道他叫什么數嗎?(百分數)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百分數。

  板書課題:百分數的認識

  師:關于百分數,你想了解它的什么呢?

  二、 探究新知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百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1、出示三杯糖水(糖水的質量分別是20克、50克和25克)。

  師:如果每杯中的糖的質量都是10克,你知道那一杯最甜嗎?為什么?

  師:但是其實老師并沒有每杯都放一樣多的糖哦,而是——

  2、接著出示糖的質量分別是7克、13克和9克。

  師:現在你認為哪一杯最甜?

  3、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師:哪一杯最甜,只看糖水的質量或者糖的質量可以嗎?要看什么呢?(糖的質量占糖水的幾分之幾)

  4、比較。

  師:我們來算一算,每一杯中糖的質量與糖水的比率。

  7913 二號杯:13÷50= 三號杯:9÷25=) 202550

  352636師: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呢?(通分成、進行比較) 100100100

  363526結論:因為﹥﹥,所以3號杯的糖水最甜。 100100100(一號杯:7÷20=

  (二) 探究百分數的意義及讀寫法

  探究百分數意義。

  師:像這樣分母是100的分數還可以寫成另外一種形式,它的名字就叫百分數。 師:你能嘗試著將352636、改寫成百分數嗎? 100100100

  師:請你說說35%、26%、36%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師: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地說一說35%、26%、36%這三個百分數表示什么?(這三個分數表示糖的質量占糖水的百分之幾)

  師:你覺得什么樣的數才能叫做百分數呢?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用略讀和精讀相結合的方法,了解全書內容,熟悉精彩片斷。

  2.指導學生默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復述課文。

  3.通過閱讀精彩片段和全文,掌握湯姆這一人物形象。

  4.通過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多向思維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素養(yǎng)。

  教材分析:

  作為起始年級的名著閱讀教學,教學時用略讀和精讀相結合的方法閱讀全書,采用多樣的形式,激發(fā)學生閱讀全書的興趣。同時結合文章中的精彩片段,把握故事情節(jié)與人物的性格,能正確流利地復述故事,理解湯姆是一個調皮、勇敢、善良、富有正義感的孩子。

  教學設想:

  《湯姆?索亞歷險記》,很多學生十分熟悉,所以教學時,設想采用問題解決教學法,交流已知問題,討論探究深層次問題,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課堂的效率。

  教學課時:2課時

  課前預習:1.閱讀課本,找出你認為重要的文學常識。

  2.閱讀全書,能對每個人物說三句評價的話。

  3.提出你認為有價值的問題。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預習,交流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

  2.引導學生用略讀和精讀相結合的方法,了解全書內容,熟悉精彩片斷。

  一、導入:談談自己喜歡的兒童文學作品 (學生交流)

  讓我們與湯姆?索亞一起踏上探險之旅,感受那驚險、緊張的場面吧。

  二、展示預習成果

  1.交流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

  馬克?吐溫原名塞繆爾?朗赫恩?克來門斯,馬克?吐溫是其筆名。1835年出生于美國密蘇里州,那一年正好是哈雷彗星出現的時候。童年時代,馬克?吐溫住在密西西比河旁的小鎮(zhèn)里,這里是各種船只穿梭聚散之地,他在此地的見聞,成為他日后作品中的題材和特色。十二歲時,父親去世,馬克?吐溫只好停學,到工廠當小工。后來他換了不少職業(yè),先后做過密西西比河的領航員、礦工及新聞記者等工作,并漸漸地著手寫作一些有趣的小品,開始寫作生涯。馬克?吐溫的第一篇引人注意的短篇小說《跳蛙》,使他成為頗有名氣的幽默作家。三十五歲結婚后,他專職寫作,隨后的二十年,相繼完成了《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和《小哈克歷險記》等不朽名著。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他的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審視角度自然而獨特,被視為美國文學史上具劃時代意義的現實主義著作。馬克?吐溫被譽為“美國文學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譯本。

  2. 學生交流這本小說的情節(jié)。

  (1)全書圍繞著湯姆,記敘了哪些事情?(提示:在什么地方?經歷了什么事?當時是怎樣的情景?)

  (2)主要人物是誰?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事件是怎樣發(fā)展的?(起因、經過、結果。)

  一個孩子從少年到成熟期的成長故事。

  一、湯姆和蓓姬的故事

  二、湯姆和穆夫?波特的故事

  三、杰克遜島的故事

  四、湯姆和喬?印江的故事

  (3)給你印象深刻地情節(jié)有哪些?

  《湯姆?索亞歷險記》描寫的是以湯姆為首的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的生活。他們?yōu)榱藬[脫枯燥無味的功課、虛偽的教義和呆板的生活環(huán)境,做出了種.種冒險經歷。如:他和野孩子夏克,各干出了許多令人捧腹的妙事。像湯姆被罰粉刷圍墻,竟施出詭計,不但使別的孩子心甘情愿代替他工作,還自動奉上謝禮。后來和夏克逃到荒島去,人們以為他們淹死了,正在教堂為他們舉行喪禮,而他們卻躲在教堂的鐘樓上偷聽。這些頑皮的舉動,雖然不能給我們做模范,但是,他為了正義,毅然挺身出來作證人,拯救無辜的穆夫?波特。并在頑皮之余,居然和夏克破獲了一樁謀殺案,成為眾人欽佩的小英雄。

  三、欣賞《湯姆?索亞歷險記》的精彩視頻。

  四、作業(yè)設計

  1.結合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和所看的視頻,寫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評論。

  2.預習課文中精彩片段,概括情節(ji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詞。

  2.結合文章精彩片段,分析湯姆這一形象,并且對人物的行為能進行正確的評價。

  一、導入

  童年像一首歌,童年像一張美麗的七彩圖,當我們的記憶駐足在那色彩斑斕的世界里,我們不禁會為之激動,為之興奮。前不久我們認識了一個小伙伴——湯姆索亞,同學們,想想童年的自己是否也像他那樣頑皮過?下面,就讓我們再次走進書本,再次走進湯姆索亞。

  二、生字詞檢測

  煩躁 噤了聲 冥思苦想 胳膊肘 膝蓋 下頜 功勛赫赫

  灰燼 馳騁 黝黑 綬帶 翎子 一縷 心花怒放

  揉著眼 氣概非凡 自鳴得意 密密匝匝 游移不定

  三、問題展示與解決

  1.學生解決預習問題: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每一段的后記,掌握閱讀線索,講述三段故事的梗概。

  2.教師結合文本提出問題:

  A.就課文中節(jié)選的前兩個片段分析:

  (1)湯姆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實現了嗎?

  (2)說說湯姆?索亞為什么向往“海盜”生活?

  (3)湯姆的海盜生活與我們心中的海盜生活是一樣的嗎?

  B.分析課文中的第三個片段:

  (1)湯姆與蓓姬在山洞里面臨怎樣的困境?能看出同處困境的湯姆、蓓姬在語言、行動與心理上的異同嗎?

  (2)在這段歷險中,你對湯姆又有了怎樣的認識?

  結合具體的內容來簡單說一說:

  如,他是個樂觀勇敢的孩子,當山洞中迷路,蓓姬絕望時,三次探路,最終找到通道;

  他是個足智多謀的孩子,在已經迷路的情況下利用風箏線探路;是個有愛心的孩子,恢復后即看望朋友哈克;

  他是個頑皮的孩子,講精彩歷險過程,還不忘夸張地吹噓一番;

  他是個喜歡冒險的孩子,當有人問他是否還想再到那個山洞走一趟時,他說自己不會在意的。)

  3.以四人為一組,結合文章內容討論問題,你可以看出湯姆索亞是怎樣的性格?

  要點:a.生性頑皮、有點叛逆,喜惡作劇、喜出風頭。

  b.天真活潑、有勇有謀、樂觀自信、心地善良、樂于助人。

  c.有正義感、有俠義精神、有男子氣概。

  d.向往自由,喜歡冒險。

  具體:①周末被罰刷墻,湯姆竟施出詭計,不但讓那些男孩不知不覺地自愿成為他的“俘虜”,還自動奉上謝禮,體現了他的機智、頑皮。

  ②去墓地探險,他目睹了一起兇殺案,在無辜者即將遇難時,湯姆勇敢地站了出來,指證兇手喬奇。體現出湯姆不畏強暴、堅持正義的優(yōu)秀品格。

 ?、廴ソ加危陉幧钟撵o的山洞迷宮里迷路時,湯姆一點兒也不慌張,他用風箏線七通八拐地找到了出口,同時把和他一起身處在困境的蓓姬也救了出來。他救了自己和小伙伴蓓姬,還找到了真正的屬于自己的寶藏。體現出湯姆的自信、機智、堅強和勇往直前

  4.比較討論

  看了小說以后,你覺得湯姆與賈里有些什么異同?你還能從看過的書籍中找到與湯姆類似的人物么?

  四、總結課文

  湯姆在充滿陽光的世界里,告訴我們只要有歡樂,有夢想,美夢便可成真,終有一天,我們的天性可以自由自在地發(fā)揮,創(chuàng)造出一片屬于我們自己的夢幻天地。

  五、作業(yè)設計:

  湯姆在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煩惱,想到了“當海盜”,想到了到大自然中去,你在成長中有煩惱嗎?請將你的煩惱以“我的煩惱”為題,寫一篇不少于400字的短文。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6

  一、指導思想:

  1、貫徹《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的思想及具體目標,全面完整地體現《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的要求,貫徹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fā)展的課程目標。

  2、充分利用和開發(fā)地方教育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3、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采用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多種學習活動、掌握學習方法、形成學習策略。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

  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針對學生的年齡、學習興趣、實際接受能力以及所處的地域特點,從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社會現象入手,以他們的實際生活為基礎整合學習內容,力求使學生感到親切、真實。

  2、教材體現了較強的綜合性

  依據邏輯關系,經過有機的整合,豐富和擴大了教學內容,突出了綜合學習的特點。此外,教材還特別關注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將目前社會上發(fā)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作為課程內容,加強了與學生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學習活動的聯系。

  3、教材圍繞一個中心主題構建學習單元

  主題設計貫徹面向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年齡特點、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的原則,選擇了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現實題材,從學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會實際中選取為學生所關注的問題。 每一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

  4、教材的呈現方式新穎獨特

  本套教材的編排方式新穎,通過大量富有真實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圖,在潛移默化間對兒童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說教,有助于兒童親近和理解社會,發(fā)展和完善自我。采用此種呈現方式,既能夠滿足教師自主開發(fā)教材的需要,又能夠滿足學生實現多樣化學習的需要。

  三、教學措施:

  由于品德與社會課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課程對學生的教育要回歸生活,重視生活的價值。整個課程的時間坐標應該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程,課程的空間坐標應該是整個社會存在。 因此,本課程的教學空間就不應該只局限在課堂上,要從多方面加強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系,與社會生活的聯系。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以各種恰當的方式,與社會生活廣泛地接觸。社會課必須是開放的,教學上不能滿足于照本宣科,要幫助學生將他們的視野投射到社會生活的廣闊范圍,將他們思維的領域伸展到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為此應該積極地開發(fā)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種課程資源,以滿足學生各種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學習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學中,盡量將教學與學校、少先隊組織的活動結合,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安排結合,與學生的家庭生活結合起來進行。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7

  教學要求:

  1、 解決“打折”等實際問題,溝通各類百分數問題的聯系。

  2、 體驗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以及在交流、信息傳遞中的作用,樹立依法納稅和科學理財的意識。

  3、 感受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和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對周圍環(huán)境中與百分數有關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激發(fā)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會解決有關打折、成數、稅率及利率方面的問題

  教學難點:利息的計算

  課時安排:

  1、 折扣……………………1課時

  2、 成數……………………1課時

  3、 稅率……………………1課時

  4、 利率……………………1課時

  5、 學會購物………………1課時

  1 折扣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折扣(課本第8頁例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商品打折銷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義。

  2.學生在掌握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這種問題的基礎上自主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養(yǎng)成獨立思考、認真審題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折扣”的意義。

  學情分析: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理解“折扣”的意義

  師:利用課件或掛圖出示商場店慶、商品打折的情境。

  問: “打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九折表示什么?

  生:結合實際了解到的信息進行思考和交流,再閱讀課本進行對照分析。

  小結:商店降價出售商品叫做折扣銷售,通稱“打折”。幾折就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

  問: 七五折表示什么?五折表示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1、出示例1

  2、讓學生獨立解答

  3、集體匯報時請學生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并且兩個問題加以比較

  板書:(1)180×85%=153(元)

  (2)160×(1-90%)=16(元)

  師生共同總結解題方法

  三、實踐應用及作業(yè)

  1、第8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并說出各折扣表示的意思

  2、第13頁第1、2、3

  四、課堂總結

  學生談談學習本課有什么新的收獲。

  板書設計:

  2 成數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成數(課本第9頁例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經歷認識“成數”,解答有關“成數”的實際問題的過程。。

  2、對“成數”問題有好奇心,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成數”的意義。

  學情分析: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報紙上寫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產二成”,這是什么意思呢?原來商業(yè)上與百分數有關的術語是“折扣”,而農業(yè)上與百分數有關的術語就是“成數”。

  二、 探究體驗

  1、 成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十分之幾,通稱“幾成”。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寫成百分數就是10%。

  2、 讓學生嘗試把二成及三成五改寫成百分數。

  3、 讓學生說說除了農業(yè)上使用成數,還有哪些行業(yè)是使用了成數的知識。

  4、 教學例2

  (1) 出示例題,讓學生讀題,分析題意

  (2) 學生嘗試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巡堂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 理解“節(jié)電二成五”就是比去年節(jié)省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意思。從而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解法列出算式和解答。

  350×(1-25%)=262.5(萬千瓦時)

  或者引導學生列出:

  350-350×25%=262.5(萬千瓦時)

  三、實踐應用及作業(yè)

  1、第9頁做一做

  2、第13頁第4、5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板書設計:

  3 稅率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稅率(課本第10頁例3)

  教學目標:

  1、理解納稅的含義和納稅的重大意義。

  2、能計算一些有關納稅的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依法納稅意識。

  教學重點:能進行一些有關納稅問題的計算。

  學情分析: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學生匯報自學情況,介紹有關納稅的知識

  納稅是根據國家各種稅法的有關規(guī)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國家用收來的稅款發(fā)展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和國防等事業(yè),以便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水平,保衛(wèi)國家安全。因此,根據國家規(guī)定應該納稅的集體或個人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1993年我國進行了稅制改革,將納稅主要分為增值稅、消費稅、營業(yè)稅和個人所得稅等幾類。繳納的稅款叫應納稅額。根據納稅種類的不同,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也有說不同。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如銷售額、營業(yè)額、應納稅所得額等)的比率叫做稅率。

  二、 探索計算納稅的方法

  教學例3

  1、出示例3、一家飯店十月份的營業(yè)額約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多少萬元?

  結合例3,進一步讓學生理解什么是營業(yè)額、什么是稅率、什么是營業(yè)稅、什么是應納稅額。 在弄清以上這些相關概念之后,學生嘗試解答例3。

  2、在學生獨立審題解答的基礎上訂正。

  30×5%=1.5(萬元)

  三、 堂上練習及作業(yè)

  a) 第10頁做一做

  b) 第14頁第6、7、8題

  四、課堂小結:

  稅率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板書設計:

  4 利率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利率(課本第11頁例4)

  教學目標:

  1、學生在調查實踐中了解儲蓄的意義、種類,理解 什么是本金、利息。

  2、能正確計算利息。

  教學重點:利息的計算。

  教學難點:利息的計算。

  學情分析: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了解儲蓄的意義和種類

  1、儲蓄的意義

  師:快要到年底了,許多同學的爸爸媽媽的單位里

  會在年底的時候給員工發(fā)放獎金,你的爸爸媽媽拿到這筆錢以后是怎么處理的呢?

  2、儲蓄的種類。(學生匯報課前調查)

  二、自學課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

  1、自學課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然后四人小組互相舉例,檢查對“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時銀行多付的錢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與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師:根據國家經濟的發(fā)展變化,銀行存款的利率先讓學生談談你所知道的儲蓄有哪幾種,并舉例說明,然后教師作適當的補充。有時會有所調整,而且,根據存款是定期還是活期,定期時間的長短,利息也是不一樣的。

  3、利息計算

  (1)利息計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例4:王奶奶要存5000元請你幫助王奶奶算一算存兩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錢?(整存整取兩年的利率是3.75%)。

  在弄清以上這些相關概念之后,學生嘗試解答例題。

  在學生獨立審題解答的基礎上訂正。

  方法一 方法二

  5000×3.75%×2=375(元) 5000×(1+3.75%×2)

  5000+375=5375(元) =5000×1.075

  =5375(元)

  三、實踐應用

  第11頁做一做

  完成練習時看清題目認真審題,注意計算要準確。

  四、課堂總結

  學生談談學習本課有什么新的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第14頁的第9題

  板書設計:

  5 學會購物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會購物(課本第12頁例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合理購物問題的過程。

  2、了解合理購物的意義,能自己做出購物方案,并對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釋。

  教學重點:運用百分數相關的知識解決問題。

  學情分析: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入新課

  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或擴大銷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樣的促銷活動?那如何學會合理購物呢,從而引入本節(jié)新課。

  二、 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1、 出示第12頁的例5

  2、 讓學生仔細讀題,說說想到了什么?

  著重理解滿100元減50元的意思

  3、 分別計算出在A商場和B商場所花的實際費用,進行比較:

  A商場:

  230×50%=115(元)

  B商場:

  230-50×2=130(元)

  4、從而得出在A商場購物更省錢,所以在購物時我們要根據促銷方法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優(yōu)惠政策,就能夠少花錢多購物,這就是“合理購物”。

  三、課堂練習:

  第12頁做一做

  四、課堂小結

  如何才能進行合理購物

  五、作業(yè):

  第15頁第13、14題

  板書設計: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8

  一、指導思想

  堅持按照學校要求,遵從課程標準和教學規(guī)律。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全面發(fā)展,要在班級教師和學生的協作配合下順利的完成本期的教學工作。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是一個人數較多的班級,有47人,學生的基礎差異較大。在上期教學中,學生整體成績不錯。不足之處在于學生的學習習慣不是太好,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學習氛圍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教學目標及措施

  在本期的思品教學中,針對上面的情況,我決定首先在班上選好小組長。利用班干部來管理好小組長,小組長又管理其他成員。要求當天上的內容當天必須完成作業(yè),并能夠背誦。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多開展一些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能通過實踐活動,產生興趣,掌握技能,獲得知識,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教育學生有正確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熱愛社會,熱愛祖國的情感。要求學生有良好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四、課時安排

  本冊教材共有13課,我準備每周上一課,一課用一個課時上,其它幾周用做開展實踐活動和復習。

  我希望通過本期的學習,學生的思想有所提高,并且在學習和生活上有所表現,能夠更好的指導學生的學習。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學生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3.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溫度計、練習紙、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象)

  1、游戲:我們來玩?zhèn)€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戲規(guī)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2、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①我在銀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識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④零上10攝式度(零下10攝式度)。

  3、談話:老師的一位朋友喜歡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幾個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幫他留意了一下這幾個地方在未來某天的最低氣溫,以便做好出門前衣物的準備。下面就請大家一起和我走進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片頭)

  二、教學例1

  1、認識溫度計,理解用正負數來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

  課件出示地圖:點擊南京出示溫度計和南京的圖片。首先來看一下南京的氣溫。

  這里有個溫度計。我們先來認識溫度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樣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攝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現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攝式度嗎? (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個0,表示0攝式度)。

  (2)上海的氣溫:上海的最低氣溫是多少攝式度呢?(在溫度計上撥一撥)撥的時候是怎樣想的呢?(在零刻度線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氣溫比0℃要高,是零上4攝式度。(教師結合課件,突出上海的氣溫在零刻度線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氣溫:北京又是多少攝式度呢?與南京的0℃比起來,又怎樣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個手勢來表示它和0℃的關系嗎?(對,北京的氣溫比0度低,是零下4攝式度)你能在溫度計上撥出來嗎?

  (4)比較: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三個地方的最低氣溫。仔細觀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氣溫,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在0℃以上,一個在0℃以下)。

  ① 上海的氣溫比0℃高,是零上4攝式度,我們可以記作+4℃,讀作正四攝式度,寫的時候先寫一個正號(指出是正號不是加號,意義和讀法都不同了)再寫一個4(板書),大家跟我一起來比劃一下。+4也可以直接寫成4,把正號省略了。所以同學們所說的4℃也就是+4℃。(板書)

 ?、凇”本┑臍鉁乇?℃低,是零下4攝式度。我們可以用-4℃來表示零下4攝式度(板書-4)。跟老師一起來讀一下。寫的時候可以先寫一個負號(指出是負號不是減號)再寫一個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5)小結:通過剛才對三個城市的溫度的了解,我們知道記錄溫度時,以0℃為界線,用象+4或4這些數可以來表示零上溫度,用-4這樣的數可以表示零下溫度。

  2、試一試:學生看溫度計,寫出各地的溫度,并讀一讀。(寫在卡片上)

  3、聽一段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將你聽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溫度記錄下來。

  4、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得出:以零攝式度為界線,零上溫度用正幾或直接用幾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幾來表示。

  三、學習珠峰、吐魯番盆地的海拔表達方法(P4第2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從山腳到山頂,氣溫相差很大,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關的。最近經國家測繪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師把有關網頁帶來了。(課件出現網頁,上面有簡單的文字介紹)。誰來讀一讀這段介紹。

  2、今天老師還帶來一張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請看。(課件動態(tài)地演示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從圖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們再來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圖。(動態(tài)演示吐魯番盆地的海拔情況)。

  你又能從圖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導學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記錄一下這兩個地方的海拔嗎?

  (1)交流: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可以記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記作:-155米。(板書)

  (2)小結:以海平面為界線,+8844.43米或8844.43米這樣的數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這樣的數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組討論,歸納正數和負數。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收集到了一些數據(課件顯示)我們可以用這些數來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還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們觀察一下這些數,它們一樣嗎?你們想幫它們分分類嗎?

  2、學生交流、討論。

  3、指出:因為+8844.43也可以寫成8844.43米,所以有正號和沒正號都可以歸于一類。提出疑問:0到底歸于哪一類?(引導學生爭論,各自發(fā)表意見)

 ?、?如果都同意分三類的,老師可以出難題:我覺得0可以分在4它們一類啊,你們怎么來說服我?

  ② 如果有學生發(fā)表分三類的,有的分兩類的,可以引導他們互相爭論。

  4、小結:(結合圖)我們從溫度計上觀察,以0℃為界限線,0℃以上的溫度用正幾表示,0℃以下的溫度用負幾表示。同樣,以海平面為界線,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們用正幾來表示,低于海平面我們用負幾表示。0就象一條分界線,把正數和負數分開了,它誰都不屬于。但對于正數和負數來說,它卻必不可少。我們把象+4、4、+8844.43等這樣的數叫做正數;象-4、-155等這樣的數我們叫做負數;而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板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這節(jié)課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正數和負數。(板書:認識正數和負數)

  五、聯系生活,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2、3題

  六、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正數和負數。在我們的生活中,零攝式度以上和零攝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與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義,我們都可以用正數和負數來表示。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9篇 部編六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有關六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3篇 六年級上冊教學學工作計劃

六年級下冊體育教學計劃2022年文本6篇 六年級下冊體育教學計劃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3篇(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人教版)

關于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3篇 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試卷

2022六年級少先隊工作計劃范文10篇 小學六年級少先隊工作計劃

六年級數學教研組工作計劃12篇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研計劃

初中語文下冊教學工作計劃范文6篇(初三語文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2022六年級少先隊工作計劃范文11篇(小學六年級少先隊工作計劃)

六年級少先隊工作計劃8篇(小學六年級少先隊工作計劃第一學期)

2022-2023學年度六年級少先隊教學工作計劃12篇(-2022學年第一學期少先隊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