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一年級人教版《烏鴉喝水》教學反思4篇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一年級上冊,供大家參考。
一年級人教版《烏鴉喝水》教學反思1
本周相繼講了《雪地里的小畫家》《烏鴉喝水》和《小蝸?!啡n文。在識字教學這一塊,《雪地里的小畫家》和《小蝸?!返恼n堂生成與我的教學設計相差不大,尤其是《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課堂效果超出了我的預設,一個課時全部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掌握得還很好。但是《烏鴉喝水》一課,在識字環(huán)節(jié)卡了殼。
《烏鴉喝水》是一篇短小的故事。本課要識記的二類字在課文中比較分散,而且這幾個字在構字方法上也不好歸類。識記二類字我是這樣設計的:
1.用烏鴉的圖片導入,通過讓學生觀察烏鴉外形特點,理解“烏”是“黑”的意思,“烏鴉”是一種鳥,所以“鴉”是鳥字邊。板書課題,識記“烏鴉”字形,理解字義。
2.自讀課文,再次熟悉生字詞后,出示課文第一句話: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想象烏鴉都去哪些地方找水了,理解“到處”的含義,識記“處”字。通過提問“‘找’為什么是提手旁”,理解“找”的含義,識記“找”的字形,用“找”組詞、造句。
3.出示詞語“辦法、旁邊、許多、放進、升高”,通過領讀、交流識字方法、自讀等學習后檢測識記效果。一半的后進生不會熟練讀“放進、許多、辦法”這幾個詞。指名個別學生又做了識字方法的分享后,我又重點做了總結講解,這些孩子勉勉強強會認了。
4.出示所有要識記的二類字,先加拼音讀,后去拼音檢測。個別學困生又在“放、進、處、辦、法”這幾個字上卡住了。
課后,我陷入了沉思。學生近段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預習的好習慣,在很多新授課上,學困生經(jīng)過預習后的自信回答,不止一次讓全班學生禁不住為他們鼓掌。當學生預習后還卡殼時,作為老師,就要思考,該怎樣讓他們在課堂上學會知識,并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興趣,以便于他們課下自學時更高效。本周三在網(wǎng)絡教研學習中,方元山老師提到了教育資源的開拓,告訴我們老師要擺正“教教材”與“用教材教”的關系,對我的啟發(fā)很大。
在備《烏鴉喝水》這節(jié)課時,我出示的'生字詞都是源于課文,當學生對旁邊、放進、許多等詞識記起來有難度時,我就應該適當?shù)亻_拓課本以外的資源?,F(xiàn)在想來,如果在課堂上我能結合學生生活經(jīng)歷,啟發(fā)學生思考除了課文上的這些生詞外,在生活中還有哪些詞語也含有這些生字,引導學生說出“偏旁、放學、放假、放下”等生活中常用的詞,并板書在黑板上,學生書空,那么,學生會感到這些詞語很親切,增加識字效率。另外,如果我能在交流識字方法環(huán)節(jié),編幾個小字謎或小故事,相信會增加學生的識字興趣和提高識字效率。比如,通過順口溜“用上兩點力,辦法就有了”來識記“辦”,通過字謎“水邊去一去”識記“法”,“中午說說話”識記“許”等。
當然,“用教材教”與“教教材”并不是對立的,教材仍是老師教和學生學的主要載體。比如,本課中通過“烏鴉”的圖片,學生就很容易理解和“烏”和“鴉”的意思和字形。通過讀句子,學生理解“到處”的意思,通過讀課文,學生鞏固字形,理解字義。
讓學生把教材學會是最基本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生學會教材的過程中,我們老師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應該結合教材,開拓更多的、更適合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學會教材。
一年級人教版《烏鴉喝水》教學反思2
《烏鴉喝水》一課內容通俗易懂,很適合閱讀。在學習《烏鴉喝水》中,有一段“烏鴉把小石子一顆一顆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边@句話看似簡單,但要學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卻很不容易。同時,教育學生明白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
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讓學生再回到課文看烏鴉是怎樣想辦法喝著水的,為了讓學生嘗試探索新知的經(jīng)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小組合作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喝著水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并沒有急于讓孩子們發(fā)散自己的思維,提出像“說說你還會想出什么好辦法?”“如果你是這個烏鴉你會怎么做?”這一類的問題。而是與學生一起,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去感受這只烏鴉的高明之舉。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讀一讀課文、做一做實驗、說一說實驗過程中興趣盎然地學習語文,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讓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能積極想辦法克服困難,這是本課的唯一教學目標。課上,我就以“如果瓶子旁邊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么辦呢?”這樣一個問題為討論點,滲透教學目標。我就以此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往瓶子里放石子的實驗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研究問題的情景,讓學生在實驗中自己去觀察、去思考,多方交流,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得到了發(fā)展。不知不覺中,學生的.思維在不斷發(fā)展。
教師不只是課堂教學的實施者、組織者、主導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也是語文學習的主要參與者之一。課堂為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大舞臺,讓學生在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學習語文,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一年級人教版《烏鴉喝水》教學反思3
這節(jié)課我給學生講《第二次烏鴉喝水》的故事,接著我再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1、為什么烏鴉的'辦法不靈了?
2、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深了,懂得的道理也更多了。
一年級人教版《烏鴉喝水》教學反思4
《烏鴉喝水》這節(jié)課特別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們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不難看出,這節(jié)課真正的主人是學生。在老師的巧妙引導下,學生們在表演、討論乃至爭論的.過程中,獲取了知識。知識的獲取并不是老師硬塞給學生的,教師把思考的權利和時間就大膽地交給了學生。老師的一句“你能幫助烏鴉想想辦法嗎?”讓學生通過合理想象,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表獨立見解,促進了雙向互動。從學生的相互辯論中不難看出學生在情境中,熱烈的情緒,好奇的心理,探究的精神交織在一起,使他們主動地投入到認知活動中。親身經(jīng)歷的探究為主的學生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老師讓學生仿烏鴉的辦法做實驗,驗證了烏鴉做法的正確性,培養(yǎng)了學生親身實踐的能力。
一年級人教版《烏鴉喝水》教學反思4篇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一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 數(shù)學教學的反思16篇(數(shù)學教學反思萬能簡短)
★ 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教學反思15篇 《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教學反思
★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16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教學反思12篇(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總復習教學反思)
★ 小學一年級語文拼音教學反思9篇(一年級拼音教學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