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3篇(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以供參考。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秒針走1小格是1秒;掌握分與秒的運行關系,1分=60秒。
2、通過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種活動,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分、秒的具體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觀察實踐能力。
3、借助生活實例和多種實踐活動,滲透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秒的具體概念,通過觀察、合作交流歸納出秒針與分針的運行關系即1分=60秒
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體驗1分1秒的長短。從而對分秒的具體概念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鐘表實物
學具準備:學生每人準備鐘表一個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興趣
1、課件呈現春節(jié)聯歡挽回的一個場景,人們用倒計時的方式,等待新年鐘聲敲響的那一刻,導入新課——計量很短的時間,常常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單位:秒
2、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地方用到時間單位秒?
3、關于秒,你知道什么?你還想了解什么?
二、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
1、獨立觀察鐘面-------和同桌交流你的發(fā)現 從而引出又細又長走的最快的是秒針
2、在合作學習中探究分與秒的運行關系
①四人小組合作,兩人看分針的變化,兩人看秒針的運動。
②匯報分針與秒針的運行結果。
③小結:秒針走一圈,即60小格,分針走一小格。
板書:1分=60秒
三、在活動中體驗時間,感知時間的價值
1、聽一聽(1秒的滴答聲)
2、拍一拍(感受一秒的長短)
3、做一做(讓學生自由發(fā)揮1秒能做什么,即用動作表示1秒)
4、讀一讀(1秒給社會帶來的巨大財富)進行珍惜時間的品德教育。
5、估算一分的活動
活動一:當老師說開始時,閉上你的眼睛,每個同學都在自己的心里估計,一分鐘到了,自己睜開眼睛,看看大屏上的時間,然后坐下。
活動二:拍一拍 數一數
全班同學看著課件中的鐘表,伴隨著滴答聲,邊拍手邊數數,在各種感官中具體感受一分的長短。
活動三:估算一段動畫片的播放時間長度
6、玩一玩(1分能做什么)
一分鐘,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完成。
匯報:一分鐘自己的完成情況。
四、鞏固練習、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我會填(課件)
① 我們上一節(jié)課用40( )
②小丹跑50米用9( )
③媽媽每天工作8( )
④從學校到家要走大約20( )
2、我來當裁判
3、想一想,誰先到家?(課件)
小兔樂樂:我到家時是1時59分56秒, 小兔悠悠:我到家時是1時59分58秒
五、課外延伸
1、了解鐘表的發(fā)展歷史
2、了解我國古代計時的方法
六、作業(yè)設計(自由選題)
1、 可以上網或查閱書籍,也可以調查身邊的人或自己,了解一分鐘還能做哪些事情?
2、 記錄自己完成家庭作業(yè)需要的時間
3、積累有關珍惜時間的名人故事 ,格言警句。
4、 合理安排,形成個人作息時間表。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①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加法的驗算,并通過加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②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③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會加法的驗算,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并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具準備: 準備掛圖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準備鋪墊: 1、看第一個算式填出下面三個算式的得數。 25+8=32,8+25=( ),32-8=( )32-25=( ) 2、討論:你是怎樣填的?怎樣想的?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與爸爸、媽媽去超市買過東西嗎?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買東西的經歷嗎? 生發(fā)表意見。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過購物的經歷。和你們一樣,小明也和媽媽一起去了商場,你們看看他們在商場里發(fā)生了什么事。(課件) 說一說發(fā)生了什么事,你從圖中發(fā)現了什么數學信息? 生1:從圖中我看到了小明媽媽買了一套135元的運動服和一雙48元的運動鞋。 生2:從圖中我看到小明媽媽給了售貨員200元。 生3:要知道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多少元?應用加法計算。 用屏幕顯示例1: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多少元? 師:全班動手計算。 板書:135+48=183(元) 1 3 5 + 4 8 1 8 3 師:結果出來了,那到底對不對呢?下面我們要來檢驗一下!你想用什么方法檢驗加法的計算結果? 學生獨立思考 三、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①學生自主探究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 (反饋學生驗算的結果) 師:哪組同學愿意把你們驗算的方法告訴大家?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驗算方法和結果。鼓勵學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183-135,看得數是不是48。 生2:我用48+135,看得數是不是183。 生3:我用183-48,看得數是不是135。 師:同學們的方法這么多,下面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這些方法? 總結:加法的驗算 驗算加法的計算結果一般用三種方法。第一種是把加數的位置交換后再加一遍,看結果是不是相同。根據這個方法,我們也可以利用原來的豎式從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種和第三種方法都是用和減去一個加數,看得數是不是等于另一個加數。要做到計算的正確,我們要掌握驗算的方法,并自覺地在計算中運用這些方法。 四、試試身手:練習 1、做一做:教科書第27頁。(用豎式計算并驗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時間單位“秒”的認識,知道1分=60秒。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養(yǎng)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時間單位“秒”的認識,知道1分=60秒。 教學難點: 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究分與秒之間的關系,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每年除夕之夜我們都和親人坐在一起收看新年聯歡晚會的直播節(jié)目。你看,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板書:秒的認識。 二、新授 (一)認識秒,知道1分=60秒 1、 拿出手中的表看一看,你都看到了什么? 同位交流,指名匯報。 2、 你想知道有關秒的什么知識? 生1:一秒有多長? 生2:秒針走一圈是多長時間? ……學生提問。 誰能幫他解決問題? 3、小結 秒針走1小格是1秒,秒針走1圈(60格)時分針走1格,所以1分=60秒。板書:1分=60秒。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十四,第1題,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 小明大約每天睡9( );小紅戴紅領巾需要20( );電飯鍋煮米飯大約要25( )。 學生獨立做。說一說想法。 2、做一做2。(感受時間的長短) 教師掐表,讓學生做一樣自己喜歡的事情,試一試,1分鐘能做什么? 學生一起做。 3、小游戲:同學們閉上眼睛,老師說開始,你覺得1分鐘到了就舉手示意,看看誰對1分鐘的估計比較準。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3篇(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相關文章: ★ 青島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教案3篇(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數學教案) ★ 二年級關于數學下冊的教案范本3篇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大全 ★ 西師一年級下數學教案3篇(小學一年級西師版下冊數學教案)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2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3
相關熱詞搜索:數學三年級教案 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