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國學》教學反思3篇(國學教案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

《國學》教學反思1
學校在經(jīng)歷一個學期的“國學”試點之后,于20xx-20xx學年上學期全校推廣。我執(zhí)教的是一年級的國學課,內容是《弟子規(guī)》。
剛接手,我和老師們一樣,教著一個班的語文,兼著這個班的國學,忙著學校的事務,一個學期很快過去,回頭審視自己的工作初衷:以自己的教學實踐,了解實情,為教育管理提供切實可行的依據(jù)。達到了沒有?淺嘗則止。在國學的教學中,也是事后的感悟。這個學期的國學教學存在的問題:自己的國學素養(yǎng)淺薄,影響著課程內容的豐富;對一年級學生的學情想當然的多,經(jīng)常設想的課,實際實行不了,囿于學生識字的困難、注意力的問題,只要學生會讀就可以了,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孩子埋下熱愛中華文化的種子,沒有滲透的方法;
國學作為學校推廣的校本課程,它的核心價值觀是什么?作為行政管理者兼任這門校本課程,沒有做這樣的建構;
學生的評價,方法單一,尤其是調動學生內因,如何使他們成為課程的資源,互相借鑒中學習,思考不夠。任何一種學習方法、評價方法,事后都沒有思考,也沒有反饋;
備課沒有整體入手,一課一備,缺乏整體性;自己對課文內容不熟,不能及時給學生引導……
《國學》教學反思2
時間荏苒,轉瞬即逝,轉眼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暑期國學教育活動已經(jīng)進行了一半多了。遙想當初剛剛開始加入本著一個“宣傳國學,發(fā)揚光大”的信念加入國學團隊,到現(xiàn)在,站在“第一線”親身深入小區(qū)的面向小學生進行國學教育。在這期間感受頗豐,辛苦和甜蜜始終伴隨左右。
作為一名大二學生,這次教學是我的首次教學實踐活動。我擔任的是《三字經(jīng)》教學工作,這一個多月來,我才認識到這部僅僅一千多字的作品就記錄了中國古代的文化包括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多么的神奇,不可思議。我們不得不佩服我們的祖先的聰明才智,并為他們而感到自豪。在短暫的一個來月的相處中,我們已經(jīng)建立了良好的師生情誼。和他們在一起的時間真是如此的短暫、令人難忘。
在教學過程中,我也深深的體會到了,要組織好一堂課并不容易,其中思想品德對課堂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正好在國學中就有思想品德的這方面的古訓。比如《三字經(jīng)》中“親師友,習禮儀”就講到了要學生去親近老師,尊敬老師,對老師要有禮貌,向老師學習禮儀。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而我們這些作為老師的'就是要先從嚴要求自己,再去指導學生。因此在課堂上我們就做過這樣的練習,特意花時間指導學生的禮儀,每一位學生都親身體驗了如何給老師敬禮,老師如何回禮。而這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此后學生見到老師都很有禮貌,課堂的禮儀學生們也做得十分好。不僅僅是對老師禮儀方面,還有其它的思想品德方面,他們也有了十分好的進步。家長都十分肯定我們的這方面的工作。這無疑給了我們巨大的動力,讓我們在國學的宣傳教育工作中更加奮勇直前,從國學中挖掘出好的新的內涵,讓中國的國學在我們手中進一步的傳承,發(fā)揚光大。
《國學》教學反思3
學校國學課題已經(jīng)取得階段性成果,校內外形成良好聲譽,作為圈內人士有幸接觸這個課題,并參與其中,應該說是教學生涯一大幸事。本學期在國學教學實驗中有得有失,總結如下:
一收獲:
1教學模式更為清晰。由于參與課題階段性匯報活動及課題結題活動,有機會聽到組內優(yōu)秀教師(在主任具體輔導下)的示范課。對于國學的教學模式有了更為清晰的了解:課前演誦——新課誦讀——聊詩意——演詩情——畫詩意。明確了課堂教學流程,教學更易把握,解除了以往不知所措的困惑。
2見識國學知識融會貫通之妙。幾位上示范課的老師,都不約而同帶領學生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將積累的舊知與新知融合在一起,融會貫通的課堂,自然詩意濃濃,韻味無窮。由此可見,上課教師及所教班級的學生不但能背誦,而且能夠理解運用,且運用自如,花樣翻新,表現(xiàn)出孩子無窮的智慧。這樣的課堂啟發(fā)我在今后的教學將把腳步邁得更加堅實,課堂教學的思路更加開闊。
3陪伴學生成長的同時充實了自己。在教學課本的過程中,與學生一起誦讀、積累,老師也能熟練背誦下來,提升了自己。并且為了上好課,查閱網(wǎng)絡和相關書籍,搜索的過程中,接觸了更多古代賢人,從各位哲人的文字中,了解了人生道理,不得不佩服古人立足點之高、目光之遠。收獲的古詩、古文多了,頭腦自然充實許多,印證了“教學相長”的說法。
二不足
1對課本鉆研深度不夠??偸敲τ谝恍╇s物,占據(jù)大量精力,不能充分地鉆研教材,理解的深度明顯不足,教學時自然難以自如,當然無法“貫通”,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靜下心來反思:為什么同事能擠出時間學習、研究,而自己能找出那么理由為自己推脫呢?還是缺乏自我鞭策能力,意志力不夠頑強。找到了問題的關鍵,下個學期的努力方向就明朗了。
2古詩、古文知識還不夠豐富。教師要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準備一桶水?,F(xiàn)在這個桶里只有半桶水,或許還不到,怎能自如把握課堂?怎樣深入淺出?更不能融會貫通。因此,應該借著國學課題的東風,走近先賢哲人,盡可能多地閱讀古代經(jīng)典,并理解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用老祖宗的智慧引領自己少走彎路。
3國學課堂的把握還不自如?!巴嬷袑W”的理念還沒有很好地貫徹到自己的課堂之中,在教學設計方面應更注重趣味性、靈活性、藝術性,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讓學生感受學習國學的快樂。因此,下個學期將加強備課,學習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讓國學課堂充滿笑聲、智慧。
國學作為一個課題告一段落,但學習國學卻是應該永遠堅持的事,用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浸潤孩子的心靈,也讓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洗滌教師的思想。所謂學無止境,積硅步至千里,積小流成江河。讓我們繼續(xù)耕耘在國學的課堂上,品味經(jīng)典,美化人生。
《國學》教學反思3篇(國學教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