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jù)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qū)別。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愛無處不在演講稿3篇(母愛無處不在演講稿),以供借鑒。

愛無處不在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不知不覺間,雷鋒離開我們已經(jīng)50年了。在離開雷鋒的日子里,人們頌揚雷鋒、懷念雷鋒,也在以自己的行動學習雷鋒。就在過去的20某某年,我們就看到了20年堅持義務獻血、傳承愛心的郭明義,以賣羊肉串為生的慈善家阿里木,孤寡老人的好閨女林秀貞,一個人感動了一座城的孟祥斌無數(shù)雷鋒的傳人,在以自己的方式發(fā)揚著雷鋒精神,續(xù)演著“雷鋒的故事”。看到他們,我們會十分欣慰:雷鋒精神仍在,“雷鋒”就在我們身邊。
可在有的地方、有的時候,人們又會遇到一些不愉快、不舒服、難接受的事情,諸如機關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啦,一些按正規(guī)途徑很容易就能辦成的事情非要托關系挖門子費好大周折才能辦成啦,本來無償?shù)姆兆兂捎袃斃玻筢t(yī)看病要給醫(yī)生護士塞“紅包”啦,等等。就連好心好意救助他人的義舉,也惟恐被人當成“驢肝肺”而心懷忐忑、不敢“濫”施。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人們又覺得雷鋒精神似乎離我們很遠,“雷鋒”跟我們很陌生。
矛盾嗎?矛盾,又不矛盾。在市場經(jīng)濟時代,特別是處在社會轉型期,人們的觀念是多元的,精神操守是多元的。樂于助人、偶爾助人、不愿助人,各種層次的人并存,這就是多元化,這就是社會。過去,在“一元化”時代,凡事講究“一刀切”,學雷鋒也不例外。要學大家都學,誰也不能例外,不管自愿不自愿。在“改造世界觀”的口號下,情愿的和不情愿的,都算學了雷鋒、做了好事。其實,關愛他人、助人為樂是一種素質,是長期修煉和培養(yǎng)的一種習慣。什么是素質?那是融化在血液里、凝結在生命中的本能。它是靠平時的培養(yǎng)和積累而成的。一事當前,只能這樣,沒有第二種選擇。那邊小孩從樓上往下掉了,這邊還在考慮:是接還是不接?現(xiàn)想是來不及的,只能靠本能、靠習慣。
這種本能怎么才能形成?當然要靠個人的努力,但又不能全靠個人。歷史唯物主義有一個著名的論斷:時勢造英雄。雷鋒的出現(xiàn)、雷鋒精神得以發(fā)揚光大,從根本上說是有賴于我們這個國度,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初奮發(fā)爭先、積極向上的社會大環(huán)境。雷鋒首先是社會的產(chǎn)物,然后才能談到個人的歷史作用。學雷鋒,黨的組織、政府部門、社會機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沖”在前面。領導機關從制度、機制、政策的制定上,要將自己準確地定位在“為人民服務”上;各級干部在工作中處處彰顯的應當是“人民公仆”和“人民勤務員”的身份,而不是高高在上、當官做老爺。所謂“上行下效”,上面不讓雷鋒“靠邊”,下面就不會讓雷鋒“受氣”。如果領導層面被“權”所困、被“利”所擾,心猿意馬,把為人民服務變成了為人民幣服務,無疑是在向雷鋒精神潑冷水。一個相當級別的貪官“背叛雷鋒”會導致多少普通群眾為學習雷鋒的實踐而傷感、寒心!所以,各級干部學雷鋒、當雷鋒,比老百姓學雷鋒、當雷鋒意義更重、影響更大。“上面”帶頭,越來越多的“雷鋒”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進而蔚然成風。
不從培養(yǎng)素質入手,不考慮人們的接受心理,用搞運動的方式學雷鋒,很容易導致形式主義和走過場。一些地方,平時不倡導和鼓勵人們做好事,一到每年的3月5日前后,就把人們一股腦兒地趕到養(yǎng)老院和一些公共場所義務勞動、學雷鋒。結果鬧出了養(yǎng)老院的老大爺一天之內被洗了若干次澡、過馬路的老太太被做好事的“雷鋒”們扶過了好幾次馬路的笑話。受助的人被搞得無所適從、啼笑皆非。好事沒能辦好,倒成了旁觀者的笑柄。也怪不得別人譏笑。雷鋒做好事從來都是為別人著想的,可這種形式主義的“學雷鋒”完全把做好事當成了一種任務,甚至是一種沽名釣譽的手段,全然不考慮受助者的感受。這種適得其反的“學雷鋒”誰會歡迎呢?但愿,別
...愛無處不在演講稿2
忠是對國家的職責,孝是對父母的職責,不虛度年華是對自我的職責。嚴守法紀,尊敬師長······樣樣都是我們分內應做的事。
在一個酷熱的夏天,姥姥家來了許多客人,因為今日是姥姥60歲生日,所以要待客。由于姥姥家離菜市場太遠了,所以我們在去之前就要把菜買好。然而就是在買菜的時候,一只受傷的流浪貓,讓我明白了什么是職責。
我和媽媽來到市場時,我這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發(fā)現(xiàn)了在墻角,有一只流浪貓,它全身雪白,像個雪球似的,它的眼睛很漂亮,但美中不足的是它的腿受了傷,走起路來像一只一搖一擺的鴨子似的,我很想收養(yǎng)它,并不是因為它很漂亮而是因為它很堅強,它的堅強讓我想起了那段封禁已久的記憶······我伸出手摸了摸那只流浪貓,我本以為它會反抗、掙扎,它沒有我想的那么倔強,相反它還很溫順。我沉思了片刻,狠下心來準備起身。它那哀傷的眼神告訴我:保護動物是人類的職責。我的決心動搖了。因為爸爸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教我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職責心。隨后,我對上它那漂亮的眸子,想要離開卻又不忍心的下著只可憐又堅強的流浪貓。看著它那哀傷的眼神,我感到一種從來都沒有的感覺,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罪孽感吧!如果我不救它,他以后該怎樣。也許,它以后還會遇到很多過路人,倘若每一個過路人都是抱著好奇的心態(tài),這只流浪貓又會落得怎樣的下場。我不敢再想下去了。此時,我的內心真的很復雜。一邊是厭惡動物的媽媽,一邊是只可憐的流浪貓。最終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我決定先讓小貓見見媽媽再說,以后的路走一步看一步吧!
沒過多久,就遇到剛買完菜的媽媽。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們養(yǎng)一只小貓好嗎?”媽媽想了想問:“我們?yōu)槭裁匆B(yǎng)貓呢?”媽媽的話并沒有證明態(tài)度,這使我增加了勇氣,因為我明白在媽媽沒有否認之前我還是有期望的。我理直氣壯的回答:“第一我們家如果有老鼠能夠交個這只小貓,第二這只小貓受傷了,它很可憐。第三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幫忙它們應當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第四你們常說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職責心,保護動物是我們的職責?!蔽业脑捵寢寢専o話可說。最終媽媽點頭答應。
在去姥姥家的路上,公路上汽車那響亮的喇叭聲,聽起來就像一曲歡快而悠揚的小令。兩路旁的風景似乎也變得更加美麗了······
愛無處不在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像雷鋒叔叔一樣的活雷鋒。
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坐出租車回家,不小心我把有學習資料的文件夾落在了出租車的后座上。當我回到家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當時我就想哭了,還怪爸爸不把我的東西拿好。
在我還不高興、生爸爸氣的時候,聽到在我們樓下有人在喊,我一聽到喊聲就馬上跑下樓。出租車司機一看到我,就連忙把文件夾遞給了我,我連忙說:“謝謝您!叔叔你真好!”我話剛說完,好心的叔叔已經(jīng)上了出租車一溜煙的開走了。
在我沒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在環(huán)北公園玩。在公園里走的時候,我爸爸碰到了一個老朋友就站著和他聊了起來。我在邊上覺得無聊,我心想外婆家就在公園附近,自己可以走去外婆家玩。他們大人聊的起勁也沒注意我,我就自己邊走邊玩去外婆家了。但是我把方向弄反了,時間一長我心里就急了,就哇哇地哭了。一個路過的阿姨問我怎么了?我說和爸媽走散了,阿姨就問我知不知道爸媽的電話號碼。我點點頭告訴了她,阿姨就撥通了我媽媽的電話。過一會兒,我就見到了我的爸爸、媽媽,我爸媽見到這個阿姨就連聲道謝!
現(xiàn)在我覺得我們身邊生活著許許多多活“雷鋒”,不管大事小事能夠幫助別人都是快樂的事!
愛無處不在演講稿3篇(母愛無處不在演講稿)相關文章: